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的特质在禅,东方文化的底蕴在禅。
中华禅宗,是唐宋时期无数杰出的禅师创造的。他们出家不是逃避尘世的喧嚣,而是为了寻求人生的智慧。他们强调自尊、自信、自立,敢于否定对佛祖的崇拜,敢于标新立异,从而完成了中印文化的交融,开创了大智大慧的中华禅宗,有着事物发展的必然性。
禅宗博大精深,禅蕴含着一种深奥的哲学,蕴含了中华民族特有的风采和丰富的人生智慧。1,000多年来,禅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士大夫并成为他们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在他们看来,禅可以使人把握自己、肯定自己、热爱人生,使之心灵自由、果决、豁达、充满自信,在不完美的人生中依然保持愉悦的心情,把尘世的名利看淡一些,从而生活得洒脱一些。通过历代文人的参与、弘扬,禅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渗透到诗文、绘画、雕塑、音乐、建筑等方面,至今仍不失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一座独特丰碑。
佛道儒三家都是以“人的生存”为中心问题的,但三者对人生的关注点是不同的。道家更关注人所在的“世界”,儒家更关注人所在的“社会”,而佛家更关注人的“本身”。人生问题是整个原始佛教的出发点,其思想归趣是求得个人的解脱。让自己从愚昧中清醒过来,从束缚中解脱出来,从短暂中找到永恒,建立一个自在自主的人生。
独树一帜的中华禅宗,打破了佛教传统的教规和繁琐的宗教仪式的束缚。它建立在人间现实生活之中,着重探求人在开悟之后如何面对现实人生,不是逃避,而是要承担责任和义务。在死的阴影笼罩下,哲学思索人生,艺术眷恋人生,宗教超脱人生。
鲁迅说:“释迦牟尼真是大哲,他把我们平常对于人生难以解决的问题,早给我们启示了。”他所讲“苦、集、灭、道”四谛,就是围绕人生问题开展的。佛陀在世的最后一句话是:“弟子们,永远不要忘记,生命之源同时也是毁灭与死亡之根,让你们的意识里贯穿这个真理吧。你们要精进修行,以证得解脱。”
禅的本来面目就是贴近人生、追求人生体验的。它站在超越人生的立场上看待苦与乐、善与恶、生与死、因果报应等,充满了辩证观点。马克思说:“辩证法在佛教中已达到很精细的程度。”
从某种意义说,禅学是一门人生智慧的学问,引导人们参悟宇宙及人生的真谛,寻找人的最佳生存状态。禅强调的是,人可以不断达到精神的提升与心灵的超越,追求人生的一种理想境界,归结到成佛。正所谓“人皆可成佛”——完善自我,并非是要去成神成仙。
禅是让我们契入生命底蕴的法门,也可以说它是一种生活的智慧和艺术。透过它,我们可以拭亮自己的法眼,看清生命的意义,活出圆满的人生。
禅是一种科学的身心锻炼方法,让人轻松地享受身心健康、心灵净化的优越。
每一个人都需要一点禅的智慧,特别是生活在紧张、忙碌而又多欲的现代社会,禅的洗涤格外重要。因为它能洗去烦恼,恢复心灵的自由,披露生活的真义。要说学佛修行,也是件十分平常的事,不应与世俗生活对立起来。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中,人类不仅逐步认识了自然和社会,也有了对自身的认识。禅充分肯定了人生在认识世界与完善人格上的主体作用。它否定教条,把人们觉凡成圣的内在潜力从佛像与经典的权威中解放出来,引导人自省自悟,认识自身价值。禅主张明心见性,追求回归本心的禅悟体验与精神境界,构建起一个严谨而宏大的哲学体系。思想重心是人生境界的提升,止恶扬善;旨趣是追求众生的解脱,自觉觉他。
禅认为人生的种种痛苦,在于“无明”和“贪欲”。在方法论上,以“戒、定、慧”对治凡人的“无明”和“贪欲”。因果报应论决定了信仰者的人生价值取向,提倡觉悟人生,奉献人生。
近些年来,喜欢禅的人越来越多,中国禅宗影响深广,辐射到全世界很多地方。在欧美各国,禅学已成为最时髦、最新颖的学问。
一、投向人间现实生活的禅
《坛经》有云:“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提起学佛,人们似乎以为就是看破红尘,悲观厌世,离群索居;或者是出家到寺庙修行,逃避现实,与人无争,是一种消极的人生态度。其实只有小乘佛教才注重出家修清净,超尘离俗以求解脱。我们还应区分信佛与学佛之别,信佛带有盲目性,学佛要付诸实践。
学佛就是在学做人,做一个品德高尚、人格完美的人,正所谓“诸恶莫作,众善皆为,自净其意,是谓佛道”。禅与人间生活密不可分,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禅。“诸佛世尊,皆出人间。”学佛要由菩萨行开始,菩萨道修圆满了,即是成佛。“人——菩萨——佛”,人间佛教是整个佛法的核心。佛陀出生在世间,说法度众在世间,佛法是源于世间并要利益世间的。他们自觉觉他,利生济世,把“治心”和“治世”巧妙地统一起来,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及社会生活诸多方面,爱国爱教、捐款救灾、祈祷和平等等。何况还有众多的在家居士,“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哪怕是吃饭穿衣,行住坐卧,皆以佛法为准则,表现出很有素养,过着健康的科学的生活。他(她)们乐善好施,持戒修习,度己度人,对社会的安定团结、家庭和睦,功不可没。
禅宗六祖慧能在《坛经》中这样讲道:“若能修行,在家宜得。”就禅的现实而言,修行才是绝对必须的。学佛修行,不必远离人间。禅宗大德太虚于民国年间谆谆教诲学人,应该对国家对社会知恩报恩,在家可服务于政界、军界、做实业,让民众都得到利益,把“舍己利他”作为整个佛法基础。抗日战争中,周恩来曾在南岳上林寺题写了“上马杀贼,下马学佛”八个大字。他说,这个“贼”,是佛家中所指的不能容忍的歹徒。
其他的宗教是以“神”为本,佛教的立足点是以人为本,释迦牟尼是以“人”的身份修道成佛的。证严法师说:“佛不是神。信佛而不学佛就是迷信。拜佛而不学佛,不能算是佛教徒。”如能学习佛的修养、佛的慈悲、佛的智慧,认清自己,体会宇宙的真理实相,才称得上学佛,把“利他”、“济世”作为学佛的根本。把远离人间的传统佛教植根于人民群众生活中,是当今中国化佛教的特点和发展趋向。
世寿106岁的离欲上人,为禅门宗匠。平生精勤修持,以根除妄念为学佛要领。他说:“妄念不生、自然疾病减少,并健康长寿。”他行脚各地,兴建道场,宏宗演教,度化众生。见众生痛苦,辄施医治。名医都束手无策的病症,他却能起死回生,求治者络绎不绝。
他住四川省乐至县报国寺50余年,1992年4月17日预知时至,安详坐化。留下治病《遗方》,1992年8月出版内部交流以来,各方索取甚众,至2000年已印行7版,还将不断续印下去。
如今我们学禅、修禅,不必受清规戒律的严格束缚,处在这样宽松的环境下,何乐而不为呢?遗憾的是,当今真正有菩萨心肠的人并不是很多。我们的慈善事业还不如国外,捐资方面与其相比可以说差距不小。新中国刚成立时,所有适龄儿童全部入学,不是先交钱才进校门。那时大街上很少见到或者说没有残疾人乞讨的,街道上的聋哑人皆安排工作。当今有的寺庙也很看重钱,个别年轻人出家当尼姑、和尚,认为好挣钱,一段时间后就溜之大吉。这些人鱼目混珠,败坏佛门声誉。少数年轻僧人的素质也亟待提高,特别是僚室有了电视机、影碟机、收录机,难免不受社会污染,全在于自律了。
瑕不掩瑜,广大群众信仰的力量超乎想象。且不说建寺修庙,连捐资助印佛教的书刊几万份、几十万份是常有的事。峨眉山大佛禅院,向海内外信众募捐达4亿元,于1998年始建,2008年竣工,成为亚洲第一大寺庙。在旅游旺季,大寺庙的门票收入非常可观,他们又用于寺庙维修和慈善事业,回报社会。
禅远远超出了宗教范畴,不仅隐显在思想层面,而且也渗透在现实生活之中。其根本宗旨不是为了自身修行的解脱,而是为了利他济世,普度众生。5月29日,中国佛协及两岸四地佛教界人士慈悲普度,在成都宝光寺举行了“汶川大地震灾区祈福追荐赈灾大法会”,全国佛教界捐款捐物达2亿多元。
投身人间现实生活的禅,显示出了勃勃生机!
二、追求人生体验的禅
什么是人生?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说:“人生如梦”,“人生如浮云”,“人生如苦海”;有人认为“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有许多人认为人生便是求财,不仅为己用,还为子孙,成为赚钱的机器与守财奴。还有人概括为“人生就是赌博”,“冒险”,“碰运气”。较为科学的解释是:人生就是自然生命历程和社会生活的总称。它由生命、社会生活、生死三部分组成。禅并没有违背人生的这一含义,它更侧重于人格的完善和精神境界的追求,用整个生命去实践。
在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盛行的今天,许许多多的人都着眼于物质生活享受,被强烈的个人欲望所主宰。常见的白领阶层中有的是:一套高档房,一辆轿车,一台笔记本电脑,一部手机,在社会现实生活中如鱼得水,左右逢源,神气十足。他们对国家大事不闻不问,事不关己不劳心。执著于五欲六尘,想尽办法寻求刺激快乐,卿卿我我。其快乐如同麻醉药裹上一层糖衣,清醒后方觉痛苦。人们常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在人与物的关系上,明代的德清禅师在《憨山绪言》中写道:“夫万物纷纭,非有也,有之者,人也。人不有,则万物何有?凡有物者必殉物,殉物者几亡人。”大意是说,万事万物都是有了人才承认它、拥有它;若爱物如命,几乎都会亡命,是在破除众生贪嗔痴和种种烦恼。
禅学中讲到:万物皆是无常、苦、无我(即“三法印”),诸行无常——万物时时刻刻都处在变化中,众生不必执著和苦苦追求,没有不变性、主宰性。苦——万事万物是苦的所在地,每一生命都处在苦中,快乐背后隐藏着痛苦。比如腐败分子被揭发,锒铛入狱。无我——物质和精神都没有永恒主宰的我,万物没有任何值得我们去执著为“我”,或者是“我”的。这种身外之物并不能永远拥有,代表真正的我。众生误认五蕴和合之幻体为我,事事以这个假我为本位,一切活动都成了这个假我的奴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