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61600000008

第8章 禅与人生(2)

《古尊宿语录》卷二写道:“若贵一物则被一物惑,若重一物则被一物惑。”《憨山绪言》中还这样写道:“生轻而物重,人亡而物存。古之善生者,不事物故无欲。”告诫我们,不要用生命去作交换,把物质财富看得比自身还重要。无欲,是指不过分追求物质生活享受。佛陀并不否认一个人在生活中物质方面的需要,一个人也不可能脱离社会孤立地生活下去。佛陀在离家苦修途中,还接受村姑送来的杂食哩!学佛之人应当从物欲中解脱出来,从自我中解脱出来,保持心态的超然。没有一个有钱人是名立万世的,唯有圣人的德行永垂不朽。释迦牟尼如果继承了王位,去享受荣华富贵,今天也就无从得知其人了。

在科学日益发达,物质越来越丰盛,个人欲望越来越膨胀的新时代,更需要我们在参禅中去体证。人的欲望是早在孩童时代就存在的一种天性,随着人的成长而扩展,随着社会进步而强烈。现在三岁的孩子都有贪嗔痴,是从电视上学来的。人的欲望并非全是坏事,关键在于合理合法去实现,怎么去运用。比如当今大寺庙的主持,出入有轿车,办公用电脑,佛教系统有多个网站,发行影碟等传媒弘扬佛法。不少僧房内有电视机、收录机、电脑,不少僧侣使用手机,僧尼们在城内也打的。人若没有欲望,社会就不会得到进步发展,不会有今天的高科技。于今人来说,生存欲望基本满足后,还应当有更高的精神追求,不可沉湎于物质享受。

欲望可分为色欲、贪欲、解脱欲三种。“色欲”即男欢女爱,五官受刺激所获得的快感。“贪欲”指对客观事物得寸进尺,贪而不知足,于财、色、名、食、睡等方面太贪婪。“解脱欲”是想摆脱不利处境或身份,内心的种种烦恼。人生的不愉快,是欲望过多所致,如权欲、钱财欲、情欲等等,欲壑难填。人的个人欲望是无止境的,满足也是短暂的,新的欲望会不时产生,永远没有满足之时。修习禅法,就能培养我们健康的心态。真可禅师说:“人而能自重,虽高官厚禄不能动之。”禅师们视富贵如浮云,视声色若谷响,不营世家,不修形骸,不贪生,不惧死,真正能把世俗的名利视为身外之物。

物质条件只能用来衡量我们的生活水准。我们修禅,要尽量保持自己内心的平衡,拥有一颗平常心,时常反省万物“无常”性和“无我”性,省悟到人根本不可能永远占有万物,若妄执追求,必将终食恶果,尤其是在物欲横流的今天。经济学“边际效用理论”讲:人们消费的商品量越大,从中得到的心理满足越小。比如现今小孩耍的玩具,又多又高档。我小时两腿夹根竹棍跑,当做“骑马马”,高兴极了。有鉴于此,一切古今贤哲都倡导简朴的生活,不为物役。佛经上说:大水可以冲走你的财富,大火可能烧毁你的财富,灾害让你们的财富毁灭殆尽,不法之徒可以骗抢你的财富,不肖子孙可以把财富挥霍一空。汶川有位大老板,住的高档房,对工人很刻薄,全住工棚。大地震发生,大老板被打死,厂房夷为平地,工人们个个安好。“富不过三代”。老年人、体弱多病的人、起死回生的人更能深刻体会到:健康才是人生最大的财富。

禅,让人们看淡功名利禄,肯定自我。在现代社会烦恼缠身的人生中,保持愉快心情,获得心灵自由,热爱人生,最大限度地去发扬人性中的真、善、美,剔除假、恶、丑。

三、突出自我价值取向的禅

自性自悟的禅,从来都是实现个体地位的,注重向自己内心探求。日本禅学家指出:禅是自己生命本性的艺术,它指出从枷锁到自由的道路,将众生对佛陀偶像的崇拜,变成了对自心的崇拜,把人引向一个与佛心一致、自信自足的新天地。一位朋友对我说,人常常是自己束缚自己,一语道破。

佛陀舍去荣华富贵、情爱,不当皇太子,独辟追求真理的道路,创造了如同虚空广大的生命。勇于革新自己的人,才有光明人生,“没有天生的释迦”。

禅是一种生活艺术,令我们超然面对人生的烦恼逆境,发挥最大的生命本能,在生、老、病、死的常态中超越人生。禅的训练,正在于努力重建自己独立的人格,摆脱一切束缚与桎梏,获得精神上的解脱。人生的价值和乐趣,既不是满足感性欲望,也不是获得外在知识,更不是追求彼岸的永恒,而是实现心灵有所安顿,人生有所归宿。

经书云:不求自己得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禅宗为抗议人生的苦难而产生,也在抗议人生苦难中发展自己,形成了一整套人生价值的哲学体系。真净禅师说:“以平等慈度一切众生,洒一法雨润一切物。”主张“救拔众生”,与儒家的“兼济天下”有相通之处,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参与其中,自觉地去修习。佛陀教导我们:生命的意义在于自觉觉他,自利利他。禅宗极其肯定人的主体性,实现人的价值,给世人以生命的启迪。

比如弘一大师(李叔同),是民国四大高僧之一,出生富豪家庭。早年留学日本,多才多艺,精通诗词、书法、金石、音乐、戏剧,是我国近代书坛上“心手合一”的旷世高人。他还是中国话剧运动的奠基人,是我国第一个用五线谱作曲的人,著名漫画家丰子恺是他一手培养的。1918年他剃发为僧,是与生俱来的“善根”发展的必然趋势。他视名利如草芥,置个人利害于度外,发愿研习戒律,从日本请来古版佛经一万余卷。他严于律己,淡泊无求,一双破布鞋、一条旧毛巾,一领衲衣补丁200多处,素食为清水煮白菜。自书门联:“草藉不除,时觉眼前生意满;庵门常掩,勿忘世上苦人多。”

他不仅是一代律宗大德,还是一位爱国爱教的高僧。1937年抗战爆发后,他倡导“念佛不忘救国,救国必须念佛”。厦门遭日机轰炸,弹片入室,他毫无惧色。曾有诗云:“亭亭一枝菊,高标矗晚节。云何色殷红,殉教应流血。”他谆谆教诲后学:广修一切善行,利益一切众生,具慈悲之心,植成佛之因,以后才能成佛。他为红尘中迷失自身价值的芸芸众生,指出了淡薄物欲的人生大道。

他预知时至,1942年10月13日委托妙莲法师将预立遗嘱代寄友人。信中说:“朽人已于九月初四日谢世(即10月13日)。余命终后,凡追悼会建塔一切纪念事皆不可做。只需募资再版2,000册律学专著《四分律比丘戒相表记》流布即可。”晚8时许,大师安详圆寂。

四、追求人生理想境界的禅

摩诃迦叶出身富豪,才学绝世。他看破红尘,淡泊名利,虽有家室,孤床而眠。父母去世便出家修行,世尊拈花,迦叶微笑,成了“西天禅宗第一祖”。

佛家的理想境界,不是作为对象认识,是一种自我修养,自我认识,自我体验所达到的心灵境地。中国哲学以境界为特点,不追问世界的实体是什么,而是以实现心灵境界为目的。以解脱为境界,彻底解脱为“涅槃”,是佛教境界说的根本特点。禅宗所说的解脱重在今生,重在目前,重在自信自悟。

佛家哲学的根本旨趣,是使人从烦恼苦痛中解脱出来,追求众生的解脱,其思想重心是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将人格升华为最高层次的神格。它引导人们努力摆脱苦海,追求人生的极乐境界。

当今社会的人们,孤独、烦躁成为通病。日益丰富的物质文化生活,不能解除现代人内心的苦恼和空虚。不少人想在喧嚣躁动的世俗生活中,保持一分安宁、纯净的精神家园,让自己身心得到休憩和寄托,祈望有慈悲无私的关怀,以解脱自己身心痛苦。遗憾的是有菩萨心肠的人尚少。我在电视上见到,祖国西部偏僻乡村的孩子,想读书而入不了学。因为教师匮乏,代课教师的工资低得不能维持生活而无人干,我心里很难受。我于上世纪60年代初大学毕业分配去藏区,曾在乡间教了两年高小,那个班才4个藏族学生。我在牧区见到帐篷小学,随帐篷流动,十几个孩子全坐在草地上,老师仅有一套教本,一支粉笔,一个手提小黑板,教与学都非常专注。村村都有小学,每所小学仅有一名教师。可央视上有位名人说,在那年代是理想主义在支配。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初高中毕业生、师范生、大学毕业生,都响应祖国号召,哪里需要到哪里去,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当年的穷乡僻壤,而今也交通便捷,物质文化生活比过去好上十倍几百倍,反而成了极少志愿者才去的地方。那位名人在电视上向资助者讲,多多给钱就会有人去。是么?人的贪欲永远满足不了,金钱并非万能。不提倡社会理想,丢失了爱国主义精神,做不到忘我利他,也就无所谓高尚的人生理想境界。

佛教哲学的方法论是“戒、定、慧”三学,在持戒(止恶行善)的基础上修禅定(止息念虑),因定发慧(正确思维)、断烦恼而入涅槃(超离生死苦恼,不生不灭,达到永恒安乐的境界)。禅的功夫主要发生在“戒、定、慧”的基础上,最初是有,接着是空,最后连“有”、“空”的对立观念也没有了,归于“无”。我坐禅的时间不长,最初每当盘腿打坐,满脑子便光怪陆离,天上地下忽来忽往,无法遏止。久之,微闭双眼,想象出现一朵莲花或一座观音,却什么都没有。哪怕坐上几个小时,脑子还是一片空白、清爽,有时身心俱无,我真正体验到了什么是“空”、“无”。

禅的立脚点不在经教中,而是以自己的佛心为立足点,“以心传心”,注重实践的行为。佛法最基本的实践就是修持,进入涅槃,将个体有限的生命没入无限的宇宙空间,求得精神上的永恒。高僧大德达到这种境界的数不胜数。

唐玄奘阅读经典,感到传译本不周全,萌发到西天取经的念头。18个春秋,行程5万余里,带回经典657部,成为一代三藏大师。一念改变了自己的人生,给中国佛教,中华文化的发展掀开了新的一页。海玉和尚在九华山住山洞,吃野果、黄精,每20天刺舌出血来写《华严经》,38年写成81部血经。唐开元初(公元731年),四川嘉州(今乐山)凌云寺住持海通法师见三江汇合处,夏季常有洪水患难,舟毁人亡,于心不忍,决心依岩凿建大佛一座以镇水妖。他远赴江淮,托钵化缘,募集到许多银两回寺。自己夜夜绳床,天天素食,年复一年地与工匠们甘苦相共,用心血浇铸。贪婪的当地官吏来向海通威逼拿出开凿大佛的资金,海通怒不可遏,严词拒绝。他大声道:“自目可剜,佛财难得!”惨无人道的官吏毫无人性地要他“尝试将来”,海通毅然决然地“自抉其目,捧盘致之”。在乐山,至今有个海师洞,海通的塑像供奉其中。

同类推荐
  • 佛教哲学(第四卷)(方立天文集)

    佛教哲学(第四卷)(方立天文集)

    在各种宗教中,佛教的宗教哲学内涵最为丰富多彩。《佛教哲学(方立天文集第四卷)》是对佛教哲学现代化研究的尝试。全书简要地论述了佛教哲学的构成和流派、历史演变以及重要著作,并就佛教哲学的人生价值观、宇宙要素论、宇宙结构论、宇宙生成论和本体论以及认识论的基本内容进行了探讨和阐述,以此凸现佛教哲学体系的总体思想风貌和理论特质。《佛教哲学(方立天文集第四卷)》还就佛教“空”义的思想历史演变、“空”义的类别、内涵及其理论思辨价值,作了集中述评,以利于了解和把握大乘佛教哲学的思想内核。
  • 佛教·佛经故事

    佛教·佛经故事

    佛教作为一种外来的宗教,早在公元1世纪就已传入中国,并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其信徒的数量早就超过了许多中国本土的宗教流派,与道教、儒学并驾齐驱。这足以说明,佛教在中国有适合它生存的土壤和发展的空间,而佛教文化也成为中华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黎民百姓,都深受佛教的影响。所以说,佛教早已深入我们的生活,佛经、佛理并不是想象中那样高深莫测。
  • 修得慈悲心,福报自然来

    修得慈悲心,福报自然来

    何谓慈悲?慈爱众生并给予快乐(与乐),称为慈;同感其苦,怜悯众生,并拔除其苦(拔苦),称为悲:二者合称为慈悲。慈悲是一切德行的根源,慈悲是无量智慧,慈悲是大爱。能感知一切众生的痛苦,能善待一切众生,并有想帮一切众生摆脱痛苦的心,就是慈悲心。慈悲心包括放下执著心、保持正心、宽容心、随缘心等。本书共分八篇,以佛学思想为核心,分别从善念、放下、静心、做事、宽容、智慧、平常心、随缘八个方面,讲解了慈悲给我们带来的福报以及怎样修得慈悲心。书中还有“佛陀格言”、“禅机妙语”、“佛家典籍”、“佛心故事”等版块内容,使读者能更好地了解和感悟佛法。我佛慈悲。慈悲即佛。佛即慈悲。
  • 流传千年的儒家佛家道家故事大全集(超值金版)

    流传千年的儒家佛家道家故事大全集(超值金版)

    林林总总,一应俱全;道家则是药店,灵丹妙药,用以救人济世。儒家店必须光顾,圣人曰:“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佛家店则随时可以逛逛,日常用品,有钱则购,无钱则望,其中应有尽有,为人生不可或缺之物。道家店则是无事不必登,著名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对于儒释道三家曾作过这样的比喻:儒家好比粮食店,有病必须看,否则病入膏肓,悔之晚矣。可以这样说,儒释道三家的思想精华组成了汉学的基本哲学思想,就连西方学者也不得不承认这三者的地位——西方学者曾评出的“东方三大圣人”,为人们提供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佛家是百货店,第一是老子,第二是孔子,第三是六祖慧能,正好代表了中国的道、儒、释……
  • 悟道:星云大师讲述的人生智慧课

    悟道:星云大师讲述的人生智慧课

    星云大师以佛教精义为根底,对世俗社会的万千进行最智慧的阐释。让我们和星云大师一起活在当下,感悟幸福,了悟人生得失盈亏,离苦得乐,慈悲做人,智慧做事。 
热门推荐
  • 职高气扬:出人头地的35个升迁决窍

    职高气扬:出人头地的35个升迁决窍

    本书阐述了35个关于职位升迁的诀窍。包括“信念——我一定坐上那把金椅子”、“谋划——万事俱备待东风”、“关系——有人气就有官运”等6部分内容。
  • 二战经典战役全记录

    二战经典战役全记录

    在整个20世纪,能用“命运决战”来形容的,非“二战”莫属。正是这场战争造就了许许多多的经典战役,让人刻骨铭心、回味无穷。不列颠上空,战鹰搏击;大西洋海上,狼群猖狂……无尽的灾难让人们看不见曙光,暗无天日。莫斯科红场、斯大林格勒、列宁格勒,火炮齐鸣,殊死抵抗。世界格局在战争中逐渐改变。从西西里到诺曼底,盟军敲开了纳粹的大门;从库尔斯克到易北河畔,苏联红军战战告捷。第三帝国在硝烟中轰然倒塌。从中途岛到硫磺岛,从菲律宾到冲绳……在海陆空各个空间都留下了双方厮杀的身影。
  • 走向永恒

    走向永恒

    东汽,对我来说不是一个陌生的存在,“5·12”地震之前曾不止一次前往汉旺,在那些紧靠巨大山体的车间里参观。对一个从事文学工作的人来说……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红楼黛缘

    红楼黛缘

    黛玉在十六岁这一年,经历了从不成想过的艰难命运,且看黛玉面对命运给予的不公平时候,如何把握自己的人生!面对着无情无义的亲人,黛玉又该如何保障自己的利益不受伤害?走出贾家大门的黛玉面对着温柔的,强悍的,深情的人,黛玉将会怎么样选择自己的感情?在形形色色的男子中,哪一个才会是黛玉的真命天子?西窗雨在这里为各位喜爱红楼的亲演绎一段自己心中的红楼故事......推荐夏轻尘红楼新文《潇湘辞》
  • 刁蛮女儿神医爹(全本、缓慢解禁中)

    刁蛮女儿神医爹(全本、缓慢解禁中)

    生来没见过父母的面也就算了,是自己没福份。但这该死的养父不仅喜欢用面具脸对着自己,还动不动玩个小失踪?!既然如此,那当女儿的我就自觉的去寻找您的踪迹。可是``可是``为什么报打不平后会招来该死的宫廷斗争?!!半途还有事没事的冒出一登徒子骚扰自己?!但为什么每次见到登徒子心却跳的那么速度```?难道是天气太热,却氧现象``?!而且为什么这个登徒子给自己一种熟悉的亲切感觉,]前世的记忆在斗争中缓慢地浮现眼前......老天,救救我吧!!!哪个该死的紫莲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啊``````[MS还要改简介``55555]PS:虽然本文没有穿越的希奇事件也没有华丽的文笔,只是加了点恐怖悬疑在里面,希望大家稀饭```汗PS又PS:有些章节我不知道取什么名字,请各位读者大大,帮忙``谢谢``忽忽```[本文逢一、三、五更新,请大家继续关注````]介绍好文:《封印大陆》文/宸曦暗暗http://m.pgsk.com/a/50732/《都市恐怖怪谈之十字路口》:m.pgsk.com/a/59040《真实记忆:堕落的背后》文/紫夜寒http://m.pgsk.com/a/58229/《无可奈何花落去》文/紫梦幽龙http://m.pgsk.com/a/47446/《情人泪,丢失的天堂》文/此情不关风与月http://m.pgsk.com/a/52970/红莹雪------《前世今生》:http://m.pgsk.com/a/59456/浮华尘埃------《走错楼道赖上你》:m.pgsk.com/a/56117/傅孝良------《关于悲伤的记忆》:m.pgsk.com/a/59180/《犬夜叉同人永远追随杀生丸》文/A绫http://m.pgsk.com/a/58512/《我在等你也懂爱》文/星心的形状http://m.pgsk.com/a/58401/
  • 天择

    天择

    上天选择我来这走一世,我便要只争朝夕!在这个百家争鸣的乱世,在这个也是百家争霸的乱世!!命格破军,便要领千军万众,横刀立马......命格紫微,便要泽被苍生,主大地浮沉......命格辅弼,便要治理天下,万人之上,一人之下!而我命格妖星,便要混淆天机,乱九州,寇天下!圣人不死,大盗不止!!!!我是谁,谁是我??有一头宁可战死也不肯回头的兽,死战后风化在大荒的茫茫原野上,如今,我归来了,带着我的嚣张,还有我的......倔强!
  • 乡愁·余光中诗精编

    乡愁·余光中诗精编

    《乡愁(余光中卷)》主要收录了余光中的算命瞎子、舟子的悲歌、昨夜你对我一笑、祈祷、珍妮的辫子、新月和孤星、西螺大桥、招魂的短笛、新大陆之晨、呼吸的需要、我之固体化、我的年轮等诗歌。
  • 学会和领导相处

    学会和领导相处

    与人能好好相处,靠的是技巧,与领导相处,更是一门高深的学问。每个人都有直接影响他前程、事业和情绪的领导。你能与领导和睦相处,对你的身心、前途有极大的影响。对于一个职场中人来说,一个欣赏你的领导会充分地帮助你一步步地成长,为你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