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2400000045

第45章 “時文”考論(1)

李科

緒論

“時文”一詞,其出現的時代甚早,在先秦的文獻中就有出現。《周禮·考工記》曰:“時文思索,允臻其極,嘉量既成,以觀四國,永啟厥後,茲器維則。”《周禮注疏》卷四〇《冬官·考工記》,《十三經注疏》,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影印本,上册,第917頁上欄。但是此處之“時文”卻並非我們通常所謂之“時文”,也非唐宋科舉興起以後之“時文”。而自《考工記》中的這則銘文中出現“時文”起,在以後的歷代文獻中均有出現,尤其在宋代及以後的文獻中出現的尤多。但是這些文獻中的“時文”的含義卻並不相同,有其各自特有的意義,即便是某一相同意義,在不同的時代所指的具體對象和内容也不相同。但是,當代大多數的人對“時文”意義的理解甚為狹窄,而且多有誤解。而當代的比較有影響的辭書對“時文”一詞義項的收入和解釋,也不盡詳盡,甚至釋義也不甚準確。

如《漢語大詞典》中對“時文”的解釋:“(1)當代的文明。指禮樂制度等。……(2)當時的文章……(3)時下流行的文體。舊時對科舉應試文體的通稱。1,唐宋時指律賦。……2,明清時特指八股文。”漢語大詞典編委會《漢語大詞典》,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0年版,第5卷,第693-694頁。又《辭源》對“時文”的解釋:“(1)當代的文明。指禮樂制度。……(2)科舉應試之文。對“古文”而言。”廣東、廣西、湖南、河南辭源修訂組,商務印書館編輯部《辭源》,北京:商務印書館,1979年版,第2册,第1431頁。又《中文大辭典》中對“時文”的解釋:“(1)謂科舉應試之文字也。别於古文而言……(2)當時之文明。當時之禮樂。……(3)現代通行之文體。(4)字號。①唐蕭瑀之字。②宋吳可當之字。”臺灣中文大詞典編纂委員會《中文大辭典》,臺北:中華文史研究所,1968年版,第16册,第6524頁上欄。《漢語大詞典》作為目前中國大陸最詳盡的漢語詞典,但是對“時文”的解釋卻並不是詳盡完整。而《辭源》對“時文”的解釋較《漢語大詞典》更略。臺灣的《中文大辭典》對“時文”詞條的解釋相對要詳盡一點,但是與《漢語大詞典》亦是大同小異。

總的來説,這些辭書對“時文”的釋義是不夠詳盡的。而一般人對“時文”的理解也基本上局限於“時下流行之文”或“時下流行的文體”這一意思,有的甚至僅僅理解為“八股文”。這無疑都大大使“時文”的意義狹隘化。鑒於此,本文將通過對中國歷代文獻的考察,結合特定的歷史時期的現實和文化背景,對“時文”進行比較詳盡的考察。而在對“時文”進行考論之前,先需要説明的是,本文對“時文”的考論,主要是從文化的角度去考察“時文”的文化義,而非單純從語言學的角度對“時文”進行考論。因為歷代對“時文”的理解,都是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之下進行的,而所理解的也主要是“時文”的文化義,而非單純的語言義。即便是上述的各種辭書對“時文”的解釋,也多是文化義。總的説來,不管從文化的角度,還是從語言學的角度,對一個問題的考察,都有利於對此問題的正確認識和對文化的傳承與損益。

一、作為道德意義上的“時文”

“時文”一開始並不是指“文章”“文體”而言,而是指的一種道德意義。在目前能看到的出現“時文”一詞的最早的文獻是《周禮·冬官·考工記第六》所載的《嘉量銘》:

栗氏為量,改煎金、錫則不耗,不耗然後權之,權之然後准之,准之然後量之。量之然後以為鬴,深尺,内方尺而圜其外,其實一鬴,其臂一寸,其實一豆,其耳三寸。其實一升,重一鈞,其聲中黃鐘之宮,概而不悦。其銘曰:時文思索,允臻其極,嘉量既成,以觀四國,永啟厥後,茲器維則。《周禮注疏》卷四〇《冬官考工記》,第917頁上欄。

關於此處之“時文”,一般認為是指“文明禮樂”。如羅時進和劉鵬在《唐宋時文考論》中就指出“這段勒於青銅器上面的贊美性文字中的‘時文’意指當時的文明。”羅時進,劉鵬《唐宋時文考論》,《文藝理論研究》2004年第4期,第64頁。筆者以為此處之“時文”並不能解作“當時之禮樂文明”,當然更不能像一般的解作“時下流行之文”或“時下流行的文體”。對於這則銘文,鄭玄注:

銘,刻之也;時,是也;臻,至也;極,中也。言是文德之君,思求可以為民立法者,而做此量,信至於道之中。《周禮注疏》卷四〇《冬官考工記》,第917頁上欄。

按鄭玄所注,此處之“時文”當解作“是文德之君”,“是”即“此”,以今天的話言之,則可解作“此文德之君”。“此文德之君”在這則銘文中指的是特定的人,即“做此量,為民立法”,“信至於道之中”之君,並非普遍意義上之“文德之君”。後人對此則銘文的解釋,則將其特指的“時文”之君的意義,向一般化擴展,即舉凡有德有位得其時之“文德之君”皆可稱作“時文”之君。如《古今圖書集成·考工典》卷一二《度量衡部匯考一》:

易氏曰:“聖人製量本乎黃鐘之龠,五權五度六律六呂,皆始於此。而禮樂寓焉,非時文之君,何足以探製作之理?”《中庸》曰:“有其位而無其德,不敢做禮樂;有其德而無其位,不敢做禮樂”,德與位兼者,非時文而何?惟時文之君,内忠於心,外索於物,信臻乎是理之極。陳夢雷等《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考工典》卷一二,北京:中華書局,,成都:巴蜀書社,1985年影印本,第79册,第95396上欄。

此處即將銘文中特指的“時文”,即“是文德之君”,擴展為具有普遍性的“時文”。舉凡“内忠於心,外索於物,信臻乎是理之極”之君,皆可稱作“時文”之君。故而,此處之“時文”不可再解釋作“是文德之君”,即製此量的特指的“文德之君”。上述引文所言的“有其德”兼“有其位”,即可以是“文德之君”,但尚不可以制禮作樂,“非時文而何”?此處之關鍵即在“時”將作何解?如果解作“是”,即含有特指之義,在此處已是不通了。

“時”,其本義為“四時”,《説文·日部》:“時,四時也。從日,寺得聲。峕,古文字,從之、日。”段玉裁《説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影印,第302上、下欄。但是,在漢及以前“時”字就有作為“得其時”“當其可”之義的用例。

《詩·大雅·生民》“胡臭亶時”,朱熹集傳:“時,言得其時。”朱熹《詩集傳》卷一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192頁。

《荀子·大略》“不時宜”楊倞注:“時,謂得時。”王先謙《荀子集解》卷一九,《諸子集成》,上海:世界書局,1935年版,第2册,第322頁。

《禮記·學記》“大學之法,禁於未發之謂豫,當其可之謂時。”《禮記注疏》卷三六《學記》,《十三經注疏》,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影印本,下册,第1523頁。

《説苑·建本》“時禁於未發之曰預,因其可之曰時。”趙善詒《説苑疏證》卷三,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85年版,第67頁。

按,由上引諸條可知,“時”有作“得其時”、“當其可”等義的用例。而“文”用作“文德”“聖德”的意思,在先秦秦漢文獻中用作此義已數見而不鮮矣。

《國語·周語下》“文之恭也”,韋昭注:“文者,德之總名也。”《國語》卷三,《周語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上册,第96頁。

《詩·周頌·思文》“思文後稷”,陳奐傳疏:“文,文德也。”陳奐《詩毛氏傳疏》,《皇清經解續編》卷八〇三,上海:上海書店,1988年影印本,第3册,第1193頁下欄。

《國語·晉語七》“公以趙文子為文也”,韋昭注:“文,有文德也。”《國語》卷一三,《晉語七》,下册,第436-437頁。

《國語·晉語九》“文祖襄公”韋昭注:“文,言有文德也。”《國語》卷一五,《晉語九》,第495頁。

《説苑·修文》“文,德之至也,德不至則不能文。”趙善詒《説苑疏證》卷一九,第559頁。

《逸周書·諡法》:“經天緯地曰文”“道德博厚曰文”“慈惠愛民曰文”黃懷信,張懋鎔,田旭東《逸周書彙校集注》卷六,《諡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下册,第678-679頁。

按,此處的“時文”作為一個複合詞,由上述引文對“時”和“文”的解釋可知,其當解作“得其時之文德”或“當其可之文德”。如果,用以解“有其德”兼“有其位”,“非時文而何”,則可暢然而明也。即其文德應“當其可”或“得其時”。

當然,以上僅就字面上而言。而在中國歷史早期,尤其是在先秦時期,“文德”是一種含有“道德博厚”之完整道德境界的意義。如《左傳·昭公二十八年》:

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國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國者四十人,皆舉親也。夫舉無他,唯善所在親疏一也。《詩》曰:“唯此文王,帝度其心。莫其德音,其德克明。克明克類,克長克君。王此大國,克順克比。比于文王,其德靡悔。既受帝祉,施于孫子。”心能制義曰度,德正應和曰莫,照臨四方曰明,勤施無私曰類,教誨不倦曰長,賞慶刑威曰君,慈和遍服曰順,擇善而從之曰比,經緯天地曰文。九德不愆,作事無悔,故襲天祿,子孫賴之。主之舉也,近文德矣,所及其遠哉。《春秋左傳正義》卷五二《昭公二十八年》,《十三經注疏》,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影印本,下册,第2119頁上、中欄。

以上所言之“心能制義曰度,德正應和曰莫,照臨四方曰明,勤施無私曰類,教誨不倦曰長,賞慶刑威曰君,慈和遍服曰順,擇善而從之曰比,經緯天地曰文”的九德,皆涵於“文德”之中。由此,亦足見“文德”所含“道德博厚”之義。又《國語·周語下》:

晉孫談之子周適周,事單襄公,立無跛,視無還,聽無聳,言無遠;言敬必及天,言信必及身,言仁必及人,言義必及利,言智必及事,言勇必及制,言孝必及神,言惠必及和,言讓必及敵;晉國有憂未嘗不戚,有慶未嘗不怡。

公有疾,召頃公而告之,曰:“必善晉周,將得晉國。其行也文,能文則得天地。天地所胙,小而後國。夫敬,文之恭也;忠,文之實也;信,文之孚也;仁,文之愛也;義,文之制也;智,文之輿也;勇,文之帥也;教,文之施也;孝,文之本也;惠,文之慈也;讓,文之材也。象天能敬,帥意能忠,思身能信,愛人能仁,利制能義,事建能智,帥意能勇,施辯能教,昭神能孝,慈和能惠,推敵能讓。此十一者,夫子皆有焉。天六地五,數之常也。經之以天,緯之以地。經緯不爽,文之象也。文王質文,故天祚之外天下。夫子被文矣,其昭穆又近,可以得國。且夫立無跛,正也;視無還,端也;聽無聳,成也;言無遠,慎也。夫正,德之道也;端,德之信也;成,德之終也;慎,德之守也。守終純固,道成事信,明令德矣。慎成端正,德之相也。為晉休戚,不違本也。被文相德,非國何取?”《國語》卷三,《周語下》,上册,第94-98頁。

上引材料中之“文”乃“德之總名”,即“文德”。此段文字,即在言晉周之德之盛,亦即在盛稱晉周之“文德”。由此,亦可進一步證明“文德”即是指的一種“道德博厚”之完整境界。然“時文”,由上述可知,即“得其時之文德”,其實亦是表達一種“道德博厚”之意,只是其程度較“文德”更重,需要“得其時”、“當期可”,以應於時之需,其文德方可“光被四表”,其道德之博厚的境界方更大。又如《藝文類聚》卷二〇《人部四》引陸機《祖德賦》:

咨時文之懿祖,膺降神之靈曜。棲九德以弘道,振風烈以增劭……戢靈武於即曜,恢時文於未煥。騰絶風似逸騖,庶遐蹤於公旦。歐陽詢《藝文類聚》卷二〇《人部四》引《祖德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1册,第372-373頁。

按,此處若“時文”直解作“得其時之文德”,則這句話就成了“咨有得其時之文德之懿祖”,則顯得很不通。由上面論述可知,此處其實就是表達的一種“道德博厚”之意。蓋“文德”當其時,是其“文德”之功效勳績更大,道德博厚之意更盛,故合而言之為“文德”“聖德”亦可,唯其語氣加重耳!又陸雲《贈汲郡太守》:

我有好爵,既成爾服。入贊崇華,遂登帷幄。時文聖宰,天祚方榖。朔風徽止,鴻漸雲嶽。逯欽立《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晉詩》卷六,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上册,第701頁。

此處之“時文”亦同上述,即贊頌汲郡太守之“文德”“聖德”也。

二、作為文字的“時文”

筆者在考察文獻中發現,“時文”還有指“當時或時下之文字”。此義中之“時”,乃“當時”“今時”“時下”之義,而“文”當訓作“文字”。對二字如此解亦是古已有之,非後生臆造。

《詩·大雅·召旻》“維昔之富,不如時。”鄭玄箋:“時,今時也。”《毛詩正義》卷一八,《十三經注疏》,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影印本,上册,第579頁下欄。

《尹文子·大道下》“心不畏時之禁,行不軌時之法。此大亂之道也。”《尹文子》,《四部叢刊初編》,上海:商務印書館,縮印江南圖書館藏明覆宋刊本,子部,全第94册,第6頁下欄。

按,此處對“時”訓作“當時”“時下”“今時”,其例甚多,其用例亦甚廣且久,直至今日亦在沿用。而“文”,是否在當時有“文字”之義的用例,見以下諸例,即可明矣。

《書·序》“由是文籍生焉”陸德明《釋文》:“文,字也。”陸德明《經典釋文》卷三,《尚書音義》上,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影印本,第36頁上欄。

《左傳·宣公十二年》“夫文,止戈為武”杜預注:“文,字也。”《春秋左傳正義》卷二三《宣公十二年》,第1882頁中欄。

《左傳·宣公十五年》“故文,反正為乏”杜預注:“文,字也。”《春秋左傳正義》卷二四《宣公十五年》,第1888頁上欄。

《左傳·昭公元年》“于文,皿蟲為蠱”杜預注:“文,字也。”《春秋左傳正義》卷四一《昭公元年》,第2025頁中欄。

《論語·衛靈公》“吾猶及史之闕文也”邢昺疏:“文,字也。”《論語注疏》卷一五《衛靈公》,《十三經注疏》,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影印本,下册,第2518頁上欄。

《孟子·萬章上》“不以文害辭”朱熹集注:“文,字也。”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孟子集注》卷九,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版,第306頁。

由上可知,“文”訓作“字”,亦其源甚早,其用亦甚廣。當然,“時”可訓作“今時”“時下”“當時”,“文”可訓作“文字”,但是這並不能證明“時文”即可訓作“當時或時下的文字”。但是在緯書《尚書·中候》即有必須將“時文”解作“今時或時下之文字”的用例。

周公旦即攝七年,鸞鳳見,蓂莢生,青龍銜甲,元龜背書。周公歸政於成王,太平制禮,鸞鳳見,有元龜負圖出,周公援筆以時文寫之。《尚書中候》,《古微書》卷四,《緯書集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影印本,上册,第169頁下欄。

此處之“時文”是否即是指“當時或時下的文字”呢?關於“時文”的這一用法的資料甚少,筆者淺陋,唯此一條。然《晉書·束皙傳》:“武帝以其書付秘書校綴次第,尋考指歸,而以今文寫之。”《晉書》卷五一《束皙傳》,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版,第3册,第1433頁。又孔穎達《春秋經傳集解後序正義》注引王隱《晉書·束皙傳》:“汲郡初得此書,表藏秘府,召荀勖和嶠以隸字寫之,勖等於時即已不能盡識其書。”《春秋左傳正義》卷六〇《春秋經傳集解後序正義》,第2188頁上欄。由此三者相比可知,三者句式結構相類,所行之事相似,故可推定,《尚書·中候》中的“時文”即指“當時的文字”。故此“周公援筆以時文寫之”,即周公以當時之文字將元龜所附之圖文寫下。雖然關於“時文”此義,可以用來證明的資料甚少。但是,不管是資料多還是少,既然在歷史文獻中出現過,那麽它在歷史時期存在過,故此義亦不可遺。

三、作為文明禮樂的“時文”

“時文”作為“當時之文明,禮樂制度”解,其起較晚,大略在東漢三國時,方有文獻中出現“時文”作“禮樂制度”解。但是“文”作“禮樂”之義的用例卻是出現很早。

《論語·述而》“文行忠信”劉寶楠正義:“文,謂《詩》、《書》、禮、樂也。凡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皆文之教也。”劉寶楠《論語正義》卷八《述而》,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上册,第274頁。

《論語·顏淵》“君子以文會友”劉寶楠正義:“文,謂《詩》《書》禮樂也。”劉寶楠《論語正義》卷一五《顏淵》,下册,第513頁。

《論語·子罕》“文不在茲乎”朱熹章句:“道之顯者謂之文,蓋禮樂制度之謂。”朱熹《四書章句集注》,《論語集注》卷五《子罕》,第110頁。

《詩·大雅·大明》“文定厥祥”朱熹集傳:“文,禮。”朱熹《詩集傳》卷一六《大明》,第178頁。

同类推荐
  • 文明的故事(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文明的故事(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文明的故事》乃威尔斯代表作中之代表作,被称为“世界之书”,凡有文字的地方即有《文明的故事》的译作,这几年来畅销多达千万册以上,乃介绍人类历史、文化的经典之作。
  • 天下蜀道

    天下蜀道

    道,蜀道,道载蜀道。缘,广元,缘结广元。谨以此书献给中国蜀道文化联合申请世界遗产工程!
  • 中华美德1

    中华美德1

    在故事中汲取营养,让中华美德薪火相传,让孩子成为体现时代进步要求的新道德规范的实践者。给儿童最好的教育让他们知道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文化精髓。
  • 美术面面观(生命百科)

    美术面面观(生命百科)

    中国绘画溯源美术面面观我国绘画的最初表现中国绘画源远流长,它的历史可以上溯到遥远的史前时期,考古发掘发现的中国最早绘画形式有岩画和刻绘、彩陶纹饰、地画、壁画与帛画等。
  • 喜马拉雅词典

    喜马拉雅词典

    《喜马拉雅词典》是何小竹以词典的形式写的一本关于西藏文化与自我思考方面的,集藏文化知识简介和个人随笔于一体的休闲读物。作者从A到Z的顺序列出有关西藏文化的一系列关键词,并给予深入延展的诠释。
热门推荐
  • 管理越简单越好(大全集)

    管理越简单越好(大全集)

    乱世靠有为,治世靠无为;创业靠有为,守业靠无为;管理靠有为,领导靠无为。有为与无为的辩证关系,需要在实践中进行艺术化的处理,绝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无为而治”的理论依据是“道”,现实依据是变“乱”为“治”;“无为而治”的主要内容是“为无为”和“无为而无不为”,具体措施是“劝管理者少干涉”和“放手、放权”。“无为而治”不但是一种治国方略,而且是一种管理境界。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神通盖世

    神通盖世

    风雨之后,才能见到彩虹。磨难重重,方能修的盖世神通!===新书《重生剑魔》已经发布,下方有传送门。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成都淘金记

    成都淘金记

    走在人声鼎沸、流光溢彩的大街上,仰望着一座座高大的电脑城,我已经很难想象出磨子桥十年前的样子……看着书中的描写,我仿佛又回到那个喧嚣沸腾……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爱马女孩日记1:我的第一匹小马

    爱马女孩日记1:我的第一匹小马

    本书讲述的是艾比和她的第一匹小马——漂亮的帕洛米诺马“火花”共同经历的真实历险故事。艾比是个爱马成痴的女孩儿,当她得到自己的第一匹小马时,她所有的梦想都成真了……“当我第一眼见到‘火花’,我就知道她是属于我的小马!她一跑进围场,我想我们都清楚,我们注定要在一起。但当时我对未来激动人心的冒险显然还没有心理准备。本书将带你们经历一场充满乐趣、友谊甚至近乎灾难的旅行。这是关于一个爱马成痴的女孩儿和一匹漂亮的帕洛米诺小马“火花”的真实故事,非常适合8-12岁的女孩们阅读。
  • 皇后,你被通缉了!(完)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欧·亨利作品选(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五辑)

    欧·亨利作品选(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五辑)

    语文新课标指定了中小学生的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广大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培养语文素养,促进终身学习等具有深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