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2400000046

第46章 “時文”考論(2)

按,在先秦文獻,“文”既有作為“禮樂制度”之義的用例。而“時文”連用,指當時之禮樂制度,則是自晉始。如《藝文類聚》卷三九《禮部》中引陸機《侍皇太子宣猷堂詩》:“時文惟晉,世篤其聖。明明隆晉,茂德有赫。”歐陽詢《藝文類聚》卷三九《禮部中》引陸機《侍皇太子宣猷堂詩》,第2册,第714-715頁。又,陸雲《大安二年夏四月大將軍出祖五羊公於城南堂皇被命作此詩》云:“時文惟晉,天祚有祥。聖宰作弼,受言既臧。有赫斯庸,勳格昊蒼。景物臺暉,棟隆玉常。”逯欽立《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晉詩》卷六,上册,第699頁。按,此兩處之“時文”皆是指當時之禮樂制度。此二條引文之大意皆是頌晉世禮樂文明之盛。又“群氓反素,時文載鬱。耕父推畔,魚豎讓陸。樵夫恥危冠之飾,輿臺笑短後之服。”此處之“時文”,《文選六臣注》卷三五中呂向注曰:“時文,謂禮樂也。”《文選六臣注》卷三五張協《七命》,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8年影印,第546頁右上欄。又郭茂倩《樂府詩集·郊廟歌辭六》之《豫和》:

於昭上窮,臨下有光。羽翼五佐,周流八荒。誰其饗之,時文對揚。虞經夏典,茲禮未遑。郭茂倩《樂府詩集》卷六《郊廟哥辭六》,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版,第1册,第82頁。

按,上引之郊廟歌辭中之“時文”,其指“當時之禮樂制度”甚明。又如《全唐文》卷二四八李嶠《宣州大雲寺碑》:

立最上之乘,不棄於聲聞小道;用無為之理,猶存乎禮樂常教。辟四果之門闈,訓三雍之典業,然後遠心近行,俱得所聞,傾樽酌蠡,各滿其量。憲章乎法寶,而度律既周;經緯乎時文,而綱羅畢備;登一世於解脱,躋群生於仁壽。《全唐文》卷二四八,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影印,第3册,第2509頁下欄。

按,上引之碑文前以“聲聞小道”與“禮樂常教”相對而言,故可知後與“法寶”相對之“時文”,即指“當時之禮樂制度”而言,言要以“法寶”為憲章,以“當今之禮樂制度”為經緯。又《全唐文》卷五〇四權德輿《朝議大夫洋州刺史王君夫人博陵縣君崔氏祔葬墓誌銘》:

先是洋州猶子興平尉源長,受夫人之理命,曰:“吾與爾二門,積德奕代。銘表必咨時文。先舅之碑,吏部趙郡李公實為之,先君之志,從翁大傳文貞公實為之。”《全唐文》卷五〇四,第5册,第5131頁下欄。

按,上條引文中之“銘表”關乎喪葬祭祀之大禮,故必咨“時文”。由此可知此處之“時文”亦當是“當今之禮樂制度”,謂“銘表”之制,必定咨於禮制。又鄭絪《享太廟樂章》:

於穆時文,受天明命。允恭玄默,化成理定。出震嗣德,應乾傳聖。猗歟緝熙,千億流慶。《全唐詩》卷三一八,北京:中華書局,1960年版,第10册,第3582頁。

按,此中之“時文”,即是“當時之禮樂制度”,謂當今之禮樂制度,受自天命。此處以“禮樂”代指大唐,蓋有言大唐禮樂繁盛、文明隆興之義。又《全唐文》卷四〇九崔祐甫《齊昭公崔府君集序》:

公嗣子宗之,學通古訓,詞高典册,才氣聲華,邁時獨步。仕於開元中為起居郎,再為尚書吏部員外郎,遷本司郎中。時文國禮,十年三月,終於右司郎中,年位不充,海内歎息。《全唐文》卷四〇九,第5册,第4191頁下欄。

按,此處“時文”與“國禮”並列,其義蓋相近,“時文”即指當時之禮樂制度。又《全唐文》卷七八九劉蛻《上禮部裴侍郎書》:

及今年冬,見乙酉詔書,用閣下以古道正時文,以平律校郡士,懷才負藝者踴躍至公。蛻也不度入春明門,請與八百之列,負階待試。《全唐文》卷七八九,第8册,第8256頁下欄。

按,此處“以古道正時文”,此“古道”即是“古之禮樂”,而“時文”即“當時之禮樂制度”,謂“以古之禮樂”以正“今之禮樂”,始合於古聖先王之道。

四、文章意義上的“時文”

在文章意義上的“時文”一般作為“時下流行之文”解,但是在一般的辭書上,其後往往會多加上一句“舊時對科舉應試文體的通稱”。當然,這個解釋本身是沒有什麽太大的問題,但是卻容易讓人誤解,以為“時文”在“舊時”就只是對“科舉應試之文的通稱”。但是,將“時文”認為是舊時對科舉舉業應試文體的通稱,則是甚為不妥。然而,這一認識卻並不少見,除上所説的幾部有影響的辭書外,持此説者尚有不少著名學者。如程千帆先生的《唐代進士行卷與文學》中談到《行卷對推動古文運動所起的作用》中説:“古文家應舉時,雖然遵守功令,必須以時文——甲賦、律詩應試,卻往往以古文行卷。”程千帆《唐代進士行卷與文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68-69頁。程千帆先生之稱唐時科舉之文為時文,未知所據。又,朱瑞熙在《宋元的時文——八股文的雛形》一文中説:“宋元時期的時文,是專供貢舉和學校考試使用的一種特定的文體。”朱瑞熙《宋元的時文——八股文的雛形》,《歷史研究》,1990年第3期。但是,在考察了宋元的文獻發現這一説法並不符合實際。就筆者所知,在“時文”有“時下流行之文”的意思之初,並非指“科考舉業之文”,也非一種專供貢舉和學校考試使用的特定的文體。更非“八股文”,而只是一般意義上的“時下流行之文”。即便是在科舉考試這一制度確立以後,因科舉考試的影響而使科舉舉業之文盛行,成為“時下流行之文”,而使科舉制藝與“時下流行之文”合二為一。但是在這層意義上,“時文”也是隨不同的時代而變,遠不止《漢語大詞典》和《中文大辭典》等辭書所列的“唐宋律賦”、“明清八股”。

(一)科舉考試確立之前的“時文”

在科舉考試這一制度正式確立以前,“時文”一詞與“文章”相關的解釋即是一般意義上的“時下流行之文”。就目前的文獻可知,這一層意義主要是在漢魏以下至唐前期,而唐武則天以後,隨科舉制度的完善,科舉的影響加大,“時文”一詞指“科舉舉業之文”的意思逐漸掩蓋了“時文”早期一般意義上的“時下流行之文”的意思,但是這並不是説科舉完善後“時文”的意義就不再指一般意義上的“時下流行之文”,而是出現的情況漸少而已。一般意義上的“時下流行之文”,如江淹《傷友人賦》:“既思遊兮百説,亦窮精兮萬里。愛時文之綺發,賞賦豔兮錦起。磬古今之寶贐,彈竹素之琛奇。”俞紹初,張亞新《江淹集校注》,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142頁。此中的“時文”與“賦豔”相對,又此文前部分多懷友人之才,盛贊友人之文,故由此可推知,此處指“時文”,蓋指“時下流行之文”,亦即當時所流行之浮豔華麗之駢文。又劉勰《文心雕龍·時序》:“觀其時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積亂離,風衰俗怨,並志深而筆長,故梗概而多氣也。”范文瀾《文心雕龍注》卷九,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58年,上册,第673-674頁。其中的“時文”即純指“當時之文章”而言。此處即以建安“當時之文章”,而觀出其時“雅好慷慨”之風格。又《全唐文》卷五一八梁肅《丞相鄴侯李泌文集序》:

既薨之來載,皇上負扆之暇,思索時文,徵公遺編,藏之御府。於是公之文辭,光大一門。近歲肅以監察御史徵謁京師,始得集錄於公子繁,且以序述見託。公之摯友諫議大夫北平陽城亦謂子曰:“鄴侯經邦緯俗之謨,立言垂世之譽,獨善兼濟之略。藏在册牘,載於碑表。唯斯言不可以不傳於後。”嘗謂肅曰:“吾子辭直,盍存乎篇序?”既詠歎之不足,因著其所以然,貽諸好事者。凡詩三百篇,表、志、碑、贊、序、議、述又百有二十。其五十篇缺,獨著其目云。《全唐文》卷五一八,第6册,第5259頁下欄。

由上引材料可知,文中盡言李泌之詩文,又“思索時文”句後緊接“徵公遺編,藏之御府”,故亦可推知,其中之“時文”亦即指當時之文。

當然,“時下流行之文”之一意思的稱呼,在唐及其以前多有“今文”“今體”之稱。如梁簡文帝蕭綱《與湘東王書》:“吾既拙於為文,不敢輕有擠摭。但以當世之作,歷方古之才人,遠則揚、馬、曹、王,近則潘、陸、顏、謝,而觀其遣詞用心,了不相似。若以今文為是,則古文為非;若昔賢可稱,則今體宜棄。”《全梁文》卷一一,《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北京:中華書局,1958年影印本,第3册,第3011頁上欄。李商隱《樊南甲集序》:“樊南生十六,能著《才論》《聖論》,以古文出諸公間。後聯為鄆相國、華太守所憐,居門下時,敕定奏紀,始通今體。”劉學鍇,余恕誠《李商隱文編年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版,第4册,第1713頁。但是,將其稱作“時文”的亦是有的。

(二)科舉考試舉業之文

“時文”由作為一般意義上的“時下流行之文”進而指科舉考試的舉業之文,大概出現在唐代。在唐代,科舉制度得以完善,科考大興,科舉制度為寒門士子打開了仕途之門,故而大量的讀書之士趨之若鶩。既然如此,針對科考應試的各種文體,莫不成為士子所傾心的對象。故,當時的讀書人對這些應試文體的大量寫作流傳,而流行於世。故而“時文”由一般意義上的“時下流行之文”而受科舉舉業之文的影響,遂轉為“科舉舉業之文”。在唐代的孟郊《擢第後東歸抒懷,獻座主呂侍御》:

昔歲辭親淚,今為戀恩泣。去住情難並,别離景易戢。夭矯大空鱗,曾為小泉蟄。幽意獨沉時,震雷忽相及。神行既不宰,直致非所執。至運本遺功,輕生各自立。大君思此化,良佐自然集。寶鏡無私光,時文有新習。慈親誡志就,賤子歸情急。擢第謝靈臺,牽衣出皇邑。行襟海日曙,逸抱江風入。蒹葭得波浪,芙蓉紅岸濕。雲寺勢動搖,山鐘韻噓吸。舊遊期再踐,懸水得重挹。松蘿雖可居,青紫終當拾。孟郊《孟東野詩集》卷六,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59年版,第107頁。

按,孟郊及第後獻主座,此處之“時文”即是指的唐時科舉之文。唐代科舉進士科考試多用詩賦,但是此處之“時文”是確指何種科舉文體則不詳,若就後來明清之時文指“八股”而言,即推唐宋為“律賦”則甚為不妥。

在宋代,進一步完善科舉制度,增加取士人數,科舉更盛,且宋代因“偃武修文”,對文人優待,故而使士子對科舉更是趨之若鶩。故而,在宋代的“時文”很多時候是就科舉舉業之文而言。而在宋代,“時文”所具體的指的對象也不盡相同。在宋初,“時文”最開始是就“西崑體”而言。歐陽修《記舊本韓文後》:

是時天下學者,楊劉之作,號為時文,能者取科第,擅名聲,以誇榮當世,未嘗有道韓文者。歐陽修《歐陽修全集》,《居士外集》卷二三,北京:中國書店,1986年據世界書局1936年版影印,上册,第536頁。

按,此處之“時文”是與作為“古文”的韓文相對的,但同時因其“能者取科第,擅名聲,以誇榮當世”,故而亦有“科舉應試之文”的意思在内。但是此處之“時文”還並非完全指科舉考試之文。在某種意義上説,其還是側重在“時下流行之文”。歐陽修《與荊南樂秀才書》:

僕少孤貧,貪祿仕以養親,不暇就師窮經,以學聖人之遺業,而涉獵書史。姑隨世俗作所謂時文者,皆穿蠹經傳,移此麗彼,以為浮薄,惟恐不悦於世人,非有卓然自立之言如古人者。然有司過采,屢以先多士。及得第以來,自以前所為不足以稱有司之舉而當長者之知,始大改其為,庶幾有立。然言出而罪至,學成而身辱,為彼則獲譽,為此則受禍,此明效也。夫時文雖曰浮巧,然其為功,亦不易也。歐陽修《歐陽修全集》,《居士集》卷四七,上册,第321頁。

由材料可見,此處之“時文”不僅流行很盛,而且對科舉也產生很大影響,且在此,“時下流行”與“科舉舉業之文”開始合二為一。但是需要指出,這裏的“時文”所指的“西崑體”並不是一種文體,而是一種行文的風格,一種“雕章麗句”的文風。如楊億在《西崑酬唱集序》中所言:

予景德中,忝佐修書之任,得接群公之遊。時金紫薇錢君希聖、秘閣劉君子儀,並負懿文,尤精雅道,雕章麗句,膾炙人口。予得以遊其牆藩而咨其楷模,不我遐棄,博約誘掖,寘之同聲。因以歷覽遺編,研味前作,挹其芳潤,發於希慕,更迭唱和,互相切劘。楊億《西崑酬唱集序》,王仲犖《西崑酬唱集注》,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版,第1-2頁。

按,由上之序中可知,西崑體只是一種行文的風格和方式,是以一種“歷覽遺編,研味前作,挹其芳潤”的寫作方式,寫出一種“雕章麗句”風格之文,即以李商隱為宗,而專取其豔麗雕鏤、駢麗等的一種文風。又如石介《徂徠石先生文集》卷一五《與君貺學士書》:

復自翰林楊公唱淫詞哇聲,變天下正音四十年,眩迷盲惑,天下瞶瞶晦晦,不聞有雅聲。嘗謂流俗益弊,斯文遂喪。石介《徂徠石先生文集》卷一五,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版,第180頁。

又同書卷一三《上蔡副樞書》:

今夫文者以風雲為之體花木為之象,辭華為之質,韻句為之數,聲律為之本,雕鏤為之飾,組繡為之美,浮淺為之容,華丹為之明,對偶為之綱,鄭衛為之聲,浮薄相扇,風流忘返。石介《徂徠石先生文集》卷一三,第144頁。

同类推荐
  • 解读《权经》

    解读《权经》

    权力是封建时代人们争夺的核心,也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只有深谙权力之道,才能成为权力场上的获胜者。作为权力场上的“佼佼者”,冯道对权力的认识和体悟当有“不凡之处”;作为权力场上“奇迹”的创造者,冯道的《权经》也必有“过人之见”。 《权经》分“求权”、“争权”、“用权”、“固权”、“分权”、“夺权”、“拒权”、“让权”等八卷。作为专门研究权力的学问,它是系统而全面的,囊括了权力的方方面面、各个要点,可以说是无一遗漏;作为中国古代唯一的“权力”专著,它的权威性和深刻性又是无人能比的,毕竟冯道不是在空谈,他用自己的实践证明了他不仅是权力的“理论大师”,更是权力的“行动大师”。
  • 冯友兰说传统文化

    冯友兰说传统文化

    一部《中国哲学简史》,足以让“冯友兰”这三个字烙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上。冯先生所说的哲学,就是本书所说的中国的传统文化。人世苍茫,能看清者又有几何?冯友兰先生辗转其中,沉醉于人间烟火,勾勒着关于人生理想的美丽图景。他的人生或许不完美,然后他的理想至今余响不断,让无数后人追之随之。
  • 北大文化产业评论(2009年卷)

    北大文化产业评论(2009年卷)

    《北大文化产业评论(2009年卷)》是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主办的文化产业研究性学术期刊,以理论分析、政策解读和前沿观察的形式对文化产业相关领域展开理论性、批判性、历史性和国际性的研究论述,倡导跨学科的视角研究文化产业现象和趋势,希望成为海内外学者研究成果发表的论坛,成为凝聚华人学者文化产业研究通向国际学术前沿的桥梁
  • 英国精神

    英国精神

    英国精神的实质,是一种“绅士道”。绅士的传统或绅士风度来源于英国的英格兰,作为一种确定的观念系统和行为方式大约形成于近代英国。这种理想采纳了古希腊、罗马的美德理想以及中世纪骑士道的理想,后来又继承了欧洲大陆国家如意大利、法国的宫廷文化,在英国经过继承发展而最终形成了一整套绅士理想与观念。对传统的尊重和理性主义,为绅士道奠定了心理基础。讲礼貌的传统,包括尊重女士和骑士风度,构成了绅士道的标志性行为特征。而自身保持基本的优良品德,如诚实、正直、忠诚,同情、仁慈、温和、宽容、慷慨的待人之道,以及谨慎、自制、节制、坚定、自尊、荣誉的坚强精神,则构成了对绅士德性的根本要求。
  • 鲁迅与山西

    鲁迅与山西

    《鲁迅与山西》这个题目,对我来说,已不新鲜了。早在七十年代末,我就想好了这个题目,并且作了动手的准备。由于研究赵村理更为急迫,我改变了方向。1981年纪念鲁迅诞生一百周年,我当时在《汾水》编评论,特地开辟了一个《鲁迅与山西》的专栏,约请王瑶先生、冈夫先生、唐诃先生以及我的朋友王峻峰,分头写了文章。
热门推荐
  • 佣兵女帝养成:凰权倾天下

    佣兵女帝养成:凰权倾天下

    她,21世纪即将出道的雇佣兵少女,却一朝穿越成为女帝王朝的痴傻小公主。他,天启国太子,天下首屈一指的驱魔师,却被当作贺礼送给了女帝。机缘定,最终她与他成婚,可谁知新婚夜,他摇身一变成了七岁男娃娃!又萌又帅!她宠他护他纵容他,更不惜为他寻药冒险去天启,还他本尊,助他夺位,他却执意封她为妃,将她禁锢在深宫。她本是凤命可逆天,岂会与三宫六院共有一夫?!霸道的他欲用强权来囚禁她,她便倾覆了这天下,唯她独尊,任她凤舞九天!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素颜肌密

    素颜肌密

    我们忙工作,忙学习,忙生活,承受着四面八方的压力。我们总在与时间赛跑,不停地赶公交,赶地铁,加班、熬夜如同家常便饭,我们在忙碌中度过每一天。不知不觉中,肌肤出现了问题:眼角开始有细纹;黑眼圈、眼袋越来越明显;痘痘不知道何时淘气地趴在脸上;肌肤干得像沙漠,变得越来越敏感,动不动就发红、紧绷;毛孔越来越粗大;黑头越来越明显……尼可在本书针对14个肌肤问题进行了具体透彻的阐述,从问题肌肤产生的根源到解决之道进行逐一破解,并提供行之有效的保养方案,教会我们彻底解决毛孔、黑头、黑眼圈、眼袋、皱纹等面部肌肤问题,让我们的肌肤光彩照人,健康有弹性!此外,尼可还奉上塑造身材曲线的方法,让我们的美不仅仅是脸部。
  • 法学思与辩

    法学思与辩

    法学是社会科学中一门特殊的科学,研究“法”这一特定社会现象及其规律。法学肯定法律对于社会的制约和调整。从而,法学成为教育全体人民遵纪守法,具有特殊的价值。现代的法学,是指研究法律的科学。但是关于法学与科学的关系有不同的看法,这主要涉及价值论的研究是不是科学的问题。本书收录了作者关于法学思辨文集。
  • 只要你不拒绝:学会去接受

    只要你不拒绝:学会去接受

    生活中,我们总是习惯了拒绝,在无意之中拒绝很多东西,而选择拒绝就意味着堵死了人生的条条大路,不去尝试,不去改变,只固守旧有的生活。《只要你不拒绝(学会去接受)》强调一种“不拒绝”的理念,旨在告诉读者只有面对失败、付出、改变、尝试、责任、宽容、理解、倾听等的时候,应以一种不拒绝的积极心态去应对,才能迎接希望的曙光。
  • 老鹰国度

    老鹰国度

    本书是“动物王国探险系列”丛书中的一册。在这本书里,你将继续跟随少儿科考队。这次少儿科考队将带领你们去考察的是有蹄动物大家族。像斑马、梅花鹿、长颈鹿、大象、犀牛等等等等。想多了解它们这个家族,那就接下来听听它们的故事吧。
  • 日落俱乐部

    日落俱乐部

    印度2011年最畅销小说。是作者在96岁高龄写下的最后一本小说。小说描写了三位宗教信仰各异(一个伊斯兰教,一个锡克教徒,一个婆罗门)的耄耋老人相交四十年来的友谊。他们每天傍晚公园里的长椅上聚会、聊天(由此而得名“日落俱乐部”),虽然宗教信仰不同,爱好不同,出身不同,母语不同,人生轨迹不同,但这些差异恰好折射出这三位老人在漫长人生经历中收获的不一样的生活的智慧。对各自的爱情、家庭,对印度这个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的国家的过去与现状有着独到和宏阔的见解,特别是三个男人年轻时的私生活,热烈、大胆。读者既能从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中品尝到优美风趣的文字、诗歌,也能对当代印度的市民生活有全新的探索。
  • 萌动吧!死神大人来袭

    萌动吧!死神大人来袭

    父母双亡的女生蓝悦凛,梦中遇到的帅气男生,竟是手持银白镰刀,试图取她性命的死神!当她从梦中惊醒,却发现死神就在眼前……绝望中,她只能无助地等待死亡的降临——突然,蓝光耀眼,下一刻,她发现自己居然糊里糊涂地穿越到了死神界。在这属于死神的黑暗世界中,她莫名地受到恶灵的攻击,无处可逃的她竟被之前要杀她的帅气死神救下。大难不死的她本以为终于可以回家了,却发现死神界只进不出,无奈之下,她只能隐藏起自己人类的身份,在死神界当上了提心吊胆的伪“死神”。而让她万万没想到得的是,她接下来的生活竟如同偶像剧般,不仅被死神王选为未婚妻,还被刚认识的朋友当成了情敌!唉,感叹命运捉弄的她,唯一的安慰便是艰险路上,一直有帅气死神的陪伴!怦然心动的恋爱滋味,是否能冲破人与死神不能相守的界限规则,穿越的蓝悦凛命中究竟隐藏着什么惊天大秘密?敬请关注本书。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