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6500000026

第26章 浙中王门学派的早期型态(7)

[197]据蔡汝楠《传习录》校刻本“右曰仁所录”后薛侃注云:“曰仁所纪凡三卷,侃近得此数条并两小序,其余俟求其家附录之。正德戊寅春薛侃识。”

[198]《王阳明全集》,1567页。

[199]在徐爱的序跋引言中虽未见“传习”二字,但从其序以孔子之言为准绳,加之南逢吉在其序后又明言:“此徐子曰仁之自序。1988。

[202]《横山遗集》卷首《刻徐横山集序》。

[203]《横山遗集》卷上《同志考序》。按:然朱节所撰徐爱祭文则称:“而与同师事乎阳明。”意谓自己是与徐爱一起师事阳明的,[101]多洛肯:《明代浙江进士研究》,59页。

[102]《横山遗集》卷上《送戴工部摧芜湖归序》。

[103]《横山遗集》卷上《送戴工部摧芜湖归序》。按:说到徐爱的廉政思想,还得再提一下其父徐玺。据吕柟《古真先生传》:“爱举进士,出知祁州,适天下多故,廉能大闻于畿甸。而(徐玺)先生至祁,俭朴滋甚。人或语及贫富事。曰:‘昔人教儿世且嗤之,吾将教儿贪耶?’”(《泾野先生文集》卷三四,《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六一,453页)说明徐爱为政清廉,生活俭朴,与徐玺的教导有密切关系。

[104]《横山遗集》卷下《应诏陈言“上下同心以更化善治”奏疏》。

[105]《横山遗集》卷上《答邵思抑书》。

[106]《姚江逸诗》卷七,《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四〇〇,134页。”故笔者推测,“传习录”之命名可能出之徐爱。

[108]《两浙名贤录》卷四《理学》。

[109][110]《思复堂文集》,43页。

[111]《两浙名贤录》卷四《理学》。

[112]《余姚县志》卷二三《列传》九。

[113]《王阳明全集》,984页。

[114]《思复堂文集》,这与徐爱所记稍有出入。

[204]《黄宗羲全集》第7册,226页。

[116]据季本说,三子受业阳明的地方是在“阳明山中”即阳明洞:“时闻先师倡道阳明山中,(蔡希渊)乃偕守忠往受业焉,因与余姚徐君曰仁为三友,刊落繁芜,学务归一。”(《季彭山先生文集》卷三《奉议大夫四川按察司提学佥事蔡公墓志铭》,890页)

[117]《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一三,720页。

[118]当时王门中流行着徐爱“及门最先”、季本“及门最久”的说法(如徐渭说:“自新建先生倡道东南,四方之士兴起而从之者,无虑数百千人,而彭山季先生及门最久,称高弟。”(《季彭山先生文集》卷五《季彭山先生传》,437~439页))。后者余以为是,前者则有失精确(详见后述)。

[107]《黄宗羲全集》第10册,503页。按:王阳明《寄希渊》书曰:“守忠来,承手札喻及出处,此见希渊爱我之深,他人无此也。

[120]同上书,731页。

[121]参见《白鹿洞志》卷一二,248页。

[205]《浙学宗传·明曰仁先生徐爱》,436~437页。

[122]《季彭山先生文集》卷三《奉议大夫四川按察司提学佥事蔡公墓志铭》,890页。

[123]《季彭山先生文集》卷三《奉议大夫四川按察司提学佥事蔡公墓志铭》,890页。

[200]转引自蔡汝楠:《传习录校本》。然此义亦惟希颜有之,他人无此也。”(《王阳明全集》,156页)对希渊的理论勇气,既赞赏又担忧。

[124]两书分见《东廓集》卷一、《白鹿洞志》卷一二。

[125]《季彭山先生文集》卷三《奉议大夫四川按察司提学佥事蔡公墓志铭》。

[126]《石龙集》卷二六《奠朱白浦侍御文》。

[127]《王阳明全集》,960页。

[128]参见《泾野先生文集》卷二〇《答山阴朱守中道长书》。

[129]《泉翁大全集·泉翁大全文集》卷九《答朱守中侍御》。

[130]《泉翁大全集·泉翁大全文集》卷一五《叙别》。

[131]《寿徐横山夫人五十序》,《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一三,720~721页。

[132]《黄宗羲全集》第7册,224页。

[133]参见钱明:《阳明学的形成与发展》,116~118页。

[134]《友庆堂合稿》卷四《三益轩会语》,第139条。

[135]《黄宗羲全集》第7册,224页。

[136][137]《王阳明全集》,955页。

[141]《湛甘泉先生全集》卷七《答徐曰仁工曹》。

[139]参见《阳明年谱》正德十二年五月条、王应鹏《祭文》、《名山藏》卷一三《儒林记》。

[140]参见邓志伟: 《王学与晚明的师道复兴运动》, 《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一一一,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按:日本京都大学附属中央图书馆藏有嘉靖三十年蔡汝楠校刻本的重印本,因该本版心下端有“衡湘书院校刊”六字,248页。

[142][143]《横山遗集》卷上《同志考序》。

[144]徐爱病逝后,阳明“及门高弟咸推重中离薛公”(《罗明德公文集》卷二《云门录引》),故由薛侃来撰写《续同志考》是名正言顺的。另据钱绪山《答论年谱书》曰:“昨见兄(指罗洪先)疑,又检中离《续同志考》,舒芬名在列,则其诸所相传者不诬也。”(《王阳明全集》,1377页)可见,薛侃的《续同志考》是阳明学派的基础性资料,绪山等人编纂《年谱》亦要以该书为基准。

[145]《王阳明全集》,1235页。

[146]据何乔远《名山藏》卷一三《儒林记》载:“(徐爱)举进士,为南京郎中,与黄宗明、薛侃、马明衡、陆澄、季本、许相卿、王激、诸偁、林达、张寰、唐愈贤、饶文璧、刘观时、郑骝、周积、郭庆、栾惠、刘晓、何鳌、陈杰、杨杓、白说、彭一之、朱篪辈,日夕绩砺不懈。”然此处所载,并非都是阳明的早期弟子,更不见正德初年之入门者。

[147]湛甘泉为徐爱所撰的《祭文》尝曰:“推阳明义,视我师兄。”然此处之“师兄”,115页。按:周汝登的《圣学宗传》亦从此说。这样的错误发生在既非纯学者出身又非浙江人的刘鳞长身上,当解为师与兄。因甘泉从未师从过阳明,何来“师兄”一说?倒是徐爱曾“尽究(王、湛)二子所得之奥”,除了师从阳明,似乎还师从过甘泉,故称阳明为师,而称甘泉为师与兄。只不过对徐爱来说,阳明师的影响力要远大于甘泉师罢了。

[148]读徐爱《三月丙寅纪梦》诗,便可体会到他对湛、黄二子的特殊情感:

“我拜甘泉堂,何时西泉来?阳明须臾至,偕登罗浮台。台高草堂春,尊酒同颜开。

遥呼石龙子(黄绾号石龙),如何滞天台?……不必究所论,此乐已无涯。”(《横山遗集》卷上)

[149]湛甘泉在《赠别应元忠吉士叙》中亦云:“正德丙寅,始得吾阳明王子者于京师,因以得曰仁徐子者。”(《泉翁大全集》卷一五)然《阳明年谱》只记载了弘治十八年至正德元年,阳明在京师与甘泉“一见定交,共以倡明圣学为事”,而并未记载徐爱“侍侧”王、湛之事(参见《王阳明全集》,似乎还可以原谅,1228页。,8页,台北,学生书局,43页。”(《石龙集》卷一七《寄阳明先生书》三)直到正德末年,“阳明归越,先生(指黄绾)过之,闻致良知之教,曰:‘简易直捷,圣学无疑,先生真吾师也,尚可自处于友乎!’乃称门弟子”(《黄宗羲全集》第7册,318页)。也就是说,黄绾虽与阳明相识甚早,然发生在与徐爱同邑(周氏出生在余姚的邻县嵊州,才正式称弟子,这在王门中是十分罕见的。

[152]《王阳明全集》,877页。

[153]同上书,1371页。

[154]同上书,1231页。

[155]黄绾撰于正德十一年的《实翁先生寿序》云:“绾先选部(按:黄绾父亲黄俌,1449—1506,字汝修,初号艾斋,后更方麓,登成化十七年进士第,初授职方主事,改武选郎中,赐通议大夫詹事府詹事兼翰林院侍讲学士),公(指王华)同年而好。公子守仁,绾则从而赖其成,即所谓得圣人之学者,于是以为公寿。”

(《石龙集》卷一一)此时黄绾对阳明已相当崇拜,故毫不讳言自己赖阳明而得圣人之学的事实。

[156]《横山遗集》卷上《和友人黄宗贤漫兴二绝》。

[157]《王阳明全集》,1409~1410页。按:在此过程中,当时皆属绍兴府管辖)的周汝登身上就有点不应该了。

[151]至徐爱殁后,黄绾才比较明确地纳贽北面,奋然有志于阳明之学,诚如其所谓:“初春乡人归,辱手札并《祭徐曰仁文》,令人凄然,益念斯世之孤,不知何日得从阳明之麓,以毕此生也。

“予尝与阳明、甘泉日相砥砺,同升中行。然二公之学,一主于致良知,一主于体认天理,于予心尤有未莹,乃揭艮止、执中之旨,据说就来源于刘宗周的《刘子道统录》(参见《中国历代书院志》第9册,以为圣门开示切要之诀,学者的确工夫,端在是矣,外是更无别玄关可入也。”(《明道编》,77页)《明道编》是黄绾晚年的作品,由此可以看出,到了晚年,黄绾已试图超越王、湛,直至取而代之。从资历上看,黄绾有这样想法也是合情合理的。

[115]《王阳明全集》,《中国历代书院志》第1册,406~409页,据笔者分析,1226页)。

[159]《王阳明全集》,955页。

[160]《横山遗集》卷上《龙溪次世瑞韵》。

[161]徐爱的《三月丙寅纪梦》(详见注148)诗,说的是黄绾滞留家乡,没来与阳明、甘泉一起“尊酒同颜开”的事,便隐约向我们透露出了一点黄绾与阳明之间的微妙关系。

[162]《石龙集》卷一一《实翁先生寿序》。

[163]参见《黄宗羲全集》第8册,144页。按:该书未见于万历十六年编刻的《湛甘泉先生全集》之通行本及其他刊本。

[164]序见《湛甘泉先生文集》万历七年三十五卷本。按:该序文亦未载于通行本。参见乔清举:《甘泉文集考》,《中国哲学》第19 辑,长沙,291页)。

[207]《刘宗周全集》第2册,1997。

[165]《横山遗集》卷上《送黄宗贤谢病归天台诗叙》。

[166]徐、黄二人作为阳明早年的道友和弟子,常在暗中较劲,很少公开论学,用徐爱的话说,即“似可亡言矣,而犹有言乎哉!”(《横山遗集》卷上《送黄宗贤谢病归天台诗叙》)

[167]有关正德二年入阳明之门者,墨憨斋的《皇明大儒王阳明出身靖乱录》记载得较为详细:“徐爱、蔡宗(按:原文缺‘兖’字)、朱节、冀元亨、蒋信、刘观时,皆来执贽问道。”然冀元亨、蒋信皆为阳明谪龙场以后的弟子,《靖乱录》所记明显有误。

[168]《横山遗集》卷上《同志考序》。

[169]《黄宗羲全集》第7册,252页。

[170]据《年谱》记载:正德二年,阳明在越;夏,赴谪至钱塘(参见《王阳明全集》,1227~1228页)。徐爱等人可能就是此时师从阳明的。黄宗羲亦曰:“阳明出狱而归,先生即北面称弟子,及门莫有先之者。

[150]参见《王阳明全集》,然至阳明晚年归越讲学时,黄绾采取的是折中诸儒的办法,昭示同志,岳麓书社,阳明出狱归越当在正德二年春,而为饰词以欺执事者哉!……夫谴不谴,与纯甫住密迩。由此可见,133~134页。

[208]参见《王阳明全集》, 《年谱》所记不明。

[171][172]《王阳明全集》,226页。

[158]《明道编》,15页。”(《黄宗羲全集》第7册,248页)另据徐爱说,他于“丁卯(正德二年)春,始得以家君命执弟子礼焉”(《横山遗集》卷上《同志考序》)。说明徐爱对王道的政治、学术立场仍予以一定的理解,而并未像阳明那样牢骚满腹。

《明清史料汇编》集9册,32页,台北,文海出版社,1990)。

[174]《王阳明全集》,159页。

[175]故而徐爱不仅主张为每一位同志立传,而且竭尽全力地保护哪怕意见不太一致的同门好友。据其《与许立升书》载:“夫王道者,爱之同门友也。其心行爱所素知,敢以一日之故,116页。

[209]《黄宗羲全集》第10册,固无加损于执事与王道,而爱犹以告者,盖同年知厚之私,亦效忠之意,非但为王道游说已也。”

王道(1476—1532),字纯甫,号顺渠,武城(今属山东)人,正德进士,曾任应天教授,初学阳明,后师甘泉,在阳明门下属于那种见风使舵、首鼠两端的立场不坚定分子。正德八年,阳明在写给黄绾的信中曾极为伤感地说道:“世衰俗降,友朋中虽平日最所爱敬者,亦多改头换面,持两端之说,以希俗取容,意思殊为衰飒可怜。……仆在留都,55页。

[210]《黄宗羲全集》第7册,始觉其有恝然者。

寻亦痛自悔责,以为吾人相与,岂宜有如此芥蒂,却是堕入世间较计坑陷中,亦成何等胸次!……自谓吾党数人,纵使散处敌国仇家,当亦断不至是。不谓今日亦有此等议论,此亦惟宜自反自责而已。”(《王阳明全集》,151~152页)后徐爱替王道说话,虽非因一日之交情,然的确是由于“其心行爱所素知”也。……其后纯甫转官北上,何能照?

先生之格物,王华曾为上虞曹娥墓撰写过碑词,故又称“衡湘书院本”。

[176]《王阳明全集》,270页。

[177]同上书,271页。

[178]即《传习录》上卷第62条所记:“曰仁云:‘心犹镜也。圣人心如明镜,常人心如昏镜。近世格物之说,如以镜照物,照上用功,不知镜尚昏在,249页。

[211]同上书,如磨镜而使之明,磨上用功,明了后亦未尝废照。’”(《王阳明全集》,20页)在《传习录》中,其他人的话皆以问话而请阳明回答的形式出现,惟有徐爱的这段话,似乎是在代替阳明回答,这绝非偶然。

[179]当时有人就曾这么告诫想入王门的人说:“今之言道,莫阳明夫子若,而世方哄然訾议,彼苟有慕,人将畏而违之,何利焉?”然徐爱则不这么认为,正是他极力鼓动陆澄向阳明执弟子礼的(参见《横山遗集》卷下《送陆子清伯行序》)。

[180]《横山遗集》卷下《赠薛子尚谦序》。

[181]《传习录题辞》,《王阳明全集》,1页。

[182]《湛甘泉先生文集》卷三〇《祭徐郎中曰仁文》。

[183][184]《横山遗集》卷上《同志考序》。

[185]《横山遗集》卷上《写怀歌答族侄次韵》。

[212]同上书,碑词“极阐扬孝道,推引劝励,沨沨可读”(《横山遗集》卷上《东江吊古记》)

[187]《传习录跋》,《王阳明全集》,10页。

[188]参见钱明:《王阳明及其学派论考》下篇第十三章。

[189]《横山遗集》卷上《答王承吉书》。

[190]据徐爱说,201页。

[201]参见陈荣捷:《王阳明〈传习录〉详注集评》。可见当时王华在家乡提倡孝道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

[191]该段话是指王华受提学张时敏的推荐,作为浙江方伯宁良之子的家庭教师,被迎至祁阳教喻宁竑之事(参见《王阳明全集》,1388、1394页)。

[192]《横山遗集》卷上《东江吊古记》。

[193]《中国子学名著集成》录有徐爱所编的《传习录》上海涵芬楼景印、明崇祯间施忠愍刊本。

[194]《王阳明全集》,203页。

[195]从阳明《寄邹谦之·二》的上下文分析,此书从“或问《文公家礼》”

开始至末尾的一大段内容,当是徐爱所记。

[196]《姚江逸诗》卷七,《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四〇〇,134页。

[119]《明史列传》卷七〇,3314页,台北,学生书局据康熙抄本影印,1960。

[138]《王阳明全集》,745~746页。

[206]《姚江书院志略》卷上《祀典·徐曰仁传》的资料,并把阳明与甘泉的思想融会贯通。比如对于甘泉,其《春秋原古序》即曰:“时犹未见湛子之书,今偶见之,多与予合。乃取湛子之书及《三传》、胡氏,参以诸儒之说而折衷焉,一皆以圣经明文为据。虽云经传,或由汉儒附会,后儒曲说,皆不敢信,必质诸真圣人之经而后敢安,此予之志也。”(《黄宗羲全集》第7册,326页)后其门生吴国鼎在《〈明道录〉跋》中又说,黄绾曾谓四方来学者曰:

[173]后人又有以闻阳明晚年之说而定王畿、钱德洪为王门“闻道最蚤”者,如《有明于越三不朽名贤图赞》陈昼卿刻本赞曰:“阳明高弟,首推王、钱;闻道最蚤,信道尤坚;引导后进,有开必先;患难相从,心丧三年;有功绝学,绵此宗传。虽曰钱为正学,而王近入禅;要皆孔门之颜、曾,与曰仁而三焉。”(沈云龙:

[186]《横山遗集》卷上《与林巡抚粹夫书》。

同类推荐
  • 曾国藩冰鉴(第六卷)

    曾国藩冰鉴(第六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 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 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 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 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 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 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 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 人、识人、用人方面能够获得厚益。
  • 灵动之欲

    灵动之欲

    在科学技术走向高度发达尤其是航天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今之世,探寻宇宙奥妙及万物本源问题更加引起世人的浓厚兴趣。带着这个疑问,作者对事物的形成和发展进行了深度思考,从而得出“欲乃万物之源”的哲学结论。本书探天理、究人伦、论教育、说谋略、谈情爱、道意识、鉴历史、通未来,以欲理统御全篇,汲取并融汇古今中外哲学前辈的思想精髓,对宇宙万物、人类历史及人类意识等问题加以研究和探讨,通过旁征博引、史论结合,从不同角度揭示了“灵动之欲”在其中的根本作用。本书主旨在于进一步激发广大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爱好者对宇宙万物及人类意识的研究兴趣,以便更好地促进每个人的健康成长以及整个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良性发展。
  • 孟子(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孟子(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孟子对于中国文化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两千多年来,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从他的思想中获取营养。这种影响,仅从我们的常用语中就可以得到证明。
  • 少年中国说(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少年中国说(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本书精选了梁启超先生在政论、文论、讲演和诗词等方面最具代表性的一些作品。可以说每篇文章都展现了梁启超先生独特而汪洋恣肆的文笔和激扬而与时俱进的思想,具有极高的知识性和可读性。
热门推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一夜成妃:太子,太霸道

    一夜成妃:太子,太霸道

    一朝穿越,嫁给了当世冷峻,嗜血的太子,成为了他的妃子,婚后的相处共患难让两颗心紧紧相连,她说:“一生一世一双人”;他笑着回:“没事分手,只有丧偶”。但,当阴谋,背叛袭来时,他们能否鉴定他们的承诺。
  • 大魔术师

    大魔术师

    我相信奇迹,但从来没有想过,奇迹会真的发生在自己的眼前,2009年的一天,我受邀参加一个电视魔术秀的评选,当评委,这并不是因为……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重生之我是慈禧

    重生之我是慈禧

    人总是必须在和社会生活在一起,而不能脱离这个时代。杏贞放下珠帘,在摇摇晃晃的马车中,闭上眼睛默默的闪回着自己高中历史书上学到的那些清朝耻辱史:两次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香港!台湾!琉球!外兴安岭!库页岛!朝鲜!越南!......双手紧紧蜷缩,银镶猫眼石的护甲硌地手心发疼。一幕一幕的场景在杏贞的脑子里滤过,其中大半都是自己这个身体造的孽!你愿意就这样醉生梦死,然后留几千年的骂名下去吗!杏贞!你真的要这样丢脸吗?!!?!?然后死后没几年就被掘了陵墓,还被天下人拍手称...
  • 最妃

    最妃

    命运的齿轮转动,是一见钟情的缘,还是命中注定的劫?当小腹黑遇上大腹黑,谁黑了谁?———轻松宠文,看妖孽男主如何宠妃养成。【小剧场:】慕容妃姒:烬哥哥,我去了东宫,把太子妃打了一顿。南云烬:(神色淡然)打了便打了,让幻觉送点医药费去便是。慕容妃姒:你知道我为何打她吗?她骂我是狗!南云烬:(怒而拍桌)放肆!她当本王是死的吗!!慕容妃姒:嗯嗯,她太过分了,我说她太美了,亮瞎了我的狗眼。南云烬:……慕容妃姒:她说那我一定不是南凤国的,因为南凤国的狗长不出人模样。南云烬:!!!
  • 销售从被拒绝开始

    销售从被拒绝开始

    一位65岁的美国老人,发现自己有一份无形的资产——炸鸡秘方,于是开始四处兜售。但迎接他的是一次又一次的被拒绝。然而老人没有沮丧,没有止步,经过1009次被拒绝之后,在第1010次,终于有入采纳了他的建议,从而也有了如今遍布世界各地的快餐品牌——肯德基。1009次拒绝之后,肯德基的事业起步!
  • 寒情王爷的鬼面医妃

    寒情王爷的鬼面医妃

    五岁之前,她只是一个单纯的小女孩五岁之后,在亲眼看到父母在自己面前被人杀害以后,她成了无血无泪的人花费了二十年时间,她报了父母的仇,然后自己也举枪自尽了醒来之后,她发现自己穿越了成了一个一动也不能动的婴儿还有一个让她震惊的消息就是她的身份一个被人陷害的一国公主但是她却并不想回去四周都是恐怖的狼叫声就在她以为自己要死的时候,她被一个怪老头抱回了一个林子后来她才知道这个老头就是江湖上赫赫有名的神医‘风老子’可是她只叫他‘疯老头’然后她开始了漫长的学习过程后来的二十年间,她最常听到老头一句话就是:“风无情,你这个死小孩怎么就这么冷血无情啊。”
  • 首席,吻你不上瘾

    首席,吻你不上瘾

    原书名《恋上酷酷小丈夫》与《执行总监的逃妻》初次见面,她差点死在他的车轮下;于是,她气呼呼的扒走了酒醉不醒的他的高级T恤,岂料她从此惹祸上了身;她只想做他的姐姐,但他却任性的不允许;他越是追,她越是逃,所以他疯狂的追逐,她却始终在逃…六年后,精疲力竭的她终于被如同来自地狱的他抓住;他的嘴角,挂着一抹嗜血的冷笑,他绝情的掐着她的脖颈,面无表情的对她说“我会折断你的手脚,让你永远都不能再逃……”※※※※※推荐静茗的新书,请大家继续支持:《魔君,请你温柔一点》http://m.pgsk.com/a/197213/
  • 下堂妻要拒婚

    下堂妻要拒婚

    她,柳弯弯,大龄剩女一枚。一朝穿越,得知了自己竟然嫁做人妇。还没来得及高兴,就在此的得知了,她是个弃妇。大怒一声"靠,老娘好不容易嫁出去,竟然是弃妇。"好吧木已成舟,弃妇就弃妇。常言道,正妻为尊,可是为什么,这里却全变了?小三挑衅,丈夫偏爱。婆婆刁难。还时不时的有外宾前来暧昧。温柔太子总是含情脉脉略带悲伤:“弯弯,日后,我若为帝,你必为后。”邪魅奸商总是风情无限:“弯弯,你说过,我的就是你的。那么,是不是说我也是你的?”神仙大伯更是云淡风轻说爱她。还有黑腹相公,总是纠结的看着她。柳弯弯无奈摇头:正室难当啊,斗小三,防相公,还要外带自己产业。当真是正室难为。片段:一家宴上,女子一身和她相仿的红衣亮相,带着胜利者姿态看着柳弯弯:”姐姐,相公说,这次家宴由妹妹主持,姐姐不需要来的。“柳弯弯闻言,婉约一笑:”妹妹,没记错的话,这家的正室,目前还是我。该走的,是你才对。“此言一出,满座哗然。片段二还算优雅的房间内,男子一身紫衣,看着柳弯弯,妖娆道:“弯弯,这次的生意,你输了。”柳弯弯依旧在笑着,那么的温柔,转瞬间,冷漠看着男子道:“输赢还很远我这辈子,从来没输过。”片段三皇宫中,男子一脸柔情:“弯弯,现在我是皇帝了,我可以娶你了。六宫只为你一人而设。”柳弯弯闻言,平静的很:“皇上,你想要开疆扩土的事情,已经不是秘密,何必要让弯弯成为红颜祸水?天下,与我无关。”谁言弃妇不受宠?且看柳弯弯如何化险为夷柳暗花明,最终和心爱的人,一生一世一双人的故事。作者的话:此文乃正剧,此文乃一对一。此文偏宅斗···最后,欢迎大家踊跃收藏。http://m.pgsk.com/2339491891/profile/这是鱼蛋的新浪微博,刚刚开通,有微博的亲们,调戏我吧。推荐自己的新文(腹黑儿子拐娘亲)部分简介当现代铁血教官穿越成古代生孩子的“男人”,会是如何的爆笑场景?当现代女,穿越古代世袭丞相世家,会是如何的憔悴?当她穿越当天,生下了一颗巨星大蛋,会是怎么样的无语问天?当蛋碎了,娃大了,不叫娘亲叫娘子,她又会是何等的崩溃?腹黑儿子拐带残暴娘亲,谁输谁赢?穿越不可怕,可怕的是穿越的莫名其妙。她好生生的一大活人,不过是在浴室睡一觉,醒来就遇到了自己生孩子,多么让人泪流满面的悲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