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5500000023

第23章 中古汉语"是"字判断句 (7)

(5)所以不即白之,疑是鬼神变化作此相。(《搜神记》卷二)

(6)时谓谢曰:"王宁异谋,云是卿为其计。"(《世说新语·言语》)

(7)庾家论云是文康称"恭为荒年谷,庾长仁为丰年玉"。(《世说新语·赏誉》)

(8)传云是曹公载妓船覆于此,于今存在。(《古小说钩沉·荀氏灵鬼志》)

(9)众人咸言:"此变乃是劳度差作。"(《贤愚经》卷八,4/420b)

(10)今此国土,非我所得。乃是父王,转用见授。(《贤愚经》卷八,4/403a)

(11)是此儿志,故使然也。(《贤愚经》卷八,4/405a)

(12)上谓敬则曰:"人命至重,是谁下意杀之?都不启闻?"(《南齐书·王敬则传》)

(13)正因歌谏曰:"昔闻孟津河,千里作一曲。此水本自清,是谁搅令浊。"坚动容曰:"是朕也。"(《高僧传》卷一)

(14)时王惊问诸群臣言:"卿诸臣等,是谁忽然敢能击我苷蔗种门欢喜之鼓?尽其力打,出是大声?"(隋阇那崛多译《佛本行集经》卷八,3/689b)

以上标记施事为焦点,例(4)~(9)"是"字位于句中,例(10)~(14)"是"字位于句首,其中例(12)、(13)、(14)"是"字位于疑问代词"谁"之前,疑问代词是句子中的自然焦点。

(15)床前有竹简,长尺二寸,书大篆之文,皆言开辟以来事,人莫能识,或言是伏羲画卦之时有此书,或言是苍颉造书之处。(《拾遗记》卷九)

(16)此诸比丘,正是昨日,所不请者,吾及众僧。(《贤愚经》卷五,4/386b)

(17)按邓是此月六日来,徐与邓同在桐柏,故相称引。(《周氏冥通记》卷二)

(18)其是二十三日还至山,意殊不许游行人间。(《周氏冥通记》卷四)

(19)碑是汉桓帝时柏人县民为县令徐整所立。(《颜氏家训·书证》)

以上标记时间为焦点。

作为成熟的焦点标记词,其焦点化的成分可以是施事、时间、地点、工具、受事等,中古"是"字只能使施事和时间焦点化,还不能使地点、工具和受事焦点化。

"是"字作为焦点标记在句中主要起强调作用,是系词用法的引申。焦点标记词"是"的词性较系词又虚了些,但其在句中仍有判断的作用,所以在词性归属上仍属系词。

(二)助成副词、连词的语气

1.助成范围副词语气

中古时期系词"是"字附于总括副词"凡"、"但"之后,助成副词语气,表达"满足条件的都......"之义。如:

(20)凡是山泽,先常炉种养竹木杂果为林,及陂湖江海鱼梁鳅场,常加功修作者,听不追夺。(《宋书·羊玄保传》)

(21)宗云:"中丞何得行凶,敢录令公人。凡是中丞收捕,威仪悉皆缚取。"(《宋书·孔琳之传》)

(22)凡是益国利民之事,必以奏闻。(《魏书·高崇传》)

(23)太子年渐长大,为办象马牛羊之车。凡是童子所玩好具,无不给与。(刘宋求那跋陀罗译《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一,3/627c)

(24)凡是一切出家之人,来欲度者,莫问是非,但有来者,勿取度价,随意即度。(隋阇那崛多译《佛本行集经》卷三十三,3/809a)

以上是"凡是"用例,表示"符合某一条件的都......",义同现代汉语中的"凡是"。有时,"凡是"后没有给出进入某范围的条件,仅仅表示总括,其作用相当于"凡"。如:

(25)伊尹、霍光,名高于臣节,桓氏亦得免于胁夺,凡是诸事,布于书策,若此易晓,岂待指掌。(《南齐书·张敬儿传》)

中古时期,表达"符合某一条件的都......"之义还可以用"但是"。如:

(26)有薄饼缘诸面饼,但是烧煿者,皆得投之。(《齐民要术》卷八"作酢法第七十一")

(27)破皮履、鞋底、格椎皮、靴底、破鞅、靫,但是生皮,无问年岁久远,不腐烂者,悉皆中煮。(《齐民要术》卷九"煮胶第九十")

(28)然其当途以来,何直退勋而已,但是随臣征者,即便为所嫉。(《魏书·太武五王传·广阳王》)

(29)辅相答言:"师所约敕,但是比丘,不敢违逆,况复师兄是阿练也。"(元魏吉迦夜共昙曜译《杂宝藏经》卷三,4/460b)

(30)其菩萨母常行慈悲,能于一切诸众生边,但是有识有命之类,悉皆愍念。(隋阇那崛多译《佛本行集经》卷七,3/685a)

以上例句"但是"都义同"凡是",基本上可以看做是范围副词了。不过,在《佛本行集经》中还发现1例"但是"似乎表达转折之义。如:

(31)此处唯有如来世尊阿罗呵三藐三佛陀,初始成佛无上菩提,今日在此林内而住,但是如来得道已来,经今足满四十九日,未曾得食。(隋阇那崛多译《佛本行集经》卷三十二,3/801b)

从语言类型学上看,"限定副词>转折连词"是人类语言演化的一个基本规律据Heine&Kuteva的研究成果,例(31)"但是"既可以理解成"只是",又可以理解成"不过",正处于由限定到转折的过渡状态。

此外,中古汉译佛经中,有时使用"敢是"表达"凡是"之义。如:

(32)敢是佛界中,悉皆照明。(东汉支娄迦谶译《佛说兜沙经》,10/446b)

(33)即问诸臣:"此人何罪?"诸臣答言:"此犯王法。敢是天民,岁由常课六分税一。此人违命,又居王境种殖自济,赋税不顺,是以系身。"(失译《大乘悲分陀利经》卷七,3/282c)

总之,表达总括之义的"凡是"、"但是"、"敢是",其在句中意义与现代汉语中的"凡是"几无差别,"是"字不再独立表示判断,词性变虚,附于范围副词后,帮助实现副词语气。

2.助成程度副词语气

中古时期,"是"字还可以位于程度副词"最"、"甚"、"极"等后面,助成程度副词语气。"是"字在程度副词后的虚化过程同"为"字类似,即"是"后是体词性成分时,"程度副词+是"结构中"是"是核心,系词性质比较明确。而当"是"后跟谓词性成分时,"程度副词+是"结构的主要功能由判断转为描写,程度副词成为结构中的核心,"是"字变得可有可无,于是语义虚化,帮助实现副词语气。

"程度副词+是"结构中"是"本是明确的系词。如:

(34)孙卿在齐,最是老师,故三称祭酒。(《意林》引《风俗通义》)[《穷通篇》作"至襄王时,而孙卿最为老师"。]

(35)主人问:"有好牛不?"云:"无。"问:"有好马不?"又云:"无,政有佳驴耳。"炳之便答:"甚是所欲。"(《宋书·庾登之传》)

随着"是"后成分的谓词化,"是"的系词功能淡化,开始向词尾方向虚化了。如:

(36)如汝所言,涅盘者最是快乐。(东晋僧伽提婆译《增一阿含经》卷九,2/592b)

(37)复次佛出于世,最是希有。(姚秦鸠摩罗什译《大庄严论经》卷十四,4/333a)

(38)此女乃能故在,又不自杀,不投楼下,甚是大幸。(东晋僧伽提婆译《增一阿含经》卷二十二,2/661a)

(39)问前伯喈今何在?云:"在天上作仙人,甚是受福,甚快乐。非复畴昔也。"(《太平广记》卷三百二十一引《齐谐记》)

(40)令夏月饭瓮、井口边无虫法:清明节前二日夜,鸡鸣时,炊黍熟,取釜汤遍洗井口、瓮边地,则无马蚿,百虫不近井、瓮矣。甚是神验。(《齐民要术》卷九"飧、饭第八十六")

(41)此王于我,极是大怨。(东晋僧伽提婆译《增一阿含经》卷十六,2/628a)

(42)去泥草,以皮、布裹而捶之。白如珂雪,味又绝伦,过饭下酒,极是珍美也。(《齐民要术》卷二"脯腊第七十五")

例(39)前作"甚是受福",后作"甚快乐",说明"甚是"作用基本等同于"甚","是"字判断作用退化了。其余各例,"是"字当也虚化,判断意味极淡了。

不过,与"为"字相比,"是"字助成程度副词语气的用法在中古时期产生晚,使用不够普遍。到唐宋时期,"是"的这种用法才较为普遍。如:

(43)黄檗云:"道薄人微,甚是难消。"(《祖堂集》卷十一·睡龙)

(44)梦见从天降下日轮,日轮之内,乃见一孩儿,十相具足,甚是端严。(《敦煌变文校注》卷四)

(45)寻与弟曰:"汝不要惆怅,沉没舡舫,极是闲耳。吾已得龙王如意宝珠。"(《敦煌变文校注》卷五)

(46)故程子曰:"天地无心而成化,圣人有心而无为。"此语极是亲切。(《朱子语类》卷二十七)

(47)他在半上半下处,最是难。(《朱子语类》卷四十八)

(48)人最是怕陷溺其心,而今显道辈便是以清虚寂灭陷溺其心,刘子澄辈便是以务求博杂陷溺其心。(《朱子语类》卷一百一十九)

直到六朝时期"副词+是"结构后的成分还多是体词性成分,"是"的系词性还比较明显,它帮助助成副词语气的用法还比较少见,因此"是"字在中古尚未虚化成真正的副词词尾。"是"字向副词词尾虚化的过程可能受到了"为"字虚化的类推影响。

3.助成连词语气,形成连词"若是"

"若"是一个假设连词,"是"是系词,二者连用时表达"如果是"的含义。特别是"若是"后面的成分为名词或名词短语时,"是"的判断意味较强,二者的界限较为分明。但是当"若是"后面出现越来越多的谓词性成分时,"是"的判断作用不明显了,意义变得较虚,主要附于"若"字后面帮助表示假设,这时"若是"只表达"如果"的含义,久而久之,"若是"逐渐凝固成了一个假设连词。

"若是"成词的过程发生在中古时期。"若是"后跟体词性成分时,"是"的系词性质还比较明确。如:

(49)若是鸟兽邪魅,则其形貌皆见镜中矣。(《抱朴子·内篇·登涉》)

(50)若是天子,肌肤何粗?(吴康僧会译《六度集经》卷八,3/51c)

(51)子若是才人,何得违毁先人家法?(吴支谦译《菩萨本缘经》卷上,3/52c)

(52)吏问曰:"若是佛弟子,能经呗不?"(《古小说钩沉·荀氏灵鬼志》)

(53)精若是石,不得有光,性又质重,何所系属?(《颜氏家训·归心》)

以上"若是"或位于句首,或位于句中,都是表达"如果是"之义,"是"是表示判断的系词。后来"若是"后附成分扩展,有了谓词性成分。如:

(54)若是晋安帝时立,便应在《永初郡国》,疑何谬也。(《宋书·州郡志三》)

(55)官比不听通家信,消息断绝。若是姊为启闻,所不知。(《宋书·文五王传·竟陵王诞》)

(56)敬则曰:"尔非凡器。若是吉善,使船速进。吾富贵,当改葬尔。"(《南齐书·王敬则传》)

(57)冬三月雷无出者,若是阳不闭阴,则出涉危难而害万物也。(《南齐书·五行志》)

(58)若是鳖灵可拟于周王,夫差容比于汉祖,尉他定屋之尊,子阳成绾玺之贵,岂其然哉?(《魏书·匈奴刘聪传》)

(59)若是比丘闻此空法解无所有,则得解了一切诸法。(东晋僧伽提婆译《增一阿含经》卷十,2/593c)

(60)若是黄门知比丘有欲心向己者,是比丘得八偷兰罪;若不知者,得六越比尼罪二偷兰罪。(东晋佛陀跋陀罗共法显译《摩诃僧祇律》卷五,22/269b)

(61)佛告优波离:"若是下座有过失,应诣上座所,头面礼足,作是言:'长老,我所作非法,侵犯过罪,我今忏悔,不敢复作。'"(东晋佛陀跋陀罗共法显译《摩诃僧祇律》卷十三,22/335a)

(62)若是如来得一切智,见我心者,应先共我语言慰喻。(隋阇那崛多译《佛本行集经》卷二,3/661a)

例(54)"是"字还勉强有些判断意味,可作两可分析,其余各例"是"字基本没有判断作用了。特别是例(60),前后两句互文,一用"若是",一用"若",说明"若是"已经等同于"若",只是表示假设了。由于"若是"后跟谓词性成分,"是"的判断意味较弱,与"若"粘合形成了一个假设连词。

(三)虚化成泛指性范围副词 (1)

中古时期,系词"是"字有时虚化单用,置于名词前表达"所有"之义,虚化成了一个泛指性范围副词,刘世儒《略论魏晋南北朝系动词"是"字的用法》称之为"指示(统指)形容词"。例如:

(63)吕尚之儿,如不为上;赵壹之子,傥不作一:便是下笔即妨,是书皆触也。(《颜氏家训·风操》)

(64)水草,圆叶细茎,随水浅深。今是水悉有之......(《颜氏家训·书证》)

(65)又生不长发,便谓为道人,填街溢巷,是处皆然。(《南齐书·虞玩之传》)

(66)王公林又谏敬则曰:"官是事皆可悔,惟此事不可悔!官讵不更思!"(《南齐书·王敬则传》)

以上例句"是书"即指"所有书","是水"即指"所有水","是处"即指"到处","是事"即指"所有之事"。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贵族冷杀手

    贵族冷杀手

    “对不起,我谁也不喜欢。”一句冷淡的话,伤了不知道多少人的心。她,回到中国这个熟悉的地方,只是为了曾经的伤害,却不想她不平凡的气质令太多优秀的男生倾倒,从没想过感情这种事的她,不知所措。谁也不知道,她进入贵族学院的那一刻,是一个阴谋的开始。
  • 重生女主播

    重生女主播

    彭佳是华夏国大华市电视台主播,前世因为误会和倔强的个性,间接导致母亲病故,高官继父入狱。家破人亡之后,彭佳在年华老去时惨遭电视台无情抛弃。当彭佳意外重生回到15年前,她决心抓住上天恩赐的机会扭转前世的颓势,重新塑造自已的未来!不论是职场小人、谋害亲人的恶人、能让自已上位的贵人,女主播一一接招……职斗、官斗、娱乐,全包!
  • 嫡女毒医

    嫡女毒医

    她,沈家嫡女,为了他,出生入死,素手染鲜血,助他争夺天下。十年结发情,敌不过庶妹一个笑。却不想,时光倒流,侯府嫡女重生,再世为人,她翻云覆雨,步步为营,护弱弟保亲爹夺家业,斗得仇人哀嚎一片,胆颤心惊。祖母别有用心,那就让她无心可用,成为失心疯人。继母假充好人,那就让她无人可做,成为烂泥猪狗。堂姐歹毒暗算,那就让她毒气攻心烂了美人脸,再无脸见人。庶妹口蜜腹剑,那就扒下她的画皮面具,扔进籍坊。叔父无良,她金针在手,让他从此胆颤心惊。负心人虚情假意,她将计就计,毁尽他万里江山。她狠毒如蛇蝎,她说;“这一世,宁我负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负我,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她势必践踏成泥。”她本以为仇已报心已死,独自泛舟清静一生,却不想桃花不断。原来想清静也是一件不甚简单的事…
  • 何如当初莫相识

    何如当初莫相识

    她的婚姻还不如一块嚼到没有味道的口香糖,苍白到没有一丝味道,到最后只剩下苦涩。可是口香糖是可以吐掉的,而婚姻,如何吐掉?别人都羡慕她有福气,嫁了个有钱人,年纪轻轻就过着奢华的贵妇生活,不用为生活而奔波劳苦。可是,谁看得见这奢华背后的苦楚?他的身上沾着陌生女人的香水味;他的手机里有数不清的暧昧短信;他对她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我很忙。”,还有一句,“明天出差。”空空的房子,冰冷的床被,她时常呆坐到天空,孤独一点一点侵蚀了她的灵魂……面对背叛,面对漠视,面对如坟墓一样的婚姻,她终于忍无可忍——谁说女人一定要忍受?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企业管理制度实用必备全书

    企业管理制度实用必备全书

    中国有句古话“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有效的制度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私营公司的经营风险,带来更多的收益。本书正是基于这一点,较为系统地介绍了私营公司组织结构、企业策划,营销、人事管理及生产、仓储等管理制度。希望会对私营公司的生产经营起到一定的帮助。同时,书中列示了一些企业制度管理的范例,有些虽然不是私营公司的制度范例,但值得大家参考。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王永庆全传

    王永庆全传

    从米店老板到台湾经营之神(1916-2008)读透王永庆这个人,学做人做事做生意。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他从一家米店起家,创办了世界化工50强的台塑企业集团,他的投资遍布世界各地,涉及各行各业,半个多世纪以来,他的名字已经成为世人眼中成功者的代名词,被誉为“经营之神”。任何人只要从王永庆成功因素之中学到王永庆做事的理念、方法与毅力,也必定会有一番成就。
  • 巴顿奇幻事件录

    巴顿奇幻事件录

    初版:吸血鬼扎克在巴顿市中的生活。二版:吸血鬼带着一群非人在巴顿市中的生活。三版:巴顿市中混入了奇怪的东西。终版:巴顿异族大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