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60200000015

第15章 季委

20 世纪 90 年代,张元拍过一部电影《儿子》,这部电影讲述了一家四口的生活,获得了当年鹿特丹电影节最佳影片金虎奖。这部电影到现在我也没有看过,倒是早早地认识这一家四口。

我最先认识的是弟弟,弟弟叫李委,那时候还是个帅哥,在北京的西坝河附近开了一家餐厅,叫“云满堂”,卖云南菜。餐厅开在一个居民小区里,不好找,生意一般,经常冷冷清清,木质的地板,踩上去有点咯吱咯吱地响。

那时候我们准备拍一部电影,经常聚在这里商量剧本,这里有不少好吃的云南菜。我最喜欢炸猪皮,猪皮上放了花刀,炸到酥脆,是最好的下酒菜,也有自己泡的木瓜酒,后劲很大,入口倒是绵软清香,喝几杯就有点飘。

剧本的话题也一直在酒桌上飘。似乎所有文艺青年都有一个电影梦,李委之前拍过一部电影,是做演员,也是张元导演的,《北京杂种》,那时候的李委满脸清秀,还是个孩子,在剧中叫小卡,跟他演对手戏的女演员是俞飞鸿。

剧本的情节一直在酒桌上消耗,李委想拍自己的童年,在北京西单的全总文工团大院的童年往事。一起聊剧本的还有另外一个朋友,是个摄影师,后来转做电影的摄像师,叫邬竞,一直有导演梦。我们都喜欢一部电影,南斯拉夫导演库斯图里卡的《没有天空的城市》,这部电影也被翻译成《地下》,用极其荒诞的方式讲述着悲凉故事。

我们聊的剧本的关键词包括:孩子、文工团、地下防空洞、暴力少年、偷嘴、喝酒、一个诡异的老疯子、一个风骚的女人、道具仓库、锅炉房、爸爸妈妈们的排练室、自制一把小提琴、暗房、革委会主任、食堂、筒子楼、天台上的溜冰场..

就像一部醉酒的跑车,经常跑偏,聊着聊着就开始聊别的,或者是女人,或者是八卦。那时候是 2005 年,李委 30 出头,戴眼镜,短发,娶了一个美国老婆,叫詹妮弗,我们叫她老詹。邬竞忙着给各路明星拍写真集赚钱,也做摄像师。据他说,他年轻的时候被人称为“小梁朝伟”,是个帅哥,经常去北广或者中戏泡妞,但我认识老邬的时候,他已经长得不那么像梁朝伟了,而是更像天津电视剧《杨光的快乐生活》里的杨光。

那时候每天的工作似乎就是聚在一起,以聊剧本的名义吃吃喝喝。间或有一些人出现,出谋划策。吃饭的地点总会变,聊的话题倒是一直没有变过。这群人都是小馆子爱好者,都喜欢稀奇古怪的吃食。我们跟着老邬去中国传媒大学后面的一家湘菜馆去吃剁椒鱼头,正是夏天,老邬顺手买一个烧饼夹土豆丝,一边吃一边嚼:

“好吃,好吃,小宽,你也来一个。”要么我们就去望京的一家牛肠火锅店,鲜族人开的小店,老板娘的中文不灵光,但是热情,这家店在一条小河边,出门口就是一条臭水沟;也会跑到五环边的望京一号,那时候我还和这里的老板大军不熟,坐在四合院里吃椒麻鸡和牛蛙;也会经常性地外出,一次次逃离北京,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当然也是以弄剧本的借口。我们去延庆吃火盆锅,去怀柔吃虹鳟鱼,偶尔也会找个农家乐住两夜,夏天的北方农村,夜里凉爽,几个人弄点下酒菜边喝边聊,不知不觉天光大亮。

我们经常费尽力气找一些野地儿。有一年,我们去了河北乐亭的海边,瞎开瞎走,到了大清河盐场。这里早先是劳改农场,地点偏僻,海滩上堆积着巨大的盐山,在太阳下闪闪发光。盐场里的招待所里已经没有饭了,我们摸黑在盐场里找吃的。整个盐场保存着 20 世纪 70年代的气息,废旧的筒子楼,天黑之后街上见不到人影。

最后我们找到了一个小店,还开着门,掌柜的是一对夫妻,我们点了爆炒墨鱼仔,青椒肉丝等下酒菜,但是不等喝几口,老板娘就开始催促:“你们快点哈,我们快关门了。”我们出门时,一条大黑狗盘踞在门口,虎视眈眈看着我们,我们离开的架势有点落荒而逃。

我们最常去的是白洋淀,有一个村子叫田村,我们住在村长家里。村长家的房子是新盖的,干净敞亮。我住的那家屋子是村长儿子的婚房,墙上挂着一个小伙子和一个姑娘的结婚照。村长有三个孩子,大女儿在村子里卖大饼馒头;二女儿还没有结婚,在家里帮着打理农家乐;儿子在北京,在一家商场的门口卖糖葫芦,一年下来也有不少收入。

我们几个像二流子似的在村里游走,白洋淀离我老家不远,我熟悉这种乡村生活,看到质朴的村长我总能想起我爸妈。菜都是家常菜,白天,我们偶尔跟着渔船去白洋淀湖面上打鱼,鱼不多,也不大,只图一个新鲜,回来村长的二姑娘做了,也是家常的北方做法,酱香浓郁,干净好吃。院子里有一个丝瓜架,下面支一张桌子,冰镇的啤酒摆放着,风吹来吹去,天气好,抬头还能见到几颗星星。

在这种氛围中,聊剧本有点太规矩,聊着聊着又开始聊小时候,聊那些青春,曾经的爱情,这个世道,以及各种玩笑。李委已经是三个孩子的父亲,三个混血的儿子,一个比一个漂亮,但是他还想再有一个女儿。老邬倒是有了一个女儿,那时候才刚出生不久,现在算起来,也该上小学了。

剧本最终写了几遍,也没有定稿,电影的梦也不了了之,倒是喝下的那些酒没有辜负那些夜晚。那些夜晚有风,吹来一阵阵幻像。李委最后卖掉了城里的房子,在顺义的农村租了一套大房子,在院子里种上竹子,打理得干干净净,似乎每一个男人都有一个家庭梦,他每天和老婆忙着办学校。老邬后来的确拍了一部电影,有点情色,讲述的也是荒诞故事,关于一个丈母娘和女婿的畸形恋情。这部片子到现在也没有公映,看过的人微乎其微,倒是后来片子里的女主角在网上火了一把,女孩叫干露露。

认识了李委,自然也就认识了他哥,李季,以及他们神奇的爸爸和温柔的母亲。你可以在各种场合见到李季,他打扮入时,精瘦,站在那里一脸坏笑,像一把刀。

李季现在的身份是餐厅老板,陆陆续续开过不少家店,从最早的“隐蔽的树”,到最新的“西红柿”,大大小小开过的店不下 10 家。如果不干餐厅,李季也是一个很好的装修设计师,每家店的设计都是他亲自动手,各种细节做到完美。你如果不和他聊玩儿,跟他聊灯具建材家居,或者地板卫浴马赛克,他也能把你侃晕。

如果找一个北京当代潮流变迁的见证人,李季几乎是最现成的人选。他 60 年代出生;80 年代做摇滚乐队;80年代中期流行霹雳舞,他是霹雳舞王,四处走穴;80 年代末开始做摇滚经纪人;90 年代开始做生意。即便到了现在,你也能在任何夜场和派对现场见到他,打扮花哨,带着坏笑,熟络地跟各路人马打招呼。

李季的生活信条是:玩别人没玩过的。这多多少少也是许多人的信条,比如我,但我终归是个不彻底的人,只能朝着不彻底的方向越走越远。当年的豪情壮志转眼就成了满肚子的下水,少年时的狂妄梦想都渐渐老去,如同夹在笔记本里的树叶,叶脉都还算清楚,但是早已枯黄不堪。

70 年代末,李季在上中学,开始穿牛仔裤;80 年代初,他开始和大院的几个孩子听摇滚乐,从革命歌曲一下子过渡到约翰 · 列侬。对于那个时代的孩子来说,当时听外国的摇滚音乐并没有太大触动,后来看到辗转从外国人那里得到几盘摇滚乐队的现场演出的录像带,当时就震了,太有范儿了。乐手长头发,在舞台上弹吉他,观众在台下呐喊,在国内哪见过这个。

在一个相对闭塞的环境中,信息就是力量。文工团大院的孩子们最早能接触到这些流行的文化,所以中国最早一批做摇滚的都是文工团子弟。我听他怀念那时候的胜景,在酒店的俱乐部里跳舞还是外国人的“特权”,他们混进外国人组织的派对,互相都看着新鲜。为了学习霹雳舞,他甚至请了一个黑人小伙去他家里住了几个月,天天练习霹雳舞,要不就一起喝酒,吃饺子。1986年,李季加入了深圳轻乐团,他的霹雳舞成了最受欢迎的节目,每次演出都是压轴的独舞,从而有了“霹雳舞王”的称号。而在霹雳舞火遍全国的时候,他带着跳舞挣来的 6 万块钱回到北京。那年,全国流行的词汇是“万元户”。

跟李季聊天喝酒,我最愿意听他讲述那些往事。80年代流行霹雳舞的时候,我还没有上小学,在河北的一个村子里整天在晒麦子的场上练习滑步和太空步,幻想有一天能真的登上舞台,成为一个人见人爱的霹雳舞王。

与其说爱听他聊天,不如说是儿童时梦想的延续。

李季在走穴的时候,去了全国各地,乡下的泥坯做的台子也演过,李季看了他们那泥台子就晕了:“这不行,我得滑飘步呀。”他就找了一块三合板,拿滑石粉打了,站在上面跳。在上海万人体育场里,好几万人就看他一个人在那跳独舞,他爸妈都坐飞机去看。“我在台上跟个小火苗似的,火!”

许多现在的明星都在那个年代混过。在东北,跟李季一起跳舞的叫三郎,就是现在的孙红雷。还有一个小伙子,穿西装打领带,一张嘴就是“爱你在心口难开”,后来标志性服装是皮坎肩、羊肚手巾,一张嘴就是“东方红太阳升”,是阿宝。

那时的李季,一头长发。长发,几乎是他们第一代摇滚人的接头暗号。就算夏天他们也会打扮得像战士,骷髅项链和战靴,是那个年代摇滚青年区别于大众的标志。当时他们经常去的一个餐厅在东四,老板是四爷,一家小馆子见证了摇滚圈的不少大事件,比如,罗琦的眼睛被人扎坏。直到 1996 年,他作为电影《儿子》的主创人员,跟着张元去欧洲,回来之后,剪掉了长发。这对李季似乎意味着,务虚的生活已经结束,务实的生活即将到来。在画家刘小东的画作《儿子》里,依稀还能找到李季当年的懈怠神情。

之后,李季在三里屯开了一家酒吧——“隐蔽的树”。在开这家酒吧之前,这条街是北京的汽配一条街,黑黝黝的胡同。他的这家酒吧前身是一家东北家常菜馆。李季把这家酒吧做成了当年三里屯南街最火的酒吧,这里有比利时啤酒,甚至比利时首相来北京,都要去他的酒吧喝酒,并且称赞他为“中比两国的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

1999 年,李季开了北京最早的泰餐,为人民服务。

“我已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了 10 年了,见过我这么坚定的吗?”李季跟我说。而我们的话题,也开始从摇滚转到如何控制餐厅成本。

当年的儿子,早成了孩子他爹,而当年的孩子他爹,现在已至垂暮之年。有一年,我想采访一下李季,给他父亲打电话,想叫他父亲聊聊李季。没过多久,李季的父亲李茂阶给我发过来一个顺口溜:

“小季早产一月余,体重勉强三斤七;满脸褶子比爹多,哇哇哭声像蜥蜴;落地就是歪脖子,身体朝东头偏西;两岁手术拉一刀,矫枉过正更调皮;兴致勃勃开学去,撕掉书本折飞机;好歹当个科代表,全凭聪明和伶俐;校运动会跑掉鞋,一只光脚冲百米;全校表扬学**,入队球鞋刷白漆;一二三,三二一,楼上楼下汗如泥;李向阳,打游击;捉迷藏,演样板戏;七岁学拉小提琴,三年个奏《开塞曲》;哥们不拉他放弃,线谱扔进茅厕里;中学念得望天书,暑假寒假玩第一;借件衬衣唱合唱,文艺班里假积极;重点高中显“舞艺”,不少“名门”当徒弟;从小没有学过舞,舞技倒有“小名气”,望子不龙父母惜,只盼有朝成“影帝”;电影学院发红榜,小季压根没有去;深圳轻歌演霹雳,搬上舞台数首屈;机器人舞反响大,多家报刊赞李季;做生意,讲义气,钱包始终是瘪的;甩手掌柜只顾玩,光阴如梭四十几;成家立业须专一,收收玩心克义气;厚积薄发小积累,勤俭持家才富裕。”

我看到忍俊不禁,瞧这一家子。

当年的儿子,早成了孩子他爹,而 当 年 的 孩 子 他爹,现在已至垂暮之年。

同类推荐
  • 一学就会做早点

    一学就会做早点

    《一学就会做早点》精选了近百种早点的做法,操作方便,内容实用。制作简单,一学就会,是居家过日子的上选读本。蟹黄虾子烧麦;金黄南瓜饼;麦香粗粮饼;白糖焦饼;岭南光酥饼;黄金馒头;葱油花卷;香软芋头糕;皮蛋瘦肉粥;油盐白粥;生滚田鸡粥;田螺芋头粥;生菜鲮鱼球粥;柴鱼花生粥;淡菜皮蛋粥;等等。
  • 家常小炒精选128例

    家常小炒精选128例

    《美食天下(第2辑):家常小炒精选128例》老百姓最爱吃的经典小炒,最经典、最地道的做法,不可不学的大厨炒菜秘诀,让小炒色香味形全面升级。有最好吃、最过瘾的味道,好学易做的人气热门小炒,美味佳肴10分钟轻松上桌。
  • 营养搭配小炒王

    营养搭配小炒王

    《美食天下(第1辑):营养搭配小炒王》贴心周到地提供给您丰富多样的小炒菜式,足以让您天天都有拿手菜上桌,轻松成为小炒高手,小炒最能体现中式菜肴“色、香、味、形”等诱人特质,每天家人的餐桌上,各种小炒都必不可少,给你带来贴心美味感觉,简单易学,轻松掌握做菜秘诀。
  • 家常小锅炒

    家常小锅炒

    《家常小锅炒》为您提供最家常的炒菜制作方法及菜谱。炒菜作为应用最广、最基础的烹饪方法,跟我们每天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可对于炒菜你了解多少呢?你知道如何才能做出美味的炒菜吗?你知道不一样的食材炒制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吗?
  • 五谷养生豆浆

    五谷养生豆浆

    《美食天下(第1辑):五谷养生豆浆》讲述一台全自动豆浆机,加上一份搭配合理营养均衡的原料,就能为全家做出纯天然无添加的健康豆浆。一起开始养生豆浆之旅吧。百余种养生豆浆的经典配方,让五谷杂粮、水果蔬菜都成为您的健康养生之选。
热门推荐
  • 抱月行

    抱月行

    新婚之夜,他放着漂亮的新娘梅香不要,却追到船上要拜师学月琴。一个简单的抉择,拉开了半个世纪社会变迁、家族兴衰的历史帷幕……
  • 特种狂医

    特种狂医

    无敌兵王身怀绝世医术回归都市,精彩绚烂的生活让他应接不暇,同室而居的卧底警花,身患重症的千金小姐,冷艳古怪的女医生,一个个绝色佳人接踵而至,巨大的危机也尾随而至,神秘的组织,邪恶的财团,逼迫他将兵王的战力与神奇的医术发尽情施展,枪火与玫瑰齐绽,热血与柔情并举,铸就辉煌传奇。
  • 总裁的狠心情人

    总裁的狠心情人

    他,成年的他是万千女人追求的目标,心中却有不为人知的伤,心中的温柔只为她而存在她,拥有不同的身份,即便自己的哥哥,也并不明晰,在扮演好每个角色的同时,还要默默保护着身边的人她最终选择离开,没有什么冠冕堂皇的理由,逝去的爱又是否会永远存在,他和她最终还能走到一起吗?
  • 祈家福女

    祈家福女

    资深殡葬师魂穿异世成了人人忌讳的棺生女,避世十五年重回祈家,她是该报怨?还是该创造自己的幸福小日子?灾星?福女?姐自个儿说了算!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小兽相公很有爱

    小兽相公很有爱

    小白版简介:受?兽?初见时,她费力的趴在墙头偷窥她未来的丈夫只一眼,她便下了结论——‘受’型谪仙洞房中,他不住的后退湛蓝的双眼中盛满了惶恐,贝齿咬紧了下唇她看到他的睫毛在烛光中蝶翼一般的轻颤这样绝世的男子放在眼前佛祖这可是在考验她的自制力?家宴上,她与他的哥哥琴箫合奏回到座位之后相视而笑却不想,下一刻他便揽过了她的身子对在座的皇室成员说道:“请众位转过头去,非礼勿视!”再下一刻,她便明白了,其实他也可以很‘兽’的!+++++++++++++++++++++++++++++++++++正剧版简介:那年,她穿着一袭华美的衣袍对她轻笑:“言姐姐,真的很谢谢你的挺身而出,否则,要嫁给那个蓝眼睛的人就是我了。”言微茫挑眉笑道:“我也得谢谢你,要不我也嫁不到这个世上最好的男子。”当年的一字一句,言犹在耳可却在这日,她笑得刺眼至极“今日不仅是七皇子纳妾之日,侧妃也诊出了喜脉,言姐姐你可有的忙了。”而后,她的话锋突转:“对了,七皇子可是世上最好的男子,大概不会让言姐姐忙的。”‘世上最好的男子’!这几个字她咬的极重。言微茫咬牙,眼中却还是一片坚定“对,他是世上最好的男子,根本不忍心让我受累。”这个男子太让人心疼,不管别人怎么说,她从始至终都这样坚信他的一切!他们不知道的,她却知道,所以,她能做的只有尽力维护。+++++++++++++++++++++++++++++++++++++++本文一对一,伪小白,结局不悲。【莫言染】43488489【怡橙院】117482192(加群时,敲门砖写“染的读者”)++++++++++++++++++++++++++++++++++++++++++++*****自己的文文*****姊妹篇:又名《禽兽相公伤不起》【《妾乃浮云》】片段:某女蹬鼻子上脸,玩完侍女玩王爷,众目睽睽之下跳上了王爷的身,骑在王爷身上数他的睫毛。心里不断默念:休了我吧,休了我吧,冷家禽兽,冷大爷,我真不想跟你玩儿了。冷家禽兽迈着优雅的步子过来,伸手轻轻一拎,许家小狐狸的爪子就怎么也抓不住身下那个倒霉蛋儿了。只见冷家禽兽作哀痛状,继而深情款款道:“夫人,为夫知道自己一直忙于国事,没有时间顾及你,你才会出此下策引起我的注意,为夫不怪你。”。。。。。。你怪我吧,冷大爷我求你了!
  • 暖宠妻子

    暖宠妻子

    五星级的星光大酒店……“林悦,今晚安董事长的儿子会在你的这间包房用餐,你一定要好好表现。”高挑的杨经理一边看时间,一边叮嘱面前的林悦,“千万别出任何差错,这位小老板明天就会接任星光总经理的位置的。还有一个小时他就会来,你和小敏、琳琳,一起再仔仔细细的检查一下餐桌,还有……”林悦穿着一套粉色的服务员套装,很认真的听着,面带微笑的点点头,“杨经理,你放心,我会拿出自己最高的服务水平的。……
  • 传奇与惊悚卷(全球华语小说大系)

    传奇与惊悚卷(全球华语小说大系)

    在本卷传奇与惊悚的小说中,离奇现象或人物行为的不寻常将会强烈激发读者的惊奇、恐惧与战栗之情。在经历了所有被日常秩序埋没的非理性情绪之后,读者将感知理性思维所覆盖的一切混沌与漆黑,这些传奇与惊悚的情绪,在霹雳的刹那间将世界的真相、自由、本能、欲望与恐惧从另外一个角度向世人展示,人们于深渊的边缘处更加清楚地看到了世界与水边的自己。在中国当下“后严肃时期”的文学语境中,何为“否定性”、“自由”?传统在“被后现代”之后,“父权”是否遭遇了“亚文化”的冲击,他们之间是对峙、解体、还是妥协?游荡在“实在界”周围的恐惧是否真的令人战栗?
  • 造物先造人:松下幸之助的经营哲学与做人理念

    造物先造人:松下幸之助的经营哲学与做人理念

    松下幸之助(1894—1989),被人称为“经营之神”——“事业部”、“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等日本企业的管理制度都由他首创。松下幸之助为人谦和,无论见了谁都点头哈腰,他用一句话概括自己的经营哲学:“首先要细心倾听他人的意见”。如果你想用最短的时间学习日本式管理的精髓,那么最好的入门书就是阅读松下幸之助的教诲和哲学。松下幸之助一生共出版了60多种著作,累计达数百万字。他的著作被译成英、法、德、中等20多个国家的文字,在全世界广泛流传。书中那些令亿万人为之倾倒叹服的经营秘诀,为人们打开了一道通往经营成功的大门。
  • 绝宠禛心

    绝宠禛心

    她,是被他捧在手心的宝贝。世界上任何珍贵的物品都敌不过她灿烂一笑。他不许任何人伤害她,就算是一条发丝也不行。若是有人敢伤她,就算拼了自己的性命,他也要保她完好无损。他,原本淡漠一切。从小便被父母讨厌,被兄弟嫌弃。她对他笑,简单的一个微笑,从此让他陷入了权势的争斗,为了保她周全,他忍辱负重十多年。男主:爱新觉罗•胤禛女主:月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