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98500000018

第18章 东晋:文坛的凄凉 凋落与变异(2)

进一步,假如我们据相关的东晋条目作一统计,即一个条目中,人名出现一次,算作参加一次清谈;那么,能得到以下的一个数据:王导2次,谢安5次,庾亮1次,殷浩17次,殷仲堪5次,刘惔5次,孙绰2次,王蒙5次,王修2次,王珣1次,王述1次,桓玄1次,桓温2次,谢玄3次,许询4次,支道林3次,康僧渊2次。这些人,几乎无一例外的,都是东晋时的士族:王导、王蒙、王修、王述、谢安、谢尚出自当日一流高门王、谢家族,自不用多言;庾亮出自颍川庾氏,殷仲堪出自陈郡殷氏,桓温出自谯郡桓氏。支道林、康僧渊属有德高僧。“(清谈)至东晋时代,则成口头虚语,纸上空文,仅为名士之装饰品而已。”由上面《世说新语?文学》中清谈的分析也能看出,东晋时的清谈与西晋的委实不一样,确实已沦为“成口头虚语,纸上空文”,义理上并没有更多的发展或特出的见解,仅是一种名士身份的标识。但正是这一点,恰为时人所需、看重。我们知道,“魏、晋、南北朝是一个封建门阀制度高度发展的时期,门阀专政的史实大概从汉末开始暴露,发展于魏晋而凝固于晋宋之间,以后渐趋衰落。”“东晋以后门阀的形式已经形成,士庶以血缘的理论业已建立,这种反对议论(指反对士族独占上品)就不见了”。就是说,东晋时士族的地位还没凝固,还需要努力,以跻入士流,维持或增进家族地位,这中间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由儒入玄。也能想见,并不是所有的西晋士族都决心过江,只是“(司马)越府聚集的名士,构成了以后江左门阀士族的基础”;而过江的士族,也需要夤缘附会,借一定的政治机遇,才有可能维持或增进家族的士族地位。而由儒入玄是促进家族地位上升的一个必要条件。这样,陈先生所论的“成口头虚语,纸上空文,仅为名士之装饰品”,难免不够确切。因为作为名士标识的清谈,赢得时人认可的同时,无形中就加强了家族的地位和声望;这难道不是一种更切实的政治。否则,就不能更准确地解说东晋玄风更炽的根本原因。正是这种心态,玄风在东晋弥漫一时,甚至引得人人自效,“士咸爱慕之”;但时过境迁,这种玄谈与西晋是大不一样了:东晋人不仅脱去了西晋人“去巾帻,脱衣服,露丑恶,同禽兽”等放旷、纵欲的情形,更多的已雅化,追求一种“既有佳致,兼辞条丰蔚”、“才藻新奇,花烂映发”、“叙致精丽,才藻奇拔”等清雅淡朗的韵致;甚至“但共嗟咏二家之美,不辩其理之所在”。这种高旷、放达、闲适、淡雅等风神确乎是西晋人所不多有。此种心态反映在文学中,就是清丽文风的呈现,前面所举刘勰、沈约“辞意夷泰”,“为学穷于柱下,博物止乎七篇,驰骋文辞,义单乎此”,“莫不寄言上德,托意玄珠”的评价,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夷”即是平,“遒”即是遒劲,有骨力;而没了“遒劲”,没了壮怀激烈、万干波澜,心态内敛,在玄学高旷、傲俗的映衬下,剩下的只是清,是雅,是淡。所以,东晋文中,除少数的篇章外,多是以清丽、韵致见长。但是,玄谈以“清通简要”、“辞约旨达”为贵,其习用的语辞,如“骨气”、“简秀”、“思致”、“旷澹”、“清虚”等,既是人物品鉴的范畴,也是品鉴者审美能力的展现。这虽能使谈者的语言技巧提高,但却会极大地减弱文章铺陈、骈俪的气息。从玄谈的角度看,“因谈余气,流成文体”,“诗必柱下之旨归,赋乃漆园之义疏”,创作沦于义疏的地步,也只能是干巴巴的条目,“平典似《道德论》”。这样,东晋无文实际上正有其不可逾越的时代限制。这也直接导致了藻饰、骈俪的衰减。钟嵘《诗品序》:

永嘉时,贵黄、老,稍尚虚谈。于时篇什,理过其辞,淡乎寡味。爰及江表,微波尚传:孙绰、许询、桓、庾诸公诗,皆平典似《道德论》,建安风力尽矣。

“平典似《道德论》,建安风力尽矣”,这种评价并非钟嵘一家私评,刘勰、沈约都有类似的评价(见前)。这就不能不看出,东晋骈俪、藻饰文风的衰减,很大程度上是玄风弥漫所致。这是不争的事实。这里只就东晋的一些文章,具体看一下情形。

前已论,章表奏疏作为上行文体,其藻饰、骈俪的倾向,汉末以来就是比较浓的。揆之常理,再经过魏、西晋,甚至东晋漫长时间的蕴育、发展,其藻饰、骈俪应当加强,或至少维持先前的水平;但东晋一代的章表奏疏,其文采不扬,也是不争的事实。对东晋一代的章表,刘勰最为推崇庾亮,不仅说“庾以笔才逾亲”,因文采受到晋明帝的倚重;还说“庾公之《让中书》,信美于往载。序志显类,有文雅焉”。此“信美”之文,即庾亮《让中书监表》。“表当作于明帝初即位之太宁元年(323)”,这是一个特殊的时节:江东草创仅有五年,外有强胡石勒等的侵逼,内有权臣王敦的觊觎;这种情形下,明帝需要作为元舅的庾亮执掌中书监来平衡权力。但是庾亮深知,以外戚执掌大权,往往会成为谈论者、阴谋者的口实,会置形势于更加不利的境地,后来王敦以讨伐庾亮的名义起兵反叛就说明了这一点。审时度势、再三权衡之下,庾亮坚决固辞。“是以前后二汉,咸以抑后党安,进婚族危”,庾亮以汉代史实为鉴戒,直言外戚担任要职的弊端,之后,归结到一点,“冒亲以求一寸之用,未若防嫌以明至公”;自然而然,为国家安稳计,辞去故是其宜。很明显,庾亮的表文陈说情理,细细道来,言语一片赤诚,毫无矫揉、做作之态。刘勰称为“序志显类,有文雅焉”,强调思想的“雅”、纯正,确实当之无愧;可能也正是这一点上,表文亦被《文选》卷三十八选入。但这篇表文,文辞委实称不上绮丽,对句少,语辞也不假雕琢,与《文选》“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有明显背离,可能是出于对其“雅”、“正”的认可而选入。总之,此表确实不尚华辞,甚至连一些偶对都没有,但以淡淡语、深切语出之,别有一番情致。非独庾亮如此,当时文章与庾亮齐名的温峤,其奏疏也都以散体行文,如《晋书》卷六十七《温峤传》所载的《奏军国要务七事》:

其一曰:“祖约退舍寿阳,有将来之难。今二方守御,为功尚易。淮泗都督,宜竭力以资之。选名重之士,配征兵五千人,又择一偏将,将二千兵,以益寿阳,可以保固徐、豫,援助司土。”

其四曰:“建官以理世,不以私人也。如此则官寡而材精。周制六卿莅事,春秋之时,入作卿辅,出将三军。后代建官渐多,诚由事有烦简耳。然今江南六州之土,尚又荒残,方之平日,数十分之一耳。三省军校无兵者,九府寺署可有并相领者,可有省半者,粗计闲剧,随事减之。荒残之县,或同在一城,可并合之。如此选既可精,禄俸可优,令足代耕,然后可责以清公耳。”

淡淡道来,心闲气定,文章也是不尚华辞、藻饰。这类上行文体,如若西晋人写,必定多方藻饰、骋辞。这一点,从《文心雕龙?奏启》“温峤恳切于费役,并体国之忠规矣”的评语也能看出,刘勰强调的是“体国之忠规”的思想内涵,不是华辞、丽藻。庾、温都是东晋初年人,到了东晋中后期,这种追求淡雅深致的散行文风,还依旧存在。王羲之、袁宏、曹毗等都是这样,东晋李充《翰林论》评论“表”文体时就说:“表宜以远大为本,不以华藻为先。若曹子建之表,可谓成文矣。诸葛亮之表刘主,裴公之辞侍中,羊公之让开府,可谓德音矣。”李充强调表文“不以华藻为先”,这显然迥然有异于魏、西晋时章表的文风。而李充所推崇的章表,也都以“德音”著称,如其所举的曹植《求自试表》、《求通亲亲表》、诸葛亮《出师表》、羊祜《让开府表》等。这也只能是东晋清雅风神下的产物,说明了东晋一代章表文风的普遍追求。

章表如此,这一时期的书信,尤显东晋士人的风神。本来,书信在魏晋时就不乏藻饰、骈俪,如前所举的曹丕《与钟大理书》、吴质《答东阿王书》、刘琨《答卢湛书》等;但在东晋,几乎找不到这种骈俪色彩较浓的文章了,尤其是王羲之的书信,更见其无心经营、心曲随意流淌的高情远致,用字也比较简易,如《与会稽王笺》、《遗殷浩书》:

今功未可期,而遗黎歼尽,万不余一。且千里馈粮,自古为难,况今转运供继,西输许洛,北入黄河。虽秦政之弊,未至于此,而十室之忧,便以交至。今运无还期,征求日重,以区区吴越经纬天下十分之九,不亡何待!而不度德量力,不弊不已,此封内所痛心叹悼而莫敢吐诚。(《与会稽王笺》)

自寇乱以来,处内外之任者,未有深谋远虑,括囊至计,而疲竭根本,各从所志,竟无一功可论,一事可记。……莫过还保长江,都督将各复旧镇,自长江以外,羁縻而已。任国钧者,引咎责躬,深自贬降以谢百姓,更与朝贤思布平正,除其烦苛,省其赋役,与百姓更始,庶可以允塞群望,救倒悬之急。(《遗殷浩书》)

穆帝永和八年(352),殷浩北伐,结果丢弃辎重,狼狈逃回。北伐前夕,王羲之分别致信会稽王司马道子和殷浩进行劝说。按照常理,殷浩是当日重臣,会稽王又手握实权,修辞立诚,如果让曹魏时吴质、杨修等人来写,藻采、偶对肯定不凡;但在王羲之的笔下,吐辞一任自然,坦率、诚恳,又因其“抗怀物外,不为人役”,“操履识见,当世亦少其比”的浸润,纯以散体行文,确乎别具高格,体现出东晋清丽、淡雅的文风。这也博得张溥极度的赞誉:

此数札者,诚东晋君臣之良药,非同平原《辨亡》、令升《论晋》,追览既往,奋其纵横也。兰亭咏诗,韵胜金谷。誓墓不出,义取老氏。与谢万书,言山水弋钓,拊掌开怀。

张溥所说的“此数札者”,即指《与殷浩书》、《与会稽王笺》、《与谢万书》。其“东晋君臣之良药”的评价是否确切,可暂不置论;但其所评的书札迥异于陆机《辨亡论》、干宝《晋纪总论》,却不失为一种深见,王羲之书札淡雅、清丽的文风确实迥异于二文藻饰、骋辞的风格。

在这个意义上,陶渊明清虚恬淡、自然真朴的诗风,固有其地域、个人志尚的影响,但其受东晋淡雅、清丽文风的影响,却也不可忽视;或者说,是时风下的一个产物。钟嵘《诗品》卷下《王济等》:“永嘉以来,清虚在俗。王武子辈诗,贵道家之言。爰洎江表,玄风尚备。真长(刘惔)、仲祖(王濛)、桓、庾诸公犹相袭。世称孙(绰)、许(询),弥善恬淡之词。”这虽是评诗,挪移过来评价东晋文的创作,也颇为恰切、精当。不过,延续西晋余续,一些人如郭璞、庾阐等永嘉南渡时的人,骋辞大赋还一度散发出一些光彩,这又让我们看到了藻饰、骈俪文风的延续。

第三节 学术文化的缓慢蕴育

同类推荐
  • 郁达夫散文全集

    郁达夫散文全集

    郁达夫散文的思想倾向,确实是表现出了自己的独特的个性,他对于旧中国那种阴暗发霉的生活,充满着一种强烈的愤懑情绪,用一种极端憎恶和彻底决裂的心态,大声疾呼地去痛斥它,揭露它。
  • 山水旧城谙(指尖上的中国)

    山水旧城谙(指尖上的中国)

    《指尖上的中国:山水旧城谙》在对诸如北京的四合院和胡同、上海的十里洋场、杭州的西湖和灵隐寺等各城市代表建筑和名胜的回忆中,我们不得不感叹民国城市都有着其独特的魅力和氛围,尤其是在沧桑的历史轮转中,每一座历史名城都演绎过精彩的故事,留下过无数动人的传说。
  • 青春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青春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
  • 白洋淀纪事

    白洋淀纪事

    《白洋淀纪事》是“文革”前孙犁文学创作的代表性作品集。《白洋淀纪事》即是“非人所能以口舌定贵贱”的作品。它从1958年问世迄今已有几个版本,多次印刷,成为新中国以来广为流传的作品集之一。今次新版,除了收入可以收集到的,“文革”前他所创作的所有作品外,还特地将他的中篇小说《铁木前传》合在一起出版。《铁木前传》是他的代表性作品之一,要全面了解和认知孙犁的创作风格,不可不读它。读了这本书,读者就会很好地理解孙犁的那些自述和评论文字,同时,对孙犁和他所处的那个时代,以及他的文学创作,能有一个比较全面的、基本的认识和理解,能从他的作品中汲取宝贵的精神力量。
  • 我们的故事2

    我们的故事2

    以他们为那个时代的“标本”,已是茫茫40载春秋。当年的知青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但他们以青春和生命为代价所耕耘的土地上却永远留下了印记。作者用纪实文学的方式描绘出属于一代人的图景:他们和共和国一起经历苦难,从1968年底“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指示发表至今,一同迎来崭新的时代
热门推荐
  • 2010年中国故事精选

    2010年中国故事精选

    本书是“2010年选系列丛书”的微型小说作品选,精选了2010年度最优秀的微型小说作品,尽显年度微型小说写作之精髓。全书分为滴水藏海(袖珍)、拍案惊奇(中篇)、世态万象、真情大爱这四个部分,收录了末位化考勤、公鸡下蛋、玉貔貅、一条短信十个字、冬至食鲜、锁匠遇上烦心事、父亲的心思你别猜等作品。
  • 混沌世界

    混沌世界

    《混沌世界》汇集了作家赵本夫历年的中长篇小说力作,作品有长篇小说《混沌世界》,中篇小说《在寂静的河道上》《杂木林的呼唤》《林楠子》等。
  • 蛇蝎毒妃:本宫不下嫁

    蛇蝎毒妃:本宫不下嫁

    穿越到古代最想干什么?看美景,吃美食,顺便勾搭帅哥?从我穿越到古代的第一天起,我的想法只有一个:怎么才能穿回去!其实说起来古代也没有那么悲催,也不过就是没电没网,没有自来水。好吧,即然来了,就要放弃自己宅女的身份,告别以前舒适便捷的日子,我接受,可你要我找不到工作,沦为人家小妾,开什么玩笑。这里有帅哥,是没错啦!这里有权贵,是没错啦!那个平常的我,在古代一众大咖面前,狂刷存在感,是不是还有些小激动呢!可如果让我选,我还是想当一个普普通通的小白领,一个月领点小薪水,平平淡淡过一生。回去,无论如何都要回去。
  • 银河帝国6:基地边缘

    银河帝国6:基地边缘

    人类在这个小小的行星(他们称之为“地球”)上,建立了两百多个不同的行政区域(他们称之为“国家”),直到地球上诞生了第一个会思考的机器人。在机器人的帮助下,人类迅速掌握了改造外星球的技术,开启了恢弘的星际殖民运动;人类在银河系如蝗虫般繁衍扩张,带着他们永不磨灭的愚昧与智慧、贪婪与良知,登上了一个个荒凉的星球,并将银河系卷入漫长的星际战国时代,直至整个银河被统一,一个统治超过2500万个住人行星、疆域横跨十万光年、总计数兆亿人口的庞大帝国崛起——银河帝国。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野心首席,太过份

    野心首席,太过份

    【全本大结局】新婚前一晚,她被闺蜜算计,惨遭神秘面具男人的狠狠欺负。这场声势浩大的灾难来得猝不及防,当幸福来敲门时,她却被拒之门外。他是春城里野心勃勃的公司首席执行官,她是敢作敢为雷厉风行的传媒集团负责人。一次精心设计的阴谋,让两个人从此有了交集。他,步步为营,残野如狼。她,精于算计,狡猾如狐。他,有最心爱的女人;她,亦有钟情的男人。但是,却不得不走进婚姻的城堡里。然,这场婚姻,让同样骄傲的两个人走的鲜血淋漓。是死守婚姻这座城?还是孤注一掷?婚姻如棋盘,若注定死局,坐守孤城,又该如何杀出一条血路?如果结婚是一场盛大的豪赌,我已拍桌下注,郁霆琛你敢不敢陪我坐庄?当真相来临,她的所有骄傲毁于一旦,每一个人都有软肋,他喜欢的女人才是江晓溪唯一的软肋。她用尽所有力气的喊道:“我们离婚,连孩子也归你,我江晓溪此生不再见你!”
  • 你凭什么工作比别人好

    你凭什么工作比别人好

    在职场中要战胜自己,就要剖析自己、正视自己、挑战自己、超越自己!如果我们被眼前的安逸冲昏了头脑,在职能学习中不做好准备的话,就会常常处于被动状态,被周遭的人与事牵着自己的鼻子走。提高职能学习,主要是在工作上找到高效率的方法,在本书中提到的36个方法,会使我们在职能学习中茅塞顿开,并在不经意中改变现有的职能学习方法。不久的将来,我们会发现通过对职能学习方法的改进,自己明显比周围的人更胜一筹,人生也许就从这个时候开始创造奇迹……
  • 贵女明珠

    贵女明珠

    在外人看来,她出生高贵,备受父母兄长宠爱; 虽然实际上也是如此。 可是,贵女的成长之路,并不是看起来那么简单的! 站在高位,注定走上的是一条各种阴谋诡计埋伏其中的路; 且看贵女明珠如何在这条路上笑看云卷云舒!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商战韬略与孙子兵法

    商战韬略与孙子兵法

    本书从企业用人,经济情报,商势,商战,变通,企业合作,商场竞争,企业形象,顾客攻心,团体精神,决策,商机,策划等方面入手,以现代商战的实际案例为基础,结合《孙子兵法》的精华理论,揭示了《孙子兵法》与现代商战韬略之间的奥妙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