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1200000006

第6章 《资治通鉴》重要序表(2)

太史公因《春秋》以为《十二诸侯年表》,因《秦记》以为《六国年表》,三代则为《世表》(《史记》计有十表,记载帝王、诸侯、贵族、将相大臣的世系、爵位与简要的政治事迹,分世表、年表、月表三种形式。)。当其时,黄帝以来《谍记》犹存(《谍记》:记载世系谥号之书,“谍”,同“牒”。),具有年数,子长稽其历、谱谍、终始五德之传,咸与古文乖异,且谓“孔子序《书》,略无年月;虽颇有,然多阙。夫子之弗论次,盖其慎也”(这段话引述自《史记》卷13《三代世表》序,文字略有出入。)。子长述夫子之意,故其表三代也,以世不以年。汲冢《纪年》出于晋太康初(汲冢《纪年》:指西晋武帝时发现于汲郡(治汲县,今河南卫辉市西南二十里)战国魏襄王(或说魏安厘王)墓中的《竹书纪年》,亦称汲冢《纪年》。原书十三篇,是魏国的编年体史书,止于魏哀王。),编年相次,起自夏、殷、周,止魏哀王之二十年,此魏国史记,脱秦火之厄而晋得之,子长不及见也(子长:司马迁字子长。)。

子长之史,虽为纪、表、书、传、世家,自班孟坚以下不能易,虽以纪纪年,而书事略甚,盖其事分见志、传,纪,宜略也。自荀悦《汉纪》以下(《汉纪》:东汉末年,献帝以班固《汉书》文繁难省,命荀悦以编年体删改,遂撰成《汉纪》30卷,是古代第一部编年体断代史。),纪年书事,世有其人。独梁武帝《通史》至六百卷(《通史》:纪传体通史,600卷,南朝梁吴均等撰,记事起自三皇,迄于南齐,因梁武帝亲撰序、赞,故旧题梁武帝撰。已佚。),侯景之乱,王僧辩平建业,与文德殿书七万卷俱西(侯景之乱:南朝梁武帝末年,东魏降将侯景发动叛乱,攻陷台城(宫城),梁武帝饥困而死。镇守江陵(治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的湘东王萧绎遣王僧辩、陈霸先等讨景,攻克建康(即建业,治今江苏南京市),侯景东逃,被杀。同年,萧绎称帝于江陵,即梁元帝。文德殿:梁代殿名,在建康城内,藏图书典籍。梁元帝即位,命王僧辩收殿内图书七万余卷归于江陵。承圣三年(554),西魏破江陵,元帝命舍人高善宝焚宫内图书十四万卷,文德殿七万余卷藏书亦在其中。),江陵之陷,其书烬焉。唐四库书(唐四库书:唐代开元年间元行冲主持修撰《群书四部录》200卷,又称“群书四录”。《新唐书》卷58《艺文志二》史部编年类载,“右编年类四十一家,四十八部,九百四十七卷”。),编年四十一家,九百四十七卷,而王仲淹《元经》十五卷(《元经》:隋王通(字仲淹)撰,十五卷,依《春秋》体例,记获麟以后,历秦汉至北魏。已佚。),萧颖士依《春秋》义类作传百卷(《新唐书》卷202《萧颖士传》载,“萧颖士,字茂挺,梁鄱阳王恢七世孙。……颖士四岁属文,十岁补太学生。观书一览即诵,通百家谱系、书籀学。开元二十三年(735),举进士,对策第一”,“尝谓‘仲尼作《春秋》,为百王不易法,而司马迁作本纪、书、表、世家、列传,叙事依违,失褒贬体,不足以训。’乃起汉元年讫隋义宁编年,依《春秋》义类为传百篇”。),逸矣。今四十一家书,存者复无几。乙部书以迁、固等书为正史(乙部:指古代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中的史部。),编年类次之,盖纪、传、表、志之书行,编年之书特以备乙库之藏耳。

宋朝英宗皇帝命司马光论次历代君臣事迹为编年一书,神宗皇帝以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赐名曰《资治通鉴》,且为序其造端立意之由。温公之意,专取关国家盛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以为是书。治平、熙宁间,公与诸人议国事相是非之日也。萧、曹画一之辩(萧、曹画一之辩:据《资治通鉴》卷12载,萧何死,曹参代何为相,举事无所变更,一遵其法,百姓歌之曰:“萧何为法,较若画一。曹参代之,守而勿失;载其清净,民以宁壹。”又,《宋史》卷336《司马光传》载,“安石得政,行新法,光逆疏其利害。迩英进读,至曹参代萧何事,帝曰:‘汉常守萧何之法不变,可乎?’对曰:‘宁独汉也,使三代之君常守禹、汤、文、武之法,虽至今存可也。汉武取高帝约束纷更,盗贼半天下;元帝改孝宣之政,汉业遂衰。由此言之,祖宗之法不可变也。’”),不足以胜变法者之口,分司西京,不豫国论,专以书局为事。其忠愤感慨不能自已于言者,则智伯才德之论,樊英名实之说(樊英名实之说:事见《资治通鉴》卷51。樊英,南阳人,少有学行,名著海内,隐于壶山之阳。安帝赐策书征之,英固辞,帝诏切责郡县,驾载上道。帝待以师傅之礼,延问得失,英“应对无奇谋深策”,后诏以为光禄大夫,赐告归。),唐太宗君臣之议乐(唐太宗君臣之议乐:载《资治通鉴》卷192唐太宗贞观二年。),李德裕、牛僧孺争维州事之类是也。至于黄幡绰、石野猪俳谐之语(黄幡绰、石野猪俳谐之语:语见司马光《答范梦得书》(见司马光:《传家集》卷63)。黄幡绰,唐玄宗时乐官。石野猪,唐僖宗李俨时伶人,二人皆能巧妙回答君主的问话,并有所讽谏。),犹书与局官,欲存之以示警,此其微意,后人不能尽知也。编年岂徒哉!世之论者率曰:“经以载道,史以记事,史与经不可同日语也。”夫道无不在,散于事为之间,因事之得失成败,可以知道之万世亡弊,史可少欤!为人君而不知《通鉴》,则欲治而不知自治之源,恶乱而不知防乱之术。为人臣而不知《通鉴》,则上无以事君,下无以治民。为人子而不知《通鉴》,则谋身必至于辱先,作事不足以垂后。乃如用兵行师,创法立制,而不知迹古人之所以得,鉴古人之所以失,则求胜而败,图利而害,此必然者也。

孔子序《书》,断自唐、虞,讫《文侯之命》而系之秦(《文侯之命》:《尚书》篇名,周平王表彰晋文侯功绩的册命。),鲁《春秋》则始于平王之四十九年;左丘明传《春秋》,止哀之二十七年赵襄子惎智伯事(惎(jì):憎恨,忌恨。《左传》记事上起鲁隐公元年(前722),终于哀公二十七年(前468)赵襄子惎智伯。),《通鉴》则书赵兴智灭以先事。以此见孔子定《书》而作《春秋》,《通鉴》之作实接《春秋左氏》后也。

温公遍阅旧史,旁采小说,抉擿幽隐,荟稡为书,劳矣。而修书分属,汉则刘攽,三国汔于南北朝则刘恕,唐则范祖禹,各因其所长属之,皆天下选也,历十九年而成。则合十六代一千三百六十二年行事为一书,岂一人心思耳目之力哉!公自言:“修《通鉴》成,惟王胜之借一读;他人读未尽一纸,己欠伸思睡。”是正文二百九十四卷,有未能遍观者矣。若《考异》三十卷,所以参订群书之异同,俾归于一。《目录》三十卷,年经国纬,不特使诸国事杂然并录者粲然有别而已,前代历法之更造,天文之失行,实著于《目录》上方,是可以凡书目录观邪!先君笃史学(先君:胡三省父名胡钥,字叔方。),淳祐癸卯始患鼻衄(鼻衄(nǜ):鼻出血。),读史不暂置,洒血渍书,遗迹故在。

每谓三省曰:“《史》、《汉》自服虔、应劭至三刘(三刘:指宋代刘敞、刘攽、刘奉世三人,均精于《汉书》之学,合著有《三刘汉书标注》。),注解多矣。章怀注范史(章怀注范史:指唐代章怀太子李贤等为范晔《后汉书》作注。),裴松之注陈寿史(裴松之注陈寿史:指南朝宋裴松之为陈寿《三国志》作注。),虽间有音释,其实广异闻,补未备,以示博洽。《晋书》之杨正衡,《唐书》之窦苹、董冲,吾无取焉。徐无党注《五代史》,粗言欧公书法义例(欧公:指欧阳修。),他未之及也。《通鉴》先有刘安世《音义》十卷,而世不传。《释文》本出于蜀史炤(史炤(约1092—约1161):宋眉州眉山(治今四川眉山县)人,字见可。著《资治通鉴释文》30卷。),冯时行为之序,今海陵板本又有温公之子康《释文》(康:即司马康(1050—1090),字公休,宋陕州夏县(治今属山西夏县)人,司马光子。熙宁进士。光修《资治通鉴》,奏为检阅文字。),与炤本大同而小异。公休于书局为检阅官,是其得温公辟咡之教诏(辟咡(bìěr):谓交谈时侧着头,不使口气触及对方,以示尊敬。又谓尊长者的恳切教诲。),刘、范诸公群居之讲明,不应乖剌乃尔(乖剌(là):违逆,不和。),意海陵《释文》非公休为之。若能刊正乎?”三省捧手对曰:“愿学焉。”

乙巳(乙巳:南宋理宗淳祐五年(1245),胡三省父亲病逝。),先君卒,尽瘁家蛊(家蛊(gǔ):家事。蛊,通“故”,家中的事故、变故。),又从事科举业,史学不敢废也。宝祐丙辰(宝祐丙辰:宋理宗宝祐四年(1256),胡三省登文天祥榜进士,同年还有陆秀夫、谢枋得等。),出身进士科,始得大肆其力于是书。游宦远外,率携以自随;有异书异人,必就而正焉。依陆德明《经典释文》,厘为《广注》九十七卷;著《论》十篇,自周讫五代,略叙兴亡大致。咸淳庚午(咸淳庚午:宋度宗咸淳六年(1270)。),从淮堧归杭都(淮堧(ruán):胡三省曾佐淮东幕府。堧,河边地。),延平廖公见而韪之(廖公:指廖莹中(?—1275),邵武军邵武(治今福建邵武市)人,字群玉。贾似道幕客亲信。韪(wěi):是,对。),礼致诸家,俾雠校《通鉴》以授其子弟,为著《雠校通鉴凡例》。廖转荐之贾相国(贾相国:即贾似道(1213—1275),宋台州天台(治今浙江天台县)人,字师宪。贾涉子,姐为宋理宗宠妃。理宗、度宗时期,专擅朝政。咸淳十年(1274),被迫出兵抵抗元兵,兵溃鲁港(今安徽芜湖县西北鲁港乡),被革职贬徙,途中被杀。),德祐乙亥(德祐乙亥:宋恭宗德祐元年(1275)。),从军江上,言辄不用,既而军溃,间道归乡里。丙子(丙子:宋端宗景炎元年(1276)。),浙东始骚,辟地越之新昌(新昌:县名,治今浙江新昌县。);师从之,以孥免(孥(nú):儿子或妻子、儿子的统称。),失其书。乱定反室,复购得他本为之注,始以《考异》及所注者散入《通鉴》各文之下;历法、天文则随《目录》所书而附注焉。汔乙酉冬(乙酉:元世祖至元二十二年(1285)。),乃克彻编。凡纪事之本末,地名之同异,州县之建置离合,制度之沿革损益,悉疏其所以然。若《释文》之舛谬(《释文》,指史炤《资治通鉴释文》。),悉改而正之,著《辩误》十二卷。

呜呼!注班书者多矣(注班书者多矣:根据颜师古《汉书叙例》,本文提到的服虔、应劭、晋灼、臣瓒等,都是汉、晋时期为《汉书》作注的学者。):晋灼集服、应之义而辨其当否,臣瓒总诸家之说而驳以己见。至小颜新注(小颜新注:指颜师古《汉书注》。),则又讥服、应之疏紊尚多,苏、晋之剖断盖鲜,訾臣瓒以差爽,诋蔡谟以抵牾,自谓穷波讨源,构会甄释,无复遗恨;而刘氏兄弟之所以议颜者,犹颜之议前人也。人苦不自觉,前注之失,吾知之,吾注之失,吾不能知也。又,古人注书,文约而义见;今吾所注,博则博矣,反之于约,有未能焉。世运推迁,文公儒师从而凋谢,吾无从而取正。或勉以北学于中国,嘻,有志焉,然吾衰矣!旃蒙作噩(旃(zhān)蒙作噩:即乙酉年,元世祖至元二十二年(1285)。),冬,十有一月,乙酉,日长至(长至:此指冬至。),天台胡三省身之父书于梅涧蠖居(天台:胡三省为宁海人,属台州,台州境内有天台山,宋元人多以“天台”称台州。梅涧(jiàn):胡三省的号。蠖(huò):虫名,即尺蠖,行时屈伸其体。《易·系辞下》云:“尺蠖之屈,以求信(伸)也。”后以喻人不遇时,屈身退隐。)。

讲评

本篇选自标点本《资治通鉴》卷首。

胡三省,字身之,浙江宁海人。生于南宋理宗绍定三年(1230),死于元成宗大德六年(1302)。元修《宋史》和明修《元史》都没有他的传记,后世对他的生平知之未详。直到20世纪40年代,陈垣著《通鉴胡注表微》,才根据《光绪宁海县志》上所载由胡三省儿子胡幼文撰写的《三省公墓碑》,弄清了胡三省的确切生卒年代、籍贯和事迹(见陈垣《通鉴胡注表微》1957年版《重印后记》)。胡三省于二十七岁时,即宋理宗宝祐四年(1256)进士及第,该榜状元为文天祥,同榜人物还有陆秀夫、谢枋得等。宋度宗咸淳末年,元军大举南侵,全力围攻襄阳,权相贾似道督师江防。胡三省因廖莹中的推荐,差充主管沿江制置司机宜文字。当时的制置使汪立信面对危急的形势,向贾似道进陈《江防三策》,结果触怒贾氏,遭到废斥。以胡三省当时的职任,应该参与了《江防三策》的拟议,本篇序文中也提到“从军江上,言辄不用”。1273年,襄阳失守,南宋已经名存实亡,胡三省遂回乡隐居著述,将全部精力用于《资治通鉴》的注释。

胡三省的父亲胡钥笃好史学,于历代史注亦用心研究。胡三省注释《资治通鉴》,最初是为了完成其父的遗愿,但后来亡国的惨痛、人生的剧变,激发了他对现实政治、对历代兴亡的深切思考,成为他三十年不懈注释《资治通鉴》的巨大动力,即使遭受成稿遗失的厄运,也绝不放弃,他把自己的亡国悲愤和对国家兴亡的思考,都融入到他的史注文字当中。《资治通鉴》胡注不仅仅是一部史注之书,也是一部有思想、有主张,与《资治通鉴》同样博大精深的史学著作。

本篇中,胡三省对《资治通鉴》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认为《资治通鉴》的问世,改变了编年体史书长久以来的衰落不振之势,显示出编年体通史无可比拟的体例优长和叙事力量,它的地位与纪传体正史同等重要。他对《资治通鉴》“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的社会政治价值的总结,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胡三省的另一个重要的思想,就是他对经史关系的论述。胡三省生活在理学盛行的时代,当时的主流思想是重经,先经后史,认为“经以载道,史以记事”,

二者不可同日而语。胡三省则认为“道无不在,散于事为之间”;经载道,史亦载道,“因事之得失成败,可以知道之万世亡弊”;道在事中,因史求道,历史的价值就在这里。

20世纪40年代,当《资治通鉴》胡注成书六百多年后,现代史家陈垣身陷日寇占领的北平,重读其书,感同身受,异代同悲,遂作《通鉴胡注表微》,总结表彰胡三省的史学精神和民族大义。《通鉴胡注表微》是陈垣一生学术的里程碑之作,是近代学者研究《资治通鉴》胡注最为重要的作品。

思问录

简述《资治通鉴》胡三省注的成书过程与价值。

延伸阅读

钱穆.中国史学名著.北京:三联书店,2000

陈垣.通鉴胡注表微.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

同类推荐
  • 血腥的盛唐5:盛极而衰,安史之乱

    血腥的盛唐5:盛极而衰,安史之乱

    在最鼎盛时期,唐朝经济GDP高达世界总量的六成,领土面积是当今中国的两倍,300多个国家的人们怀着崇敬之心,涌入长安朝圣,2300多名诗人创造了无法逾越的文化盛世;然而事实上,如此繁荣的景象只持续了不到整个朝代一半的时间,大唐王朝的最后近百年间,连年内战,四处硝烟,黄河流域尸横遍野,千里无鸡鸣,万里无狗吠,落日的余辉下,是一望无际的地狱之国。翻开本书,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主角们:李渊、李世民、武则天、杨贵妃、唐明皇、李白、安禄山、黄巢……帝王将相,轮番上阵,诗人草寇,粉墨登场,紧锣密鼓,不容喘息,连演数场好戏:一场比一场令人血脉贲张!一场比一场起伏跌宕!一场比一场充满血腥和阴谋!
  • 烟雨红颜

    烟雨红颜

    本书主要是从女性的角度,对中国历史上100位女性的爱情、命运的大致勾勒和简单评介。书中的人物大多为人耳熟能详,具有相当的代表性。这100位女性在历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甚至对历史走向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文字晓畅,幽默活泼;以现代人的眼光重新审视古人的命运和爱情,给人以启迪,视角独特。
  • 明代:最后的汉家王朝

    明代:最后的汉家王朝

    讲述了明朝(1368-1644年)由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历经十二世、十六位皇帝、十七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人建立的封建王朝。
  • 极品女婿

    极品女婿

    穿越到女人床上?还能更狗血点不?离谱的成了白家的上门女婿,岳康意外的发现他的小娘子被毁了容,郁闷的是有个带刺的小姨子性情刁钻蛮横,幸好貌若天仙的大姨子相对比较矜持。诗词歌赋,琴棋书画?这位学士要跟我岳某比试?好吧!那我先给你背诵一遍唐诗三百首,至于宋词那是我跟你师傅过招时才用的法宝。粉墨登场且看岳康如何在这个世界大展宏图。
  • 喋血尘埃(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喋血尘埃(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第二次界大战的胜利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我们历史地辨证地看待这段人类惨痛历史,可以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灾难,使人类文明惨遭浩劫,但同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也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给战后世界带来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促进了世界进入力量制衡的相对和平时期;促进了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解放;促进了许多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促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改革;促进了人类认识的真理革命;促进了世界人民对和平的认识。
热门推荐
  • 一舞倾人城

    一舞倾人城

    她,只因身上存有对前世的记忆,从小就远离繁华被送入清静的寺庙。原以为20岁过后便可以回归幸福,却不料被阴错阳差的带到了另一个世界,还莫名的绞入仇恨和争夺帝位的阴谋之中。--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财富,就在我们身边

    财富,就在我们身边

    本书主要讲述了创业成功的奥秘、发财致富之道、经营销售的诀窍等知识。
  • 不打不骂的家教宝典

    不打不骂的家教宝典

    《不打不骂的家教宝典》可以说是一本家长教子的速成手册,其中包含的教育专家多年总结出来的教育结晶,能够使家长在阅读后茅塞顿开,深入剖析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 草木春秋演义

    草木春秋演义

    虽半属游戏,或补或泻或润或燥,以治人之病,然其中金石草木水土禽兽鱼虫之类。其功果非细焉。靡不森列,黄帝之尝百草也,以代天地器物之名,疗人之疴,不亦当乎!,性之寒热温凉。予因感之而集众药之名,演成一义,盖辨其味之辛甘淡苦,以传于世
  • 剩女的一百个提醒

    剩女的一百个提醒

    剩女已然成为了不少人茶余饭后的谈资。别号“必剩客”;32~36岁为高级剩客,被尊称为“斗战剩佛”;到了36岁往上,故称剩斗士;28~31岁为中级剩客,那就是特级剩客。被谈论的我们,剩女划分为几个等级:25~27岁为初级剩客。当尊为“齐天大剩”。这些人还有勇气继续为寻找伴侣而奋斗,又该如何自处呢?
  • 无限宠妻万万岁

    无限宠妻万万岁

    “如果我以后娶的不是她,你们都别来参加我的婚礼。”一年前,他拥着她,当着所有人的面高调宣布。一年后,他和她最好的朋友订婚,她在他的婚礼上出尽洋相。多年后,她对压在自己身上的他淡漠地说:“抱歉,严先生,我从不回收别的女人用过的破烂货。”这个女人居然胆敢将他看成破烂货?他捏紧了拳头发誓,一定要让她付出代价……
  • 素手倾天

    素手倾天

    她本是权倾天下的一国之后,为他倾尽所有,将整个天下都送到他的面前。只为有朝一日,能与他并肩执手,共享江山。却被他亲口喂下毒酒,一剑穿心,投入井底。将本属于她的凤冠戴在了另一个女人的头上!众叛亲离,被心爱之人亲手出卖。她所受的苦与辱,定要他十倍偿还!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沟通其实很简单

    沟通其实很简单

    早在21世纪上半叶,卡耐基以其对人性的洞见,利用大量普通人不断努力取得成功的故事,通过他的演讲和著作,唤起了无数陷入迷惘者的斗志,激励他们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运用心理学和社会学知识,对人类共同的心理特点进行探索和分析,开创并发展出一套独特的融为人处世、智能开发于一体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