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7900000032

第32章 社会性质的演变(7)

因为只有这样分封,才会使周天子成为天下的大宗。《诗经·文王》谓“文王孙子,本支百世”,《诗经·公刘》谓“食之饮之,君之宗之”,《左传》文公二年谓“宋祖帝乙,郑祖厉王”等,都强调了周天子的特殊地位。如果说夏商王朝的政治格局是内聚型的话,那么,周王朝则是开放型的。在融会了宗法精神的分封制度下,周王朝并不太看重对方国部落的凝聚力量的增强,也并不像夏商王朝那样极力将尽量多的方国部落容纳于自己王朝的旗帜之下,而是将尽量多的王族成员分封出去,遍布于周王朝的势力所能够达到的最广大的区域。如果把夏商时代的方国部落联盟比喻为一堆相互间没有太多联系的马铃薯的话,那么周代的封邦建国则是一只装满马铃薯的大口袋,它使松散的马铃薯有了较多的接触和联系。需要指出的是,周代王权的提高只是经济基础的发展在上层建筑领域里面的一个反映。如果离开经济基础的发展,王权的提高很可能只是过眼烟云。但是在西周,周天子却始终具有夏商诸王从未有过的莫大权威。这从一个侧面表明西周时代的社会经济基础和夏商时代相比已经有了重大变化。

二、井田制的基本特征

夏商周三代都是以农立国的时代,农业的发展与土地制度关系密切。我们讨论西周时期社会经济基础发展的问题应当从土地制度的变化着手。西周时期随着分封制度的实施而形成了多层次的贵族土地占有,这样来说明西周时期的土地情况大致上是可以的。然而,应当注意的是,这种土地占有实际上是在所谓“公田”的旗帜下进行的,还不是完全的贵族私有。确切地讲,西周时期的土地制度应当说是井田制,真正促进西周时期社会经济基础长足发展的正是这种田制。

周代的井田制可以说是一种“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独特的土地制度。它与氏族土地公有制有着渊源联系,但又不等于这种土地公有制;它与战国以降的国家授田制有着源流关系,但又与授田制有较大的区别。对于周代的井田制,或有专家怀疑其存在,但是孟老夫子去古未远,且对这种田制言之凿凿,令人不能不信。

滕文公曾经向孟子请教治理国家的道理,孟子讲了一通夏商周的情况。滕文公大概是没有听得太明白,便派毕战向孟子询问“井地”

的事情。孟子回答毕战的问题时讲了一大段关于周代田制的话。这段话是文献记载中关于周代田制最为集中的一段论述,今具引如下:

子之君将行仁政,选择而使子,子必勉之!夫仁政必自经界始。经界不正,井地不均,谷禄不平。是故暴君污吏必慢其经界。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夫滕壤地褊小,将为君子焉,将为野人焉;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人莫养君子。请野九一而助,国中什一使自赋,卿以下必有圭田,圭田五十亩,余夫二十五亩。死徙无出乡,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所以别野人也。此其大略也。若夫润泽之,则在君与子矣。(《孟子·滕文公上》)孟子这一大段话最难索解的是关于田赋的具体计算,如“野九一而助,国中什一使自赋”,就使后人不大明白。不过孟子所言治田经界的事情,则并不难理解。按照孟子的说法,所谓的“井地”,应当是方九百里的一大块田地,其中间以“井”字形进行区划,这样可以划分出每块为百亩的土地共九块,中间的一块是“公田”,“公田”周围的八块为私田。农夫每家分得一块私田,在耕种的时候八家农夫要先种公田,再种私田,这就是“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孟子认为,这样区划田地的疆界,就会使“井地”平均。孟子所说的“井地”就是后世所谓的“井田”。这种井田制度直到商鞅变法的时候才有所改变,《史记·商君列传》谓商鞅变法时“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汉书·食货志》谓“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所指皆谓此事。如果从周初算起,到商鞅变法,井田制的施行大约经历了五六百年的时间。能在如许之长的时间里面施行,可见它是适应当时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一种田制。

我们不能回避的一个问题是,井田制的基本特征何在呢?如果说井田制的基本特征就是“公田”与“私田”的区分,那么它和夏商时代的氏族田制又有什么不同呢?其实井田制度在“公田”与“私田”的区分上与夏商时代的氏族田制并没有太多的不同。夏商时代既然有“贡”法、“助”法,既然有“什一”的赋纳,那就必然会有农民自己所耕种的田地,否则其“什一”的赋纳便只能是一句空话。

《夏小正》载正月“农乃雪泽,初服于公田”,是夏有公田之证。孟子谓“《诗》云:‘雨我公田,遂及我私。’惟助为有公田”(《孟子·滕文公上》),实行助法的殷代有“公田”的存在,在孟子看来是无可置疑的事情。井田制最主要的特征不在于“公田”与“私田”的划分,而在于对土地所进行的“方里而井”的区划,而这个区划的实际作用在于加强了农民对土地的占有权利。若拿后世的田地区划情况来对照,很可能认为“方里而井”的井田的区划十分繁琐而实际不会存在,所谓“井田”只存在于孟子的“乌托邦”之中。其实,在从氏族田制向土地私有制发展的过程中,井田这种区划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阶段。《史记·商君列传》所谓的“为田开阡陌”,《汉书·食货志》所谓的“除井田”,表明在商鞅变法以前井田中确有阡陌在,这种阡陌使田地形成了“井”字形的划分。《周礼·大司徒》载大司徒管理国家土地的区划之职,谓“辨其邦国都鄙之数,制其畿疆而沟封之”,这是对于邦国土地的大范围的区划,要采取“沟封”的方式进行。对于民户的土地也有区划方式,那就是“凡造都鄙,制其地域而封沟之,以其室数制之。不易之地家百亩,一易之地家二百亩,再易之地家三百亩”。这里讲的是大的原则,其具体的区划方式和田地间“封沟”的方法,在《周礼·遂人》中有比较详细的说明:

凡治野,以下剂致甿,以田里安甿,以乐昏扰甿,以土宜教甿稼穑,以兴耡利甿,以时器劝甿,以强予任甿,以土均平政。辨其野之土,上地、中地、下地,以颁田里。上地,夫一廛,田百亩,莱五十亩,余夫亦如之;中地,夫一廛,田百亩,莱百亩,余夫亦如之;下地,夫一廛,田百亩,莱二百亩,余夫亦如之。凡治野,夫间有遂,遂上有径;十夫有沟,沟上有畛;百夫有洫,洫上有涂;千夫有浍,浍上有道;万夫有川,川上有路,以达于畿。

从这个说明里面可以看到,所谓“沟封”、“封沟”,即指在井田里面有称为“遂”、“径”、“沟”、“畛”、“洫”、“涂”、“浍”、“道”、“川”、“路”等的道路和沟洫系统。在这个系统中,道路和沟洫合为一,沟洫的堤岸就是道路,亦即古代所谓的阡陌。尽管有《孟子》、《史记》、《汉书》、《周礼》等文献记载,但是仍不能使人完全释疑,人们仍然可以提出古代是否果真如此的问题。十分难得的是考古发现为此提供了宝贵的佐证。1980年四川青川县郝家坪发掘一批战国墓,其中编号为50号的墓葬出土木牍一件,其内容对于了解先秦时期的土地制度十分重要,今具引如下:

二年十一月己酉朔,朔日,王命丞相戊(茂)、内史郾、史臂,更修为田律。田广一步,袤八则为畛。亩二畛,一百(陌)道;百亩为顷,一千(阡)道。道广三尺。封高四尺,大称其高。捋(埒)高尺,下厚二尺。以秋八月修封、捋(埒),正疆畔,及芟千(阡)百(陌)之大草。九月大除道及坑险。十月为桥。修波堤,利津梁,鲜草离。非除道之时而有陷败不可行,辄为之。

木牍所载二年为秦武王二年。据《史记·秦本纪》载此年以甘茂为丞相,并且被派往蜀地平定叛乱而“定蜀”。这件木牍所载,即甘茂为丞相以后在蜀地所发布的重新更改的田律,故称“更修为田律”。

牍中的“则”为长度单位,阜阳出土汉简有“三十步为则”的说法,秦时的“则”大约也是若干步的长度。田律所谓“田广一步,袤八则为畛。亩二畛,一百(陌)道;百亩为顷,一千(阡)道”,意指广一步、长八则就是一畛,即一块田。两块田是为一亩,中间有一陌道。百亩是为一顷,要有一阡道。按照古人所言,南北的道路称为阡,东西的道路称为陌,故阡陌统指田间的道路,田律要求阡陌要三尺宽。田律所提到的“封”当与云梦秦简《法律答问》所谓的“封即阡陌顷畔封也”一致,亦指在阡陌上聚土而作的田界标志。田律所提到的“捋(埒)”,指田间的矮墙,与“封”同为田界。田律要求聚土所作的“封”要有四尺高,长宽亦各四尺,“捋(埒)”要求一尺高,其基础要有二尺宽。每年秋天八月间要整修“封”和“捋(埒)”,核实疆界是否准确,因为“封”、“捋(埒)”作为田界是不允许随意移动的,如果私自移动就要被判刑,云梦秦简就有关于处置“盗徙封”的法律条文,田律要求“正疆畔”也含有这个意思。田律的规定中十分注意田间的道路交通,要求阡陌上的杂草要在八月间拔除。此时农忙未毕,故而只是拔除一下阡陌上的大草就可以了,但是要待农事基本完成的九月间大规模地整修田道,要将道路上的坑坎和险阻都整治排除。十月间要兴修水利工程,修筑桥梁,治理沟洫堤防,割除杂草,使水流畅通,交通无碍。田律要求即使在九、十月以外的并非集中整治道路的时间,道路只要出现了陷败不可通行的情况,就要随时整修。由此我们可以想到,商鞅变法时的所谓“开阡陌”,并非废弃阡陌,而是要规划阡陌,以官府所定的阡陌标准来重新整治阡陌。此法行于秦地已久,秦武王并蜀以后,甘茂将此法行之于蜀。所以说青川木牍所载的田律与商鞅变法的精神可以说是一致的。据《宜侯簋》铭文载,周康王分封宜侯时曾经“锡土厥川三百”。所谓“川”当即有沟洫系统的井田。由此可以看到,《周礼》所载土地区划情况,虽然有过分系统化的倾向,但其关于“治野”时的土地划分则大致可信,且孟子关于井田区划的说明是符合周代田制情况的。井田制的特征应当在于其对于田地的“井”字形的区划。当然,我们也不应当拘泥于孟子之语,似乎周代所有的田地都划出一个“井”字来。然而,就周王朝立国的广大平原地区而言,井田制应当说是一种主要的区划方式。《易经·井卦》有“往来井井”的话,《荀子·儒效》篇谓“井井兮其有理也”,后世演化为成语“井井有条”。《易经·井卦》虽然多言水井之事,但是卦辞所谓的“改邑不改井,无丧无得,往来井井”,却并不指水井而言,应当是指区划整齐的井田而言的。井井有条理者也只能是沟渠阡陌规整的井田之象,而不会是水井之象。所谓“改邑不改井,无丧无得,往来井井”,其意盖指宗族之居邑可以改变而迁徙,但是井田区划却依然如故,因此是既无损失,亦无所得,不管邑居何处,总是井井然有条理。这对于说明井田的区划情况应当是有帮助的。

“方里而井”的井田区划,对于土地制度的演进有很大作用。夏商时代的土地可能是有疆界的,氏族所拥有的田地也有公田与私田的区分,但却没有整齐的疆界,这应当是夏商两代去古未远,土地私有观念还相当淡薄的缘故。在周代分封制度下,情况有所变化,分封“土田陪敦”本身就意味着经过赏赐后的土地占有权的确立。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分封后所形成的土地占有权在很大程度上属于宗族的土地占有权,还不能算是严格意义上的贵族土地占有权。周代各级贵族的土地私有,是在西周中后期才逐渐出现的。周天子分封诸侯的时候,所赐予诸侯的“山川土田”(《诗经·宫》)并不意味着完全归诸侯本人所有,而是在很大程度上表示这些山川土田归诸侯的宗族所有。诸侯分封给卿大夫的土地,也不意味着归卿大夫本人所有,而意味着归卿大夫所在的宗族所有。如果只是笼统地说周代土地制度为多层次的贵族土地所有制,那恐怕是会引起误解的。

各级贵族在分封之后对归自己宗族所拥有的土地,都要作出“方里而井”的疆界区划,其中的公田归贵族掌管,公田上的收获在实际上也归贵族所有。但是贵族还没有把这些土地完全视为自己的私产,直到春秋时期贵族还有将自己的土地交还的记载。但是,尽管如此,井田制比氏族土地所有制在土地私有方面毕竟还是前进了一大步。分封“土田陪敦”实际上是通过分封明确承认了一定数量、一定范围内的土地归以某位贵族为首的宗族所占有。接着而来的关于井田的区域,又进一步表明一定数量、一定范围的土地(如一百亩、二百亩或三百亩)归农夫个人所占有。尽管农夫和贵族一样也还不具有对于该土地完全的私有权,但是这块土地的使用和收成则确凿无疑地属于农夫个体家庭。关于贵族宗族的土地占有权和农民个体家庭的土地占有权,这在夏商时代都是不存在的,或者说是不完全存在的。

井田上的生产方式与商代的助法有类似的地方,所以孟子才说“《诗》云:‘雨我公田,遂及我私。’惟助为有公田。由此观之,虽周亦助也”(《孟子·滕文公上》)。但是孟子又谓“殷人七十而助,周人百亩而彻”,“彻者,彻也。助者,藉也”(《孟子·滕文公上》),这又表明周代的生产方式与商代有某些不同。所谓的“彻者,彻也”

颇难讲清楚其意蕴。赵岐注谓“彻者,犹人彻取物也。藉也,借也,犹人相借力助之也”,说当近是。作为周族史诗之一的《诗经·公刘》篇谓“度其隰原,彻田为粮”,《诗经·崧高》篇谓“王命召伯,彻申伯土田”,两“彻”字,毛传皆训“治也”。郑笺谓“治者,正其井牧,定其赋税”。孟子所说的“彻”,应当就是治田而纳赋税之义。彻,虽然与助法一致,但又不完全相同。依照助法,虽然民众是奉命而前往服劳役,但却谓之“助”,谓之“借”,其中的强制性质还不太明显,这与当时土地私有观念还十分淡薄的情况应当是有关系的。彻法则与此不同,既然土地占有权已经通过分封制和井田制而得以确立,那么与权力相随而来的义务也就明确起来。彻,强调治、取之义,其中所蕴涵的意义就比“助”多了不少强制的成分。

除此之外,彻法中还包括着实物的缴纳。《诗经·七月》载农夫打猎的时候,捕到了野兽,要将大的缴于“公”,自己只留下小的。除了耕种公田之外,农夫还要“上入执宫功,昼尔于茅,宵尔索绹,亟其乘屋”,为宗族贵族服家内的劳役。专家或谓“彻”法是“贡”法与“助”法的并用,实际上是征收劳役地租和实物地租的双轨制,其说盖近是。关于“彻”法,诸家释解虽多,但我以为终不如以孔子关于“先王制土”的一段话来解释为妥,孔子说:

先王制土,籍田以力,而砥其远迩;赋里以入,而量其有无;任力以夫,而议其老幼。于是乎有鳏、寡、孤、疾,有军旅之出则征之,无则已。其岁收,田一井,出稯禾、秉刍、缶米,不是过也。先王以为足。(《国语·鲁语下》)这里所讲的赋役制度,孔子称为“先王制土”,并且在这段话的后面还提到“若子季孙欲其法也,则有周公之籍矣”的话,可见孔子所论的赋役情况必当属于西周时期。在征收赋役的时候,“籍田以力”

同类推荐
  • 读史阅世

    读史阅世

    本书收录著名学者张元济先生的史学文章,出经入史,旁征博引,通畅中蕴含深奥,随意中透出匠心,以大手笔写小品文。
  • 汉皇刘备

    汉皇刘备

    21世纪一个平凡的灵魂,无意间穿越千年,成为了少年刘备。历史上,和曹袁的官宦世家比起来,明显先天不足,草根出身的刘备,依然在年过花甲之时建立了蜀汉,开创数十年之基业。那么,后世跨越时空而来的灵魂,在成为刘备后,他会给这个摇摇欲坠的帝国带来什么呢?能在这个兵荒马乱的年月存活下去吗?能继续成为一代雄主吗?能一统天下,再造大汉吗?希望本书能给读者朋友们带来一个完全不一样的三国,一个完全不一样的刘备。期待大家的支持,谢谢。感谢起点论坛封面组提供封面!感谢美工醉爱荼蘼!书友交流QQ群108714372
  • 大秦王朝3

    大秦王朝3

    大秦王朝作为时代精神汇集的王朝,集中地体现了那个时代中华民族的强势生存精神。中华民族的整个文明体系之所以能够绵延如大河奔涌,秦王朝时代开创奠定的强势生存传统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在本部丛书中,我们立足传统史学,借鉴正史的观点,以期全面解读大秦王朝的历史,给青少年朋友奉上一道不可多得的精神盛宴。
  • 无所畏与无所谓

    无所畏与无所谓

    《无所畏与无所谓》从历史与现实的细节着笔,展示与分析中国的难题,拆解出其中的文化因素,继续批判国民性。历史往事暗示着今日依然存在的痼疾,提醒着未被注意到的重要细节;对于合作化运动以来农村变迁的分析研究;社会批评,着重评论时事风气与官僚制度的种种现象;个人的记忆折射着社会与时代的细节。[
  • 大汉王朝3

    大汉王朝3

    七国之乱大汉王朝岌岌可危,帝国又如何转危为安?“国恒以弱灭,而汉独以强亡!”是什么让血管里流淌着血性与勇武的刘氏家族构建起的汉帝国轰然崩塌?……
热门推荐
  • 吉娃娃犬

    吉娃娃犬

    吉娃娃犬优雅、机警、灵活、精致、漂亮。然而,只有你真正拥有它、关爱它,让它融入你的生活,你才能从它们身上感受无穷的乐趣。
  • 恋爱王者召唤术

    恋爱王者召唤术

    夏萝音,一个以双倍奖学金被招入圣德彼利亚学校的特优生。因为在布满青苔的墙壁上抠下了一颗赭石红的宝石,从而拉开了与人偶亚历克斯的一段奇妙旅程。然而,拥有宝石的不仅仅只有夏萝音一个人,还有处于学校最顶层的白金一班学生,他们又将与夏萝音发生怎么样的摩擦?沉睡在黑暗木匣子中的金发少年,弥漫着灰黑色烟雾的破旧阁楼,一排排整齐坐在橱窗里的人偶,还有那一支镌刻着古老姓氏的命运之笔。古老的秘密、曾经丢失的记忆、梦境里诡异的预示……本书将带你进入这美丽而神秘的人偶世界。
  • 清穿之太子妃

    清穿之太子妃

    简单的说就是穿越太子妃努力培养丈夫,生孩子逗包子的故事!她在一次行动为救人而死去,穿越到了清朝,成为太子妃瓜尔佳氏,她表示压力甚大!成为太子妃好处没有,每天过的比原来还忙还累!上要讨好公公婆婆们,家里要斗丈夫斗小妾逗包子,出门要斗弟弟斗弟媳斗侄儿侄女,岂是一个忙字能诠释的?为了不让丈夫再被废,为了不让自己跟孩子们成为悲剧,势必要培养她家太子爷成为明君!
  • 太虚魔尊

    太虚魔尊

    战遍世界高手的龙神国神秘少年,为解开力量之迷,在机缘巧合下唤醒了洪荒时代的妖尊。而随着血月的出现与七大神器的现世,少年的身世亦渐渐明朗。究竟洪荒太虚五尊孰弱孰强?一场从远古延续至未来的阴谋,必将导致灭世圣战一触即发。
  • 名门骗婚:男神,请小心

    名门骗婚:男神,请小心

    新书《甜蜜计划:新晋老公,宠我吧》已发,宠爱文,求支持……他说:“当初我将自己借给你,现在你要用身子来还。”她说:“我不再爱你。”他说:“就算是不爱,照样可以做,爱,做了才会有感觉。”她的梦想就是能成为他的女人,一直都努力为达到目的而努力着。当经过重重磨难步入婚姻之路才发现原来一切并不是那么简单,一场阴谋在暗处演变。
  • 寂静的冬季

    寂静的冬季

    英翔的儿子英修罗在十岁生日那天前来寻找父亲。英翔惊见儿子,同时听到依露逊已逝,不由悲喜交加。修罗年纪尚小,才见到父亲,本应共享天伦之乐,可英翔病情恶化,生命只有短短的一年了……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桃李满园春

    桃李满园春

    桃李满天下,学子尽乾坤。这是一个穿越成书院山长之女的姑娘吃吃喝喝慢慢长大,沾了满袖书香染了一身清华的故事。十数年后,大梁朝堂俱是万里之学子,万里书院之名,名扬天下。嗯,如果金手指不那么坑就更好了。
  • 别来无恙,各自安好

    别来无恙,各自安好

    我亲眼看着时光将身边的一切变得苍老又模糊,想要伸手碰触,却只是冰凉一片,那些如冰般清凉的记忆,在最炙热的年华里,失却了原有的坚执,一点一点的幻化成一汪水,只映射出你那最是落寞的姿态,最终,却连原有的轮廓都消失不见。一段不解之缘。各自安好。。。。
  • 摇曳的梦

    摇曳的梦

    十八岁是青春期混乱不堪的一道门槛,每个人都曾困惑过、迷茫过,女作家用细腻的感情刻画了一群徘徊在青春门槛的少男少女。通过主人公以及每个青春期少年的心理变化和非常别致的语言,透视了新世纪青年人的情感生活。本文的主人公琳,遇到了可人的老师后,自以为是走进了轰轰烈烈的爱情漩涡里,并出演了一系列对人体艺术的追逐、探讨,而不能自拔……身心遭到了极大的损伤,好在有一大帮子正直、善良的同学、朋友的关爱,使她走出痛苦的渊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