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61600000012

第12章 日常生活中的禅(1)

一、禅道无所不在

禅并不是很玄妙很神秘的,日常生活中随处都有禅意,靠你去感受、体味、捕捉。它所需要的是悟性和体验,是人内在的空灵,是人的思维在另一层面的展开。即使不信佛,也能在生活中参禅。禅的智慧不在念经、礼佛,在于日常生活中获得感悟。

“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当我最初读到这首吟咏禅道无所不在的诗篇时,很不理解。自以为禅道一定是高僧大德、禅师们、修行人,或者文化层次很高具有悟性的人才特有,才能体悟到。我等凡人是深入不进去的,难以领悟的,把它神秘化了,是我的无明。

当我孜孜不倦地去研读禅学,自净其心,才渐渐有所醒悟:禅道就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无所不在。

“道”,是个大概念,含蕴深广。一般指规律、法则,伦理道德、普遍性道理。道家的老子在《道德经》中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他主张道法自然,天地人共生共荣。儒家的孔子说:“道不远人。”禅宗的产生和发展,完全植根于中国文化土壤之中,融摄了孔孟老庄之道。并提升到人生哲理高度,重视人生价值,洗涮内心,利己利人,慈悲普度,达到涅槃境界。禅道,则是以圣者的智慧为指导,所获得的精神境界。

禅道无所不在,指自然界,人的行、住、坐、卧皆有禅。岂不泛化?记得我在禅学书籍上做过这样的批注。一次在峨眉山报国寺第一大殿右侧,见一老僧黑衣、黑帽,平卧在长椅上,一两小时纹丝不动,以为他已停止呼吸。当一游客走进室内求开光,他才慢慢起身。隆冬时节,我上前惊奇地问:“师父,你静静地躺着不冷么?”“不冷,不冷!我70多岁了,连感冒都没有。”数年后我才证悟到,这位老僧是卧着进入禅境的。现在我也能做到了,躺卧一两个小时身心俱无,听觉灵敏,能思维。陶渊明的著名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禅意禅境都很浓郁。外出旅游观光,陶醉于水光山色间,怡然自得,禅道就在其中,只是不会去运用它。把禅引向自然界,早在魏晋时期就开始了,禅宗始祖慧远开了先河,在诗僧、著名诗人中均有所体现。如孟浩然的《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大集经》说:“若能称念阿弥陀佛,号曰无上深妙禅。把念佛变成口头禅,生活禅,是行禅。”客观外界的禅道,在于自己是否有颗禅心去体悟。如著名居士苏东坡的诗句:“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他悟出溪水声好比是佛说法的声音,青山有如佛的伟岸身躯。所以说,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禅就像血液一样,流淌在我们身心,在日常生活中自然显现。禅道不但为现实所需,而且永远为人生所需。

日益丰富的物质生活,不能解除现代人内心的苦恼和空虚,不少人想寻求在喧嚣躁动的世俗生活中,保持一分安宁、有个纯净的精神家园,让自己身心得到休憩和寄托,以解脱自己。只要习禅,就能达到。《坛经》中说:“若欲修行,在家亦得。”

1953年净慧法师(现为中国佛协副会长)提出“生活禅”,在人间的现实生活中运用禅的方法解除现代人生活中的的各种困惑、烦恼和心理障碍。他说禅就在当下。“山色溪光明祖意,鸟啼花笑悟机缘”。禅就在我们身边,我们的生命过程充满了禅。“夫人所以不得道者……其事略三:一则势利荣名,二则妖妍糜曼,三则甘脂肥浓。”(《法苑珠林》)意即有些人为什么不能悟道,一是贪图权势、虚名、钱财;二是贪妖艳美色;三是贪佳肴美酒。佛家力排这些诱惑,潜心修行。

修行有解脱道和菩萨道之分。能够从世间的烦恼中得解脱,有较长时间修身养性才行。菩萨道要发菩提心,在充满物欲、种种诱惑、刺激烦扰的社会大环境中,把握住自己,尽可能去影响他人,慈悲普度。

禅道无所不在,能与禅一体,生活便恬适安详。我们不应当将学佛与世俗生活对立起来,当你被工作、生活压得喘不过气来,会让你懂得生活的智慧和艺术。以身体作道器,家庭做道场,是不难做到的。禅就在当下,净慧法师总结出这样四句:

将信仰落实于生活,将修行落实于当下。

将佛法融化于世间,将个人融化于大众。

二、平常心是道

只要我们的心正直,戒恶扬善,做事无愧于心,没有贪念和不好的欲念,清清白白地活下去,无论做什么都是在修行。所谓修行,就是以佛的人格为标准,修正自己不利于他人、不利于社会的思想道德品行。以自己的心灵、生活形象,与人相处的表现来感化人,就是在真正的弘法,虽然未皈依,已是佛门中人。我国人民大众自古就有存善去恶的社会公德,自觉地做善事,不做可恶事。我的父亲不信佛,可他在新中国成立前募捐修的石板大路,至今还在方便行人。每年冬季他买来柏树皮捆成火把,那些走夜路的来讨火,冬天再冷他都起身点燃火把,给黑暗中的路人照亮前程。平常心成就自在解脱,超出世俗心态,而又不离世俗。

我的同学、同事全都退休多年了,从闲谈中了解到:有的退休工资很低,不与别人攀比,安贫乐道,还捐钱给更困难的人,真乃“身安茅屋稳,性定菜根香”!有的终生不为名利,不图升官发财,大半生坎坷,在本职岗位上兢兢业业,默默无闻地奉献。现在仍开开心心地过好每一天,挤时间做善事,弘扬佛的旨意;有的知恩报恩,认为自己从初中、高中到大学毕业,都是吃国家的助学金,在位时多次出国参观考察,于今还应当发挥余热为国家再作贡献;有的体弱多病,却不贪生怕死,任运自然,能吃则吃,能走则走,困来睡觉,热即纳凉,冷则取暖,快快活活地度日。生死是人生的一大关键,是很多人惹来烦恼的根源。应把生死看做是自然界中的更替,一种回归,自由适意地过完一生。有的晚年生活并不顺心,大学毕业分配去响当当的工厂,而今退休工资不高,心地很坦然;有的非但儿女不成才,还有陷入黄、赌、毒泥淖的;有的一辈子钻进钱眼里,退休前费尽心机捞取到若干万元,而今身患糖尿病,还煞有介事地说,10年内还能抓到多少万元,执迷不悟,甘做金钱的奴隶;有的年轻时用加法生活,收获友谊、爱情、功名、钱财,谁知到了老年以减法生活,儿女回家吃饭不给钱,还得去托儿所、小学校接送孙子,每月医药费几百元,钱罐子的喇叭口向外,心里很不平衡;有的以前有个官位,可呼风唤雨,退休后与他打招呼的人都少了,失落感很大,反而不满社会现实,常发泄内心的愤懑。如此等等,全在于自己是否有颗平常心。

其实很多困扰烦恼都是来自自己,应当拿得起,放得下。从禅的智慧讲,在于保持良好心态,善于调适自己。经书有言:“心若调适,道可得矣。”无论生活面临怎样境况,人生遭逢怎样的磨难,让快乐的花朵在心中绽放。我在校园的居室是:鸟啼阳台上,花开门窗前,客厅内养有金鱼,天天有鲜花,不亦乐乎。

一同学的爱人是位将军,朝鲜战场上一排人只剩下他们三人。我在电话上对他说:“敬佩您!”他回答说:“现在是老百姓一个。”胸怀是多么宽坦,心态如此平和。我专程去拜望他,没有将军的威严,朴实无华,穿着同普通老百姓一样。话语不多,都很精当。身居高位时,进出有车,还有保健医生,退休后过着平民生活,家具陈设与普通市民并无二致,夫妻恩爱,家庭和睦。他天天默默地做家务,70多岁了常骑自行车去买菜。海能容纳那么多水,是因把自己位置降得最低。把自己放得最低最低,心态就修炼得最平静最平静。

人的根本差别不在贫富贵贱,不在地位高低,不在相貌身材好,服饰华丽,在于抵制物欲的侵扰,有颗平常心,能保持良好天性。把世俗利禄看得淡一些,从而生活得舒心一些、洒脱一些,生命就得以延续。

“平常心是道”,始于马祖道一。后来赵州从谂禅师去参拜南泉禅师问:“如何是道?”南泉禅师也答:“平常心是道。”从此,便成参禅入门的闪亮招牌。道即觉悟,生于道,行于道,道就在我们心中。孟子早说过:“道在尔,而求诸远。”

不去计较得失,不拘于成败,适性随缘。“忍辱柔和是妙方,到处随缘延岁月”。随缘是一种智慧,恬静的心态。“有缘即住无缘去,一任秋风送白云。”随缘是一种修养,透支人生的顿悟,人性炼达,洒脱乐观是一种美满人生的心态。股市上的人皆患得患失,很难有颗平常心。应当是“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看天上云卷云舒”。“房宽不如心宽”,清净快乐,才能调适当今人们愚痴、抑郁、焦虑的心态。

平常心不是要我们去过平庸生活,当个凡夫俗子,作酒囊饭袋。不少人认为,人生就是要追求发财,不仅为己用,还为子子孙孙,成为了赚钱机器,守财奴。平常心,是一种硬扎的坚守。遇上不遂心的事,多从好的方面去看。像高僧无门慧开写的著名禅诗那样:“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日常生活中的禅,令我们超然地面对人生中的烦恼逆境,在生命中发挥出最大本能,在生老病死的常态中超越常人。保持一颗平常心,无所挂碍,自我解脱,超出世俗的心态是一种“中道”人生境界,充满哲思。

三、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儒家离不开人来说话,立脚点和归宿都落实到人。佛家则站在高于人的立场,超越人来说话,归结成佛。儒家治国,佛家治心。

《大乘起信论》讲:“依一心法有二种门。一者真心法门;二者生灭法门。前者作为心的体,纯净无染;后者具有染净二种成分,实指精神,主体功能。前者是后者所依止的本体,后者能摄取一切法,生一切法。”“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通过舍妄返净的修行,方“内见心性”,达到觉悟。天性、心性、自性在佛学中有时等同,也就是人的本性。荀子说:“不事而自然谓之性。凡性者,天之就也。”佛家主张人性善,是先天的,自性清净。由于社会上的染污,蒙蔽了心性,产生妄念故作出丑事、坏事、恶事。世间有佛亦有魔,是魔是佛即自作。“心魔即魔,心佛即佛。”一心向善就做善事,一心向恶,就犯下滔天罪恶。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思想支配行动。

同类推荐
  • 学步集:曾召南道教研究论稿

    学步集:曾召南道教研究论稿

    宗教学是门年轻的学科,从缪勒1873年在《宗教学概论》中正式提出“宗教学”算起,到今天也不过一百三十多年的历史,故宗教文化很古老并依然活跃,宗教学却还年轻。宗教学研究与宗教信仰是不同的,它虽然要涉及宗教信仰,但研究宗教和信仰宗教不是一回事。
  • 佛养心道养性: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

    佛养心道养性: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

    本书以佛教关于出世与入世的思想精髓为核心,融合了道教和儒家的思想,阐明了什么是“出世与入世”,全方位解析了“该怎样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共分八篇,分别是:在出世中入世,在入世中出世;出世是佛法,入世是世法;出世在度己,入世在度人;以无为之心出世,以有为之心入世;以禅心出世,以分别心入世;以出世无我之心,行入世利他之事;以出世之心境,过入世之生活;以出世之心低调做人,以入世之心高调做事。
  • 红尘禅影2:我用《金瓶梅》解《心经》

    红尘禅影2:我用《金瓶梅》解《心经》

    《心经》是流传最广的佛经,是打开心灵的钥匙。本书以《金瓶梅》解《心经》,使之更加容易理解,开篇先录《心经》全文,标以白话。主体是“心经七品”,每讲一个主题,就讲几个《金瓶梅》里的人物,正讲反讲,反复讲解。前置“开讲的话”阐明主旨,及“心经夜谈”深入人生感悟,与主体文字照应。
  • 清虚集

    清虚集

    本书收集作者关于宗教研究文章共50多篇。收集作者关于宗教研究文章共多篇。内容包含了论宗教系统、道教科仪和易理、道教在海外的传播、藏外道书和明清道教、论道教教义思想的结构、上海道教斋醮和“进表”科仪概述、道家科仪中的伦理教化等。
  • 红尘禅影3:黄檗无念禅师说禅

    红尘禅影3:黄檗无念禅师说禅

    《嘉兴大藏经》新文丰版第二十册《黄檗无念禅师复问》,内容含《醒昏录》。黄檗无念禅师撰,明闻校订。明天启五年(公元1625年)刊行。黄檗无念禅师,名深有,明末著名禅师。深得憨山、袁宏道、李卓吾诸人之推崇。本书卷一至卷三为作者回答友人询问佛法禅理与生死问题的回信,卷四至卷六收《醒昏录》、法语、酬问、牧牛图颂,及传记资料等。
热门推荐
  • 贺享雍文集(第一卷)

    贺享雍文集(第一卷)

    本卷收入作者长篇小说《后土》。佘中明老汉是一个种了一辈子田的农民,土地承包后,他家的田越种越多,成了远近闻名的种田大户。但他怎么也没想……
  • 我的第一本经济学常识枕边书

    我的第一本经济学常识枕边书

    本书内容涉及供需关系、市场、经营、消费、宏观经济、国际贸易等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经济学概念,既是一本全面翔实的经济学知识普及读本,同时又是一本指导经济生活,科学实用的工具书。
  •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本书采用1876年典藏版法文原著,在此版本上进行翻译。译文尊重卢梭当年应第戎学院征文而执笔的写作原意和部分词汇的专业用法,更加精准流畅。开篇导读,帮助读者对卢梭以及对这部著作进行一个提纲概括式的了解,减轻名著入门难的障碍。本版新增卢梭当时于论文写成后又添加的19个补充注释,使读者更加全面的了解卢梭在写作过程中的哲学思辨,延伸的知识也令本著作更加立体。还收录当年日内瓦著名博物学家博纳(Bonnet)以菲洛普利(Philopolis)的笔名写信反对《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后,卢梭亲自雄辩答复博纳质疑的回信,是值得收藏的经典版本。
  • 主持人口语表达艺术

    主持人口语表达艺术

    想拥有李咏、汪涵、何炅这些主持名嘴的口才吗?想在主持台上谈笑自若,潇洒自如吗?最权威的主持人口才修炼手册,崔永元、杨澜等央视名嘴都在看的口语教材。让你轻松掌握主持人口语表达艺术,说话讨人欢心,左右逢源,在职场上无往不胜。
  • 统御万界

    统御万界

    暗海之中,七界之上,曾经百族争锋,如今人魔并立。数百万年前千古一帝御古龙陛下横空出世,率领人族将魔族赶下暗海,并以绝大威能,衍生天庭大陆,镇压魔族。但是百万年前,仙帝神秘失踪,天庭崩塌,魔族反攻七界,人族步步败退,岌岌可危!一个地球的灵魂,穿越到了纷乱的暗海七界,成为安淮孙氏一名“废物加懦夫”的少爷身上。亲人不亲、邻人不睦。唯有慈父幼弟相依为命。近乎绝境之下,他得到了一枚御古龙仙帝登基之时斩下的心魔……一个全新的时代从此开启器:修行从此一日千里,强敌从此臣服脚下,造物造丹挥手之间!人魔争锋,人族当兴!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水晶胆

    水晶胆

    然而,当雨东带着师傅临终时托付纸盒他的水晶胆,南禅寺的观音塑像被敲了两锤子后立刻就变了模样。千里迢迢赶到济州城时,那颗能使盲眼复明的水晶胆却不翼而飞了。是谁偷走了这颗水晶胆?用什么方法能逼使盗贼自投罗网?让雨东用泥人塑出三百六十行营生状的人物又是什么人?,捏泥人的少年雨东因此而找到了身怀绝技的师傅
  • 闪击鏖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闪击鏖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德国在法、比、荷的胜利,不仅将英国的势力逐出西欧,同时也大大地削弱它在东南欧的影响。东南欧诸国在现代军备方面都很落后,因此竭力避免与这个欧洲大陆的头号军事强国发生冲突。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等巴尔干国家间的紧张关系,因德意两国(没有苏联参加)于1940年8月30日在维也纳强行裁决而趋于缓和。这个裁决使罗马尼亚损失最大。尽管如此,它却寻求和德国建立更加亲密的关系。这是因为它清楚地认识到由于英国在欧洲大陆的势力已不复存在,德国便成了能保卫它的剩余领土和对付苏俄威胁的唯一强国。希特勒准备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罗马尼亚的愿望,因为首先他对普洛耶什蒂油田感兴趣,德国继续作战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要依赖它。
  • 我不是妖女:人间第一公主

    我不是妖女:人间第一公主

    她本是人类公主,他原是妖界王子,出生之夜颠倒了身份。公主成了妖女,妖子成了太子。她在妖界如何生存,他在人间如何隐瞒身份?命运齿轮旋转,错位的人生和妖生将如何交叠?
  • 圣经故事1

    圣经故事1

    《圣经》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对人类影响最大、在全球发行量最多的一部书,它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石,对西方社会、政治、教育、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成为全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圣经故事》尝试用浅显的故事形式让一般读者对这部典籍能有个大致的了解。本书分《旧约篇》和《新约篇》两个部分。其中《旧约篇》讲述了创世之初,上帝耶和华创造亚当、夏娃以及他们的后人如何形成以色列民族,并在“上帝应许之地”建立和发展自己的王国等故事。《新约篇》讲述了基督耶稣的诞生、传播上帝福音和被犹大出卖并被处死以及使徒们传教等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