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性心脏病是指由于长期体循环动脉压力增高,致使心脏后负荷过重而引起的以左心室肥厚、扩大为主要特征,并可能进一步导致心功能不全症状的一种心脏病变。是高血压病最常见的合并症和死亡原因之一。
有哪些症状
本病以高血压与其所致的心脏病之症状体征为主要表现,根据其发展进程可分代偿期与失代偿期。
代偿期:除头晕、眼花、耳鸣、失眠、乏力、肢麻等高血压症状外,一般可无其他任何临床症状,除非伴有其所致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而使冠脉供血不足,否则没有心绞痛或急性心肌梗死征象,或即使有心悸、胸闷症状,其程度也较轻。
血压持续性升高,收缩压≥14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90毫米汞柱。
失代偿期:失代偿期高心病常伴有动脉粥样硬化,可有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等冠心病的表现。当发生充血性心力衰竭时,可表现为疲劳、气喘、咳嗽及劳累性呼吸困难和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并可有痰中带血,重者可致肺水肿。反复或持续的左心衰竭,可发生右心衰竭而出现尿少、水肿等症状。
由于高血压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部分患者可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而有心绞痛、心肌梗死等表现。
有哪些体征
体格检查时可发现脉搏洪大,心尖搏动增强,主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在左心室扩大阶段,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呈抬举样心尖搏动,心浊音界向左下扩大,心尖部第一心音增强,可闻及收缩期吹风样杂音。病情进一步发展,当左心室明显扩大,主动脉瓣发生粥样硬化时,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可闻到舒张期杂音及各种心律失常,如早搏、心房纤颤等。
应做哪些检查
胸部X线检查:显示主动脉弓突出,心影增大。
心电图检查:有电轴左偏、左心室肥厚和/或左心房增大表现。
超声心动图检查:室间隔与左室后壁增厚,左心衰竭时左室内径增宽,左室流出道可增宽。
如有心绞痛或明显心肌缺血表现,必要时可做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明确是否合并冠心病。
血脂、血糖、血浆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转化酶、血浆心钠素、血气分析、醛固酮等可作为常规检查。
如何诊断
有长期高血压病史。
心功能代偿期仅有高血压一般症状,心功能代偿不全者,可出现左心衰竭症状,轻者于劳累后呼吸困难,重者则出现端坐呼吸,心源性哮喘,甚至急性肺水肿。长期患者可发生右心衰竭。
体检发现心界向左下扩大,心尖区或/和主动脉瓣区可听到收缩期吹风样杂音,主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左心衰竭时心尖部可有舒张期奔马律。
心电图、X线及超声心动图检查证实有左心室增大。
老中医处方
方1
(组方)制附子(先煎)30克,白芍30克,代赭石30克,白术10克,干姜6克,牛膝15克,茯苓15克,杜仲15克,丹参15克,泽泻15克,肉桂5克。
(主治)高血压性心脏病,心力衰竭。
(用法)先煎制附子半小时,再加它药共煎,分2~3次服,每日1剂。
方2
(组方)珍珠母(先煎)30克,夏枯草12克,钩藤(后下)15克,怀牛膝12克,地龙10克,车前子(包)15克,白芍15克,石菖蒲10克,远志6克,丹参12克,柏子仁10克,炙甘草6克。
(加减)口苦苔黄,加黄芩10克,炒山栀子10克。
(主治)高血压性心脏病。
(用法)上药加水煎煮2次,将两煎药液对匀,分2~3次服,每日1剂。
方3
(组方)制首乌12克,郁金10克,茺蔚子12克,丹参15克,葶苈子12克,桑寄生15克,地龙10克。
(加减)
胸痛,加制乳香3克,炒元胡12克;
心悸,加磁石18克,灯心草10克;
气喘,加桑白皮12克,五味子3克;
头晕痛,加川芎6克,钩藤15克;
面足浮肿,加白术12克,赤小豆18克;
尿少,加车前子(包)30克;
头胀眼痛,加石决明(先煎)30克,夏枯草12克;
舌质红,心烦,加生地黄15克,麦冬12克;
肢冷畏寒,加制附子(先煎)9克,仙灵脾12克;
胆固醇高,加泽泻12克,茶树根30克;
动脉硬化,加槐花18克,生山楂12克。
(主治)高血压性心脏病。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方4
(组方)黑附子(先煎)9克,杭芍12克,茯苓15克,白术9克,生姜9克,大枣6枚,党参18克,麦冬12克,五味子6克,鲜白茅根60克,生石膏(先煎)15克,麻黄4.5克,甘草9克,龙骨(先煎)15克,牡蛎(先煎)15克,苏木12克,枳壳6克。
(主治)高血压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证属痰湿郁结,肺气不宣,心阳不振者。
(用法)上药加水煎煮2次,将两煎药液混合,分2次服,每日1剂。
方5
(组方)天麻12克,钩藤(后下)30克,生石决明(先煎)30克,生龙骨30克,生牡蛎30克,龟板20克,黄芩12克,生地黄15克,白芍15克,杜仲12克,枸杞子15克,川牛膝15克,丹参30克。
(加减)
口干咽燥者,加元参15克,麦冬18克;
心烦者,加莲子心6克或黄连6克;
失眠者,加炒枣仁30克或夜交藤30克。
(主治)高血压性心脏病,眩晕头痛,头胀耳鸣,烦躁易怒,失眠多梦,目涩口干,腰膝酸软,胸闷心悸,舌红,苔薄黄,脉弦细。
(用法)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
方6
(组方)生地黄20克,生白芍18克,麦冬15克,生龙骨30克,生牡蛎30克,川牛膝18克,柏子仁12克,炒枣仁30克,菊花15克,钩藤30克。
(加减)
胸闷者,加丹参30克或赤芍30克;
阴虚甚者,加枸杞子15克;
手足心热者,生地黄用至30克,加元参15克。
(主治)高血压性心脏病,心悸健忘,失眠多梦,眩晕耳鸣,两目干涩,口干咽燥,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用法)水煎2次,药液混合,分2次服,每日1剂。
方7
(组方)半夏9克,陈皮10克,茯苓30克,白术18克,天麻12克,竹茹9克,枳实9克,泽泻15克,瓜蒌皮30克,钩藤30克。
(加减)
胸闷心悸甚者,加丹参30克;
湿重者,泽泻用至30克。
(主治)高血压性心脏病,头胀如蒙,眩晕耳鸣,心悸不安,胸脘痞闷,身困乏力,舌苔腻,脉弦滑。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方8
(组方)当归15克,川芎10克,赤芍3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丹参30克,柴胡9克,川牛膝18克,天麻12克。
(加减)胸痛甚者,加元胡15克。
(主治)高血压性心脏病,胸闷钝痛,头晕头痛,痛如针刺,唇舌青紫,舌有瘀点或瘀斑,脉涩或弦。
(用法)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
方9
(组方)黄芪30克,茯苓30克,猪苓15克,白术15克,泽泻15克,桂枝9克,防己12克,葶苈子10克,大腹皮15克。
(加减)
水肿甚者,加车前子(包)15克;
气虚甚者,加党参12克。
(主治)高血压性心脏病,下肢或全身浮肿,甚则按之没指,头晕目眩,喘促不安,心悸不寐,难以平卧,紫绀,舌暗,苔腻,脉弦或缓。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方10
(组方)黄芪30克,制附子(先煎)3~9克,茯苓30克,白术15克,桂枝10克,猪苓15克,泽泻18克,益母草30克,丹参30克,赤芍30克。
(加减)气虚甚者,加党参20克,方中制附子剂量可酌情逐渐加大。
(主治)高血压性心脏病,头晕心悸,胸闷气短,畏寒肢冷,尿少浮肿,面色青紫,精神委靡,舌紫暗,苔白,脉沉细或结代。
(用法)水煎2次,药液对匀,早晚分服,每日1剂。
方11
(组方)法半夏10克,茯苓12克,陈皮10克,甘草3克,竹茹10克,枳实10克,石菖蒲10克,远志6克,丹参12克,夏枯草10克,钩藤12克,郁金10克。
(加减)口苦苔黄,加黄芩10克,炒山栀10克。
(主治)高血压性心脏病。
(用法)上药先用水浸泡半小时,煎煮2次,药液对匀,分2次服,每日1剂。
方12
(组方)党参20克,麦冬20克,五味子20克,当归10克,川芎15克,白芍20克,生地黄20克,生黄芪30克,白术15克,茯苓20克,山萸肉20克,甘草6克。
(主治)气阴双亏型高血性心脏病,神倦乏力,头晕,稍劳则心慌气短,喘促,活动能力下降,舌质暗淡,苔少,脉细数或结代。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有哪些单验方
天麻10克,川芎10克,黄芩10克,茺蔚子10克,豨莶草10克,水煎服,每日1剂。
生石决明15~30克,代赭石15~30克,磁石15~30克,水煎服,每日1剂。
制附子(先煎)、五味子、肉桂各9克,党参20克,麦冬、黄精各15克,水煎服,每日1剂。
桃仁(去皮尖)、核桃仁各等份,共捣烂和匀,加适量红糖为膏,每次服10克,每日3次,沸水调服,经常食用。
夏枯草、钩藤各30克,草决明、生石膏(先煎)各20克,茺蔚子、黄芩、桑叶、槐角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剂。
制首乌、丹参各15克,蜂蜜适量,将制首乌、丹参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煎煮,去渣取汁,调入适量蜂蜜即可食用,每日1剂,可连用5~7日。
选择适当的体育活动,提高抗高血压的能力,注意劳逸结合,合理安排工作。
限制钠盐摄入,每日食盐不超过6克。减轻体重,保持适宜的饮食结构,降低热量的摄入,饮酒限量,戒烟。
加强自身情绪的调节,稳定情绪,避免激动。
心脏功能处于代偿期时,要避免能增加心脏负担的因素,如体力劳动、高盐饮食、上呼吸道感染、烟酒及精神刺激等;对于高血压性心脏病处于失代偿期时,已发生左心衰竭者要积极治疗心力衰竭,减轻心脏前后负荷。心力衰竭纠正后,血压要保持在可控制的范围内。
积极治疗各种合并症,如高脂血症、糖尿病、冠心病,防止心力衰竭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