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6000000043

第43章 曹丕与曹植论"文"及"文"的批评 (2)

曹丕还评价了七子中的其他人,以为"琳、瑀之章表书记",乃是"今之隽也",其他人不能匹敌;应玚、刘桢也各有优缺点,应玚"和而不壮",刘桢"壮而不密";对于孔融,以为其"体气高妙,有过人者","及其所善,扬班俦也",可以与扬雄、班固媲美,但是却"不能持论,理不胜辞,以至乎杂以嘲戏"。曹丕的这些评价到底是否已经公正"度人"了,还可以继续探讨,并不专指诗赋。,从这个"度人"的事实去推理,我觉得"盖君子审己以度人,故能免于斯累而作论文"中的"君子"指曹丕本人的可能性更大。一个位居太子,这"四科"指的是奏议、书论、铭诔、诗赋,想不靠权势,也不靠史官,就靠自己的文章来获得不朽,这确实是难能可贵的。历史上有很多这类现象,曹丕举了班固与傅毅的例子,在曹丕看来,"班固之于傅毅"乃是"伯仲之间耳",但是班固却讥刺傅毅写文章"下笔不能自休"

总体上说,曹丕提出这个批评观的针对性很强,既针对历史上文人相轻这个现象,更针对七子之间"以此相服,荣乐止乎其身。亦良难矣"这个现实现象。

(四)四科八体说

"四科八体"说既涉及曹丕"文"的观念,(二)文章不朽论

在《典论·论文》中,曹丕说:"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也涉及曹丕对"文"的体裁分类与风格要求。

曹丕关于"文"的观念可以从《典论·论文》中寻绎而出。曹丕这篇文章题目叫"论文",未若文章之无穷。"他把文章与年寿、荣乐相比,认为后面二者都有结束的时候,有"必至之常期",但是文章一旦写到了非常高的水平,就可以无穷期而成为"不朽之盛事"。荣乐和年寿是没有不朽的可能性的,但文章却具有不朽的可能性,古来的文章朽了不少,不朽的也很多,所以文章不朽论实际上并不意味着文章写出来就肯定不朽,而是指文章具有可以不朽的潜能,如果潜心创作,精益求精,把自己气质、才情、个性充分挥洒,那我们的文章就可能传之久远,从而成为不朽的篇章,这才是曹丕这段话的含义。这种不朽在曹丕看来,而他所谓的"文"又具体指的是"四科八体",一个是在于这种不朽是"不假良史之辞",不需要借助史官的笔而获致的不朽,二是在于这种不朽"不托飞驰之势",是不依靠位高权重而获致的不朽。既不需要史官的笔,也不需要借助位高势重,而仅仅凭文章本身的价值使自己不朽而"身名自传于后",这当然具有独特的意义。

依靠文章去不朽,就意味着不依靠良史与飞驰之势,也就意味着文章与其他方面如经、史具有同等的价值。很多人是靠史官的记载而不朽,有的人是靠位高权重而不朽,比如说历代的帝王将相,他们不一定立有多大的功,也不一定写过什么美妙的文章,他们靠的是飞驰之势而流传后世。曹丕虽然地位很高,可以说也属于位高权重者,但是他很看重依靠文章不朽的路径,这确实是那个时代富有个性的思想表现。二者必至之常期,具有独特的意义。曹丕在《典论·论文》中举例说:"西伯幽而演易,周旦显而制礼,不以隐约而弗务,不以康乐而加思。"古人无论隐约还是康乐都以写文章作为自己的使命,原因在于文章创作本身就可以让人不朽,这是一条最光荣的不朽之路,因为无所依傍,故而古来人所共重。也正因为如此,所以曹丕说"贫贱则摄于饥寒,富贵则流于逸乐"的"不强力"的人最可痛惜,因为他们"遂营目前之务,而遗千载之功",但是时不我待,每一科含两种文体,体貌衰于下",人终究要"忽然与万物迁化",而在"忽然与万物迁化"之时却无一文可以传世不朽,则形成"志士之大痛也"的人生结局。

上面所论说是曹丕关于文章不朽的基本看法,和当时流行的另外一些不朽观相比较,更可以看出其价值所在。希冀寻仙药、仙丹来求得肉体上的不朽,这是从先秦时期就有的思想,很多帝王将相都幻想自己能够长生不老,所以命人到处寻仙问药。与这种希冀肉体不朽的不朽观比较,曹丕靠文章不朽的不朽观具有的是精神上的价值。从理论上说,长生不老、肉体不朽反而证明不朽没有什么价值,人的生命在宇宙中像流星划过一样短暂,但短暂的东西又留下了永恒,这才是人真正的永恒不朽与价值,人之不朽在于其精神的不朽,如果肉体不朽、永生不死反而降低了人在宇宙中的价值。

正因为人的肉体生命是有限的、要朽的,所以总共有八体。既然曹丕的"文"包含这么多内容,而精神的价值在于精神本身无限与不朽,在有限的肉体生命中创造无限的精神价值,这才是不朽的真正意义。正因为每个人都是要朽的,所以才激发人们奋起直追,勇往直前,创造出可以不朽的事业。正因为每个人都要朽,所以才有追求不朽的冲动,只不过这种追求不朽的冲动在传统中是有不同方式的。正如刚才所说,有的人是想肉体不朽,而曹丕所谓的文章不朽指的是人的精神、气质、个性、才情的不朽,到了这里,文章不朽观又与文以气为主关联了起来,如果文章不传达人的个性气质才情等,那么文章虽在人也是朽的,正因为文章事实上要传达人的个性气质才情等,把人的生命中最精华的部分保留了,所以文章不朽实际上也就是人的不朽。

(三)审己度人论

"审己以度人"是曹丕关于文学批评的观点。在曹丕看来,远超今人目为纯文学的"诗赋"的范围,首先要有一个客观公正的态度,而这个态度就是"审己度人"。所谓审己度人就是必然先客观地评价自己,才能够客观地评价别人,如果一个人不能够客观地评价自己,那必然不能客观地评价别人。审己度人论是曹丕针对自古而然的"文人相轻"这一现象提出的,正因为"文人相轻,自古而然",所以文人之间互相评论的时候往往是"各以所长,相轻所短",这样一来,就很难形成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之所以具有独特的意义,后来又成为帝王的人,"日月逝于上,所以才反衬了精神的价值,要做一个合格的批评家,正因为没有"审己",这句话中的"君子"可以有两种解释:一种是把"君子"解释为我们一般意义上的君子,即写文章过于舒缓,但他确实实践了他的主张--力求公正"度人"。曹丕认为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人都有一种毛病--"不自见",即没有自知之明。没有自知之明就是没有"审己",所以,所以也就不能"度人",对别人也就不能有公正的评价。

曹丕提出这个问题,除了历史上一直存在的"文人相轻"这一面外,还有现实的直接原因。在曹丕看来,当时文坛七子之间"咸以自骋骥于千里,仰齐足而并驰,以此相服,亦良难矣",这也势必造成文人相轻的事实。文人总是敝帚自珍,认为自己的文章最好,所以要让七子之间互相服气是很难的,但曹丕认为七子之外的、态度超越的"君子"是可以来做这个客观评价的任务的,"盖君子审己以度人,故能免于斯累而作论文",能审己度人的君子就能承担批评家的任务,能够免于文人相轻这个病累而来评论文章。要注意的是,可以推出曹丕的"文"的观念是一个广义的文的观念,即道德修养好的人,如果这样解释"君子",那么后面的"论文"就是"评论文章"的意思;另外一种解释认为"君子"指曹丕自己,这就意味着曹丕说自己可以超越七子之上做个公正的评价者,如果这样解释的话,后面"论文"两字就需要加书名号,指的是曹丕自己写的《典论·论文》这篇文章。

总之,曹丕提出"审己以度人"这个观点,既是针对自古而来的文人相轻这种现象,也是针对现实中七子之间很难互相服气这个现实的文人相轻的现象。故而曹丕说我可以做个审己度人的君子来评论七子,事实上他也确实在《典论·论文》中评价了七子,认为七子每个人都有长处,同时也有短处。例如他评王粲"长于辞赋",以为他写的一系列辞赋"虽张蔡不过也",也就是说张衡、蔡邕等人也不能超过王粲的水平,而其他方面却"未能称是",就不擅长了。他又认为徐干虽有"时有齐气"这个缺点,而不是今人的纯文学观念的文的观念。这个文的观念仍然是传统的文的观念而已,但他写辞赋也是与王粲匹敌的,两人是一个级别的。

同类推荐
  • 蓝色火焰(纪伯伦全集)

    蓝色火焰(纪伯伦全集)

    本集整理了对纪伯伦影响较大的人物与之互通的书信,这些书信在纪伯伦短暂的一生中给予他鼓励与慰藉。在亲人中,本集收录入了纪伯伦与父亲、与堂弟奈赫莱·纪伯伦的书信,在这些书信中,纪伯伦传递出了对亲人的浓浓亲情。在友人中,本集收入了纪伯伦与诸多良师益友的通信,表现了他们之间纯洁、珍贵的友谊。
  • 徐志摩文集:扫荡着无际的青空

    徐志摩文集:扫荡着无际的青空

    本书收录了徐志摩经典力作,分为散文、书信和诗歌三部分。“散文篇”精选了《巴黎的鳞爪》、《我所知道的康桥》《天目山中笔记》等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书信篇”精选了与陆小曼所写的信件,记录两人不为人熟知的情史。
  • 让心河绿水长流:最优美的散文(时文选粹)

    让心河绿水长流:最优美的散文(时文选粹)

    本书编入了百余篇优美的散文,文字优美,清丽婉转,读来如品一杯冒着热气的茶,让你在饮茶多时之后,仍然回味无穷。这些优美散文从生活的各种姿态、不同人的不同感想、或写实或遐想的剖面作为切入点,将文学的优美和文字的奇特展现无遗,一个个精彩片段的描写,引您进入奇异的殿堂,感受到生活的美,并以精简准确的慢调咖啡作为提示和点拨,让您在读完每篇优美散文之后都有思考和回味,如花瓣飘落一身,芳香久久不散。
  • 一个人的旅行(高平作家丛书)

    一个人的旅行(高平作家丛书)

    自然为上,是秀琴的语言最彰显的特征。艺术法则是依据事物的理、事、情。不能离开客观事物,以一成不变之法去套万变不息的自然事物。方法是自然而然,自然天成,但“由工入微,不露痕迹”的工巧和自然是并不矛盾的。她的许多质朴流畅的语言也不乏锤炼之功。锤炼达到自然,要遵循自然之法。以工力造平淡,于精炼处见自然。自然之法是无法的法。
  • 一场叫作时光的旅行

    一场叫作时光的旅行

    本书由著名作家严歌苓主编,秉承“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指导思想,结合当下的热点话题、人物,汇集了张鸣、曹文轩、陈舜臣、韩美林、洪峰、王蒙等众多文学、文化、文艺界名家的最新作品,配以精致图片和摄影作品,图文交汇,着力探讨文学创作、文艺人生、历史观、社会热点、心理、教育等话题,同时也是众多作者交流学术观点、畅谈人生社会的平台,为众多作家、学者打造不一样的形象,挖掘最有前途的新人作者。
热门推荐
  • 安全责任无小事

    安全责任无小事

    从胶济铁路火车脱轨到杭州地铁一号线塌陷,从深圳舞王俱乐部的特大火灾到致74人死亡的山西矿难,残酷的现实一次又一次地向我们证明,事故的发生总是由一点一滴的不安全因素积累而成的。安全系于人人,细节确保安全。只有人人负责安全责任,做好每一个安全细节,我们的生产才能够不受威胁。
  • 胡适论人生:立场

    胡适论人生:立场

    收录胡适先生平生多种著述,以片断体、语录体的形式全新编排,内容详尽充实,涉及文化、治学、时政、人生、文学等方方面面,胡适的重要著作、优秀著作均收录其中。本书尽量保持原作风貌,原汁原味地再现一代大师的风采。
  • 剑神重生

    剑神重生

    曾经纵横魂剑大陆的一代剑神无天,被人追杀之下无奈自爆,竟奇迹般的重生到了一个少年的体内从此以后,魂剑大陆上少了一个剑神无天,却又多了一个绝世高手——海天!
  • 冤亲再聚:我和前夫做邻居

    冤亲再聚:我和前夫做邻居

    她,叫马辛暖,本是一位快乐的小镇姑娘,却在有一天,被突然杀到的既是生母,又是后妈的女人惊翻了天地!养母和继母,生母与后妈,本是婆媳关系内分泌失调多年,隐忍自己的他“小蝌蚪”极不发达,忍耐却平淡的日子骤然变化!老公陈普宇不理解,不容纳,用爱筑起的小家瞬间垮塌,命运安排甚是奇妙,和前夫做起邻居的她,选择如何的活?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穿越相府八小姐:教主皇后

    穿越相府八小姐:教主皇后

    她,二十一世纪。让人闻风丧胆的女杀手冷魅,既然死于呼吸不上而窒息,穿越到被杀害的丞相府八小姐。本以为,优柔寡断的她,只是空有好皮囊。确没想到,这身体本身还是个武林高手,暗夜的教主。更没有想到这个时空还是奇异无比……他,高高在上的帝皇。无意中,看见了一颦一笑,倾国倾城的她,朕要定你了!她懒洋洋说:”皇上了不起呢,见谁要谁,你以为都是你娘生的啊!”他愤怒的朝她怒吼:“不知死活的女人!”她只状似掏掏耳朵,我没聋!(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索多玛的苹果

    索多玛的苹果

    在一次航海旅行中,少年御景风对一种名为“索多玛的苹果”的毒品紧迫不舍,与他一起参与整个事件的少女橘真绫也对他的真实身份产生了好奇与疑惑,与此同时,一连串神秘的死亡事件频频发生……随后,令御景风更为惊讶的是,一个名为“STH”的神秘程序总是被人反复提起,而因追逐STH秘密而亡故的人越来越多。这个程序到底隐藏着怎样的秘密?它和御景风从不愿意多提的身世有着怎样的联系?接下来的变故与转折,御景风和超级骇客杰比又该怎样面对?亦正亦邪的神秘少年御景风到底会路向何方?于索多玛城内幻化的苹果到底象征的是希望还是失望?一在劫数与结束来临之前一切已然开始……“苹果”在《圣经》中是智慧之果,但产于死海之滨索多玛城的一种苹果,却有着另外一种含义,即“空欢喜”与“失望的源泉”。面对离奇的身世、飘忽的爱情、忠实的友情以及人与人之问的狡诈争斗,少年御景风该何去何从?作者以独特的笔触细致抒发了一种独立、叛逆、迷茫而又坚定的少年情怀。
  • 最受感动的快乐成长故事(最受学生感动的故事精粹)

    最受感动的快乐成长故事(最受学生感动的故事精粹)

    对于青少年学生们来说,快乐成长是一件极其重要的事。下面让我们跟编者一起来阅读:每一个生命都是美丽的、1850次拒绝、做最出色的自己、自信的俄罗斯小姑娘、太阳躲进了我心中、你和我当年一模一样、洛克菲勒的支票、藏在信里的天使等一些有助于学生们快乐成长的故事。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