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齐)魏收
【导读】
本文选自《魏书》卷二《太祖拓跋珪》。
亚洲广阔的腹地上,分布着一望无垠的草原。自古以来,在草原上栖居的民族不断迁徙、兼并、分离,演绎着自己的历史。但至今为止, 人们对这部草原编年史依然知之甚少。早期草原民族的历史是靠口口相传,只有在与更文明的民族接触时,才会留下文字的记载。在更长的时间里,它们静静地在草原上漫游,将自己隐藏在历史记载的背后。
鲜卑是中国东北部的古老民族,其中一支大约在汉代迁徙到呼伦湖地区。匈奴衰落北迁之后,鲜卑占据了匈奴故地,兼并了淹留未迁的匈奴部落,形成了鲜卑、匈奴混合血统的拓跋鲜卑族。曹魏时期,拓跋鲜卑部始与中原王朝交通。公元4世纪末,拓跋部首领拓跋珪在北方建立了强大的拓跋部落联盟,称代王,后又改称魏王,是为北魏之始。其后拓跋珪经过长期战争,夺取了原属后燕的河北地区,此后拓跋鲜卑部逐渐介入中原政治。与旧居中原、渐染汉风的匈奴部相比,拓跋鲜卑部是更原始的草原部族。相对于先前的刘渊或者苻坚,拓跋珪全然是一个自草原深处脱颖而出的部族领袖。在许许多多半汉化的游牧部族在中原昙花一现后,拓跋珪草原政治传统的遗产证明更为坚韧。因此之故,日后反对汉化的呼声如此之高,是不足为奇的。
太祖道武皇帝[太祖道武皇帝:拓跋珪,北魏建立者,公元386—409年在位。鲜卑族拓跋部,先世建代国,为苻坚所灭;淝水之战后复国,改称魏。公元397年,攻破后燕都城,统一黄河以北。公元398年,建都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统治期间,使鲜卑人分地定居,从事耕种,任用汉族地主官僚,加速鲜卑社会的发展。晚年失去理智,残暴滥杀,为其次子所杀。],讳珪,昭成皇帝之嫡孙,献明皇帝之子也。母曰献明贺皇后,初因迁徙,游于云泽,既而寝息, 梦日出室内,寤而见光自牖属天,欻然有感[欻然:若火光之一现]。以建国三十四年七月七日,生太祖于参合陂北[参合陂:今内蒙古凉城东北],其夜复有光明。昭成大悦,群臣称庆,大赦,告于祖宗。保者以帝体重倍于常儿,窃独奇怪。明年有榆生于埋胞之坎,后遂成林。弱而能言,目有光曜,广颡大耳,众咸异之。年六岁,昭成崩。苻坚遣将内侮,将迁帝于长安,既而获免。语在《燕凤传》[“苻坚遣将”至此:指昭成帝死后,苻坚派兵入袭,准备把拓跋珪带到长安,经燕凤劝说作罢]。坚军既还,国众离散。坚使刘库仁、刘卫辰分摄国事。南部大人长孙嵩及元他等[南部大人:原为少数民族首领的称号,拓跋氏建代后沿用,将“诸方杂人来附者”分为南北两部,分设二部大人统领。北魏初沿置, 为八部大人之一。],尽将故民南依库仁,帝于是转幸独孤部。
…………
九年,库仁子显杀眷而代之[眷:指刘库仁之弟,刘库仁被杀后,由其代理国事。],乃将谋逆。商人王霸知之,履帝足于众中,帝乃驰还。是时故大人梁盖盆子六眷,为显谋主,尽知其计,密使部人穆崇驰告。帝乃阴结旧臣长孙犍、元他等。秋八月,乃幸贺兰部。其日,显果使人求帝,不及。语在《献明太后传》。是岁,鲜卑乞伏国仁私署大单于。苻坚为姚苌所杀,子丕僭立。
登国元年春正月戊申[登国元年:即公元386年],帝即代王位,郊天,建元,大会于牛川。复以长孙嵩为南部大人,以叔孙普洛为北部大人。班爵叙勋,各有差。二月,幸定襄之盛乐。息众课农。三月, 刘显自善无南走马邑,其族奴真率所部来降。
夏四月,改称魏王。五月,车驾东幸陵石。护佛侯部帅侯辰、乙弗部帅代题叛走。诸将追之,帝曰:“侯辰等世修职役, 虽有小愆,宜且忍之。当今草创,人情未一,愚近者固应趑趄,不足追也。”
秋七月己酉,车驾还盛乐。代题复以部落来降,旬有数日,亡奔刘显。帝使其孙倍斤代领部落。是月,刘显弟肺泥率骑掠奴真部落,既而率以来降。初,帝叔父窟咄为苻坚徙于长安,因随慕容永,永以为新兴太守。八月,刘显遣弟亢泥迎窟咄,以兵随之,来逼南境。于是诸部骚动,人心顾望。帝左右于桓等,与诸部人谋为逆以应之。事泄,诛造谋者五人,余悉不问。帝虑内难,乃北逾阴山,幸贺兰部,阻山为固。遣行人安同、长孙贺使于慕容垂以征师[慕容垂:十六国时期后燕建立者,鲜卑族。初投靠前秦,淝水之战后,恢复被前秦所灭的前燕,定都中山(今河北定州)。初称王, 后称帝,史称后燕],垂遣使朝贡,并令其子贺帅步骑以随同等。
冬十月,贺军未至而寇已前逼,于是北部大人叔孙普洛等十三人及诸乌丸亡奔卫辰。帝自弩山迁幸牛川,屯于延水南,出代谷,会贺于高柳,大破窟咄。窟咄奔卫辰,卫辰杀之,帝悉收其众。十二月,慕容垂遣使朝贡,奉帝西单于印绶,封上谷王。帝不纳。
是岁,慕容垂僭称皇帝于中山,自号大燕。苻丕死,苻登自立于陇东。姚苌称皇帝于长安,自号大秦。慕容冲为部下所杀。慕容永僭立。
…………
秋七月壬申,讲武于牛川。行还纽垤川。慕容垂止元觚而求名马,帝绝之。乃遣使于慕容永,永使其大鸿胪慕容钧奉表劝进尊号。其月,卫辰遣子直力鞮出棝杨塞,侵及黑城。九月,帝袭五原,屠之。收其积谷,还纽垤川。于棝杨塞北,树碑记功。
…………
秋七月,慕容垂遣其子宝来寇五原,造舟收谷。帝遣右司马许谦征兵于姚兴。东平公元仪徙据朔方。八月,帝亲治兵于河南。九月,进师,临河筑台告津,连旌沿河东西千里有余。是时,陈留公元虔五万骑在东,以绝其左,元仪五万骑在河北,以承其后,略阳公元遵七万骑塞其中山之路。
冬十月辛未,宝烧船夜遁。十一月己卯,帝进军济河。乙酉夕,至参合陂。丙戌,大破之。语在《宝传》。生擒其陈留王绍、鲁阳王倭奴、桂林王道成、济阴公尹国、北地王世子钟葵、安定王世子羊儿以下文武将吏数千人,器甲辎重、军资杂财十余万计。于俘虏之中擢其才识者贾彝、贾闺、晁崇等与参谋议,宪章故实。班赏大臣将校各有差。十有二月,还幸云中之盛乐。皇始元年春正月[皇始元年:即公元396年。],大搜于定襄之虎山,因东幸善无北陂。三月,慕容垂来寇桑乾川。陈留公元虔先镇平城,时征兵未集,虔率麾下邀击,失利死之。垂遂至平城西北,逾山结营,闻帝将至,乃筑城自守。疾甚,遂遁走,死于上谷。子宝匿丧而还,至中山乃僭立。夏六月癸酉,遣将军王建等三军讨宝广宁太守刘亢泥,斩之,徙其部落。宝上谷太守慕容普邻,捐郡奔走。丁亥,皇太后贺氏崩。是月,葬献明太后。
…………
天兴元年春正月[天兴元年:即公元398年],慕容德走保滑台[慕容德:慕容垂之弟,封范阳王。公元398年,北魏攻占河北,他率众迁滑台。后称帝,史称南燕。],仪克邺,收其仓库。诏赏将士各有差。仪追德至于河,不及而还。庚子,车驾自中山行幸常山之真定,次赵郡之高邑,遂幸于邺。民有老不能自存者,诏郡县赈恤之。帝至邺,巡登台榭,遍览宫城, 将有定都之意,乃置行台,以龙骧将军日南公和跋为尚书,与左丞贾彝率郎吏及兵五千人镇邺。车驾自邺还中山,所过存问百姓。诏大军所经州郡,复赀租一年,除山东民租赋之半。车驾将北还,发卒万人治直道,自望都铁关凿恒岭至代五百余里。帝虑还后山东有变,乃置行台于中山,诏左丞相、守尚书令、卫王仪镇中山,抚军大将军、略阳公元遵镇勃海之合口。右军将军尹国先督租于冀州,闻帝将还,谋反,欲袭信都。安南将军长孙嵩执送,斩之。辛酉,车驾发自中山,至于望都尧山。徙山东六州民吏及徒何、高丽杂夷三十六万,百工伎巧十万余口,以充京师。车驾次于恒山之阳。博陵、勃海、章武群盗并起,略阳公元遵等讨平之。广川太守贺卢杀冀州刺史王辅,驱勒守兵,抄掠阳平、顿丘诸郡,遂南渡河,奔慕容德。
…………
秋七月,迁都平城,始营宫室,建宗庙,立社稷。……
六州二十二郡守宰、豪杰、吏民二千家于代都。
是岁,兰汗杀慕容宝而自立,宝子盛杀汗僭立。慕容德自称燕王。
二年春正月甲子[二年:即天兴二年,公元399年],初祠上帝于南郊,以始祖神元皇帝配,降坛视燎,成礼而反。乙丑,曲赦京师。始制三驾之法[三驾之法:帝王车乘的三种车驾分别名为:大驾、法驾、小驾。]。庚午,车驾北巡,分命诸将大袭高车。大将军、常山王遵等三军从东道出长川,镇北将军、高凉王乐真等七军从西道出牛川,车驾亲勒六军从中道自驳髯水西北。
二月丁亥朔,诸军同会,破高车杂种三十余部,获七万余口,马三十余万匹,牛羊百四十余万。骠骑大将军、卫王仪督三万骑别从西北绝漠千余里,破其遗迸七部,获二万余口,马五万余匹,牛羊二十余万头,高车二十余万乘,并服玩诸物。还次牛川及薄山,并刻石记功。…… 六年夏,帝不豫。初,帝服寒食散[寒食散:又名五石散,因服之宜食凉食,故名。魏晋人服之成风,及于南北朝,有毒。],自太医令阴羌死后,药数动发,至此逾甚。而灾变屡见,忧懑不安,或数日不食,或不寝达旦。归咎群下,喜怒乖常,谓百僚左右人不可信,虑如天文之占,或有肘腋之虞。追思既往成败得失,终日竟夜独语不止,若旁有鬼物对扬者。朝臣至前,追其旧恶皆见杀害,其余或以颜色变动,或以喘息不调,或以行步乖节,或以言辞失措,帝皆以为怀恶在心,变见于外,乃手自殴击,死者皆陈天安殿前。于是朝野人情各怀危惧。有司懈怠,莫相督摄;百工偷劫,盗贼公行,巷里之间人为希少。帝亦闻之, 曰:“朕纵之使然,待过灾年,当更清治之尔。” 秋七月,慕容支属百余家,谋欲外奔,发觉,伏诛,死者三百余人。八月,卫王仪谋叛,赐死。冬十月戊辰,帝崩于天安殿,时年三十九。永兴二年九月甲寅,上谥宣武皇帝,葬于盛乐金陵,庙号太祖。泰常五年, 改谥曰道武。
【延伸阅读】
国史之狱
清河崔氏是北方第一等的高门士族,其祖上官至曹魏司空,列位封侯。永嘉之乱后,崔氏族人相继仕于后赵、后燕、北魏。崔浩的父亲崔宏官至北魏吏部尚书,赐爵白马公。
崔浩自幼聪颖,谙熟儒家经传、史籍,且于诸子百家无不涉猎。年长后,崔浩仕于北魏,为道武帝拓跋珪近臣。明元帝继位后,崔浩开始崭露头角,以后奉事明元帝、太武帝两代。崔浩在朝,参与决策迁都、破夏、征柔然、灭北凉等军国大计。其计谋为皇帝采用者,多有应验, 崔浩也因此见重于北魏太武帝。
崔浩既见信于皇帝,遂有意一逞其志。其时鲜卑贵族大多崇佛,汉人之中也多有信奉者,故而佛教寺院渐成一莫大势力。在崔浩坚持废佛的建议下,太武帝裁汰僧人,焚烧寺院,捣毁佛像。太武帝灭佛给佛教势力以莫大打击,但是崔浩也因此引来许多怨恨。以后崔浩又企图依照汉族门阀旧例,整理甄别氏族门第。崔浩身为汉人,却位居宠臣之列, 本来已经引起鲜卑贵族的不满。甄别门第对鲜卑贵族尤其不利,故而他们对崔浩的忌恨一发不可收拾。崔浩曾经奉命编修北魏国史。经过八年的努力,崔浩终于编成国史,以后又费五年之久刻成碑石,使之传诵四方。国史之中颇有触犯鲜卑族忌讳的记载,鲜卑贵族遂以此诉于太武帝。太武帝愤怒之下,下令处置崔浩。崔浩备受侮辱后被杀,与崔氏结为姻亲的范阳卢氏、太原郭氏、河东柳氏受株连灭族,史称“国史之狱”。“国史之狱”是北魏初期政治上的一大变故,自此中原士族元气大伤,对朝政多有疏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