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2100000020

第20章 道教与基督教的自然生态思想(3)

道教认为生命的本原是“道”所派生之“元气”,只有在元气运化而生阴阳中和之气后才产生了人体生命,它是有形有质的真实存在,是精、气、神和谐结合于一体的产物,这是道教生命观的又一特征。“形者,气之聚也”张君房:《云笈七签》,中华书局2003年点校本,第1986页。故而道教认为人体生命的本原是“元气”。“阴”、“阳”、“中和”共为三气,三气而成天、地、人三才,“三才既滋,万物斯备”同上,第34页。“三气分判,万化禀生”同上,第17页。故曰“元气”为生命之宗。而且人体“生命”是有形有质的真实存在。

基督教认为,上帝创造天地万物和人。上帝按照自己的“形像”用地上尘土造人,把生命的气吹进他的鼻孔,他就成为有生命的人,上帝造人的目的是让人管理他所创造的世界。在西方传统中,对于人本身的哲学思考,从古希腊开始,就把人分成灵与肉两个部分。相信灵魂是可以脱离肉体存在,且具有不死的性质姚新中、焦国成:《中西方人生哲学比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54页。由柏拉图建立的身心二分法基础上的灵魂不灭论,曾为基督教所接受,并得到从阿奎那到笛卡尔到马利坦的许多思想家的支持和重述。基督教的生命观认为生命有一个终极本原,生命是上帝创造的。人的生命被区分为肉体生命和精神生命,认为肉体和灵魂是可以分离的。保罗就把人的生命分为肉体生命和精神生命,认为肉体生命是自然人的生命,它导向死亡;精神生命是神恩赐的结果,它走向永恒的生命。“顺着情欲撒种的,必从情欲收败坏;顺着圣灵撒种的,必从圣灵收永生。”《圣经·加拉太书》6:8。对基督教徒来说,死亡是通往永生的门。奥古斯丁坚持认为,上帝不仅创造了人的肉体生命,而且创造了人的精神生命,并且认为,与肉体生命相比,我们更应该珍视我们的精神生命。基督教承认来世生命的永恒性,这种永恒性与天主(神)生命的永恒性紧密相联。来世生命则是“在死人复活和基督大审判以后的生命”《非拉热的大问答》(1839年),《历代基督教信条》,汤清编译,香港基督教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5版,第484页。按照阿奎那的观点,生命是一事物的自我行动。而天主显然是完全的自我行动,因此天主是最完善的生命,是生命本身。耶稣自己就称自己为生命,耶稣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圣经·约翰福音》14:6。天主之生命是属于精神性的生命。人的生命在希望中走向永恒的终极生命。当人的生命到达终极生命之际,也就是人的生命获得永恒生活之时。

在道教的生命观中,人的生命也分为肉体生命和精神生命,早期道教坚持形神相须,生道合一,认为肉体可以不死修炼成仙,不过,随着道教内丹学否定肉体飞升,追求精神生命超越,也认为人的灵魂可以脱离肉体而不死,这可从尸解成仙得到说明。20世纪初,现代生命伦理学的创始人施韦泽所谓的“生命”包括人的生命和一切生物的生命。显然,道教的生命概念是与此一致的。在施韦泽看来,“一切生命都是神圣的,包括那些从人的立场来看显得低级的生命也是如此,只是在具体情况和必然性的强制下,他才会作出区别。即他处于这种境况,为了保存其他生命,他必须决定牺牲哪些生命。在这种具体决定中,他意识到自己行为的主观和随意性质,并承担起对被牺牲生命的责任。”[法]阿尔贝特·施韦泽:《敬畏生命——五十年来的基本论述》,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133页。

(二)道教与基督教的生命观比较

1道教重视人的现实生命(肉体生命),基督教更重精神生命(灵性生命)。

道教与基督教对生命的看法是不同的。道教非常执著于此生此世的现实生命。道教贵生、乐生、尊生,不仅敬重人的生命,也敬重天地万物的生命。对于人的生命,道教认为人的现实生命可以不死,并可以在现世实现永恒,即成仙;基督教则认为现实生命是短暂的,来世生命才是永恒的,承认灵魂可以脱离肉体而存在,人死后经过主的末日审判,复活的灵性身体与灵魂结合为一。

道教以生命为天地万物的自然本性,以生为乐,重生恶死。道教早期经典《太平经》说:“要当重生,生为第一。”王明:《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613页。“凡天下人死亡,非小事也,壹死,终古不得复见天地日月也,脉骨成涂土。死命,重事也。人居天地之间,人人得壹生,不得重生也。”同上,第298页。又说:“故夫上士忿然恶死乐生,往学仙,勤能得寿耳,此上士是尚第一有志者也。”同上,第161页。又说:“天下人乃俱受天地之性,五行为藏,四时为气,亦合阴阳,以传其类,俱乐生而恶死。”同上,第393页。《老子想尔注》将“生”提到“道”的高度,认为生是道之别体。因此,在《太平经》的作者看来,人生的至道就是热爱生命、保养生命,使之健康长寿乃至长生不死。道教思想家葛洪说:“天地之大德曰生,生,好物者也。是以道家之所至秘而重者,莫过乎长生之方也。”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52页。他进一步说:“古人有言曰,生之于我,利亦大焉。论其贵贱,虽爵为帝王,不足以此法比焉。论其轻重,虽富有天下,不足以此术易焉。故有死王乐为生鼠之喻也。”同上,第259页。在葛洪看来,虽贵为帝王,死不及生鼠,认为生命是最宝贵的。司马承祯在其《坐忘论》里指出:“人之所贵者生,生之所贵者道。”《坐忘论》,《道藏》第22册,第892页。针对儒家纲常伦理所造成的忠孝之士轻忽性命的状况,道教提出了“事阴不得过阳”、“事死不得过生”的伦理准则。《太平经》指出:“人生,象天属天也。人死,象地属地也。天,父也。地,母也。事母不得过父。生人,阳也。死人,阴也。事阴不得过阳。阳,君也。阴,臣也。事臣不得过君。事阴反过阳,则致逆气;事小过则致小逆,大过则致大逆,名为逆气,名为逆政。……故天道制法也,阴职常当弱于阳。比若臣当弱于其君也,乃后臣事君顺之;子弱于其父母,乃子事父母致孝也。……故孝子虽恩爱,不能忘其亲者,事之不得过生时也。”王明:《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49-51页。唐末以后,道教内丹家追求精神生命不死。由于内丹家注重精神生命的永存,故对肉体便持一种贬斥的态度。不过,道教深信生命出自一源,万物生于同根,化生万物的道具有至高无上的德性,由道和天地所生的万物也具有自己的价值,故要求人们尊重生命,爱护万物。

基督教认为现世的生活是短暂的,来世天国的生活才是永恒的。基督教的末世论涉及对上帝创造的赞美。所有的人都是在通往时间终结的旅途中,这个旅途的归宿与目的就是完全实现天主的国。使徒时期相信来世将由主的复归而被建立,基督徒是属于来世的,在现在这个世界上,他们只是陌生人和朝拜者。这种否定现实的人生而高扬天国的永生的基督教人生理论,在文艺复兴以后,受到了资产阶级伦理学家的批判。神仙道教主张肉身成仙,否定死亡,认为通过修炼可以达到长生不死,永远享受人间的幸福和快乐。基督徒相信“我们没有一个人为自己活,也没有一个人为自己死。我们若活着,是为主而活;若死了,是为主而死”《圣经·罗马书》14:7-8。

但是,基督教也承认“生命是人在世的最高世俗价值(highesttemporalgood),但并不是所有价值当中最高的”[德]卡尔·白舍客:《基督教伦理学》第2卷,静也、常宏等译,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339页。因为,身体的生命是上帝委托给人的礼物,所以人不可以任意地破坏他的生命和身体的完整;而且人必须以负责任的方式恢复受到损伤的健康。身体生活和健康也是上帝委托给人的价值。每个人应该维护生命、健康、身体的完整性,并为此提供所必具的东西:食物、衣服、住所、娱乐。不过,一个人的人间生活不是总体的至善。基督教对人类自我实现的理解是:“拥有与上帝团契的生命。”[德]米夏埃尔·韦尔克:《关于上帝信仰的对话》,刘光耀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4页。

2道教对生命的态度是乐观主义的,表现出对死亡的恐惧和回避;基督教则认为人的肉体生命是短暂的,它直面死亡,重视来世利益。

基督教认为身体的死亡是生命更新的转折点,即新生命的诞生;并且,基督徒把痛苦看作有益的,把快乐看作危险的。保罗曾描述了基督徒生活中的这种悖论:“似乎忧愁,却是常常快乐的;似乎贫穷,却是叫许多人富足的;似乎一无所有,却是样样都有的。”《圣经·哥林多后书》6:10。基督教信仰把痛苦看作是人与基督合一的方法,因为基督忍受了痛苦和死亡而这样进入了圣父的荣耀。我们身上“带着耶稣的死,使耶稣的生也显明在我们身上”《圣经·哥林多后书》4:10。在基督教看来,“痛苦是上帝使我们的心灵从尘世暂时的事物转向永恒、转向他本人的伟大的教育手段。所以受苦导向内在的安宁”[德]弗里德里希·包尔生:《伦理学体系》,何怀宏、廖申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36页。如果能宽容地甚至英勇地接受苦痛,人就完全在基督内成熟起来。所以,基督教信仰被认为是关于受难、痛苦、牺牲、死亡的信仰。它给人带来的是谦卑、温良、慈悲、宽容。

与基督教相反,道教对待人生持乐观的态度,极重现世利益。道教以生为美,以寿为美,表现出一种热爱生命、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道教以“生”为乐,《太平经》认为,现实生活是有价值的,人生也是有幸福和快乐的。实现对生命的超越,是一种向生命原初的回归过程,即所谓“复命归根”。道的作用是创造万物,并让他们复归于道PaschalTing,MarianGao,BernardLi,DialoguebetweenChristianPhilosophyandChineseCulture,Taipei:FuJenUniversity,2002,p212。如果人能锲而不舍地求“道”,将自己的生命与“道”合一,那么,生命就进入了永恒的、“至美”的“至道”境界。《太平经》一方面认为人有生就有死,上寿、中寿、下寿者各寿尽而死是自然之法。“夫物生者,皆有终尽,人生亦有死,天地之格法也。”王明:《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41页。“人生有终,上下中各竟其天年,或有得真道,因能得度世去者,是人乃无承负之过,自然之术也”同上,第372页。;另一方面主张仙道可学,而且人人都有“不死成仙”的可能性。道教把修仙者之死,名为尸解,宣称是修道者将登仙而遗其形骸。道教的尸解信仰,相信人的生命经过修炼和某种丹药的处理之后,将以另一种形式获得永恒不死姜生:《汉魏两晋南北朝道教伦理论稿》,四川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105页。

同类推荐
  • 读佛即是拜佛:六祖慧能传

    读佛即是拜佛:六祖慧能传

    六祖慧能的一生,既是一个充满奇遇与追杀的故事,也是一场演绎人性与佛性的智慧之旅。
  • 佛眼观生死

    佛眼观生死

    人活在这个世上,最关心的事情莫过于生死。人从哪里来,又将往哪里去,这是一个相当具有诱惑力,但是又常常被人避忌的课题。佛教利用其精妙的“缘生观”为我们解读了生命的密码——“一切有情,因缘生成;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人生无常,不必执着;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珍惜眼前,活在当下;父母是佛,提早尽孝;生命是宝,务必珍惜;众生平等,慈悲为怀;把握自己,把握人生;临终关怀,直面死亡:涅槃境界,得大自在。”只要参透了这些道理,就可以自在地活在世上,不悔地走完人生旅程。本书从佛教经典的阐述、佛学大师的讲话和专著,以及佛学界人士的研究中,精心挑选了百余篇关于生死问题的章节,分门别类,集合成书,教化大众。
  • 岁月存照:陕西古代佛寺

    岁月存照:陕西古代佛寺

    《岁月存照(陕西古代佛寺)》是《陕西历史文化丛书》系列之一的《岁月存照(陕西古代佛寺)》分册,书中具体包括了:佛与佛的故事、中国佛寺的早期记录、陕西古代佛寺的建筑特色、汉至南北朝时期的佛寺、佛教在长安的继续发展、宋元明清时期的佛寺等内容。
  • 圣严法师开释人生

    圣严法师开释人生

    大忙人的清心咒,听佛学高僧揭秘不忙碌的智慧, 老百姓的草根禅,随禅宗大德参悟不烦恼的人生。 谈佛论禅,于五行方外观自在; 修心养性,在红尘俗世悟禅机。
  • 佛门100种消除烦恼的方法

    佛门100种消除烦恼的方法

    人生之所以滋生烦恼、苦痛,只因人之本心远去,心为俗世尘埃所染,身为名利之欲所苦,拿得起却放不下,让自己成为一只“负重的骆驼”,艰难前行,不知何时会被“最后一根稻草”压下。听从佛陀的劝诫,清扫心灵的尘埃,也就远离了烦恼苦痛的人生,修得了欢喜圆满的人生。
热门推荐
  • 庶女鉴宝师

    庶女鉴宝师

    这年头,庶女难当,主母步步紧逼行陷害,嫡姐设计毁名节,她演戏装傻,终让她们深入陷阱……正当她搞定内敌,鉴宝求财之时,侯门公子却找上门来:女人,求负责……什么?我不认识你吧!某男怒:女人,定情信物你都拿了,还想反悔?【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失忆美人鱼

    失忆美人鱼

    清澈蔚蓝的大海是很多人都向往的地方,大海很美,美得让人陶醉……在安徒生童话里有说过,美丽的大海住这美丽的美人鱼们,美人鱼可爱,美丽,善良……可是,住在大海里的生物们也有他们的战争,但是,大海的战争也是善良的,因此,大海依言还是海阔天空。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头顶凶兆:错惹狐狸老板(已完结)

    头顶凶兆:错惹狐狸老板(已完结)

    现实篇:只不过撞翻了一份龙虾炒饭,却得罪了天下间最不能得罪的家伙。潜规则进了这个人人仰慕的大公司,天知道她的日子多么凄惨。挑菜工、搬运工、服务工、暖床工……她的付出绝对是收获的十倍以上!!这个腹黑总裁,存心要榨干她司晴晴身上的最后一点剩余价值!!偏偏这个时候,总裁大人把蓝光闪闪的“飞腾之星”戴到了她的无名指上:“来,晴晴,这个送你。”司晴晴感到自己的左手手指上戴了一块爆碳!她惊叫:“我不要!你又在打什么鬼主意?!”*******************************************网游篇:从前有个连自己都治不好的小废柴医生,有一天,她在马路边捡到一个浑身黑漆漆的“人”结果发现那是几秒前秒掉自己的绝世高手……最终该废柴在强人遍地的高手世界里,由高手师父鞭打着抽打着踢打着,异常苦逼的向绝顶神医道路上攀爬。一个风雨交加的晚上,脱离了废柴行列的废柴终于在高手压迫下忍无可忍,艰难地做出了卖号的决定!就在交易当天,废柴所尽心服务的总裁大人从天而降,抚摸着小废柴的脑袋微笑低语:“我的小徒弟,你就那么急着摆脱为师么?”******************************************大家好,我是锦依,希望大家喜欢我的文,上架之后,本文将全面冲击新秀鲜花榜、新型作品月票榜、荷包榜三个大BOSS级副本,支持锦依的各位们,请不要大意的组团输出吧!!鲜花、荷包、票票、狠狠的砸来~~当输出强度达到一定程度,本锦依就会进入红血暴走状态,爆发加更技能哦!谢谢O(∩_∩)O
  • 紫云之巅:剑弑凡天

    紫云之巅:剑弑凡天

    他来自传说中消失了百年的江湖门派,身怀无数奇门绝技,却韬光养晦,甚至不惜冒着生命危险隐藏身份,究竟是为了什么?她一身红衣如火,倾国倾城,却生性豪爽,不谙世事,嗜酒如命,奇怪的姓氏又会勾勒出怎样曲折离奇的江湖仇怨?两人同时闯入表面平静,却暗藏杀机的巨大阴谋中,偶然的相遇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上演的一场弑杀群雄,剑指天涯的少年传奇。
  • 修士记

    修士记

    无善恶之心,何以为人 无是非之心,何以为人 修真者纵逆天而行,亦为人也,须持善秉义,方能印证大道 修士记!
  • 月光下的人生

    月光下的人生

    948年6月,影响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年轻的读者。他的诗文“语言洗炼”“文笔秀丽”,爱国家。尤其是他那无悔的一生,是一部活生生的人生教科书。他一生追求真理,寻找光明,毛泽东同志曾高度赞扬了他的这种民族气节。,爱人生,平凡而又高尚。他虽贫病交加,朱自清的诗文,表现出他对黑暗时局的强烈不满,对现实人生的深沉思考,对光明未来的殷切期待,却在抗议美国扶植日本和拒绝接受“美授”面粉的宣言上签名,能给人以美的愉悦,情的感染
  • 我的身体有地府

    我的身体有地府

    别人修炼的是紫府元婴,他修炼的却是地府十八层地狱。一个黑色的小球,让他的修仙之路和别人完全大相径庭,同样的修真功法,别人修炼出来的是紫府,他修炼出来的却是地府,别人炼气,他也炼气,然而别人炼气凝丹,他炼气凝结出来的却是地狱刑具。不同的修炼道路,不同的战斗方式,不入流修真世家的小公子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和感悟,在这个修仙者的世界里,踏出了属于他自己的一条成神之路。
  • 痴情王爷剩女妃

    痴情王爷剩女妃

    奉旨成婚,因为皇上的圣旨,五王爷冷颜,娶了白尚书的女儿——白可清。我告诉你,你仅仅是皇上加载给我的包袱,所以你最好以后给我乖乖的话,否则,别说你是白尚书的女儿,就算你是公主,我一样休了你。新婚之夜,冷颜看着身着喜服的白可清,冷冷的开口。
  • 逆天废材三小姐:尊王戏狂妃

    逆天废材三小姐:尊王戏狂妃

    她,赏金猎人排行榜稳居NO.3唯一女杀手,穿越成为同名同姓的季家废物三小姐。世人皆知她是草包废物。孰料再次睁眼,风华无双,霸气狂妄嚣张,传言有误,不可信。他,是炎川大陆尊贵无比,妖孽无双的殿下,睥睨、狂肆、华丽、冷艳。某天,历练中遭遇伏击,妖孽殿下邪魅一笑:爱妃,上,还是跑?某面瘫腹黑女看着一地的高级魔兽魔核,笑得纯洁无比:殿下,你上,我跑!他曾用十世轮回护她一世周全,助她归位;而她自毁修为,抵他十世轮回之苦,等他回归。谁爱得更深,且看下文分解……【双强爽文,欢迎入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