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4100000008

第8章 壮歌:红色记忆(3)

面对国民党顽固派的疯狂进攻,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根据地军民奋起反击。1943年7月9日,延安举行3万人大会,呼吁紧急动员起来,反对内战,保卫边区。同时,在舆论上采取进攻态势,对种种反共行径进行揭露,对种种反共谬论予以驳斥,1943年7月12日,毛泽东为中共机关报《解放日报》撰写了题为《质问国民党》的社论,揭露国民党顽固派破坏团结抗战,号召全国人民起来制止内战危机。针对国民党顽固派对八路军、新四军的诬陷,中国共产党陆续发表了《国共两党抗战成绩的比较》、《八路军、新四军抗战六年战果》、《两年来国民党五十八个叛国将领概况》等文件,用铁的事实说明我党我军在抗日战争中建立的丰功伟绩。1943年8月25日,《解放日报》发表社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针对蒋介石在《中国之命运》中的狂言“没有国民党就没有中国”进行了驳斥。

经过激烈斗争,共产党领导的根据地军民终于粉碎了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的第三次反共高潮。

为了从舆论宣传上反击国民党顽固派,我抗日根据地的文艺工作者,先后创作了一批歌曲,来揭露国民党顽固派倒行逆施的反动本质,呼吁反对内战、呼吁枪口一致对外。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是其中的代表性作品。

1943年10月,正在晋察冀边区平西抗日根据地宣传抗日的艺术家曹火星,看到了《解放日报》的社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十分激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使曹火星认识到,只有共产党才能引导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走向光明。这年9月,曹火星的父亲和堂弟被日本鬼子杀害,但这一切动摇不了曹火星对共产党的忠诚和热爱,他怀着对共产党的无比热爱之情和国恨家仇,在河北涿莱县(现划归北京房山县)上常山小学的油灯下,创作了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1943年12月,曹火星在晋察冀干部冬训学习班教唱了这首歌,并将其发表在“群众剧社”主办的《群众歌声》上,1945年9月12日,这首歌曲正式发表于《晋察冀日报》。

在传唱过程中,作者曾不断地根据群众的意见进行修改。如“他坚持抗战六年多”改成了“他坚持抗战八年多”。当然,最大的改动还在于将标题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改成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1948年,民主人士章乃器在东北各地参观时听到了这首歌,激动不已,但想到中国共产党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如果改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会更好,更准确,更科学。于是,在毛泽东接见时,他当面说了对歌曲的意见。不久,毛泽东就对他说:“你的意见很好,我们已经让作者把歌词改了。”从此,这首歌就以《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名字,在祖国各地传唱了。这个“新”字一加,大有画龙点睛之效,赋予这首歌曲以长久的艺术生命力。

◎ 词曲作者简介

曹火星(1924~1999),作曲家。河北平山人。1938年参加八路军,从事部队文艺工作,1948年在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学习作曲和指挥。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天津人民艺术剧院歌舞团团长,天津歌剧院院长、天津市文化局局长等职。作品有歌剧《南海长城》、舞剧《石义砍柴》,其中歌曲作品以《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影响最大。

(二)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吸取了民间流行的歌舞“霸王鞭”音乐的音调,体现出板腔体音乐的情绪发展,最终成为一种由主题材料不断发展和变化再现而构成的多段并列结构。

全曲共分3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歌曲的前两句,即歌曲核心主题。这里,作曲家旗帜鲜明、先声夺人地表达出歌曲的思想主题——“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第二部分结构相对较大,前半部分3句,落音都在“la”上;后半部分从“他领导中国走向光明”开始,节奏逐渐密集,一字一音,类似戏曲音乐中的垛板,将音乐的情绪逐渐高涨。第三部分变化再现第一部分的核心主题,但节奏拉开,音区提高,将全曲推向高潮。

(三)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唱出了根据地广大军民对中国共产党的拥护和跟着共产党走的坚定信念,歌词真挚朴实,通俗精练,曲调亲切明快、易唱易记,深受人民群众喜欢,故而得到广泛传唱。

1944年,这首歌在晋察冀的刊物上首次刊登,全边区很快就传唱开了。后来又流传到全国许多地区,不仅解放区的人民唱,国统区的人民也唱。1948年定县还没解放,老百姓都在暗地里唱这首歌。敌人很害怕,就将歌词篡改为“没有国民党就没有中国”,让老百姓唱,但根本没人理睬。后来又让国民党军队的士兵唱,结果也唱不起来。可见,只有代表人民心声的歌曲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在现代音乐艺术瑰宝中,《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一首影响力极大的红色经典歌曲之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生动地反映了人民群众热爱共产党、拥护共产党的那种炽热感情。60多年过去了,这首歌仍然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爱。它之所以能流传至今久唱不衰,在于这首歌唱出了亿万人民的心声,唱出了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共产党辛劳为民族,

共产党他一心救中国,

他指给了人民解放的道路,

他领导中国走向光明。

他坚持抗战八年多,

他改善了人民生活,

他建设了敌后根据地,

他实行了民主好处多。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黄河大合唱》

——为抗战发出的怒吼之声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大合唱》,展示了中华民族抗击外辱的伟大力量。这首大合唱,以黄河为背景,热情歌颂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光荣历史,生动反映了中国人民艰苦卓绝而又英勇无畏的抗战生活,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不可战胜的力量,深刻地痛诉了侵略者的残暴罪行和人民遭受的深重灾难,广阔地展现了抗日战争的壮丽图景,并向全中国全世界发出了民族解放的战斗号召,从而塑造起中华民族巨人般的英雄形象。

(一)

黄河,中国的“母亲河”,她见证了中华民族伟大的发展历史,孕育了一代又一代优秀中华儿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在众多歌颂黄河的音乐作品中,最成功的当首推《黄河大合唱》。

《黄河大合唱》创作于1939年,由著名诗人光未然作词,著名作曲家冼星海作曲。

1938年11月,光未然率领抗敌演剧第三队,从陕西宜川县的壶口附近东渡黄河,转入吕梁山抗日根据地。途中,光未然亲临险峡急流、怒涛旋涡、礁石瀑布的境地,目睹了黄河船夫们与狂风恶浪搏斗的情景,聆听了悠长高亢、深沉有力的船夫号子,使他受到极大的震撼,激起了他强烈的创作欲望。经过反复酝酿、构思,终于写成了长诗《黄河吟》。

1939年1月,光未然返回延安,在除夕联欢晚会上朗诵了这首《黄河吟》,获得了很高的评价。时任鲁艺音乐系系主任的冼星海听后非常兴奋,表示要将诗歌创作成一首歌。在延安一座简陋的土窑里,冼星海抱病连续写作六天,完成了这部具有历史意义的大型声乐作品《黄河大合唱》。

不久,《黄河大合唱》在延安陕北公学礼堂首演,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并迅速传遍全国,成为抗战救亡的精神号角,有力地推动了团结抗日的形势发展。

(二)

《黄河大合唱》由八个乐章组成: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第二乐章《黄河颂》、第三乐章《黄河之水天上来》、第四乐章《黄水谣》、第五乐章《河边对口曲》、第六乐章《黄河怨》、第七乐章《保卫黄河》、第八乐章《怒吼吧,黄河》。每个乐章的开始均有配乐朗诵。

《黄河大合唱》的每个乐章在表现形式、艺术形象、思想内容上都各有侧重,但是整个作品贯穿着一个主题思想,这就是“抗日救亡”,同时也歌颂了伟大的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

其中的第七乐章《保卫黄河》,是人们最熟悉的一首。这里采用了“卡农”的复调手法,给人一种此起彼伏、群情激奋、万马奔腾的艺术效果。首先是二部轮唱、然后是三部轮唱,并穿插了“龙格龙”的衬词,增强了音乐的气氛,使人感觉到抗日的力量不断发展壮大和势不可挡。

《黄河大合唱》整个作品音乐语言明快简练、通俗易解和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合唱手法丰富多彩和乐队的交响性发挥。全曲的宏伟规模和所表现出的英雄气概,构成了这部作品具有独创性的艺术特色,被认为是一部反映中华民族解放运动的音乐史诗。

◎ 词曲作者简介

词作者:光未然(1913~2002),现代著名诗人,文学评论家(前文已介绍)。

曲作者:冼星海(1905~1945),曾用名黄训、孔宇,祖籍广东番禺,出生于澳门,中国近代作曲家、钢琴家,于1939年所作的《黄河大合唱》是最广为人知的作品。留法期间,创作了《风》、《游子吟》、《d小调小提琴奏鸣曲》等十余首作品,1935年回国后,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创作了大量战斗性的群众歌曲,并为进步影片《壮志凌云》、《青年进行曲》,话剧《复活》、《大雷雨》等谱写音乐。抗战开始后参加上海救亡演剧二队,后去武汉与张曙一起负责开展救亡歌咏运动。1935年至1938年间,创作了《救国军歌》、《只怕不抵抗》、《游击军歌》、《路是我们开》、《茫茫的西伯利亚》、《祖国的孩子们》、《到敌人后方去》、《在太行山上》等各种类型的声乐作品。

(三)

1938年4月30日,《黄河大合唱》在延安陕北公学礼堂首演。当时,乐队只有两三把小提琴,二十来件民族乐器,低音弦乐器是用煤油桶制成,打击乐器有脸盆、大把的勺子放在搪瓷缸子里摇晃选成效果……这支原始的乐队烘托着40多位热血青年放声高唱。

毛泽东看了演出后,特别高兴,站起来使劲鼓掌,连声说:“好!好!好!”周恩来也为冼星海题词:“为抗战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出心声!”

《黄河大合唱》从此传遍了延安,传遍了中国,迅速在中国大地上传唱,成为抗战救亡的精神号角,并推动了团结抗日的形势发展。同时,《黄河大合唱》以其所负载的精神力量和民族个性,在海外华人及世界反***战线中得到了广泛的认同。

《黄河大合唱》飞向了世界,并此起彼伏,回响不绝,震撼人心,经久不衰。此后的数十年来,《黄河大合唱》一直作为正义力量的象征,在多个国家和地区演出,以其穿越时空的巨大魅力,在炎黄子孙中永远传唱!

在和平年代,《黄河大合唱》犹如一位战功累累的元勋,继续驰骋在国内外乐坛,成为中华民族傲人的艺术财富。

《保卫黄河》

——《黄河大合唱》第七乐章

风在吼,马在叫,

黄河在咆哮,

黄河在咆哮。

河西山冈万丈高,

河东河北高粱熟了。

万山丛中,

抗日英雄真不少。

青纱帐里,

游击健儿逞英豪。

端起了土枪洋枪,

挥动着大刀长矛。

保卫家乡!保卫黄河!

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同类推荐
  • 红歌的力量

    红歌的力量

    《红歌的力量》用全新的形式和方法来解读红色歌曲,是一种尝试,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使更多的人了解红歌,喜爱红歌,使红歌所承载的精神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 著名音乐小品欣赏

    著名音乐小品欣赏

    《青少年艺术欣赏讲堂:著名音乐小品欣赏》主要内容包括:G弦上的咏叹调、皇家焰火音乐、小夜曲、G大调弦乐小夜曲、小步舞曲、土耳其进行曲、小夜曲、G大调小步舞曲、哀格蒙特序曲、致爱丽丝、D大调军队进行曲、邀舞、引子与回旋随想曲等
  • 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毛笔书法学习与欣赏

    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毛笔书法学习与欣赏

    现存文献没有明确记载书法艺术起源于何时?不过,我们可以从文字研究中得到某些启发。汉字最初叫做“文”,甲骨文写作,像经纬交错的织纹。上古陶器多以织纹作为美饰,因此“文”字引申出美饰的含义,如古汉语中的“文饰”、“文身”等。古人用具有美饰含义的“文”来给汉字定名,说明汉字从一开始就注意美饰,具有艺术化的倾向。并且也可以由此推断,书法艺术与汉字一样古老,书法艺术的起源与汉字的起源是同步的。
  • 著名歌剧欣赏

    著名歌剧欣赏

    ,并对其进行了讲解与分析,包括《白毛女》、《江姐》、《费加罗的婚礼》、《茶花女》等。其中包含了歌剧的评论与指导性欣赏,《青少年艺术欣赏讲堂:著名歌剧欣赏》定位为歌剧欣赏入门普及型书籍,收集了世界著名的歌剧,及其创作的背景、故事等
  • 河北梆子

    河北梆子

    由于山陕、河北两地人民在语言、美学风格等方面有差异,到北京和河北演出的山陕梆子必然发生河北化,这成为河北梆子诞生的基础。河北化的山陕梆子即河北梆子。在乾隆盛世,歌舞升平,物阜民丰,为了迎合清朝统治者之所好,全国各地的戏曲班子纷纷进京献艺,形成了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的局面。乾隆三十九年以前,山陕梆子在北京戏坛并无太大的影响,直至著名的秦腔艺人魏长生进京演出,才使局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河北梆子》适合大众阅读。
热门推荐
  • 共和国勋章

    共和国勋章

    她可以使那些对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作出突出贡献的人们获得相应的荣誉和奖励,名至实归、名副其实。更重要的是,设立国家勋章的意义非常重大,设立国家勋章也是贯彻宪法,贯彻宪法至上精神的具体体现。本书收录了作者收藏的各种类型的勋章,并对其作了详细的介绍
  • 旷世毒妃:妖邪鬼帝妻

    旷世毒妃:妖邪鬼帝妻

    野心重重叱诧鬼界的鬼王,非凡天赋却拥有异于常人之功力!六界之中最没用的废材,人见人唾卑微至极!华丽穿越,给你两耳光,让你陷害我!一路复仇,扭转乾坤,有你好看。即便妖邪缠身,鬼魅相伴,我命由我不由天!待他日凤翔九天,人人唾骂?你24K铝合金狗眼瞎了吗?她嘴角勾起冷笑:“是妖怎样?老天不容?那就毁天!大地不容?那就灭地!鬼王莞尔一笑,将她禁锢怀中:“吾妻深得夫心。”
  • 庶女鉴宝师

    庶女鉴宝师

    这年头,庶女难当,主母步步紧逼行陷害,嫡姐设计毁名节,她演戏装傻,终让她们深入陷阱……正当她搞定内敌,鉴宝求财之时,侯门公子却找上门来:女人,求负责……什么?我不认识你吧!某男怒:女人,定情信物你都拿了,还想反悔?【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名门女王

    名门女王

    冰冷的手术台上,他无情的话将她彻底打入地狱。原来痴心守望两年,却换不来他一点留恋。哀莫大于心死。所以,当迟来的外公问她是否愿意离开这里的时候,她答应了。她与这个城市最后的羁绊,也就只有那个孩子了。当所有人都以为她难产死了,她却以新的身份,登上了欧洲的上流舞台。金钱、权力,都是她脚下草芥,所有人都对她阿谀奉承。她不再是以前那个爱得卑微的女人,现在的她是这个世界的女王!再次回归这座城市,她已是浴火凤凰,尊贵无双、翱翔九天。顾秣——有些东西,过去就是过去,没有谁会在原地等你。就算你后悔,但是对不起,我也不是那吃回头草的马。这个世界上,已经没有任何人值得我流泪,我要做当之无愧的女王!苏日安——有些东西,只有失去,才懂得珍惜。他曾经视她为无物,但是却不知,她早已如空气般渗透每个角落。直到她难产而已,他才发现,自己早已爱上她。我们还是否能够重来?◆声明◆1.本文中出现的一些相关名词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2.本文一对一,但不是回头文,男主也绝不会是负心男哦亲~3.本文男配多多,美男多多,欢迎收藏~4.推荐我的完结V文《重生-腹黑千金》
  • 我欲封天

    我欲封天

    我若要有 天不可无 我若要无 天不许有! 这是一个起始于第八山与第九山之间的故事 一个“我命如妖欲封天”的世界!这是耳根继《仙逆》《求魔》后,创作的第三部长篇小说《我欲封天》
  • 穿越三国:我的娘子是老大

    穿越三国:我的娘子是老大

    【原创作者社团『未央』出品】在元旦晚会那夜,我被评选为扮演最差的一名,小四和罗宾等人要将我倒挂在教学楼顶,不料罗宾绑绳子时,根本没有绑在固定的地方,小四放手后我从楼顶掉了下去。结果却无意中掉到了三国时期,我遇到一名受伤的女子,我救了她,原以为她会因报恩而以身相许,却没想到她独自离去,丢下了我。我们未来还能够见面吗?敬请关注....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成语故事之八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成语故事之八

    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它是比词的含义更丰富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而且富有深刻的思想内涵,简短精辟易记易用。并常常附带有感情色彩,包括贬义和褒义,当然,也有中性的。“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成语故事”汇集了众多的成语,详细地讲解了其释义及相关出处,使读者在增长知识的基础上、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
  • 璀璨的中国

    璀璨的中国

    全书介绍了我们伟大的祖国,总共分七章:华夏民族的起源、东方巨龙长城、敦煌岁月、汉诗鉴赏、魏诗鉴赏、唐诗鉴赏、宋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