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8000000013

第13章 刘宗周对部分理学范畴的理解(2)

“气聚而有形,形载而有质,质具而有体,体列而有官,官呈而性著焉”这句话不但适用于人,也适用于禽兽,那禽兽的气质之性又如何呢?难道人禽之别也是“习”所导致?难道因为从气质中看出天地之性,便断定性为气质所有?种子破土而出,可以说是土在发芽吗?刘宗周有一个“体认亲切法”,其前两句为(附图):“身在天地万物之中,非有我之得私(◎);心包天地万物之外,非一膜之能囿(◎)。”第一幅图大圈中的小圈是身(气质),大圈是天地;第二幅图小圈为天地,大圈为心。从中可以看出心并不受身的限隔,所以性也应该如此。既然性依气质而立,那么宇宙之性如何依人的气质而立?所以,他于气质上求性理的观点同他摆脱气质限隔、心合宇宙的观点有冲突。黄宗羲认为,这个气质是个“公共之物”,“公共之物”就有公共之性,所以“非有我之得私”!但是天下“公共之物”

多矣,如此岂不使人物化,并泯灭万物气质之性的差别了吗?另外,以“我”为“公共之物”如非亲证,也难免落为以意造境。其实,正是心体使性体有了着落,并非气质使性体有了着落。气质乃是使物理有了着落,但性体并非物理。刘宗周于此未辨。

由于刘宗周过于想把学术思想统一起来,所以他的一些理论有时就会显得有些牵强附会。比如,他文中所说“恻隐之心,喜之变也”等。刘宗周的这种联系自然是依据于传统五行理论,喜和仁于五行同属于木,恻隐之心属仁,自然同属于木,为东方之气,所以他推出恻隐之心和喜气的联系,并以此打通心、性、气。但这种联系过于机械,为什么恻隐之心不是“哀之变也”,反倒是非之心是“哀之变”?恻隐之心的确是仁,也潜藏着护生之意,但它会产生一种对受伤害者哀的情绪以及对伤害者怒的情绪,而不会是喜的情绪。

刘宗周对此其实是有所考虑的,但是他的解释很勉强,给人一种强为说通的感觉。他在《学言》中说:“恻隐,心动貌,即性之生机,故属喜,非哀伤也。辞让,心秩貌,即性之长机,故属乐,非严肃也。羞恶,心克貌,即性之收机,故属怒,非奋发也。是非,心湛貌,即性之藏机,故属哀,非分辨也。又四德相为表里,生中有克,克中有生,发中有藏,藏中有发。”我们从这段议论中可以看出,刘宗周已经预测到别人可能产生的疑问,并且这些疑问很可能就是他本人的疑问。刘宗周在对别人做出解释的时候也在作自我说服,只是他的解释并不能令人满意,不知是否真的能说服他自己。他要把《中庸》和孟子的观点统合到一起。其实《中庸》只对情绪分类,而孟子只对情感分类,二者本不相同,所以也不必强求一致。

总之,在刘宗周的心性哲学里,其心性的合一同他理气合一的观点一致。性为心之条理即是理为气之条理;其性情的合一同他不作已发、未发的区别的观点相一致,性不是未发,情不是已发,更不是因情见性,而是性之情;其离气质之性无义理之性的观点和他离气无理的观点相一致,理从气上求,义理从气质上求。这些观点在刘宗周的心性哲学里是一有都有的。只有这样,他的理论才显得特点鲜明,并且理论之间的相互呼应也会使理论能够自圆其说了。当然,正如前面所讨论的那样,他的理论还是有一些纰漏的,尤其是他对性的理解同他对心的认识发生了矛盾。并且,他对先儒也有误会,认为他们“外心言性”,以性为心之对待物。

其实先儒所谓“明此性”固然是心去明此性,但这并不意味着心性的分离。心去明性并不是去明一个外物,而就是心去明它自己,佛家的“明心见性”所明的也是自家家当。故此,明性之说既不病性,也不病心。倒是刘宗周的从气质之中求性理似乎是在形器中求物理一般,有使人物化的倾向,似乎人性只似物理,不是见性之语。刘宗周在这里有些顾此失彼了。

(第二节 气质之性、天地之性与习

气质之性和天地之性的问题是紧跟前面一个问题而来的,所以这个问题前文已经有所涉及。这里针对刘宗周对性的认识作进一步分析。

如前文所述,刘宗周是将人性问题统合到“气质之性”上的,即所谓“性只有气质,义理者气质之所以为性”。他将天地之性(或者说天命之性、义理之性等)并归气质之中,成为气质之理,因为“毕竟离气质无所谓性者”。因此他对先儒义理之性和天地之性的分法提出质疑:“程子又曰:‘论性不论气不备,论气不论性不明’。是性与气,分明两事矣。凡言性者,皆指气质而言也。或曰:‘有气质之性,有义理之性。’亦非也。盈天地间止有气质之性,更无义理之性。如曰‘气质之理’即是,岂可曰‘义理之理’乎?”其实刘宗周和程朱等人的分歧就在于气质之性是否是善的,千言万语无非围绕着这个根本问题展开。刘宗周认为气质之性已经是善的,因此义理之性的说法没有必要;而程子所说的气质之性则是善恶之杂,因此有必要点出一个纯粹至善的义理之性来。故此,程子所说的“义理之性”其实等于说“至善之性”。如果把刘宗周所批驳的“义理之理”理解为“至善之理”,也就不再有问题了。程子如何会糊涂到其所谓“义理之性”是“义理之理”的地步?

不论张载、二程还是朱子都是将人之恶归于气质之性,而刘宗周和他们一样也是性善论者。他既将人性归于气质,自然不会像张载等人那样将气质之性视为恶,但他同时也不能回避恶,必须对人的恶做出解释。在他看来,人的恶是由于“习”于恶,是后天环境的影响。这个观点是他晚年的定说,和他壮年时的观点有些不同。

他在40岁所著的《论语学案》中,借着孔子“性相近,习相远”的话发表了自己对“气质之性”和“习”的看法: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此孔门第一微言,为万世论性之宗。“性相近”犹云相同,言性善也。圣人就有生以后,气质用事,杂糅不齐之中,指点粹然之体,此无啬,彼无丰,夫何间然者?但人生既有气质,此性若囿于气质之中,气习用事,各任所习而往,或相倍蓰,或相什百,或相千万而无算,圣贤庸愚,判若天壤矣。此岂性之故也哉!夫习虽不能不歧于远,然苟知其远而亟反之,则远者复归于近,即习即性,性体著矣……愚谓:气质还他气质,如何扯着性?性是就气质之中指点义理者,非气质即为性也。清浊厚薄不同,是气质一定之分,为习所从出者。气质就习上看,不就性上看。以气质言性是以习言性也。从这段议论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的刘宗周认为气质和性之间是不相干的,即所谓“气质还他气质,如何扯着性?”“此无啬,彼无丰”,“非气质即为性也”,二者分明是两回事。性自然可以主宰气质,但也可能被囿于气质之中而不能显现。这里所说的性似乎依然是天地之性或义理之性,可见当时的刘宗周并没有将义理并归气质。

但此时的刘宗周的观点已经和前人有所不同,这个不同就是他强调了习。气质之性也因此在他这里有了不同的含义。在刘宗周看来,人的习影响人的气质,清浊厚薄因习的不同而变化,因此所谓的气质之性其实就是习性。他对于习的重视有些类似心理学中的行为主义,只是行为主义者不会认为人有什么本性。

他的这种观点后来发生了变化。他不再以习性为气质之性了,而是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以“生”(即气质)为本性了,但是对习的重视却保留了下来,只是不再以它为气质之性,而是视为影响气质之性的东西了。他在晚年所著的《证学杂解》中谈到了因习而导致的气质之病:

人生而有气质之病也,奚若? 曰:气本于天,亲上者也。

故或失则浮,浮之变为轻,为薄,为虚夸,为近名,为淫佚,为巧言令色,为猖狂,为无忌惮。又其变也,为远人而禽。质本乎地,亲下者也。故或失则粗,粗之变为重,为浊,为险,为贼,为贪戾,为苛急,为怙终,为无耻,为首鼠观望。又其变也,为远人而兽,亦各从其类也。夫人也,而乃禽、乃兽,抑岂天地之初乎?流失之势积渐然也。故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又曰:“或相什百,或相千万,或相倍蓰而无算者,不能尽其才者也。”然则气质何病?人自病之耳。刘宗周对气质的理解很有他独到之处。他将气、质分言,并以气为阳、质为阴,可谓别具一格。张载在用“气质之性”一词时未必有此意。刘宗周尤其对人的轻浮之态有敏锐的照察。但他认为,不是气质本身有病,而是“人自病”,是习使人离了本初之性,流为禽兽。从中可以看出刘宗周已经将气质之性同习性分离,不再说“以气质言性是以习言性”这样的话了。也正因为作了性和习的区别,使得他认为“慎习”并不与本性相交涉。似乎在他看来,性可生习,但习不可以变性,因此人最佳的状态仍然是打并归一的,即“即习即性”。他在《习说》中就阐述了这样的观点:

或有言“学问之功,在慎所习”者。予曰:“何谓也?”曰:

“人生而有习矣,一语言焉习,一嗜欲焉习,一起居焉习,一酬酢焉习。有习境,因有习闻;有习闻,因有习见;有习见,因有习心;有习心,因有习性。故曰‘少成若性’,并其性而为习焉,习可不慎乎?习于善则善,习于恶则恶,犹生长于齐、楚,不能不齐、楚也,习可不慎乎?”曰:“审如是,又谁为专习之权者而慎之?”其人不能答。予曰:“学在复性,不在慎习。”或曰:“何谓也?”予乃告之曰:“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浑然至善者也。感于物而动,乃迁于习焉。习于善则善,习于恶则恶,斯日远于性矣。无论习于恶者非性,即习于善者,亦岂性善之善乎?故曰:‘性相近,习相远。’盖教人尊性权也。”“然则学以复性也,如之何?”曰:“性不假复也。复性者,复其权而已矣,请即以习证。习于善则善,未有不知其为善者;习于恶则恶,未有不知其为恶者。此知善而知恶者谁乎?此性权也。故《易》曰:‘复以自知。’既以知其为善矣,且得不为善乎?既以知其为恶矣,且得不去恶乎? 知其为善而为之,为之也必尽,则亦无善可习矣。知其为恶而去之,去之也必尽,则亦无恶可习矣。无恶可习,反之吾性之初,本无恶可习也。此之谓浑然至善,依然人生之初,而复性之能事毕矣。”“然则习可废乎?”

曰:“何可废也!为之语言以习之,则知其语言以慎之;为之嗜欲以习之,则知其嗜欲以慎之;为之起居以习之,则知其起居以慎之;为之酬酢以习之,则知其酬酢以慎之。如是则即习即性矣。凡境即性境,凡闻即性闻,凡见即性见。无心非性,无性非习,大抵不离独知者近是。知之为言也,独而无偶,先天下而立,以定一尊,而后起者廪焉,是之谓性权。”或者恍然而解曰:“吾乃知慎习之功,其必在慎其独乎!”首肯之而去。此《习说》中和刘宗周对话的不必实有其人。我们可以把它看做刘宗周本人的一次自我对话,是中年刘宗周和晚年刘宗周的观点对话。这个对话者虽然没有说气质之性即是习性,但他和壮年刘宗周一样以习为性,而与此相对应的工夫就自然是“慎习”。按照刘宗周的思维习惯,他一定会向主人翁处讨分晓,故此他会意识到“慎习者谁”的问题。操此“慎习之权”者自然比“习”更为根本。如果“习”是“感物而动”的结果,那么操“慎习之权”者就是“人生而静”的“性”。既然性比习更为根本,且本身又是至善的,所以刘宗周自然就把工夫落脚到了率天命之性上了,此之谓“复性权”。在刘宗周看来,慎习的工夫并不彻底,即便是习于善,仍然不是本性之善,仍是人伪。他说:“‘率性之谓道。’惟性善,故率之亦无不善,若说性外别有个习性之善,可谓不揣其本,正恐连言善亦都是伪善。”只有工夫着眼于性体,才是真正自然的善。这样的善实无善可说。“慎习”应该被“慎独”取代,所谓的“独”即是“天命之性”。但是,慎独之说虽代替了慎习之说,并不意味着习可以废。因为起居、饮食等日用之间无不是习,无习就等于没有了生活方式,关键要发挥独体(即性体)之知的作用,这样知善为善,知恶去恶,就使得所习成为性体的流露,“即习即性”了。

刘宗周的这段议论有一个立论的基础。这个基础就是操“慎习之权”者,就是本性。它比它所监察的“习”更为根本。可见刘宗周对习和性两者在理论上的区别是十分清楚的。他说:

真性中岂有习染? 后来世故交接,遂有习染。习之既深,口之所言,身之所行,即至衾影梦寐,无非是习。然此点良心却又完完全全,是以为小人者,虽习染深厚,至于呼之即应,叩之即觉,又不因习染深浅,遂分利钝。可以说,刘宗周的观点没有错。但是对此二者的区别在实践中并不容易,因为心仍然可以依照一种习照察另一种习,如果一种习做得主,心仍然可以依照这种习对其他习作出反应,就如同后念对前念的照察那样。如果这种习本身就是善的,并且人从出生以来便浸染此习,此习以个人后天无意识的形式存在于人心之中,我们如何能体察出它是习是性呢? 难道因为已经考虑到“无论习于恶者非性,即习于善者,亦岂性善之善乎”这样的问题就能证明刘宗周已经解决了个人后天无意识与自性之间的区别? 恐怕刘宗周也于此未辨:

先生说:“人生孩提知爱,稍长知敬,盖因幼时真性如八窗玲珑,四宇洞达,无所遮蔽。不知向后如何一转,便蒙蔽了。此一转甚是害人,大抵日转日甚,世故日深,真性日蔽,声色货利之场为所汩没者多矣。譬如看风水者,指南针虽不动,而移步换形,东西易面矣。然虽被习染,而真性未尝不在。”刘宗周所说的“人生孩提知爱,稍长知敬”,是从陆九龄所说的“孩提知爱长知钦”来的。事实上刘宗周和陆九龄一样,都是基于习得的观念思考问题,并未进行观察。儿童和成人相比的确是敞开的、未被社会化的、无后天观念的,但这并不是说真性在婴幼儿期便一定会展现。真性对绝大多数人来说仍需启发。根据今天的观察实验,并没有可靠证据证明爱和敬在人之初会有无条件的展现,而相反的证据却相当多。如果前人的假设是真的,那么“孔融让梨”的故事就不可能流传。所以,刘宗周本人常用习得的观念思考问题,他所认识的真性也是习得的。因此,刘宗周对问题的认识可能非常深入,但问题并不见得会靠“认识到”来解决,“知病”终不同于“治病”。我们对刘宗周是否能真正将习和性二者区分开表示怀疑。

由于刘宗周强调了慎独,使得习在他的理论中的重要性似乎有所降低,性的地位得到凸显。但这只是表面现象。如果抛开刘宗周对自己理论的理解,我们认为从本质上讲他仍和壮年时期一样以习为气质之性,只不过有两点差别:(1)两个时期对气质之性的理解有所不同;(2)壮年时期他明确自己以习为性,而老年时期所谓的“性”可能是另一种更隐秘、更有力的习,只是他对此无意识罢了。所以,如果刘宗周所说的自性并不真正完全是他的自性,那么在他理论中表现出的尊性抑习就不一定会是真实的;他的“慎独”就有可能是另一种“慎习”,是以一种习控制另一种习。虽然刘宗周和今天许多人本主义者一样主张发扬自性,但自性如何容易认得? 看来石梁所谓“识认本体”的说法恐怕也不可轻废。他自己的一些自性仍然被文化和环境所埋没,并且他《人谱》的谱人工程也是一套塑造人的程序。

同类推荐
  • 每天读点哲学

    每天读点哲学

    智慧不是知识,知识关乎自然,智慧关乎人生。而关于人生的“知识。是没有规律可循的。因为没有哪一个人能够找到人生的规律,谁也不敢说自己掌握了人生的真理。所以,哲学家寻找人生的智慧,注定了是在解答一个没有固定答案的“人生方程式”,每天读点人生哲学,其内容或来自经验的总结,或来自理论的阐释,或是生活的感悟,它们以一种浓缩的方式记录了人类的思想史。也就是人逐渐认识自己的历史。从这意义上来讲,人生哲学都已经被读了几千年,但今天我们还在读,而且每读一遍都有不同的体会,究其根本,就是因为里面是。点燃火焰。的智慧,而不是“授人以鱼。的知识。
  • 图释经典系列:图释塔木德

    图释经典系列:图释塔木德

    犹太人的智慧来源于他们的民族经典——《塔木德》。
  • 中华蒙学经典大全集

    中华蒙学经典大全集

    中华蒙学经典著作大力宣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字里行间饱含着极其丰富的人生哲理。随口吟诵便能认知历史变迁,明了典故风俗,品味优秀诗歌,体会人文沉淀,知晓礼义廉耻……这些著作将古代文化的精粹浓缩其间,以做人处世的道德教育为核心,读之既能丰富传统文化知识,体会传统文化的精神,又有利于身心的发展、人格的塑造。本书收录了历代蒙学经典著作十六部。既有久负盛名的“三、百、千、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也有影响巨大的《弟子规》、《弟子职》、《增广贤文》、《幼学琼林》、《龙文鞭影》等。
  • 每天一堂哲学课

    每天一堂哲学课

    人生就是完成自己的过程,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哲学,哲学无处不在,其实它并不深奥,越是简单,越有智慧,越有解脱烦恼的力量。以生活为琴,以知识为谱,与哲学大师一起修行。每天一堂哲学课,浸润自己的心灵,丰富自己的情感。
  • 每天读点《孙子兵法》

    每天读点《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言简意赅,具有高度的哲理性,除了少数篇章谈及具体战争问题外,其余均可以“原则”视之。今天,人们不仅在战争行动时依赖它的指导,而且在进行政治、经济乃至体育竞赛等种种活动时也可从中得到启迪。本书从《孙子兵法》中挑选出近百个影响深远、含义丰富的句子,分为战争、将才、治兵、谋略、攻防、制胜、机变、虚实等章节,对孙子智慧进行解析,其中既有原文、译文,还有历代论引、兵法札记、人生感悟,能让大家更清楚地了解孙子的思想。
热门推荐
  • 中小学校园安全常识教育

    中小学校园安全常识教育

    中小学校园安全关乎落实国家的教育方针,关乎学校的根本任务和培养目标;关乎学校的事业发展和稳定,关乎教育的形象和行业作风;关乎“三个代表”思想的落实,关乎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全局,因此中小学校园安全教育与防范一直备受关注。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全国每年约有1.6万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平均每天约有40名学生死于食物中毒、溺水、交通或安全事故;还有40万至50万左右的学生受到中毒、触电、他杀等意外伤害,而这些事故的发生有相当一部分是与学校有关的。编著此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和掌握安全预防知识,珍爱生命,学会自我保护,面临危险时能够逃生。
  • 说服你没商量

    说服你没商量

    说服不一定要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它可长可短,可多可少;可以精悍,也可以木讷;可以理直气壮,也可以面带委屈。其中关键在于说服时要谣中暗藏玄饥,能在片言只语中把精妙的道理清晰地表达出来,并且让听者心悦诚服,让人体会到你的用心,进而接受你的要求。
  • 不婚主义的爱情

    不婚主义的爱情

    思恋的人不一定需相见
  • 萌宠龟妃:狐王大大请爬开

    萌宠龟妃:狐王大大请爬开

    新文已发【邪王的金牌专宠:盗妃天下】神马?穿越成龟?某女携铺盖卷狂奔。强娶,豪嫁?丫的!咱要珍惜生命,远离妖孽。某男摸了摸下巴;“小乌龟,你吃着本王的,喝着本王的,最后,还睡了本王,你说这该怎么破?收灵兽,驭灵珠,看小白女如何玩转古代。红莲绽放,蛊惑妖娆,谁又是谁的宿命?乌小暖:前世今生,魅轻离,我,只是我自己。魅轻离:本王从不信什么命运,若是天下都不再信你,小乌龟,本王就算是破了这个天又有何妨?
  • 嫡妻狠彪悍

    嫡妻狠彪悍

    传闻她嚣张跋扈,目下无尘,动辄打骂下人,顶撞长辈,恶名在外。一朝身死,众人大呼:苍天有眼!!!********************************************她,外表温婉娴雅,乖巧柔顺,一张传统古典美人脸欺骗了广大群众!其实,嚣张彪悍,欺软怕硬,打架斗殴,欺负弱小,自认为是最坏的人,立志日行一恶。一朝穿越,却被困棺材内,拍手暗骂:真她娘的憋屈!********************************************打骂下人乃人教唆!顶撞长辈乃人挑拨!恶名在外乃人散播!穆静颜冲冠一怒为名声,立志做那虚伪做作,假意温婉贤良的好女子!可是,为了那一笔父母遗留给自己的丰厚财产,叔叔婶婶,堂哥堂弟堂妹,尼玛连下人都处处算计逼迫!穆静颜奋起反抗,立志翻身农奴把歌唱!却不想还是被人阴了一把,要嫁个横行霸道,蛮横无理,嚣张强势的他!********************************************片段一:某女装淑女装的手痒痒,一个不忍收拾了前来找茬的炮灰,转身便看到众人一副见鬼的表情,某女万分后悔的扶额:她好不容易挣得淑女形象,没有了啊啊啊——某男却看着某女彪悍的模样两眼放光,嚣张强势道:“颜儿嚣张彪悍!本世子蛮横无理!天作之合,绝配也——”众人风中凌乱——****************************************************************************************此文系伪种田风,女主嚣张彪悍,男主腹黑强势,身心唯一。牛正在努力中,如有不测,请亲见谅!❤——◇◆◇◆◇◆◇◆◇◆◇——❤推荐牛的完结种田文:《重生嫡女为王》:女扮男装********************************************
  • 教育评估的体制创新

    教育评估的体制创新

    袁益民先生在教育评估体制创新方面所做的这一研究是一项有益的尝试。《教育评估的体制创新》从我国教育评估的历史经验和现实问题出发,以比较开阔的视野,分析描述了教育评估体制的一种新的愿景。论述中既有一般性的介绍,也有深入的分析;既有心得体会,也有理论反思;既有现实感言,也有真知灼见;既有问题的探讨,也有具体的建议,相信该项研究将能引发更多对于教育评估方面的思考。
  • 孙子兵法(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辑)

    孙子兵法(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若是难将息

    若是难将息

    就算时隔多年,我依然觉得,你的怀抱,是这世界上最温暖的地方。她在黑暗的楼道里,抱着自己的肩膀,将自己的脸埋进了自己的怀抱,尝试去哭泣,却发现,自己已经一滴泪都流不出来了。从1993到2003,你在哪里?我在哪里?
  • 南亚顽疾:克什米尔冲突之谜

    南亚顽疾:克什米尔冲突之谜

    关于克什米尔问题的产生和发展有多种解释路径。人们固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阐释克什米尔问题,但对其来龙去脉进行详细考查之后可以发现,它之所以产生和发展无不受亚洲地缘政治的影响。《南亚顽疾:克什米尔冲突之谜(1947-1974)》将运用地缘政治理论来对它进行阐释。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