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长源于劳动分工的思想始于古典经济学的创建人亚当·斯密。在其划时代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Smith,1776)中,他明确提出其研究的中心问题是国家财富的增长。他在第一篇开篇就提出,"劳动生产力上最大的增进以及运用劳动时所发现的更大的熟练、技能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他指出:"......有了分工,同数量劳动者就能完成比过去多得多的工作量,其原因有三:劳动者的技巧因业专而日进;由一种工作转到另一种工作,通常须损失不少时间,有了分工,就可以免除这种损失;许多简化劳动和缩减劳动的机械的发明,使一个人能够做许多工作。......"。在斯密看来,导致经济增长的最根本原因是社会分工的日益深化和不断演进。分工与专业化生产有利于提高成产率,促进经济发展,经济发展过程就是一个分工深化的过程,所以如何促进分工演进是问题的关键。
斯密认为一个人的生活必需品都是无数人分工合作的结果。"考察一下文明而繁荣的国家的最普通技工或日工的日用物品吧!你就会看到,用他的劳动的一部分(虽然只是一小部分)来生产这种日用品的人的数目,是难以数计的。例如,日工所穿的粗劣呢绒上衣,就是许多劳动者联合劳动的产物。为了完成这种朴素的产物,势必由牧羊人、拣羊毛者、梳羊毛者、染工、粗梳工、纺工、织工、漂白工、裁缝工,以及其他许多人联合起来工作。"斯密的论述表明分工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分工有利于人们专务一业,增进劳动生产力,同时分工的确立,能够使生产者有更多的剩余劳动生产物,可以交换自己所需的别人劳动生产物的剩余部分,为了便于交换,而产生了商业社会与现代货币。
斯密关于分工的论述可以归纳为三个主要的观点:第一,劳动生产率与分工有关。斯密强调分工是通过它对劳动生产率产生巨大的影响而成为增长的一个要素。斯密注意到分工的发展同时也是生产迂回发展的过程,而技术进步则以分工加速知识积累的形式,成为报酬递增的源泉(Smith,1776)。第二,分工是人类互通有无、物物交换、相互交易的自然产物。分工产生于人类要求相互交换的本性,而非人类理性、计划或政府干涉的结果。斯密天才地指出相同条件的个人之间的生产率差别是分工的结果,而不是分工的原因(Smith,1776)。显然,他认识到即便所有个人的条件相同,只要选择不同专业化水平生产产品,由于专业化报酬递增,就可能造成差异。杨小凯和Borland将此称为内生比较优势(Yang and Borland,1991)。
第三,分工受市场范围的限制。斯密特别指出了分工对于报酬递增的意义,认为分工的发展往往受商品交换的范围所限,分工受制于市场的广狭,即市场规模决定了分工水平,"分工的程度,因此总要受交换能力大小的限制,换言之,要受市场广狭的限制。市场要是过小,那就不能鼓励人们终身专务一业";"有些业务,哪怕是最普通的业务,也只能在大都市经营。"这就是Allyn Young所说的"斯密定理(Smith Theorem)"。即"分工受市场范围限制"。延续分工源于交换能力的论述,他提出分工的程度要受交换能力大小的限制,即受市场广狭限制的结论。他进一步讨论市场规模与人口数量和密度,自然资源及可以得到的资本积累的数额,以及运输难易程度成正相关(Smith,1776)。总之,与当时工商业发展水平相适应,斯密已经将分工与市场规模联系起来,这是分工理论的一个重大发展。
斯密定理揭示了分工演进与经济发展的机制。斯密所讨论的分工是基于人们交换能力的专业化分工,不同的生产环节必须由不同的人操作完成,即分工必须形成专业化。斯密定理的思路是专业于某一物品的生产,可以使生产者获得超出自己消费需要的剩余,而专业化的代价则是他无法生产所需的全部物品。所以,只有当他能够用此剩余来换取其他物品时,他:才有动机去从事专业化的生产。这种交换能力取决于是否存在对其产品的充分需求,后者又称为为"市场范围",也即参与交易的人员规模所决定。所以说,交换能力制约了市场交换范围的实现,交换范围限制了分工的进一步深化。
斯密之后,Marshall(1890)将古典经济学思想在新古典框架中进行处理,虽然在其经典的教科书《经济学原理》中(第四卷第8~12章)讲述了他对分工和专业化的洞见,关注古典的经济组织问题,但在将这一思想形式化时遇到角点解的难题,转而强调需求和供给在经济分析中的核心地位,因为以边际分析为基础的供求分析可以做成一个漂亮的数学分析框架!而数学化的经济学思想观念便于知识的积累和交流,故能流传开来。之后主流经济学就从关注经济组织转到关注资源配置问题上,分工就逐渐从主流经济学消失。
2.Allyn Young的分工理论
1928年,美国经济学家Allyn Young发表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Progress一文,这篇著作指出了一个发展古典经济学思想的方向,一个与新古典主义不尽相同的方向。Young重视斯密的分工思想并对其进一步的深化,他的主要思想被杨小凯(1998)称为"杨格定理(Young Theorem)",其基本内容可概括为三个方面:"有保证的收益递增依赖于渐进的劳动分工";"不仅劳动分工依赖于市场范围,而且市场范围也依赖于劳动分工";"需求和供给是劳动分工的两个侧面"。
Young指出,递增报酬并不是由工厂和产业部门的规模产生,而是由专业化和分工产生。在他看来,规模经济的概念尽管抓住了分工经济的量的方面,但它却忽略了分工经济最本质的东西。Young用三个概念来描述分工:第一个是每个人的专业化水平,这种专业化水平随每个人活动范围的缩小而提高;第二个是间接生产链条的长度;第三个是此链条上每个环节中产品种类数。可见,Young是对斯密的分工思想(劳动分工受市场范围的限制,因为存在规模经济和资源稀缺性的现象,使得在产品种类增加时就会降低规模性,而市场扩大能增大折中这种两难冲突的余地)的发展。
Young的分工思想体现在他提出的两个命题上。第一个命题是,递增报酬来源于迂回生产方式(Indirect or Roundabout Methods of Production)。迂回生产方式是劳动分工的最重要的形式。Young认为,产业之间的不断分工和专业化是收益递增实现过程的一个基本内容。斯密说明分工会导致发明,即工人从事某种专门化的日常操作会逐步发现完成同一结果的更好的方法,但Young指出,这忽视了分工的要点。他认为,这一收益的真正原因在于,劳动分工可以使一组复杂的过程转化为相继完成的简单过程,且至少有某些过程会导致机器的使用,而机器的使用及间接生产过程的采用又导致劳动分工的进一步发展。这意味着,经济发展过程就是在初始生产要素和最终消费之间插入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的生产工具、半成品、新知识的专业化部门,使分工越来越深化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技术进步取决于分工的深化,分工是经济系统的内生变量。
第二个命题是,迂回生产方式,较之劳动分工的其他形式,更依赖于市场范围。Young认为,市场容量的决定因素不单单是人口规模,更重要的是取决于购买力,而购买力取决于生产能力,生产能力又取决于劳动分工的水平。于是,斯密定理转化成了"劳动分工受劳动分工限制"。这一结论深刻地指出了劳动分工与市场规模的动态关系(斯密只强调了市场对分工影响的一面性)。在考虑市场这个概念时,我们不能从某个特定产业的角度出发,把它看作外在的产品销售渠道,而应该把它看作所有产业产品需求的综合。在这种"大市场"中,某个产业的产出就是其他产业的需求。这样,需求与供给就变成了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并且它们都由劳动分工的水平所决定。
这一命题还意味着经济增长是一个内生的过程。由于各个产业之间的相互依赖性,一种商品供应的增加将引致对其他商品的需求,而后者又会反过来刺激这种商品的生产。这种反馈机制使得经济体系中的组织调整可以不断累积放大,或者说,劳动分工是在自己为自己开创道路。因此Young认为,即使人口规模不变并且没有新的科学技术发明,经济增长也依然能够持续下去。
分工可以在个人专业化水平、迂回生产程度和产品种类数三个方面得到度量(A.Young,1928;杨小凯,1998),因此分工演进意味着个人专业化水平提高、迂回生产程度增强和产品种类数增加。Young使得斯密的分工思想再度引起较为广泛的重视。同时,劳动分工也得到现代研究方法的处理并被纳入到规范的微观经济理论和一般均衡增长模式中,从而显示出分工在经济增长与发展理论中不容忽视的地位。
3.杨小凯关于专业化分工的论述
1991年,杨小凯及其合作者在JPE上发表了A Microeconomic Mechanism for Economic Growth,从专业化和劳动分工的演进这一微观角度研究经济增长,发展了分工的演进模型(ED,Evolvement of Division of Labor)。分工所到达的水平是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标志。一个分工不断深化的经济表现为:生产的迂回度不断增大,新产业和新产品的种类越来越多。
古典经济学的一个主要缺点是没有区别总量、平均量与边际量,因而不能解释价值悖论。新古典经济学引入边际分析,虽可以解释价值悖论,但由于着重于资源配置的边际分析,忽略了对分工与专业化的研究。资源配置的边际分析研究的是劳动时间与其他生产要素、产品与中间产品等的数量在边际上增减的收益与成本。但专业化的选择是,要专业下海捕鱼还是要专业上山打猎,而不只是在边际上增减捕鱼或打猎的时间。因此,对分工与专业化的分析,不能只用边际分析,而必须比较不同专业点。杨小凯的贡献就在于对分工与专业化的模型处理。分工与专业化的好处是能通过专业化的经济(由于有报酬递增)而提高生产力。由于学习与其他固定成本、熟能生巧等原因,最优的分工水平是在提高专业化的经济与减低交易成本之间做最优取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