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66700000026

第26章 英语世界对《文心雕龙》关键词的误读及创造性理解(5)

林顺夫在文章中有意将“神思”区别为一般性质的和文学创作性质的,他认为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所表示的仅仅是“文学创作的神思”。当然,刘勰提出“神思”这个概念,主要是为其文学思想服务的,但他本人其实并没有对一般神思和文学创作神思进行区分,他所做的不过是关注“神思”在文学创作中的应用。林顺夫所做的区分虽然有些生硬,不过对我们了解刘勰的文学思想还是有益处的。林顺夫认为,文学想象不同于一般的想象,有其自身的特点。首先,文学想象的过程漫长而复杂,从作者开始思考,一直到作者用语言表达出内心的旨意,这和一般的思想活动是不同的。其次,文学思考创造出文学作品,一般思考的结果则可能仅仅是意象和幻想。另外,文学思考只有在心脑达到虚静状态时才能产生,而且有着自身的推理、排列方式。刘勰说“思理为妙”,思理就意味着有序的、有条理的、理智的思考。

林顺夫在对中西文学创作中的想象问题进行讨论时,既强调了“神思”与“imagination”的种种契合,又没有忽略二者的区别。首先,他有意将读者的注意力引向主观“神思”与客观肉身的联系。他认为,中国的“神思”与西方的“imagination”有一个重要的不同之处,即“神思”和作者个体的生理条件是紧密相连的。和其他许多早期的文论家一样,刘勰也认为“气”是“神思”运行的关键因素,而“气”又和人的先天体质与天性相关,因此作者天生的体质和个性对其创造想象的过程有相当的影响。林顺夫指出,在中国传统中,个人的身体感官经验是讨论想象和文学创作的重要因素,身体在传统中国哲学思想中一直有着重要地位。而且,刘勰特别强调作者对外物的感应,心随物动,神与物游,这种感应必然是通过五官的感受而产生的,同时与客观世界所反映的意象紧密相连。因此,神思既和身体相关,和客观世界的存在也是相关的。在西方文学传统中,“想象”则更偏重主观的内容,批评家们往往更注重作者创作时的灵感,而对身体、世界等不变的外界因素则没有那么关注。其次,林顺夫还特别强调后天因素对“神思”的影响。在刘勰的理论中,想象思维是可以在后天的训练中得到加强的,而西方的学者往往有不同看法。如柏拉图认为诗人的灵感来自神灵附体之后的迷狂;柯立芝和华兹华斯认为诗人的想象力是一种自然天赋,一旦丧失就不可复得。在这些西方的观念中,想象及创造思维都不是诗人自己能把握的。刘勰却在承认“神思”的天然属性之外,进一步强调后天训练的重要性,对他来说,“神思”不是独属于某个作家的,而是所有人类共有的,只有通过后天的努力才能最好地发挥出来。他的这种文学创作观点跳出了“天才”论的圈子,强调文学创作者的可塑性,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林顺夫的观点与艾郎诺相互补充,在中西比较的视野中对“神思”这一关键词的意义作了细致的梳理。和艾郎诺不同的是,林顺夫或许因为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更深的理解,因此在文中更多注意到“imagination”所不能涵盖的“神思”的内容。艾郎诺认为用“imagination”来翻译“神思”有意义扩大之嫌,林顺夫则更客观地指出二者的相似之处和不同点。

三、“神”与文学创作的关系

有些学者提出,“神”不仅在刘勰之前应用已广,而且对六朝文论、画论等有着很大的影响。如蔡宗齐就曾以《六朝文论及画论中“神”的起源和审美意义》为题,对“神”这一个关键概念的起源和意义进行梳理。

蔡宗齐指出,“神”是中国古代哲学美学话语中用得最频繁的多义词之一,因此它的各种含义也最容易混淆。六朝时期,“神”逐渐被应用到文艺批评中,成为文艺批评者讨论作者才性、创作过程及评价作品优劣时常用的关键术语。而且,在当时各种主流的文艺思潮和哲学流派中,“神”都有着特别的意义。蔡宗齐认为,六朝时期重要的评论家正是采用了儒、道、法、释等不同哲学流派对“神”的看法来探讨文学与绘画艺术的。

在这篇文章中,蔡宗齐从几个层面分别解析“神”的多重含义。先秦文献中,“神”最初带有一定的宗教色彩,常指有意识的超自然存在物。《尚书?尧典》中提到:“诗言志,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蔡宗齐认为此处用了“神”的本意,指有意识的超自然存在物。他指出,“诗言志”这一段中,诗歌乐舞等都带有祭祀的作用,因此“神”是人类顶礼膜拜的对象。到了周朝,人们生活的重心从神鬼崇拜转到以礼为基础的人治,诗歌乐舞等也渐渐被重新定义为协调自然宇宙秩序及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手段。比如《诗大序》中再次提到“鬼神”,说“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蔡宗齐认为此时的言说并无宗教背景,是自然化了的“鬼神”。从后周开始,“鬼神”的概念被逐渐自然化,由上古文献中有意识的活体变为某种神秘、无所不能、不具情感的自然力量,甚至被看作阴阳变化的产物或阴阳变化本身。“神”的自然化与当时人们对文学艺术人文化的新理解是相符合的。到了东汉,顾恺之用“神”来描述肖像画的理论,提出“传神写照”的方法,此时的“神”来自人的内心,具有了审美意义,使“神”进入了新的美学话语领域。此后的谢赫又提出“气韵生动”的绘画理论,再次奠定了“神”这一术语在美学领域中的地位。而曹丕、陆机、刘勰等人则把“神”的概念引入文学批评中。

蔡宗齐指出,汉朝初期,哲学家对“形”、“神”的关系展开大讨论。在儒家、道家、法家等哲学思想中,“神”常与“天”、“道”、“阴阳”等连用,表示宇宙万物的某种最终法则,同时,“神”还被看作人的形神的来源。管子认为神是与肉体相依附的气,由此发展出“形神并重”的理论;庄子则认为神是游离于体外的某种灵性,由此发展出“重神轻形”的观点。到汉时,“神”的概念中融入了阴阳五行说。王充、桓谭等对形神关系展开哲学思考,进一步发展了“形神并重”的理论。东晋时期,慧远及其追随者则将“神”解释为“法性”、“法身”、涅槃等,使其具有宗教色彩,成为纯粹的佛教概念,指向终极真实(ultimate reality)。为了改变广为传播的佛家概念,范缜和其他哲学家展开第二次形神讨论,再次强调形神的不可分离。

刘勰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将“神”应用到文学理论中去的。“神”的含义复杂,一般的批评家往往注重其某一侧面,从而建立起自己的理论体系。比如曹丕重“文气”,陆机重“虚静”。刘勰却是一个综合大师,试图将“神”多个方面的意义整合到其理论中。蔡宗齐指出,在刘勰的《文心雕龙》中,“神”表现为多个层面,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有两种:一种是作为生命创造活力(élan vital)的依附于形体的“神”,一种则是游离于身体外的超越时空的“神”。

在《神思》中,“神”表现为第二层面的内容。和陆机《文赋》一样,刘勰认为“文之思也,其神远矣”,“神”游离于形,超越时空。刘勰用伊挚、轮扁的例子,借助于庄子、淮南子等文本中“神”的概念来描述“神思”在创作过程的重要意义。在庄子、淮南子等的理论中,“神”可能处于静止的状态,也可能游于体外,刘勰恰好用此来描述创作之初的两个阶段,即开始思考之前的“虚静”与后来的“神思”阶段。在此基础上,“虚静”与“神思”两个核心概念逐渐成为后人建构创作理论的重要来源。

在《养气》中,“神”表现为第一层面的内容。刘勰多次使用“神”的概念,分别与“命”、“气”、“生”等联系在一起。由此看来,“神”与“形”的关系是非常紧密的。对刘勰而言,“神”是养气的结果,这显然受到管子的影响。管子认为,与形相连的“神”为“精”,游离于形的谓之“神”。人生下来就是天精和地形的融合体,“凡人之生也,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此以为人”(《管子?内业》)。只有二者和谐,才能产生生命。在管子看来,精、形都是气,精气与形气相互依存。管子这种“形神并重”的论调显然对《养气》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养气》中,刘勰不但描述了文学创作对人的生理、精神状态的影响,还指出了人的生理、精神状态对文学创作的影响。文学创作是消耗作者形神的活动。人“器分有限,智用无涯”,如果“钻砺过分,则神疲而气衰”。因此,练形养气有利于作者的思考、想象等,对文学创作会产生正面的影响。

蔡宗齐认为,《养气》中的“神”和身体紧密相关,是能激活身体活力的某种力量,这和西方文学批评中的“élan vital”十分相似。“élan vital”的概念最早由法国哲学家亨利?伯格森(Henri Bergson)在1907年的《创造进化论》(LEvolution Creatrice)中提出,英文翻译一般为“vital impetus”或“vital force”,对应的中文通常是“生命冲动”和“生命力”,是伯格森用来解释有机体的进化与发展的重要概念。Elan vital是一种非物质的力量,尽管它的存在得不到科学的证实,但伯格森相信它提供的生命冲动影响着一切生命。对伯格森来说,艺术是生命力冲动的创造过程,因此创造者必须极端分解自我意识,慢慢融化在时间的“绵延”里面,并且将自己的神经绷紧到极点,才能和“绵延”共振。所以,伯格森所说的艺术凭直觉解放自我,超越“客观世界”,反映的不是表面的现实,而是表象背后的“深刻现实”。从创造力来说,“神”与élan vital都是能激活创造力的特殊力量,确实有几分相似,但是毕竟二者滋生于不同的文化,因此仍有不少差异。比如对伯格森来说,élan vital是一种非物质(immaterial)的力量,这种说法虽然打破了西方以往忽视生命冲动的生命哲学传统,但仍然没能摆脱西方文化传统中灵与肉的二元对立关系的园囿。在伯格森那里,灵虽然不能说与肉完全独立,毫无关系,但似乎挣扎着要从肉体中解脱出来,这就又回到了灵肉二元对立的关系。刘勰在《养气》中所提到的“神”却与形不可分隔。管子把气分成精气与形气,虽然精气比形气显得更高一等,但二者都是气,绝对不是二元对立的关系。刘勰在此基础上强调“形神皆备”,其实是强调灵与肉的统一。此外,《养气》中的气与《文心雕龙》其他篇章所论“文气”其实是不同的。黄侃《札记》说:“养气谓爱精自保,与《风骨》篇所云诸气字不同。此篇之作,随意补《神思》篇之未备,而求文思常利之术也。”可见,此处气为体气,是和人的身体健康息息相关的。对于刘勰和伯格森论形神关系的区别,蔡宗齐先生也有认识,因此指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神”与形的关系和西方不一样。但是,《养气》所表现的“神”与élan vital还有另外一点很大的差异。刘勰论“养气”,是告诉作文者应该调养气息,保证文思畅通,可见这种“神”可以通过实际的方法来调养控制,“逍遥以针劳,谈笑以药倦”。伯格森所说的élan vital却是一种生命的冲动、创造的冲动。在他看来,生命总有创造的欲望,是自由的、自发的、不可估计的。由此来说,人是无法调控自己的élan vital的。与《养气》相比,《神思》中的“神”似乎与“élan vital”更具可比性。遗憾的是,蔡宗齐认为《养气》中所表现的“神”与“élan vital”相似,却并没有把个中原因交代清楚。

$第四节 小结

《文心雕龙》中的关键词远不止“文心”、“风骨”、“气”、“神思”,还有许多其他术语,或者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由来已久的重要概念,或者是刘勰首先注意的文论范畴,如“道”、“术”、“情”、“采”、“物”、“志”等,一些英语著作和论文中也有所提及。然卷帙浩繁,其他关键词往往散落于各种文献中,或点到为止,或杂有他论,笔者学力有限,无法一一呈献。因此,本书中仅选择在英语《文心雕龙》研究领域中最有影响、最受关注、讨论也最集中的这几组关键词,将英语世界《文心雕龙》关键词研究的概貌展现给读者,权当引玉砖瓦。

同类推荐
  • 玫瑰的秘密

    玫瑰的秘密

    希望和记忆的女儿名为艺术,她建造的住所远离那片绝望的战场,在那片战场上,人们在分叉的树上晾挂他们的衣服于是衣服便成了战斗的旗帜。啊,心爱的希望和记忆的女儿,请在我身边停留一会儿吧!
  • 情真话自直(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情真话自直(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角儿

    角儿

    张雅茜是近年来河东文坛跃出的一匹黑马,也是一位勤奋、高产的作家。在她的大量小说里,常有一种“渡口情结”,钤印着作家对女性生命意识的深层思考与探索。小说故事不刻意追求情节的离奇曲折,多侧重人物内心世界的剖析。本书收录了《角儿》、《好戏连台》、《磨坊与紫色》等八篇小说。其中,中篇小说《角儿》获“赵树理文学奖”。
  • 落泪是金

    落泪是金

    有这样一群人,从山里走来,带着贫困,走进神圣的殿堂。他们之中有的父母不堪忍受沉重的负债,带着不为人知的心酸和痛楚,永远离开了人间;有的因物质的匮乏而扭曲了心灵,也开始堕落。《落泪是金》探究了中国贫困生在通往高等学府的崎岖路上,经受着个人与家庭的艰辛和痛苦。
  • 世界经典散文集(散文书系)

    世界经典散文集(散文书系)

    本书选取了世界经典散文,如蒙田的《热爱生命》、川端康成的《我的伊豆》、《花未眠》,纪伯伦的《笑与泪》、高尔基的《鹰之歌》、加缪的《西西弗斯的神话》等,这些都是文学史以及思想哲学史上的经典名作。这些散文是大文学家、大思想家们哲理玄思的精华所在,是他们思想足迹的重要体现。每篇散文之后有鉴赏,帮助读者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
热门推荐
  • 安之若素

    安之若素

    一个人,四年前,令你失去唾手可得的学位,四年后,又轻而易举将你推上风口浪尖,退无可退,那这个人,不是你命中的灾星,还会是什么?
  • 成功做人智慧做事细节全集

    成功做人智慧做事细节全集

    懂得成功做人、智慧做事的人,其步履必然积极而阔大,其事业必然顺理而成章,其人生必然恢宏而壮丽。拥有成功做人的箴言,掌握智慧做事的方略,我们便能获得一片广阔的天地,成就一份完美的事业,更重要的是,我们能赢得一个涵蕴厚重、丰富充沛的人生。
  • 为公司着想就是为自己着想

    为公司着想就是为自己着想

    最佳企业培训图书,树立和谐与共赢的工作理念,缔造主人翁精神的行动指南。
  • 深度忧郁

    深度忧郁

    作者雪屏以他个人的病房生活为蓝本,力图透过主观的感觉来关照现实生活的某些侧面。他在这部小说中,更刻意地描摹瞬间的感受和细腻的心理描写,为无法再现的青春岁月画上了一个句号。走出病房的雪屏,其作品对人性、人道和人心均有了更多的思考,强化了人物的塑造和内心的刻画,而尽量淡化戏剧冲突和情节的展开。他的身边,精明狡诈的,不离不弃的,背叛的,纠缠的,各种各样的人,他们来过,他们又离开,他们的故事逐渐逐渐飘散在风中……他用自己患有忧郁症的状态来消化这些人这些事,一切就从这个角度变得仿佛哈哈镜里的影像,扭曲、混乱、诡异而荒唐。
  • 哈佛优等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细节

    哈佛优等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细节

    哈佛优等生的成功.除了他们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之外,还取决于他们在点滴之间培养起来的智慧和能力。本书汲取百年哈佛培养优等生的经典智慧,全方位、多角度地对哈佛优等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细节进行了细致的阐释和归纳。旨在为广大青少年和家长朋友们提供一个可以借鉴和学习的读本。
  • 雾都孤儿

    雾都孤儿

    狄更斯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被后世奉为“召唤人们回到欢笑和仁爱中来的明灯”。《雾都孤儿》是他第一部伟大的社会小说,也是中国一代又一代读者最熟悉的世界文学名著之一。小说以雾都伦敦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孤儿悲惨的身世及遭遇,主人公奥利佛在孤儿院长大,经历学徒生涯、艰苦逃难、误入贼窝,又被迫与狠毒的凶徒为伍。历尽无数辛酸,最后在善良人的帮助下,查明身世并获得了幸福。
  • 霸宠不乖妻

    霸宠不乖妻

    第二次偶遇,她惊恐万分,祈祷他能够彻底忘记。却殊不知,她自己早已被那幽深的眸仁深深锁定。他,步步紧逼,只为让她躲进自己怀中。她,是温婉执拗,一退再退。可终究逃不过恶魔的利爪,深陷泥沼。掠夺,才刚刚开始……片段二:看着电视上一脸温润淡笑的面对着记者采访的慕容凰,即使是身处于肮脏破乱的平民窟中也丝毫不影响他风度翩翩的气质,秦语洛甚至能够想象出那个没有露脸的采访记者的脸,肯定早已是一片绯红。她忽然很想笑,真的,真的很想大笑一番。这个在外人面前德高望重的完美男人,在民众前永远的一副温润儒雅。可是,他私底下又是如何?秦语洛想,这个问题世上恐怕除了她,没有人会知道。在银幕的背面,这个邪佞的男人到底有多么的变态和自私!片段三:“她说,让我放她自由。可是我恨她,怎么可能放了她?”痛苦的捂着自己英俊的脸庞,男子说话的语气惨淡无比。眼前的智者闻言只是缓缓一笑,一双看透世事的眼眸,毫无波澜:“爱之深责之切,你只是无法容忍她不爱你这个事实而已。恨,有时是误用了爱的力量。”“爱?……我爱她?”■男主霸道强势,对深爱之人不惜强取豪夺。■本文属细水长流型,非悲剧,酸中带甜,绝对精彩!----------------------------------------------------QQ群:174217002敲门砖:文中任意角色名‘谢绝同门加群’--------------------------------------------------
  • 宝贝小女

    宝贝小女

    夏夏嘟着嘴看着眼前的男女,说道:“不行不行,姿势不对嘛,图上明明…”“啪~!”床塌了!似乎是多了她这么一个小人才超重的。思想上是可以有些小邪恶的,行为上也是可以有些小猥琐的。夏将军六十岁了好不容易才生了这么一个女儿,先皇不仅给开国大功臣夏家赐了国姓,还给夏家许诺,凡夏家之女皆可成为皇后,皇妃,而男子只能从一名小卒慢慢地当上将军。阿夏是夏季出生的,夏将军想也没想就叫她夏夏了。当今皇上弱冠之年,本想娶了京城之花冯瑶当皇后了,哪知那天十万里加急,夏将军府祥云笼罩,夏将军第二十五房小妾生了一名女婴。听此,皇帝脸色大变,几十个朝廷大臣跪地大呼,天佑大夏。皇太后顶着满头金钗,当场发下懿旨,迎真正的皇后进宫。皇后大典上冯家千金头上的红绡被风吹散,本是皇后,如今只能当个小小的妃子。在夏云逸看来,眼前这个襁褓里的婴儿怎么看都不像他的皇后,反而像他的女儿…囧三岁,这丫头长得白白胖胖,走路都走不稳,只是嗲嗲地喊着要吃。吃!吃!吃!!整天就知道吃!!夏云逸不淡定了,这丫头是横向生长,再这么下去还怎么能看,真是倒胃口,绕道去他的冯美人宫了。五岁,他带她出城游玩,真是上天保佑,终于把这小胖妞给扔了。再也不用担心她大半夜突然出现在他的龙床上,打扰他和美人的好事了……五岁,神棍张半仙从山下捡个女娃,硬把她硬给大弟子南宫曜当徒弟。于是…整个天山的人都知道,夏夏是南宫曜的心头宝贝,这打不得骂不得更加腹诽不得…十五岁,宇文阀家举行抛绣球招亲,大小姐宇文花情年方十八,长得那个倾国倾城,怎料当天被一个全身邋遢的小叫花子砸了场了。砸了便砸了吧,没办法,只得将规矩,谁这乞丐接入府里好好招待着。夏夏本想好好调戏这柔弱无骨的宇文大小姐,趁着夜黑风高的时候闯入小姐的闺房,爬上小姐的床…
  • 划过面庞的水晶

    划过面庞的水晶

    “炼,我们会好好在一起的,是吗?所以,别离开我。你说过不要让我消失在你找不到的地方,所以我也请你,别消失......炼..你等我!”——颜孜依“我放弃了一切,放弃了我的霸业,只为了换取你一句原谅我!可是,你终究让我失望了。颜孜依,你让我恨不起你,但是我可以让你恨我,这样你一辈子都能记住我。”——焰成皓
  • 魔尊她从女尊国穿越来

    魔尊她从女尊国穿越来

    她本是女尊国的储君,冷艳无双,残暴嗜血,阴晴不定,十七岁指点江山,谈笑间生杀予夺。太子要娶她为太子妃?天大的笑话!她本为王,何需屈身为妃?她是阎殿魔尊,乱世中杀戮无数,为世不容,她两世辉煌,却不知情为何物。他追随她十年,不管前方是风雪迷漫,还是繁花似锦,他的眼睛都看向她,她不仅是瞩目的明月,更是耀眼的阳光,她的光芒会灼伤他的眼睛,她的身影会扰乱他的心。(纯属虚构,切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