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96300000011

第11章 一片全心不可抛,三分话还是要得说(3)

每个人都渴望被理解,尤其是对犯了错的人。如果他已经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你仍然得理不饶人,那么也许就会使他原来的负罪感转化为对你的不满,甚至破罐破摔。而如果你把对他的责备换成一句宽慰理解的话,那么他一定会化自责为奋进的力量。

斯坦丁是美国著名的试飞驾驶员,他在空中表演的特技,令人叹为观止。一次,他从圣迭戈表演完毕,准备飞回洛杉矶。可是,在距地面九十多米高的空中,刚好有两个引擎同时失灵,幸亏他反应灵敏,技术高超,飞机才奇迹般地着陆。

斯坦丁紧急着陆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检查飞机用油。正如他所预料的,他驾驶的那架螺旋桨飞机,装的却是喷气机用油。

斯坦丁立即找到了那位负责保养的机械工。年轻的机械工早已痛苦不堪,一见斯坦丁,更吓得直哭。因为他的过失险些送了3个人的性命。

然而,这时斯坦丁不仅没有对着机械工大发雷霆,反而伸出手臂,抱住维修工的肩膀,宽慰他说:“为了证明你能干得好,我想请你明天帮我的F系列战斗机做维修工作。”

从此,斯坦丁的F系列战斗机再也没出过差错,那位马马虎虎的维修工也变得兢兢业业,一丝不苟。

苛责人,难为人,不饶人,会立时激化矛盾,让双方都站在不能愈越、不能通融的死结上,只有鱼死网破。其实,如果我们把对别人的责备换成一句理解和宽慰的话,那么得到的结果就会截然不同。

假如陌生的侍者给你端来柠檬茶,而你叫的是橘子水,你可以说:“很对不起,麻烦你了。不过我爱喝橘子水。”她将回答说:“不麻烦。”并且愿意替你更换,因为你表示出看得起她。很平常的客气话如:“我很抱歉”、“麻烦你”、“你不介意”、“谢谢你”--这些话常可以减轻人与人之间的摩擦,并且表现出人的高尚品格来。

大多数人在知道自己做错事之后就已经非常后悔、自责了,这个时候他们更需要安慰和理解,而不是指责,如果你能够在安慰中指出对方的错误或不足,不但让对方心里舒服,同时也会非常感激你,这也是建立友谊的好方法。

会说话的人深深懂得有过失的人的心理,往往能在别人出现过失时,出人意料地说出宽慰别人、温暖别人的话,使有过失的人恢复自信和自尊。这样做的效果,是一万句责备的话也抵不上的。

直言不能太坦率,分寸应该掌握好

直言直语是一把双面利刃,而不是一把可以披荆斩棘的开刀山。人际交往中的分寸感是一种智慧和能力,需要不断修炼。说话尺度就是分寸感中最难掌握的,有些人不懂得说话时掌握分寸,因此常常得罪人,不利于人际交往。理论上讲直言直语虽然是一种美好的特质,但是实际上直言直语在现实生活中是行不通的,即使你的直言直语的出发点是好的,你犀利的言语也会给别人造成伤害。

从 前,有一个叫陈直的人,说话直言不讳,不管什么事情他都照实说,以致他不管到哪儿,总是被人讨厌,受到人们的排挤。时间长了,他变得无处栖身、四处游荡。无奈之下,陈直来到一座寺庙,指望着能被收容进去。寺庙住持见过陈直,问明了原因以后,认为应该尊重那些热爱真理,说实话的人。于是,把陈直收留在寺庙里,并安顿下来。

有一天,寺庙住持发现寺庙里圈养的几头牲口已经不中用了,便想把它们卖掉,换点香火钱。可是寺庙住持不敢派手下的小沙弥到集市去,怕他们把卖牲口的钱私藏腰包。于是,寺庙住持就叫陈直把两头骡子和一头驴牵到集市上去卖掉。

来到集市,陈直居然在买主面前讲实话:“这头秃驴脾气又倔又硬,一步路也不想走,和尚们就抽它,因为抽得太多,毛都秃了;断了尾巴的这头骡子非常懒,喜欢躺在稀泥里打滚。有一次,和尚们想把它从泥里拽起来,一用劲,拽断了尾巴;还有又老又瘸的这头骡子呢,如果还能干得了活儿,寺庙住持干吗要把它们卖掉呢?”

可想而知,买主们听了这些话自然不会买陈直的这些牲口了。而且,陈直的这些话很快在集市上传开了,当然谁也不会来买这些牲口了。

无奈之下,陈直晚上又把它们赶回了寺庙。寺庙住持气得火冒三丈,对陈直说:“那些把你赶走的人是对的。不应该留你这样说话没分寸的人!所以,你爱上哪儿就上就上哪儿去吧!”就这样,陈直又从寺庙里被赶走了。

说话有分寸的人知道,“直言婉说”应该是开口的大前提。否则直言直语刺伤人心,哪句话得罪了谁,自己还浑然不知,这必将为自己的人际交往造成麻烦。

有一个笑话:说的是有个人请客,看看时间都快到点了,还有一大半的人没来,心里很焦急,便自言自语地说:“怎么搞的,该来的客人还不来?”一些敏感的客人听到了,心想:“该来的没来,那我们是不该来的?”于是悄悄地走了。

女主人一看这种情况,更着急了,便说:“怎么这些不该走的客人,反倒走了呢?”剩下的客人一听,又想:“走了的是不该走的,那我们这些没走的倒是该走的了!”于是又都走了。

只剩下最后一个朋友,看了这种尴尬的场面,就劝他说:“你说话前应该先考虑一下,否则说错了,就不容易收回来了。”女主人大叫冤枉,急忙解释说:“我并不是叫他们走哇!”朋友听了大为光火,说:“不是叫他们走,那就是叫我走了。”说完,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说话有分寸的人懂得如何保护自己,说话、做事从不锋芒毕露,更不追求完美。因为他们懂得“直言伤人”的道理,而从不会把自己置于危险的境地。

某人认为同事的衣服难看,便马上对她说:“腿短而粗的人不适合穿这种裙子。”结果,同事必定会脸一沉,然后扭头便走。实话固然是实话,但时间长了别人就会对他产生质疑,认为他惯于在人前打击别人,抬高自己,这样就不是什么明智之举。

也许忠直的人会说“实话实说又有什么不对!”但直言相对难免给人太过于鲁莽,锋芒毕露之感,这样不仅会刺伤别人,也会损伤自己。所以,还是要尽量避免直言,把握一下说话的分寸和尺度为好。

并不是所有的话题,都适合拿来直言不讳地讨论,无所避忌地研讨。做人说话要有分寸言语要委婉,要知道过于直言会伤人,让人产生腻烦的感觉,会对日后的人际交往产生很大的阻碍。

看人下菜碟,“人话鬼话”都得说

那些会说话、懂得变通的成功人士之所以受人欢迎,是因为他们能够根据不同的情况、不同的地点、不同的人物,变幻自己说话的语气和方式。如果一个人总是以说教的口气同你的老师说话,如果你总是以傲慢的态度同长辈说话,如果你总是以咄咄逼人的言辞同朋友说话,那么你注定是不会受欢迎的。

张业务员:“多长时间没联系了,你这死人最近忙什么呢?连个电话也没有。”

宋代理:“那你小子怎么也不给我来电话呢?我整天为你卖命、替你打工。你可滋润得很,你只知道和老婆享福,也不关心贫下中农的死活。”

张业务员:“谈正经的,我们公司最近要做一个渠道奖励。”

宋代理:“快点,有话快说。我这里忙。”

张业务员:“你小子急什么,是这样的……”

这是遇到像“鬼”的对象,那就用“鬼”的方式来对待他。但是如果遇到对象像“人”,就要换成“人”的方式来对待他。

张业务员:“宋代理,最近可好啊。还记得我吗?我是张业务员。”

宋代理:“哦,你好,最近工作很忙吧?很久没联系了,最近有什么新政策?”

张业务员:“公司最近出来了一个渠道奖励计划,要和您谈谈。”

宋代理:“还要你多关照呀,具体怎么操作呢?”

张业务员:“是这样的……”

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在人际关系上是很有用的一招,它的厉害之处就在于抓住了人们常以自我为中心的弱点,在言语上让对方获得满足,对方的防卫意识便会松弛下来,并且把你对他的客套、亲切,当成你对他的关心,进而对你产生好感,结果你了解他已有三四分,他对你却还一无所知!这样的话,你们的关系好坏就完全掌握在你的手中了。

“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也可以理解为,和对方交谈时,应尽量使用对方能够认同的语言,并说对方熟悉、关心的话题!

比如,和香港人说话,最好用广东话,和福建人说话,最好用闽南语,说得不地道没关系,只要你说了,便能获得他们对你的认同,在话题方面,比如你和有小孩的女性说话,可以说说孩子教育和柴米油盐酱醋茶,和做生意的人说话,可以说说生意上的问题,说得不深入没关系,只要你开口了,他们便会不由自主地告诉你很多关于他们自己和工作上的事,如果你还善于引导,他们恐怕连心事都要掏出来了。

有经验的人都知道,针对不同的对象、不同的事情,在不同的时机,说话的方式也应该有所不同。其实,在这方面很多沟通技巧需要综合运用,比如,当说话的场合不同时,也要能根据情况而转变说话的方式、方法,做到在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同类推荐
  • 成长比输赢更重要

    成长比输赢更重要

    成长比输赢更重要。如果把人生比做一次充满艰辛和风险的旅行,那么输赢就是人生旅途中的几处驿站,而成长则是艰苦的旅程以及动人的风景。输赢是人生某一阶段的某一个结果的呈现,是一个人人生态度的一种彰显;而成长则是持续的自我超越,只有通过成长,一个人才能最终找到人生价值和内心平静。这一辈子你可以不成功,但是不能不成长。《成长比输赢更重要》正是基于以上认知而编著的,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成长的意义、选择的价值,让青少年朋友们对人生、对自己都有更清醒的认识、更完美的规划。
  • 时间去哪儿了

    时间去哪儿了

    周兮编著的《时间去哪儿了(最实用的时间规划管理书)》讲述了:习近平主席曾说:2014年春节期间,中国有一首歌,叫《时间都去哪儿了》。对我来说,问题在于我个人的时间都去哪儿了?我们每个人都会问自己,时间去哪儿了?如何合理安排时间?合理利用时间?合理规划时间?你的时间丢了吗?这些问题正是《时间去哪儿了(最实用的时间规划管理书)》要解答的。
  • 妥协的力量

    妥协的力量

    在成长中,妥协是等待与忍耐,是一种以退为进的策略;在爱情中,妥协是理解与牺牲,是此处无声胜有声的温暖;在交往中,妥协是宽容与谦逊,是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洒脱;在对抗中,妥协是和谐与从容,是一种无招胜有招的境界。本书通过一个个小故事,让你在故事中体悟,你什么时候需要妥协,如何妥协。
  • 赢在变通(修订版)

    赢在变通(修订版)

    世界500强企业推崇的优秀员工思维理念,资深职业规划讲师送给职场新人的最佳礼物。学会变通的员工是推动企业发展的核心力量。一个善于变通的员工能够主动将变通思维融入工作,以变制变,成就卓越。让你的头脑来一场思想风暴,闹一场思维革命吧。
  • 全能女是这样炼成的

    全能女是这样炼成的

    没有哪个女人不担心自己被贬为“低能”,同样,也没有哪个女人不希望自己被尊为“全能”,但这都不是与生俱来,不可改变的。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生活中,女人要获得一席之地,唯有“低能”者奋起直追,“全能”者与时俱进,才能成就完美人生。只有经过不断的学习奋斗证明自己的实力和能力,在各方面都表现得出类拔萃,游刃有余,才会赢得别人的尊重和社会的认同。因此。女人只有将自己修炼成一个“全能女”,才会真正受到“公主”般的礼遇,得到“王子”的爱情,拥有快乐幸福的生活。 这是一本女人的书,是为职场、家庭和生活中的女人量身打造的最全面的经验法则,是直接注入女人灵魂深处的需要。
热门推荐
  • 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作者没有写远大的理想,锦绣的前程。她把生活里的拧巴、纠结一一融化在淡淡的笔尖。写那些最朴素的人、最朴素的生活。偏偏让你嗅到理想应该有的味道。合上书,你也许会忽然发现,原来一直误解了理想的意义。生活不应是为了周遭的人对自己满意而已。54个人生最温暖的瞬间里,我们渐渐明白,平凡的一生不代表碌碌无为;变得成熟也不意味着要丢掉初心。就算怀揣世上最伟大的梦想,也不妨碍我们得到一个普通人的快乐。这世上只有一种成功,就是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 盗墓新娘

    盗墓新娘

    就在踏进墓室的第一步时,石门轰然封闭,地面剧烈地震动起来。千钧一发,潮生拉起蓝漓一个箭步冲到了八卦图前,蓝光闪烁,迅疾地打入卦像里。周围平静下来,突然,一声诡异空灵的笑声划破静谧的空气……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极品仙修

    极品仙修

    你知道魂魄到底是什么吗?你知道修仙和修真的区别吗?修仙只是自欺欺人之道,只有修真才能超凡脱俗。一个罗辰道袍手持法剑的老头说道:“我乃大罗金仙”一个清羽道袍手握拂尘发须洁白的老头说道“贫道乃太上仙君"李清不屑的看了它们一眼说道:“你们两个把脸凑过来,让我给你们印上本座的足迹。”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一剑飞仙

    一剑飞仙

    千锤百炼烈火雷霆,十年换得一剑光寒。潜牙伏爪百般忍受,只为今朝一飞冲霄!
  • 每天懂点职场掌控术

    每天懂点职场掌控术

    本书是你职场、情场、商场修行的最好手册,这里三场所需的规则面面俱到,阅读此书,您将在领悟三种场合的三种智慧,在清楚这些游戏规则的同时,享受到智慧激荡带来的快感,更找到玩转成功人生的借鉴方法。如果你也能从本书中学到并根据这些规则来安排你的生活和事业,那么你的世界将会有新的变化,并帮助你成为一个占据主导地位的成功人士。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幽灵舰队

    幽灵舰队

    随着人类向外星球的扩张殖民,宇宙正在变得越来越危险,三个种族的外星人正准备结盟对付人类,一场大战迫在眉睫。幽灵旅——殖民防卫军的特种部队,是人类最强的防卫力量,他们由死去之人的DNA克隆而成,身体强壮、反应敏捷,生来就是战士。雅列·狄拉克,一名特别的“幽灵旅”战士,他诞生的目的,就是充当叛徒查尔斯·布廷的记忆容器,找到他背叛的理由。谁知传送的过程竟然出了差错,雅列产生了自己的意识。而布廷的记忆也随着战争的激化渐渐苏醒,一善一恶两个灵魂在他的体内不断交战,威胁人类的巨大阴谋也渐渐浮出水面。就在这人类存亡的危急关头,面对难以战胜的强大敌人,即使是“幽灵”,也无法违逆人性的呼唤……
  • 飞来横货

    飞来横货

    这个世上总有一货,不经意间一头撞入你的世界……“我们结婚吧”“……貌似跟你不熟……”“抱都抱了,差不多熟了。”“谁跟你熟!放我下来!”“不好意思,货已售出,概不退货,你要对我负责。”“娃啊,你这样忒不厚道了,其实咱是男的……”“我不介意。”“……我招你了吗?”“没。”“我吗?”“没。”“那你老是揪着我不放作甚!!!(发怒)”“你没结婚。”七年的感情终究逃不过一个痒,后来我才明白,原来等的是你……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销售中的心理战术

    销售中的心理战术

    俗话说,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在销售工作中,心理那点事儿还真是不得不琢磨,否则很有可能在不经意问就忤逆了客户的“心”。本书并非学术著作,其内容旨在通过故事和案例来揭示现实销售活动中的心理规律,带您轻松读懂行为背后的心理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