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25200000020

第20章 红颜知己(2)

又是握手道别,又是互道珍重。

何小姐说:“先生维新有成,切莫忘了我。倘若要办女子学校,一电相召,我就会来。”

梁启超:“一定!一定!”

何小姐的手最后松开之际,梁启超想说什么却没有说出来,何小姐又细语道:“我的心中唯有先生一人而已。”

梁启超反复琢磨:也许这就是西人所谓的恋爱吧?心生牵挂,辗转反侧,欲罢不能,如影随形……

梁启超觉得自己是跌入漩涡了。

一种芳香的没顶。

但,又得从没顶中冒出来,面对世界,首先是面对夫人。

一想到要给夫人写信,心里便忐忑不安。

这个信是愈来愈难写了,但又非写不可,迄今为止还仅仅是有心无胆,梁启超已不知如何是好了。

世人一直不解,梁启超既钟情于何小姐,何况又是孤身一人飘悬海外之际,又何必一而再地给夫人写信呢?既是写信,或可说明情由趁早作罢,要不干脆提出娶何小姐为妾,又为什么既遮掩且:表白还流露出如此缠绵悱恻?

这就是梁启超。

一个为传统思想和现代自由意识所挟持的人,他在婚姻、爱情上的观点远不能说明他自己的行为。在理智与感情之间,他总是矛盾着。倘说感情曾几何时冲破闸门而一泻千里,那也只是说明梁启超到底是凡人;如果理智最终压抑了感情,檀香山之恋便付诸太平洋水的话,也是寻常事一段,谁不是负担重重地活着的呢?

要紧的是梁启超曾经爱过,而且爱得真诚,他在给夫人的又一封信中写道:

……余归寓后,愈益思念蕙珍,由敬重之心,生出爱恋之念来,几有不能自持。明知待人家闺秀..不应起如是念头,然不能制也,酒阑人散,终夕不解寐,心头小鹿,忽上忽落,自顾生平二十八年,未有如此可笑之事者。今已五更矣,起而提笔详记其事,以告我所爱之蕙仙,不知蕙仙闻此将笑我乎!抑恼我乎?我意蕙仙不笑我,不恼我,亦将以我敬爱蕙珍之心而敬爱之也。我因蕙仙得谙习官话,若更因蕙珍得谙习英语,将来驰骋于地球,岂非绝好之事,而无如揆之天理,酌之人情,按之地位,皆万万有所不可也。我只得怜蕙珍而已,然我观蕙珍磊磊落落,无一点私情,我知彼之心地,必甚洁净安泰,必不如我之可笑可恼,故我亦不怜之,惟有敬爱而已。

此信寄出不久,李蕙仙的信寄到了檀香山,信中表示同情梁启超与何小姐的苦恋,决定“玉成其事”。但,她将把这一切经过详细禀告于堂上--梁启超的父亲梁宝瑛,夫人的这一着顿时使梁启超惊慌,急忙复信以求手下留情,并再三向夫人表白“一言决绝,以妹视之”。

梁启超是怅惘不已的。

不久,梁启超为自立军事秘密返沪小住,也当面向夫人作了解释,一切复归如初。

梁启超再一次从日本横滨扬帆出海,开始期盼已久的美国之旅,是1903年2点20日。其时《新民丛报》已创刊一年,梁启超的声望随着这一份报纸的销路激耀而日见上扬,本世纪初叶的中国文坛,中国思想界,梁启超真大有独占鳌头之势。

读者或许会问:康梁康梁,那么康有为呢?

康有为明显地落伍了。

从万木草堂、公车上书到百日维新,乃至流亡海外组织“中国保皇会”,康希为抱定宗旨,一成不变,即只反慈禧,不反皇帝;对于革命,则抱着敌视的态度。

梁启超是尊师爱师的,但不再是仅仅跟在康有为后面摇旗呐喊,也不再是“五一字不出于南海了”。亡命日本、苦读西书、广求新学的结果是梁启超的知识结杉起了极大的变化,这一变化所带来的必然结果便是越出康有为的思想模式,在涉獾风云世界的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社会人类学、新文学之后,开始架构自己的压想体系。以一个“新”字一以贯之,即用新的现代意识、现代理论钩沉中国的履史,发现中国的未来。

这正是1900年的中国所需要的,尤其是中国青年所渴求的。

梁启超赢得了青年。从某种程度上说,也因此而得到了中国。

顾全到与恩师康有为的关系,梁启超仍是保皇的。但一系列批判专制政治的支章,有时甚至主张“大破坏”的呐喊,已经由指向清廷统治集团的某几人,转而刮摇其根本政体了。康有为不悦,责难梁启超“多变”,梁启超不在乎,谓“为国币善变,就是磊磊落落的大丈夫”。

梁启超在再一次的远航中回想着这一切。

太平洋是如此的广阔。

玛丽安娜海槽是如此的深邃。陆地上的一切高大,如珠穆朗玛峰一旦移入这淘槽,将被淹没,什么也看不见。

至少,眼见的高大不是唯一的。

船泊于加拿大温哥华,这是一个美丽的海港城市,多少有点使梁启超想起上海。后至满地可(蒙特利尔),再往美国的纽约,这才是到了美国本土了。

梁启超此行,不是旅游观光。

他希望了解的是美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人情以及华侨的生存与发展。他想从美国的实地考察中学到一点什么。自然梁启超同千千万万初到美国的人一样,首先映入眼帘的、震动心扉的是美国的繁荣。他说:

从内地来者,至香港、上海,眼界一变,内地陋矣,不足道矣。至日本,眼界又一变,香港、上海陋矣,不足道矣。渡海至太平洋沿岸,眼界又一变,日本陋矣,不足道矣。更横大陆至美国东方,眼界又一变,太平洋沿岸诸都会陋矣,不足道矣。梁启超笔下的纽约是这样的:

纽约当美国独立时,人口不过2万余(其时美国1万人以上之都市仅五处耳)。迨19世纪之中叶,骤进至70余万。至今20世纪初,更骤进至350余万,为全世界之第二大都会(英国伦敦第一)。以此增进速率之比例,不及十年,必驾伦敦而上之,此又普天下所同信也。今欲语其庞大其壮丽其繁盛,则目眩于视察,耳疲于听闻,口吃于演说,手穷于摹写,吾亦不知从何处说起。参观华盛顿后,梁启超曾有诗记之:琼楼高处寒如许,俯瞰鸿漾是帝乡。十里歌声春锦绣,百年史迹血玄黄。华严国土天龙静,金碧山川草树香。独有行人少颜色,抚阑天末望斜阳。

梁启超确实在初到美国时,为其繁华喧闹、民主自由所吸引,礼赞之笔在《新大陆游记中》随处可见。但梁启超毕竟不是一个普通的旅游者、淘金客,他所看到的美国仍然是多层次、多侧面的,真实而有趣味。如他的记纽约还有另一些文字:

野蛮人住地底,半开人住地面,文明人住地顶。住地面者,寻常一两层之屋宅是也,住地底者,孟子所谓下者为黄窟……穴地为屋,凿漏其上以透光,雨则溜下也。

纽约触目皆鸽笼,其房屋也。触目皆蛛网,其电线也。触目皆百足之虫,其市街电车也。

梁启超还注意到了城市公园的建设及其效用:“纽约之中央公园,从第七十一街起至第一百二十三街止,其面积与上海英法租界略相埒……若改为市场,所售地价,可三四倍于中国政府之岁人。以中国人之眼光观之,必曰弃金钱于无用之地,可惜可惜!”

20世纪初,城市生态学尚未兴起,那时楼高人多仍然是大都会的骄傲,但就城市布局而言,西方却已经注意到了留下足够的公众空间。仅此一点,梁启超所言极善,以中国人的眼光来看便是无法想象的,此种无法想象至少持续了一个世纪。

梁启超对公园绿地在都市中的作用,“吾至纽约而信”,人们太需要闹中取静的休息了,“一日不到公园,财精神昏浊、理想污下”--梁启超如是说。

梁启超到底还是不习惯纽约的喧嚣:

街上车、空中车、隧道车、马车、自驾电车、自由车,终日殷殷于顶上,砰砰于足下,辚辚于左,彭彭于右,隆隆于前,丁丁于后,神气为昏,魄胆为摇。

梁启超还游览了格兰德墓地,对格兰德不担任总统之后的“贫不能自存”,币且偌大一个美国对前总统“无有恤者”,甚为不解;及至格兰德辞世,临河筑墓在费达“数兆金”,以为这是“咄咄怪事”。

格兰德墓前,还有李鸿章访美时种的树,想起合肥种种,梁启超只有望木兴叹了。

纽约的自由女神像,是梁启超的瞩目之地。自由,这是一个使人能有“潇洒出尘之想”的字眼,又可惜离开中国太远、太远!

梁启超对美国的宪法、国会及有力的精神指导,都曾有过深人的思考。这种思考在没有与华侨社会的社情结合之前,如冲击波一样具有震撼力。同时还改变了梁启超认为宗教“偏于迷信”的看法。

一个伟大的社会,必然离不开一种伟大的宗教精神。

纽约的华埠,同样使梁启超惊讶了。

中国人,无论流落在世界的哪一个角落,也无论流落多久,一般来说总是具有下述特点:其一,华人聚居一街或几街,写华文招牌,说华语,尤其以潮州语、粤语通行。其二,供财神爷,什么时候都不忘记发财。三是大体上由华人之间互相通婚,杂血而杂种是为大逆不道。久而久之,华人聚居地就改造成了中国广州的某一街区的形象,随地吐痰、乱丢垃圾、沿街骂娘、赌馆鸦片烟馆,总之是有了中国特色了,无不令当地的行政官员头疼。

法国的一位学者称:举凡一国之国民心理、素质,无论是在本土还是外域,都会有同样的表现。这一点梁启超是深深地领教了,尤其是纽约华埠层出不穷的斗殴、仇杀、秘密结社,“不禁长太息者矣”!

漫步纽约街头,梁启超有了一次静静地观察国人的机会。

首先引起他注意的是走路。

不都是用脚走路吗?

是,却有大讲究。人的行走就是生命的行走,精神饱满、行尸走肉能够等而同之吗?精神无形却附丽于人的肉身,能从目光、姿势中透露出来,此所谓彩之源于精,精之现于彩是也。

梁启超看见西人行路,“身无不直者,头无不昂者”。

中国人走路呢?那也真是一绝了,总是佝偻着,弯腰曲背,想来是几千年跪惯了,随时等着下跪吧?至于女子,缠足、金莲,细蛇腰踩着小碎步而且是盆底鞋,让好端端一个人走不得不会走。用梁启超的话说是“一命而佝,再命而偻,三命而俯。相对之下,真自惭形秽”。

走路又岂只是走路而已!

行走着的是一个族群的姿态、文化、素质。目光所向处,是昂扬奋发,或是苟且偷安,能辨出大与小,可识见强与弱。

这个时候,梁启超的心里是凄凉愁苦的。

他真想走过去,在嘈杂的唐人街告诉同胞们:“站直了,跟我走!”

他也知道,如是,他将被淹没。

纽约唐人街的杂碎馆,又是一种特色。

杂碎--动物的内脏--可以成为美食,在中国是有传统的。南人北人都喜欢吃羊杂碎。但纽约的杂碎馆,虽想必也做过杂碎菜,却已经是中国餐馆在西方最早的代名词了。

李鸿章访美,刀叉牛排使他不胜其烦,想吃中国饭菜,便由唐人街的酒食店选料烹制,李鸿章一见就乐一尝就笑,远隔重洋吃到中国味儿了。间或,李鸿章以中国菜请客,西人问菜名为何,李鸿章的左右一时想不起来,便以“杂碎”称之,“自此杂碎之名大噪”。“仅纽约一隅,杂碎馆三四百家。”

中土有美食,再以李鸿章之名噪之,便有了现在所说的“广告效应”,西人没有到过中国的,为了好奇要看看唐人街,吃吃杂碎馆,何况杂碎馆菜单上所列的菜名就够开胃的了:“李鸿章汤面”,“李鸿章炒饭”,“李鸿章小笼花卷”,“李鸿章海鲜一品煲”,更有“李鸿章红烧杂碎”,使吃的人在未吃之前,先已很开心了。

梁启超为李鸿章叹:“合肥受苦了。”

自然,游公园,吃杂碎馆,总是轻松的,想要发展维新社团就不容易了。这使梁启超清醒了不少,他曾以为凭他的名声,登高一呼就行了,哪知道梁启超面对的是比维新社团历史悠久得多,组织牢固得多的各种五花八门的团体、会馆,乃至帮会。

梁启超看见了几千年文化遗传的深厚顽固。

那些脱离了中国乡井的人,“来往于最自由之都市”,可是能够把他们维系在一起的,“仍舍家族制度外无他物”。

梁启超认为,那些海外的同胞们“有族民资格而无市民资格”。

梁启超在美国时,曾听朋友们说起罗斯福在一次演讲中说到,今日之美国国民最要紧者,是“脱去村落思想”,意在提升“各省、各市人民之爱省心、爱市心”。中国国民性的另一弱点,即是“:有村落思想而无国家思想”。梁启超认为上述两点对国民性的解剖,都是精辟之论,时人与后人皆无异议。

是梁启超喜欢极而言之呢,还是中国社会的情况确实如此?关于中国国民性的缺点,梁启超认为:“三日只能受专制不能享自由。此实万物刍狗之言也,虽然,其奈实情如此,即欲掩讳,其可得耶?”

梁启超对其时旧金山华人社会的落后一面深恶痛极:“吾观全地球之社会,未有凌乱于旧金山之华人者,此何以故?日自由耳。”

梁启超进一步分析道,中国大陆的人,性质未必优于旧金山的华人,可是有长官之治、父兄约束。南洋的华人被英、荷、法殖民者残酷统治,“十数人以上之集会,辄命解散,一切自由悉被剥夺”,因而秩序为好。在能享受自由的美洲与澳洲,则凌乱如旧金山。

以旧金山华人社会为缩影,试看整个中国能好到哪里去呢?结论是悲哀的:“夫自由云,立宪云,共和云,是:多数政体之总称也。而中国之多数、大多数、最大多数,如是如是,故吾今若采多数政体,是无异于自杀其国也。”

这里已经涉及到了一个国家、社会的政体与制度,梁启超热衷于政治,理所当然对此有过各种构想。这时候一个矛盾缠结的梁启超便站到了我们面前:他痛斥封建腐朽,力主变法维新;尤其亡命日本后,呼吁民权,召唤新民,可谓奋勇当先;可是在游历美国之后,他却“一言以蔽之,则今日中国国民,只可以受专制,不以享自由”。

如果以平常心看待梁启超的这句话,并细密而冷静地分析中国社会情况的话还应作一些补充。梁启超所说的专制,严格地说应是开明专制,它是相对于多数彰体的共和而言的。梁启超并不是礼赞专制,也不是反对自由,而是认为在当时的匡民素质普遍低下的境况中的不适宜。梁启超把希望寄托于20年、30年、50年之后.

我们实不能忽略了梁启超的忧国忧民。

梁启超是深爱着多灾多难的中国,并且为自己为亿万民众而向往着自由的--“吾祝吾祷,吾讴吾思,吾惟祝祷讴思我国得如管子、商君、来喀瓦士、克林威方其人者生于今日,雷厉风行,以铁以火,陶冶锻炼吾国民……”

同类推荐
  • 民国枭雄杜月笙

    民国枭雄杜月笙

    ,百姓俨然处在一片水深火热之中。在当时的大城市中,不得不让我们想到他所处的那个时代——清末民初。上海滩从来没有平静过,使得全中国被外国殖民统治者侵犯和蹂躏。举国上下官商勾结、民不聊生,社会动荡,相较于黄浦江的风平浪静而言,繁华璀璨依旧的首属上海了,堪称商业军事重镇的上海滩成了冒险家的天堂。由于清廷当局的无能、软弱和妥协。潜伏着光怪陆离、千差百异的危险信号,本书主要描写杜月笙的生平事迹,提到杜月笙,满足了那些冒险家对于刺激和挑战的追寻和需求。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上海滩,更是具有浓烈的角逐厮杀气息
  • 世界名人传记速读(大全集)

    世界名人传记速读(大全集)

    世界名人,或以其深邃的思想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步,或以其叱咤风云的政治生涯影响了历史的进程,或以其在自然科学领域中的巨大成就造福于人类。了解他们的生平、思想、智慧,以及人格魅力,必然会对我们的人生产生重大的影响。
  • 流浪的权杖:晋文公传

    流浪的权杖:晋文公传

    晋文公,姓姬名重耳,与周王室同宗,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晋国国君,春秋五霸之一。晋献公之子,因其父晋献公宠爱骊姬,便废太子申生,立骊姬之子为嗣,重耳(晋文公)也遭到骊姬之乱的迫害,在其舅舅狐偃、好友赵衰等一班文武贤才的护送下离开了晋国,并流亡国外19年,在其流亡期间先后到达过狄、齐、曹、宋、郑、楚、秦等国,受到狄、齐、楚、秦等国的礼待。这期间,他先后与狄国公主季隗、齐国郡主齐姜相遇,并与她们产生了深厚的感情,继而结为夫妻。在流亡的19年里,晋文公尝尽了人间的酸甜苦辣,也了解了各国的风土人情,丰富了政治经验,为他后来称霸诸侯创造了条件。本书为你一一阐述了晋文公的传奇传奇一生。
  • 默多克家族全传

    默多克家族全传

    1952年,默多克继承了父亲的小报《新闻报》,短短的三四十年将其发展为跨越欧、美、亚、澳几大洲,涉足广播、影视、报业诸领域的传播媒介帝国。在他的麾下,既有久负盛名的英国《泰晤士报》,也有美国电影界的巨无霸——20世纪福克斯公司。80年代初,默多克的国际新闻集团年营业额达到12亿澳元,他本人也成为新闻界翘楚。默多克报业集团的投资极为广泛,除报业出版外,还延伸到电视台、电影公司、唱片公司、图书公司、足球俱乐部、航空公司、石油钻探等非传统领域。着眼于长远、敢于冒风险、善于撬动资本杠杆是默多克扩张的法宝,将为读者展示默多克的传奇经历和经营奇才。
  • 救世伟人(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救世伟人(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本书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全世界最著名的领袖人物事迹,精彩万分!
热门推荐
  • 这样说别人才会愿意听 这样做别人才会重视你

    这样说别人才会愿意听 这样做别人才会重视你

    谁都想让自己说的话有人听,都想让自己做的事情被人重视,那么如何去说、去做就是个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一个人是否具有良好的人缘,是否受到别人的欢迎,是否能够得到他人的大力支持,不仅受到其地位和出身的影响,更取决于他是否学会了说话做事的艺术。这也就是为什么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虽然才华横溢,却总是四处碰壁,步履维艰;而有些人尽管资质平庸,却能够步步为营,无往不利。很多人为此困惑,迷茫,而本书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书从说话的技巧和做事的诀窍入手,告诉人们说话做事如何才能有效率,以生动的例子和含义深刻的评述告诉读者说话有人愿意听,做事有人重视的奥秘所在。"
  • 2010年中国故事精选

    2010年中国故事精选

    本书是“2010年选系列丛书”的微型小说作品选,精选了2010年度最优秀的微型小说作品,尽显年度微型小说写作之精髓。全书分为滴水藏海(袖珍)、拍案惊奇(中篇)、世态万象、真情大爱这四个部分,收录了末位化考勤、公鸡下蛋、玉貔貅、一条短信十个字、冬至食鲜、锁匠遇上烦心事、父亲的心思你别猜等作品。
  • 亲子鉴定密档

    亲子鉴定密档

    《亲子鉴定秘档》的女鉴定师参加过国际人类DNA基因组计划,负责过印度洋海啸泰国救援。并勇敢地参加了sars病毒的基因测序工作,现在是国内亲子鉴定机构的负责人。8年问16000宗亲子鉴定案例,让她旁观了无数亲情的割裂与挣扎:背叛、欺骗、谎言……《亲子鉴定秘档》中每个案例都有鲜为人知的隐情,名人、明星、罪犯……每桩委托都是跌宕起伏的故事。
  • 明辨是非(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明辨是非(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本书旨在通过故事的形式,帮助青少年同学们认识正确的是非善恶观,懂得如何铸造判断是非善恶的良知的标尺,学习明善恶,辨是非的能力。认识社会的复杂性,能够正确对待长辈亲朋、传播媒体、社会流行等不同的社会影响,在生活道路上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
  • 异世剑神之倾城小姐

    异世剑神之倾城小姐

    她是身世显赫的帝国四小姐,却从小不被重视养在深山,习得绝世武功。在无意救了一个刺客,意外得知了自己身上秘密的线索,开始漫长的探索之路。她倾国倾城的容貌,成为了擂台的筹码。她机智聪慧,却陷入了情网不能自拔。两个爱她的男子为了她拼劲性命,只为得到她的真心。三族的是非恩怨,她又将会如何扭转乾坤?离奇的身世,绝世身手,在这个三族鼎力的历史舞台,她将如何将强的生存下去?女主性格多变,是针对不同的男士而议的,但绝对不是NP,结局一对一,男主虽然花心,但绝对干净。
  • 按摩取穴定位随手查

    按摩取穴定位随手查

    从头到脚的养生穴位蕴含着代代相传的保健祛病妙法。本书精选了人体12条正经和任督两脉上的特效穴位,从最基本的穴位手法入手,循序渐进的告诉你如何进行按摩才能达到防病祛疾、保健养生的目的。本书配有准确的穴位图方便读者查找穴位进行操作,呵护自己以及家人的健康。
  • 2009年中国幽默作品精选

    2009年中国幽默作品精选

    本书共分五个部分:百姓喜剧、爆笑校园、职场幽默、名人幽默、笑事调侃。这些文章反映了2009年度我国幽默作品这个文体领域最主要的创作流派、题材热点、艺术形式上的微妙变化,同时,在风格、手法、形式、语言等方面充分多样化,注重作品的创新价值,注重满足广大读者的阅读期待,雅俗共赏。
  • 幸存者

    幸存者

    "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中,他被埋在废墟之下长达76小时。他说他是幸运的,可以活下来,可以用写作抚慰受创的心灵,可是,那些失去健康、失去家园、失去亲人的人,忍受着更加巨大的伤痛,更需要我们的关心……于是,他写下了这些文字,为了这段不该忘却的记忆。用血写就的实录以命换来的 真情;献给所有地震遇难者与幸存者的宝贵记忆;这是我们共同的追思,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邪皇天下

    邪皇天下

    二十年前,地球少年龙小飞因为一个机缘跟宇宙间最为强大的战斗民族皇子结合了,从此改变了龙小飞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