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19600000043

第43章 鱼凫文化的地名佐证(1)

顾平

地名是人类赋予不同地域的称谓,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一种语言文字表现。

地名是对不同历史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反映。地名不仅能为政区设置提供重要依据,而且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不同历史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历史文化渊源,起到识往鉴今的作用。

通过地名研究丰富鱼凫文化研究,使地名研究成为鱼凫文化研究的一种手段,由地名发现研究线索,拓展研究思路,让地名在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建设温江、发展温江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温江地名与鱼凫文化

温江地名记录了温江悠久的历史,是观察温江历史的窗口。有的地名反映了温江历史上的一些重要历史事件,是对温江悠久历史的印证,为人们提供了认识温江历史的重要依据。

成都市温江区地理环境优越,历来是天府之国的“风水宝地”,素有“金温江”之美誉。这里历史悠久,文化积淀非常丰厚,尤其引人注目的是闻名四方的鱼凫城,还有古蜀鱼凫氏的传说和灿烂的古蜀文明历史。温江地名中有不少与鱼凫文化有关的地名,成为了鱼凫王朝及鱼凫文化的佐证。最早踏上温江这片土地的先民,留下了这片土地上最早的坐标名称:鱼凫桥、古城埂、大墓山、小墓山、八卦山。四千年多前,鱼凫部落创造的古蜀文明,通过这些地名代代相传,永留世间。

这是先民的脚步停留的地方,是观察温江历史的窗口,也是古蜀历史鱼凫文明的佐证。

(一)直接与鱼凫文化有关的地名

1.鱼凫城

俗呼“古城埂”,位于万春镇直属村和报恩村间,清乾隆《温江县志》、清《嘉庆一统志》、清嘉庆《温江县志》和民国《温江县志》均有关于鱼凫城的记载,都说该址“在治北十二里,相传为鱼凫王都,其遗址犹存,乡人呼为古城埂”。清《四川通志》卷二六“温江县”下云:“鱼凫城在县北十里,相传古鱼凫氏所都。”《宋诗纪事》卷四四“观古鱼凫城”诗云:“野寺依修竹,鱼凫迹半存。高城归野垄,故国霭荒村。古意凭谁问,行人漫共论。眼前兴废事,烟水又黄昏。”

温江鱼凫文化的史籍及传说不仅非常古老,而且在相当程度上已经得到考古学成果的印证。经考古证实:鱼凫城建于4500年前,是鱼凫王朝的都邑。整个城池呈现不规则的六边形,面积40万平方米,有一古河道经西北城垣缺口和东南城垣缺口流经城内,城垣现存最高处距城内地面约2米,宽12~30米,现今城内地面约高出城外地面0.3米。城邑面积最大的鱼凫城,是当时成都平原上诸族群聚落分布格局圈中最显著的中心城邑。

1985年7月,鱼凫城遗址经成都市人民政府批准为成都市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二批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2.鱼凫王墓

位于寿安镇火星村,相传为鱼凫王墓,俗呼“大墓山”。扬雄《蜀王本纪》云:“蜀王之先,名蚕丛,后代名曰柏灌,后者曰鱼凫。此三代各数百岁,皆神化不死,其民亦颇随王化去。王猎至湔山,便仙去。”《李太白集分类补注》卷三注引《成都记》云:“鱼凫治导江县。尝猎湔山,得道,乘虎而去。”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说:“鱼凫城县北十里。相传古鱼凫所都。”清嘉庆《温江县志》卷五载:“大墓山,邑北二十五里,相传为鱼凫王陵墓,人呼大墓山。”民国《温江县志》均与此载同。清代王侃凭吊鱼凫王墓,写下《大墓山怀古》:“湔水滔滔送远天,鱼凫踪迹久茫然。但闻仙去乘斑虎,不肯魂归作暮鹃。万古衣冠沉土壤,一朝宫殿剩桑田。欲寻故老谈兴废,大墓山前霭白烟。”《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词典》(以下简称《地名词典》)在“吴家场”词条中说:“场南有古迹鱼凫王墓。”

1985年7月,经成都市人民政府批准鱼凫王墓为成都市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

该墓坐南向北,成长方形,占地3千多平方米,墓高5米。由于当地农民开荒生产,墓周已成田地。

3.鱼凫王妃墓

小墓山,在大墓山北约一公里处寿安镇境内,相传是鱼凫王妃子的墓地,为温江区文物保护单位。《温江县志》也有明确记载。现已成平地,但较周围略高,遗址隐约可辨。

4.柏灌王墓

位于寿安镇长青村,相传为古蜀王柏灌(亦作“柏濩”)之墓,俗呼“八卦山”,“八卦”系“柏灌”讹音。今都江堰市有地名灌县、灌江、灌口、灌坂。因此,蒙文通先生论之曰:“灌江、观坂又宜为柏灌之治。”据民国《温江县志》卷二载,“在治西北三十里清远场西一里”。墓地方圆4亩,墓高3米。墓地附近地面有古磴八处,略像八卦形,故俗称“八卦山”。在八卦山西,原有一座八卦桥,桥亭立有石碑一座,八卦桥和桥亭均已不存世。由于当地农民开荒生产,现仅存一圆形土丘。

1985年7月,经成都市人民政府批准柏灌王墓为成都市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

(二)间接与鱼凫文化有关的地名

1.鱼凫桥:位于温江、郫县交界处,相传鱼凫王曾在此处架桥。《地名词典》载:“鱼凫桥,清代在鱼凫城遗址北建鱼凫桥,地以桥名。”

2.鱼凫村:鱼凫桥所在地,因鱼凫桥得名。

3.鱼凫镇:1940~1953年城区联保更名为鱼凫镇,现为柳城街道。

4.马坝江:相传鱼凫王曾在江上处架桥。

古蜀王国崇尚大石文化,对原来居住的大山十分怀念,对石头情有独钟。古蜀先民在温江也留下的大石文化遗迹,下列地名则保存了大石文化的点点滴滴。

5.石牛村:属和盛镇,1981年以境内农田基本建设中掘出过石牛,故名。嘉庆《温江县志》卷十三《地名录》载:“石牛,约高二尺,横距新开江岸,与石鼓隔江相对。尝夜间出,践踏禾苗,因击断其首,遂不复出,今犹存其大段。”

6.石鼓桥:在和盛镇王家庙,现已无存。嘉庆《温江县志》卷十三载:“石鼓,邑东十四里王家庙有石鼓,约高二尺,其形微圆,与石牛隔河对峙。前人掘之丈余,雷雨交作,自是无敢掘者。古人相传有石牛对石鼓之谣。”

7.天牙石:民国《温江县志》卷十三载:“在金乌池西北有天牙石。其石入地不知几许,高六尺余,周围五尺余。有掘之者,风雷骤作,明末兵燹后无存。”清代温江人葛云际作诗《过天牙石有怀》:“何处飞来物,灵巧夺天工。迹存千古盛,石比半通铜。莫计今时日,常多古雨风。可怜兵燹后,无复辨西东。”

8.金乌池:嘉庆《温江县志》卷十三载:“金乌池,邑西一里。唐高宗曾梦金乌集于西川水上,遣使访至此,见乌三足金色,浴于此池。岸有石笋二枚。”金乌池是温江历史上八景之一“金乌对玉兔”。金乌池,现已无存,现有金乌街因曾有金乌池得名。

9.石虎坝:乾隆《温江县志》、《邑境图》有载。在大墓山西北,可能是当时墓旁有石虎,寓鱼凫王“乘虎而去”。

这些地名是鱼凫部落在温江建立鱼凫王朝的佐证,温江是鱼凫王朝的兴盛地,鱼凫文化的立足点,鱼凫文化在温江熠熠生辉。那么,鱼凫部落来自何方,最后向何处而去?外地与鱼凫有关的地名或许能够给出一个答案。

二、外地地名与鱼凫文化

(一)温江周边与鱼凫文化有关的地名

鱼凫部落活动的范围不仅限于温江,他们广泛活动在都江堰、彭州、郫县、双流、广汉,在地名上留下了一定历史印记,在当地留下了若干遗迹,流传着若干有关其史事的古老传闻。所以成都平原至今还留下不少带有“鱼凫”及与鱼凫有关的地名。

1.导江县

唐人卢求《成都记》记载:“鱼凫治在今导江县。”宋人罗泌《路史?国名记》也说:“鱼凫治导江县。”今都江堰市聚源镇有导江铺、导江村。《地名词典》“都江堰市”释文载:北周天和三年于今灌口镇置汶山县,唐武德元年改名导江县。所以导江县是唐代才出现的地名,相当于西汉扬雄《蜀王本纪》中的湔山及其山前地带。

2.湔山、湔江

湔山、湔江是鱼凫部落活动过的重要地方。《蜀王本纪》载:“鱼凫田于湔山,得仙。今庙祀于湔,时蜀民稀少。”

湔山,一是都江堰左岸的玉垒山。《华阳国志》注云:“湔山,在灌县境内。四时积雪,故称玉垒。”二是龙门山中段茶坪山古称湔山,又名龙山,其山前的江称湔江。古时湔山范围非常宽广,几乎整个龙门山北段均称湔山,后来才南北分段,分别改称为岷山和茶坪山。

湔江,沿龙门山北段,在北川、彭州、都江堰等地,先后均有湔江之名。彭州湔江直至今日尚保留这个名字,出山后改称鸭子河,流经三星堆遗址,是沱江一级支流。古时,水以所出之山而命名。在庞大的古湔山,也就是在龙门山北段范围内,几乎遍地都有“湔”。彭州、什邡、都江堰等地均有湔氐村。

鱼凫王在湔山定居,发展农业。鱼凫王到了这里曾经停顿下来,开垦土地并过了一段较长的田园生活。鱼凫王田猎于湔山的时候,便升仙而去。蜀国人十分想念他,还在湔山建祠祭祀这位蜀王。鱼凫族从湔山—导江—温江,最后在温江形成核心都邑。

3.郫邑、瞿上

《华阳国志》叙鱼凫氏条下云:“后有王曰杜宇,教民务农……始治郫邑,或治瞿上。”《蜀王本纪》说:“望帝治汶山下邑曰郫。”

在古蜀语中,“郫”这个词本身就有低下之义。“郫”系泛指而非确指,泛指岷山以南的广大地区。“邑”字甲骨、金文多见,从口,作安居之形,许慎《说文》释为“国也”,但“邑”与“国(都)”是有本质区别的。

所以蜀族本居于岷山,徙居成都平原时,第一个集中的居邑就是“郫邑”。此“郫邑”可能就在温江,而郫县是鱼凫王之后的杜宇王的“郫邑”。 刘少匆先生在《雾中王国——神秘的三星堆》中说:“合符汶山下为郫邑的,则为彭州磁峰镇称小郫的地方,这就是鱼凫氏故地。”嘉庆《彭县志》卷一亦说:“邑号小郫,产多嘉种。”

李绍明认为杜宇氏从江源进入成都平原卑洼之地,营建居邑,控制了鱼凫氏统治区域,是其“王蜀”之标志。“郫邑”就是“卑邑”,杜宇的国家(政治中心)仍然在“瞿上”。

瞿,《说文解字》卷四云:“鹰隼之视也。”上,高也。鹰隼居于上而俯视低下之物,即瞿上。瞿上作为地名及古蜀国之都城最早见于东晋蜀郡江原人氏常璩所著《华阳国志》。无论是蚕丛氏所都瞿上,抑或是柏灌都瞿上,还是杜宇“或治瞿上”,但最有可能是柏灌氏都瞿上。

徐亮工认为,瞿上为古蜀人由岷江上游的山区向成都平原的低地发展过程中,由柏灌氏所建之都;鱼凫进而至三星堆,发展出一支文明程度极高的青铜文化,但不知何故,这一文化突然中断;至杜宇,发展了初等农业,其统治在郫邑与瞿上间转换进行。

瞿上在哪里?现在至少有四种说法,一是广汉三星堆,二是在彭州,三是在双流,四是在温江。不少专家认为瞿上在彭州新兴镇。

4.都广、广都、成都

同类推荐
  • 惊鸿一瞥

    惊鸿一瞥

    这片曾被儒教文化遗漏了的土地,为你深入了解西部打开沉重的大门。,她恣意挥洒着无穷无尽的欲望与渴求……著名作家高建群,在雀跃。还历史以本貌,建言,饱受风吹雨打,干旱饥馑,在呼嚎,给政府决策部门以提醒,在欢笑,在悲泣,给西部“淘金者”以建议,以《最后一个匈奴》式的历史感与洞察力,还现实以真实。为中国西部大开发鼓呼,以一个文人的视角,撩开中国西部神秘的面纱
  • 中国文化一本通

    中国文化一本通

    《中国文化一本通》从文学、艺术、宗教、哲学、改治、教育、习俗以及人们的衣食住行等十五个方面入手,选择人们喜闻乐见,又具有中国文化代表性的主题,以严谨科学的态度,全面地介绍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知识。《中国文化一本通》涉及的知识面广,是读者了解和掌握中国文化的实用案头必备书。
  • 三教九流全知道(超值金版)

    三教九流全知道(超值金版)

    本书浓缩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精髓和发展脉络。以及古今各阶层群众的生存状态,并试图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无论是对个人层面的修身养性,还是社会层面的治国安邦,尽力展现古代东方文化的思想精髓,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书以豁达恢弘的气度、悲天悯人的情怀,向读者展开一幅中华文明的画卷;同时以凝练的笔触,本书内容丰富、涵盖面广,着力阐述古代中国文明是如何哺育出中国宗教和哲学传统的。本书加入了许多有意思的“文化常识”板块,力求在有限的篇幅中,希望读者在轻松阅读中有所收获
  • 学国学,用国学

    学国学,用国学

    本书紧紧围绕“本领”和“能力”,通过分析国学与现代社会的一系列问题,让领导干部能够清楚地了解国学知识,学会用国学知识中的精髓来分析当今社会出现的问题,懂得用国学知识来提高自身执政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性。可以说这本书所讲的内容,把握住了时代发展的脉搏,点明了国学精髓的所在,开创性地把当今社会的突出问题与国学联系起来进行探究,是一本既讲得时尚,又要讲得明白;既讲得有深度、有层次,又讲得很管用、很实用的国学经典书籍。
  • 中国古代乐器

    中国古代乐器

    古人认为声音是圣洁的,音乐可以洁净人的思想、灵魂,创作和谐的音乐就是要和谐地使用“八音”,所谓“八音”就是指分别由青铜、石头、陶器、木头、竹子、蚕丝、葫芦和皮革制成的金、石、土、木、竹、丝、匏、革八类乐器。中国古人是按照乐器制作的材质来区分不同的乐器,正是这些看似简单却凝聚了无数古人卓越智慧的乐器,在历史的深处。
热门推荐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广告是怎样产生的

    广告是怎样产生的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
  • 北大文学课

    北大文学课

    生活中从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上百篇古今中外最佳美文,完美再现语言魅力,让你在诗词文章中邂逅一段纯美感情,于戏剧故事里领略几番悲欢离合。从北大走出了数不清的文学大家,他们博古通今、指点江山,对文学有着独到的见解。本书收录了众多优秀文学作品,内容涵盖古今中外,体裁涉及散文、诗辞、小说、戏剧。在北大学者的点评中,我们学习百家古文,重温民国美文,阅读国外经典,于文字中领略生活之美。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悦读MOOK(第七卷)

    悦读MOOK(第七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 诗学第四辑

    诗学第四辑

    一种诗歌观念的形成和固化,除需要有勇气的开拓者之外,一群人甚至几代人的坚守与倡扬更是不可或缺。如此这般,曾经的"先锋话语"亦或"不经之谈",...
  • 宅女宠妃

    宅女宠妃

    【蓬莱岛】社团新坑《王爷,我要嫁你》穿越系列:她只是个胸无大志的人咩,没啥理想没啥愿望,只想做个称职的小人物,能够混吃混喝就行了.自杀的和亲公主身份很适合她啊,疯妃称号不雅,混着用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可为毛命运要改写啊,大人物不是人人都能当的,要有走在刀锋上的勇气+智慧,很抱歉,她没有。
  • 拯救炮灰女配

    拯救炮灰女配

    造孽太多,结果每一世都不得善终。重新经历每一世,陆向东发现自己每一世都栽在女人手上!然后他发觉作为唯一楠竹的自己弥补的方式是——拯救炮灰女配。
  • 钝刀

    钝刀

    李东文, 70后。1999年开始学习写作,以小说及情感专栏为主,曾在《天涯》《长城》《十月》《西湖》《长江文艺》等杂志发表小说,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读者》等转载。
  • 花花酷男有点狂

    花花酷男有点狂

    郭薇妮,豪门的千金,上帝的宠儿。这天,一向循规蹈矩的微妮瞒着家里和同是富家小姐的林枚决定出去Happy一下。“枚姐,我们这是要去那呢?”微妮眨着她的大眼睛,扑哧扑哧的问道。“拜托,微妮,你怎么说也是豪门千金啊,不要这么村好不好。”林枚一副我被你打败的表情,说话的语气也很是无奈。“枚姐,你也知道我爸爸他平时管我管的很严,好不容易他出差去了,我才有空出来玩的。”微妮一说起这个她就郁闷,人家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