登陆注册
1433500000006

第6章 名茶与生活的相遇(1)

美丽的错误与历史的机缘——普洱茶沁人心脾的生命活力——碧螺春

颇具神奇色彩的佳品——乌龙茶“不知春”里品人——武夷岩茶

茶中人性——铁观音烟雨朦胧说御茶——西湖龙井

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下午的茶》对茶的评判和领悟是“乌龙茶好比高人,喝一口就可指点迷津,花茶非常精灵,可惜少了点儿韵味.白毫银针耐品,像温厚而睿智的老者,铁观音外刚内柔;佛手喝来春暖花开.柚茶苦口婆心……品陈年普洱,好比走进王谢堂内;饮龙须茶,真像圣旨驾到,五脏六腑统统下跪。浓烈是早晨,清香已到中午,淡如白水就该熄灯就寝了。喝茶顺道看杯中茶叶,蜷缩是婴儿,收放自如到了豆蔻年华,肥硕即是阳寿将尽。”

有人更为形象地将一些名茶与不同年龄段的女人结合起来,他们认为茉莉花茶似20岁的女孩子,香气扑鼻,至真至纯,气色清香,茶色清醇,碧螺春宛如30岁的女人,去粗取精,阅历人生,去除了浮躁,却又保持了独特的醇美.虎跑泉泡的龙井犹如40岁的女人,简单,完美,成熟,高贵,内敛,却亲近于人,绿叶红镶边的乌龙则显然是50岁的女人,经历了岁月磨炼,开始磨炼岁月…

无论是哪一种解释,无非都在喻示人们,品饮名茶实际上就是在领悟自己的人生,只不过,不同的人领悟的程度不一样罢了。

美丽的错误与历史的机缘——普洱茶

普洱茶产生于思茅,普洱茶的得来是一个美丽的错误,是一种历史机缘,又是一种必然中的偶然。

在澜沧江畔,有一座美丽的古城叫普洱,这里山清水秀,云雾缭绕,物产丰饶,人民安居乐业,尤其是这个地方出产的茶叶更是以品质优良而闻名遐迩,是茶马古道的发源地,每年都有许多茶商赶着马帮来这里买茶。清朝乾隆年问,普洱城内有一个大茶庄,庄主姓濮,几代都以制茶、售茶为业,由于濮氏茶庄各色茶品均选用上等原料加工而成,品质优良稳定,加之诚实守信、善于经营,到老濮庄主这代,生意已做得很大,特别是以本地鲜毛茶加工生产的团茶、沱茶远销西藏、缅甸等地,成为藏族茶商经常光顾的茶庄,而且连续几次被指定为朝廷贡品。

这一年,又到了岁贡之时,濮氏茶庄的团茶又被普洱府选定为贡品。按照惯例,贡茶都是由老濮庄主和当地官员一起护送入京,但这年,老濮庄主病倒了,只好让少庄主与普洱府罗千总一起进京纳贡。当时濮少庄主大约二十三四岁,由于时间紧迫,少庄主又经验不足,这年的春雨淅淅沥沥,时断时续,平常父亲晒得很干的毛茶,这一次没完全晒干,就急急忙忙压饼、装驮,为后来发生的事埋下了一个大祸根。

濮少庄主随同押解官罗千总一起赶着马帮,一路上昼行夜宿,风雨兼程赶往京城,当时从普洱到昆明的官马大道要走十七八天,从昆明到北京足足要走三个多月,其问跋山涉水、日晒雨淋的艰苦都不说了,更要提防的是土匪、猛兽和疾病的袭击,好在一路上没遇上大的麻烦,只是正逢雨季,天气又炎热,大多数路程都在山问石板路上行走,骡马不能走得太.陕,经过一百多天,从春天走到夏天,总算在限定的日期前赶到了京城。

濮少庄主一行在京城的悦来客栈住下之后,罗千总、押解官兵、马锅头和赶马汉子一伙人由于是第一次到京城,不顾鞍马劳顿,兴冲冲地逛街喝酒去了,只有濮少庄主没有心思去玩,留在客栈。他想,明天就要上殿贡茶了,贡了茶,就昼夜兼程赶回去,只是不知贡茶怎样了。想到这里,他跑到存放贡茶的客房把装贡茶的袋子打开一看,发现所有茶饼都变色了,原本绿中泛白的青茶饼变成褐色的了。他一下子瘫坐在地上,半天回不过神来。他知道自己闯了大祸,把贡品弄坏了,那可是犯了欺君之罪,是要杀头的,说不定还要诛连九族。濮少庄主在地上坐了半天,慢慢站起来,恍恍惚I忽像梦游一般回到自己房中,关上房门,躺在床上,眼泪止不住地流下来,他想到祖上几代苦心经营的茶庄就要毁在自己的手上了……再说店中一小二听说客栈住进了一个从云南来贡茶的马帮,心里十分好奇,想这贡茶是什么东西,我倒要见识见识。就悄悄一人摸进客房,他看到濮少庄主解开的马驮子,拿过一个饼茶,用小刀撬了一坨,掰了一小块放进碗里,冲上开水,一看汤色,红浓明亮,一喝,又香又甜,苦中回甘。心想:到底是皇帝喝的东西,果然不同一般。就搬了个凳子坐在桌边跷着二郎腿慢慢品起来。

濮少庄主在床上思过来想过去,思绪万千,辗转反侧,泪水把枕头都打湿了,这样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最后心想:“罢了,罢了,与其明天殿前身首异处,不如今天就自我了断,免得丢人现眼。”解下腰带拴在梁上,就往脖子上套……

那边罗千总一伙酒足饭饱,哼着小调,买了些北京小吃带回来给少庄主品尝,一进客栈门,就大声叫嚷:“少庄主,少庄主,快来尝尝京都小吃。”东寻西找,不见濮少庄主。小二听见罗千总的叫声,忙从房中跑出来说:“前晌还在,后来好像回客房去了。”罗千总提着东西向少庄主住处走去,刚上楼梯,就听见“哐”一声响,忙推门进屋一看,发现少庄主已经吊在梁上,手脚还微微地动着。罗千总大惊,叫道:“不好了,少庄主上吊了。”急忙抽出腰刀,砍断腰带,放下少庄主。小二等人听到叫声,忙从房中跑出来,只见少庄主两眼翻白,气息奄奄,几人又是喊又是叫,又是按又是揉,好在还没有勒断气,在几个人的努力下,经过半个时辰才把少庄主揉醒过来。

少庄主醒过来后就只知道流泪,什么也不说。罗千总觉得十分蹊跷,走进装茶的屋子,见一驮一驮的茶全部打开,细细一看,明白了少庄主自杀的原因,心想:完了完了,自己身负贡茶押运的重任,贡茶出了问题自己也难逃干系,还是先他一步走吧,也好有人收尸。想着,就拔出腰刀往脖子上抹去。店小二一看这阵势,忙跑过来一把抱住他说:“怪了,怪了,你们云南人千里迢迢来送贡茶,贡茶没有送上去,就上吊的上吊,抹脖子的抹脖子,何苦呢!”罗千总边哭边说:“你不要拦着我,贡茶弄成这个样子,我们是犯了欺君之罪,早一天是死,晚一天也是死,让我死了算了。”小二奇怪:“你这贡茶好得很嘛,又香又甜,咋个说要不得了呢?”罗千总说:“小二哥,你莫开我的玩笑了。”小二说:“真的是好茶,你咋个不信,自己瞧瞧。”罗千总这才半信半疑地接过小二端来的茶碗,一看汤色红浓明亮,喝上一口,甘醇爽滑,的确赛过自己平常喝的茶百倍。他一下子来了精神,心想: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呢?他拿着小二撬下的茶端详起来,百思不得其解,想了半天,心里打定主意:管他呢,大不了是死,明天将茶贡上再说。

乾隆是一个喜欢品茶、鉴茶的皇帝,他还在宫廷中定期设置品茶斗茶大赛,聚集文武百官当众品鉴,取其优胜者而褒奖,以此促进民间种茶的积极性,促进茶业生产的发展。

这天,正是各地贡茶齐聚、斗茶赛茶的吉日,一大早,乾隆召集文武百官一起观茶品茶,各地进献的贡茶都在朝堂上一字排开,左边是样茶,右边是泡好的茶汤,古时品茶斗茶都要先观其形、闻其香、品其味,最后才来评定优劣,皇帝亲自来评茶可是茶学界的最高赛事了。

乾隆一看,全国各地送来的贡茶真是琳琅满目,品种花色各式各样,多如繁星,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四川蒙顶、黄山毛峰、六安瓜片、武夷岩茶等等,都是各地名茶,外形条索紧密,芽头肥壮,汤色绿如翡翠,润如碧玉,都是茶中精品,一时还真不能判定优劣。突然,他眼前一亮,发现有一种茶饼圆如三秋之月,汤色红浓明亮,犹如红宝石一般,显得十分特别。叫人端上来一闻,一股醇厚的香味直沁心脾,喝上一口,绵甜爽滑,好像绸缎被轻风拂过一样,直落腹中。

乾隆晾讶地说:“此茶何名?圆如三秋皓月,香于九畹之兰,滋味这般好。”太监推了推旁边的罗千总说:“皇上问你呢,赶快回答。”罗千总何曾见过这样的场面,“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半天才结结巴巴说出一两句话,讲的又是云南方言,乾隆听了半天也不明白,又问道:“何府所贡?”太监忙答道:“此茶为云南普洱府所贡。”“普洱府,普洱府……此等好茶居然无名,那就叫普洱茶吧。”乾隆大声说道。这一句罗千总可是听得实实在在,这可是皇上御封的茶名啊,他连忙叩谢。乾隆又接连品尝了三碗“普洱茶”,拿着红褐油亮的茶饼不停地抚摸,连口赞道:“好茶,好茶!”传令太监冲泡赏赐文武百官一同品鉴,于是,朝堂上每人端着一碗红浓明亮的普洱茶,醇香顿时溢满大堂,赞赏之声不绝于耳。

乾隆十分高兴,他重重赏赐了普洱府罗千总一行人,并下旨要求普洱府从今以后每年都要进贡这种醇香无比的普洱茶。罗千总由悲转喜,百感交集,仿佛一天之中从地狱升到了天堂。回到店中,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濮少庄主,少庄主自是喜从天降,他们重谢了小二,要回了那饼撬了一个角的普洱茶,赶回了普洱府。

后来,濮庄主和普洱府的茶师根据这饼茶研究出了普洱茶的加工工艺,其他普洱茶庄也纷纷效仿,普洱茶的制作工艺在普洱府各茶庄的茶人中代代相传,并不断发扬光大。从此,普洱茶岁岁入贡清廷,历经二百年而不衰,在皇宫中,“夏喝龙井,冬饮普洱”也成为了一种时尚和传统。

乾隆喜欢只是普洱茶成为宫廷用茶的一个重要因素,其问还隐藏着另外一个与皇室生活有关的秘密。

原来,清朝满族祖先本是中国东北地区的游猎民族,以肉食为主,进入北京成为统治者后,养尊处优,美味珍馐无厌,需要一种消化功力大的茶叶饮料。而普洱茶正具这种特性,于是普洱茶、女儿茶、普洱茶膏,深得帝王、后妃、吃皇粮的贵族们的特别赏识,宫中以饮普洱茶为时尚,有的用于泡饮,有的用于熬煮奶茶,尤其每年冬季北方气候干燥,须多饮普洱茶。

上有所好,下必效焉。于是云南普洱茶在清代北京名声大震,文人曹雪芹有所了解,便在其描写贵族生活的《红楼梦》一书的第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中写出贾宝玉喝普洱茶、女儿茶助消化的情节。那清廷是在哪里采办普洱茶,又是如何采办的呢?

清朝皇家饮用的贡茶沿用明制,而云南普洱茶何年始贡、岁贡多少有待考证,最迟在公元1726年,鄂尔泰推行“改土归流”时期应已岁贡。公元1734年的官方文告《禁压买官茶告谕》中有“每年应办贡茶,系动公件银两,发交思茅通判承领办达”等语,可知那时每年进贡清官的普洱茶,是在思茅采办的,采办的普洱贡茶分团茶、散茶和茶膏三种八个花色,由当地官员办送清官。云南每年向清官进贡普洱茶的定例,一直延续到清朝末期,前后有200年左右。皇帝所用贡茶储存在“茶库”里(在今故宫东面的永和宫东)。茶库设员外郎二员,六品司库二员,无品级司库二员,库使十五名,专司收存管理。

普洱茶成为贡茶后,其规格越来越高,以至于后来成为了国礼茶。清朝每年收纳的普洱茶,除了供清官皇家饮用或分给皇亲国戚外,也选做赠送外国使节的礼品茶。视为代表清代中国的高级土产品。乾隆年问,清朝与英国交涉两国贸易问题时送的礼品中有普洱茶,英国于公元1792年特派前驻印度马德拉斯总督马戛尔尼勋爵为首的觐见团一行95人,以祝贺乾隆 皇帝八十大寿为名来华,向清朝皇帝请求改变当时中国只开广州单一口岸对外通商的规定,要求增开通商口岸,降低关税,允许设立租界,派驻公使长驻中国。英使觐见团随船带来礼物19项(地球仪、天文钟、聚光镜、战舰模型、铜炮、火枪、马车、玻璃彩灯、金钱毯、毛料等)做贺寿礼,以讨皇帝欢

心,打通关节。公元1793年(乾隆五十八年)9月14日乾隆皇帝在热河行宫(今承德避暑山庄)接见英使团,并在万树园宴请,乾隆帝婉言不准所请,不予同意,但礼尚往来,回赠英使团大量珍贵礼物,其中就有普洱茶、女儿茶和(普洱)茶膏。

按清朝礼例,每次接见、宴请、参观、看戏,都要赠送礼物。这次英使觐见团95人,包括正使(即马戛尔尼)、副使、正副总兵官、通事(翻译)、文书、医生、天文生、听事官、管船官等,按等级档次,每人都给礼物,共赏赐礼物27批,其中15批有茶叶。将这批礼单逐项统计,计送普洱茶124团,女儿茶34个,(普洱)茶膏26匣,砖茶28块,六安茶48瓶,武夷茶24瓶,还有未列茶名的茶叶32瓶。每次赠送国礼,都由清朝“军机处”逐人逐项开列详细清单,呈送皇帝批阅后送给。这批清朝礼品茶的计数单位,普洱茶称“团”,女儿茶称“个”,茶膏称“匣”,这与思茅采办的贡茶单位称谓相符合,是思茅进贡清官的贡茶无疑。

20世纪60年代初,北京故宫茶库里还存放着清官没有用完的贡茶数吨,其中就有普洱茶、女儿茶、茶膏。1963年故宫处理清官贡茶约有2吨多,普洱团茶大者如西瓜(略扁),小的如网球、乒乓球状,茶色褐黑,不霉不坏,保存完好;茶团表面有拧紧布纹的印痕,可见当时制茶是用布包着揉紧、干燥成形的。20世纪60年代初期,茶叶减产,内销市场供应不足。这批故宫普洱团茶被打碎筛细,拼入散茶卖掉了。

享誉中外的六大茶山

提起普洱茶,人们还会想到六大茶山。六大茶山位于西双版纳境内,除攸乐山位于景洪市外,其他五大茶山均位于勐腊县境内。六大茶山总面积2 260余平方千米,现有茶园面积约10万亩,产茶130吨。六大茶山地处南亚热带地区,年平均气温19—20~C,年有效积温6 000~7 000~C,年降雨量1 700~2 100毫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生态环境优越,高山云雾,是出名茶的好地方。远在清雍正十年就被清王朝指定为上贡清皇宫的贡茶,一直到光绪三十年,历时1 63年。

六大茶山是普洱茶的原产地,六大茶山让普洱茶一度辉煌,成为岁岁上贡清王朝的御用贡茶。

同类推荐
  • 清润糖水

    清润糖水

    本书内容丰富,实用性强,通俗易懂,是普通大众的有益参考书。轻松快乐入厨房,美味营养又健康。材料简单,方法易学,就地取材,为你呈上飘香扑鼻的美食。
  • 新编好学易做家常菜

    新编好学易做家常菜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关注自身的营养、健康问题。药补不 如食补,一日三餐不仅仅只是为了充饥果腹,“怎样才能吃得可口?怎样 才能吃出健康?”已经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本书帮您从花样繁多的菜式 中精选出适合您的营养好菜,有针对性地介绍几百道常吃、易做的菜式, 集科学性、实用性、知识性和全面性于一体,一定能够满足您和家人的需 要。
  • 识茶 泡茶 品茶

    识茶 泡茶 品茶

    健康饮茶一日通,《美食天下(第1辑):识茶泡茶品茶》由中国烹饪协会美食营养专业委员会推荐,详解12种中国名荼的鉴别方法,细说6大茶类的冲泡方法,慢烹细泡,让每一种茶都释放其应有的茶香。识鉴茶中优劣,泡得一壶芳香,品出人间百味,方是有缘茶人。
  • 一学就会做蒸菜

    一学就会做蒸菜

    《一学就会做蒸菜》精选了近百种蒸菜的做法,你能在短时间内享用美味的蒸品。既有大众熟悉的品种,也有创新品种,种类齐全,制作简单,操作方便,内容实用,一学就会。复杂烹饪简单化,一学就会变戏法!材料简单,方法易学,快速享受蒸菜满屋的飘香。
  • 妈咪招牌主食

    妈咪招牌主食

    《妈咪招牌主食》根据人们不同的饮食习惯和身体需求,精选了近百道家常主食,食物搭配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富含营养,有益身心,让你吃得美味,吃出健康。《妈咪招牌主食》内容丰富,实用性强,通俗易懂,是家庭主妇的有益参考书。
热门推荐
  • 卓越管理者说话之道

    卓越管理者说话之道

    从管理者日常工作的实际需要出发,让管理者在各种不同的场合,面对不同的对象,得体而自如地运用语言、表达思想、解决问题、宣示主张、发布命令、同时树立管理者超凡出众的形象和应有的权威。相信《卓越管理者说话之道》能够帮助各个领域、各个行业、不同级别的管理者提高自身的讲话水平,为事业的蓬勃发展助力、增势。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超级驸马

    超级驸马

    穿越之后,玩转天下,娶两位公主,让敌国皇后折服,震中华雄风!以一己之力,平白莲教,灭辽国,一统江山!且看萧莫纵横睥睨,成为一位史无前例的超级驸马!PS:新书发布,书名《名士倾国》,希望大家继续支持!
  • 谁是真英雄(原创经典作品)

    谁是真英雄(原创经典作品)

    善读精品美文,拾取久违的感动;体悟百味人生,感受成长的快乐。阅读其间,时而在惊险悬疑的案件中悚然而惊,时而为体察入微的真情潸然泪下,时而又涌动着想针砭时弊的激情……掩卷而思,人性的美丑,世事的善恶,人生际遇的变幻无常不禁让人感慨万千。
  • 成才习惯大全集(优秀小学生必读)

    成才习惯大全集(优秀小学生必读)

    英国作家萨克雷说:“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对于小学生来说,拥有好习惯是成才的重要因素。《方洲新概念·优秀小学生必读:成才习惯大全集》用丰富多彩的故事和浅显易懂的道理告诉小学生如何培养好习惯,改掉坏习惯。它能让大家更好地了解自我、认识自我,堪称照亮成长之路的指明灯、打开成功之门的金钥匙。
  • 七世怨侣

    七世怨侣

    七世情缘,七世苦苦相恋,绝唱千秋,千古绝恋啊。二十一世纪的余秋雪是死于意外还是命中就该死于次劫?在古代以新的身份复活,遇到了那个和她有着七世的情人,那个人是谁?她和他真的能苦尽甘来还是又一次的被命运给分开?
  • 太古神王

    太古神王

    【玄幻爽文】九天大陆,天穹之上有九条星河,亿万星辰,皆为武命星辰,武道之人,可沟通星辰,觉醒星魂,成武命修士。传说,九天大陆最为厉害的武修,每突破一个境界,便能开辟一扇星门,从而沟通一颗星辰,直至,让九重天上,都有自己的武命星辰,化身通天彻地的太古神王。亿万生灵、诸天万界,秦问天笑看苍天,他要做天空,最亮的那颗星辰。
  • 阴阳盗墓人

    阴阳盗墓人

    一个土耗子的后人发现了龙凤玉佩的秘密,他集齐了一批经验丰富的盗墓人前去寻宝,一群土耗子从一座古墓中带出了一枚龙凤玉佩,谁也没想到,二十年后,一片寻常的养尸地,几乎全军覆没,竟然充满了险恶危机:燕啼血、养活尸、九星莲台、血月鬼尸……这次有去还能有还吗?,二十年前
  • 情书·时光纪

    情书·时光纪

    本书是一部短篇合集,以“你做过的最美好的事”“你人生最艰难的时刻”“世上最疼爱我们的人”等诸多话题为中心,主要内容是小狮和夏栀身边人的励志故事和散文随笔等,围绕亲情、友情和成长进行描写,内容励志、温情。旨在通过身边人的小故事,向读者传达温馨的道理,和美好的情感。
  • 大神争宠记

    大神争宠记

    102级很厉害有木有?有木有?胡说八道!她就是102级的超级垃圾小菜鸟怎么了?照样杀大神!咳,当然是趁大神挂机的时候动的手…那又怎么样!红名第一的某大神就是给她杀的,啊哈哈哈哈…“我擦!!”没有人告诉她杀了红名第一之后要把自己给补上啊,系统这不是坑老爷子吗?!于是,无数高手新手为了她这顶狗屎运得到的红名第一而来,可怜这位102级的小菜鸟只能躲在新手村里当乌龟。谁知某大神突然活了过来,丢给她一个超级炸弹:我要娶你…某大神逼婚在前:如果你不答应,我就一直保护你,让你脱不了红名。某菜鸟内牛满面…————————————————————————一日,某先生去到她学校里求婚,两排宝马齐助阵,拿着喇叭大声喊:“毛毛,嫁给我吧!”某毛毛黑着脸,众目睽睽之下抢了喇叭,回道:“那个叫做毛毛的死女人死去哪了?别让你男人在这里丢人了,听见没有?他妈的吵死了!”好吧,某先生看着她摔了个狗吃屎,真是非常之无奈。————————————————————————某菜鸟:我是不是忘记了什么?某先生不想告诉她答案,只是很苦逼的在心里祈祷:如果下一秒是世界末日,他宁愿把自己的记忆都塞进她的脑子,好让她知道,世界上有一个深爱着她的男人,已经被她遗忘了很多年。————————————————————————本文温馨,绝对宠文。本文跟《大神要负我》没有关联,不会再脱离网游部分,也不会弃坑,请君放心饮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