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再说说刘邦和韩信:公元前203年,韩信降服了齐国,而刘邦则被项羽围困在荥阳。这时,韩信派使者前来,要求刘邦封他为“假王”,以镇抚齐国。刘邦大怒说:“我在这儿被围困,日夜盼你来助我,你却想自立为王!”张良、陈平凑到他耳边说:“目前汉军处境不利,安抚善待他,让他镇守齐国,不然可能发生变乱。”刘邦猛然醒悟,又故意骂道:“大丈夫平定了诸侯,就应该做个真王,何必做个假王呢?”于是封韩信为齐王。刘邦忍住怒气,立韩信为王,后调韩攻项,扭转了败局。
使刘邦成了汉室高祖。反之,正因为韩信忘记了当年的“胯下之辱”,不知道能忍才是“真丈夫”,最后走向了不归之路。
孔子讲:“小不忍,则乱大谋。”可见,遇事要忍,乃大智慧。
忍让是美德,是智慧。生活中,得理也应该让人三分,这是人生的智慧,是做人的根本。人们常说,“士可杀,不可辱。”说的是一种做人的气节,做人的风格,做人的品质。试想,当一个民族版图被侵略者攻占的时候,“奋起还击”则是一种民族气节。同样,一个人当在涉及大是大非的时候,是不能忍让的。忍让是有度的,也是有原则的,合理的忍让是智慧,过分的忍让就是懦弱。一个过分忍让的人,一定是一个没有个性的人;一定是一个见风使舵明哲保身的人;一定是一个毫无进取之心、奴性十足的人;也一定是一个内心充满矛盾和痛苦的人。这样的人,或许会成为一个个“汉奸”。
处世让一步为高,待人宽一分是福。当邪恶出现时,暂时的相让是一种大度,但当邪恶成为一种罪恶的时候,每一个有正义之人都不该容忍其胡作非为,该出手时就出手。
诚然,人生有时候就是要忍着过。
80.聊聊“说话”
一个人,从呱呱落地就已经来到了这个社会。但人们往往等这个人大学毕业或有了正式工作之后,才认为他真正走上了社会。
同样,一个人从咿呀学语到完全具备表述能力后,其实已经会说话了。但人们仍然觉得一个人的说话还是他真正走上社会以后。
人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认为?一般来说,中国人习惯把尚在学校读书的学生,仍划分为孩童之列。所以说,既然是孩子,就有了“信口雌黄”、“嘴上没毛,办事不牢”等词汇。既然办事不牢靠,说话当然就没了分量。
不过,这些“孩子们”一旦踏入社会,就真正“成人”了,既然成了人,那说话就要得体,要负责任。所以,国人对说话是极有考究的,何时说、怎么说、说什么,等一连串有关说话的问题就出现了。看来,一个人说话可不是一件小事情。
首先说说“何时说”,也就是选择合适的说话时机。
俗话说:“逢人只讲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一般认为,这句话格调较低。不过,有人认为这句话是千真万确的。因为,当谈话双方彼此交情不够深,关系不够密时,能说上“三分”已经足矣。况且人们说的“三分”既有“三分流水七分尘”,也有“天下只有三分月色”的“三分”之意。有人认为,这句话是不正确的。因为,说话不在几分,重要的是要看清谈话人。年纪稍大一点儿的都看过现代京剧《沙家浜》,剧中的阿庆嫂可谓说话滴水不漏,不论是“东洋人”,还是“救国军”,都能够应对自如,可谓达到了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境界。那么,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到底对不对?有人说很对,有人说不对。我觉得,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本身并没有错误。试想,当你遇到一个鬼,你和它只说人话,它能听得懂吗?听不懂自然不可能沟通。如果你见了人,不说人话,只说鬼话,那不是鬼话连篇吗?所以说,选择合适的时机,重要的还要看清谈话的对象。
其次说说“怎样说”,也就是说话表达是否得体。
听过这样一个故事:某公司实行了一项新的绩效考核制度,尤其对工资构成进行了很大的改革,此政策一出台,立即在公司上下引起了很大震动。为此,各部门议论纷纷,多数人叫好,少数人反对。大家正在各抒己见的时候,总经理走了进来,议论者立即停止了谈话。总经理当然知道这些人在议论什么,他想借机整一下反对这项改革的人,于是当着大家的面,叫起了一名公司职员小李:“小李,对于新的绩效考核,大家有什么意见?”
“经理,有的赞成,有的反对。”小李回答。
“那你的态度呢?”经理继续问。
“经理,我赞成大家的观点。”小李答道。这名叫小李的职员巧妙地回答了经理的提问,既避开了“多数赞成,少数反对”的具体数字,又十分模糊但非常得体地回答了总经理的进一步提问。
当然,像这样的回答只能在特定的时候使用,切不可时时处处使用这些模棱两可,含含糊糊的外交辞令。长此以往,别人会认为你是一个不诚实的人。
最后说说“说什么”,也就是怎么说才能做到恰到好处。
不论什么年代,实话实说应该是一个人的优秀品质,尤其在假话满天飞的情况下,说实话尤其显得珍贵。至于说什么,当然还要看时机、看场合、看对象,否则就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果一味靠老实,靠实话实说,而不知一些变通的技巧,或许会被别人认为是“另类”。
美国舞蹈家邓肯是19世纪最富传奇、又十分叛逆的一位前卫人物。她小时候十分纯真,坦率得令人发窘。有一年圣诞节,学校举行庆祝活动,老师一边发糖果,一边说着:“看啊,小朋友们,圣诞爷爷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礼物?”
“世界上根本没有圣诞爷爷!”邓肯边站边说。
老师虽然生气,但还是压着心中的怒火,继续说道:“相信圣诞爷爷的乖孩子才能得到圣诞礼物。”
邓肯立即回答:“我才不稀罕这些东西呢。”
老师勃然大怒,罚邓肯坐在前面的地板上。
这就是不会说话的故事。当然,也有会说话的,比如,当一个人查出了自己身患癌症,家人为了让他在生命即将走向尽头的时候安慰他,而说出一些善意的谎言。我想,谁都会为这些谎言拍手叫好的。
俗话说,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可见,说话的学问十分讲究,该缄默的时候锁口,该应对的时候畅口,该巧言的时候爽口,该吝言的时候闭口。或许就能做到像孔子说的那样“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无多言,多言多败,无多事,多事多患”吧!
81.小议餐桌上的“随便”
人们常常把“随便”二字挂在嘴边,尤其是请客吃饭的时候。
首先是订餐,比如,逢年过节,或遇到了特殊情况约朋友吃饭,往往会征求一下朋友的意见。“到哪个地方吃饭?”主人客气地问,此时,客人大都会说“随便!”其实,很多时候,主人仅仅是这么一说。这里既有客人随便说的意思,也有主人随便订的意思。
那么,主人的“随便”与客人的“随便”有什么关系呢?一般说来,客人的随便有三层意思。如果客人的身份很高,主人好不容易约出来这些人吃顿饭,说明客人很给你面子,客人一句随便往往是一句客气之语,如果主人此时真的就随便安排一个地方,势必会让客人感到,你是在随便地应付他。客人听到主人问自己的时候,也在想,我说一句随便,仅仅是一句“外交”辞令,你真的能随便安排吗?这时候,聪明的主人应该更进一步的征求客人的意见,直到客人满意为好;如果客人和主人身份相当,或是多年的老同事、老朋友,客人的一句随便,倒真应该随便,这样,主人可量力而行,在你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既不失主人的面子,又不失朋友或同事的面子;如果客人的身份较低,主人客气地征求客人的意见,客人一定心里要明白,这是主人的客气之语,万万不能把自己想得过高,而去挑三拣四,这样就会适得其反。
点菜的时候,主人也常常会征求一下客人的意见。而这时,客人同样会说一句“随便”。一句“随便”也会有两种意思;一方面,衡量一下主人的能力,你请我吃饭,你能给我吃什么,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看出,客人在主人心目中的地位和分量,如果主人的确有这个实力,主人随便点一点好菜也是可以的;另一方面你是不是在轻视我,如果我点了很上档次的菜,主人又觉得不妥,说句“随便”倒是很给主人留了面子。
上酒的时候,主人又征求客人的意见,是白酒、红酒、啤酒,还是饮品。
整个宴席差不多快要结束的时候,主人往往会说:“没什么好菜,随便吃点。”实际上桌上的菜肴十分丰盛,主人的话中也有两层意思,一是这些菜虽然很好,但总觉得应该有更好的,才足以表达主人对客人的敬意,二是纯属客气之语。
此时,客人也会说诸如“全桌上的都是美味佳肴”,“太丰盛了”,“让你破费了”此类的话语。此时说法,大都是客人比较满意,是随便之中的“不随便”之语、所以说,小小一桌饭,足见随便之中的不“随便”。生活中,我们更应该以不随便的态度来“随便”。只有这样,方能符合人们倡导的“随便”。比如,工作中的随便与不随便,办事中的随便与不随便,言谈中的随便与不随便。我们一方面不可以随便说“随便”,另一方面也不能够随便理会或处置别人的“随便”,因为一个有修养、有分寸的人,是不随便说“随便”的。
82.四十有惑
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既是夫子对自己一生经历的总结,更是夫子对人生的一种顿悟。
四十不惑,什么是“惑”?惑,上面是“或者”的“或”,下面是一个“心”。也就是说,人在世界上会有很多种选择,或选择其一,或选择其二,或选择其三。比如,一个年轻人找对象,往往会挑来挑去,或者叫挑三拣四。因为有来自同事朋友介绍的,有来自父母亲人物色的,你不让他挑也不大可能。再比如,一个人到商店里买东西,我们看到琳琅满目的商品究竟要买哪一类,即使是买一支普通的笔,也会有各色各类任你选购。这就需要我们在或者之间用下面的一颗心去选择。如果我们这颗心比较小,被或此或彼的选择压一压,那就叫“困惑”;如果我们这颗心有智慧,知道自己该怎么选,那就叫不惑。其实,惑与不惑就是一个人外在的选择和自己一颗心的较量。
什么是困惑?《论语·颜渊篇》有这样两段孔子对他的学生关于“困惑”的解释,一次是回答子张的提问,“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一次是回答樊迟的提问,“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可见,一个人的困惑源于自己的情感,能做到忘记自己的情感、控制自己情绪的人,才可能做到真正意义上一个不惑的人。
那孔子又为什么说“四十不惑”了呢?一般讲,人到了四十岁的时候,家庭稳定了,事业稳定了。而在实现“稳定”的过程中所得到的经验和总结到的教训也成为了自己的一种收获,甚至可以说成是一种智慧。再面对问题时,就有了应付的手段或办法,由此,老夫子说“四十不惑”。
现实中,难道真如孔子所言,一个人到了四十以后就能做到“不惑”了吗?答案或许有很多种,我想,要真能做到“四十不惑”的人应该是寥寥无几的。
因为“惑”是伴随每个人一生的一种东西,即使你到了七十、八十,“惑”依然与你形影不离。孔子之所以能做到“不惑”,是因为孔子不仅是华夏的圣人,而且是人类的圣人。能如孔子那样,做到“四十不惑”者实属不易。
人为什么会有困惑?这是因为一个人不论年龄大小,时时处处都有不明白的事情伴随左右。一个人年轻的时候产生困惑自不用说。即使到了四十,迷惑、困顿又常常袭扰着我们。究其原因:一是家庭重担压在自己身上,四十岁的人上有老,下有小。事业上整日里忙忙碌碌;攀比之心太强,只看到别人的薪水比自己高、工作单位比自己好、住房比自己的大、孩子比自己孩子优秀等等就觉得困惑。二是社会关系越来越复杂。中国有句俗语,叫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而产生困惑的人,总认为过去不如我的同学,今天当上了某某领导;过去和我关系不错的领导,今天和我的关系越来越疏远;加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微妙。于是,内心产生了过多的不平衡,并迸发出不少的不愉快。三是人际交往越来越势利。势与利本来是两个不同的词,如果把这两个词放到一起,就会出现因势而利的结果。导致一部分人更加困惑,作为家庭和社会“顶梁柱”的四十岁之人,困惑当然概莫能外。
既然“惑”和“困顿”是难以消除的,那我们应该以一种怎样的人生态度去减少来自方方面面的困惑呢?
我想,首要的是去认识自己,培养自己一颗内在的心,和由这颗心所承受的淡定。
认识自己一般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从外表认识自己。比如一个人照镜子,其实照镜子的过程并不仅仅是为了看自己美不美,主要的是看自己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另一方面,是从内在认识自己。也就是说,一个人要从心灵深处去认知自己,去感悟自己。其实,一个人要想心灵得以升华,主要的是要有一颗淡定的心,一个人只有这样才能把内在和外表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用理智的心态去创造自己的人生。
其次更要认识社会,让自己的身心融入社会,做到与社会的和谐。
俗话说:智者不惑。什么是“智”,一般来讲,“智”就是“知人”。一个人要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必须从“知人”开始。谁能够做到知人,谁就少有困惑。人们常常把“智慧”放在一起使用,因为智慧就是洞悉人心,顺应人心,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心灵之间的沟通。于是,惑也就变成了不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