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66700000027

第27章 《文心雕龙》书名英译探疑(1)

关于《文心雕龙》书名的含义,国内学者也有种种讨论,比如“文心”与“雕龙”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每个字词的来源与含义是什么等等。西方的学者在翻译和引用《文心雕龙》时都可能涉及对书名的翻译,从诸多学者对书名的不同处理方式中,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西方学者对刘勰书名的理解和思考。

$第一节 《文心雕龙》书名英译词义解析

首先让我们从组成书名的两个词入手,看翻译者是如何理解“文心”与“雕龙”的。

一、“文心”英译词义解析

学者在揣度“文心”一词的含义时,大多以《序志》为根据。刘勰说:“夫文心者,言为文之用心也。昔涓子琴心,王孙巧心,心哉美矣,故用之焉。”学者如范文澜等指出,昔有出家开士法胜曾作《阿毗昙心》探究佛理,序者曰:“《阿毗昙心》者,三藏之要颂,咏歌之微言,管统众经,领其会宗,故作者以心为名焉。”《文心雕龙》从主旨、结构上来看,与《阿毗昙心》颇为近似,而刘勰又深谙佛理,极有可能取此“心”义。值得注意的是,刘勰本人并没有提到佛教的“心”,所提到的涓子《琴心》在《汉书?艺文志》中列属道家,王孙《巧心》(王孙子)则列属儒家。刘勰这种不拘家门的选择是巧合还是别有深意,不得而知。不过刘勰确实受到佛家思想的影响,则此心为道、儒、佛三家之合,绝不可简单视之。翻译者对此则更需多加揣摩。

首先我们来看汉语中“心”的含义。心者,“人心,土藏也。在身之中。象形”(《说文》)。故其本意指特定的人体器官。又《荀子?解蔽篇》说:“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则心为肉体的统帅,为精神、灵魂的主宰。此外心又衍生为中心、根本等意。在古代中国,心作为最重要的人体器官,是人的意志的统帅,故各种实际上与大脑更紧密的活动都体现在“心”上,如“心思”、“成心”、“机心”等,莫不与人脑的思维活动相关;又如《文心雕龙》中“心生而言立”(《原道》)、“声萌我心”(《声律》)、“夫心生文辞”(《丽辞》),则心为创作之源泉。关于“心”字在汉语中的根源与含义,李敏儒博士有十分详细的论述。

与汉语“心”对应的词一般有“heart”、“mind”、“core”等,所表示的意义各有所侧重。heart在英语中的本义就是解剖学意义的“心脏”,和汉语中所指人体器官一致,从词源来说和心的本义最为接近。此外heart也引申为中心、核心等意义,在表示人的意识活动时,含有爱、勇气、同情、意志、性情等元素。mind主要与大脑的思维活动相关,指人脑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思维活动,表示思想、智力、记忆、注意力等元素,虽然并非“心”,却适于表达汉语中“心意”、“心思”等意。Core的本义指事物的中心部分,比如果核、磁核、地核等,也可表示抽象的意义,比如文章、思想的核心部分或者说中心内容。由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心”不仅是人体最关键的器官,还常常与“脑”混淆,被认为是产生思想的地方,因此,也有的学者用“mindheart”或“heartmind”来翻译“心”,企图同时表达“心”的客观概念和主观概念。

文的含义也引起了学者的关注。《说文》道:“文,错画也。象交文。”故文为相交的图案。《说文序》中又说:“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可见文也指文字初创时出现的文字符号。对于《文心雕龙》而言,最重要的参考资料当然是刘勰自己的话。刘勰在《原道》篇中“原道”的同时,其实也在“原文”。他先从宏观的宇宙集中到微观的人,即由天地“道之文”到自然万物,再到万物中的有心之器——人。接下来又从朴素的自然具象返溯到抽象的文,即由河图洛书所现的图案到文字,再到文章,再到“道之文”。在这样一个既闭合又具开放性的整体中,刘勰最后将文辞视为道之文的关键所在。由此看来,刘勰的“文”是一个综合性的变化的概念。

从现有的译名来看,不少人选择了literary mind一词。literary mind对英语读者来说不算陌生。形容词literary通常指“文学的,和文学相关的”,但是在字典上可以查到,该词源于拉丁语littera,也就是字母,因此和文字的产生是有紧密联系的,故“literary”可以和汉语“文”字有一定的相似性。而且“literary mind”作为词组在英语中也有所应用,比如麦克斯?伊斯特曼1931年就出版过一本书,名为The Literary Mind: Its Place in an Age of Science,我们不妨将其译为“文学思想在科学时代的地位”,或者干脆用“文心在科学时代的地位”也不为过。杨宪益和戴乃迭在翻译“文心”时选择了core of literature,说明他们侧重的是文学的核心思想;柯立夫则用了literary heart,表现出他对汉语“心”在文学创作中所具有的特殊的情感作用的强调。

大多数译者把“文心”看成偏正式名词词组,不过也有例外,比如欧阳桢在评论杨国斌的翻译时,则提出文心与雕龙应该严格对仗,在他看来文为动词更恰达。恰如龙是雕琢出来的,心或意则是通过文学创作表现出来的,所以他建议使用writing out our feelings 或 manifesting the meaning来翻译“文心”。又如赵和平在其博士论文中提出可用the (an)literating of the mind and the carving of dragons,也是把“文”和“雕”同看作动名词形式,把“文心”看作“使心灵精通文学、得到文学素养”,作者称这样的题目暗示学文者要“如雕龙般训练文心”。众所周知,汉语中“文”确实可以作动词使用,比如“文过饰非”、“被发文身”等,文即指修饰、装饰等义,因此把“文心”理解成动宾结构也并非没有理由。但是刘勰在《序志》中开篇第一句就把“文心”解释成“为文之用心”,与陆机《文赋》中“窃有以得其用心”相呼应,因此解释成偏正结构应该比较恰当。

二、“雕龙”英译词义解析

诸位译者对“雕龙”的翻译也有不同处理。一些人采用了直译的方法,沿用了刘勰的形象化比喻,如柯立夫和索马达尔的carved dragon、施友忠的 the carving of dragons、杨宪益的carving a dragon、杨国斌的dragoncarving、欧阳桢的carving dragons等,其优势是能够向英语读者展示古人用语形象化的特征。但是因为龙和“dragon”存在历史文化的差异,因此这样的翻译也有可能带给英语读者错误的信息。《说文》曰:“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广雅》言:“有鳞曰蛟龙,有翼曰应龙,有角曰虬龙,无角曰螭龙,未升天曰蟠龙。”由此,展现在我们眼前的龙为一长形动物,类蛇,能飞天,可以有翅有角,这一形象和英语中的蛇尾、有翼、体型巨大、属于爬行动物的“dragon”有些相似。不过,西方的龙近火,且多有邪意,甚至直接是撒旦的化身;中国的龙近水,为王室的重要象征,表示尊贵,龙的形象常常出现在绘画、雕刻等艺术作品中,“雕龙”需要极高的艺术造诣。

刘勰使用“雕龙”,让人不得不联系到“雕虫”一词。汉扬雄《法言?吾子》中写道:“或问:‘吾子少而好赋?’曰:‘然。童子雕虫篆刻。’”此处雕虫指孩童启蒙时学习书写,和篆写刻符一起都属于小技末道,故扬雄用来自谦。与刘勰几乎同时的裴子野曾作《雕虫论》,对南朝诗赋过于注重藻饰的风气大为不满。相比之下,刘勰的宏愿是要“弥纶群言”,“按辔文雅之场,环络藻绘之府”,作文之精艺唯恐不能备,和所谓的雕虫相对之意不言而喻。所以,当英语读者在未获特别说明的情况下看到“dragon”所产生的联想和汉语读者是不一样的。不过,翻译中信息的丢失或扭曲是在所难免的,译者只有通过注解来对翻译进行补充。此外,当译著进入目的语语境之后,会逐渐对目的语境产生影响,从而使读者逐渐意识到源语无法由目的语表达的内容。近年来,随着中华文化在全世界范围的传播,“dragon”的中国含义逐渐被西方人所接受。也许在不久的将来,越来越多的英语读者在看到“carving dragon”之类的翻译时,会联想到精雕细琢、气势磅礴的中国龙形象。

翻译者对“雕龙”的理解又有动词词组和名词词组两类,如carving a dragon、 carving dragons、dragoncarving等翻译强调的是雕琢的行为,carving of dragons强调的是雕琢或创造的过程,carved dragons强调的则是雕琢的结果。不少译者在翻译时都强调“文心”与“雕龙”的绝对对仗,故他们对“雕龙”的理解和翻译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心”的解释。比如索马达尔使用carved dragon这种译法,是典型的偏正式结构,表示雕琢好的龙。他非常留心《文心雕龙》的骈文特色,故有可能认为“carved dragon”与偏正结构的“literary mind”正好相对。不过,刘勰在书名中是否用了对称结构,他强调的究竟是过程还是结果,只有见仁见智了。

此外,译者对“龙”的单复数形式处理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细节。汉语里的名词本身并不具有单复数的区别,往往通过和其他专门表示复数的词比如“们”、“群”等合用来表示复数形式,或者添上数词和单位词来表示数的概念,如“两个人”、“三条蛇”等。而古文中因为单位词的缺乏,数的概念更为模糊,所以刘勰所谓雕龙可以是一条龙,也可以是一群龙,到底应该用单数还是复数呢?汉语读者对此不必深究,因为显然这里龙是泛指一个概念,可是翻译者遇到这种情况则必须做出选择。不可数名词如water(水)表示泛指时前面不需加冠词,而dragon这样的可数名词表示泛指时通常有几种方式:用单数不定冠词加单数名词,如a dragon,可以泛指任何一条龙;用复数,如施友忠和索马达尔所用的dragons,泛指所有的龙,或者龙这一概念;另外,也可以用定冠词the加名词的单数形式如the dragon,含义与dragons大致一样。这样看来,似乎英语中用单数还是复数并不十分重要。但是,复数的形式总容易让英语读者产生一种联想,把“雕龙”与工匠大批量生产工艺品的行为联系在一起。刘勰虽然有意突出文章的修辞技巧,却并不赞成繁采寡情,更不愿作文者视文为单纯的工艺,并对“邹奭之群言雕龙”不屑一顾,因此读者的这种联想并非刘勰的初衷。由此看来,使用单数来表示泛指,似乎比复数形式更为贴切。

另一种处理方法是采用意译的方式,比如刘若愚的elaboration、侯思孟的baroque ornaments。刘若愚跳出中文修辞的限制,大胆使用elaboration来意译“雕龙”。elaboration为elaborate的名词形式,指精巧,注重细节。后者既可作动词,指详细地说明、精心推敲、细心去做等,又可以作形容词用,表示精细的、详尽的、精心的。这个词源于拉丁语elaborare,指费力、尽心完成某事,做某事,和劳动labor一词也有词源上的联系。由此看来,elaboration不但指精巧,注重细节,还特别强调其中所包含的种种苦心精思,这和刘勰的本意倒是非常吻合的。但是,刘勰使用“雕龙”一词还有另一种语境,也就是邹奭的“群言雕龙”。有学者认为“雕龙”一词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中一贯为贬义,依据是邹奭“文具难施”如海陶玮书评中所言。《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记曰:“驺奭者,齐诸驺子,亦颇采驺衍之术以纪文……驺衍之术迂大而闳辩;奭也文具难施……故齐人颂曰:‘谈天衍,雕龙奭……’”刘向《别录》道:“言邹奭修饰之文若雕龙文也。”范晔《后汉书?崔骃列传》中沿用该词,赞曰:“崔为文宗,世禅雕龙。”两处典故中,一为“颂”,一为“赞”,似乎并不能和贬低挂上钩,评价者的态度至少是中性的,对评价对象的文字功夫更是有褒无贬。刘勰在解题时特地指出自己并非步邹奭“群言雕龙”的后尘,点出“雕龙”可能存在的贬义,另一方面又偏偏执著地采用这个他自己认为有贬义的词作为书名;一边说“古来文章,以雕缛成体”,一边又感叹“文绣鞶帨,离本弥甚”,在他矛盾的表述中,我们明显可以看到一种张力。如黄侃所言,“实则彦和之意,以为文章本贵修饰,特去甚去泰耳。全书皆此旨”。刘勰对六朝时期言贵奇诡的浮风感到担忧,故欲正源流;同时,尚文的时代特征在他身上也留下深深的烙印,甚至引发了他的审美自觉,因此他撰书论文,述及文学创作和欣赏的种种要领。龙的比喻在这里除了给人意象上的联想,还有深层次的文化含义。当译者用elaboration来意译雕龙时,未免太过直白,与原来多元的汉语文义产生了差距。

采用类似处理方法的侯思孟,在书评中提议应该用Baroque Ornaments for the Literary Mind来翻译书名。Baroque一词,汉译巴洛克,源于葡萄牙语“barroco”,原指形状不规则的珍珠,故可以指一切精巧新颖的东西,在此意义上和前面所说的“elaborate”相近。但是,大写的baroque则指17世纪初源于罗马的崇尚夸饰与复杂细节的艺术风格,也可以指此种艺术风格风行的时代。从16世纪起,罗马天主教会提倡教堂的艺术作品应该精致具体,不仅受过教育的人可以欣赏,没有受过教育的人也应该看得懂。这一提议给巴洛克风格的产生带来灵感。随后,巴洛克风格被广泛应用到雕塑、绘画、文学、音乐等领域,并从罗马走向整个欧洲。巴洛克艺术的特征是极尽奢华的装饰和有些离经叛道的追新。如巴洛克音乐往往旋律精致,加入许多装饰性音符,给人以华丽的感觉,巴洛克建筑则外形自由,色彩鲜艳,喜好富丽,这些特征和六朝时期的文风确实有相通之处。Baroque 一词真正得到应用,是在巴洛克盛期之后。一开始,这个词就是带有贬义的,特指过于重视细节、追新好奇的风格,和文艺复兴时期所推崇的清晰、理性的风格相对立。生于瑞士的艺术史学者沃夫林(Heinrich Wlfflin)在其《文艺复兴和巴洛克》(Renaissance und Barock, 1888)一书用到这一词,之后逐渐得到法语及英语作家的重视。尽管在当代,巴洛克被看作欧洲伟大艺术风格之一,其贬义仍存在,常用来形容过分注重修饰、过于复杂的文学、艺术作品,甚至有内容含混不清的含义。从baroque的历史渊源来看,其词义中也含有一种矛盾的张力,这和我们所说“雕龙”一词在中国历史文化背景中的演变有一定的联系。

同类推荐
  • 就当一次路过

    就当一次路过

    恩德传媒出品,这么远那么近监制,OUR书系第一辑。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次路过,每个人都有各自抵达的终点,或许是你独自上路,或许有人愿意为你停留。最终大多数人或许会分开,我经历过,我知道他们很重要,任何人来到你身边愿意为你停下脚步,都是值得珍惜的事。所有相遇都是有意义的,别在意是否还有告别,哪怕只是一次路过,也要在最好的年纪里,放肆地活,坚定地爱。正是因为那些过往和遗憾才成就了现在的你,所有的回忆都会成为你温暖前行的动力。
  • 中欧现代著名作家(世界文学百科)

    中欧现代著名作家(世界文学百科)

    本套书系共计24册,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大师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亚非现代著名作家、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中欧现代著名作家、西欧现代著名作家、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等内容;第二部分“文学作品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亚非现代著名作品、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俄苏现代著名作品、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等内容;第三部分“文学简史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现代文学简史等内容。
  • 家国书

    家国书

    本书以时代剧变、风云际会的中华民族近、现代百年历史为背景,以人才辈出的马、沙、翁、沈四大家族人物为对象,描绘了四大家族儿女在伴随共和国成长的历史进程中演绎的各自精彩的人生篇章,生动而艺术地反映了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的伟大历程和巨大成就。
  • 湘行散记

    湘行散记

    《湘行散记》是沈从文散文作品中的精品,有种民间活泼泼的味道。1934年,沈从文返回故里,眼见满目疮夷,美丽乡村变成一片凋零景象,悲从中来,一路写下这些文字,抒发他“无言的哀戚”。书中,作者细织密缝出他的童年、他的往事、以及远行中船头水边的见闻。其间散落数十封才子沈从文与张兆和的往来情书。该书文笔自然淳朴,有如行云流水,迷人的“湘西世界”,质朴的风情,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
  • 打开另一扇窗户

    打开另一扇窗户

    此书中相当一部分篇什作于立勤生病前后。生动地记录下她面对疾病、面对死亡的心态和她向疾病和死亡抗争的经历。生与死本是人生难免碰到的课题,然而,当一个正处于人生灿烂季节的二十九岁的女人面对死神狰狞面目时,她的心灵该承受着何等的重压和磨难呢?
热门推荐
  • 腹黑狐狸逗小猫

    腹黑狐狸逗小猫

    一只身份成迷的狐狸,一只天然呆的猫,一道电闪劈出的雷,一纸情书化成的歌,狐与猫兮,墨歌语缘分早已破土而出,你为何看不到?
  • 小故事大道理全书

    小故事大道理全书

    经典小故事,人生大道理。做人做事的学问,修身养性的智慧,听1小时的大道理,不如看1分钟的小故事。也许一次回眸,就诠释了生命的决绝与伟大;也许一个微笑,就证明了感动与真诚的存在;也许一抹阳光,就彰显着生活与自由的精彩。“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那些博大精深的内涵往往孕育在最简单、最常见的事物中。真正有智慧的人能从小细节中看到大景观。从小事件上总结出真智董,从小故事里悟出深道理。
  • 军事战争未解之谜

    军事战争未解之谜

    本书的主要内容有:古代战争之谜、近代战争之谜、现代战争之谜、战争人物传奇、神奇的军事工具等。
  • 傻妃贼逗:王爷泪奔了

    傻妃贼逗:王爷泪奔了

    萌萌一心求死,吃过药、割过脉,跳过楼、压过轨,爆笑连连却没死成;莫名穿越成为一名傻妃,看她如何逗趣王爷。“王爷,你叫我滚出去,怎么滚?您能不能先滚一个给我看看”!他的脸绿了;“王爷,你知道王姓排行第几吗?第八,所以叫王八”!他的脸青了;“王爷,你知道为何这茶壶看上去很怪吗?因为它其实是个尿壶!上面还有你的画像哦”!他的脸紫了;不仅如此,最可恶的是,他的傻王妃居然还给他留下一纸休书,与其护卫远走天涯!极品傻妃贼逗众生,看了保准笑掉你大牙!!!什么,你没牙???
  • 女相嚣张

    女相嚣张

    为救所爱,她坠落山坳穿越异世。误入情网,她痴心错付十年成殇。她是云柒,是“得黄衣卿相者得天下”的倾城女诸葛。只可惜,即便她十年隐忍、机关算尽,到头来终究只得男人一句“左右王后,不分嫡庶”!怒极反笑,她在大婚之日当着天下人的面,显出真颜、割袍断情,绝然地将负心人送与她人,潇洒离去。却不想,现时名满天下的她早已成为他的盘中餐、砧上鱼……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桃花蛊

    桃花蛊

    前十七年,她是翩翩少年郎。前二十年,他是江家三公子。她与他桃树下结缘,相识亦相知。风吹桃花,页翻过。少年转罗裙,公子变皇子。花轿、红烛。挚友结鸳盟,不知碎了多少草心,芳心。“不过是桃花蛊,帮你引了就是引了,不需要你负责。”她口是心非。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爆笑农园:悍妇当家

    爆笑农园:悍妇当家

    一朝穿越,天才百变女张偌变成了李家没用嫡出儿子的媳妇,张若珺。既然天让她穿越,那她就顺其自然。本以为从此可以逍遥与郎君恩恩爱爱,却不想这家人一家子的事儿。庶出变嫡子,妾娘变正妻,公爹懦弱无能,小叔狡诈阴险,小姑虽幼却也是个不省心的主儿。既然你们这般欺负我夫妇两人,那我也只能一一从你们身上偿还回来!
  • 在路上

    在路上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