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4300000003

第3章 围猎风波

伍子胥现在又成了公子姬旦与公子夫差的老师。但是从私人交情上,他与夫差走得比较近,与姬旦么,不过是一个师徒的名头而已。

姬光千岁虽然感觉自己仍然是年富力强,没有体力不支的感觉。但是他也知道不早一天立储,朝中便多一日不得安宁。对于到底是要立自己的次子姬旦,还是自己的长子长孙夫差,姬光还真是拿不定主意。姬旦与夫差虽是叔侄,但是二人年纪却不相上下。要说他对这两个人都是比较欣赏的,虽然说姬旦做事有些霸道,不太柔和。但是姬光感觉姬旦颇有自己年少时的风格。而夫差呢,从小就聪颖过人,为人谦和,与自己亡故的爱子姬破十分相似。姬光有时候,想起姬波来,不免伤心。若是自己没有让姬波回去找心也,姬波也不会死在庆忌的手上。那样自己现在也省了很多烦恼,顺理成章的,姬波便是太子,将来再传给夫差。可是如今长子没有了,自己若将王位传于次子姬旦,而冷落了夫差。恐怕姬波儿也不能瞑目。可要是将王位传与姬旦,就只怕夫差和一些朝臣们不能心服。而且姬光也看出来了,以姬旦的性格,若是他做了国君,为除后患,他也一定不能饶得了夫差。

姬光最怕的就是在自己的后代身上也发生自己曾经经历的事情。他有心与伍子胥商量,可是好几次了,伍子胥是说什么也不肯讲出一点意见。

伍子胥自做受了吴王的重用,事情可是渐渐得多了起来。不过他的首要大事,还是要制定出一套完美的伐楚计划。

面对地域广大的楚国,伍子胥制定的策略并不是正面开仗,而是采取一种类似于游击战术的打法。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让整个楚国的军队一直处于疲于奔命的状态。但是此种战术是不可能在短时期内达到收获什么大的成果的,只能是做好持久战的准备。

在与楚国的争锋之中,伍子胥投入了很大的精力。但是在吴王朝的内部,上演着比吴楚争锋更加激烈的斗争,便是姬旦与夫差的储位之争。姬旦的嚣张与神勇与夫差的看似柔和与软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姬旦想当然地认为自己会是吴国当之无愧、独一无二的王位接班人。

但是姬旦也感觉到了夫差的存在与力量。因为夫差的身份十分敏感,即便夫差自己没有什么想法,只怕朝中有人会借其名而兴风作浪。况且姬旦也看出来姬光对于夫差的喜爱和对于姬波的怀念之情,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越来越加重了。就唯恐姬光将对姬波的思念附加在夫差的身上,如此对于自己可是大大的不利。所以在对待自己的侄子夫差的态度上,姬旦极尽贬低之能事,处处与之争短长、论高低。姬旦就是想全面地把夫差打趴下,让他陷入自觉的一种状态。到时候,即便是有人支持他,他也不敢出头。

这样的事情,看得最清楚的莫过于是姬光。但是姬光却处于两难的境地,舍不得儿子,也丢不下孙子。姬光的想法就是先随便他们去吧,我一时半时的,且死不了呢。事情还是等到非要见分晓的时候再做决断吧。

一日,天色晴和,微风习习。姬光心情大好,便临时决定要去姑苏城的郊外行围射猎。姬光带着姬旦,夫差,伍子胥,贾宾,还有其他的一些朝臣一起去了。要说到剑术,姬旦可是个高手,夫差也确实是差了点。可想而知,姬旦要好好利用这个机会,让父王看看自己是如何地骁勇,如何地具备“乃父之风”。

姬光射中了一只麋鹿,他哈哈大笑,“姬旦,夫差,你们看孤王还不曾老啊”。姬旦马上施礼,“父王,您不但是没有老,而且比起我等晚辈来,您可是越发地骁勇”。姬光大喜,看看一旁坐着的伍子胥,说道:“伍先生,你何不也去玩乐玩乐。你看你,整日忙着朝中的事情,我的伍先生都太疲倦了”。姬光拍了拍伍子胥的肩头。伍子胥起身施礼,然后上了一辆车,驰骋了一阵子,他抽弓搭箭,对着天空的一只飞雁射去。就听见长空之中一声哀鸣,箭杆正刺中了大雁的咽喉。伍子胥箭射飞雁,惹来众人欢呼。兵丁们将大雁捡回来,姬光连连点头称赞,“先生,你的身手不亚于当年呀,不过孤王可不是你的对手”。伍子胥赶忙施礼,“千岁过誉了,微臣不过是碰巧射中而已”。

姬光对着姬旦和夫差说道:“你们也去,看看你们及不及伍先生的能为”。姬旦早就手痒痒了,他听姬光如此一说,马上施礼道:“父王,孩儿愿意与伍先生比试比试”。伍子胥忙道:“公子,微臣哪里是公子的对手。不过是大雁碰巧贪嘴,想要咬住箭头。它还不知道自己要命丧无常呢”。

听了伍子胥的这个话,姬旦不以为然。他只觉着这是伍子胥的一句谦辞,并不在意,驱车向前。可是姬光看了看伍子胥,觉着他这话说得怎么听着有些别扭呢。不过本就是在玩乐,姬光也没有多说什么。人们都看着姬旦要怎样的表演,这时就听着天空中又有大雁飞过的声音,而且还不是一只呢,是一对。两只大雁一左一右地飞过来,雁叫声似有凄婉之音。

姬旦看着这对大雁飞到快要到自己的正上方之时,搭悬扣,抿朱红。就听着嗖的一声,这次伴随着箭入咽喉的,不是一声哀鸣,而是两声。然后就见这一对大雁齐刷刷一起落到了地上。观看的人们第一时间都没有反应过来,停顿了片刻,才爆发出长久的掌声。

姬旦在人们的颂扬声中,下了战车。亲自手捧着双雁,走到姬光的面前,施礼说道:“父王,孩儿箭射中了双雁”。姬光哈哈大笑,“好啊”,对群臣道:“今日回去,少不了大雁肉尝尝鲜咯,哈哈”。旁人也都跟着念喜歌儿。姬旦就是这样,情绪很容易激动。他也为自己的胜利而叫好,忍不住说道:“父王,孩儿有意再去射杀一只梅花鹿,请众位品尝”。姬光点头,“好,你就去射来”。

姬旦重又上了战车,扬鞭策马。姬旦离去之时,夫差擦了擦额头的汗。他生怕方才姬旦又讥讽他呢,还好没有。不过他知道,等一下也少不了。姬光一边看着姬旦远去的身影,一边手捻着须髯,露出满意的神情。夫差越发有些紧张,他偷眼看了看伍子胥。巧了,伍子胥也刚好朝他这边看过来。

伍子胥看出夫差不自然的表情,冲他点了点头。夫差有些会意,也轻轻地点了点头。他们这你一点,我一点的,外人自然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可是夫差心里明白。自从夫差拜了伍子胥为师,他一有机会就去伍子胥的府上坐坐,于伍子胥没话找话地说说家长里短的,送上些不贵不贱的东西。他知道送的贵重了,伍子胥也是不会收的。伍子胥虽然尽量避免参与到储位之争当众,但是他也被夫差的诚意打动。所以在夫差好几次求教如何“自保”的时候,伍子胥之谈谈地透露出几个字,“无为,孝道”。

同类推荐
  • 大明王朝2

    大明王朝2

    明朝,取《易经》中“大明始终”之意,朱元璋,是一个伟大的人物,他干脆利落地灭了元朝,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然而,他的王朝又要马上过去,化作历史的烟尘。
  • 清客

    清客

    一笔好字不错,二等才情不露,三斤酒量不醉,四季衣服不当,五子围棋不悔,六出昆曲不推,七字歪诗不迟,八张马吊不查,九品头衔不选,十分和气不俗——溯流五百年,体验遗失久远的生活趣味,贼道三痴倾情力作——《清客》。
  • 三国之藩王天下

    三国之藩王天下

    东汉末年,豪杰并起。爱恨忠奸,是非不辨。君子之泽,五世而斩。中原逐鹿,谁主沉浮?
  • 明史三记之马背王朝

    明史三记之马背王朝

    公元一六五八年,明代最后一个小皇帝,南明小朝廷由广西贵州退入云南,在吴三桂,卓布泰的围追下,逃往滇西边境,晋王李定国在贡山伏兵,不料大理寺卿卢桂生告密,李定国大败,高文贵等四将战死。永历帝退入缅甸,后被缅方执拿,送给吴三桂。公元一六六二年四月被吴三桂杀于昆明。时晋王李定国,巩昌郡王白文选仍率部转战滇西,闻永历死讯,李定国病故,白文选降清。李定国部将杨容将蜀王刘文秀所献的十六万两黄金藏在道人山,欲图东山再起。多年后吴三桂反清,杨容下山投吴三桂......寻朱明后人。南明王朝始建于广东,流转湖南.广西.贵州.云南.一直在马背上流亡,至永历帝死,前后近二十余年,史称“马背王朝。”
  • 九幽记

    九幽记

    大明武宗年间,宦官刘瑾专权,设内行厂。东厂头领、西厂头领与锦衣卫指挥皆与刘瑾互通声息,以致大明天下首次出现厂卫合势,特务遍布天下,官吏军民非法死者数千,人们视宦官如虎狼,见锦衣卫如鹰犬。故事,要从当时一个市井少年身上说起。一个得罪了内行厂的平凡少年,即将因此而落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热门推荐
  • 狼皮卷

    狼皮卷

    小故事撼动心灵,大道理点透人生!一本好书,将改变无数人的命运!系统、实用、经典、精练的哲理故事书!精辟的文字,系统的内容,经典的故事。
  • 惜年

    惜年

    一场不期而至的船难,让18岁的潘希年对费诺念念不已。但因年龄的差距、身份的阻隔而不得不遥遥相望、苦苦煎熬。希年求之不得的爱情,费诺却退避三舍,就在拉锯和僵持之中,一切都变成了一场解不开的迷局。即便暴风雨夜那忘情的拥抱,凄冷黑暗里一个个悄然的亲吻,明知彼此心意的两个人,面前横亘着的高墙,却始终不曾消失坍塌。她要他不再把她当成那个失望无助在他面前痛哭失声的小女孩,她要他的爱。费诺却说,你值得更好的。直到有一日,他们重逢在西班牙的艳阳下,此地盛产女人、橙子、诗歌和传奇,孕育爱情,亦见证爱情,而他们两人的感情归宿,也在传奇的赭城的注视之中,走向最后的结局。精彩,尽在渥丹的惜年!
  • 好妈妈穷养男孩全书

    好妈妈穷养男孩全书

    男孩只有经历过磨砺,男孩将来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才能激发出无限潜能,变得自信、自强、自立,从而担当重任。穷养不是吝啬、打骂以及惩罚,本书告诉妈妈:和女孩相比,而是给他足够的磨砺以及发展空间。可以说,穷养的着眼点,是给儿子一个成功的人生。《好妈妈穷养男孩全书》是给妈妈一些教育上的建议,面临的竞争也许会更激烈。无论男孩的家庭多富足,男孩也要穷着养。因此,要根据男孩的心理特点进行教育,从而让儿子在习惯、品格、情商、社交能力等方面得到长足的发展
  • 邪王丑妃

    邪王丑妃

    这名丑女早已丑名在外,听其名,足以让人奔离四方…但是,笛丞相千金,有谁知道,这会只是一个表象,是聪明的大小姐为了瞒骗那些肤浅的人的表象…从来只会按自己心意行事,从不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一直奉行自己改编的名言:爱情诚可贵,生命价更高,若为自由故,却被不少于十个男人拒绝,两者皆可抛…但是,光芒又怎会轻易被遮掩,无论保密工作做得有多好,终究还是会有人发现!可,为什么发现她的秘密的人越来越多,追逐着她的妖孽美男一个比一个帅,深受皇后疼爱,一个比一个强势?可怜她小女子一名,难道好不容易接受了自己穿越的这个事实,决定过些逍遥人生的生活都这般艰难!片段一:金銮殿上,一个女人傲世而立,身上散发着一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气质,此时的她无论是身姿还是气势,不知羞耻,都足以让男人拜服,只是转眼看上她的满布雀斑且有一个胎记大大地印着的脸上是,大家便再次选择了望向别的地方,毕竟谁也不想被这丑八怪污了自己的眼睛!皇后被迫放弃…不过,殿上左上方的位置上,一道意味繁深的眼光却是丝毫没有避讳,花痴成性,直直看向了她…“小女子实在配不上绝王爷,而且,小女子希望自己的婚事能自己做主,这也是皇上欠小女子的一个承诺,现在便请皇上兑现…”语句是何其谦卑,只是这话说出来却让人听不出一丝的谦卑,见到帅哥就会飞奔而上…传闻,而更有着决断…对着皇上,也能如此高傲地说出一个“欠”字,这是史前第一人!而且还是女子,这更让人感到意外…片段二:“本王要的就是她!”传闻,这名一无是处,琴棋书画,女红舞蹈,样样不通的丑女,只会拉着自己丞相爹爹的衣裤到处招摇,专门欺负楚楚可怜比她漂亮百倍的姑娘,这名丑女,因为一切的一切都是出于妒忌,妒忌别人比自己长得更美…大殿上,妖孽般绝美的男人的一句话,便让全场震惊,大家都纷纷望向男人那修长而白皙的手指指向的方向…不过还好,最后,她的身边还有两个小姐,一个清秀羞涩,一个妩媚动人,而最中间的那位,还是不要看的好,毕竟邪王根本不可能选上那个丑女,在适婚年龄,除非邪王瞎了…“奴家参见邪王…”两位小姐看见为她们伸出的长指,两人都自信满满,以为选的是自己,便往前踏出了一步,而且说出的话语极端温柔,同样的,皇后要赐婚,余光还不屑地看了看自己身边的,嘴角扬起得意的笑,就像连体婴一般,所有动作都出现惊人的相似,似乎,邪王妃之位都非自己莫属…“本王要的是笛鸢鸢!”
  • 高原上的童话

    高原上的童话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幸福就像躲猫猫

    幸福就像躲猫猫

    李东文, 70后。1999年开始学习写作,以小说及情感专栏为主,曾在《天涯》《长城》《十月》《西湖》《长江文艺》等杂志发表小说,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读者》等转载。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沙与沫(纪伯伦全集)

    沙与沫(纪伯伦全集)

    《纪伯伦全集:沙与沫?散文集》是纪伯伦久负盛名的散文诗,那一串串珍珠一样的文字,多一颗嫌其多,少一颗不完整,犹如一件无缝天衣,若不是抵达智慧堂奥的心灵绝然写不出这样滴水见海的文字。《人子耶稣》是纪伯伦思想的另一高峰,成就绝不在《先知》之下,长期以来这部高峰之作被披上宗教的面纱,实际上在纪伯伦的笔下,耶稣早已不是十字架上熠熠生辉供信徒朝拜的基督。他只是一个平常的“人之子”,他痛苦又无奈,有悲欢有笑泪。他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大写的人,他的最大的神迹就是告诉人们:一个普通的人也能尊严地活在皇皇市井之中。纪伯伦写的耶稣,就像我们的邻居,绝不是教堂和圣经里的耶稣,这耶稣好亲切,就像是纪伯伦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