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2400000045

第45章 “時文”考論(1)

李科

緒論

“時文”一詞,其出現的時代甚早,在先秦的文獻中就有出現。《周禮·考工記》曰:“時文思索,允臻其極,嘉量既成,以觀四國,永啟厥後,茲器維則。”《周禮注疏》卷四〇《冬官·考工記》,《十三經注疏》,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影印本,上册,第917頁上欄。但是此處之“時文”卻並非我們通常所謂之“時文”,也非唐宋科舉興起以後之“時文”。而自《考工記》中的這則銘文中出現“時文”起,在以後的歷代文獻中均有出現,尤其在宋代及以後的文獻中出現的尤多。但是這些文獻中的“時文”的含義卻並不相同,有其各自特有的意義,即便是某一相同意義,在不同的時代所指的具體對象和内容也不相同。但是,當代大多數的人對“時文”意義的理解甚為狹窄,而且多有誤解。而當代的比較有影響的辭書對“時文”一詞義項的收入和解釋,也不盡詳盡,甚至釋義也不甚準確。

如《漢語大詞典》中對“時文”的解釋:“(1)當代的文明。指禮樂制度等。……(2)當時的文章……(3)時下流行的文體。舊時對科舉應試文體的通稱。1,唐宋時指律賦。……2,明清時特指八股文。”漢語大詞典編委會《漢語大詞典》,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0年版,第5卷,第693-694頁。又《辭源》對“時文”的解釋:“(1)當代的文明。指禮樂制度。……(2)科舉應試之文。對“古文”而言。”廣東、廣西、湖南、河南辭源修訂組,商務印書館編輯部《辭源》,北京:商務印書館,1979年版,第2册,第1431頁。又《中文大辭典》中對“時文”的解釋:“(1)謂科舉應試之文字也。别於古文而言……(2)當時之文明。當時之禮樂。……(3)現代通行之文體。(4)字號。①唐蕭瑀之字。②宋吳可當之字。”臺灣中文大詞典編纂委員會《中文大辭典》,臺北:中華文史研究所,1968年版,第16册,第6524頁上欄。《漢語大詞典》作為目前中國大陸最詳盡的漢語詞典,但是對“時文”的解釋卻並不是詳盡完整。而《辭源》對“時文”的解釋較《漢語大詞典》更略。臺灣的《中文大辭典》對“時文”詞條的解釋相對要詳盡一點,但是與《漢語大詞典》亦是大同小異。

總的來説,這些辭書對“時文”的釋義是不夠詳盡的。而一般人對“時文”的理解也基本上局限於“時下流行之文”或“時下流行的文體”這一意思,有的甚至僅僅理解為“八股文”。這無疑都大大使“時文”的意義狹隘化。鑒於此,本文將通過對中國歷代文獻的考察,結合特定的歷史時期的現實和文化背景,對“時文”進行比較詳盡的考察。而在對“時文”進行考論之前,先需要説明的是,本文對“時文”的考論,主要是從文化的角度去考察“時文”的文化義,而非單純從語言學的角度對“時文”進行考論。因為歷代對“時文”的理解,都是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之下進行的,而所理解的也主要是“時文”的文化義,而非單純的語言義。即便是上述的各種辭書對“時文”的解釋,也多是文化義。總的説來,不管從文化的角度,還是從語言學的角度,對一個問題的考察,都有利於對此問題的正確認識和對文化的傳承與損益。

一、作為道德意義上的“時文”

“時文”一開始並不是指“文章”“文體”而言,而是指的一種道德意義。在目前能看到的出現“時文”一詞的最早的文獻是《周禮·冬官·考工記第六》所載的《嘉量銘》:

栗氏為量,改煎金、錫則不耗,不耗然後權之,權之然後准之,准之然後量之。量之然後以為鬴,深尺,内方尺而圜其外,其實一鬴,其臂一寸,其實一豆,其耳三寸。其實一升,重一鈞,其聲中黃鐘之宮,概而不悦。其銘曰:時文思索,允臻其極,嘉量既成,以觀四國,永啟厥後,茲器維則。《周禮注疏》卷四〇《冬官考工記》,第917頁上欄。

關於此處之“時文”,一般認為是指“文明禮樂”。如羅時進和劉鵬在《唐宋時文考論》中就指出“這段勒於青銅器上面的贊美性文字中的‘時文’意指當時的文明。”羅時進,劉鵬《唐宋時文考論》,《文藝理論研究》2004年第4期,第64頁。筆者以為此處之“時文”並不能解作“當時之禮樂文明”,當然更不能像一般的解作“時下流行之文”或“時下流行的文體”。對於這則銘文,鄭玄注:

銘,刻之也;時,是也;臻,至也;極,中也。言是文德之君,思求可以為民立法者,而做此量,信至於道之中。《周禮注疏》卷四〇《冬官考工記》,第917頁上欄。

按鄭玄所注,此處之“時文”當解作“是文德之君”,“是”即“此”,以今天的話言之,則可解作“此文德之君”。“此文德之君”在這則銘文中指的是特定的人,即“做此量,為民立法”,“信至於道之中”之君,並非普遍意義上之“文德之君”。後人對此則銘文的解釋,則將其特指的“時文”之君的意義,向一般化擴展,即舉凡有德有位得其時之“文德之君”皆可稱作“時文”之君。如《古今圖書集成·考工典》卷一二《度量衡部匯考一》:

易氏曰:“聖人製量本乎黃鐘之龠,五權五度六律六呂,皆始於此。而禮樂寓焉,非時文之君,何足以探製作之理?”《中庸》曰:“有其位而無其德,不敢做禮樂;有其德而無其位,不敢做禮樂”,德與位兼者,非時文而何?惟時文之君,内忠於心,外索於物,信臻乎是理之極。陳夢雷等《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考工典》卷一二,北京:中華書局,,成都:巴蜀書社,1985年影印本,第79册,第95396上欄。

此處即將銘文中特指的“時文”,即“是文德之君”,擴展為具有普遍性的“時文”。舉凡“内忠於心,外索於物,信臻乎是理之極”之君,皆可稱作“時文”之君。故而,此處之“時文”不可再解釋作“是文德之君”,即製此量的特指的“文德之君”。上述引文所言的“有其德”兼“有其位”,即可以是“文德之君”,但尚不可以制禮作樂,“非時文而何”?此處之關鍵即在“時”將作何解?如果解作“是”,即含有特指之義,在此處已是不通了。

“時”,其本義為“四時”,《説文·日部》:“時,四時也。從日,寺得聲。峕,古文字,從之、日。”段玉裁《説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影印,第302上、下欄。但是,在漢及以前“時”字就有作為“得其時”“當其可”之義的用例。

《詩·大雅·生民》“胡臭亶時”,朱熹集傳:“時,言得其時。”朱熹《詩集傳》卷一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192頁。

《荀子·大略》“不時宜”楊倞注:“時,謂得時。”王先謙《荀子集解》卷一九,《諸子集成》,上海:世界書局,1935年版,第2册,第322頁。

《禮記·學記》“大學之法,禁於未發之謂豫,當其可之謂時。”《禮記注疏》卷三六《學記》,《十三經注疏》,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影印本,下册,第1523頁。

《説苑·建本》“時禁於未發之曰預,因其可之曰時。”趙善詒《説苑疏證》卷三,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85年版,第67頁。

按,由上引諸條可知,“時”有作“得其時”、“當其可”等義的用例。而“文”用作“文德”“聖德”的意思,在先秦秦漢文獻中用作此義已數見而不鮮矣。

《國語·周語下》“文之恭也”,韋昭注:“文者,德之總名也。”《國語》卷三,《周語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上册,第96頁。

《詩·周頌·思文》“思文後稷”,陳奐傳疏:“文,文德也。”陳奐《詩毛氏傳疏》,《皇清經解續編》卷八〇三,上海:上海書店,1988年影印本,第3册,第1193頁下欄。

《國語·晉語七》“公以趙文子為文也”,韋昭注:“文,有文德也。”《國語》卷一三,《晉語七》,下册,第436-437頁。

《國語·晉語九》“文祖襄公”韋昭注:“文,言有文德也。”《國語》卷一五,《晉語九》,第495頁。

《説苑·修文》“文,德之至也,德不至則不能文。”趙善詒《説苑疏證》卷一九,第559頁。

《逸周書·諡法》:“經天緯地曰文”“道德博厚曰文”“慈惠愛民曰文”黃懷信,張懋鎔,田旭東《逸周書彙校集注》卷六,《諡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下册,第678-679頁。

按,此處的“時文”作為一個複合詞,由上述引文對“時”和“文”的解釋可知,其當解作“得其時之文德”或“當其可之文德”。如果,用以解“有其德”兼“有其位”,“非時文而何”,則可暢然而明也。即其文德應“當其可”或“得其時”。

當然,以上僅就字面上而言。而在中國歷史早期,尤其是在先秦時期,“文德”是一種含有“道德博厚”之完整道德境界的意義。如《左傳·昭公二十八年》:

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國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國者四十人,皆舉親也。夫舉無他,唯善所在親疏一也。《詩》曰:“唯此文王,帝度其心。莫其德音,其德克明。克明克類,克長克君。王此大國,克順克比。比于文王,其德靡悔。既受帝祉,施于孫子。”心能制義曰度,德正應和曰莫,照臨四方曰明,勤施無私曰類,教誨不倦曰長,賞慶刑威曰君,慈和遍服曰順,擇善而從之曰比,經緯天地曰文。九德不愆,作事無悔,故襲天祿,子孫賴之。主之舉也,近文德矣,所及其遠哉。《春秋左傳正義》卷五二《昭公二十八年》,《十三經注疏》,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影印本,下册,第2119頁上、中欄。

以上所言之“心能制義曰度,德正應和曰莫,照臨四方曰明,勤施無私曰類,教誨不倦曰長,賞慶刑威曰君,慈和遍服曰順,擇善而從之曰比,經緯天地曰文”的九德,皆涵於“文德”之中。由此,亦足見“文德”所含“道德博厚”之義。又《國語·周語下》:

晉孫談之子周適周,事單襄公,立無跛,視無還,聽無聳,言無遠;言敬必及天,言信必及身,言仁必及人,言義必及利,言智必及事,言勇必及制,言孝必及神,言惠必及和,言讓必及敵;晉國有憂未嘗不戚,有慶未嘗不怡。

公有疾,召頃公而告之,曰:“必善晉周,將得晉國。其行也文,能文則得天地。天地所胙,小而後國。夫敬,文之恭也;忠,文之實也;信,文之孚也;仁,文之愛也;義,文之制也;智,文之輿也;勇,文之帥也;教,文之施也;孝,文之本也;惠,文之慈也;讓,文之材也。象天能敬,帥意能忠,思身能信,愛人能仁,利制能義,事建能智,帥意能勇,施辯能教,昭神能孝,慈和能惠,推敵能讓。此十一者,夫子皆有焉。天六地五,數之常也。經之以天,緯之以地。經緯不爽,文之象也。文王質文,故天祚之外天下。夫子被文矣,其昭穆又近,可以得國。且夫立無跛,正也;視無還,端也;聽無聳,成也;言無遠,慎也。夫正,德之道也;端,德之信也;成,德之終也;慎,德之守也。守終純固,道成事信,明令德矣。慎成端正,德之相也。為晉休戚,不違本也。被文相德,非國何取?”《國語》卷三,《周語下》,上册,第94-98頁。

上引材料中之“文”乃“德之總名”,即“文德”。此段文字,即在言晉周之德之盛,亦即在盛稱晉周之“文德”。由此,亦可進一步證明“文德”即是指的一種“道德博厚”之完整境界。然“時文”,由上述可知,即“得其時之文德”,其實亦是表達一種“道德博厚”之意,只是其程度較“文德”更重,需要“得其時”、“當期可”,以應於時之需,其文德方可“光被四表”,其道德之博厚的境界方更大。又如《藝文類聚》卷二〇《人部四》引陸機《祖德賦》:

咨時文之懿祖,膺降神之靈曜。棲九德以弘道,振風烈以增劭……戢靈武於即曜,恢時文於未煥。騰絶風似逸騖,庶遐蹤於公旦。歐陽詢《藝文類聚》卷二〇《人部四》引《祖德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1册,第372-373頁。

按,此處若“時文”直解作“得其時之文德”,則這句話就成了“咨有得其時之文德之懿祖”,則顯得很不通。由上面論述可知,此處其實就是表達的一種“道德博厚”之意。蓋“文德”當其時,是其“文德”之功效勳績更大,道德博厚之意更盛,故合而言之為“文德”“聖德”亦可,唯其語氣加重耳!又陸雲《贈汲郡太守》:

我有好爵,既成爾服。入贊崇華,遂登帷幄。時文聖宰,天祚方榖。朔風徽止,鴻漸雲嶽。逯欽立《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晉詩》卷六,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上册,第701頁。

此處之“時文”亦同上述,即贊頌汲郡太守之“文德”“聖德”也。

二、作為文字的“時文”

筆者在考察文獻中發現,“時文”還有指“當時或時下之文字”。此義中之“時”,乃“當時”“今時”“時下”之義,而“文”當訓作“文字”。對二字如此解亦是古已有之,非後生臆造。

《詩·大雅·召旻》“維昔之富,不如時。”鄭玄箋:“時,今時也。”《毛詩正義》卷一八,《十三經注疏》,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影印本,上册,第579頁下欄。

《尹文子·大道下》“心不畏時之禁,行不軌時之法。此大亂之道也。”《尹文子》,《四部叢刊初編》,上海:商務印書館,縮印江南圖書館藏明覆宋刊本,子部,全第94册,第6頁下欄。

按,此處對“時”訓作“當時”“時下”“今時”,其例甚多,其用例亦甚廣且久,直至今日亦在沿用。而“文”,是否在當時有“文字”之義的用例,見以下諸例,即可明矣。

《書·序》“由是文籍生焉”陸德明《釋文》:“文,字也。”陸德明《經典釋文》卷三,《尚書音義》上,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影印本,第36頁上欄。

《左傳·宣公十二年》“夫文,止戈為武”杜預注:“文,字也。”《春秋左傳正義》卷二三《宣公十二年》,第1882頁中欄。

《左傳·宣公十五年》“故文,反正為乏”杜預注:“文,字也。”《春秋左傳正義》卷二四《宣公十五年》,第1888頁上欄。

《左傳·昭公元年》“于文,皿蟲為蠱”杜預注:“文,字也。”《春秋左傳正義》卷四一《昭公元年》,第2025頁中欄。

《論語·衛靈公》“吾猶及史之闕文也”邢昺疏:“文,字也。”《論語注疏》卷一五《衛靈公》,《十三經注疏》,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影印本,下册,第2518頁上欄。

《孟子·萬章上》“不以文害辭”朱熹集注:“文,字也。”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孟子集注》卷九,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版,第306頁。

由上可知,“文”訓作“字”,亦其源甚早,其用亦甚廣。當然,“時”可訓作“今時”“時下”“當時”,“文”可訓作“文字”,但是這並不能證明“時文”即可訓作“當時或時下的文字”。但是在緯書《尚書·中候》即有必須將“時文”解作“今時或時下之文字”的用例。

周公旦即攝七年,鸞鳳見,蓂莢生,青龍銜甲,元龜背書。周公歸政於成王,太平制禮,鸞鳳見,有元龜負圖出,周公援筆以時文寫之。《尚書中候》,《古微書》卷四,《緯書集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影印本,上册,第169頁下欄。

此處之“時文”是否即是指“當時或時下的文字”呢?關於“時文”的這一用法的資料甚少,筆者淺陋,唯此一條。然《晉書·束皙傳》:“武帝以其書付秘書校綴次第,尋考指歸,而以今文寫之。”《晉書》卷五一《束皙傳》,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版,第3册,第1433頁。又孔穎達《春秋經傳集解後序正義》注引王隱《晉書·束皙傳》:“汲郡初得此書,表藏秘府,召荀勖和嶠以隸字寫之,勖等於時即已不能盡識其書。”《春秋左傳正義》卷六〇《春秋經傳集解後序正義》,第2188頁上欄。由此三者相比可知,三者句式結構相類,所行之事相似,故可推定,《尚書·中候》中的“時文”即指“當時的文字”。故此“周公援筆以時文寫之”,即周公以當時之文字將元龜所附之圖文寫下。雖然關於“時文”此義,可以用來證明的資料甚少。但是,不管是資料多還是少,既然在歷史文獻中出現過,那麽它在歷史時期存在過,故此義亦不可遺。

三、作為文明禮樂的“時文”

“時文”作為“當時之文明,禮樂制度”解,其起較晚,大略在東漢三國時,方有文獻中出現“時文”作“禮樂制度”解。但是“文”作“禮樂”之義的用例卻是出現很早。

《論語·述而》“文行忠信”劉寶楠正義:“文,謂《詩》、《書》、禮、樂也。凡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皆文之教也。”劉寶楠《論語正義》卷八《述而》,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上册,第274頁。

《論語·顏淵》“君子以文會友”劉寶楠正義:“文,謂《詩》《書》禮樂也。”劉寶楠《論語正義》卷一五《顏淵》,下册,第513頁。

《論語·子罕》“文不在茲乎”朱熹章句:“道之顯者謂之文,蓋禮樂制度之謂。”朱熹《四書章句集注》,《論語集注》卷五《子罕》,第110頁。

《詩·大雅·大明》“文定厥祥”朱熹集傳:“文,禮。”朱熹《詩集傳》卷一六《大明》,第178頁。

同类推荐
  • 大雁塔与小雁塔

    大雁塔与小雁塔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大雁塔与小雁塔》介绍了大雁塔和小雁塔经历1300年的历史烟云,是唐代长安城遗留至今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并且依然是现今古城西安的城市地标。它们是构成古都西安城市文脉的重要遗存,亦是城市格局变迁中重要的历史坐标,饱含着过去年月流传下来的信息,见证了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传播与宗教传播。它们不仅是闻名遐迩的文化景观,吸引着无数中外游客,亦是一座历史文化的宝库,为后人留下无数珍贵的文物及传诵不衰的优美诗文。
  • 山西民间小戏

    山西民间小戏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剌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 中国人的性格密码(下)

    中国人的性格密码(下)

    中国人对于自我民族性格的审视是近代才开始的。之前的中国一直是东亚的政治文化中心,向来是输出文明。直至十九世纪下半叶与西方列强的数次战争,中国才发现与正视这个世界中还存在与中国性格迥异的强大文明这个事实,中国人不得不面对差异,分析差异,并试图改变民族性格,以救亡图存。与此同时,涌入中国的外国人也对这个传说般的古国睁大了观察的眼睛,他们发现不仅他们的武力和商品征服不了中国,他们的科学与宗教也对中国人影响甚微,从此中国人的性格成为近代中国改革和外国人研究中国颇为核心的一个论题,此后的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等文化思潮虽然以政治、文化为主题,其深处却一直涌动着中国人对自己民族性格的肯定或否定、保留与改变的矛盾,这种矛盾一直延续到今天。
  • 文化遗产研究(第一辑)

    文化遗产研究(第一辑)

    遗产是过去给未来的珍贵礼物。这份礼物的传递注定由生活在当下的我们来完成。这是怎样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与担当!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任何一个民……
  • 新月余晖:失落的古巴比伦

    新月余晖:失落的古巴比伦

    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不仅仅生活着巴比伦人,还生活着苏美尔人、亚述人、迦勒底人、波斯人以及其他民族,他们在巴比伦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共同奏响了巴比伦文明的辉煌乐章。巴比伦文明虽然早已远去,但其跌宕起伏的历史、神秘莫测的文字、辉煌雄伟的建筑、层出不穷的发明创造,至今依然让世人惊叹和折服。
热门推荐
  • 古龙文集:剑客行(下)

    古龙文集:剑客行(下)

    古龙在他的早期名篇《剑客行》中,赋予了他对“武侠世界”的期待与想象:要成长为武林传奇,必先经历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与磨难。成长,就是要如此沉痛,才会精彩。少年展白初出江湖,却背负一代江湖传说——“霹雳剑”展云天的弑父之仇。展白资质平平,却不得不面对接二连三的江湖强敌。在一次次几殒性命的拼杀中,少年死里逃生,忍受难以忍受的痛苦和折磨,终于学成惊世奇招,为父报仇。然而,中原面临着史无前例的巨大威胁,而少年一人,将要肩负起整个江湖的生死大任……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斗鸾

    斗鸾

    这年头流行穿越,她也穿了一把成了侯门千金,正室嫡女姨娘庶弟堂姐表哥样样齐全,她以为这是个宅斗文忽然发现自家跟朝廷夺嫡拉上了关系,原来是个权谋文一转眼,父祖获罪流放,家眷回乡,好吧现在是种田文了什么?她也要跟着去流放?其实这是个坑爹文吧?!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帝倾心:王妃要休夫

    帝倾心:王妃要休夫

    她天生嗜睡,孰料这一次一觉醒来,居然身处异世!最可恶的是,还是在青楼中!顶着人神共愤的小受脸蛋,她唤他小受,他勾魂夺魄一笑:“卿卿,我只做你的小受!”一张冷若寒霜,阴沉至极脸蛋的相公,酷酷地说:“你是本王的王妃,就要一辈子留在本王身边!”她潇洒地一笑,摆摆手说:“不好意思哈,我已经写好了休书,您收下就行!”洪涝泛滥,她抓住机遇,假死逃出生天。再遇,他不认识她,却还是忍不住将眼神追随在她的身上。而她,嚣张地挽住小受夫君的臂弯,倾城一笑说:“民女给王爷见礼!”三子夺嫡,偏偏招惹她牵扯其中,那好,看她如何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将权谋帝位玩弄于股掌之间!
  • 暗帝的禁宠

    暗帝的禁宠

    在这个纸醉金迷,没有尊严只有金钱至上的地方,她无意闯入他的世界。原以为他只是生命中的一个过客,却不曾想成为自己一生挥之不去的梦魇!他权势滔天,却也有得不到的东西,比如她的心;他爱她,不惜一切代价使尽手段只为留下她;她不过是韩家捡来的一个孩子,却要背负韩家的罪孽;她身世成谜,却在大白天下那刻让所有人震惊。他残忍的捏起她的下巴,冷声道:“无论你愿不愿意,今生你都无法逃开我!你,永远是我的!”——宠她、恋她、疼她,也只是因为他爱她!——强取豪夺只因我爱你,囚的虽是你的人,又有谁知实际囚的却是我的心!——我愿意付出一切来换取你留在我身边!所以,如果只有这样才能留住你,那么,就让我们一起堕入地狱吧!友情提示:本文定位强取豪夺,纯属笔者YY之作,所以请自带避雷针,以免中招伤人伤己。此外,小阿是女主控,男主的后妈,女主的亲妈,最不喜前面被男主虐得死去活来,最后还原谅男主的文,所以只能自己写文来虐男主了。有好这口的亲,要毫不犹豫的跳坑啊!当然,本人皮粗肉厚,欢迎拍砖!此文虽以虐为主,但因男主深爱女主,所以有宠也是正常滴,但女主不爱男主,所以有虐也是正常滴~~~剧透一:半年之约,让他对她眷恋不已。分不清是身体上的,还是心灵上的,只愿永生将她禁锢在身边!“不过是逛了一下商场,她为什么会不高兴?”男人危险的眯着双眼盯着手下。“是肖姐……她说韩小姐不过是门主的玩物,一个妓女的身份……”“好了!”男人打断,“从今往后,这个道上再没有肖姐这号人物。”手下愕然,要知道,肖姐在道上是个风云人物,要拉她下马虽不是不可能,可为了那几句话,就要对方永不翻身,这是不是有些过了啊?可让人更咂舌的在后面。她故意气他,专给他找麻烦,只希望他能厌烦自己自动放她离去。她将他名下的知名商场弄得鸡飞狗跳,谁知却换来他一句:“既然你喜欢,你可以试试另一家,那家商场更大,你会玩得更开心。”她犹如幼稚园的孩子,将他的名牌车子全部用染料涂抹了一遍,他却一挥手,送来一组车队,让她玩个够!无论她做什么,他都可以容忍,甚至为了讨好她不惜奉上一切,只要她不离开他。所以……“千万不要试图逃离我,否则我连我自己都不知道会做出什么事情来!”剧透二: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绝爱之殇

    绝爱之殇

    什么叫做爱情,就是一物降一物~这一次,她要反守为攻,她对他开始失望;当他已经深爱的时候。让程昱知道知道什么叫做单恋的痛苦·。--情节虚构,在爱的那一条路上,他总是比她慢一步——在她爱他的时候他正喜欢别人;当他开始对她感动的时候,请勿模仿,她已经因为时间的打磨要不爱他了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