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4100000007

第7章 壮歌:红色记忆(2)

1961年“八一”建军节,《革命历史歌曲表演唱》开始在北京中山音乐堂公演,盛况空前。《十送红军》一亮相,就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尤其是亲身经历过战争的老同志更是连声叫好。此后,《十送红军》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反复播放,被各大报纸、音乐刊物争相刊登,被各大文艺团体反复排演,很快在全国流行起来,并且久唱不衰。

《十送红军》问世50多年来,以其情意笃真、缠绵悱恻,感动了千万群众,成为红色经典歌曲,至今为人们所喜爱。

21世纪之初,中央电视台播放了长篇电视剧《长征》,贯穿全剧的主旋律便是《十送红军》,宋祖英的出色演唱,深深地感动了千千万万的电视观众。

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当年,刘亚楼司令员为突出老区革命传统,要求《革命历史歌曲表演唱》必须都是历史歌曲,不要另写新歌。为了避开创作痕迹,《十送红军》署成了朱正本、张士燮“收集整理”。直到2001年,中央电视台播放电视连续剧《长征》,把《十送红军》作为贯穿全剧的主旋律,剧中才恢复了词曲作者张士燮、朱正本的署名。

《五月的鲜花》

——悲壮地吹响抗日号角

“五月的鲜花开遍了原野,鲜花掩盖着志士的鲜血……”低回深沉的歌声回荡,如呜如咽,如泣如诉。20世纪30年代是个不平凡的时代,是亿万人民愤怒、团结、觉醒、奋斗的伟大时代。《五月的鲜花》是抗日救亡歌曲的代表作品。在国土沦丧,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形势下,它像犀利的号角,警醒着人们不忘国耻;它堪称时代的战歌,催促人们奋起抗争,救亡图存。

(一)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九- 一八”事变,侵占了我国的东北三省,接着把魔爪伸向了华北。1933年,日本帝国主义在长城一线挑起战事,侵占了热河省。1935年下半年,发动华北事变,进一步控制了察哈尔。同时,日本帝国主义大肆鼓吹“亲善睦邻”,到处培植汉奸,扶持傀儡政权,策动华北“自治”。国民党冀东行署专员殷汝耕成立了伪冀东防共自治政府。以此为开端,一大批汉奸充斥了华北军政各界。为进一步使华北特殊化,日方提出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面对日本帝国主义步步紧逼,国民党政府软弱无能,步步退让,竟然同意于1935年12月16日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失地丧权,亡国灭种的大祸迫在眉睫。“华北之大,竟不能放下一张平静的书桌”!

1935年12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北平爱国学生6千余人,高呼“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等口号,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抗日救国示威游行,举世闻名的“一二-九”运动爆发了。国民党政府出动大批军警进行镇压,30多人被捕,数百人受伤。12月10日,北平各校学生宣布总罢课。在“冀察政务委员会”计划成立的12月16日,北平学生和各界群众1万余人又举行示威游行,迫使冀察政务委员会延期成立。

“一二-九”运动得到了全国学生的响应和全国人民的支持,形成了全国人民抗日民主运动的新高潮,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一二-九”运动后,诗人光未然在报纸上发表了一首名为《五月的鲜花》的诗歌,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和国民党当局妥协卖国的政策,唤醒民众,呼吁大家起来抗日救国。这首诗歌在当时感染了许多人,包括曲作者阎述诗。

阎述诗曾经参加过学生运动。“一二-九”运动爆发时,他在北平宣外菜市口,亲眼目睹了这一爱国运动被残酷镇压的情景,作为一名爱国的热血青年,阎述诗当时义愤填膺。1936年夏,当一位东北大学学生拿着一首《五月的鲜花》歌词请他谱曲时,他便慨然接受。尽管不知道词作者是谁,但那悲壮昂奋的歌词和他当时的感情产生了共鸣,使他想起了自己参加学生运动时的情景:敌人用刺刀阻止同学们的脚步,许多人付出了鲜血的代价,但大家仍然情绪高涨,没有一点退缩……他激动地提笔为这首诗谱曲,当晚就完成了,并很快成为鼓舞情绪的“战地”歌曲。《五月的鲜花》就这样诞生了。

◎ 词曲作者简介

词作者:光未然(1913~2002),原名张光年,湖北省光化县人(现老河口市),现代著名诗人,文学评论家。20世纪30年代开始从事进步戏剧活动和文学活动。解放后一直从事文艺活动,先后担任《文艺报》、《人民文学》主编,担任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中国作协副主席等职。诗集《光未然诗存》、《五月花》,收录了作者解放前后的代表作,其中包括长诗《屈原》、歌词《五月的鲜花》、组诗歌词《黄河大合唱》、《三门峡大合唱》等名篇。

曲作者:阎述诗(1905~1963),原名阎绍璩,字述诗,辽宁沈阳人,我国现代爱国音乐家,特级数学教师。学生时代经常参加宣传抗日思想的演出活动,也因此受到敌人迫害,后逃到关内,辗转来到北京,在北京二十六中学(北京汇文)担任数学老师。代表作有《五月的鲜花》、《落花》、《春水》、《泪》、《水仙》、《唐古歌》、《秋怨》、《感旧》、《桃花溪》、《苏武庙》、《风雨替花愁》等。

(二)

《五月的鲜花》曲子朴实、深情,全曲并没有华丽夸张的主题和乐句,旋律简洁得就像是自然音阶的简单排列,却如地下的火山,蕴藏着一股喷薄而出的巨大力量,呼唤着千千万万热血青年奋发起来,振作起来。“再也忍不住这满腔的愤怒,我们期待着这一声怒吼,吼声惊起这不幸的一群,被压迫者一齐挥动拳头!”革命需要人民的觉醒和行动,“一声怒吼”发出东方巨人的声音,“挥动拳头”展示中华民族的不屈血性。

就是这看似平稳的歌词,饱含感情,意境深远,有一种哀婉悲壮的意境,激发起民众心灵中压抑的不屈精神。就是这看似朴素、轻缓的旋律,充满着对民族英烈的无比怀念和无限景仰,那比呐喊更有力量的深情怀念感动着为自由而战的中国人民。仿佛是污浊瘴气中的一缕娇艳阳光,《五月的鲜花》在沉重的年代激起阵阵波涛,鼓舞着千万志士战斗,战斗!

《五月的鲜花》的歌词分为两段,第一段表达了对革命志士的哀念,更是对抗战豪情的颂扬,是民族自豪精神的表现;第二段是第一段感情的发展变化,只用一句“吼声惊起不幸的一群,被压迫者一起挥动拳头”,发出了那个时代坚定的、钢铁般的声音。

《五月的鲜花》的整体音乐配合了歌词的情绪,是一种倒抛物线状的变化,首先是“五月的鲜花开遍了原野,鲜花掩盖着志士的鲜血”,有着怀念烈士的抒情;第二句写道东北沦陷,“我们天天在痛苦地煎熬,失去自由更失掉了饭碗,屈辱地忍受那无情的皮鞭 ”,曲调压抑低沉;第三句中“敌人的铁蹄已越过了长城,中原大地依旧歌舞升平”,带领演唱者酝酿悲愤的情绪;最后到“吼声惊起不幸的一群,被压迫者一起挥动拳头!”是整首歌曲的高潮,曲调也更加激昂有力,让音乐在情绪的最高点达到释放。

(三)

诞生于“一二-九”运动期间的《五月的鲜花》,充分而又生动地表现了对爱国青年的真切悼念,对敌人野蛮行为的控诉,同时表现了人民斗争意志的不可侵犯。《五月的鲜花》诞生后,先是学校里的学生中传唱,后来逐渐传到了一些抗日团体里,不久便传遍了全国,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共鸣。

1937年,冼星海在一次万人聚会上,一句一句地教大家唱《五月的鲜花》,在场的好多人都感动得热泪盈眶。这首歌颂抗日志士、反对卖国投降的歌,飞遍大江南北,飞到了千千万万的爱国青年男女的心头,被用来鼓舞士气,成了具有深远影响的抗日救亡“战歌”。 在爱国学生运动和各界救亡运动中产生了很大影响。

1959年,作曲家瞿希贤把《五月的鲜花》选作电影《青春之歌》的插曲。随着《青春之歌》在全国的上映,《五月的鲜花》再次热唱于全国。

《五月的鲜花》

五月的鲜花开遍了原野,

鲜花掩盖着志士的鲜血,

为了挽救这垂危的民族,

他们曾顽强的抗战不歇。

如今的东北已沦亡了四年,

我们天天在痛苦地熬煎,

失掉自由更失掉了饭碗,

屈辱地忍受那无情的皮鞭。

敌人的铁蹄已越过了长城,

中原大地依旧歌舞升平。

亲善睦邻呵卑污的投降,

忘掉了国家更忘掉了我们。

再也忍不住这满腔的怒恨,

我们期待着这一声怒吼,

吼声惊起这不幸的一群,

被压迫者一起挥动拳头。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唱出了人民的心声

一首歌曲,唱出了亿万人民的心声,唱出了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这就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饱满的热情,滚烫的旋律,使这首歌广为流传,久唱不衰。这首代表亿万中国人民心声的歌点燃了激情,响遍了大江南北,成为了记录红色历史,留存红色记忆的不朽之作,也是影响力最大的红色经典歌曲之一。

(一)

1943年,正值中国抗战相持阶段的艰苦岁月,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顽固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发动了第三次反共高潮。这年3月,蒋介石公开抛出《中国之命运》一书,大肆鼓吹“一个主义、一个政党、一个领袖”的理论,疯狂攻击共产主义和中国共产党,诬蔑八路军、新四军为“新式军阀”、“变相割据”,扬言要在两年内解决中国内政问题,消灭中国共产党和一切抗日民主力量。6月,共产国际解散,国民党顽固派更企图趁机解散共产党,消灭抗日民主根据地。

同类推荐
  • 米芾与“米家山”画法

    米芾与“米家山”画法

    米芾与“米家山”画法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舞动真情

    舞动真情

    "本书是以美国著名舞蹈家伊莎多拉;邓肯的自传为中心,重点反映其与前苏联著名诗人叶赛宁婚恋纠葛的一部书,共分三个部分:一是邓肯在生命最后两年里撰写的《自传》,二是邓肯与叶赛宁婚恋纠葛相关资料的整理,三是叶赛宁诗歌精选。"
  • 著名音乐小品欣赏

    著名音乐小品欣赏

    《青少年艺术欣赏讲堂:著名音乐小品欣赏》主要内容包括:G弦上的咏叹调、皇家焰火音乐、小夜曲、G大调弦乐小夜曲、小步舞曲、土耳其进行曲、小夜曲、G大调小步舞曲、哀格蒙特序曲、致爱丽丝、D大调军队进行曲、邀舞、引子与回旋随想曲等
  • 中国美术史

    中国美术史

    本书是一部研究中国美术发展历程的专题学术著作。全书以五章篇幅和大量传世之作及考古出土珍贵文物资料,系统而又简明地阐述了工艺美术、雕塑艺术、建筑艺术、书法艺术和绘画艺术等中国美术的各种形态自原初社会至明清时期的发展历史和辉煌成就。全书收入水的多幅串文图照,系各种美术形态在不同大力历史时期产生的精品力作和传世之宝,对于充分展示这些美术形态发展轨迹和艺术成就,具有相得益彰的作用。本书观点新颖,方法独到。
热门推荐
  • 微信改变世界

    微信改变世界

    该书从微信应用入手,详细介绍了微信的发展。也收录了微信营销的经典案例并对案例进行了深入剖析。,由中国财富出版社出版、网络新经济研究者、中国电子商务协会专家邱道勇先生撰写的国内第一本微信相关书籍《微信改变世界》在京上市发售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刺杀

    刺杀

    抗战爆发,正面战场上节节失利,然而在敌占区,特工与抗日志士仍然在浴血奋战。三个最高特工组织的终极厮杀;两位执行绝密任务的顶级特工;一场抗日时期正义与邪恶的终极较量。是谁活埋了刑事庭庭长?是谁寄来了三颗子弹?是谁要刺杀执行绝密锄奸任务的特工?汪精卫为何对他连下三道密令?戴笠为何烧掉他的档案?真实宏大的历史场景;闻所未闻的绝密档案;意想不到的博弈结果——到底,谁是刺客?巅峰对决,一触即发!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相府嫡女重生记

    相府嫡女重生记

    ,普通的中医院大夫李丽,临时想给男友一个惊喜,却有惊无喜,发现男友劈腿后精神恍惚遭遇车祸,灵魂穿越到了类似于大唐的时空,丞相府已出嫁皇室三王爷的嫡王妃高芙蓉,李丽穿来接收的却是在被陷害因善妒王爷侧妃顾思宁肚里的孩子使之流产,面临的是王爷几次要无情的休离芙蓉,高芙蓉本身胆小怕事,让人冤枉致死,李丽接收了高芙蓉的所有记忆与委屈,作为现代女性真是忍无可忍,既然上天让她代高芙蓉活下去,那她就有仇报,有冤伸冤。精彩生活随之而来
  • 葬密者

    葬密者

    1959年,大通湖农场发生了一起震惊全国的诡异事儿,200个大活人凭空消失。在公安厅抵达农场的前一晚,几个来自军方的神秘人物介入调查,将农场的王解放等人带走。一段尘封于战争时代的卷宗,渐渐浮出水面;一个隐秘机构,渐渐走入王解放的世界。他们,便是葬密者——一群埋葬秘密的人。【葬密者官方千人群: 328597965。 微信公众号:文禅堂的灵异空间】
  • 父母课堂1:养育女孩

    父母课堂1:养育女孩

    培养出一个完美的“小公主”,是每一位女孩家长最大的心愿。女孩与生俱来的特性,要求女孩家长必须要有一套针对女孩的教育方式。常言道:“从来富贵多淑女,自古纨绔少伟男。”现如今许多父母越来越提倡“富养女孩”的教养方式。一些“吾家有女初长成”的父母片面地认为“富养女孩”,就是尽可能地为女孩创造优越的条件,满足女孩的一切物质要求。于是很多父母只是一味满足女孩儿在物质上的需求,认为这样便可以培养女孩优雅的举止和良好的气质……可是到头来,往往事与愿违,培养出的却是一个霸道任性、自私自利的“刁蛮公主”,这让许多父母伤心不已。其实,所谓“富养”,并不是单纯的物质上的满足,更是教育的富足。
  • 农家俏商女

    农家俏商女

    “如意,如意,你在那里做什么?那里很危险,快点下来吧。”一道焦急的声音夹伴着哗啦啦的海浪声从礁石下方传了上来。上官楚楚,哦不,她现在的名字叫做郝如意。只是扭头望了下面的人儿一眼,随即又转过头,恢复刚刚的动作,眼瞳没有聚焦的望着海的那一边。过了半晌,身后传来呼呼呼的喘气声,身旁传来了暖暖的体温。郝前程挨着郝如意坐了下来,偏过头认真的打量着她,眉头轻蹙,疑惑的朝她看……
  • 鸿蒙悟空传

    鸿蒙悟空传

    因果发新书了。《齐天无上》,主角也是孙悟空。创世签约,大纲完整,必定完本,请大家搜因果就可以找到了!
  • 告诉你一个林肯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林肯的故事

    精选了林肯人生中富有代表性的事件和故事,以点带面,从而折射出他充满传奇的人生经历和各具特点的鲜明个性。通过阅读《告诉你一个林肯的故事》。我们不仅要了解他的生活经历,更要了解他的奋斗历程,以及学习他在面对困难、失败和挫折时所表现出来的杰出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