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2600000003

第3章 基础知识(2)

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很早便有关于食茶的记载,而且随产地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中国的茶早在西汉时便传到国外,汉武帝时曾派使者出使印度支那半岛,所带的物品中除黄金、锦帛外,还有茶叶。南北朝时齐武帝永明年间(公元482年至公元493年),中国茶叶随出口的丝绸、瓷器传到了土耳其。唐顺宗永贞元年(公元805年),日本最澄禅师回国,将中国的茶籽带回日本。此后,茶叶从中国不断传往世界各地,许多国家开始种茶,并且有了饮茶的习惯。但是也有人能够找到证据指出,饮茶的习惯不仅仅是中国人发明的,在世界上的其他一些地方也是饮茶的发明地,如印度、非洲等。1823年,一个英国侵略军的少校在印度发现了野生的大茶树,从而有人开始认定茶文化的发源地在印度,至少是也在印度。中国当然也有野生大茶树的记载,都集中在西南地区,记载中也包含了甘肃、湖南等个别地区。茶树是一种很古老的双子叶植物,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在国内,也有关于茶树的最早原产地的争论,有好几种说法。不少人认为云南的西双版纳是茶树的原产地。人工栽培茶树的最早文字记载始于西汉的蒙山茶,这在《四川通志》中有记载。

(三)茶的原产地

茶树原产于中国,自古以来,一向为世界所公认。中国在公元前200年左右,《尔雅》中就提到有野生大茶树,且现今的资料表明,全国有10个省区198处发现野生大茶树,其中云南的一株,树龄已达1700年,仅是云南省内树干直径在一米以上的就有10多株。有的地区,甚至野生茶树群落大至数千亩。所以自古至今,我国已发现的野生大茶树,时间之早,树体之大,数量之多,分布之广,性状之异,堪称世界之最。此外,经考证,印度发现的野生茶树与从中国引入印度的茶树同属中国茶树之变种。由此,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遂成定论。

二、茶的传播

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并确认中国西南地区,包括云南、贵州、四川是茶树原产地的中心。由于地质变迁及人为栽培,茶树开始由此普及全国,并逐渐传播至世界各地。然而,中国在茶业上对人类的贡献,主要在于最早发现并利用茶这种植物,并把它发展成为我国和东方乃至整个世界的一种灿烂独特的茶文化。

中国茶业,最初兴于巴蜀,其后向东部和南部逐次传播开来,以致遍及全国。到了唐代,又传至日本和朝鲜,16世纪后被西方引进。所以,茶的传播史,分为国内及国外两个部分。

(一)茶在国内的传播

茶树是中国南方的一种“嘉木”,所以,中国的茶业,最初孕育、发生和发展于南方。

1.巴蜀是中国茶业的摇篮(先秦两汉)

顾炎武曾经指出,“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即认为中国的饮茶,是秦统一巴蜀之后才慢慢传播开来,也就是说,中国和世界的茶叶文化,最初是在巴蜀发展为业的。巴蜀产茶,至少可追溯到战国时期,此时巴蜀已形成一定规模的茶区,并将茶列为贡品之一。西汉时,成都不但已形成为我国茶叶的一个消费中心,由后来的文献记载看,很可能也已形成了最早的茶叶集散中心。不仅仅是在秦之前,秦汉乃至西晋,巴蜀仍是我国茶叶生产和技术的重要中心。

2.长江中游或华中地区成为茶业中心(三国西晋)

秦汉统一中国后,茶业随巴蜀与各地经济文化交流而增强。尤其是茶的加工、种植,首先向东部、南部传播。西汉时期茶的生产已经传到了湘、粤、赣毗邻地区。三国西晋阶段,随荆楚茶业和茶叶文化在全国传播的日益发展,也由于地理上的有利条件,长江中游或华中地区,在中国茶文化传播上的地位,逐渐取代巴蜀而明显重要起来。三国时,孙吴据有现在苏、皖、赣、鄂、湘、桂一部分和广东、福建、浙江全部陆地的东南半壁江山,这一地区,也是这时我国茶业传播和发展的主要区域。此时,南方栽种茶树的规模和范围有很大的发展,而且茶的饮用,也流传到了北方高门豪族。

3.长江下游和东南沿海茶业的发展(东晋南朝)

西晋南渡之后,北方豪门过江侨居,建康(南京)成为我国南方的政治中心。这一时期,由于上层社会崇茶之风盛行,使得南方尤其是江东饮茶和茶叶文化有了较大的发展,也进一步促进了我国茶业向东南推进。这一时期,我国东南植茶,由浙西进而扩展到了现今温州、宁波沿海一线。三国两晋之后,茶业重心东移的趋势,更加明显化。

4.长江中下游地区成为中国茶叶生产和技术中心(唐代)

如前所言,六朝以前,茶在南方的生产和饮用,已有一定发展,但北方饮者还不多。及至唐朝中期后,中原和西北少数民族地区,都嗜茶成俗,于是南方茶的生产,随之空前蓬勃发展了起来。尤其是与北方交通便利的江南、淮南茶区,茶的生产更是得到了格外发展。唐代中叶后,长江中下游茶区,不仅茶产量大幅度提高,而且制茶技术也达到了当时的最高水平。这种高水准的结果就是湖州紫笋和常州阳羡茶成为了贡茶。安徽祁门周围,千里之内,各地种茶,山无遗土,业于茶者七八。现在赣东北、浙西和皖南一带,在唐代时,其茶业确实有一个特大的发展。同时,由于贡茶设置在江南,大大促进了江南制茶技术的提高,也带动了全国各茶区的生产和发展。由《茶经》和唐代其他文献记载来看,这时期茶叶产区已遍及今之四川、陕西、湖北、云南、广西、贵州、湖南、广东、福建、江西、浙江、江苏、安徽、河南14个省区,几乎达到了与我国近代茶区约略相当的局面。

5.茶业重心由东向南移(宋代)

从五代和宋朝初年起,全国气候由暖转寒,致使中国南方南部的茶业,较北部更加迅速发展了起来,并逐渐取代长江中下游茶区,成为宋朝茶业的重心。其主要表现在贡茶从顾渚紫笋改为福建建安茶,唐时还不曾形成气候的闵南和岭南一带的茶业,明显地活跃和发展起来。宋朝茶业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是气候的变化,江南早春茶树因气温降低,发芽推迟,不能保证茶叶在清明前贡到京都。福建气候较暖,如欧阳修所说“建安三千里,京师三月尝新茶”。作为贡茶,建安茶的采制,必然精益求精,名声也愈来愈大,成为中国团茶、饼茶制作的主要技术中心,带动了闵南和岭南茶区的崛起和发展。由此可见,到了宋代,茶已传播到全国各地。宋朝的茶区,基本上已与现代茶区范围相符。明清以后,只是茶叶制法和各茶类兴衰的演变问题了。

(二)茶在国外的传播

中国茶叶、茶树、饮茶风俗及制茶技术,是随着中外文化交流和商业贸易的开展而传向全世界的。中国茶叶向世界各国的传播与扩散经历了一个由原产地到沿长江流域传布到南方各省,再到韩国、日本、俄罗斯等周边地区,然后逐步走向世界的漫长过程。

我国茶叶从西南地区的原产地向外扩散,首先是推向与原产地相邻的周边省区,然后逐步扩大。主要是沿着除黄河以外的我国中部、南部几个大水系,有水路也有陆路。总的来说,大体循着一个由西向东、由南向北的方向。中国茶叶传往世界各国,不仅时间很早,而且有着多种渠道。主要是经过南北两条丝绸之路:第一,通过来华的僧侣和使臣,将茶叶带往周边的国家和地区,因而使中国茶叶的生产技术和饮用方法得以在各周边国家和地区流传;第二,通过派出的使节以馈赠形式,将茶叶作为礼品与各国上层交换;第三,通过贸易往来,将茶叶作为商品向各国输出。

(三)中国茶叶生产加工技术的对外传播

各国从我国传去茶叶生产技术,都是近二百年来才开始发展的,日本传去的制茶方法虽然比较早些,制茶的发展历史也不过三百年。把世界各国从我国引进茶叶生产技术的历史加以回顾,我国是“茶的祖国”之称呼就不难理解了。

1.传入日本

唐朝(公元806年),日本留学僧空海弘法来我国留学,就把我国的茶籽和饼茶带回。至公元815年在畿内、近江、丹波、播磨等栽茶并学习制茶。1191年荣西又来我国留学,又传去釜炒茶(炒青)制法。

1661年日本高僧隐元用我国的烘焙法制造隐元茶。1783年长谷宗一郎用我国的炒法制绿茶。1835年宇山本用复下茶园所生长的鲜叶制造“玉露茶”,也是仿效我国唐代的蒸青制法的。

1875年又由我国传入红茶制法于九州、四国,1888年首次试制乌龙茶,当时绿茶的销路困难,衰落惨败,乃派人到我国调查研究红茶和乌龙茶的制法,回去后设立乌龙茶传习所。1898年开始制造红、绿砖茶。

1926年仿效我国珠茶的制法,制出的绿茶在静冈市场称Gurie,后来定名为“玉绿茶”。

2.传入印度尼西亚

1827年由爪哇华侨第一次试制样茶成功,遂派荷属东印度公司的茶师杰克逊来我国学习研究,先后共6次(1828—1833年)。1829年杰克逊第二次来我国回去后,曾制成绿茶、小种药茶和白毫的样品。

1832年杰克逊第五次来我国,从广州带回制茶工人12名,并各种制茶器具,传授制茶技术,至1833年爪哇茶才第一次在市场出现。

1858年学习我国方式在巴达维亚设立制茶厂,收集附近各茶园的鲜叶代为加工。1878年改用机械制茶,提高品质。1894年由我国茶工制成第一批苏门答腊茶。

3.传入印度

印度的制茶历史比印度尼西亚稍迟些。在1834年成立植茶问题研究委员会,才派遣委员会秘书哥登到我国购买茶籽和茶苗并访求栽茶和制茶的专家,请雅州茶业技师为指导,传习制茶方法,带回许多茶籽栽植于大吉岭。

1836年哥登带去的我国茶工,在阿萨姆勃鲁士的厂中,按照我国制法试制茶样成功。

4.传入斯里兰卡

斯里兰卡最早的茶叶是罗斯却特茶园聘请我国茶工制成的。1854年成立种植者协会,发展茶叶生产。正式试制始于1866年,泰罗(Gmas Taylor)学习我国制法,开始试制样茶。其鲜叶采自中国武夷种,得到好评。1873年后才仿效印度用机械制茶。

5.传入俄罗斯

1833年俄罗斯向我国购买茶籽、茶苗,栽植于尼基特植物园内。1848年把尼基特植物园内茶树移栽苏呼米和索格几德的植物园及奥索尔格司克的驯化苗圃内。后又从驯化苗圃移植一部分于奥索尔格司克县布列什乌尔山村的米哈依、埃里司塔夫植物园,并采摘鲜叶依照我国制法制成茶叶。

1884年索洛左夫从汉口运去12000株茶苗和成箱茶籽,在外高加索巴统附近,开辟了一个小茶园,从事茶树栽培。所制出的茶叶品质良好。这时候在苏呼米也有两所规模不大的茶场采制茶叶。

1889年以吉霍米罗夫为首的考查团到中国和其他国家去研究茶叶的产制。回来后,就在巴统附近的查克瓦、沙里巴乌尔、凯普烈素等地方开辟茶园15公顷,后来扩充到115公顷。在沙里巴乌尔设立一所小型茶厂。

1893年波波到我国访问了宁波一个茶厂,回去时,买了几百普特(1普特=16.44克)茶种和几万株茶苗,并聘了10名茶业工人到高加索。在巴统附近郊区种植80公顷茶树,并且完全按照我国形式建设一座小型的茶厂,依照我国的制茶法生产茶叶,从此俄国有了茶业。

)第三节饮茶方法的演变

【学习任务】

概括叙述各类饮茶方法的特征。

【课前预习】

请对周围人群的饮茶方法进行调查,并总结饮茶方法存在哪些异同。

在数千年的饮茶历史上,饮用方法是经过多次改良变革的。茶最早是作为羹饮,到了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茶叶就已经作为饮料饮用。

当时饮茶方法是“煮”,是将“采叶作饼”的饼茶,烤炙之后捣成粉末,掺和葱、姜、橘子等调料,再放到锅里烹煮。这种方法一直延续到唐代,只是更加讲究。宋代以后又有许多变化。大体说来,我国饮茶方法先后经过烹茶、点茶、泡茶以及罐装饮法等几个阶段。

一、唐代的煮茶法

唐代的煮茶法,即烹茶、煎茶(饼茶煮茶法)。

(一)烹茶法

根据陆羽《茶经》的记载,唐代茶叶生产过程是“晴,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饮用时,先将饼茶放在火上烤炙。然后用茶碾将茶饼碾碎成为粉末,放到水中去煮。煮时,水面出现细小的水珠像鱼眼一样,并“微有声”称为一沸。此时加入一些盐到水中调味。当锅边水泡如涌泉连珠时,为二沸,这时要用瓢舀出一瓢水备用,以竹夹在锅中心搅打,然后将茶末从中心倒进去。稍后锅中的茶水“腾波鼓浪”,“势若奔涛溅沫”,称为三沸,此时要将刚才舀出来的那瓢水再倒进锅里“救沸育华”,一锅茶汤就算煮好了。如果再继续烹煮,陆羽认为“水老不可食也”。最后将煮好的茶汤舀进碗里饮用。

煮茶法中的茶叶不限,团饼类茶叶先敲碎、捣成末后煮饮。唐代以前,还没有专门的煎饮茶器具,茶器与食器往往混用,煮饮茶器具主要有锅、釜、碗、鼎、瓢等;唐代以后有专门的茶器,有釜、铛、铫、风炉、壶、罐、碗、盏、瓢、杓等。

(二)煎茶法

煎茶法萌芽于晋,盛于中晚唐,衰于五代,亡于南宋。由于是陆羽《茶经》所记录的饮茶方法,故应称之为陆羽式煎茶法。煎茶是从煮茶法演化而来的,尤其是直接从末茶的煮饮改进而来。此种方法是唐代饮茶的主流形式,是中国茶艺的最早形式,曾流传日本、朝鲜、韩国,在历史上产生了广泛影响。

煎茶法的茶叶无论是饼茶还是散茶、末茶,都须碾成茶末而煎用。并使用专用茶器,如茶碾、茶罗、风炉、竹、则、瓢、茶碗、水方、涤方等,按陆羽《茶经》记载,煎茶器具二十四式,质地有金属、瓷、陶、竹、木等。煎茶法的典型茶具是风炉、腹(铛、铫)、勺、茶碗等,最崇尚越窑青瓷茶碗。其煎饮法主要有备茶(炙茶、捣茶、碾茶、罗茶)、备器、择水、取火、候汤、煎茶(投茶、搅拌、加盐)、斟茶、品茶等程序,以锅盛水置风炉上,取火候汤,水初沸投茶末,这时加点盐调味搅拌,但不能加其他佐料,待水二沸而成。

(三)团饼茶煮茶法

陆羽在《茶经·五之煮》中有详细记述。这五之煮讲的是煮茶的全过程,其顺序如下:

1.炙茶

炙茶的目的是要把饼茶内的水分烘干,用火逼出茶的香味来。炙茶时不要迎风,火焰飘忽不定会使冷热不匀;还要经常翻动,否则也会“炎凉不均”。炙烤好的饼茶,要趁热用纸袋贮藏好,不让茶的香气散失。炙烤过的饼茶,待冷却后要碾成末。陆羽认为“末之上者,其屑如细米;末之下者,其屑如菱角”。

2.煮水

煮茶用的水,以山水为最好,江水次之,井水再次之。煮水用一种称为“鍑”的锅。

煮茶的燃料最好用木炭,如槡槐桐枥等,其次用硬柴,沾染了膳腻或油腻较多的柴薪,以及朽败的木料都不能用。“茶需缓火,活火煎”,活火是指有火焰的炭火。

3.煮茶

煮茶分三沸,当开始出现鱼眼般的气泡,微微有声时,为第一沸;声响渐大,水泡渐大为第二沸;声响由大到小,剧烈沸腾似波浪般翻滚时,为第三沸,此时水气全消,谓之老汤,已不宜煎茶用了。

另外,不同煮泡温度对饼茶茶汤化学品质也有一定的影响。

同类推荐
  • 醇厚香浓的地道东北菜

    醇厚香浓的地道东北菜

    搜狐博客访问量超过1000000,崔怡用真挚的心为你呈现独具匠心的地道东北菜,红红火火的味道酣畅淋漓的体验。跟热爱美食的她学做最正宗、最地道、最经典的东北名菜,崔怡倾情传授经典东北家常菜烹调技巧。健康、美味、保健……东北菜中最经典的传统菜式,给你“原汁原味”的大师级口感。
  • 妈咪营养配餐

    妈咪营养配餐

    《妈咪私房菜丛书》根据家庭一日三餐的营养需求,精选了一千三百多道营养食谱,食物搭配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富含营养,有益身心,让你吃得美味,吃出健康。《妈咪私房菜丛书》内容丰富,实用性强,通俗易懂,是家庭主妇的有益参考书。
  • 茶道(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茶道(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本文主要讲述的是茶的起源、采制工具、制造、器皿、烤煮方法、饮用习俗以及产地等。
  • 馋嘴吃肉

    馋嘴吃肉

    美味浓香的肉食让人垂涎欲滴,精选100多道好吃肉菜,让您和家人吃得过瘾,吃得健康,营养师教您健康吃肉。
  • “三高”怎么吃怎么养

    “三高”怎么吃怎么养

    治疗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时离不开饮食的调理。《美食天下(第2辑):“三高”怎么吃怎么养》选择对症食物进行科学食疗,减轻“三高”药物的副作用,从根本上抵制病情诱发因素,彻底远离“三高”。
热门推荐
  • 重生之嫡女狂妾

    重生之嫡女狂妾

    “大姨娘,这是主子特意吩咐老奴寻了好几家药房为您寻来的药材。听说大姨娘您近日来精神不济,好歹主子也是您的亲妹妹嘛……不过,主子也怀了好几个月的身孕了,就不能亲自来给您送药了,只能打发老奴来,大姨娘可不要介意啊……”王嬷嬷不停地动着嘴皮子,极为顺畅伶俐地把这番话说出来,那两双细小的眼眸里却折射着烁烁的精光,还隐现着一丝丝的鄙夷与轻视。看样子也是病入膏肓活不久了,二小姐虽在将军……
  • 甘地自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甘地自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莫罕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被世人尊称为“圣雄”。印度独立运动领袖,国大党领袖,20世纪非暴力主义倡导者。生于吠舍家庭,信奉印度教中的毗湿奴派。1947年印巴分治,甘地为没有实现印巴统一而深感遗憾。1948年1月30曰,甘地在晚祷的会场被一名极端的印度教徒枪杀。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极品假太监

    极品假太监

    推荐小鱼新书:《帝女煞夫》搞笑穿越文:《龙妻凤夫》因为死要面子被迫跟同学去鬼山上冒险,结果被女鬼推下悬崖华丽丽得穿越了。一醒过来,楚璃奇迹般得发现自己半死不活得躺在横尸遍野的乱葬岗里,然后她又奇迹般的变成了号称是天朝位高权重的宁王头两号杀手之一的云公子。女扮男装也罢,变成杀人机器也罢,可她那野心勃勃的主子居然无视她身受重伤,还要她扮成小太监混在皇帝边上当卧底!据说那个皇帝是个杀人不眨眼的暴君;据说他是个不近女色的断袖;据说在他身边的宫女太监没有一个能活过半年的;据说…可是,那个连残花都不忍拂去,始终带着如沐春风般淡淡微笑的白衣少年,真的是那个残暴又变态的皇帝吗?一个是跟自己并成为风云公子的外冷心热的酷酷杀手,一个是把她当做棋子却总在意外的时刻给她温情的主子王爷,还有一个是神秘又温柔的皇帝,加上未来时不时得飘出一朵两朵烂桃花。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夫也。为什么她就这么纠结呢?楚璃挥一挥手中的浮尘,慢悠悠道:“咱家不管了!”片段一:白天,他阴沉着一张脸,无视楚璃已经身受重伤怒道:“不管怎样,犯了错就犯了错,拖出去重打一百军棍!”夜晚,全身每一处都觉得疼得楚璃趴在床上直哼哼,突然一只大手从她背后钻进她衣服里,在她背上游移着。楚璃一阵哆嗦,刚想大叫非礼,却听她那残暴的王爷主子的声音在她上方温柔得道:“别动,本王在帮你涂药!”楚璃直翻着白眼,白天那么狠晚上来做好人,这人精神分裂啊!片段二:楚璃抖抖拂尘,捏着鸭公嗓道:“皇上,不知唤奴才来所谓何事?”少年回过头来,手里竟拿着一件精致的女裙,“小璃子,你看朕手上这见女裙如何?”“回皇上,甚好。”“后宫中只有皇后一人,你说朕把它赐给皇后可好?”“回皇上,甚好。”“可皇后又好像不喜欢这个颜色,小璃子,不如朕赐给你吧,你穿给朕看看。”“回皇上,这…甚是不好。”****建了一个群,大家有兴趣欢迎进来玩啊!群号:157325538******推荐好友文文:花瑶瑶《财迷王爷败金妃》简介:他是火云国的火王爷,外号“抠门王爷”,只因他在权、名、色、利之中独独对“利”情有独钟!他不喜权,不好名,不近色,却惟独对赚钱有莫大的兴趣!你知道什么叫败金么?你知道该怎么败金么?你清楚败金的精华所在么?所谓败金,重在一个“败”字,她是二十一世纪出了名的败金女,赐号:败金女王!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红楼梦之禛点黛

    红楼梦之禛点黛

    《红楼梦之非禛不嫁》那个一指柔肠,满目幽郁的女子。那个一生坎坷,泪撒潇湘的女子。时光流转时,她又要谱写怎样的故事?百转千回时,她又将拉出怎样的情丝?她和他的纠缠,她和他的夙怨,她和他的深情……潇湘馆内梦千华,潇湘馆外泪千行!他的温润,他的霸道;他的简单,他的复杂;他们和她那个水一样的女子万般纠缠,他们对她那个温润柔弱的女子万般呵护。最后她该走向的是他还是他,最后他们谁才是守护她一生的那个他?(谢谢仓水子帮偶写的简介。)附记:本文与历史无关,与红楼有那么一点点关系,与命运很相关,与人性超相合。本文月下波笔首次尝试轻松自由的叙述方式,是红楼原著前八十回之续,但并不以红楼判词为准,月下波笔倾情打造2011年红楼正剧,希望亲们多多支持(收藏+潇湘书院独家首发)《红楼梦之禛点黛》。新红楼文将发表,敬请期待吧。推荐好友作品泪语忧潭《红楼之雍帝禛情》清玉冷《红楼别传之黛玉》http://m.pgsk.com/info/m.pgsk.coml竹盈然《挽红楼之潇湘怡情》《情牵红楼之甄惜宝钗》雨若菲彤慕容雪馨《魔女幻梦之黛玉魅天下》——————————————————————————《疯狂学院》梅妮《火夫人》《老公太猴急》《成功压倒绝世王爷》紫砂萍《颜惑君心》美人莫芊涵新作《豪门献妻》《拒嫁无情总裁》罗紫凌《邪医》雨默琴《魔仙之路》云千仓《龙战》花玉容鸳鸯狐狸《独宠异世》南宫飞鱼《藏心妃子收六夫》下面两个文待更中《压倒焱尊》夏千月http://m.pgsk.com/info/m.pgsk.coml魅夜无歌(架空)《寒月空灵》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莫让时光付东流(指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故事集)

    莫让时光付东流(指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故事集)

    学生时代,是一个充满理想的季节,也是人体发育的转折关键期,这一时期,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的生理变化,怎样面对生活和生理的各种烦恼,是决定青少年身心是否健康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