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20100000011

第11章 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学科基础(1)

跨文化传播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主要与哪些学科密切相关?古迪昆斯特认为,跨文化传播的理论来源大致有三个:一是扩展传播学的理论而形成跨文化传播理论;二是借助其他学科的理论形成跨文化传播理论;三是在对跨文化传播进行特定研究的基础上发展的新理论。这实际上是从跨文化传播理论形成历时角度看待问题。孔德认为跨文化传播有民族志、民族中心主义和公平三种传统。这是从跨文化传播研究方法和现实切入来分析。吴予敏认为跨文化传播研究主要来源于社会学、文化人类学、心理学和修辞学的学术传统。这主要是从研究视角看待跨文化传播学。孙英春认为与跨文化传播接壤的学科很多,其中影响较大的有社会学、人类学、语言学、符号学、心理学、文化学、哲学、历史学、管理学等等。孙英春认为这是从传播学视野分析,但我们认为这是从跨文化传播研究的相关理论角度分析,即学科基础的角度分析,接近于古迪昆斯特所说的借助其他学科的理论形成跨文化传播理论。

任何学科都要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根据特定的研究对象,从特定的研究角度形成自己的学科特性。从学习、理解和运用跨文化传播学的角度出发,从层级关系来看,我们认为跨文化传播学的学科基础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最为密切的传播学,这是跨文化传播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出发点。二是文化学。从本质上讲,跨文化传播不是文化传播,跨文化传播学研究的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在信息传播过程中文化因素对于互动的影响及其控制。在跨文化传播中文化及其影响是主要研究对象,但它肯定不是传播的主角,它是在追求有效传播框架内的研究对象。借用现代通信理论的视角,就是社会通信中的文化“噪声”的结构、方式和控制。而不同的文化及文化关系的研究,要借助文化理论。三是哲学。这里主要还是指人类认识论从主客观二元对立走向主体间性的统一的哲学思想。四是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等相关学科。

$第一节 跨文化传播学与传播学

一般认为,跨文化传播是传播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如前所述,根据国际传播协会截至2008年3月的分类,传播学研究主要有18个学术分支:信息系统、人际传播、大众传播、组织传播、跨文化传播、政治传播、教育/发展传播、健康传播、传播哲学、传播与技术、流行传播、公共关系、女性与传播、传播法律与政策、语言与社会互动、图像传播研究、新闻学研究、全球传播与社会变迁。

对于跨文化传播学的学科归属似乎没有多少争议,但作为一门分支学科,跨文化传播学是运用传播学的基本理论,以有效传播为前提,对于信息传播动态过程中,文化因子的影响及其互动的研究。因此决定了跨文化传播学在传播各个环节独特的研究视角。

跨文化传播学对传播学基本理论的运用,重点在跨文化传播的“互动”关系上。从根本上说,和其他人文社会学科一样,传播学是对人和社会现象的一种特殊研究视角。同样是社会现象,当代语言学从语言角度研究语言与社会的关系,文学从以语言文字为符号的艺术形象角度研究文学与社会的关系,美术从以线条、色彩、构图为符号的艺术形式角度研究艺术与社会的关系。传播学是研究人类如何运用符号进行社会信息交流的学科。人是社会性动物,而这种社会性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互动,从人的社会性意义上讲,可以说人类一切行为都在互动中进行,包括人自己的自我互动。因此瓦茨莱维奇深刻地指出“人不能不传播”。传播学正是讨论研究人的本质特征,并以此为切入点广泛地涉及人类社会活动的方方面面。传播学是从人与社会互动影响的角度研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所以互动是传播学的根本。这样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众多中文的传播学著作总是首先要讨论communication的“互动”本质。严格地说,传播学在介绍到我国时,把communication翻译为“传播”是不准确的,至少不妥帖。在中文里,“传播”一词并没有双向互动的含义。因此在不同的领域对communication有不同的翻译和使用,如语言学、外语学界多称为交际,企业培训常称为沟通,拉里?A.萨姆瓦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一书尽管多译为“跨文化传播”,但也有译为“跨文化传通”,似乎都是在为汉语翻译“传播”一词纠偏。这也表现出跨文化传播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来自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对其不同的理解和切入角度。

霍尔指出:“文化即传播。”这是描述文化的动态存在方式,但也说明了文化与传播的密切联系。广义的跨文化传播存在于一切传播活动中。反过来,从文化差异的角度说,一切传播都是跨文化传播。只要人们互动沟通就会有文化关系及其影响。在全球化时代,“地球村”的“村民”们也“不能不传播”,这导致学者们更加关注不同民族在传播互动中文化的影响,以及导致这种影响的文化关系等各种因素。

因此跨文化传播研究主要还是在传播学理论框架内,对传播各种构成因素进行研究,其至少包括以下一些方面:传播主体的文化属性、传播客体即信息结构与文化结构研究、传播对象的文化属性、传播媒介特性、传播方法以及传播环境等。

由于跨文化传播研究传播中文化的影响及其控制,对以上这些内容都主要从文化角度切入。如传播学对传播主体的认识往往是信息的发出者,与传播对象相对。在跨文化传播理论中,传播主体当然也是信息的发出者,但也是传播的接受者,与对象互为主体。更重要的是,复数的传播主体被看作是一个相互有差异的文化集合中的文化个体。又如传播载体也即信息,在跨文化传播研究中是作为信息的文化附加,其中包括个人或群体在特定传播中的文化变异、信息结构方式等,而且更多地是作为多维意义空间来研究。

跨文化传播对传播中主体的文化关系至少有三种理解,这从跨文化传播的英文表述可以反映出来,即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和Transcultural communication。这三个词组在汉语中都是“跨文化传播”,但在具体语境中有不同的偏重意义。前缀cross-的实词cross在英文中是十字架、十字形、交叉、越过、跨骑等意,Crosscultural是指跨越不同形态文化,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侧重不同文化型式的交叉沟通。inter-是一个前缀,意为之间的、相互的,intercultural指在不同文化之间的。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目前被传播学、文化学普遍采用。侧重于不同文化内部或内在的结构层面的沟通对话。前缀trans-表示横穿、横断、通过、在(到)……的另一边、超越。Transcultural指在多种文化之间的超越。TransCultural Study多从宏观的哲学层面研究,从不同文化深层结构出发,融合贯通,从而获致新的文化理论。Transcultural communication偏重于通过平等对话,不同文化沟通、再创造一种新的文化。

传播学是人类利用符号进行沟通并体验意义的基本理论。跨文化传播学作为一门分支学科已经深入到人类传播的各个具体领域,并反过来深刻地影响到传播学的基本理论。建立传播学理论是为了说明传播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从而指导人们更好地进行传播。但是建立在大众传播基础上的传播理论随着各分支学科的研究,总在不断地丰富、修订甚至改变。例如关于传播一词本身,国内比较权威的解释是: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信息是传播的内容。传播的根本目的是传递信息,传播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通过有意义的符号进行信息传递、信息接受或信息反馈活动的总称等等。这的确比较适合于大众传播。诚如德国哲学家克劳斯所说:“纯粹从物理学角度而言,信息就是按一定方式排列的符号序列,但仅此一点尚不足以构成一个定义。毋宁说,信息必须有一定的意义……由此可见,信息是由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体。”但是跨文化传播研究证明,信息所承载的意义是传播者和受众共同建构的,传播当然要传递信息,信息的意义尽管蕴含传播者的意图,但并不是仅仅由传播者单方面赋予,而是被共同建构而成。在这个意义上说,传播就是传播者双方的意义建构的过程。经典的传播学理论看重传播的双方互动,但更多地还是理解为信息的授受和反馈,而非意义建构本身。尤其是认为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共通的意义空间,意味着传受双方必须对符号意义拥有共通的理解,否则传播过程本身就不能成立,或传而不通,或导致误解。”这在同一文化内部都不一定如此,更不要说跨文化传播了。而且传播中的所谓误解是一种很正常的意义建构方式,且不说“一切阅读都是误读”。所谓误读,论者认为是指与传播者企图传递的意义有偏差甚至相反。不能否认传播者传递意义,但所谓误读是相对于“正读”而言,事实上,所谓正读并不存在。

除了传播学基本理论外,跨文化传播研究也与传播学其他分支学科有着密切联系。例如人际传播对于语言的社会性研究,有些甚至直接来源于其他分支学科的研究成果。如查尔斯?伯格对于人际传播的不确定性削减理论,这项理论关注自我意识的对他人的了解。客观的自我意识表现为自我控制,在人际传播中通过反馈情况控制自己的行为以适应对方。而对他人的了解是不确定性削减理论更为关注的。人们在遇到陌生人时会对对方的交际能力、行为方式、交际目标和策略规划等产生不确定性,同时产生削减这些不确定性的愿望和倾向。于是在交际中根据自己的目标和所获取的对方信息制定交际规划,并采用积极的吸引力、归属感等实现规划,主要的还是通过获取与不确定性有关的内容的信息,不断对交际可能的结果进行评估,最终消减不确定性。不确定性与交际双方的距离成正比例,削减不确定性程度与吸引成正比例。古迪昆斯特把伯格人际传播的不确定性削减理论引入跨文化传播研究领域,发展出焦虑——不确定性管理理论。古迪昆斯特等人发现几乎所有的文化在关系之初都进行削减不确定性工作,而且不同文化在削减不确定性时采取不同的方法。古迪昆斯特还对文化归属感的程度与焦虑情绪的关系,对交际前景的评估与焦虑情绪的关系,以及对对方文化的了解掌握状况与焦虑不确定性的关系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他还对跨文化传播涉及的自我概念、动机、对陌生人的反应、社会分类、情景化过程等作了详尽的理论阐述。其他如从布朗、列文森等人际传播语用研究的礼貌原则和戈夫曼等人的“自我展现”理论中,由汀?图米发展出的“面子——协商理论”等。

不过总的说来,跨文化传播学作为传播学的一个分支,它在基本原理上与传播学一致,并主要在传播学研究的理论成果上丰富和发展,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学习研究跨文化传播学,要具备较好的传播学基础。

跨文化传播学是传播学的一个分支,这也意味着它与具体传播活动有更加密切的联系,相对于传播学的抽象来说它更加具体。特别是由于全球化在社会生活中的深刻影响,当代跨文化传播除了在传播学理论中获得源泉外,在当代哲学社会科学其他领域也直接得到启发和教益。

$第二节跨文化传播学与哲学

传播是传播者之间的社会互动,而跨文化传播更加强调传播者的对等理解。文化根本地关涉价值观、本体论问题,文化之间的理解在根本上也就自然是价值论、本体论的问题了。跨文化传播的理解不是主体对客体的理解,而是主体之间的理解,不是主体性,而是主体间性。上节所讨论的对于跨文化传播无论是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或者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还Transcultural communication,其共同之处是对于文化关系的对等理解前提。

起源于大众传播的经典的传播学理论中,把传播主体分为传播者和受众,其间实际上潜隐了主客观二元对立的意蕴。受众理论起源于大众社会理论,它把大众看作广泛的接受传播信息的大众,受众规模庞大,异质而分散,但作为接受对象可以忽略其异质性而看作同质的群体,并且有流动性和无组织性;与大众相对的是少数居于支配地位的权力精英。在传播学或者准确地说,在大众传播学中,受众就是大众,他们居于话语权力之外的被动地位,是“被传播”对象。所以早期传播研究中的传播效果研究理论就有“子弹论”、“皮下注射论”和“靶子论”等。虽然传播学的受众观后来发生了变化,但无论是群体观、市场观还是权利主体观,乃至于使用满足理论、说服理论等,对于传播关系的二元对立观并没有发生本质的改变,都是以主客观二元对立哲学观为基础的。

一般认为,古代哲学注重的是本原论/本体论,近代哲学注重的是认识论/知识论,到20世纪(现当代),哲学注重的是语言。西方哲学史上所谓三个向度、两大转向的说法非常流行。西方哲学每个阶段的研究方法和研究重点不尽相同。本体论阶段哲学研究从人的视域之外探讨客观世界的本原问题;近代认识论哲学以主体的认知视角看待客观世界,试图统一主客二元对立的世界;到了语言论即语言哲学阶段试图运用逻辑分析方法通过语言来透析人的概念结构,进而认识客观世界。

同类推荐
  • 鱼凫文化论:首届温江鱼凫文化高端论坛文集

    鱼凫文化论:首届温江鱼凫文化高端论坛文集

    论文集包含方位系统与古蜀文化、鱼凫文化总论、鱼凫文化与考古遗存、蜀王鱼凫与历史文化、鱼凫文地理与名号考论、鱼凫文化与田园城市、鱼凫神话与传说掌故、等几部分,共收录42篇研究文章。
  • 世界最具神奇性的探险故事(1)

    世界最具神奇性的探险故事(1)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华夏先声:正说中国古代文明

    华夏先声:正说中国古代文明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曾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为人类文明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从秦汉建制、隋唐盛世、宋元之治,一直到明清之际,中华文明在世界上一直居于领先地位。中国文明延续发展至今,不但创造了丰厚富足的物质文明,还创造成了博大精深的精神文明。这一切成就不但泽被了华夏子孙后代,而且也是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
  • 山西民俗

    山西民俗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剌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 宁夏历史地理变迁

    宁夏历史地理变迁

    《宁夏历史地理变迁》是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五十周年大庆献礼项目 ——《宁夏历史文化地理》丛书之一。按照历史地理内涵的要求,把宁夏 的地理沿革、疆域变迁、政区演化,以及长城、雄关、重要地名的出现, 还有山脉、河流、湖泊等方面的内容做了系统介绍。从宁夏远古地理环境 和石器时代人类文化遗址写起,沿着王朝兴替设章分节逐一进行介绍,注 重史料价值结合地方特色,还特别将宁夏省解放后一直到宁夏回族自治区 成立,以及最近几年_的行政建置与区划变动一一做了记录。
热门推荐
  • 瓜坏,籽不坏

    瓜坏,籽不坏

    《瓜坏,籽不坏》所收作品,多为往事旧话。所涉猎的人物,有帝王将相,历史伟人,也有贩夫走卒,才子佳人,市井百姓。书中的故事,有些来自民间传说;有些借助于地方掌故;有些演绎了江湖段子;有些纯属于作者道听途说,做了艺术加工。但,每个故事都讲得妙趣横生,跌宕起伏,神乎其神!每个故事的背后,或正直或邪恶或清廉或贪婪或惊奇或趣然,皆不乏对生活哲理的探求与陈规陋俗的贬抑。作者以小说家的语言,把玩这些故事,其文字简约,笔法娴熟,开阖有度,节奏轻快,读来如品茶饮酒,颇具韵味。
  • 海水太咸

    海水太咸

    方达明,在文学期刊发表中短篇小说几十篇。短篇小说《出走》获第八届美国新语丝文学奖三等奖。小说《婶婶》获第九届美国新语丝文学奖,短篇小说《我的土豆》获第四届林语堂文学创作奖。短篇小说《气球》获台湾第33届联合报文学奖小说评审奖。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腹黑殿下魔恋懒甜心

    腹黑殿下魔恋懒甜心

    安小懒是睡神一枚,懒虫一只!可是碰上他们她就不淡定了,被误会成为女性公敌,被强迫成为女佣,她的生活变得一团糟。一个好搞定,可是两个、三个、四个呢?冷酷腹黑男冷墨颜、花心腹黑男花弄影、温柔腹黑男沐逸夜,帅哥来袭,安小懒你要hold住啊!--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百事可乐

    百事可乐

    本书是作者老那的中篇小说集,收录了10余篇小说,内容为基层乡村普通百姓的艰难生活,以及基层海关小公务员的琐碎人生和官场日常工作的微妙关系。作者立足自己熟悉的生活,写出了底层人们生活的艰辛,对美好生活的渴求,现实人生的残酷和无奈,官场的载沉载浮……作者的构思巧妙,语言流畅,绘声绘色,很会讲故事,使作品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和可读性。
  • 美人倾国倾城之沧海遗珠

    美人倾国倾城之沧海遗珠

    复仇之火一旦点燃,受尽欺凌的落魄公主;她是才智卓绝,所到之处皆成灰土。一步一惊心。然皇帝父亲深邃却无法言说的爱怜,化敌为友,倔犟少年炽烈而一往情深的热恋,赈灾治疫,受百姓生祠拜祭的河神……深宫如棋局,能否将她冻结的心融成秋日里的缓缓溪流,知人善任的君侧第一谋士;她是点石成金,让山茶花沐寒而开,她是生于冷宫,在海阔天空里绽放出一片云淡风轻?,最受奴仆敬重的主人;她是官印经典。宫闱倾轧使她蒙冤入狱,夺储之争又令她错嫁他人
  • 做人不要太张扬

    做人不要太张扬

    低调做人,不张扬是一种修养、一种风度、一种文化、一个现代人必需的品格。没有这样一种品格,过于张狂,就如一把锋利的宝剑,好用而易折断,终将在放纵、放荡中悲剧而亡,无法在社会中生存。不张扬就要自我束缚,将个性引到正确的方向上来,而不是固步自封。要真正做到“风临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度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 ”的境界,才能在激烈竞争的社会走向通往成功的阳光大道,示人以弱乃生存竞争的大谋略,低姿态是收服人心的资本,藏锋是一种自我保护,藏而不露也是一种魅力。过于张扬,烈日会使草木枯萎;过于张扬,滔滔江水将会决堤;过于张扬,好人也会变得疯狂。
  • 王爷太无情:王妃患上失心疯

    王爷太无情:王妃患上失心疯

    一包藏红花,否认了她对他付出的一切,她所有的爱。<br/>那日,地牢中,她浑身是血的看着他,冷淡的说:“一命还一命,够了吗?”<br/>他鹰挚的眸子,深邃的看着她被鲜血染红了的裙子,润红的薄唇吐出阴冷的话语。<br/>“东方连夕,你以为这样就够了吗?你害死了本王的一个孩子,如今又害死了本王的另外一个孩子,你以为这就是一命还一命吗?不,你欠本王两条命,即使用你的命来还,都不够。不要妄想自杀,如果你自杀了,本王就将青鸟丢给后院里的那几条藏獒。”<br/>????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有妻如何

    有妻如何

    媒婆牵线这件事,如果干得好,就叫“非诚勿扰”;睡觉这件事,如果干得好,就叫“盗梦空间”;父亲这件事,如果干得好,就叫“吾父李刚”;妻子这件事,如果干得好,就叫——何天莲。情节虚构,切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