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14800000015

第15章 一个和内心相依为命的男人(1)

——雨夜读费尔南多·佩索阿

【引子/或题记】

寂寞之夜,窗外不知什么地方的一盏灯还高高地亮着。城市里其他的一切都沉入黑暗,除了有路灯的地方余晖懒散,还有这里或那里的月光泻地,聚散不定。在夜的暗色里,房屋的不同色彩和声音殊为难辨,只有模糊的差异,在人们近乎抽象的说法里,组成整个无序世界的纷繁杂乱。

……因为我的孤独,因为我需要对疏离的感受做点什么,因为我参与这样的夜和寂静,我便选择了那盏灯,像别无选择的时候只能紧紧抓住它。事情看来仅仅是这样,夜这样黑暗而那盏灯亮着。事情看来仅仅是这样,我醒着,在夜色里梦想,而那盏灯还在那里,闪着光亮……

【其一】

当一个梦游者离开了他的全部生活,还有一盏灯给他某种隐秘的召唤和抚慰吗?在他所担当的永远的疏离中,是否还有一扇敞开的窗呢,引他归途?到了夜晚,他才成为了自己,而白天,什么都不是,他是自己的“自传的冷漠的叙述者”——他这一生几乎没有出过门,因为只有在他曾经去过的地方,他才感到安全。如果你以为这是个谨小慎微的男人,那就错了——

在苦短或苦长的白日梦里,他担当着自己恍若星球的寂寞。

他的经历并不怎么复杂,甚至极其简单。可是在他心灵的长路上,却兀自探入了无穷之远——他为了成为自己,走了那么远的路了。道路已远——“是遥远的平川,是越过伟大而荒凉的河流之后的一列真正的河岸”。在或深或浅的遥想中,渐渐生起了远行或长旅的韵律,触目可及都是他不知道的地方,还有些是纯属虚构的不可能存在的国家。他内心的惊涛骇浪,正在感受和思想着的“灵魂”——无所不能,无微不至——在某片不曾有过的城镇荒郊,他就是无——所谓“无”,并不是禅宗中的无,也不是无我之境中的忘川,他很清楚自己是谁,——他是一本还没有开始写作的长篇小说里的人物,他只在文字里,存活。因此,无字——也就成了万言——如果再生,也是无我之举,是没有自我的再生。他在梦想中能去任何地方,无论是村庄还是荒野,只要不是在“这里”就行。然而,梦醒了,他依然在这条反复逡巡的大街上——是两种现实,钢轨般平行着,依靠着,伴随着伸向遥远的界外。

界外,一片流云正飘过太阳。

【其二】

一小片流云飘过了太阳,也足以给他伤害之感。此外,一个烟草店的帮手自杀了,或是办公室的小伙计走了,都能刺破他菲薄的灵魂外衣,继而发现前者——可怜的小伙子有着“足以结束自己生命的灵魂”。后者——那个生活体,一个活生生的人类,我们的一部分——离开了我们。那一天,他已经身分两处,再不可复原。据说,这是一场难以明言的,一场缺席者的,悲剧。

读他时我不由地想,像这种敏感的生命个体,即使披上金盔铁甲,也难以抵御任何伤害,哪怕是从身旁掠过的刀光剑影呢。这时,我开始惶然,可是却无法不相信这些看似细枝末节的事情,对他而言确实构成了某种隆重的,伤害。

从来没有遇见这么一位坦呈“伤势”和极力“示弱”的男人,诸如柔弱的心灵,微弱的视线,还有分享着虚弱的兄弟,而兄弟呢,“是一种非常细微的东西”……所谓的伤和弱,细究起来并不是因为我们足够强悍,足够坚定,而是我们在不断逃避和游移的路程中已经渐渐失去了“承认”的力量。

他在文字中传达的力量并不怎么让我信服,可是当这些林林总总,细细碎碎的,暗夜里的文字汇聚到一起,却如同洪流。他只在乎微笑的声音,他毕生探讨的也不过是个人的心灵角落。然而,这些我们平日里听不到或听不清的声音,却是终日困惑我们的种种因由。许多时候,我们甘愿迷茫,甘愿糊涂,不肯苏醒。

在拥有力量的清醒之中,他说,“心灵,是生活之累”。虽然有许多文字看起来像是梦呓,有着绵绵、喃喃的或絮絮的气息,有如醉里的醒,梦里的归。有一段时间,我甚至会想这是不是一位嗜酒者的酒后记录呢。惶然,已经不够了,更多是疑惑。我不断地提问,他不停地解答,许多惶惑于是成了自然。读这一段——“我的自闭不是对快乐的寻求,我无心去赢得快乐。我的手里还拿着从‘世界’返回的电车票,确切无误地记录了我之所在”。

这条街连做梦都想不到,会因他而世界驰名。

在他存世不多的著作里,他深情而冷漠地一次次,一遍遍记下这些宛若身体般熟悉的地名,反复阅读和梳理,我甚至能为他串联起一个完整的通讯地址,在一封不能邮寄的深蓝色信封(那是葡萄牙特有的信封)上写着:葡萄牙——里斯本——贝克萨区——道拉多雷斯大街——某某会计事务所——费尔南多·佩索阿先生。

那本收容了他全部旅途的书叫做——《惶然录》。

【其三】

这辈子,假如我能站在那片土地上,我一定会按照这个详细的地址去看一看那条大街,那个单调的事务所,那张堆满文件的办公桌,还有那些卑微的、涣散的、被忽略的、人为做作的东西所组成的他的全部生活。那对我来说,是朝圣。

费尔南多·佩索阿(Fernado Pessoa),葡萄牙人,1888年生于里斯本,1935年去世,享年四十七岁。生前默默无闻,仅出版过一本书,1935年去世后始有诗名。《惶然录》收集了他晚期的随笔作品,一些“仿日记体”的片段。从书中我们也仅仅就知道这么多了。

费尔南多·佩索阿,一个在茫茫雾霭中闪着紫铜光泽的名字,沉着有限,光芒也有限。可是当我在轻轻探问的时候,却会发出深远的钟声。一个名字,一个寂寞的书写者,他,只在乎内心。

这声音,只能源于一颗柔软的心,在不经意的时候发声。他肯定不曾期望这个声音越过重洋和山谷去打动谁,事实上,他在注意到周围无人倾听的时候,才无比坦诚地自说自话。当他重复地记录着这些稍纵即逝的只言片句时,他觉得自己被……击中了——这个省略号上可以填入——沉痛、清醒、觉悟、阴霾、晨露、午后的光、晚间的风……最后,无非一个深深的——懂得。那一刻,他无思无想,不能动弹半步。

体味佩索阿,诸如灵魂、心灵、梦想、生命、存在、思想、温柔、渴望等等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已显稀奇的词汇,还有明天、春天、希望等“与情感诗意相连的词语”,大有用武之地,甚至不必有任何羞涩。他几乎倾尽所有关乎内心的建筑材料,创造了一个属于自己,但面朝大海的世界。在那里,这些闪烁无定的词语还有着古老的质地、温度和重量,是纯粹中的晶莹。至于世界,至于神秘,更是构成“他”的基本元素,是最清澈的心境里的彩虹的光谱。

梦境和生活于他而言,自闭也不是对平静的寻求,平静的获得仅仅取决于它从来就不会失去。我寻找的是沉睡,是熄灭,是一种微不足道的放弃——谁还能说这个人是醉者?他的疑问只是拷问,拷问自己,他的回答仅仅是剖白,剖析内心。他的坦率和勇气彻底了结了诸多问号。相信写下这段文字时的佩索阿也会绽露出一丝犹疑的微笑,世人皆醉我独醒呢。

他终于一人洞悉了这一切。

【其四】

雨夜,读佩索阿。

没有比雨夜更适合的时间了,再加上九月微凉的雨更能配合他那挥之不去的冷冷的忧虑,我知道这么说难免有奢侈之嫌。可是,佩索阿对于这个世界,或者说一种高贵的灵魂对于平淡的日子、苍灰色的人群,不也同样是奢侈的吗?

“在下雨。一片寂静,因为雨除了安宁的声音再造不出别的声音。”(费尔南多·佩索阿诗选《在下雨》)——佩索阿的独白就是这九月的雨,一会儿紧,一会儿慢,淋漓时像个纵情的孩子,迟缓如龙钟的老人。雨声里是缠缠绵绵的声声断断,时而听见远处的火车在雨中湿润地呢喃。

德国作家海因里希·伯尔在《爱尔兰日记》中有一段描述雨的文字——(雨)强烈地唤起了人们的记忆,它的基本元素是水,是降落着的水。而水是坚硬的——这段话可以作为对佩索阿的呼应——安宁和坚硬。

道拉多雷斯大街上的佩索阿,和你我并没有两样。或许,他比你我更加透明,在一个人面对“心灵”的时候,他敢于当面诘问自己所有的困惑,所有的迷乱。即使他需要的不是答案。

所谓小人物的悲欣在他的文字中比比皆是,但是只关乎一个人,不仅是个体,而是一个莽莽苍苍的“大我”,诸如你我也都被裹挟其中,生息和奔波。不由自主,不容分说。

那是日复一日梦醒后时空轮回的怅然,在一本颠来倒去、独一无二的沙之书中,浅浅浮现。他的内心有“一支隐形的交响乐队”,所有声音的交响不过是他的侧面,他说,我有更多的灵魂,不止一个,也有更多的“我”,多过我本人(《无数人活在我们中间》)——这是今晚的、九月的雨,这是雨中的佩索阿。

【其五】

这是一个耽于思想的男人,他在文字中的自画像翔实而生动。有一次,他到外地为老板办事,来回各一小时,他期望好好看看总是变幻着面容的伟大河流,结果去时陷在对抽象的思考里,返程时,又迷失在对这种感受的分析之中。最后,他留下一页纸,记录了这次伟大的旅行。

与此相对,他也时常提到高高的写字台、厚厚的账本、吸墨纸和墨水瓶、提货单和各种表格,那是现实生活的大本营,是相对梦境的来时路——反复对照,只为了告诉自己这一次漫长的旅行究竟走了多远?

怀旧和憧憬——于是,那些平平常常的旧物也就有了用作辉映的光彩——他望着现实中的账本,那些积累在写字台上的用来维持生活的工作。对于“星空中巨大无边的冷漠”而言,至少他还有可以拥在怀里的账本和纸笔,并借此度过一个人的寂寂长夜。

抵抗和顺应——即使说是“抗击生活的堡垒”,但他前面还加上了一个“如同”。抵抗的情绪在他的文字中并不多见,而且几乎没有所谓命运的踪迹。命运于他,仅仅是一个无可辩驳的事实。他相信真实,并尊重。近乎顺应一切的安排——他的阴影仅仅是“眼神里有一种飘忽而确切的智慧之光,但他的脸上经常有暗云浮现,那是精疲力竭所致,是挥之不去的冷冷忧虑。”

艺术和生活——“如果道拉多雷斯的大街上的办公室对于我来说代表了我的生活,那么在同一条街上我就寝的第二层楼房间就代表了艺术。是的,艺术与生活在同一条街上,却是在不同的房间里。给生活减压的艺术实际上并没有给生活减除任何东西,它同生活自身一样单调,只是表现为另一种不同的方式。”

理性和感性——理性是用来“正确无误地写下每一笔数字或者每个总数”,而感性是用作“越过自己全部消逝无痕的过去”——用作心迹留痕的途径、载体、作为。所谓跨越,只需合上账本就可以了,和“不可修复的过去”相见,对话,甚至创造记忆。

拆解和编织——他在不可测量的渴望中,用一种业已不存的意志,逐渐深入、反复拆解、编织着一个大梦,与现实亦同亦异。互相观照的“世界”——世界里必须有梦,梦里必须有“我”——既是同行者,也是异己的“我”——比如说作为符号的V先生和作为佩索阿的符号。久而久之,他终于得以和自己编织的未来,合二为一。

倾诉和聆听——在初版的第47页有一幅插图,画面上是两张背光的椅子,互相面对,构成了倾诉和聆听的氛围。我觉得这幅画面对费尔南多·佩索阿来说,甚至是一种悉心的安慰。因为全心全意的倾诉和聆听都是快乐的,在最为默契的时候简直就是幸福。“当我站在不朽,然而正在消逝的黄昏里,站在这清澈美丽之前,我有自己的纷纭感觉”从意象纷呈到空无一物——“这是在一切——在天空,在大地,在世界之中——除了我自己以外从来都是白茫茫一片真干净的真实”

永恒和沉默——彼此感觉幸福的时刻往往是无言的,在无言的过程中仿佛无所谓倾诉和聆听了。于是,在一大段空白之后,我听见内心的歌唱。语言有时竟是多余的填补,沉默中的诉说与倾听才是真正的兄弟。

他们把美好的一瞬留给了对方,把永恒的记忆郑重收藏。这样的经历哪怕只有一次,对沉默的苛求就可以坚持一生一世。

【其六】

说真的,这本书不太适合一口气通读,琐碎和黏稠倒无所谓,重要的是当琐碎和黏稠齐心协力时,会有一种艰涩的锋利,给人刺痛。

读第一版时,清风掀书随性阅读,我并没有这样的感受,那些小灵光、小感悟都有着晶莹的神采。而今细读,感觉却是混沌的,似乎作者已经不再受心灵的限制。经过读者的召唤,他的锋芒不再藏身于浓重的忧郁中,而是寒光毕露。

同类推荐
  • 跟小王子去旅行

    跟小王子去旅行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小王子;每个人心中都向往一场旅行。小王子驾着飞船重新回到了地球,带着他的灵魂、理想和爱,与作者开始一场奇妙的旋风环球之旅。这不只是一本妙趣横生、引人入胜的游记,更是一次心灵行走的记录。地理与幸福,本来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元素,却因为小王子的出现,像一道金色的阳光,穿过层层迷雾,直达真理的彼岸。本书选取了所到过的世间最美的地方,有新奇的旅行体验,有无限的冥想遐思。假使合上这本书,你有打起背包去行走的冲动,就带上生命中的小王子,展开一次奇妙独特,又只属于你的旅行吧!
  • 梅关

    梅关

    《梅关》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在全世界的边缘呼唤爱

    在全世界的边缘呼唤爱

    本书讲述作者因为爱情、家庭等变故,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里的场景美轮美奂,醒来后,她决定去找寻梦中的地方,借以疗伤。她走遍欧洲,最后来到非洲,终于找到了自己梦中的地方!书中记载了她旅行期间的思考和感悟,以及对过去美好爱情的回忆。在非洲野性天然的美景中,她对人生、爱情都有了新的顿悟。全书文字优美,感情充沛,堪称一部关于爱与人生的逐梦之旅。
  • 故都的秋(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故都的秋(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美国《密勒士评选》曾评出当时中国文坛最具知名度的五位作家,郁达夫位列其中。他是一位优秀的作家,也是一位优秀的出版家,并且与鲁迅、郭沫若、茅盾等一同在“五四”新文学运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为中国现代文学和出版事业的发展都做出了巨大贡献。
  • 旅游手册(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旅游手册(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本书主要讲述的是以下几大省市的旅游常识:北京市、河北省、江苏省、安徽省、山西省、上海市、浙江省、江西省、福建省、广东省、香港、澳门、海南省、陕西省……等等。
热门推荐
  • 教你学谚语(下)

    教你学谚语(下)

    语言文字的简称就是语文。语文是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的工具。它既是语言文字规范的实用工具,又是文化艺术,同时也是用来积累和开拓精神财富的一门学问。
  • 付出与收获

    付出与收获

    故事发生在1994年,马克和妻子在迈阿密过着普通中产阶级的生活。他并不知道,那年的11月他的人生和他的家庭就会永远改变,就算最奇怪的梦境也比不上发生的故事。这本书里马克讲述了他被蓄意绑架险些遭人谋杀的经历。本书会让你有身历其境的感觉,给你关于这个事件独一无二的视角,看看他怎么身心抗争挺过了这段经历。看到马克的经历,你会发现,别人可以从一个人身上夺走一切,唯有精神和求生欲是别人拿不走的。起初没有人相信马克,连警察也不例外,但马克坚持不懈,终于在犯罪分子再次向别人下手之前将他们绳之以法。这是本拿在手里就很难放下的书,过去20年最吸引人的故事。
  • 倒霉变成少奶奶

    倒霉变成少奶奶

    《替嫁太子妃》:(冲动是魔鬼……-_-|||)————————————【第一卷】:☆『蓝家祖宅』:——新婚不过两月的夫妻,此刻却各执一方的站在长辈的面前,手中各拿着一份离婚协议书,婚姻的保质期,原来不过两个月!「签字吧!」男人的声音冰冷。「…」古典的美人眼睛一眨一眨,成串的泪珠滴到了离婚协议书上。「快签,我没时间跟你耗。」冰冷的声音中透着一丝的厌恶,已经失去耐心。「…」可她都还兀自犹豫著,眼泪掉得更凶了,纤手在颤抖。「签字!」他咬牙切齿道,已经完全失去耐性。眸中喷着火。「…好…」细如蚊的声音,女人哽咽着。——大笔一挥,他与她之间,从此一刀两断!OK!既然他这么绝情,那她…还留恋什么?才一踏出他的地盘,她立刻变脸,刚才还楚楚可怜,瞬间变得笑容满面,还兴匆匆的向老友打电话:「嘿嘿,我终于离婚了,恭喜我吧…」————我的妈咪不简单:爱妃再嫁我一次: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我们是糖,甜到哀伤

    我们是糖,甜到哀伤

    这本书从去年夏天开始写,而今年的夏天也已开始,季节刚好是一次完整的轮回,而我记录的故事却是不完整的,是支离破碎的。故事里的许安呀,姜绚呀,林唱呀,我都给了他们破碎和忧伤的爱情,其实这并不是我的本意。最起初的时候,我也想写一些开心的完美的故事,我也想把整本书打磨得像是一件精致的景泰蓝瓷器,谁知道越小心越伤心,它还是碎了。我不知道这满地的碎屑,会不会有那么一片,刚好把你刺痛。
  • 九天战皇

    九天战皇

    前一世我为游戏主宰,这一世我为异界主宰。莫名来到游戏异界之中,战阴谋,战官场,战宗门,战能人。战尽天地间,谁主浮沉,我为皇。九天之下独战皇!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家国书

    家国书

    本书以时代剧变、风云际会的中华民族近、现代百年历史为背景,以人才辈出的马、沙、翁、沈四大家族人物为对象,描绘了四大家族儿女在伴随共和国成长的历史进程中演绎的各自精彩的人生篇章,生动而艺术地反映了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的伟大历程和巨大成就。
  • 皇权至上:邪魅九公主

    皇权至上:邪魅九公主

    十年前,她是青凤国的九公主,受其母后的牵连而被逐出皇宫。十年后,她是全国首富莫少卿的妹妹——莫离,传闻她有很多的男宠,亦有很多的女宠,个个都是俊美如神,漂亮似花。传闻她夜夜笙歌,纵情酒色;传闻她····其实她想要的并不多,她唯一只想要的只是那苍茫千万里的疆土,以及那至高无上的皇权仅此而已。
  • 强权沙皇:彼得大帝

    强权沙皇:彼得大帝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初掌政权、励精图治、锐意改革、领土扩张、强国之道、情感世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