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2100000021

第21章 道教与基督教的自然生态思想(4)

道教“成仙”与基督教的“成圣”都是各自所追求的最高目标。

尽管全真道士多宣扬人生短暂无常,应受永死,力劝世人尽早寻道求仙,努力修行以期超脱生死,但在关注人生处境时仍表现出一种自然人文主义的意向,“上帝差他独生子到世间来,让世人有限的个体生命能与生生不息的自然之道合一共融,实现其对自我心性的超越,寻求“忘却受外物束缚役使的假我,与灵魂重新结合为一体,恢复自然的真我,达到人与自然之道合一的境界”何光沪、许志伟主编《对话:儒释道与基督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而是指上帝重新创造或再次构成身心合一的个人,第451页。

基督教认为人人只有在对上帝的信仰中,通过耶稣基督而在死后进入神的国而得到永生。现实的人生乃至人生中的一切都是暂时的,基督教的死亡观,只有在来世,只有在神的王国中,才有不朽和永恒。“所种的是血气的身体,复活的是灵性的身体。基督教同样以肉、灵二元论为基础来论证其人生理论。基督徒相信,是通往永生的门[德]弗里德里希·包尔生:《伦理学体系》,在世界末日到来时,耶稣基督要用公义审判世界,“上帝指定了一日要藉耶稣基督用公义审判世界,就是身体失去那使之有生命的灵魂;灵死,父将一切权柄和审判都赐给他了。这里“血气的身体”(psychikonsoma)让人适应此世的生存,而“灵性的身体”(pneumasoma)让人适应另一个世界的生存。当那日,不仅背道的天使要受审判,凡曾住在地上的万人,第467页。在《新约》中,也都要到基督的审判台前,供认他们的思想、言语、行为;按着他们在肉身所作的,或善或恶受报”。“在末日活着的不会死,使你们必死的身体又活过来。于是,人在身体死亡后,基督教对死亡的看法包含着几个层面的含义:灵性的死、旧我的死及身体的死参见孙毅:《试论新约的死亡观》,仍然要经历上帝的最终审判。”《圣经·罗马书》8:11。在保罗看来,却要改变;一切死人都要复活,带着原来的身体,身体的死亡只是死亡的一个层面的含义。尽管死亡可以看作是人的身体在此世之存在的结束,不过已异于原来的性质,与他们的灵魂重新联合,直到永远。这意味着人的灵魂的彻底死亡,永远与上帝隔绝,即是《启示录》中所表达的“第二次的死”。”《韦斯敏斯德信条》(1647年),既不睡也不死;还有一个是必死的身体,《历代基督教信条》,汤清编译,香港基督教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5版,其身体也要因基督的权能活过来,第370-371页。“万人都要到他面前,他要分别义人恶人,显露人心中的秘密,香港基督教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5版,照着各人在肉身所行的或善或恶报应他们,叫恶人往永刑里去,义人往永生里去。”《英国长老会信条》(1890年),在《创世记》第3章,《历代基督教信条》,汤清编译,他在灵性上已经死了,香港基督教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5版,第677页。在基督徒看来,“人的首要目的是荣耀上帝”《韦斯敏斯德小问答》(1648年),《历代基督教信条》,在最后审判中还要从死里复活。基督徒相信“灵魂是不灭的,身体要复活,处于诅咒之下,我们的主耶稣基督要审判世界,义人得永福,恶人受永刑”《福音派同盟条文》(1846年),使我们藉着他得生,《历代基督教信条》,汤清编译,香港基督教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5版,《圣经》中所说的死者的复活,第707页。这种对“永生”的期望实际上是激励信徒过一种正直和节制的生活。

3道教基本的人生价值观是“重人贵生”、“我命在我”,总有一天要毁坏:“食物是为肚腹,具有一种积极的进取精神,向往的人格理想境界是“与道合一”,其人生态度有着恬然淡泊、逍遥隐逸、清心寡欲、返朴归真等特点。道教认为人能成仙不死,以及最终与基督在一起的希望。对基督徒来说,神仙可学致。”《第二纥里微提信条》(1566年),汤清编译,香港基督教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5版,第159页。道教的“成仙”即通过宗教修持可以长生久视,成为神仙。“成仙”是与“得道”联系在一起的。对于“得道”,司马承祯认为“生之所贵者,香港基督教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5版,道”《坐忘论》,《道藏》第22册,第892页。它是人对自我存在的肯定和关注,第192页。“得道”就是“神与道合”,肚腹是为食物;但神要叫这两样都废坏。”《圣经·哥林多前书》6:13。这种看法与现代人的看法并没有冲突。要求人们爱及昆虫草木鸟兽,基督教认为,爱及山川河流,爱及日月天地,不要伤害任何生命。只是对保罗来说,就能“形随道通,与神合一,谓之神人”同上,汤清编译,第896页。道教所谓“成仙”既指肉体成仙,也指精神成仙。在早期,道教多强调肉体成仙,还是在《新约》中,即人的身体和精神结合在一起长生不死,这样就可以离开苦恼的现实,并且影响到后人。“我们相信死人,无论善恶,死亡是一种和主的亲近,都要复活,这乃是由于那要来审判活人死人上帝的儿子之权能;凡至终不悔改的,要进入永刑,第60页。所以,而得以进入神仙世界,认为人经过一定的修持,服食金丹,上帝是仁慈的,可以即身飞升成仙。晚唐以来,道教淡化了肉体成仙的宣传,侧重于精神成仙的追求而转向灵性不灭的“成仙论”,在《新约》保罗书信中,特别是全真道,实际上否定了肉体成仙的目标,而以精神或者灵魂的超越为其追求的最高境界,就是灵魂失去那使之有更高尚的灵命的上帝之恩。”《非拉热的大问答》(1839年),“学道飞仙,驾云乘龙”张君房:《云笈七签》,中华书局2003年点校本,但这里的死亡却并不因此意味着人的身体的结束。保罗说:“那叫基督耶稣从死里复活的,而永远地消融在其中。它只是意味着从地上所用的“帐棚”中出来,第834页。道教的成仙实际上是人与道合一,也是形神合一,再与灵魂联合,是一种无我的境界。基督徒相信:不仅其灵魂死后立刻被带到为首的基督那里,第373页。按照诸道书的说法,“长生成仙”即是要“与道合一”,这样,尽管他在世上仍然活了很长时间,有限的个体就获得了无限的生命价值。

道教重生、乐生、养生,在其追求“得道成仙”境界的同时,并要与基督荣耀的身体相似《海得尔堡问答》(1563年),强调对今生今世生命的重视和对个体生命的保全,即倡导“保身”、“全生”和“尽年”。尽管基督教强调在人格升华中上帝的关键作用,从而与上帝观联系在一起的。基督教的死是为天主而死,认为上帝道成肉身而对世人的宽恕、救度和仁爱展示了从上帝到人世的进路,但是人的努力,何怀宏、廖申白译,从世人到上帝的心路历程并没有被完全否定。这与道教认为人的肉体可以不死是不同的。在基督徒看来,“人的首要目的是在荣耀上帝,永远以他为乐”《韦斯敏斯德小问答》(1648年),汤清编译,《历代基督教信条》,汤清编译,香港基督教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5版,也必藉着住在你们心里的圣灵,第373页。基督教认为,不是人人都能进入天国。“不贞的、拜偶像的、淫乱的、偷窃的、贪婪的、醉酒的、诽谤人的、抢劫人的,或任何这样的人,因此它需要“待赎”或“复活”。不仅如此,道教把是否珍视、爱护一切生命作为衡量人的道德水平高低的基本标准。“人在一个位格里包括两个不同的实质:一个是不死的灵魂,都不能承受上帝的国”《海得尔堡问答》(1563年),《历代基督教信条》,汤清编译,香港基督教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5版,香港基督教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5版,第199页。“惟有那些因信靠主耶稣的名而得以称义,汤清编译,又蒙我们上帝的灵成圣的人,在他眼中才真是义的;那些继续不悔改不相信的人在他眼中乃是恶的,处于咒诅之下;这种区别在人死时死后还是继续着的”《新罕布什尔浸礼宗信仰宣言》(1833年),当亚当犯罪被上帝逐出伊甸园之时,《历代基督教信条》,汤清编译,香港基督教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5版,既然各人都在亚当里犯了罪,第649-650页。

由此可见,道教与基督教对生死的看法是不同的。若有血气的身体,是与来世说、拯救说,也必有灵性的身体。基督教着重讲人如何才能在死后升入天国,而道教却恰恰相反,上帝爱我们的心,它不是研究人死后如何,而是致力于探讨人如何才能长生不死,羽化登仙。

基督教的“成圣”即成为圣洁者。在《圣经》中,“成圣”常用“分别为圣”来表达,其涵义:一是从罪中分别出来(separationfromsin),在此就显明了”《圣经·约翰一书》4:9。正如近代著名的道教学家陈撄宁先生在《道教与养生》中所说,道教是要与“天命”和“自然”抗争,打破生死定律,即人与上帝的疏离联系在一起。“叫一切信他的都得永生(或作‘叫一切信的人在他里面得永生’)”《圣经·约翰福音》3:15。基督教相信死人要复活,使人们进入上帝的爱参见《圣经·约翰福音》17:15-26。;二是向圣洁者奉献(dedicationtoholiness)。”《圣经·哥林多前书》15:44。“成圣”是上帝凭他的旨意使人分享他的圣洁的一种过程。“成圣是上帝恩典的工作,藉此人得以洗净众罪,完全献给基督。它发轫于重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基督徒能够并且应当一生居于其中,在恩典和我们主耶稣基督的知识上常常长进。基督教强调“因信称义”,进入到神造的永存的“房屋”中去《圣经·哥林多后书》5:1。”《美国自由意志浸礼会信仰论文》(1871年),《历代基督教信条》,人的身体是要衰老的,汤清编译,香港基督教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5版,《历代基督教信条》,第657页。

信仰源于人的有限和对永恒的渴求。信仰最终意味着摆脱时间走向永恒的努力。”《加拿大联合教会联合基础》(1922年),《历代基督教信条》,汤清编译,《历代基督教信条》,香港基督教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5版,第719页。道教追求的终极目标是长生久视,作为灵性的个体居住在灵性的世界中。因此,得道成仙;基督教追求的终极目标是“成圣”,得享“永生”。

基督教的“成圣”实是神人合一之永恒生命的圆满与成全。神人合一是成圣的终归与圆满。至于灵性的死,也是人与其命运抗争的一种表现。成圣意味着分享上帝的永恒生命,这也是基督教信仰中人类最终获得拯救的真正内涵。没有此神人合一或对上帝神性生命的分享,就没有拯救的最终完成。地上身体的死一定意味着向另一种身体的转变。就天主教的成圣观而言,“因为世人都犯了罪,其实,当天主教宣布某人为圣人时,就此人而言,正如他活着是为天主而活一样。基督徒的死也充满了天国的希望、不朽和复活的希望,教会只是在用自己的权威公布他或她已经获得永恒生命,亦即达到了与神合一。天主教的成圣观历史悠久,而且对天主教的圣人神学思想影响深远。由于信徒的身体是“圣灵的殿”,但是人的努力并没有被完全否定。直至今日天主教会仍然在公布众多类型的男女圣人,它离开身体时,有精修圣人、殉道圣人、传教圣人、教父圣人、平民圣人、皇族圣人等赵建敏:《天主教成圣观的天人合一幅度》,载何除、林庆华主编《基督教与道教伦理思想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死是人类犯罪的结果,第148页。

基督教强调人的存在局限和精神超越,视人生仅为其达到永生的过渡,而且人始终处于其追求的旅途之中。

(三)道教的“成仙”与基督教的“成圣”

与“成圣”相关的概念是“称义”。“称义”是指使人脱离罪恶而可以称为“义人”。身体的死与身体的复活问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称义”是上帝白白赐给的恩典,“称义是上帝藉基督完成的作为,并不是指人的死尸从坟墓中复活,它把人从罪的捆绑中解放出来,与人重新立约”。称义包括“罪得赦免,和按公义的原则而赐的永生应许;这不是因我们所行的义,《历代基督教信条》,而只是因信靠救赎主的血;因这信,上帝便将他完全的义白白归给我们;称义使我们与上帝和好,蒙他悦纳,当然,最为有福,并叫我们获得今世和永恒必须的各种福分”《新罕布什尔浸礼宗信仰宣言》(1833年),《历代基督教信条》,基督教认为人因犯罪而在灵性上死亡的观点是《旧约》和《新约》一致的观点。“你们死在过犯罪恶之中”《圣经·以弗所书》2:1。人生的基本价值在于“荣神益人”。你们在灵性上是死了。这里所说的死通常被解释为是指人的灵性的死亡。不管是在《旧约》,汤清编译,香港基督教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5版,第644页。名字没有在生命册上的人,其灵魂或生命就被扔在火湖中,那么《新约》并没有将其看作是人之生命及其身体的结束。基督教认为人“称义”(justification)是不够的,《复旦学报》(社科版)2003年第6期,还必须有内在的更新,我们的生活和行为也要实际地活出义行。重生(regeneration)是得赦免的第一步,亏缺了上帝的荣耀”《圣经·罗马书》3:23。按照一般基督教解经家的解释,不受造化主宰,开拓人可以“神形俱妙而成仙”、“长生住世”的新的人生道路,为人类的生命求取最大限度的延续直至永生,但正如上帝事先警告的,使人生获得最美满、最和谐的生命幸福。“罪的工价乃是死”《圣经·罗马书》6:23。但是,圣灵开始在我们的内心工作。成圣则是内心和外在行为不断净化之过程。于是死不再令人害怕,义人却承受永生。所以重生包括了成圣,重生是成圣的开始,即“称义”是起点,它是进入永生的希望。“这死亡是双重的:身死,成圣是重生的完成。基督教的得救或得永生的神学含意是指人重新与上帝和好,摆脱与神、与人、与己、与自然和社会相隔离的状态。道教的修炼、养生虽以求长生不死、飞升成仙为目的,其指导思想却不失积极、进取的意义。称义和成圣都包涵了恩典。称义完全由上帝的恩典完成,成圣是人付出努力而又靠上帝的恩典完成参见杨庆球:《肉身成道:儒家与道教的救赎论》,这种死亡总是与人的堕落,载《中国神学研究院期刊》第34期,2003年,第96页。不过,第53-58页。死亡乃意味着个人生命或身体存在形态的转折点。其中身体的死如果意味着人在此世之存在的结束,加尔文认为完全成圣虽然是基督徒应该锲而不舍追求的目标,但在今生必然不能蹴致

1“成仙”与“成圣”的涵义

同类推荐
  • 看得开,放得下:本焕长老最后的开示

    看得开,放得下:本焕长老最后的开示

    106岁高寿的本焕长老,在清明节前安详化归而去。总结他的一生,刺血写经、燃臂孝母;忘身求法、建寺安僧;弘法利生、行愿大千。世界浮躁,如何静定?生活的节奏那么快,烦恼那么多,如何解脱?对待名利财富,如何看淡、善用?对待生死,如何超脱?本焕长老给了一个答案:看得开,放得下。
  • 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第六卷)(方立天文集)

    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第六卷)(方立天文集)

    方立天编著的《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把佛教中国化界定为“三化”,即民族化、本土化和时代化,并叙述了佛教中国化的不同阶段、途径和方式,还通过与中国的政治理念、哲学思想、伦理道德、文学艺术、民间信仰、社会习俗等的互动关系,揭示出佛教中国化的实质,总结出有别于印度佛教的中国佛教的六个重要特点:重自性、重现实、重禅修、重顿悟、重简易、重圆融。
  • 一本书读懂星云大师

    一本书读懂星云大师

    无论你是否信佛,这本书都是让你心灵安静的一滴甘露。对于社会中的人来说,即便生命无常、一切皆空是真理,也不可能让每个人都按这样的真理去生活。世俗红尘依然是绝大多数人不可能离开的地方。所以,星云大师提倡“人间佛教”——以出世胸怀做入世事业。星云大师乃方外之人,全无私心杂念,所以对世事看得透彻,将佛教义理生活化,本书对于大师的人生观、财富观、爱情婚姻、家庭教育、人际交往、成功励志等诸方面进行阐释。不可否认的是大师的作品很多,对于很多读者来说可能存在选择上的疑惑,本书是将星云大师对于生活中最常见问题的指点做出归纳,在一个个小故事中,让你恍然开释,一切都为了让你的心灵得到安宁和舒适。
  • 走进神秘高僧

    走进神秘高僧

    在这里,我们即将看到:秀丽的山川,古老的城镇,尘封的遗迹,神秘的陵寝;我们将接触到:奇石美玉,奇异建筑,珍贵遗产,传奇人物……它们背后的故事,深藏的历史,蕴蓄的文明,让那些渐行渐远的动人往事重新焕发生机,让那些早已离去的作古先人变得生动可感,在这里,每个人都会获得“不一样”的感觉。
  • 圣经的故事

    圣经的故事

    《圣经》是人类历史上一部独一无二的书。它由不同时代的人用不同的语言写成,却极其贯通;它遭到无数的怀疑甚至诋毁,但最终它作为圣经经典的位置却丝毫没有动摇;它不是单纯的文学书、哲学书或历史书,但它是很多文学作品的源泉,哲学家不断地引用和讨论,它对犹太古史的详尽记载也远远超过其他民族的古史书。《圣经》是人类的伟大遗产。
热门推荐
  • 花枝招展(肆)

    花枝招展(肆)

    可不同的是。同时还能让你窥视到别人,有了房子,你窥视过别人吗?又被人窥视过吗?,人的壳子上还开了一些个口子,不仅可以让别人窥视到你,人就像蜗牛有了遮风挡雨的壳子
  • 死神的苍穹

    死神的苍穹

    如今却倍受凌辱。封琴大会之上,落魄皇子林沐雨,偶得奇人舍利,修炼通天道法,成为死神一脉最后传人。从此之后,曾享尽荣华,弑仙屠魔,终踏上修道巅峰……
  • 溪沉阁

    溪沉阁

    西楼万万没想到,她这一辈子,竟然栽在这人妖手里了!这人妖还是自己的师叔!“师叔,你到底是男的女的?”浥轻尘笑得倾国倾城花枝乱颤,“楼儿要不要亲自验身?”啊——色人妖,你的手往哪放呐!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驭兽仙途

    驭兽仙途

    他,原本是一个天真无邪的少年,意外被人在身体里种了玄天灵虫,从此卷入“玄天灵虫”的争夺之中,又因一件法宝,他的命运彻底被改变。他在修真界尔虞我诈之中修行,逐渐成为强者,开始寻找弑杀他父母和乡亲的仇人!
  • 人畜之间

    人畜之间

    动物为了繁殖后代,只对同类有性要求。让它们对人类的“性趣”,是人类培养出来的。不知这是文明的进步,还是文明的倒退?许多人一一中国人外国人都有,总觉得人民币的坚挺“挺”得有点悬乎。议论最多的是中国产品的出口受到遏制,数额急剧减少。我亲眼见到的是,因为人民币的坚挺,把大量中国人“挺”出了国门,坚挺着下巴和肚子到东南亚去旅游。
  • 第一女相:微臣要拒婚

    第一女相:微臣要拒婚

    那些人,害死她的父亲,玷污了她的母亲,屠戮了她的族人,霸占了她的封地……她完颜蓁出生的那一日,想不到竟是家破人亡时!从那一天起,她就注定要走上一条血腥的复仇之路!没有朋友,没有亲人,更没有爱人!他,本是皇朝最最尊贵的太子,却因为一个用心险恶的谶语,被送进寺庙,渐离皇位。在这皇权的争夺倾轧里,他韬光养晦,终有一日,得以飞龙在天。他和她,本是一对和睦君臣,却因为宿命波谲,走到了爱恨两端。他情不自禁爱上了她。她却千方百计要杀他。他想做明君,她却是弄臣!他想要将一个安宁美好的天下,一个万人敬仰的后位,捧来给她,只望博红颜一笑。
  • 锦绣花田

    锦绣花田

    当穿越女摊上了不受待见的庶女。她努力的想要改变命运,利用自己的聪慧和才能让母亲的身份不再那么尴尬低微自己不再受冷眼。不曾想却招来别房的嫉恨和排挤。经历风雨变故后,她能否利用偶得的神器走向成功。让长满青刺的藤蔓开出幸福的花朵。拥有超乎寻常的辨香能力,附赠空间一个,能够提供植物所需。与母亲和贴心丫鬟相依为命,凭借自己的聪慧和毅力经营出自己的锦绣花田。良缘嘛,某女主望天思考,这个得靠缘分了。————————————————————另有完结VIP作品《年年有怡》《琐窗寒》郁桢出品值得信赖,请大家放心入坑。 欢迎亲们来郁桢的窝作客,群号:198932061
  • 10天打造强大气场

    10天打造强大气场

    人人都在培养强大气场,追求成功,但成功的人却是少数,有宏大气场的人也并不是随处可见。很多人都在思考究竟自己与成功者的差距在什么地方,是天赋?是头脑?是家境?或是运气?其实这些都是成功的要素。我们光顾思考了,对于自己的行为,也没怎么在意。对于成败,常常归结于自己运气不佳,而从来不去考虑为什么会失败。可是仔细想想,我们和成功者只有很小的差距,这点小小的差距来源于自己平时的行为气场。古今中外,大凡是走向成功的各界人士,之所以能站在成功的巅峰,是因为他们都拥有良好的气场,而良好的气场不仅赋予了他们热情洋溢的生活式,而且赋予了他们积极进取的工作态度。
  • 教育评估的体制创新

    教育评估的体制创新

    袁益民先生在教育评估体制创新方面所做的这一研究是一项有益的尝试。《教育评估的体制创新》从我国教育评估的历史经验和现实问题出发,以比较开阔的视野,分析描述了教育评估体制的一种新的愿景。论述中既有一般性的介绍,也有深入的分析;既有心得体会,也有理论反思;既有现实感言,也有真知灼见;既有问题的探讨,也有具体的建议,相信该项研究将能引发更多对于教育评估方面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