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他在手术单上签下自己的名字后,最后看了一下自己的左腿。手术一直进行了约5个小时,当他从麻醉的状态下清醒过来的时候,看到了自己只剩下一条腿时,他流下了伤心的眼泪。
然而,事情的结果往往不是我们开始所期望的,由于小伙子当初坚持不截肢,而耽误了他最佳治疗期,此时,癌细胞已扩散到他的肝部、胃部和头部。
当人们知道他即将告别年轻生命的时候,看到他拄着拐杖,进出病房的时候,有人问他,是不是因错失了最佳的治疗时机而后悔?只见小伙子淡淡地一笑。然后说:“其实,我并不后悔手术晚了,而是后悔根本不该做这个手术。”
生活中,或许我们每个人不会像小伙子那样遇到如此的厄运,但如果我们有一天遇到这样的人生境遇时,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呢?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
现实中,每个人都想得到完美,都在追求完美。诚如,在新年的祝福中,人们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万事如意”。其实,这样美好的祝愿永远都是不可能实现的。
一个人在人生的厄运突然降临的时候,我们是一味地去追求完美,还是懂得理智地放弃那部分难以留住的东西。或许,懂得这样生活的人,人生才能趋于完美。想起了孟子一句话:鱼与熊掌不可得兼。人的一生,需要我们放弃的东西很多,如果不是我们应该拥有的,即使是组成生命的重要部分,也应该学会放弃。
75.简单生活
海尔集团党委书记张瑞敏说过这样一句话:把简单的工作做好了,就是不简单。品味简单的“简单”二字,它包含的不仅仅是一种不简单的处世态度。
想起了曾在北京奥运会上连获8枚金牌的美国游泳选手菲尔普斯,赛后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过的一句话:“我的人生信条就是充满信心地过简单生活。”他母亲说:“儿子全部生活就是干三件事:吃饭、睡觉、游泳。”他的姐姐说:“他要么听音乐,要么看电视或者打游戏。”他的教练说:“菲尔普斯的生活,就是从12岁开始,每周训练7天,每天游12公里,还要参加各种陆地上的有氧运动。”
正是这种日复一日的简单生活,正是这种把每一天的简单事情做好了,才成就了菲尔普斯今天的辉煌和不简单。
在市场经济物欲横流、各种诱惑太多的今天,一个人能够做到简单还真的不容易。
比如,有的人把生命的坐标定格在升官发财上,一味地去苦苦求索;有的人热衷于声色犬马,而去尽情地游戏人生;有的人浮躁如热锅上的蚂蚁,一刻都不能安定;有的看到别人的车子比自己的豪华,住的房子比自己的宽敞,花的钱比自己大方就羡慕起别人。于是,整天沉浸在这种东张西望和左顾右盼之中。
在灾区时间长了,多次目睹了每一个工地上的民工,他们住着简陋的工棚,吃着简单的饭菜,可他们就是在这简单的每一天里,体会着简单并质朴的快乐。
简单是一种至纯的人生境界,是一种理智的生活态度,是一种豁达的人生追求。说简单容易,简单说更容易。要想做到简单生活,就要知道满足,就要知道知足。
俗话说,稻菽万担,日食一升;房屋千间,只卧一床。其实,人生就是这么简单。懂得这个简单道理的人,干事业的心思就会多一点,生活上的欲望就会少一点。一个人只有这样,他才能不去苛求一些所谓的灿烂,他才能以一颗淡定的心去简单地生活。
至简至美。简单之处有大美,简单之处有境界,简单之处见精神。
76.袁术的自信
袁术其人在众多的三国人物中,本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近读《三国》,突然为袁术其人可悲、可笑、又可怜起来。
袁术本来在汉朝末年是一个兵权在握的人,一时间堪称独霸一方。本可以在乱世之中有一点自己的作为,但他太过自信,太过目中无人,太过想当皇帝。
汉献帝被董卓乱政以后,年幼的皇帝只能受辱于军阀势力。一时间,群雄四起。看着一个名存实亡的天下,很多人的心痒起来。有实力的都想当皇帝,但是,谁都不敢带头去当这个皇帝。就连实力最强的曹操,最后也只是一个“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大臣。曾几何时,东吴孙权也一度力劝他称帝,可智慧的曹操一眼就看穿了孙权的心思,说这小子是想把我放在火上烤。曹操最后也只当了一回丞相,但三国鼎立谁不承认曹操的分量?
再比如袁绍,他也知道一个基本道理,那就是在群雄割据,实力相当的情况下,谁挑这个称帝之头,谁就会成为众矢之的。但袁术可不这样认为,他以为自己一旦抢先称了帝,便可以占领上风,别人也就无可奈何了。何况自己经营了强大的军事力量,割据了大块的土地,即使别人偶有不服,我也可以拿拳头击之。可是,袁术想错了,他的拳头看上去有些分量,但一经较量就怎么也强不起来了,也就是个外强中干之辈。
其实,在袁术刚想称帝的时候,曾有不少人劝过他,不要因为一时的皇冠,而不好收场。如沛相陈圭不赞成,下属阎象和张范、张承兄弟不赞成。阎象说:“当年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尚臣服于殷。明公比不上文王,汉帝也不是纣王,怎可取而代之?”张承则说:“能不能取天下,在德不在众。如众望所归,天下拥戴,便是一介匹夫,也可以成就霸业。”
这些逆耳忠言成了耳边风。这个过于想当皇帝,过于想自己说了算的人,是无论如何也不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这个道理的。
袁术一宣布称帝,曹操、刘备、吕布、孙策四路人马杀向寿春,大败袁术。袁术逃至汝南,妄图继续称帝。后来,在汝南也实在呆不下去了,只能北上投靠庶兄袁绍。不想半路被向曹操借兵的刘备击溃,在《三国志·袁术传》裴松之注引《天书》中记载:因没有粮食,袁术问厨子,回答只有麦麸三十斛,厨子将麦麸取来,袁术怎么也咽不下去。其时六月,酷暑难耐,袁术想喝一口蜜浆也未能如愿。他独自坐在床上,叹息良久,突然惨叫一声说:“我袁术怎么落到这般地步!”喊完,倒伏床上,吐血一斗多死去。
袁术看上去是一个强人,但实际上他是一个外强中干的人,袁术时时想做老大,但他的能力又实在达不到。细细想想,一个人你可能腰缠万贯,你可能权高位重,你可能声名显赫,你可能。但你也只是一个普通的人。所以,倒不如放下身段,还自己一个普通人的面目。
听到这样一个故事:说有这样的一个企业,在众多的副总经理、中层主管面前,有这样一个副总,他只听命于公司总经理的指令,不管总经理的决策是否正确,甚至连公司党委书记也不放在眼里,更全然不顾其他众多副总们的意见。一旦总经理外出,他就要召开“业务会议”,决策一些重大事宜,总经理回来,很多事也就“生米做成了熟饭”。当然,这样一位只想做“老大”的人,我想人们肯定会猜想出他的结局。
现实中,袁术们也好,想做“老大”的副总经理也好,如果你有当“老大”的本事,走正道,自然有你表现的机会,纵使职位没有当成“老大”,但你的水平一定会表现出老大。否则,甭说你去争“老大”,连老二、老三也未必能保住,野心膨胀只能“扫地出门”。
由此说来,做人不要学袁术,少一点儿浮躁,多一点儿安静为好。
77.留点余地
在河南巩义,有一个被称为“中国四大地主庄园”的康百万庄园。
该园始建于明末清初,庄园初始并不叫康百万庄园,因当年资助西逃的慈禧太后,受西太后所赐而得名。从此,以康应魁为代表的康氏家族的“康百万”封赐便名扬天下。
在康百万庄园里,有一块珍藏的“留余”之匾。匾曰:“留耕道人四留铭云:留有余,不尽之巧以还造化;留有余,不尽之禄以还朝廷;留有余,不尽之财以还百姓;留有余,不尽之福以还子孙。临事让人一步,自有余地;临财故宽一分,自有余味。若辈之昌家之道乎?留余忌尽而已。”四留,引用的是南宋留耕道人王伯大的四句座右铭。康家以此教育后人,凡事都要留有余地。正所谓,人生不要把福禄寿财都耗尽,而应该多留一点给需要它的人。接着,该匾又引用明朝进士高景逸的两句话,是对“四留”的补充,最后两句是对整个牌匾的总结。可以说,这样的家训同中国几千年来的如“颜家家训”、“了凡四训”等都有异曲同工之处。
俗话说,“富贵不过三代。”纵观康氏家族之所以能够从初创时期的六祖康绍敬一直传到十八世的康庭兰,前后富裕了十二代、四百多年,纵跨明、清、民国三个时期,实乃一种奇迹。
康家之所以能够“昌家”,靠的就是“留余而忌尽而已”。从康氏家族的“留余”古训,想到了人生,何言不是一种宽泛的留余。所谓“留余”,就是留有余地。
首先,要给自己留点余地。《菜根谭》里有这样一句话,“天道忌盈,业不求满”。意思是说,事事都要留有余地。如果能做到这一点,那么“造物不能忌我,鬼神不能损我”。否则的话,就可能“若业必求满,功必求盈,不生内变,必招外忧”。所以说,满是一种暂时的。正如清代曾国藩的一句名言“花未尽开,月未圆”说的就是这样一个道理。
现实中,人们经常在不自觉中自以为满。于是,就会出现自以为是。
其实,一个容易自满的人,往往是事业成功和人生处于顺境的时候,而恰恰在这个时候,就会滋生败象,正所谓“乐极生悲”。因此,一个人即使运气极好,即使你事业有成,即使你集荣华富贵于一身,也一定要倍加潜心修炼。只有这样,事业和生活才会得以健康发展。
其次,要给他人留有余地。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一个人的思维能力和处事方式即使再高人一筹,即使是生活中的孔明,也会有“失街亭”、“走麦城”的时候。即使你目前是一个领导,那也是暂时的,因为一个人的位置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今天你是一名普通的机关干部,或许明天你就成了一名部门领导。今天你是一名单位主官,或许明天你就到达任职最高年限。何况能力并不能和官位、年龄、资历画等号。
留有余地,并不是“保留一手”。留有余地,实际上是对待生活的态度。现实中,一个人常常会遇到很多事,比如说了什么不得体的话,被人一时误会,办了一些涉及别人利益的事,得不到别人的理解。所以,一个人是刻意地把生活中的小事看大呢,还是把别人认为的大事看小呢?这是人生的态度。
留有余地的人,一定是一个以平常心对待人生的人;更是一个懂生活、爱生活、会生活的人。
78.话“闲”
《辞海》中对闲字有两部分注释。其中,第二部分对闲字又分为五点:一是无事,空闲,安静。二是如:安闲,悠闲。三是平常,不打紧,如等闲。四是与正事或自己无关的。如闲人、闲话、闲事。五是空虚。同时,由闲字打头的词也列举了很多。诸如:闲气—由无关紧要的事所惹起的气恼;闲话—一曰闲谈,二曰背后对人的批评、议论;闲散—清闲,无事可做。由此可见,一旦和闲字联系在一起,就会惹出很多不该说的话,不该管的事,不该生的气。
首先说说闲话。一般而言,话分为“正话”和“闲话”。俗话说,天下有谁不说人,又有谁人不被说。人生在世,不论是工作中还是生活上,难免要被人褒贬扬抑。对一个人的评价,历来有两种,一是客观评价—正话;一是主观评价—闲话。
能客观地评价一个人,是对这个人的关心。比如,取得一定的成绩而受到别人赞扬的时候,出现失误而受到领导批评的时候。
现实中,还有一些人对别人的评价则是主观的,甚至是道听途说的。
这样的人,大多是一些闲人。他们习惯于制造新闻,以达到讥毁他人而娱乐自己的喜好。这样的人,有的还是一些居心叵测的人,他们或者习惯于看到别人倒霉,一旦别人超过了自己,就会感到心中不悦;也有的仅仅是因为一己私利没有得到满足,就蓄意报复,大造别人的舆论,大讲别人的“花边新闻”;还有的,他们不明是非,人云亦云,处处搬弄是非,不是是非人,却言是非话。
其次说说闲事。所谓闲事,就是与正事或自己无关的。作为一名干事,你既不肯花精力钻研自己的业务,也不愿意虚心地向别人请教,而是挖空心思搜寻一些与己无关的事。这样的人经常是张家长,李家短,今天说某某人如何了,明天讲某某人可能又怎样了,咸吃萝卜淡操心。这样的人有时也不是无事可做,但他们更多的是爱做一些“面子工程”,工作上有一点点进步常常会好大喜功,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说到底,他们不仅爱浮漂,而且爱浮华。
再次说说闲人,闲人不仅指那些无事可做的人,而且指那些专门喜欢打听别人事情的人。闲人大都是一些无聊的人,是一些爱搬弄是非的人,是一些好奇心特别强的人。有的人还揣着不可告人的目的。比如,当年美国总统大选期间,里根在一次电视辩论中,面对卡特对他当演员时期的生活作风问题发起攻击的时候,他丝毫没有愤怒,而是诙谐地调侃道,“你又来这一套了”,一时间引得美国观众哈哈大笑,反而使卡特陷入尴尬。
所有的闲话都是那些爱管闲事的闲人制造出来的,当很多人都在兴叹“人言可畏”的时候,我觉得对待如此“闲”类,只要你能够做到充耳不闻一笑了之,那么,任何流言都会自生自灭。正如鲁迅先生在《华盖集·牺牲谟》中的那句话:宁可人们说闲话,我自己总是问心无愧。
79.人生就是要忍着过
人的一生是由每一个或让人开心,或让人不悦,或让人痛苦的每一天组成的。人在每一天里,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即使有一些称心的人,也会遇到一些不爽的事。正如同自然界的天气变化一样,既有阳光灿烂的时候,也有疾风骤雨的时候。
人说来也真是奇怪,在天气寒冷的冬日里,渴望穿上一件短衣;在酷暑炎热的时候,又想着冬藏的季节。其实,冬天有冬天的乐趣,夏天也有夏天的烦恼。所以,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充满着无数个如意和不如意的日子里,既要有一颗平和的心去品味快乐,更要有一种忍让的心情去对待让我们心存烦恼的时候。
一般说来,享受快乐的日子人人都能接受。但快乐的时候毕竟有限,正如人们常说的“不如意事常八九”那样,一旦遇到难过和痛苦的时候,我们该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呢?
一个字“忍”。忍,是心上插着一把刀。试想,一把刀插在心上,你还能若无其事?所以,有的人就“拔刀而出”,忍无可忍;也有的人“按刀不动”能忍则忍。忍,是一种涵养,不是憋在心里,窝气,而是主动地、积极地去“化解”。能忍、会忍,不但让人觉得你涵养深,而且,更能成就大事业。
有一个耳熟能详并称之为千古美谈的故事,说的是赵国宰相蔺相如,不与廉颇计较,处处“礼让”着这位将军,终于使这位权高位重的廉大将军,明白了宰相蔺相如的良苦用心。社稷江山才得以稳定,百姓生活才得以安宁。一曲“将相和”不但赢得国人称道,也成为了其他国家的楷模。
俗话说,好汉不吃眼前亏。熟读《水浒》的人都知道,梁山的兄弟个个都是有仇必报的人。正因为他们有仇必报,既成就了梁山,也毁掉了梁山。其实,传统意义上的好汉(如梁山好汉们),他们大多是豪情万丈,侠肝义胆,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不会屈服,不会认输。实际上,这种行侠仗义的做法,冲动的成分多了点,理智的成分少了点。眼前亏似乎没有吃,但眼后亏就吃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