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62000000006

第6章 立足统一的战略思想(5)

(答姜维)

【题解】

公元234年(建兴十二年),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同时,吴国兵分三路北上攻魏,魏国面临两面受敌局面。因此,在渭水前线,司马懿采取“坚壁据守”的方针,尽管诸葛亮多次挑战,他始终坚守不出,并假意上表向魏明帝请求出战,以稳定军心。当魏明帝派卫尉辛毗为军师,到军中节制司马懿时,姜维对诸葛亮说:“辛佐治持节而至,贼不复出矣”。本文就是诸葛亮对姜维的答复。可见诸葛亮不但洞悉时局,而且对敌军统帅的意图了如指掌。

彼本无战情,所以固请战者,以示武于其众耳。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苟能制吾,岂千里而请战邪!○《三国志》卷三十五《蜀志·诸葛亮传》裴注引《汉晋春秋》。

【译文】

司马懿本来就没有出战的打算,他之所以要上表给魏明帝坚持请求出战,不过是向部下显示决心出战罢了。将帅在军中,有时君王的命令也可以不接受,如果他估计能打败我军,何必在千里之外还上表请求出战呢?

【注释】

彼:指司马懿。战情:作战的愿望。

固:坚持。请战:指向魏明帝请求出战。

示武:显示勇武。意思是显示决心出战。

制:控制。意思是战胜,打败。

(谕参佐停更)

【题解】

公元231年(建兴九年),诸葛亮第四次北伐,在祁山与魏军交战。因魏军兵多势强,部下建议暂停部队的轮换,以聚集兵力。诸葛亮作了这番动员,激励了将士的士气。蜀军接到李严假传的圣旨后,撤回时,还杀掉了魏将张郃,打退了司马懿的追兵。

谕:上对下的通告。参佐:僚属,部下。更(gēng):蜀国定期轮换作战部队的制度。

吾统武行师,以大信为本。得原失信,古人所惜;去者束装以待期,妻子鹤望而计日,虽临征难,义所不废。○《三国志》卷三十五《蜀志·诸葛亮传》裴注引。

【译文】

我率军打仗,以严守信用为根本。取得原国而失去信用,连古人都觉得可惜;现在准备轮休的将士已整理好行装等待归期,他们的妻室儿女像鹤一样翘首盼望,计算着时日,虽然会面临征战的艰难,但也要守信用,不能废弃将士轮换制度。

【注释】

统武行军:率军打仗。

大信:严守信用。这里指严格执行法纪规章。

原:春秋时国名,在今河南省济源市西北(见《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晋侯围原,命三日之粮。原不降,命去之。谍出曰:‘原将降矣’。军吏曰:‘请待之’。公曰:‘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庇也。得原失信,何以庇之?’”得原失信句,就是指的这件事。

去者:指轮休的将士。束装:整理行装。

鹤望:像鹤一样翘首盼望。计日:计算归期。

征难:征战的艰难。

(与孟达书)

【题解】

这是诸葛亮在北伐前(公元226年),为争取孟达作为外援而写给孟达的信。此信不仅没有责备孟达,反而非常体谅他当初投魏的心情,并把他降魏的责任归咎于刘封。孟达收到这封信后,深受感动,不但与诸葛亮书信往返,而且在魏文帝曹丕死后(公元226年五月)下了归蜀的决心。公元228年(建兴三年)春诸葛亮北伐前夕,孟达因事泄露被司马懿所杀。

往年南征,岁末乃还,适与李鸿会于汉阳,承知消息,慨然永叹,以存足下平素之志,岂徒空托名荣,贵为乖离乎!呜呼孟子,斯实刘封侵陵足下,以伤先主待士之义。

又鸿道王冲造作虚语,云足下量度吾心,不受冲说。寻表明之言,追平生之好,依依东望,故遣有书。○《三国志》卷四十一《蜀志·费诗传》。

【译文】

我去年率军南征,年底才凯旋而归,正好与李鸿在汉阳县相遇,从他那里知道了您不听王冲离间之言的事,使我感概不已,不禁长叹,从您平时的志向看,怎么会为追求虚名和地位,而去作背离蜀汉的事呢?孟达啊,这实在是由于刘封对你的欺侮,从而有损先帝对待贤能之士的原则。

李鸿又说,王冲编造有关我的谣言,而您理解我的心意,没有听信王冲的话。寻思您来函表明心迹的话,回想我们过去结下的友谊,我依依不舍地向东遥望,因此派人给您送去这封书信。

【注释】

往年南征:指建兴三年(公元225念)三月,诸葛亮率军征讨南中地区雍闿为首的叛乱势力。诸葛亮给孟达的信是建兴四年所写。

岁末乃还:诸葛亮平定南中后,于同年十二月返回成都,时值岁末。

李鸿:魏国降蜀官吏。会于汉阳:即诸葛亮南征后,回师经过汉阳县遇到李鸿的事。汉阳:县名,汉置,蜀犍为郡,故城在今四川省高县庆符镇。

承知:即得知。消息:指孟达不听王冲离间之言的事。

慨然:感慨的样子。永叹:长叹。

存:体察,观察。平素:平时。

名荣:名誉和荣耀。空托名荣:指追求虚名和地位。

乖离:背离,抵触。

孟子:对孟达的敬称。

刘封(?-公元219年):长沙刘氏之甥。刘备在荆州时,因无继嗣,收他为义子。刘封二十余岁时随诸葛亮入蜀,气力过人,亦有武艺,立有战功。平定益州后,刘备以刘封为副军中郎将。关羽兵败被杀,与刘封、孟达拥兵不救有关。而刘、孟二人又忿争不和,故孟率部降魏。侵陵:侵犯欺凌,欺侮。

义:情义。这里指原则。

鸿:即李鸿。王冲:广汉人,为江州督李严属下牙门将,因遭李严痛恨,惧罪降魏。造作:编造。虚语:虚假的话。这里指谣言。王冲降魏后,曾对孟达说诸葛亮对他降魏很生气,准备杀掉他的妻室儿女。但孟达不相信。

量度:揣度,推测。

寻:探求,寻思。表明之言:表明心迹的话。孟达听王冲挑拨之言后曾说:“诸葛亮看人有始有终,不会这样做的”。

追:回溯,回想。

依依:依依不舍。形容情义深厚。东望:向东遥望。因孟达降魏后作新城太守,该城在蜀汉的东面。

遣:意思是派人送。有书:“有”为助词,无义。书指书信。

(与孟达论李严书)

【题解】

公元226年(建兴四年),诸葛亮上表升李严为前将军,兼管后方军事,为自己在第二年北驻汉中,讨伐曹魏作准备,并嘱李严利用老关系给降魏的孟达通信,信的内容是:“吾与孔明俱受寄托,忧深责重,思得良伴”。接着,诸葛亮又亲自给孟达写了这封书信,既称赞了李严迅速果断的作风,又劝他要抓紧时机作叛魏归蜀的准备。

部分如流,趣舍罔滞,正方性也。○《三国志》卷四十《蜀志·李严传》。

【译文】

部署政务像流水一样迅速,处理问题敏捷果断,这就是李正方的性格。

【注释】

部分:部署。如流:像流水一样迅速。

趣捨:取舍。罔滞:没有停顿。趣捨罔滞:意思是处事敏捷果断。

正方:李严字。性:性格。

(答司马懿书)

【题解】

公元231年(建兴九年)二月,诸葛亮再次出兵祁山,举行第四次北伐。本文是在这次北伐期间写给司马懿的信。这封信托司马懿的军师杜子绪转达自己对年轻时的挚友孟公威的问候,足见诸葛亮珍惜友情,不忘旧谊。

使杜子绪宣意于公威也。○《三国志》卷十五《魏志·温恢传》裴注引《魏略》。

【译文】

请派杜子绪向孟公威转达我的问候。

【注释】

子绪:杜袭字,颖川郡定陵人。曾为魏国侍中,与王粲、合洽并用,后领丞相长史。随曹操到汉中讨张鲁后,拜驸马都尉,留督汉中军事。魏文帝曹丕即位后,封武平亭侯。魏明帝曹叡即位后,进封平阳乡侯。诸葛亮出秦川时,大将军曹真率诸军抵拒诸葛亮,调杜子绪为大将军军师。曹真死后,大将军司马懿统率魏军,杜子绪又作军师。后因病回朝,拜太中大夫。死后谥定侯。宣意:致意,问候。公威:孟建字,汝南郡(郡治在今河南省平舆县北)人,年轻时曾与诸葛亮一起游学,为诸葛亮挚友,后作魏国凉州刺史,官至征东将军。

(与兄瑾言赵云烧赤崖阁道书)

【题解】

公元228年(建兴六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他兵分两路:一路以赵云、邓芝为疑军,进椐箕谷,扬言由斜谷道攻打郿县;另一路由自己亲率主力攻打祁山。在南安、天水、安定三郡相继叛魏,姜维降归蜀汉之后,由于诸葛亮错用马谡,失守街亭,东面的赵云、邓芝在箕谷被曹真打败。退兵时,赵云亲自断后,用火烧毁了赤崖阁道,使得“军资什物,略无所弃”,兵将也“无缘相失”。这封给诸葛瑾的书信,就是谈的这一情况。

前赵子龙退军,烧坏赤崖以北阁道。缘谷百余里,其阁梁一头入山腹,其一头立柱于水中。今水大而急,不得安柱,此其穷极,不可强也。○《水经注》卷二十七《沔水》注。

【译文】

前不久赵子龙从箕谷退军,防火烧坏了赤崖以北的栈道。沿箕谷一百余里,那些栈道的横梁一端插入山腰,另一端安放在立于水中的柱子上。现在水大流急,不能在水中立柱,这件事实在太难,不能勉强修复。

【注释】

赵子龙:赵云(?-公元229年),常山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归随刘备后,于公元208年在当阳长坂刘备战败时保护甘夫人,救出刘禅。刘备入蜀后,与张飞一起随诸葛亮西进增援,战功卓著。后任征南将军、镇东将军等职,封永昌亭侯。刘备伐吴时,曾极力劝阻。后随诸葛亮率军伐魏,公元228年春在箕谷一战中失利。次年去世,谥顺平侯。退军:指马谡失守街亭后,赵云在箕谷(褒城县北)被曹真打败的事。

赤崖:地名,也称赤岸,在今陕西省留坝县柘梨园乡以北十五里处,因山石皆红,故得名。阁道:栈道,在险绝之地傍山架木而成的道路。

缘谷:沿谷。缘:沿着。

阁:阁道简称。山腹:即山腰。

穷极:困厄到了极点。意思是太困难。

强:勉强。

(与兄瑾言大水赤崖桥阁悉坏书)

【题解】

诸葛亮这封写给兄长的书信,谈的是公元228年第一次伐魏失利后,赵云率部在赤崖以内屯田,邓芝率部守卫赤崖口。这年夏季,因山洪暴发,赵、邓两部不便联络的情况。

顷大水暴出,赤崖以南,桥阁悉坏。时赵子龙与邓伯苗,一戍赤崖屯田,一戍赤崖口,但得缘崖与伯苗相闻而已。○同前。

【译文】

近来山洪突然暴发,使得赤崖以南的桥梁栈道全被冲坏。当时赵子龙与邓伯苗,一个率军在赤崖垦地种粮,一个率军在赤崖口驻防,赵子龙只能派人沿着山崖攀登才能与邓伯苗互通信息。

【注释】

倾:近来,副词。暴:突然。大水暴出:意思是山洪突然暴发。

桥阁:桥梁栈道。

邓伯苗:邓芝。见《公文上尚书》注。

戍:防守。屯田:这里指政府利用军队垦种土地,征取收成作为军用。

相闻:意思是互通信息。

(与张鲁书)

【题解】

这封写给张鲁的书信,以“灵仙养命,犹节松霞”的事例,劝告张鲁不可贪图享受,取喻贴切,令人叹服。此信是针对张鲁降曹后任镇南将军时的情况而写的。

灵仙养命,犹节松霞,而享身嗜味,奚能尚道?○《艺文类聚》。

【译文】

神仙养身益寿,还要节制餐松饮霞,而你却追求享受,贪图美味,哪里还能尊崇道规呢?

【注释】

灵仙:神仙。为道教的称呼。

节:节制。松霞:松子彩霞。道教有餐松饮霞可以延年益寿的说法。

享身:追求自身享受。嗜味:贪图美味,意思是贪图享受。

奚:如何。疑问词。尚道:尊崇道规。张鲁为“五斗米道”领袖,农民起义首领。公元191年,他率领徒众攻取汉中,自称“师君”。公元215年,曹操领兵攻汉中,他退入巴中(今四川省巴中市),后投降曹魏,任镇南将军,封阆中侯。

同类推荐
  • 悦读MOOK(第十五卷)

    悦读MOOK(第十五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 东汉碑刻复音词研究

    东汉碑刻复音词研究

    本书是刘志生的博士论文,也是他出版的第一部学术著作。该书以大量的东汉碑刻的复音词为研究对象,把这些对象当作一个全封闭的系统,并制成ACCESS语词数据库,再对这个封闭性的语言材料的复音词采取通常所使用的专书研究的方法来进行描写分析,其目的在于提示出东汉碑刻语料复音词的面貌、特徵、发展演变的情况和内容规律,借以考察东汉时期浒使用的部分复音词的使用情况,从而对整体把握处于汉语史重要阶段的东汉段的词汇系统的复音词内容规律乃至汉语词汇史的研究提供资料和参考。
  • 百喻经故事全集

    百喻经故事全集

    是印度古代佛教寓言故事集的汉文译本,全名为《百句譬喻经》,列入汉文大藏经,原文尚未发现。百喻经原著者为第五世纪印度僧伽斯那。古文汉译本为南朝齐(公元497~502)时来华僧人,伽斯那的弟子求那毗地。与其他经书不同之处在于,全书通过九十八个浅显、易懂、通俗而目幽默的故事,把佛教的基本教义,如因果报应、从正道、布施、持戒等向大众讲解得清晰明了。因此它可以说是一部典型的佛经寓言,而目也是众多佛经中少数的平民化、大众化经典。由于《百喻经》成书较早,目均由文言文译写而成,阅读起来似有些难度,因此,特将白话译文一并推出,并做相应点评,同时还配以相近相关的小故事来加以深化。希望对大家的阅读理解能有帮助。
  • 行政公文写作技巧、模板与范例

    行政公文写作技巧、模板与范例

    公文写作速成手册。指点迷津,提供标准的格式、现成的思路、规范的词语。现查现用,快速写成权威、规范、正确的公文。
  • 班主任工作与班级管理艺术

    班主任工作与班级管理艺术

    班主任是一个平凡而普通的岗位,但他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所起的作用是未可限量的。正如2006年8月教育部下达的《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培训计划》中所指出的:“中小学班主任是中小学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班集体建设的指导者、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是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的骨干,是沟通家长和社区的桥梁,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力量。”
热门推荐
  • 大秦王朝3

    大秦王朝3

    大秦王朝作为时代精神汇集的王朝,集中地体现了那个时代中华民族的强势生存精神。中华民族的整个文明体系之所以能够绵延如大河奔涌,秦王朝时代开创奠定的强势生存传统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在本部丛书中,我们立足传统史学,借鉴正史的观点,以期全面解读大秦王朝的历史,给青少年朋友奉上一道不可多得的精神盛宴。
  • 人性的优点全集

    人性的优点全集

    人生活在世上只有短短的几十年,却浪费了很多的时间去想许多半年内就会被遗忘的小事。实际上,世界上有半数的伤心事都是由一些小事引起的,诸如一点小小的伤害、一丝小小的屈辱等等。有意思的是,那些在图书馆、实验室从事研究工作的人很少因忧虑而精神崩溃,因为他们没有时间享受这种奢侈。忧虑最能伤害你的时候,不是在你行动时,而是在你工作做完之后。印度戏剧家卡里达沙把太阳升起——黎明到来的这一天称为生命中的生命,宣称:“昨天是场梦,明天是幻影。唯有今天,才会使每一个昨天变成一个快乐的梦,使每一个明天成为有希望的幻影。”在你失意无比的时候,你能否脱口而出“不管明天怎么糟,我已经过了今天”?
  • 最让你情绪放松的心灵鸡汤(智慧背囊)

    最让你情绪放松的心灵鸡汤(智慧背囊)

    《智慧背囊》系列丛书包含有亲情故事、友情故事、情感故事、心灵鸡汤、哲理故事、成长故事等,囊括青少年成长阶段所必然经历的各个历程,从生活到学习,从内心到情感。这本《最让你情绪放松的心灵鸡汤(5A畅销版)》是该系列中的一册,作者是李继勇。《最让你情绪放松的心灵鸡汤(5A畅销版)》收录了《轮椅上的小提琴家》、《坐以待毙的地主》等故事。
  • 金牌宠妃

    金牌宠妃

    一朝代嫁,让她这个庶出之女成为了皇妃。成亲半年,她却从未见得她传说中的夫君一面,却不想在别人的算计中,进了皇上寝宫,一夜折磨,再度相遇,她荣获他所有的宠爱。太后娘娘听信传言,陷害于她,他将她揽在身旁,不准她受到一丝伤害。后宫妃嫔诋毁她,他却拥她入怀,重瞳中爱怜毫不掩饰。朝廷重臣联名上书,说绝色倾城,必为祸国妖孽。他却不管不顾,将她送至那最高的位置,俯瞰众生。三千宠爱集一身,羡煞天下人,只是最终,他却判了她腰斩之刑,从一开始,她登上这舞台,都不过只是他政坛上的一颗棋子。伤痛绝望后,一把火,烧烬了那繁华的宫殿,亦烧烬了所有的爱恨情仇。一切都不过是场繁华一梦,从一开始,就是她纠缠不休,始终放不下。这场爱情的角逐里,她终究输得彻底。【片段一】繁华的宫殿外,她跪在殿门,双腿已经麻木。他宛如神祗般出现在她眼前,低头看着她,“绾儿,跪在这里,只为求朕放过他么?”“是!”她字字铿锵有力,“一切都与他无关,还请皇上明察!”“好,朕给你这个机会!”他轻轻扬唇,“不过朕要你一世不得离开朕!”她低头,默默地点头。【片段二】“甄贵妃妖媚祸国,与父亲甄宰相勾结,欲谋朝篡位,实属大逆不道,至今起,废除贵妃封号,处以腰斩极刑!”宣旨太监一字一句的话,说得如此决然。“龙熠白,你忘记你的誓言了么?”“绾儿,你忘记了么?第一日相见,朕便告诉过你,是你深陷其中不肯自拔!”她低下头,心止不住地凉下去,“那可否放过我的家人?”“你说呢?”终于,她抬头,妖娆地笑了,笑容仿佛沾满了前尘旧事开出的花朵,“小白,可否让我再在这里住一个晚上,明天行刑时再出去!”他默许,却不想,换来的是一把火,一把绝望的火焰,烧尽了那繁华的宫殿,将她烧成灰烬。【片段三】五年后。再见面,已是别国皇帝的寿宴上,她一袭青色长衫,一舞倾城。他看着她缓缓走来,以为她还会像以前那样甜甜的唤他小白,然而她却与他擦肩而过。随即,她竟当着他的面依偎在别人怀中巧笑嫣然。他上前去,狠狠捏住她的手腕,再也不肯放手,“绾儿,你没死?!”然而,她却转身,看着他盈盈笑道,“对不起,我们认识么?”千帆尽过,再回首,她的身边已有一个他,而他于她,只是陌生人。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安得与君相决绝,免教生死作相思。
  • 玻璃城堡

    玻璃城堡

    泰坦尼克号之所以美丽是因为船沉了。寂寞花之所以美丽是因为花是寂寞花,芬芳却是热烈的,初恋之殇,热恋之变,婚姻鸟散,红杏逸墙,哦,爱是一条长长的河,漾起了多少清凄美动人的漩涡,孤独是岛,寂寞是花,美丽的永远是故事。婚姻这座玻璃城堡,无疑是容易破碎的,但它的产生并不仅仅是为了破碎。
  • 叛逆的灵魂(纪伯伦全集)

    叛逆的灵魂(纪伯伦全集)

    此书将纪伯伦的小说及话剧作品首次完整集结,并配有纪伯伦为该书特别绘制的插图,十分精美。纪伯伦的小说及话剧作品充满了反叛的精神,正如他所说:是在深渊最深处对自由之神的呼唤。《叛逆的灵魂》呼吁人民打破奴性的桎梏,纪伯伦也因此激怒了当局政府而被驱逐;《草原新娘》歌颂了爱情的纯洁,并控诉舆论与礼教对爱情的摧残;《被折断的翅膀》是作者以自己的一段经历为蓝本而作的凄美的爱情故事,文中的哀恸与绝望扣人心弦。此书没有纪伯伦在《先知》等其他作品中一贯的包容、温柔的模样,而是满满的愤怒与不平,他将他一生中所有的无奈与绝望都借文中主人公的口呐喊出来,震撼人心。
  • 仙临苍穹

    仙临苍穹

    仙临天下,穿破苍穹。主角洛叶莫名穿越,从此走上修仙一途,斩妖弑魔,踏上万古成仙之路。逆天之道,是否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幽冥之法,到底是正是邪?九大神体,竞相争锋,最后谁能笑到最后?所谓成仙,是南柯一梦,还是确有其事?
  • 毒女难为

    毒女难为

    侯门嫡女、中宫元后含冤而亡,怨冲天地,浴火重生!欠了我的,统统都要还回来。喜财的钱财尽失,惜命的命丧九泉,爱名的身败名裂,权势至上的那就夺了你一切权柄,让你猪狗不如!复仇路上,人挡杀人,佛挡弑佛,神挡屠神!
  • 黑白道3:渗透

    黑白道3:渗透

    洪水中接连出现一男一女两具尸体,李斌良和战友们经缜密侦查,确认二人都是本市应届高中毕业生。为查明真相,他的足迹随着作家的笔迹奔走于各个校园之间,由此他涉足到一个从未涉及过的领域——教育……
  • 房与局

    房与局

    江烁和秦一恒是一对神秘搭档,每一次都能大赚一笔,生意出奇地好!不料,这对黄金搭档却被不明来路的人盯上。一场巨大阴谋悄悄在他们身边酝酿。这其中,究竟隐藏着什么巨大的阴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