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61600000013

第13章 日常生活中的禅(2)

禅是一种智慧,只能靠悟而得。人之悟道,要去净心中尘垢,以彻见光明纯真之本心。无悟则无禅,悟是一种内在的知觉,悟道成为完全独特个体感受和直观体会,即个体感情经验的某种神秘飞跃。“自性迷,是众生。自性悟,是佛。”心中有佛,才是真佛。学佛的根本在于修心,正念不正,纵然皈依再久,也在佛门外。尽心尽意,不作过分贪求才是学佛正道。“身在红尘中,心在红尘外。处世不染尘,方为大自在”。每个人心里都有禅心的种子,只不过尚未长成大树,达到无我无物的境界。认为信了佛就是学佛了,希望来世,无视利益社会,在利他中完善自己。一个人只要心性好,心态也会随之平和。在大众中只要说某人心眼好,心地善良,一副热心肠,就会受人称颂。若提到某人心眼太坏,心黑、心凶、心毒、心狠,就会遭到谴责、唾弃。对世界造成最大毁坏的不是其他,是人的内心燃烧起的种种欲望。禅学深入人心,不全靠外在灌输,在于每个人内在心灵的唤醒。人生境界越到后来越强调内心,从容、温蔼、和气。人的真正快乐,来自于发现独特的真实自我,保持心灵的安宁,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明心见性,得大解脱,大自在。每个人都从净心做起,“心净则国土净”。(《维摩诘经》)

一般年少的人心在双亲身上,青壮年的心多在家室,老则心系儿孙、忧虑自身病痛,不如去学佛得解脱。“即心即佛,非心非佛,心外无佛”,谓人人具有平等佛性,自性悟,心即佛。外求佛道不知自心是佛。去向佛像、菩萨顶礼膜拜,乞求保佑,那是在自我安慰。佛、菩萨不可能来保佑你,只能是自己保佑自己,自己拯救自己。人的三灾六难,都是自己从苦海中奋争出来的。身患重病,不靠医生诊治行么?自心自性为传法核心,若不明心见性,持戒、念佛、诵经、吃素都是白费工夫。识自本心,达诸佛理。《坛经》云:“人性本清净……于外著境,被外浮云盖浮自性。自除迷妄,内外明彻,自性中万法皆现。”

每个人的内心都是藏着无量的种子,全在起心动念间。各种心的力量,都来自后天培养、开发。人为什么会起贪心?在于内心有贪的种子使然。有的人特别贪婪,贪而不知足。有的人特别凶残,有的人特别淡泊,有的人特别善良、慈悲。如果贪婪的是钱财女色,带来的烦恼特别重,肯定堕入深渊。单纯靠物质极大丰富,不能完全解决心灵问题。珍贵的不是金钱,而是一颗金子般的心。

如果说我国“文革”中是人性恶的大暴露,汶川八级大地震便是人性善的大发扬,验证了孟子说的“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灾情牵动了世人的心,体现出了心的力量。156个国家发来慰问电,或捐款捐物,或派出医疗队;还有众多红十字会及私人伸出援助之手。全国各省市(包括港、澳、台)、各部门、各兵种及众多志愿者不惜人力物力,争分夺秒解救遇难者,从废墟中在死神手里抠出几千人的生命。全国各族人民心连心,从幼儿园的孩子到大学生都解囊相助。联合国降半旗致哀,举国哀悼,山河同悲,奏响一曲曲人类心灵美、珍爱生命的凯歌。

物质生活条件好了,社会稳定,人们都很注重身体健康,特别是中老年人。全社会都在强调预防在先,尚未引起足够重视的是应当拥有健康的心灵,保持淡泊心态,超然于五欲六尘之外,把自己从“贪嗔痴”三毒里摆脱出来,快快求得解脱,不至于成为以身殉物的牺牲品。比如有的住进高档房,装修残留的甲醛超标,孩子患白血病死亡。修学佛法的过程,就是从对心的认识到对心的保护,或曰心灵环保。

进入商品经济社会后,世道人心发生了巨大落差。事事从金钱出发,利欲熏心,甚而谋财害命。司马迁在《史记》中引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假冒伪劣,欺诈哄骗,让人防不胜防,放不下心。一个人做事应当无愧于心,要对得起自己起码的良心,不做负心人,不能去伤人心。欠下了心债,由心病引起身病,心病还需心药医。佛教称佛法为“药”,意即能医治人的心灵。佛陀在最后的日子聚集1,000多位弟子讲:要降服自己的心,要远离贪欲,要使自己行于正轨,要使自己清净忠诚,要做自己心的主人,不要做心的奴仆。被称为亚圣的孟子也曾说:“士庶不仁,不保四体。”“苟不志于仁,终身忧辱,以陷于死亡。”

“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是禅的基本准则。所有佛法都是在讲心,禅学在西方有的称为心学。“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并非就是唯心主义。禅宗强调的心,是意识(精神)对物质的反作用,包括人体自身。这并不违背辩证唯物主义物质第一性的观点。毛泽东在1958年8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北戴河扩大会议上,讲到禅宗六祖慧能时说,“他突出了主观能动性,在中国哲学史上是一个大跃进”。

四、优化自身素质

人的素质是多方面的,比如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思想政治道德品行素质等。人的素质具有一定先天性,即天赋,然而更在于后天的磨砺优化。立身处事,价值取向,主要决定于思想道德素质。

六祖慧能说“人皆有佛性”,即与生俱有,如孟子说“人皆为尧舜”。就个体而言,是不是人人都能成佛,都可以成尧舜?在于自身根性如何,根有深浅,见有迟疾。在于是否以佛的人格为最高标准,以尧舜为榜范锻造自己。学佛就是要优化自身素质,净化自己心灵,提高自己的人格力量,不断超越自我,和谐自他关系,和谐人与自然的关系。亦即唯物辩证法中的个别与一般的关系,或曰普遍与特殊的关系。修行中不断优化自身素质,就是在成佛的道路上大踏步前进。

学佛先学修养,舍掉不必要的欲望。

修养指一个人的内在涵养德性等,经过长期锻炼所达到的一定水准。堂堂正正做人,处事不逾距,忍辱负重,顺俗而不流俗。玉不琢,不成器。通过禅的熏陶,禅的修养,禅的净化,禅的超越,于我们的人生就有很大发展空间。

优化自身素质的过程,就是“舍”的过程。舍去超乎常人所需身外之物,舍掉贪欲,舍去内心种种烦恼。只有舍才能前进,人生很容易被种种烦恼和种种欲望束缚。欲望是人的一种希求,不外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可概括为财、色、名、食、睡。这五欲都不能贪婪,心灵才能纯净。人之所以迷于声色,往往为欲所惑。人活着不只是为了生存,当我们生存欲望满足后,应当去发挥人类区别于普通动物的崇高精神追求,造福于人类社会。

欲望并非全为坏事,利己利人,普度众生是为善欲,这是佛家的主张。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尽心竭力,为社会作出贡献都是善欲。佛教徒并非禁欲主义者,只是不主张纵欲,反对贪欲,应少欲知足。对人对生命怀有博大无我,慈爱纯真之情,脱俗而不避俗,随缘而不染缘,处于不被情迷的自在之境。损人利己,贪赃枉法,非法占有他人所得,贪而不知足,是恶欲在支配,善良的人们深恶痛绝。老子说:“既生贪求,即是烦恼,烦恼妄想,忧苦身心,永失真道。”欲壑难填,把欲望变成无止境的贪婪,就会违法犯罪。随着人们欲望的膨胀、升级,就会陷入物欲横流的泥潭。人格卑劣者贪得无厌,不惜巧取豪夺、贪污腐败、欺诈杀戮,危害社会,祸国殃民。种种罪恶勾当,皆由贪欲酿成。只有断除贪欲,才会断除诸苦。清心寡欲,过普通人的简朴生活,本有的佛性才得以显现,才能不为物欲金钱所累,保持恬淡和宁静的心境。

禅的突破和超越性,是发现自己,认识自己,突破自身不可避免的局限。生活上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不要去跟别人攀比。知足与吃亏是人生的处方,把是非交给因果。以舍为有,“知足者身贫而心富,贪得者身富而心贫”。很少有钱人立名于世的,唯有圣贤的德行万代流芳。

在金钱社会中,人们的道德水准普遍下降。弘扬佛法可以起到校正俗心,净化人心的作用。在物欲横流,纸醉金迷的今天,对人的诱惑太多太大了。优化自身素质,应当有种种的清醒放弃。放弃眼前和长远的名利地位,并非清高,而是看破、放下。只有觉悟的人,方知一切都可放下。放下以往的功与过,放下以往的艰难困苦、人生坎坷,正确地对待以往和现在。挫折、落差、伤感、忧郁、压力等等,早该丢掉而未丢弃。我拜峨眉山通永老和尚为师,无论请教他什么,均不作答,次次都将手一挥,冷冷道:“丢开!”我没有得到满意的具体开示,心中有些不快,实际上是尚未开悟。“丢开”,就是要我抛弃,抛弃一切私心杂念,抛弃身外之物,将所有烦恼通通抛弃,无挂无碍才有利于学佛,有利于身心健康。虽然醒悟过来了,生活在纷纭繁杂的社会生活环境中,可我还是在很多方面丢不开。那么,拥有豪华住房、别墅的人,是否能丢得开?大院有门卫,流动保安,一楼大门编有密码,去按门铃在室内就可以瞧见来人容貌,还是常常提心吊胆,担惊受怕。越富有,丢不开的越多。一位中专校长,在台上讲得头头是道,他是一贯正确的化身。退休后当学校为贫困生捐资助学时,与其受贿之比,不过九牛一毛,他却一毛不拔。

一个人的快乐,不是看他拥有得多,而是需要的很少,看他对物欲的心态,坦然面对现实中的一切。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以名累,做自己心灵的主人,就不会成为金钱的奴隶,权利的俘虏,才不会丢失自我。“欲除烦恼须无我,历尽艰难好做人。”佛陀留下的所有遗教,都是要求我们做一个高素质的人。

优化自身素质,完善自己人格,禅宗主张向主体性开掘,重视个体的心性修养,找回后天失去的先天善良。目标越高,对自己要求越高。在于“发心”,征服自己。平时如何薰修我们的内心,体现在待人接物中,人际关系上。处处与人为善,忍辱柔和是妙方。不损人利己,慈悲喜舍,从生活的方方面面做起,从一言一行做起。不因善小而不为,不因恶小而为之,于细微处见精神。20多年前我乘火车到乌丝河站已午夜,转乘大客车去泸定。约摸一两点钟时,车上有一岁多小孩肚子饥饿啼哭不止,全车人都很厌烦。我突然想到还有两个面包,是上车前买来当晚餐的。我也14小时未进食了,方觉很饿,可我摸出一个给了那小孩。乡间孩子也许是第一次尝到面包,他吃完了又哭,死死向妈妈要。我将唯一一块充饥的面包递给了他。他吃完后安然入睡了,全车人才得以安静。一次次想起这件事,我一次次心中感到欣慰。

知易行难,信佛易学佛难。达摩祖师说:“诸佛无上妙道,旷劫精勤,难行能行,难忍能忍,……轻心慢心,徒劳勤苦。”多布施,发菩提心,大慈大悲,有恩便无怨,有爱便无恨。行善的人是快乐的,真正的快乐是将生命做出有意义的付出。人之所以痛苦,是追求了错误的东西。可真正学佛的并不多,具有菩萨心肠的人尤其少。当今有80%的人只是信佛,尚未真正学佛。

学佛须到佛祖不得处,把自己当成自己,用毕生的精力。一则寓言这样讲:佛像与阶石都从同一山岩打造出来。阶石心怀不满地去质问佛像:“我俩早先在同一山体,凭什么人们踩着我向前,对你顶礼膜拜?”佛像淡淡地作答:“我是经过千刀万剐才登上这个宝座的,而你呢?”太虚大师主张,学佛应该先从做人开始,完善人格,即是提高人的自身素质。他终极一生,写了这样一首偈:

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

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

同类推荐
  • 佛养心道养性: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

    佛养心道养性: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

    本书以佛教关于出世与入世的思想精髓为核心,融合了道教和儒家的思想,阐明了什么是“出世与入世”,全方位解析了“该怎样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共分八篇,分别是:在出世中入世,在入世中出世;出世是佛法,入世是世法;出世在度己,入世在度人;以无为之心出世,以有为之心入世;以禅心出世,以分别心入世;以出世无我之心,行入世利他之事;以出世之心境,过入世之生活;以出世之心低调做人,以入世之心高调做事。
  • 佛修大智,道养心性

    佛修大智,道养心性

    谈佛论道,目的是去除我们心灵上的杂念,智慧一旦在生活中发挥功用,则活泼自然,不受欲念牵累,让人焕发全新的生命活力,扭转人生危局。同时,有了佛道,就有了富有大千的生活,它如同山中的清泉,可以洗涤心灵的尘埃,用一颗平和清净的心,创造自己的事业,开创人生的辉煌。
  • 六祖坛经浅析

    六祖坛经浅析

    《六祖坛经浅析》相传为慧能所说,除大梵寺说法,弟子的问答机缘,都是晚年所说,由门人法海记录而成。这是一部由我国僧人六祖慧能大师的传教记录,而破例地被尊之为“经”者,这不仅是中国佛教史,亦是世界佛教史上绝无仅有的事,足见其在佛教史上的地位。《六祖坛经浅析》除逐段注释外,另加“提示”。所提示的内容可加深读者对《六祖坛经浅析》的认识外,更显示出从宗教实践的角度去阅读、体验《六祖坛经浅析》,是《六祖坛经浅析》的特色。
  • 禅学指归

    禅学指归

    《禅学指归》收录了胡适论述中国佛教及禅宗的文章。胡适本人不信任何宗教。然而,说到对佛教和禅宗的研究,作为研究中国思想史的大学者,胡适先生的通彻见解,是无人能出其右的。他的开创之功,至今仍然影响着世界研究佛教禅宗的学者们。全书对于佛教禅宗的传播、流布,以及对于中国历史上各个时代思想、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影响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严谨细致的研究。
  • 佛学中的做人道理

    佛学中的做人道理

    从大量平凡而琐碎的生活事例出发,层层深入,以最通俗的语言,最常见的故事,将佛学的做人道理娓娓道出,使佛法智慧与尘世生活紧密融合在一起。佛道,佛道是一种大思想,大艺术、大智慧、大境界。禅,不仅是中华文化之精粹,亦为整个东方文化所推崇。佛,让我们远离尘世的烦恼,在喧嚣与浮华中筑起一座盛放心灵的舞台;让我们在面对挫折时,有一颗豁达的心去承载,让我们遭遇坎坷时,有一种信心和勇气去打拼;让我们在苦难来临时,用笑容和爱去坦然面对;让我们无法拥有时,体会到轻松挥手告别的美丽。
热门推荐
  • 新概念作文十六年纪念版精华范本(才女卷)

    新概念作文十六年纪念版精华范本(才女卷)

    近几年中学语文教育也在大幅度改革,许多人认为高考作文的命题和新概念作文大赛复赛题已经相当接近,这是非常好的发展趋势。正如王蒙所说,新概念由旧概念来。倡导新概念不是为了标新立异,而是想提高青年学子对作文的兴趣,告诉他们只有真实的、表达真情实感的、富有创造性和想象力的文章才是好文章。
  • 大汉王朝

    大汉王朝

    本书内容里的所有事件皆严格依照史书所载,不敢编造,间或有我自己的一些观点。历史就是一个一个的故事,每个时代都有色彩斑斓的故事,每个故事又蕴涵着不一样的历史。汉朝四百年的历史,有着无数的故事,承载着大汉王朝的沧桑和辉煌。回首汉朝,历史的故事和人让我们感动和惊奇,仿佛遥远,其实很近。因为历史是活的。《大汉王朝·汉武挥鞭与大汉中兴》从汉武帝登基开始写起,到汉武帝时代的结束止,将武帝登基——长门锁阿娇——卫青与霍去病横空出世——通西域——北击匈奴——大汉中兴等大事件以时间为轴线,加以全方位叙述,各色风云人物穿插其间,充分再现那段波澜壮阔、惊心动魄的历史时代。见解独特,高潮不断!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清宫如梦Ⅰ

    清宫如梦Ⅰ

    出生于皇宫,沦为一介婢女,她的身世是个谜;皇宫四处暗藏杀机,她步步为营;身世之谜浮出水面,她走向仇恨之路;拥有倾城之貌,不甘于命运,她想尽办法逃离后宫……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爱妃,我们回家

    爱妃,我们回家

    双强才是真的强!她,杀手悲情穿越,虽集万千宠爱确依旧冷漠如初,不料被世人误传是木讷的呆儿。他,腹黑狡猾,被世人称之为不可得罪的笑面虎。两强相遇,火花一撞再撞。他打破了她的冷漠,她救赎了他冰封的心脏。她,为他指点江山,他,为她袖手天下。
  • 空间灵泉之田园医女

    空间灵泉之田园医女

    本文为1V1宠文,种田养包子你值得拥有。※※※她只是想去见识一下那些刚出土的古老农具,谁知道就莫名其妙的来到了这么一个穷困的地方。家徒四壁不说,还有一大群亲戚忙着搬家里仅剩下的一点东西,说是已经给她找好了人家,让她赶紧改嫁。反正相公已经战死了,赶紧拿着抚恤费走人,家里这两个嗷嗷待哺的奶娃娃就交给瘦弱的小叔子照看。苍天啊,这都是些什么极品啊。好在她那个没见过面的相公给她留下了一个祖传的玉镯,竟然可以开启神秘的药师空间。灵泉、医术传承以及萌宠,看她如何利用这些发家致富,完虐极品亲戚,在古代过的风生水起。卖山货,做美食,养包子。买田地,雇长工,建庄园。开店铺,修航道,通海运。一切都是那么的完美,不过,她那个传说已经死了的相公怎么又出现了呢?※※※精彩片段一:"晴晴,为夫回来了。"一个满脸胡须的人穿着盔甲一脸兴奋的走回家,"咦?这还是我们家吗?变化好大啊。""娘亲,你快来看啊,家里来了一个怪蜀黍,宝宝好害怕。"小萝莉睁着大眼睛看着眼前的人,一副被吓坏了的模样。一个小正太挺起小胸脯,将其护在身后,冷静的说道"妹妹不要怕,哥哥会保护你的。"秦晴晴杀气腾腾的从厨房里拿把刀出来,道"我倒要看看,谁那么大胆,敢动我的娃。额,这位大叔,请问你是哪位"※※※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