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5500000023

第23章 中古汉语"是"字判断句 (7)

(5)所以不即白之,疑是鬼神变化作此相。(《搜神记》卷二)

(6)时谓谢曰:"王宁异谋,云是卿为其计。"(《世说新语·言语》)

(7)庾家论云是文康称"恭为荒年谷,庾长仁为丰年玉"。(《世说新语·赏誉》)

(8)传云是曹公载妓船覆于此,于今存在。(《古小说钩沉·荀氏灵鬼志》)

(9)众人咸言:"此变乃是劳度差作。"(《贤愚经》卷八,4/420b)

(10)今此国土,非我所得。乃是父王,转用见授。(《贤愚经》卷八,4/403a)

(11)是此儿志,故使然也。(《贤愚经》卷八,4/405a)

(12)上谓敬则曰:"人命至重,是谁下意杀之?都不启闻?"(《南齐书·王敬则传》)

(13)正因歌谏曰:"昔闻孟津河,千里作一曲。此水本自清,是谁搅令浊。"坚动容曰:"是朕也。"(《高僧传》卷一)

(14)时王惊问诸群臣言:"卿诸臣等,是谁忽然敢能击我苷蔗种门欢喜之鼓?尽其力打,出是大声?"(隋阇那崛多译《佛本行集经》卷八,3/689b)

以上标记施事为焦点,例(4)~(9)"是"字位于句中,例(10)~(14)"是"字位于句首,其中例(12)、(13)、(14)"是"字位于疑问代词"谁"之前,疑问代词是句子中的自然焦点。

(15)床前有竹简,长尺二寸,书大篆之文,皆言开辟以来事,人莫能识,或言是伏羲画卦之时有此书,或言是苍颉造书之处。(《拾遗记》卷九)

(16)此诸比丘,正是昨日,所不请者,吾及众僧。(《贤愚经》卷五,4/386b)

(17)按邓是此月六日来,徐与邓同在桐柏,故相称引。(《周氏冥通记》卷二)

(18)其是二十三日还至山,意殊不许游行人间。(《周氏冥通记》卷四)

(19)碑是汉桓帝时柏人县民为县令徐整所立。(《颜氏家训·书证》)

以上标记时间为焦点。

作为成熟的焦点标记词,其焦点化的成分可以是施事、时间、地点、工具、受事等,中古"是"字只能使施事和时间焦点化,还不能使地点、工具和受事焦点化。

"是"字作为焦点标记在句中主要起强调作用,是系词用法的引申。焦点标记词"是"的词性较系词又虚了些,但其在句中仍有判断的作用,所以在词性归属上仍属系词。

(二)助成副词、连词的语气

1.助成范围副词语气

中古时期系词"是"字附于总括副词"凡"、"但"之后,助成副词语气,表达"满足条件的都......"之义。如:

(20)凡是山泽,先常炉种养竹木杂果为林,及陂湖江海鱼梁鳅场,常加功修作者,听不追夺。(《宋书·羊玄保传》)

(21)宗云:"中丞何得行凶,敢录令公人。凡是中丞收捕,威仪悉皆缚取。"(《宋书·孔琳之传》)

(22)凡是益国利民之事,必以奏闻。(《魏书·高崇传》)

(23)太子年渐长大,为办象马牛羊之车。凡是童子所玩好具,无不给与。(刘宋求那跋陀罗译《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一,3/627c)

(24)凡是一切出家之人,来欲度者,莫问是非,但有来者,勿取度价,随意即度。(隋阇那崛多译《佛本行集经》卷三十三,3/809a)

以上是"凡是"用例,表示"符合某一条件的都......",义同现代汉语中的"凡是"。有时,"凡是"后没有给出进入某范围的条件,仅仅表示总括,其作用相当于"凡"。如:

(25)伊尹、霍光,名高于臣节,桓氏亦得免于胁夺,凡是诸事,布于书策,若此易晓,岂待指掌。(《南齐书·张敬儿传》)

中古时期,表达"符合某一条件的都......"之义还可以用"但是"。如:

(26)有薄饼缘诸面饼,但是烧煿者,皆得投之。(《齐民要术》卷八"作酢法第七十一")

(27)破皮履、鞋底、格椎皮、靴底、破鞅、靫,但是生皮,无问年岁久远,不腐烂者,悉皆中煮。(《齐民要术》卷九"煮胶第九十")

(28)然其当途以来,何直退勋而已,但是随臣征者,即便为所嫉。(《魏书·太武五王传·广阳王》)

(29)辅相答言:"师所约敕,但是比丘,不敢违逆,况复师兄是阿练也。"(元魏吉迦夜共昙曜译《杂宝藏经》卷三,4/460b)

(30)其菩萨母常行慈悲,能于一切诸众生边,但是有识有命之类,悉皆愍念。(隋阇那崛多译《佛本行集经》卷七,3/685a)

以上例句"但是"都义同"凡是",基本上可以看做是范围副词了。不过,在《佛本行集经》中还发现1例"但是"似乎表达转折之义。如:

(31)此处唯有如来世尊阿罗呵三藐三佛陀,初始成佛无上菩提,今日在此林内而住,但是如来得道已来,经今足满四十九日,未曾得食。(隋阇那崛多译《佛本行集经》卷三十二,3/801b)

从语言类型学上看,"限定副词>转折连词"是人类语言演化的一个基本规律据Heine&Kuteva的研究成果,例(31)"但是"既可以理解成"只是",又可以理解成"不过",正处于由限定到转折的过渡状态。

此外,中古汉译佛经中,有时使用"敢是"表达"凡是"之义。如:

(32)敢是佛界中,悉皆照明。(东汉支娄迦谶译《佛说兜沙经》,10/446b)

(33)即问诸臣:"此人何罪?"诸臣答言:"此犯王法。敢是天民,岁由常课六分税一。此人违命,又居王境种殖自济,赋税不顺,是以系身。"(失译《大乘悲分陀利经》卷七,3/282c)

总之,表达总括之义的"凡是"、"但是"、"敢是",其在句中意义与现代汉语中的"凡是"几无差别,"是"字不再独立表示判断,词性变虚,附于范围副词后,帮助实现副词语气。

2.助成程度副词语气

中古时期,"是"字还可以位于程度副词"最"、"甚"、"极"等后面,助成程度副词语气。"是"字在程度副词后的虚化过程同"为"字类似,即"是"后是体词性成分时,"程度副词+是"结构中"是"是核心,系词性质比较明确。而当"是"后跟谓词性成分时,"程度副词+是"结构的主要功能由判断转为描写,程度副词成为结构中的核心,"是"字变得可有可无,于是语义虚化,帮助实现副词语气。

"程度副词+是"结构中"是"本是明确的系词。如:

(34)孙卿在齐,最是老师,故三称祭酒。(《意林》引《风俗通义》)[《穷通篇》作"至襄王时,而孙卿最为老师"。]

(35)主人问:"有好牛不?"云:"无。"问:"有好马不?"又云:"无,政有佳驴耳。"炳之便答:"甚是所欲。"(《宋书·庾登之传》)

随着"是"后成分的谓词化,"是"的系词功能淡化,开始向词尾方向虚化了。如:

(36)如汝所言,涅盘者最是快乐。(东晋僧伽提婆译《增一阿含经》卷九,2/592b)

(37)复次佛出于世,最是希有。(姚秦鸠摩罗什译《大庄严论经》卷十四,4/333a)

(38)此女乃能故在,又不自杀,不投楼下,甚是大幸。(东晋僧伽提婆译《增一阿含经》卷二十二,2/661a)

(39)问前伯喈今何在?云:"在天上作仙人,甚是受福,甚快乐。非复畴昔也。"(《太平广记》卷三百二十一引《齐谐记》)

(40)令夏月饭瓮、井口边无虫法:清明节前二日夜,鸡鸣时,炊黍熟,取釜汤遍洗井口、瓮边地,则无马蚿,百虫不近井、瓮矣。甚是神验。(《齐民要术》卷九"飧、饭第八十六")

(41)此王于我,极是大怨。(东晋僧伽提婆译《增一阿含经》卷十六,2/628a)

(42)去泥草,以皮、布裹而捶之。白如珂雪,味又绝伦,过饭下酒,极是珍美也。(《齐民要术》卷二"脯腊第七十五")

例(39)前作"甚是受福",后作"甚快乐",说明"甚是"作用基本等同于"甚","是"字判断作用退化了。其余各例,"是"字当也虚化,判断意味极淡了。

不过,与"为"字相比,"是"字助成程度副词语气的用法在中古时期产生晚,使用不够普遍。到唐宋时期,"是"的这种用法才较为普遍。如:

(43)黄檗云:"道薄人微,甚是难消。"(《祖堂集》卷十一·睡龙)

(44)梦见从天降下日轮,日轮之内,乃见一孩儿,十相具足,甚是端严。(《敦煌变文校注》卷四)

(45)寻与弟曰:"汝不要惆怅,沉没舡舫,极是闲耳。吾已得龙王如意宝珠。"(《敦煌变文校注》卷五)

(46)故程子曰:"天地无心而成化,圣人有心而无为。"此语极是亲切。(《朱子语类》卷二十七)

(47)他在半上半下处,最是难。(《朱子语类》卷四十八)

(48)人最是怕陷溺其心,而今显道辈便是以清虚寂灭陷溺其心,刘子澄辈便是以务求博杂陷溺其心。(《朱子语类》卷一百一十九)

直到六朝时期"副词+是"结构后的成分还多是体词性成分,"是"的系词性还比较明显,它帮助助成副词语气的用法还比较少见,因此"是"字在中古尚未虚化成真正的副词词尾。"是"字向副词词尾虚化的过程可能受到了"为"字虚化的类推影响。

3.助成连词语气,形成连词"若是"

"若"是一个假设连词,"是"是系词,二者连用时表达"如果是"的含义。特别是"若是"后面的成分为名词或名词短语时,"是"的判断意味较强,二者的界限较为分明。但是当"若是"后面出现越来越多的谓词性成分时,"是"的判断作用不明显了,意义变得较虚,主要附于"若"字后面帮助表示假设,这时"若是"只表达"如果"的含义,久而久之,"若是"逐渐凝固成了一个假设连词。

"若是"成词的过程发生在中古时期。"若是"后跟体词性成分时,"是"的系词性质还比较明确。如:

(49)若是鸟兽邪魅,则其形貌皆见镜中矣。(《抱朴子·内篇·登涉》)

(50)若是天子,肌肤何粗?(吴康僧会译《六度集经》卷八,3/51c)

(51)子若是才人,何得违毁先人家法?(吴支谦译《菩萨本缘经》卷上,3/52c)

(52)吏问曰:"若是佛弟子,能经呗不?"(《古小说钩沉·荀氏灵鬼志》)

(53)精若是石,不得有光,性又质重,何所系属?(《颜氏家训·归心》)

以上"若是"或位于句首,或位于句中,都是表达"如果是"之义,"是"是表示判断的系词。后来"若是"后附成分扩展,有了谓词性成分。如:

(54)若是晋安帝时立,便应在《永初郡国》,疑何谬也。(《宋书·州郡志三》)

(55)官比不听通家信,消息断绝。若是姊为启闻,所不知。(《宋书·文五王传·竟陵王诞》)

(56)敬则曰:"尔非凡器。若是吉善,使船速进。吾富贵,当改葬尔。"(《南齐书·王敬则传》)

(57)冬三月雷无出者,若是阳不闭阴,则出涉危难而害万物也。(《南齐书·五行志》)

(58)若是鳖灵可拟于周王,夫差容比于汉祖,尉他定屋之尊,子阳成绾玺之贵,岂其然哉?(《魏书·匈奴刘聪传》)

(59)若是比丘闻此空法解无所有,则得解了一切诸法。(东晋僧伽提婆译《增一阿含经》卷十,2/593c)

(60)若是黄门知比丘有欲心向己者,是比丘得八偷兰罪;若不知者,得六越比尼罪二偷兰罪。(东晋佛陀跋陀罗共法显译《摩诃僧祇律》卷五,22/269b)

(61)佛告优波离:"若是下座有过失,应诣上座所,头面礼足,作是言:'长老,我所作非法,侵犯过罪,我今忏悔,不敢复作。'"(东晋佛陀跋陀罗共法显译《摩诃僧祇律》卷十三,22/335a)

(62)若是如来得一切智,见我心者,应先共我语言慰喻。(隋阇那崛多译《佛本行集经》卷二,3/661a)

例(54)"是"字还勉强有些判断意味,可作两可分析,其余各例"是"字基本没有判断作用了。特别是例(60),前后两句互文,一用"若是",一用"若",说明"若是"已经等同于"若",只是表示假设了。由于"若是"后跟谓词性成分,"是"的判断意味较弱,与"若"粘合形成了一个假设连词。

(三)虚化成泛指性范围副词 (1)

中古时期,系词"是"字有时虚化单用,置于名词前表达"所有"之义,虚化成了一个泛指性范围副词,刘世儒《略论魏晋南北朝系动词"是"字的用法》称之为"指示(统指)形容词"。例如:

(63)吕尚之儿,如不为上;赵壹之子,傥不作一:便是下笔即妨,是书皆触也。(《颜氏家训·风操》)

(64)水草,圆叶细茎,随水浅深。今是水悉有之......(《颜氏家训·书证》)

(65)又生不长发,便谓为道人,填街溢巷,是处皆然。(《南齐书·虞玩之传》)

(66)王公林又谏敬则曰:"官是事皆可悔,惟此事不可悔!官讵不更思!"(《南齐书·王敬则传》)

以上例句"是书"即指"所有书","是水"即指"所有水","是处"即指"到处","是事"即指"所有之事"。

同类推荐
  • 二十世纪图书馆与文化名人

    二十世纪图书馆与文化名人

    ,本书资料详实,描述通俗,本书介绍了20世纪中国的文化名人与图书馆的交往以及他们的文化成就与图书馆的关系。记录了大量的鲜为人知的故事。读者可以利用本书的正文链接和余思,积极参与图书馆的有奖读书活动
  • 宠物喂养小窍门

    宠物喂养小窍门

    宠物从幼年期到配种期喂养的注意事项,如何调配最适合宠物的食物。
  • 民国模范作文(日记篇)

    民国模范作文(日记篇)

    民国小学生日记PK当代小学生日记。继“开明国语课本”之后,再现民国语文教育风采!101篇民国小学生优秀日记,展示不同的少年中国!给当代语文教育一面镜子!给当代青少年一面镜子!全面展现民国小学生所思、所历、所感、所悟。在民国老课本引起广泛关注,并火热畅销之后。近日,民国小学生作文又被媒体疯狂转载,同时与当代小学生作文进行了比较,引起了热议。民国小学生作文多数语言功底扎实深厚,视角高远,思想深刻,最可贵的是,较少虚假套话。
  • 震撼世界的100个科学发现(上)(世界历史回眸经典文库)

    震撼世界的100个科学发现(上)(世界历史回眸经典文库)

    本书编入科学历史上各领域震撼世界科学界的数百个科学发现。分门别类地对历史上曾经取得的重大科学突破进行分析介绍,为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年朋友们打开了科学知识之门,引人沉思,启示未来。
  • 师之道:优秀教师成长的方法与艺术

    师之道:优秀教师成长的方法与艺术

    优秀的教师,一定是一位工作态度端正的人;优秀的教师,理应是道德的楷模;优衣的教师,不但要会教书,而且也要会育人,优秀的教师,更应是一位懂得如何与学生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人!
热门推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如画江山

    如画江山

    如画江山,群雄逐鹿,看天地苍茫,谁主沉浮。铁血襄阳,血泣山河。张守仁,一个具有现代灵魂无名小卒,用一把石灰撒出了一个辉煌帝国!血战襄阳扬名四方,强渡黄河攻陷蒙军,铁骑百万安民心,合纵连横定九州……江山如此多娇,却引得无数穿越者皆为折腰……
  • 激励青少年成长的世界名人故事

    激励青少年成长的世界名人故事

    一滴水可以折射阳光的光辉,一本好书可以滋润美好的心灵。健康的身心、丰富的情感、较强的实践能力、优良的品质、过硬的特殊技能、良好的习惯、深厚的文化底蕴及必要的合作素质等,是青少年朋友在成长道路上顺利前进所需要的最基础、最必要的条件,为青少年朋友们从自身着眼、开创成功指明了方向。社会是一幅斑驳陆离的图画,人生是一条蜿蜒扭动的曲线。知识是智慧和能力的基础。知识能够守护生命,是保护自己的盔甲。成长是一种历程,我们从无知到有知,从天真到深沉,我们用生命书写着成长的哲学,正是这些哲学的智慧丰富了我们的人生;成长是一种升华,成长的过程就是将软弱升华为刚强,将平淡升华为壮丽。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将门孤女之田园美眷

    将门孤女之田园美眷

    夏潋出自古乐世家,在她看来,她要做的就是学习家传的各种技艺,然后嫁到一个合适的家族去,平平静静的当个小夫人,再慢慢老去。然而她做梦都想不到,有一天她会莫名其妙的脱出这一个圈环,来到这个陌生的世界。她还记得,那一日,她那个神神叨叨的好友林苏晚,在她耳边念叨什么镜里空花、水中圆月的话,如今她却看不分明,这花那一朵是真、那一朵是假。那天晚上,她被林苏晚生拉硬拽去看流星雨,然后,在那一片绚烂的流星雨童话中,她变成了西山村的小媳妇夏潋。乡村生活平淡安宁,夏潋一向随遇而安,倒不觉得有什么不妥,但是,从什么时候开始,麻烦开始一桩桩一件件找上门来?功臣之后的相公,将门冤狱的出身,她一步步远离一开始所向往的宁静生活,好在自始至终,一直有他相伴。片段一:夜风中,夏潋仰起头,望着墙头飘飘欲仙的美男子,悠然笑道:“当家的不解释一下,所谓位高权重,究竟是什么意思?”苏墨轻飘飘落在夏潋面前,微笑道:“为夫也不知,娘子还有这样一手绝活。”片段二:“你究竟是什么人?”慕容少宣皱眉道。“自然是苏墨,还能是谁?”苏墨笑道。慕容少宣摇摇头,道:“当日我中了化功散,武功全失,所以并没有察觉,而等我武功恢复了,才发现,你自称是个普通的猎户,武功竟比我还要高深,这未免太过奇怪。何况虽然藏得隐秘,我也察觉得到,你身边藏着暗卫,你究竟是什么人?”苏墨好整以暇的听慕容少宣说完,道:“你是在提醒我杀人灭口吗?”“…”慕容少宣一愣,苏墨却笑笑道:“你猜,我知不知道你的真实身份?”“…”“或者,你猜猜,我为什么将你留下?会不会放你离开?”“…”“唉,乡下日子安逸得很,留下你解解闷也好,放心吧,我暂时不打算杀你灭口。好好给娘子挖鱼塘,等鱼塘挖好了,我就放你离开!”苏墨笑着挥挥手,往院子里打水洗漱去了,留下慕容少宣对着月亮磨得牙齿咯咯作响。片段三:苏墨没有什么形象的将慕容少宣按在桌上,咬牙道:“混蛋!你丫的你断袖不能提前跟我说一声?”慕容少宣一面努力吸气,免得自己闷死,一面不怕死的说道:“我要是早说,不早让你弄死了吗?”“你信不信我现在弄死你?”“我以为,你现在弄死我,对小曦来说并没有什么好处。”“啪——”桌子四分五裂,慕容少宣怕怕的缩缩脖子。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千古圣人:孔子(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千古圣人:孔子(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本书遴选了人类历史上最富影响力、最具个性的名人——千古圣人孔子,作者结合青少年的阅读习惯,用生动活泼、严谨细腻的笔触向读者介绍了这些世界知名人士的生平故事、理想追求和光辉业绩,为广大读者描绘了一幅幅极具传奇色彩而又引人入胜的名人人生画卷,是青少年学生最佳的成长伴侣。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轮回之旅:99天奇妙情缘

    轮回之旅:99天奇妙情缘

    (完结)七月七日夜,秦袅被一个天使一个魔鬼堵在家中。两个绝色妖孽的帅哥,一个善良无畏的美女,三生三世前,谁是她的心上人?行走在轮回中,又有着怎样的秘密?且看有神仙、有鬼怪、有魔妖、有虐情、有怨憎、有轮回奇缘的99天奇妙人生.欢迎收藏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