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6000000030

第30章 《毛诗序》中的文学思想 (1)

一、概说

在具体讲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必须要了解的一点是,讲汉代的《毛诗序》一定要把它纳入到汉代经学的范畴里面来讲,现当代很多人喜欢把它纳入到文学的范畴里面来讲,那是不对的,你不能够用今日文学的眼光来看《毛诗序》,如果真要那样去看,多半就不得其真。这里先讲一个概说,这个概说部分主要是解题。

第一个就是"毛诗"的含义。大家都知道汉代有齐、鲁、韩、毛四家诗,这四家诗中,前面三家是今文经学,只有毛诗是古文经学。但是历史非常具有戏剧性,当时立于学官、最具有影响力的今文诗经学反而没有很广泛地流传于后世,得到流传的反而是不立于学官的古文的毛诗,这个当然要归功于郑玄为《诗经》作笺。说到这一点,我们需要知道汉代经学的发展史。一般来说,西汉是今文经学最发达的时期,东汉是古文经学崛起、壮大的时期,当然,这并不是说东汉时今文经学就完全衰落了。郑玄把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融合在了一起,不能说他是纯粹的古文经学家,也不能说他是纯粹的今文经学家。"毛诗"中的"毛"指的是给《诗经》做传的人,而这个"毛"有两个选项,一个是大毛公毛亨,一个是小毛公毛苌。给《诗经》作传的到底是哪个毛公呢?清代四库馆臣以为大毛公毛亨乃是真正的毛传的作者。正因为作传者姓毛,故而称之为"毛诗"。《诗经》的注疏体系是"毛传,郑笺,孔疏","毛传"就是毛公所作的传,"传"就是"注",解释经典谓之传也;"郑笺"指的是东汉郑玄为之作笺解;"孔疏"指的是唐代孔颖达为之作正义与疏证。

第二个就是"序"自身的问题。我们看《十三经注疏》的话,可以看到《诗经》的每首诗都有序,每一首诗的序叫"小序",除了"小序"之外,还有个特殊的情况就是毛诗里面还有个"大序"。"大序"位于《关雎》之前,与《关雎》的小序混在一起。小序是每首诗均有而大序不是每一首诗都有,大序从其内容看是针对整个诗经的,不专门针对《诗经》的某一首诗。这样一来,"毛诗序"就等于小序加大序。传统上认为,毛诗序从开始直到"用之邦国焉"这一段乃是《关雎》的小序,从"风,风也"直到序之末尾乃为"大序"。

《毛诗序》除了分大、小序之外,还有一个命运史的问题。《毛诗序》的命运在中国基本上经历了从"信序"到"疑序"再到"否序"几个大的阶段。宋代之前基本上没有人怀疑过《毛诗》的大、小序的真实性、权威性,宋代以后就开始有人怀疑了。在宋代,疑序派的代表主要是两个人--朱熹和郑樵,但当时只是怀疑,并不是否定。他们怀疑《毛诗》大、小序的什么呢?用朱熹的话说就是,小序里面动不动就说"刺"与"美",而诗人哪里天天都在想这些啊,诗人就是吟咏情性而已。近代以来,大、小序的命运有点悲惨,这实际上是和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的命运基本上相同的。近代以来,从疑序走向了否序,近代史上否定《毛诗》大、小序最激烈的是梁启超先生,梁启超先生在《要籍解题及其读法》中对《毛诗》大、小序进行了尖锐的批判。

所谓"要籍"就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典籍,《诗经》当然是最重要的典籍之一,《要籍解题及其读法》中关于《诗经》的部分中有一节就涉及《毛诗》的大、小序的问题。从梁启超的题目《诗序之伪妄》就可以看出他的态度了,他以为"伪中出伪贻误后学者尤莫如所谓'诗序'"。在梁启超先生看来,如此之"伪"的诗序而千余年来却被"共认为神圣不可侵犯之宝典",真乃"不可思议之怪现象",在他看来,"但考明诗序之来历,则其书之无价值,本已不待辩,若细按其内容,则捧腹喷饭之资料更不可一二数",所以他最后劝大家"欲治《诗经》者非先将毛序拉杂摧烧之"。《诗序》被奉为千年之宝典,这一点梁启超说得没错,之所以会被奉为千年之宝典,就在于它属于经学的部分。这也是我们为什么一定要把《诗序》在汉代纳入到经学里面来观察的原因。梁启超先生在讨论其他经典的时候都比较心平气和,不知道为什么讨论起《诗经》特别是讨论《毛诗序》的时候火气这么大。

我们怎么看待梁启超先生的这个看法呢?我以为梁先生确实看到了《毛诗序》影响大这个事实,但是梁启超先生的结论却未必正确。以后在讲魏晋南北朝的时候我会讲到《文心雕龙》,我以为在整个中国传统时代可以缺《文心雕龙》,但不能缺《毛诗序》。缺了《毛诗序》,中国的诗歌思想就不是中国的诗歌思想了;但缺了《文心雕龙》,中国的诗歌思想还是完整的。就如中国文化一样,缺了《文心雕龙》,中国文化依然是完整的,但是如果缺了《论语》、《孟子》、《诗经》、《礼记》这些要籍,中国的文化就不是中国文化了。就是说,中国的诗歌思想之所以是中国的诗歌思想,不是由《文心雕龙》来决定的,而是由《诗经》和注释诗经的诗序来决定的,这才是中国诗歌思想的真实面貌。梁启超说《诗序》被奉为千年之宝典,这个说法一点也不夸张,这也从反面印证了《诗经》和注释诗经的诗序决定了中国诗歌思想这个事实。

从《毛诗序》产生,一直到晚清,尽管中间宋代人有点怀疑,但是也基本上没有动摇它的地位,真正动摇了《诗序》地位的是近代以后的事情。近代以来掀起了反传统的激进思潮,而这个激进思潮中又尤其以反传统儒家为最激进,《毛诗序》恰好是儒家关于诗的最经典的论述集成,所以在近代以来《诗序》被否定得最厉害是不足为奇的,《毛诗序》在近代的命运史是儒家在近代的命运史的逻辑必然。后人否序和疑序,纷纷提出疑问,如说《毛诗》的这些小序不得《诗》之本义,说大小序均误解了《诗》的本义,误导了后学对《诗》的本义的追求。这就涉及一个问题,究竟是近现代人所读出的是《诗》的本义呢?还是《毛诗》的这些大小序读出的是《诗》的本义呢?我们现在恐怕还没办法去判断这个问题。有些学者在讲到《关雎》的时候就说这是首爱情诗,那它在先秦时是不是这样呢?其本义是什么?这还是个很有争议的问题。我觉得近代以来的人,引用西学的眼光来看《诗经》所得到的结论,至少在我看来也是非常可疑的。到目前为止,恐怕谁也不敢说自己的所得就是《诗》的本义,这还是一个尚待探讨的问题,大家以后可以去做更深入的研究。

第三个是《毛诗序》的作者问题。《毛诗序》是谁写的?这个问题的争议也比较多。唐代陆德明《经典释文》引沈重的说法认为郑玄在《诗谱》里面认为《大序》是子夏作,《小序》是子夏、毛公合作,具体情况是"卜商意有未尽,毛更足成之"。郑玄到底有没有这个说法,现在难以证明,因为现存十三经注疏中的《毛诗正义》里的《诗谱》中,郑玄就没有说到《诗序》作者的问题。如果这个看法成立的话,大家知道子夏是孔子弟子,是春秋末战国初时的人,那就太遥远了,在先秦讲诗歌思想史就应该讲了,而不能放到汉代来讲。如果这个看法不成立,那么显然应该是先秦后的思想了。但《诗大序》到底是不是子夏所作呢?这就需要有证据来证伪。《毛诗序》里面有"是谓四始"的文字,这是"诗之四始"的说法。

诗之四始的说法也有不同,但主流的说法是"《关雎》为风之始,《鹿鸣》为小雅之始,《文王》为大雅之始,《清庙》为颂之始",而"四始"的说法始见于汉代司马迁的《史记》中--"《关雎》之乱以为风始,《鹿鸣》为小雅始,《文王》为大雅始,《清庙》为颂始",不见于先秦的典籍中。既然"诗之四始"的说法见于汉代,所以通过这一条基本上可以否定《诗序》为先秦子夏所作的看法。范晔《后汉书》里面也提到《诗序》作者的问题:"初,九江谢曼卿善《毛诗》,乃为其训。宏从曼卿受学,因作《毛诗序》,善得风雅之旨,于今传于世。"这段文字里面的"宏"指的是东汉人卫宏,根据这段材料,那就是东汉卫宏所作了。但这也存在争议,也同样没有定论,但学界一般倾向于为东汉卫宏所作,所以我们把《毛诗序》放到汉代来讲解。

二、情志合一说

《毛诗序》是对先秦以来儒家关于《诗经》论说的一个集大成。而在先秦的时候,儒家提出了关于《诗》的一个最重要的论说,就是"诗言志"。先秦人所说的这个"志"中是否含"情"呢?我以为没有绝对的理性的"志"。所谓"志",字面意义上就是抱负的意思,但一个人的政治理想和政治抱负不完全是理性的东西,它肯定也包含着"情"的内容。也就是说,在逻辑上"志"中是必然含"情"的,反过来讲,任何"情"中也有"志",所以说"情"和"志"实际上是不可能分开的。在先秦的时候,南方以屈原为代表就提出过关于诗的另一个说法,即"发愤抒情"的思想,《楚辞·九章·惜诵》中说:"惜诵以致愍兮,发愤以抒情。"这既是诗歌又是诗歌思想,实际上是先秦诗坛的一个实际状况。我们不可能见到只是言志而不同时在志中抒情的诗歌,也不可能见到只是抒情而同时不在情中言志的诗歌。就是说,事实上,诗既在言着志,同时诗又在承担者抒情的功能,只要读一下《诗经》与《楚辞》就可以知道,以上所言不虚。

到了汉代,人们就有在思想理论上把情和志合一的冲动,这就表现在《毛诗序》中。《毛诗序》中先言"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这是对先秦以来"诗言志"说的总结,而《毛诗序》接下来所言就和情关联起来了:"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这就是"情"了,而且是一波接一波更加强烈的"情"。接下来的"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是谈"乐"与"情"的关系。但先秦时候,诗、乐、舞三位一体,故而谈乐与情的关系实际上就是谈诗与情的关系。

这两段文字都来源于《礼记·乐记》,而《礼记·乐记》中的材料与思想有不少又来自于《荀子·乐论》,所以从《荀子·乐论》到《礼记·乐记》再到《毛诗序》,在关于诗与情感的关系的问题上是一脉相承的。从形式层面看,《毛诗序》里面谈"诗言志"似乎点到即止,而谈诗歌音乐与情感的关系则大量铺排,所以从先秦以来,除了诗言志外,"诗缘情"既是一个创作的现实,也是一个不断被论说着的思想传统。而《毛诗序》的贡献在于把这二者合一再加以论说,从而集先秦以来儒家论说诗乐之大成。二者合在一起,当然就是"情志合一"说了。"情志合一"整合了言志与抒情两说,这样一来,就成了一个万世不倒的命题,没有谁能够驳得倒。这个问题涉及此后要讲的魏晋南北朝文学以及文学思想的相关问题。

有不少学者赞扬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抒情的时代,并说这是对汉代的反动,陆机《文赋》中有句话叫"诗缘情而绮靡",就有学者抓住这句话而认为这是在反儒家的"诗言志"说并以此说反对儒家的整个诗教传统。其实这种讲法刚好讲错了,为什么说讲错了呢?儒家从来就没否定过诗要抒情,抒情与儒家诗歌思想从来就不矛盾,不但不矛盾而且还是儒家论说的一部分。但是现当代以来,很多人就硬是把这二者分开,认为"诗言志"是儒家的,"诗言情"是非儒家的、反儒家的。《毛诗序》中的"情志合一"说直接就反驳了这一论调。孔颖达在注这段话的时候也说过"情志一也",就是说,情就是志,志就是情。至于陆机《文赋》中"诗缘情而绮靡"一句中的"缘情"两字,大家去看《文选》李善注所说"诗以言志,故曰缘情"的注解,就可以明白很多人对陆机那句话是望文生义,但是现当代很多人讲魏晋南北朝文学就是按照这个望文生义出来的思路去讲的,以为魏晋南北朝时候是反儒家诗言志、反儒家诗教的时代,是背弃儒家诗歌思想的一场文学运动。

儒家在论说任何问题的时候都力求做到"兼尽"相对之两面而言之,兼尽两端的方式是儒家最核心的论说方式,也符合儒家"持守中道"的理论立场。例如情和理的问题,儒家绝不会主张只要"理"而不要"情",儒家一定是主张情中有理、理中有情,这就叫做情理兼尽。正因为情理要兼尽,所以后世的人们不管怎么论说都会落入儒家所设的范围内。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就是儒家兼收并蓄,一网打尽了,基本上让对方很难有反驳的余地。"情志合一"说在后世为什么会被几千年的诗学所继承而且立于不倒之境,原因也在这里。

三、发情止礼说

同类推荐
  • 云水清清

    云水清清

    《云水清清》是一部近体诗集。书中诗歌清丽纯朴,雅俗纵逸。词句温润婉约,细腻柔情,以女性特有的抒情方式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对土地、对爱情深深的向往和浓浓的热爱。期间有岁月洪流带来的不可磨灭的印痕,也有生命过往里夹杂的淡淡的忧愁和透明的感伤,令读者情随文转,流连忘返。
  • 苦恼的叙述者

    苦恼的叙述者

    《苦恼的叙述者》由赵毅衡所著,大部分篇幅,都是讨论叙述形式问题,过于深入到细节之中。为了醒目起见,我把《苦恼的叙述者》的分析原则在此作简要说明。在全书开头讲这问题,有先人为主之嫌,实际上,下面的讨论应是全书的结论。建议有兴趣的读者看完全书后不妨再读此节。
  • 真话实说:实践的感悟

    真话实说:实践的感悟

    本书是作者的一本随笔集。分为人生篇、社会篇、工作篇、党建篇、家庭篇共五辑,是作者近七十年人生经历的真实、真切的感悟。作者的文字有一种真实、真诚的吸引力,每一句话,包括党建篇在内,都是一种发自肺腹的言说。他的真有一种感染力,令读者不由得也真起来。
  • 你的怀抱是我生命的终点2

    你的怀抱是我生命的终点2

    催泪率96.5%的中国第一奇书。每一个感人片段,都让你泪眼滂沱。真情树书系。美文集,收录了《一碗阳春面》《伊莎贝拉的蓝勋章》《加布林鲨鱼的悲情母爱》《穿过风雪的音乐盒》等等最为打动人心的人间真情故事,堪称近年来少有的感人之作。每一篇选文都用它朴实无华的文字表达一段感人肺腑的情感。父母的爱、兄弟之情、朋友之义、忠心宠物,在这些充满感情和温情的故事中,感动人心,唤起心灵的触动。
  • 热读与时评

    热读与时评

    对于想在浩如烟海的长篇小说之林中找到适合自己阅读的作品的读者来说。这本书还可能起到“长篇小说导读”的作用。,本书分“现象观察”、“新作短评”、“女性写作”、“历史小说”、“西部小说”、“荐语与序言”六个栏目,从宏观扫描和微观考察两个方面,对90年代以来的90多部长篇小说进行了追踪与论评;获过奖的、得好评的和有争议的各类作品,都在认真的观照之中给予了自己的评说;开放的视野怀精到的品评,既有益于读者理解具体作家作品的精妙与独到,也有助于读者了解长篇小说创作长足演进的情形与态势
热门推荐
  • 嚣张龙宝:萌萌娘亲吃货爹

    嚣张龙宝:萌萌娘亲吃货爹

    一朝穿越成武林世家的废材,爹嫌妹弃遭谋杀,大难不死捡到只龙蛋孵出气吞山河的超级吃货食肉兽。食肉兽吐钱吐武功秘籍吐金银财宝,辱渣男斗遮妹羞亲爹,废材变天才一鸣惊人翱翔九天打怪升级。人心不足蛇吞象,某日她羞答答对某兽道:“给我吐个男人吧,高大上那款。”高大上现身,迷得某人七荤八素,直到生出只同款食肉兽崽,方才大呼上当,“尼玛,我要退货!”某兽笑得见牙不见牙,“一经售出,终生有效,概不退货。”两只吃货,她就是卖身也养不活啊,真是坑爹!
  • 明月出天山

    明月出天山

    阿舍,女,原名杨咏,维吾尔族,1971年生,新疆尉犁人,西北第二民族学院毕业。银川文学院签约作家。出版长篇历史小说《乌孙》。散文《小席走了》获2004年第五届“PSI—新语丝”网络文学一等奖;散文《山鬼》获2011年《民族文学》年度奖。
  • 千古一帝李世民

    千古一帝李世民

    少年得志,一生征战南北;中年封王,尽显王者风范;千古第一帝的背后,究竟隐藏了怎样的秘密……他,杀兄囚弟,血溅三尺,终成玄武门事变。后人评说,他是明君,励精图治;后人评说,他是暴君,荒淫愚昧。他,被人称为千古第一帝——李世民。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独宠无盐悍妻

    独宠无盐悍妻

    (本文一对一,男女主角绝对干净不容插足。)她,容貌太“出众”,却是丑的。长得太美不容易,但丑成那样也不容易。不过,老天爷是公平的,给了她聪明的头脑。他,才智太“出众”,却是笨的。聪明绝顶不容易,但笨成那样也不容易。不过,老天爷是公平的,给了他绝世的容貌。一个是王府嚣张的丫鬟偏偏没人敢惹。一个是将军府高贵的嫡子过得还不如个丫鬟。偏偏他们却自小一起长大,彼此熟悉的不行。装吧,看谁更能装。一夜好眠,睁眼一看,坑爹的谁把她塞花轿里了?自此,丑丫鬟成了将军府少夫人。再一回头,艾玛,郡主主子怎的从庶弟院子冲出来了?自此,郡主成了弟妹。说我嚣张?那就嚣张吧。敢算计我?那就来吧。反正我长得丑,温良恭俭让一条也沾不上。喜欢斗,那就斗个天翻地覆。欺我者,我必千倍奉还。毁我家园?我便夺你江山。管你什么皇帝妃子,皇孙郡主,将军后母的,惹恼了老娘,只有一句话奉上“打你丫的。童叟无欺。”片段一某男在某女面前喋喋不休。某女斜睨他一样。“你眼睛有问题?”“并无。”“脑子有问题?”“没有。”某女刷的掀开自己宽大的衣袖。“仙女若是都长这样,这世界上恐怕没人希望有仙女。”滑落的衣袖下,一截如玉似藕的手臂晶莹的散发着淡淡地光晕,怎么看怎么诱人。如果,你可以忽略覆盖在它上面那蝴蝶斑的狰狞青紫痕迹。长孙元轶却好似并没有被她吓到,低语道:“阿奴若是再脱下去,我就必须得娶了你了。实际上当年你在我面前肆无忌惮的沐浴,我就想这么做了。”“长孙元轶,你给我滚。”片段二“少将军,新夫人把您院子里的侍妾丫鬟全给打跑了。”某男呲牙一笑,雪白的牙齿在阳光下闪着耀眼的光“这么彪悍?天生就该嫁进将军府。”本文不小白,不慢热,斗争激烈,情节精彩坑品良好,欢迎来跳。记得收藏哦,么么哒。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情难独钟

    情难独钟

    那是一段情感的起点,是在那个阴冷的冬天。那天,危思和一帮刚进厂的新工铺设电缆时,有个素不相识的姑娘递给他一双帆布手套。故事就从这里开始……
  • 重生之大文豪

    重生之大文豪

    重生与地球相似的异界,脑中平白无故多了一个搜索引擎。他写的《陆小凤传奇》、《楚留香传奇》让武侠小说重新焕发新的活力。他写的《福尔摩斯探案集》、《东方快车谋杀案》被众多侦探迷奉为经典。他写的《凡人修仙传》、《斗破苍穹》连续蝉联月票榜。他写的《人性的弱点》全球卖出九千万册,被纽约时报评为“除了圣经最精彩的书”。他写的《机器人系列》,创造了著名的‘机器人学三大法则’,被称为科幻圣经。他写的《变色龙》、《一碗清汤荞麦面》、《最后一课》等等多次被选作语文课本教材。他写的《达芬奇密码》、《傲慢与偏见》等名著,被多次改编为电影。他写出了无数经典歌曲,无数经典的剧本,还画出了无数热血漫画。“他的出生,是自上帝创造人类之后,世界史上最伟大的事情,将他那颗大脑等价兑换,所得到的金币足可以买下整个米国,他是当之无愧的世界之王!”——《时代周刊》
  • 曾有你的天气

    曾有你的天气

    夕阳弥漫在高中教室里,美的不是温暖的夕阳,而是从我的视角看过去的,你曾经的桌椅。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