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73200000009

第9章 投资策略篇(1)

股市赢家法则是:不买落后股,不买平庸股,全心全力锁定领导股。

--威廉·欧奈尔

袖手旁观,静待大势自然发展。

--吉姆·罗杰斯

在错误的道路上,奔跑也没有用。

--巴菲特

长期持有优秀企业的股票,这是巴菲特的投资方式。他说过:“当我和查理买下一种股票时,我们既没有考虑过出手的时间,也没有考虑过出手的价位。”

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从1989年开始入股吉列。巴菲特当时以英雄救美之姿拿出6亿美元买下近9900万股吉列股票,协助吉列成功地抵挡住投机者的恶意收购。

这么多年来,巴菲特一直抱牢吉列股,对吉列品牌深信不疑。他在谈到吉列股票时说,他每晚都能安然入睡,因为他知道第二天早上总会有25亿名男性要刮胡子(剃刀产品是吉列的王牌产品之一)。

巴菲特长期持有吉列股票最终得到了回报:吉列股价因被宝洁并购而于2005年1月28日每股猛涨5.75美元至51.6美元。以1989年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最初在吉列投资的6亿美元计算,巴菲特的这笔投资在16年中已增值45亿美元,年均投资收益率高达14%。

巴菲特的投资收益比标普500指数基金高出一倍还多,用专业人士的话说就是:巴菲特跑赢了大市。

1890年,可口可乐公司市值约2000美元,而后来它的市值增长到500亿美元。如果一个人在1890年买入该公司的股票,有人可能会对他说:“我们将会有两次世界大战,会有1907年的大崩盘,是不是应该再等等?”

而巴菲特不会犯这种错误。

1972年,巴菲特盯上了报刊业。他发现拥有一家名牌报刊,就好像拥有一座收费桥梁,任何过客都必须留下“买路钱”。因此,从1973年开始,他偷偷地在股市上收购起了《波士顿环球报》和《华盛顿邮报》的股票。巴菲特的介入使《华盛顿邮报》利润大增,每年平均增长35%。10年之后,巴菲特投入的1000万美元变成了2亿美元。

1980年,巴菲特用1.2亿美元以每股10.96美元的价格买进可口可乐7%的股份。1985年,可口可乐公司开始抽回资金投入饮料生产。其股价涨至51.5美元,翻了5倍。

1992年年中,巴菲特以74美元每股购下435万股美国高技术国防工业公司--通用动力公司的股票,当年年底该股股价已飙升至113美元。巴菲特在此前半年拥有的32200万美元的股票增值到49100万美元了。

巴菲特认为,一个人一生中真正值得投资的股票也就四五只,一旦发现了,就要集中资金大量买入,并长期持有。可口可乐、迪士尼、麦当劳、吉列等大公司的股票,巴菲特持有的年限都令频于进出操作的中国投资者汗颜。

“如果你一生中找到三家杰出的企业,你就会变得非常富裕。”巴菲特找到了这样的杰出企业,他的确变得非常富裕。长期持有优质企业股。你要做的事情是按低于其内在价值的价格购买一家企业的股票,如果该企业管理层诚实可靠、有能力,那么,你就永远持有这些股票。

--巴菲特

1979年,彼得·林奇对一家名叫家得宝的自助建材超市作了实地调查。在家得宝建材超市,店员们服务热情、礼貌、周到,其专业素质给彼得·林奇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彼得·林奇还发现,在这家建材超市,各种建材商品琳琅满目,品种极其丰富,价格也十分便宜。普通家庭用来自己装修的业余油漆工具和水电工具,在这里都能买到,消费者再也不用到价格既贵,品种又少的社区小油漆店和小五金店去受气了。

这时的家得宝还处于发展初期,其股价只有25美分。亲眼目睹了这家建材超市十分红火的业务之后,彼得·林奇果断买入了这家公司的股票。可惜一年后,由于种种原因,彼得·林奇对它失去了兴趣,就把股票卖掉了。此后,家得宝建材超市的股票在15年内从25美分上涨到了65美元,上涨了260倍。彼得·林奇一开始就抓住了这只大牛股,却没有看出它会有如此大的发展潜力,结果与这只上涨260倍的大牛股失之交臂。彼得·林奇在提到这只股票时说:“这真让我感到终生遗憾。”

以长期持有优秀企业的股票著称的巴菲特说过:“你要做的事情是按低于其内在价值的价格购买一家企业的股票,如果该企业管理层诚实可靠、有能力,那么,你就永远持有这些股票。”如果彼得·林奇早点认识到这句话的准确性,就不会留下那么多的遗憾。

彼得·林奇另一只过早卖出的股票是美国玩具反斗城公司的股票。这是一家表现极为出色的快速成长型公司。彼得·林奇对这家公司的资料作了充分研究,参观了它的一些连锁分店,以经过股权调整后相当于每股1美元的价格大量买入该股票。

1985年,美国玩具反斗城公司的股价上涨到了每股25美元。对以每股1美元的价格买入并一直持有股票的投资者来说,这是一只上涨了25倍的超级大牛股。遗憾的是,彼得·林奇并不在这些获得25倍投资收益的投资者之列,因为他在买入不久之后就卖出了。之所以过早卖出,是因为他从报纸上看到,一位精明的投资者,同时也是零售业的泰斗级人物之一--米尔顿·皮特里购买了美国玩具反斗城公司20%的股票,他的大量买入导致股价上涨。彼得·林奇于是想当然地推论,当米尔顿·皮特里停止买入之后,股价就会下跌。米尔顿·皮特里在股价为5美元时停止买入该股,于是彼得·林奇就在这个价位抛出了股票,仅获得了5倍的回报。

事后,彼得·林奇说:“这两只过早卖出的大牛股是我投资生涯中最糟糕的两次卖出决策。”彼得·林奇当时都对这两家公司进行过研究,发现它们具有很强的赢利能力,但最终还是草率放弃,不能不说这是一种遗憾,甚至像彼得·林奇在书里回忆说的那样,“是一种耻辱”。

从历史资料中,我们可以看到,众多伟大的企业在相当长的岁月中始终保持着高市盈率,特别是在企业高速成长期,越优秀的企业经历的这个周期越长。沃尔玛公司的股票在34年间的投资回报达到了1343倍,中国万科上市16年股价翻了500倍,茅台和苏宁的股价两年内翻了20~30倍。

可见,找到优秀企业,并长期持有其股票,这才是投资的制胜之道。

不纠结于糟糕公司之股

时间是好生意的朋友,却是坏生意的敌人。如果你陷在糟糕的生意里太久的话,即使你的买入价很便宜,你得 到的结果也一定会很糟糕。

--巴菲特

在威廉·江恩的分析系统中,时间是决定市场走势最重要的因素。“股神”巴菲特不是经济学家,但他的投资实践达到了成功的巅峰,这很大程度上归因于他有一套理性的投资原则,那就是价值投资原则。巴菲特是一个真正的价值投资者。

对于真正的价值投资者来说,时间是最好、最忠诚的朋友,巴菲特有感而发:“时间是好生意的朋友,却是坏生意的敌人。如果你陷在糟糕的生意里太久的话,即使你的买入价很便宜,你得到的结果一定会很糟糕。”

投资实际上可看作是一种时间游戏,真正的价值投资者往往会在时间中获得回报。对于他们来说,忍耐、坚持是不可或缺的,但等待价值最终被时间证明,等到“知道谁是在裸泳”的“退潮时刻”并不容易。

如果你为一时的利益所困扰,陷入糟糕的交易里,那么时间就会变成你最大的敌人。

巴菲特早年投资犯下的第一个错误是收购伯克希尔·哈撒韦纺织厂(隶属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控股权。

当时,纺织业前景黯淡,伯克希尔·哈撒韦纺织厂的业务也在逐年缩水。巴菲特非常清楚这一点,但其便宜的价格极具诱惑力,巴菲特最终没有抵挡住其诱惑,在1965年收购了该公司70%的股权。

后来,该公司一度效益还不错,但巴菲特没有趁机出手,反而试图拓展公司业务,以获取更多利润。

谁料这家公司的发展不但没有蒸蒸日上,反而随时间的流逝将累积的问题爆发出来了,效益每况愈下,濒临破产。1985年,巴菲特不得不亏本出售,当初以1200万美元购买的所有机械设备最后只卖了不到20万美元,以5000美元买入的纺织机被当成了废铁,出售所得甚至抵不上它们的运费。

这一贪小便宜吃大亏的投资行为狠狠地给了巴菲特一个教训,从此以后,巴菲特果断抛弃了短视的做法,成了一个价值投资者,着重关注股票所属公司的长远内在价值。

在好投资中,时间还会带来巨大的累积效应--复利。复利是把所获利润并入投资成本中而重复计算利润的方法,也就是所谓的“利滚利”,它建立在年收益为正数的基础上。

一家优秀的企业能长期稳定地保持高利润率,投资者每年在获得应得的回报之余,还可以将其转化为下一阶段的成本进行再投资,这就是滚雪球般的增长方式。假如你能找到湿的雪和长长的山坡,你的人生也会像巴菲特一样滚雪球式发展。

巴菲特于1965年接手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截至2009年,45年内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年均复利收益率是2132%,总复利收益增长了4500倍。这得益于它的投资组合,该组合汇聚了一系列优秀公司,正是这些公司的稳定发展为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创造了滚雪球般的收益。

巴菲特还曾计算过,假设15世纪末西班牙女王不支持哥伦布航海,而是将此旅程所花费的3万美元以4%的年复利率进行投资,470多年后,其资本将飙升至3000亿美元。

从复利的计算公式[复利终值=本金(1+复利率)×时间]我们可以看出,决定最终收益的是收益率和投资时间。

随着岁月的累积,时间会帮助优秀公司成长壮大,同时淘汰糟糕的公司。如果与你结缘的是优秀公司,时间无疑就成了你的朋友;如果你跟糟糕的公司纠缠不清,那么,你的投资成绩就会很糟糕。

选择笨蛋经营的企业你应该选择投资一些连笨蛋都会经营的企业,因为总有一天这些企业会落入笨蛋的手中。

--巴菲特

巴菲特曾说过,他和投资伙伴查理·芒格期待的公司“应该符合如下特征:一是从事我们看得懂的生意,二是有持续发展的潜质,三是管理层诚实能干,四是出价合理。这样的公司我们愿意整个买下,或者,如果管理层愿意与我们合伙经营的话,我们将至少收购其80%的股份。如果无法取得控股权,我们也乐意通过股票市场购买其部分股权。”

巴菲特还说过:“你应该选择投资一些连笨蛋都会经营的企业,因为总有一天这些企业会落入笨蛋的手中。”

这句话无疑与巴菲特所强调的第三个特征相违背。其实,巴菲特此话只不过表示,那些不必依靠高明的领导者就能稳健发展的公司也是真正的好公司。

巴菲特认为,一家真正伟大的公司必须有一条又深又阔的“护城河”。资本的流动特性决定了竞争对手会不断进攻那些具有高回报的商业“城堡”。因此,坚固的防御--成为低成本制造商(像GEICO、好事多超市)或拥有一个世界知名品牌(如可口可乐、吉列、美国运通),对于持久的成功来说至关重要。

以“持续性”为标准,巴菲特排除了那些一味追求快速发展和变动太快的公司。因为如果护城河需要不断重建,那它根本不可能成为护城河。

此外,巴菲特还把那些依靠管理者成功的企业排除在外。一位优秀的CEO对于任何一个公司来说都是一笔很大的财富,但是,如果一个公司要依靠一位超级明星来保证其发展,它就不是一个卓越的公司。

对此,巴菲特说:“一个由当地著名脑外科医生领导的合伙制药企业可能会享有可观的、不断增长的利润,但这对于未来来说没有意义。这家合伙企业的护城河将会随着名医的离去而消失。然而,你却可以肯定梅奥诊所的成功将会一直持续下去,虽然你根本不知道它的CEO叫什么名字。”

理性的投资者应该寻找在一个稳定行业中具有长期竞争优势的企业。如果没有良好的经济大环境作为背景,一家企业的发展势头仍然良好,那么,它就是有价值的企业。

巴菲特的持股年限很长,很多都以10年计,而这些股份所属的企业并非都有天才的企业家在经营管理,因此,企业本身的经营结构、财务系统、业务系统等具备良性发展的特征才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这些能保证企业不会因为领导者变更而起伏不定。

不碰虚有其表的二流企业一个二流的企业最有可能一直是二流的企业,而投资此企业的结果也可能是二流的。

--巴菲特

“股神”巴菲特把符合自己投资期望的优秀公司称为“希望钻石”,认为即使只拥有其中一小部分,也远远胜过拥有一整颗华而不实的人造水晶。

所谓的优秀公司,是指那些经济效益好、管理层卓越、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的价值型企业。巴菲特的投资策略是以较低的价格收购它们,如果与管理层成为合作伙伴,则期望拥有其80%以上的股份;如果控制性收购无法成功,则购买这些公司的股票。

巴菲特的投资思维就是,无论如何都要向好企业靠拢,而将弄虚作假、劣迹斑斑的企业拒诸门外。因为在巴菲特看来,这些企业都只不过是人造水晶而已,华而不实。在这一点上,巴菲特是有过前车之鉴的。

巴菲特一直认为,最差的公司是那种发展很快,需要投入大量资本来维持,但利润少得可怜甚至根本赚不到钱的公司。而航空公司就是其中的一类。

因为,据巴菲特的观察,从第一架飞机诞生那天开始,航空业就是个烧钱的行当。投资者把大捧钞票投入到这个无底洞中,预期的利润却可能永远拿不到。

1989年,巴菲特决定认购美国航空的优先股。支票上的墨迹未干,这家公司的股价就开始螺旋式滑落。

接下来的10年里,这家公司遭遇了破产,而且是两次。

1991年,巴菲特将投资美国航空公司称为不可抗力的错误,同时声明:我们在和一个信用不良的公司打交道。

这次投资教训让巴菲特终生难忘。每当有人提到“带轮子的投资”时,他都会避而远之。

在认识到错误之后,巴菲特并没有很快出售股份。1998年,美国航空终于偿清负债,开始大规模回购普通股,巴菲特赶紧脱手,险成赢家。

但是,巴菲特始终承认投资美国航空公司是个重大的失误。

“一个二流的企业最有可能一直是二流的企业,而投资此企业的结果也可能是二流的。”巴菲特的这句话及其实践案例告诉我们,寻找价值型公司才是投资成功的稳妥之道。而对那些虚有其表的企业,我们还是不碰为妙。

同类推荐
  • 追求财富的赢家(北大清华学得到丛书)

    追求财富的赢家(北大清华学得到丛书)

    这个倡导终身学习的时代,在北大、清华等一流学府之外研修来自一流学府的成才课程,已成为学校教育的延伸,并日趋融入主流教育。书中融会了他们在青年学生素质教育中的教学心得和工作经验,很好地体现了知识经济时代“人才”这一称谓的崭新内涵,以及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素质的特殊要求。本系列图书自1999年第一版问世以来,历经四次修订改版而持续受到欢迎。十年后的这次全新修订,历时一年有余,对各个分册进行了与时俱进的增加和删改,使之结构更为合理、内容更为丰富、形式更为活泼,以期成为当代青年素质教育领域具有持续生命力的经典读物。
  • 你不理财 财就贬你

    你不理财 财就贬你

    本书从观念、策略、技巧、经验、不同理财方式等多个方面向您揭示了理财与投资的奥妙,书中不仅包含了名人理财投资事例,普通人的理财投资体会,更有专家提供的各种理财投资建议和妙招。对于有志于理财的新手来说,可以通过此书培养自己的理财观念,从书中学到有助于理财的消费观念和技巧;对于那些想要了解一些储蓄、股票、基金、保险、房产等理财方式的人们,《你不理财财就贬你》也提供了有关这些理财方式的介绍、技巧、策略、注意事项等常识。
  • 破解财富密码-实现财务自由的自助读本

    破解财富密码-实现财务自由的自助读本

    本书为你讲解与财务相关的理论知识,以使你更接近财富;帮助你树立起全新的财富观,以使你改善自己现在的财务状况,一步步走向财富……本书从财富理念、理财规划、具体操作、投资选择等方面做了深入浅出的论述,是一本能够帮助你实现财务自由、从此不再为金钱所窘的工具书。
  • 学会做有钱女人

    学会做有钱女人

    如今已进入信息爆炸的年代,投资理财不再是有钱人的专利,没有钱的人更需要理财,只有这样才能加速资产的累积,达成一生各阶段的财富目标。
  • 再忙也要会理财

    再忙也要会理财

    读书要趁早,理财别趁闲。你不理财,财不理你,你若理财,财可生财。钱是挣出来的,更是理出来的。只有理财才能让小钱变大钱,让死钱变活钱,让钱生出更多的钱。《再忙也要会理财》告诉你最时髦的赚钱、花钱、省钱、存钱方法,让你轻轻松松理财,明明白白花钱,快快乐乐生活。全书主要包括基金、股票、房地产、保险、黄金、收藏、外汇、*、期货、典当、储蓄等不同的理财内容,方法实用、指导性强,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上手就能用。从今天开始,让我们每一个人树立起正确的投资理财观念,并且掌握科学的、正确的方法,积极地投入到丰富多彩的理财活动中去,通过努力告别拮据的生活,从此过上富裕的生活。
热门推荐
  • 痴 王妃

    痴 王妃

    ★第一卷★我是外人眼中的“白痴”公主,癫傻可笑。十年地下冷宫的日子,让我愈加懂得忍耐,锋芒内敛那传闻中性情暴戾的三王子,容貌尽毁,而他却是我将嫁的男子。这是一桩政治联姻,隐含着权力斗争的险恶。我和他,都只是棋子。但他却是我意料外的人。银色面具,如幽潭般深不可测的双眸,温柔的说话语气,令人轻易沦陷。我开始犹豫,是要继续装疯卖傻,还是对他说出真相。而同时,诡谲的风云已暗涌,凌厉的危险一步步地逼近我们……★剧中人物★慧明,南风国的公主。为了活着而装痴卖傻,因缘际会和亲到北朝,嫁给三王子...北朝三王子,两人第一次相见,三王子心说:啊!就是这个人了。慧明,你是我命定的王子妃...军师端木和也,他心思细密,智慧超群,从未相信过女主的“痴傻”,为一展所长而留在三王子身边,却不料...蓝田盟副盟主,一个在天地间如鱼得水的男人,眼神犀利,城俯极深,周旋于四国,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直到...宫女雪燕,东扶桑人。原本聪明伶俐,看似贤淑温柔,实则心机叵测,长年潜伏在三王子身边,怀着不可告人的目的...人物陆续增加中...★柔儿的其它作品★1.《后宫往事》已完结。2.《闲王驯妻*非穿越系列之四》VIP文,已完结。3.《邪恶情人负心郎》已完结。4.《痴王妃》新坑连载。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每天学点经济学大全集(超值金版)

    每天学点经济学大全集(超值金版)

    经济学家琼·罗宾逊夫人曾经说过: “学习经济学的目的不是为了找到一大堆答案来回答经济问题,而是要学会不被经济学家欺骗。”尽管微观经济学或宏观经济学是那么有趣,但以往总是经济学家和决策者们在唱主角。现在,让我们回到经济学的原点,共同探讨如何将经济学运用到生活中,使我们过得更幸福、快乐。
  • 离婚硝烟

    离婚硝烟

    婚姻是什么?婚姻是一面镜子,照清楚在里面的两个人。有人想逃,而有人则拼命挽留。--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风月帝国

    风月帝国

    天雷降世,在雪山老神仙的精心养育教导之下终成大器,恰逢强敌入侵,数十万大军溃于朝夕,圣子为力挽狂澜于危难,在一众兄弟好友的帮助下受命出关,少年英雄们,视百万敌军如无物,连战连捷,终成一代贤臣名将。
  • 比尔盖茨给中国学生的11条忠告

    比尔盖茨给中国学生的11条忠告

    成功并不是无因的,也不可能完全是运气所致,背后一定有他成功的条件。即使是天才,他的第一声啼哭也绝不会是一首美妙绝伦的颂歌。因此,比尔·盖茨的成功,绝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得益于他的一些做人做事的准则。这些准则,就是每一个有志追求成功的人所应该学习的。
  • 舍与得的人生智慧课

    舍与得的人生智慧课

    《舍与得的人生智慧课》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很多人都知道这个道理,但现实生活中并没有多少人真正知道它的含义。人生在世,最难把握的也就是“舍得”这两个字了。人生有舍才有得,当你懂得了“舍”时,你就会“得”到更多。在人生漫漫长路上,会面临着很多选择,有选择就有放弃。选择什么,放弃什么,这是一门学问。人生最重要的是机遇,而正确的放弃,则是真正把握住了机遇。因为很多时候,放弃就是获得。人们常将“舍”与“得”合说成“舍得”,就是因为有“舍”才有“得”嘛!一个人在沙漠里迷失了方向,酷暑难熬,饥渴难忍。正当快撑不住时,他发现了一幢废弃的小屋,屋子里居然还有一台抽水机。他兴奋地上前汲水,却怎么也抽不出半滴水来。这时,他看见抽水机旁,有一个装满了水的瓶子,瓶子上贴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你必须用水灌入抽水机才能饮水!不要忘了,在你离开前,请再将水装满!怎么办?能抽出水来当然好,要是水浪费掉了而抽不出水呢?自己不是有可能死在这里吗?如果将瓶中的水喝了,还能暂时远离饥渴。这个人犹豫不决。想来想去,他还是将水倒进抽水机。不一会儿,就抽出了清冽的泉水,他不仅喝了个够,还带足了水,最终走出了沙漠。临走前,他把瓶子装满水,然后在纸条上加了几句话:纸条上的话是真的,你只有先舍弃瓶中的水,才能得到更多的水!有一得必有一失,只有放弃一些东西,才有更多的收获。人生好比一个房间,想要搬进新的家具、电器,就得先扔掉一些东西。放弃不是失去,正确的放弃往往是一个全新的转折点,是一个脱胎换骨的再生过程。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世界最具精悍性的微型小说(2)

    世界最具精悍性的微型小说(2)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国学与汉学:近代中外学界交往录

    国学与汉学:近代中外学界交往录

    近代中国学术界名家辈出,形成宋以来学术发展的又一高峰。究其原因,涌现大量史料,承袭清学余荫,沟通域外汉学,当在首要之列。治学须知大势,近代国际汉学界对中国认识的深化和中国学者掌握西学外语程度的增强,使得彼此得以沟通,渐成一有机整体。通过描述分析中外学界的交往关系,可以显现学术发展的状况趋势,并把握个人及流派在其中所处的时空位置,进而探寻新世纪中国学术发展的正途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