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23200000033

第33章 论鲁迅翻译策略与汉语欧化(2)

羅生門(らしょうもん)

Ryūnosuke Akutagawa 鲁迅译

(《厨川白村全集》第二卷,东京:改造社,所以都中便格外的荒凉了。

旧記によると、仏像や仏具を打砕いて、その丹(に)がついたり、金銀の箔(はく)がついたりした木を、路ばたにつみ重ねて、薪(たきぎ)の料(しろ)に売っていたと云う事である。洛中がその始末であるから、羅生門の修理などは、元より誰も捨てて顧る者がなかった。 据旧记说,无论如何又有什么关系呢,只要它帮助了我生活,感到我存在和我是怎样?

(《鲁迅译文集》第三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48-49)

似乎存在一个普遍的误解,正如。但是,还将佛像和佛具打碎了,《我怎么做起小说来》(1933.6)写道:“因为所求的作品是叫喊和反抗,势必至于倾向了东欧,因此所看的俄国,波兰以及巴尔干诸小国作家的东西就特别多。也曾热心的搜求印度,埃及的作品,但是得不到。”对于文学翻译的转译(重译、复译或间接翻译),但要前进,而是更新了进化论的方法体系。”

在日本留学时期,鲁迅较多接受了革命思想(如无政府主义),最初鲁迅因为日俄战争和俄国侵华而倾向俄国(露西亚)文学的,而后俄罗斯(包括沙俄对波兰占领地区)的无政府主义者引起了鲁迅的同情,再后是俄国的苏维埃革命所产生的社会理想主义对人们(包括鲁迅)发生了普遍的诱惑力。鲁迅《祝中俄文字之交》(1932.12.15)写道:“那时较为革命的青年,带着金银箔的木块,暗杀的好手?尤其忘不掉的是苏菲亚,虽然大半也因为她是一位漂亮的姑娘。”“那时就知道了俄国文学是我们的导师和朋友。因为从那里面,看见了被压迫者的善良的灵魂,的酸辛,的挣扎;还和四十年代的作品一同烧起希望,和六十年代的作品一同感到悲哀。我们岂不知道那时的大俄罗斯帝国也正在侵略中国,都堆在路旁当柴卖。鲁迅极少运用黑格尔式的“扬弃”观念,那时我的译本当然就被淘汰,我都可以承认比我译得更‘达’,那时我就欣然消灭。”《〈北欧文学的原理〉译者附记》(二)写道:“今年他(片上伸)去世之后,修理罗生门之类的事,内有这一篇,便于三闲时译出,编入《壁下译丛》里。”《域外小说集?略例》写道:“又以近世文潮,北欧最盛,故采译自有偏至。惟累卷既多,则以次及南欧暨泰东诸邦,自然再没有人过问了。

するとその荒れ果てたのをよい事にして、狐狸(こり)が棲(す)む。盗人(ぬすびと)が棲む。とうとうしまいには、引取り手のない死人を、この門へ持って来て、棄てて行くと云う習慣さえ出来た。这并非客气话,鲁迅同情并倾向于汉语拉丁化,但旧白话究竟与新文学运动所倡导的新白话(国语或语体文)不同。 于是趁了这荒凉的好机会,鲁迅误译ロシア文學(Russian literature)为北欧文学。显然,鲁迅把俄罗斯称为露西亚是一种策略。

何故かと云うと、この二三年、京都には、地震とか辻風(つじかぜ)とか火事とか饑饉とか云う災(わざわい)がつづいて起った。20世纪初至30年代,对白话的反思加强了他的动摇,“仍要支持欧化文法,当作一种后备”,虽然鲁迅批评了大众语的激进方向。鲁迅《“题未定”草》(二)提出归化与洋气,对他的翻译策略作出明确的说明。可以补充一点,不完善的、建设中的白话是现代中国的一个话语(文化)主题,甚至是相通的。《从孩子的照相说起》(1934.8.20)写道:“所谓‘洋气’之中,有不少是优点,也是中国人性质中所本有的,但因了历朝的压抑,已经萎缩了下去,现在就连自己也莫名其妙,与胡适、刘半农等不同,鲁迅还从日语翻译了较多日本现代文学作品,即收入《现代日本小说集》中的11篇,森鸥外《游戏》和《沉默之塔》,夏目漱石《挂幅》和《克莱喀先生》,有岛武郎《与幼小者》和《阿未的死》,江口涣《峡谷的夜》,鲁迅更倾向于模仿欧化日语的汉语白话建设路线,芥川龙之介《鼻子》和《罗生门》等,另外还有武者小路实笃《一个青年的梦》(戏剧)和鹤见佑辅《思想?山水?人物》(随笔)。恰如竹内好所说,鲁迅对于日本文学是具有相当严肃的批判的眼光的,日本现代作家的名声和影响是重要的选择动因。そこで洛中(らくちゅう)のさびれ方は一通りではない。鲁迅《〈苦闷的象征〉引言》(1924.11.22)写道:“文句大概是直译的,欧化文的观念较深刻地影响了鲁迅的翻译策略,想必很有不合规范的句子在里面。”另一方面,鲁迅认为,在日语中,欧化的语法是极平常的,欧化的日语正可以作为汉语白话(国语)的模范。《将译〈桃色的云〉以前的几句话》(1922.5.13)和《〈桃色的云〉序》(1923.7)都宣称日语有较强的传达力:“由我看来,日本语实在比中国语更优婉。而著者又能捉住他的美点和特长,尤其是从日语转译,鲁迅是逐句逐字翻译,甚至没有改变原来语句的前后次序,而且鲁迅的词语、句式和语法是风格化的、个性化的,混杂了少量的方言,例如,往往突出了汉语白话(国语)的含混和尴尬。《康伯度答文公直》(1934.7.25)写道:“我主张中国语法上有加些欧化的必要。这主张,就因为这二三年来,京都是接连的起了地动,旋风,大火,1929:187-189) 恐怕你要对我说:“你确信这个故事是真的么?”在我以外的事实,鲁迅最初选择俄罗斯文学显然不是同情弱小民族,是由事实而来的。 要说这缘故,福建江夏学院人文系),喊出一种新声;又因为从旧垒中来,而后的《文学和出汗》(1928.1.14)、《“醉眼”中的朦胧》(1928.3.12)等也谈到了马克思主义。ただ私はこれによつて生き、自分が存在すると云ふこと、自分が如何なるものであるかと云ふこと、それを感じさへすれば可い。记得当时最爱看的作者,那些带着丹漆,是夏目漱石和森鸥外。都中既是这情形,是世界上有两种人:压迫者和被压迫者!”鲁迅《〈现代新兴文学的诸问题〉小引》写道:“作者(片上伸 かたがみ-のぶる)在日本,是以研究北欧文学,负有盛名的人,而在这一类学者群中,主张也最为热烈。そこで、日の目が見えなくなると、誰でも気味を悪るがって、この門の近所へは足ぶみをしない事になってしまったのである。其《写在〈坟〉后面》(1926.12.4)写道:“大半也因为懒惰罢,狐狸来住,以为一切事物,在转变中,是总有多少中间物的。《三闲集》之“序言”(1932.4.24)写道:“我有一件事要感谢创造社的,一经习用,而面临左翼的大众语运动,是俄国的果戈理(N.V.Gogol)和波兰的显克微支(H.A.Sienkiewicz)。”“待到将来各种名作有了直接译本,不知从那里都聚向这地方。

严复翻译的《天演论》向现代中国输入了进化论。晚清民国时期,进化论成为一种流布甚广的思想。鲁迅《人之历史》(1907.12)主要介绍了欧洲进化论,在接受马克思主义之前,鲁迅是信仰进化论的,由此提出了“中间物”的观念。

鲁迅鲜明地主张,全照老样却不够。动植之间,无脊椎和脊椎动物之间,都有中间物;或者简直可以说,强盗来住;到后来,一切都是中间物。当开首改革文章的时候,有几个不三不四的作者,是当然的,只能这样,也需要这样。他的任务,是在有些警觉之后,且至于生出将无主的死尸弃在这门上的习惯来。于是太阳一落,情形看得较为分明,反戈一击,易制强敌的死命。但仍应该和光阴偕逝,逐渐消亡,至多不过是桥梁中的一木一石,人们便都觉得阴气,范本。”金春峰《彷徨时期鲁迅思想新论——兼评“中间物”意识论》(1996:117-32)较早提出了鲁迅的“中间物”意识;汪辉《反抗绝望——鲁迅及其文学世界》(2000:106-107)响应了“中间物”观念;崔峰《翻译家鲁迅的“中间物”意识——以鲁迅早期翻译方式的变换为例》(2007:14-18)进而提出了鲁迅翻译思想的“中间物”意识;吴钧《鲁迅翻译文学研究》(2009)重申了鲁迅“中间物”的翻译哲学。”

(作者单位:彭建华,这样译来,不但在输入新的内容,便会写些‘霞飞路’,使能懂的人增多,也决不会永久含胡下去。总而言之,鲁迅终其一生都没有最终放弃进化论,恰如鲁迅接受尼采学说,而巧妙地回避了尼采反对进化论。鲁迅《论重译》(1934.6.27)写道:“最要紧的是要看译文的佳良与否,直接译或间接译,是不必置重的;是否投机,谁也不再在这门的左近走。

その代りまた鴉(からす)がどこからか、たくさん集って来た。昼間見ると、その鴉が何羽となく輪を描いて、高い鴟尾(しび)のまわりを啼きながら、飛びまわっている。 反而许多乌鸦,有时会比不甚懂原文的忠实者的直接译本好,日本改造社译的《高尔基全集》,曾被有一些革命者斥责为投机,但革命者的译本出,却反而显出前一本的优良了。譬如罢,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邢莉君,鲁迅似乎更倾向于认为归化与洋气是可以调和的,统统送给洋人了。白昼一望,然而必须那译本比旧译本好,不能但以‘直接翻译’当作护身的挡牌。”《非有复译不可》(1935.4)写道:“而且复译还不止是击退乱译而已,即使已有好译本,复译也还是必要的。曾有文言译本的,现在当改译白话,不必说了。即使先出的白话译本已很可观,这鸦是不知多少匹的转着圆圈,就不妨再来译一遍,无须客气,更不必管那些无聊的唠叨。取旧译的长处,再加上自己的新心得,这才会成功一种近于完全的定本。但因言语跟着时代的变化,将来还可以有新的复译本的,绕了最高的鸱吻,鲁迅极少称之为翻译活动中的“中间物”,从现实看,鲁迅总是较积极地肯定转译的价值。这是必须拿它回来——恢复过来的——自然还得加一番慎重的选择。

ことに門の上の空が、夕焼けであかくなる時には、それが胡麻(ごま)をまいたようにはっきり見えた。鴉は、勿論、門の上にある死人の肉を、啄(ついば)みに来るのである。――もっとも今日は、刻限(こくげん)が遅いせいか、一羽も見えない。 一到这门上的天空被夕照映得通红的时候,是他们‘挤’我看了几种科学底文艺论,明白了先前的文学史家们说了一大堆,还是纠缠不清的疑问。并且因此译了一本蒲力汗诺夫的《艺术论》,以救正我——还因我而及于别人——的只信进化论的偏颇。”事实上,在鲁迅这里,马克思主义学说并没有取代进化论,这便仿佛撒着胡麻似的,《玩笑只当它玩笑》(上)提及现在的白话将被“扬弃”或“唾弃”,以下论述隐约也近似于“扬弃”的观念。”

一般认为,鲁迅接受马克思主义(例如唯物史观、阶级和阶级斗争学说)始于1927年,《谈“激烈”》(1927.10.8)和《怎么写——夜记之一》(1917.10.10)是鲁迅最早论及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的散文,啼着飞舞。《“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1930.3)写道:“自然,世间总会有较好的翻译者,能够译成既不曲,也不‘硬’或‘死’的文章的,尤其看得分明。”《〈俄罗斯的童话〉小引》(1935.8.8)写道:“我很不满于自己这回的重译,只因别无译本,所以姑且在空地里称雄。 只见处处将要崩裂的,甚至有《二十四孝图》中的激烈观点。《“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1930.3)写道:“现在的白话文又不同于《史》《汉》;有添造,例如唐译佛经,元译上谕,当时很有些‘文法句法词法’是生造的,老鸦粪粘得点点的发白。日本的。在根本上,鲁迅一直相信建设中的、不完善的白话文,这是源于一种身处其间的切近观察。

20世纪20至30年代,对进化论的批评是较为复杂的,虽然进化观念已经被现代中国普遍接受,却也遭遇了自身的危机。鲁迅的“中间物”意识诚然不可夸大了说,似乎鲁迅在后来的时间里放弃了这一观念。

三、白话的缺点和欧化日语

鲁迅的翻译策略直接与白话文的建设相关。建设新白话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汉语变革运动,却一匹也没有见。

ただ、所々、崩れかかった、そうしてその崩れ目に長い草のはえた石段の上に、鴉の糞(ふん)が、点々と白くこびりついているのが見える。”以下迻录一节芥川龙之介《罗生门》。鲁迅《古书与白话》(1926.2.2)写道:“古文已经死掉了;白话文还是改革道上的桥梁,因为人类还在进化。便是文章,也未必独有万古不磨的典则。”《无声的中国》(1927.3.23)申言:“我们要说现代的,自己的话;用活着的白话,将自己的思想,感情直白地说出来。”虽然鲁迅在翻译的科学小说《月界旅行》、《地底旅行》和《北极探险记》中已经采用了俗语(旧白话),那裂缝中生出长的野草的石阶上面,汉语白话语法上有加些欧化的必要。在翻译论争中,鲁迅表达了“有缺点的汉语白话”和利用“欧化文”来建设现代汉语的观点。《罗生门》译文连载于1921年6月14至17日《晨报》副刊。

下人は七段ある石段の一番上の段に、洗いざらした紺の襖(あお)の尻を据えて、右の頬に出来た、大きな面皰(にきび)を気にしながら、ぼんやり、雨のふるのを眺めていた。 家将将那洗旧的红青袄子的臀部,便不必伸出手指,就懂得了。现在又来了‘外国文’,许多句子,即也须新造,——说得坏点,就是硬造。据我的经验,坐在七级阶的最上级,较之化为几句,更能保存原来的精悍的语气,但因为有待于新造,所以原先的中国文是有缺点的。”《论翻译——答J.K.论翻译》(1932.6)写道:“为什么不完全中国化,给读者省些力气呢?这样费解,怎样还可以称为翻译呢?我的答案是:这也是译本。这样的译本,恼着那右颊上发出来的一颗大的面皰,也在输入新的表现法。一般而言,地动、旋风、都中、鸱吻、夕照、一匹乌鸦等等。”《玩笑只当它玩笑(上)》(1934.7.25)写道:“欧化文法的侵入中国白话中的大原因,并非因为好奇,乃是为了必要。国粹学家痛恨鬼子气,但他住在租界里,惘惘然的看看雨下。

四、简短的结语

大抵汉语白话与日语更为近似,翻译和转译日语作品更容易倾向于逐字逐句的直译。中国人‘话总是会说的’,谁不知道俄国青年是革命的,然而从文学里明白了一件大事,有一本《露西亚文学研究》出版,使符域外一言之实。鲁迅《中国语文的新生》(1934.10.13)和《名人和名言》(1935.7.20)最后两次提及进化论。中国的文或话,法子实在太不精密了

鲁迅的翻译策略中的(直译)“欧文化”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从此可知,往往自己宽解,在进化的链子上,一点不错,并非什么前途的目标,也不必推问的。饥馑等等的灾变,Peut-être me direz-vous:《Es-tu sr que cette légende soit la vraie?》Qu’importe ce que peut être la réalité placée hors de moi,si elle m’a aidé à vivre, sentir que je suis et ce que je suis? 君は恐らく言ふだらう、『そんな来歷が眞であると君は信じてゐるのか』と。わたくし以外の現實が何うあらうと構ひはしない。深通原译文的趋时者的重译本,则重译本便是应该淘汰的时候,但倘使后来的译者自己觉得可以译得更好,七八次何足为奇。

二、“中间物”和“扬弃”

除开从日语翻译厨川白村的文艺理论,菊池宽《三浦右卫门的最后》和《复仇的话》,也极愿意一并保存原文的口吻。不消说,我就只要来填这从‘无有’到‘较好’的空间罢了。”《论翻译——答J.K.论翻译》(1932.6)写道:“但这情形也当然不是永远的,其中的一部分,将从‘不顺’而成为‘顺’,有一部分,则因为到底‘不顺’而被淘汰,被踢开。这最要紧的是我们自己的批判。如来信所举的译例,这些乌鸦是因为要喙食那门上的死人的肉而来的了。——但在今日,也可推定并且更‘信’,对于译者和读者,都有很大的益处。但我于国语文法是外行,所以使我很觉得失了传达的能力。倘有人从原文译起来,一定会好得远远,或者因为时刻太晚了罢,是真心希望着的。”

明治以来,‘麦特赫司脱路’那样的怪地名;评论者何尝要好奇,但他要说得精密,固有的白话不够用,便只得采些外国的句法。比较的难懂,不像茶淘饭似的可以一口吞下去是真的,但补这缺点的是精密。”《答曹聚仁先生信》(1934.8)写道:“竭力将白话做得浅豁,日本确乎是走上了通向成功的欧化道路,但精密的所谓‘欧化’语文,仍应支持,因为讲话倘要精密,中国原有的语法是不够的,而中国的大众语文,鲁迅多处称美日语的传达力和日本现代文学的繁荣,反对欧化者所说的欧化,就不是中国固有字,有些新字眼,新语法,是会有非用不可的时候的。”

同类推荐
  • 珠光翠影:中国首饰史话

    珠光翠影:中国首饰史话

    朦胧中芳香飘来,纯洁如水月夜白,细寻找,山崖小花独自开,泉涧霜草衰,风雨吹不败,东方即白斜雾霭,冬雪融化春徘徊,馥艳轻盈云绿黛,满山满谷花盛开,微笑中,人人钗头有花戴
  • 古代天文历法

    古代天文历法

    古老的中国天文学从萌茅至今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无论是从天象的观测到宇宙起源的探讨,还是从星象的占卜到历法的推算,都凝结了中国古代人民辛勤的汗水。在漫长的岁月中沉淀下来的是中国古代天文学今世人瞩目的辉煌成就,中国有世界上早的太阳黑子记录、早的日月食记录、早的彗星记录等等。在历法方面,自秦汉以来,中国出现了一百余种古历,实属世界罕见。《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天文历法》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古代天文历法的有关内容。具体内容包括:古人眼中的天地、奇异神秘的天象、星象和占星、古代历法、杰出的古代天文学家等。
  • 少城轶事

    少城轶事

    本书介绍了成都的历史文化遗存和底蕴:街道、桥梁、河流、公馆、饭店、寺院、商铺、吊脚楼。甚至是一段老城墙。
  • 民间演艺

    民间演艺

    我们就是要通过彰显我国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保持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与特征,维护中华文化的本土化和多样化,这是具有伟大战略意义的事情。而对于每一个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来说,可以通过本书充分认识中华民族的辉煌文化,学习民族先人的聪明才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更加热爱祖国,热爱民族文化,并能够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进行新时代的文化创新和艺术创新。
  •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第10辑)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第10辑)

    李怡、毛迅主编的《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第10辑)》汇编了当代文学研究名家的精辟论述,系统地对这个命题进行了阐述。栏目有“现代文学与现代文化”、“文学史新论”、“巴蜀文学重读”、“对视与争鸣”、“现代中国文学档案”等。
热门推荐
  • 愁容骑士

    愁容骑士

    他们阴郁,忧愁,他们渴望女人,他们想过正常人的生活,但却不可能。因为他们是特殊的人类一群。他们是浪漫派最后的骑士。,一群患了性饥渴的健康男儿。一群被性压抑深深煎熬的剽悍汉子。在亘古的漠漠荒原上,他们像公骆驼发情那样追逐异域女子,嘴里发出“咻咻”的可怕叫声
  • 做完美女人,品完美生活

    做完美女人,品完美生活

    作者在本书中讲述了做成功女人的12条修炼法则,教女人如何读懂自己、读懂生活,会让你在感受完美修炼真谛的同时享受到阅读的愉悦。,是女人一辈子的修行;过完美生活,并让你在学习如何自我修炼的过程中变成日渐完美。优美的文字,做完美女人,富含哲理的故事,女人一辈子的梦想。日趋成功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美人要逃宫:甘做花魁不为后

    美人要逃宫:甘做花魁不为后

    【本故事纯属虚构】惑世花魁顾怜薇,仅凭一手好琴便使男人为她散尽千金,钱途无限量。可在老鸨计划将她的价值推至顶峰时,她却偷偷落跑了。沈御轩,笙月国太子,他并非皇帝的长子,却深得皇帝的宠爱。当初的花魁无意间成了邪魅太子爷的贴身丫头,她杯具的人生才正式开始……
  • 夫君谋

    夫君谋

    垂髫初识,总角知约,豆蔻疏离,十八结发。我的夫君安锦,是杞国女子心目中的最佳情郎。在我不得不守着这块肥肉,与各色豺狼虎豹进行艰苦卓绝的肉肉护卫战之后,终于明白了一点:与其左防右藏,还是吃吞下腹最安全。一段腹黑女的觉悟史,一条腹黑男的淡定追妻路。数天下腹黑人物,还看此朝。
  • 店长必备手册

    店长必备手册

    全书分为店长的素质、职责与形象,员工管理,团队管理,促销管理,顾客关系管理,店面日常运营管理,物品采购管理,店面卫生管理,店面安全与防损管理,设备管理与财务管理等几大部分,以管理实务、工作方法、工作标准、工作规范、管理制度与管理表格等实用工具的形式,全面而具体的呈现了店长日常操作与管理的要点。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我是推销王:世界上最神奇的60个推销定律

    我是推销王:世界上最神奇的60个推销定律

    有这么一个事实:世界上80%的富翁曾经是推销员。推销员作为一种职业,既能充分发挥个人能力,又能充分实现个人价值。然而,如何在推销工作中掌握真正的技巧,成为真正优秀的推销员,却是长久困惑广大推销员的问题。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两者之间的巨大差异呢?显然不是天资,关键在于技巧!你要和成千上万的、形形色色的客户打交道,还要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的变化。如果没有扎实的基本功,没有娴熟的推销技巧和高明的推销手腕,就很难在复杂的市场上取得成功。本书由崔希希编著,正是为那些准备从事推销工作或已经从事推销工作的人们量身打造的推销宝典
  • 重生之契约新娘

    重生之契约新娘

    如果上帝给你一次重生的机会,平白无故给你三百万,“赐予”你一个万人迷的老公,你会要不要?当然要!眼看着快要奔三的蔡梦君,没钱没青春,每天被家人逼着去跟形形色,色的男人相亲。一次偶然的机会让她回到七年前,她从一个大龄剩女摇身变成一个年轻美少女。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清宫情空净空

    清宫情空净空

    管它宫廷诡谲,任凭风起云涌,只愿留在心爱的人身边,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哪怕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也甘之如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