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5800000034

第34章 中国电视知识分子话语 (8)

更进一步,部分电视知识分子还要通过电视话语权力去推销自己的作品,倘若如真正的学者一样去分析自己的不足和局限性,他的作品在文化消费市场的受欢迎程度就要大打折扣了,那么在电视观众面前肯定自己的声音就多了些,自我批评的话语就留在非公开场合了。虽然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尤其是媒体常客们,言那么多怎么可能不失呢?但是,在这个话语囚笼里,电视知识分子只好硬着头皮自我表扬、漠视批评下去。所以,有学者说:"我本人是坚决反对学者成为学术明星的,因为我有一个基本的判断,电视不像手中的笔,由不得自己,你在那里侃侃而谈的,只能是你既不想说,别人也不想听的话。人们反感学术明星,主要是这些,所以那些想为自己辩护的学术明星,我以为还是要虚心一些。在这点上,老百姓比我们清楚,你在一个不由你的地方谈话,不说假话才怪呢。"

2.同类肯定

如果把批评和赞成电视知识分子行为的人群划分为两大群体的话,可以发现与大规模文化生产场域联系紧密的知识分子坚决地站在了拥护者一方,尤其是电视知识分子群体内部,相互间的肯定更是经常出现的话语模式。

例如,身处大规模生产场域的陈丹青为电视知识分子辩解道:"中国知识分子动不动玩儿'清高',其实是世俗地位老弄不舒服,这才琢磨出来的花招,骂骂别人,骗骗自己,真清高的雅人,哪会去骂易先生,他家里可能根本不安电视机--想想孔夫子吧,道路颠簸,风尘仆仆,他老人家还俩手扶着车杠子,周游列国到处讲。孔子要是活到今天,绝对霸占电视台;胡适、鲁迅、陈独秀活到今天,坦然上电视。以易先生为代表的几个家伙,和春秋战国时代拿着竹简坐个牛车到处跑的古人,都是一回事情。当然,前提是勇敢,有关怀,有话说。这样的人如今太少了。"在这里,其显然混淆了易中天等与孔夫子、鲁迅等的区别,尤其是两者间的言说内容,以及前者是迎合后者是引领和启蒙的方式,对于社会的意义也许是完全不同的。更重要的是,陈先生还忘记了电视媒体的意识形态属性,面对只能按照它的模式进行宣讲,孔夫子等人的最大可能也许只是失语了吧。

另外,以《百家讲坛》为代表的电视知识分子之间的相互肯定,可以在电视节目和报端经常看到。如易中天在自己的博客上写道:"看了《百家讲坛》的《于丹〈论语〉心得》,不禁拍案叫绝。神闲气定,娓娓道来;古今中外,信手拈来。诚可谓妙趣天成,观之可以忘忧也!建议大家都去看看。"他用"于丹真棒"来抒发自己的万千感慨,然后又是在央视搞三人访谈(易中天、于丹、柴静),又是为于丹新书作序,一声感叹"好聪明的小妮子"发自内心、溢于言表,难以掩饰积蓄已久、恬淡深处的钦慕之情。又如在2007年3月11日央视《百家讲坛》的特殊节目中,易中天在与王立群交谈时说:"那我们就下我们的蛋,让别人说去吧。我们都是公鸡中的战斗机。"余秋雨在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时曾谈道:"易中天先生的历史讲述受到民众的欢迎,可以说是文化大众化的一个有益尝试。"

2005年9月19日,在凤凰卫视的资助下,李敖飞抵北京,展开为期12天的"神州文化之旅"。对于李敖此行,人们众说纷纭,有学者通过研究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对李敖持批判立场的以学者为主,持支持立场的则以媒体知识分子为主。学者主要批评李敖在不同时代、不同场合的"变身",朱学勤、朱维铮、余杰、谢泳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均不赞同拔高李敖此行的意义;媒体知识分子更为看重李敖在威权时代的"前身"以及此次在大陆的"现身说法" 。虽然媒体知识分子赞同的理由具有一定道理,不过,如果从同类肯定的角度,也许我们可以把这个问题看得更清楚些。

即使不得不要将自己和别人作出对比时,电视知识分子也十分注意言语分寸,尽量对两方都作出肯定。例如,前面提到的傅佩荣由于在凤凰卫视中经常推出国学讲座,而被人称为"台湾版于丹"。傅佩荣听了倒不以为意:"可以到台湾去问问,看大家怎么说我。做学问和谈心得完全是两回事情,她有她的贡献,我有我的作用。"

中国电视知识分子间的相互肯定已经不同于学术场域内部的某些类似于"圈内认可"的现象,是一种对电视权力撮合下的游戏规则的确认。一方面,电视知识分子人群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在学术场域和电视场域的夹缝中生存,利益的一致导致认识方式的趋同,今天对你的认可,也就意味着明天你对我的肯定;另一方面,同处于大规模文化生产场域而又没有进入电视场的知识分子群体,也不会选择去批评拥有电视话语权、大众话语权的电视知识分子(除非为了快速成名或把自己的作品炒作为畅销书,即使类似于《余秋雨批判》之类的编者或作者也用的是笔名),他们之间的关系更多地表现为布尔迪厄所说的"互搭梯子"或同伙认可。

四、保守

无论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文死谏",还是西方知识分子的"社会良知",都强调知识分子话语的批判特征。但是,"古典的知识分子具有批判精神和个人主体意识张扬的特点,而媒体知识分子则具有谢绝批判和淡化自我意识的特点"。

在清华大学教学的加拿大学者贝淡宁在分析于丹现象时指出:"但是有必要关心一下于丹努力把《论语》去政治化的政治原因。她的阐释并非像表面上那样与政治毫无干系。通过告诉人们他们不应该抱怨太多,首先和最重要的是关注内心幸福,弱化社会和政治承诺的重要性,忽略儒家思想的批评性传统,于丹实际上转移了造成人们痛苦的经济和政治条件,以及导致人们生活巨大改善所需要的种种集体的解决办法。比如,如果我缺乏工作机会,我应该反思自己的失败而不是思考社会和经济结构及财产所有权模式。实际上,她倡导安于现状,其观点是保守的,支持保持现状的。孔子的在天之灵一定十分不安。"这里贝淡宁谈到的于丹的问题,也是中国电视知识分子话语的一个典型特征,即淡化意识形态、去批判化的保守模式。当然,这是一位外国学者从西方知识分子理念和视角来进行认识的结果。

为什么去批判色彩的保守特征会成为中国电视知识分子话语的常态,我们也应从现实的社会环境中来阐释:第一,媒体的官方意识形态色彩,使其中的知识分子只能在建设的意义上行使批评的话语权,这是一种对社会主义和谐舆论的建构,而不是解构或制造杂音;第二,中国知识分子大多已经进入大学、科研机构等成为所谓的特殊知识分子,对于社会是一种服务型人才,他们的话语也自觉地带有为政治、经济等"保驾护航"的作用;第三,电视媒体的强大社会影响力促使电视知识分子在话语表达时,保持一种谨慎的心理状态,任何过于偏激的言行都可能被电视画面扩大化,他们也难以为所造成的负面后果负责;第四,在广大电视观众面前,他们采取的态度是迎合而不是挑战,为了被大众认可和肯定,必然要符合大多数人的审美意识和话语模式,那么就必须剔除一部分知识分子的先锋、批评话语特性。

中国电视知识分子话语特征虽然存在着个体差异,但是其整体上的表现可以看作在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场、经济场、媒体场和知识分子场中形成的特殊话语模式,是一种权力和话语协商的结果。

同类推荐
  • 风雨人生

    风雨人生

    我出生在河北农村一个贫寒的家庭,自四岁起就一直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我过早地体会到生活的艰辛,和母亲一起承担着生活的重负。虽然家境贫寒,但我一直感受着母亲给予我们兄妹的关怀和爱护,母亲的爱是我童年最温暖的回忆。
  • 杜诗选评

    杜诗选评

    本书对伟大诗人杜甫作品的研究和介绍,除对各篇作品做题解和简注外,并对作品分章逐节地加以点评。
  • 陌上花开

    陌上花开

    乐府诗词“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感情强烈外露,形式朴素自然,长于叙事。在《陌上花开》中,安意如以诗为线索,以史为素材,以独特的感性文字,将古意盎然的乐府诗词完美解码,复原了那些哀乐缠绵的故事、丰神俊逸的人物、婉曲难测的情怀。回到汉魏、两晋、六朝、盛唐、五代。去观望彼时的风月无限。
  • 红尘菩提

    红尘菩提

    “菩提十书”之《红尘菩提》:红尘是情境,菩提在自心,要找到一个理想的红尘来生活与修行是绝不可能的,有菩提的人却可以用澄澈的心来对待滚滚红尘。本书是“菩提系列”第八部,林清玄以澄澈的观照,寻找生命困境的超越,使我们有美丽的心走向完美与理想的道路,让我们知道:红尘,是觉悟的开始!痛苦,是伟大的开始!
  •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世界古代文学发展概论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世界古代文学发展概论

    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政治以及哲学、宗教和道德等社会科学具有密切的关系,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能深刻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文学的功能是以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是用具体的、生动感人的细节来反映客观世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虽然其具有形象的间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体性地展示社会生活,甚至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展示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
热门推荐
  • 最受感动的励志成才故事(最受学生感动的故事精粹)

    最受感动的励志成才故事(最受学生感动的故事精粹)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聪明人会从中吸取经验,让个人的人生折射出许多人命运的华彩,从而使生命在有限的时间无限延展。快乐成长让你的内心充满温暖,就像一颗魔力药丸,让你心中时刻充满欢乐,像一把万能钥匙,为你开启任何艰难的关卡大门。播下一种心态,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行为;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命运。
  • 傲气侧室

    傲气侧室

    推荐新文《贪吃肥妻》她是呼风唤雨的华阳公主,却在父皇死后被皇兄赐婚远嫁,赐婚就赐婚呗,不就是嫁一个男人嘛,有什么大不了的,她凰婉清天不怕地不怕,嫁也嫁得风风光光谁知道风光出嫁却被劫匪半路夺了嫁妆,她忍!新妇拜见公婆,却拜出一妻三妾,自己只能做侧室,她华丽丽的晕厥过去!再忍!但人人都想踩到她头上来,叫她怎么忍?老虎不发威,真的把她当成一只没用的病猫了吗?一发威,却在他的邪笑中从侧夫人沦落成妾,公主为妾,生活再无阳光照拂,心方死,只求华丽退场幸得贵人相助,终于能离开,却意外的救了小叔之命,荣升正妻,再想走,才发现根本无路可退为了报复青梅竹马的绝情,亦为了梦中的幸福,她投入了他的怀抱,倾天下之容颜,惑人间之圣躯,都是她的砝码……只是幸福如同指间沙,终究还是握不住啊,负她的又岂止是他?江山动乱之际,夫妻反目成仇,各为其主,放不下的又岂止是儿女情长?【片断一】:古昔风在看到她的那一瞬间,眼里闪过一丝古怪的笑意。凰婉清羞得通红的俏脸浮起难堪,作为公主的骄傲因子在胸臆中腾起,一不作二不休,冷冷一笑,索性一掀烛台,布置着重重轻纱的房间顿时火光冲天……风流是吗?那就在尝尝火中风流的滋味吧!第二天,古昔风顶着一脸黑线,心疼的看着小妾伤痕累累的身子,喝令:“公主纵火,与庶民同罪,把她拉下去……”【片断二】:“凰婉清,你果然狂妄,六年前如此,六年后还是如此!我今天就要治治你的狂妄……”公主做侧室本就够委屈了,他却不愿这样放过她,指使美妾折磨她,激起她心中的怒火,好找到借口侮辱她。“欺负她们是妾吗……从今天起,你只是一个妾,最低等的妾!”他冰冷的话语刺痛了她的心,咬着唇努力不让泪落下,娇弱的身子却忍不住发抖。【片断四】:一碗黑色的药汁,打落腹中尚未成形的孩儿,心裂成碎片,绝望的看着冷酷无情的他:“为什么……”“惟有此,才能祭吉儿在天之灵!”他恨恨的瞪着她,冷笑起来,却尝不到复仇的畅快……强烈推荐旧文《太后要“出”墙》《王妃是大厨》**推荐**宋喜的文文《肥婆皇后》星期七的文文《切原来我扑到了一头狼》漫沙罗的文文《第二十房男妾》清风恋飘雪的文文《弃妃的怒放》海芋的文文《相公别那么火爆》强烈推荐周笑伊的精彩文《花蕊夫人之狱妃驭皇》霓儿的新文《青丝劫》感谢满月桃子为梧桐做的新封面,特别推荐桃子文文《仙后要休夫》
  • 世界风情(求知探索)

    世界风情(求知探索)

    我们伟大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具有悠久的历史,辽阔的土地和丰富的资源。勤劳勇敢的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各民族独特而富有风趣的风俗和生活习惯。这些民情,就像一颗颗光芒四射的灿烂瑰宝,丰富着我们的文化宝库,显示着我们民族的智慧和创造精神,在世界文化事业的发展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 野人奥秘

    野人奥秘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信息不断增长,世界交流日益扩大。在人类的科学尚不发达时,人们囿于知识的局面限制,对自身及周围的种种现象,只能靠主观的猜测与揣摩;当人类的科学知识水平获得空前大发展以后,很多过去遗留的难题,都做出了科学合理的解释,同时又发现了更多的有关这个世界目前仍无法解释的奥秘。
  • 欺上新妻 (完结)

    欺上新妻 (完结)

    一次异地之旅,韩莉在豪华的客轮上因感冒迷糊的走错了房间……许久之后,雷尔凡才知道那日在客轮上与他邂逅的女人一直在他的身边,而且是他那位精明能干的秘书,意外的发现她肚子里竟然还怀着他的骨肉.好友的美文,希望大家多多支持——《绝色虐妃(又名:红尘断情)》文/红尘韵溪http://m.pgsk.com/a/104750/
  • 创新力

    创新力

    《创新力》对创新力的本质与创新力的灵魂,创新与继承的关系,创新原理与创新原则,创新意识与创新潜能,创新力的激发,提高创新力的意义、方法和途径,以及为培养提高创新力创造舞台和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具体的阐述。本书向人们诠释了科学思维的本质及多种思维视角的魅力,以及运用科学思维提升创新能力在当今时代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充满智慧的中国科技

    充满智慧的中国科技

    我们的祖国是一个美丽、古老的东方大国。其历史源远流长,其文化底蕴之雄厚,在这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积累了数不胜数的各种科学方面的经典著作以及发明创造。本书着重介绍了中国几千年的科学方面的知识,让读者对中国的科学的发展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同时在阅读中也可再一次体会到前辈们的智慧,另外也可学到许多科学常识。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