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5500000020

第20章 中古汉语"是"字判断句 (4)

例(211)和(212)是等同关系,例(213)和(214)是类属关系。

同无系词句和"为"字句一样,归类式"是"字句中也包含有表示比喻的判断句。如:

(215)夫火者,乃是天之心也。(《太平经》卷92/135)

(216)风雨者,乃是天地之忠臣也。(《太平经》卷96/151)

(217)殷曰:"官本是臭腐,所以将得而梦棺尸;财本是粪土,所以将得而梦秽污。"(《世说新语·文学》)

例(215)把"火"比喻成"天的心脏"。例(216)把"风雨"比喻成"忠臣",例(217)把"官"比喻成"臭腐",把"财"比喻成"粪土"。

汉译佛经"是"字后置式判断句大多是揭示人物身份的,说明过去的某人就是今天的某人,这种"是"字句也划为归类式。如:

(218)尔时高行梵志,则吾身是也。五百弟子,今若曹是也。时谏师者,舍利弗是也。(《中本起经》卷下,4/163c)

2.解说式"是"字句。即谓语对主语代表的人或事物作出解释说明,说明主语的性质、状况等。如:

(219)儒书言:"楚熊渠子出,见寝石,以为伏虎,将弓射之,矢没其卫。"或曰:"养由基见寝石,以为兕也,射之,矢饮羽。"或言:"李广。"便是熊渠、养由基、李广主名不审,无实(害)也。(《论衡·儒增》)

(220)此是屋下架屋耳,事事拟学,而不免俭狭。(《世说新语·文学》)

(221)汝家本贫贱,此是我母为汝父作此纳衣。(《宋书·徐湛之传》)

(222)所住屋是西厢。(《周氏冥通记》卷一)

(223)门是前中隔合。(《周氏冥通记》卷一)

(224)同云二十七日,计此当时是从朱阳还仍作书,作书竟便烧香也。(《周氏冥通记》卷一)

(225)许长史立山宅应是晋穆帝永和中,至今一百六十七年耳。(《周氏冥通记》卷四)

(226)绍焚身是元嘉二十八年,年二十八。(《高僧传》卷十二)

解说式"是"字句有时主语和谓语之间的语义关系较为迂回。如:

(227)此梦者,是王福庆。(《修行本起经》卷上,3/463b)

(228)圣人制作曰经,贤者著述曰传。郑玄注《毛诗》曰笺,不解此意,或云毛公尝为北海郡守,玄是此郡,人故以为敬。(《博物志》卷六·文籍考)

(229)高祖曰:"历城既陷,梁邹便是掌中,何烦兵力?"(《魏书·刘休宾传》)

例(227)意思是"梦中内容预示王有福庆之事",例(228)表达"玄是此郡之人"或者"玄家乡是此郡"之意。例(229)理解为"梁邹便是掌中之物"或者"梁邹控制于掌中"。以上例句都不能简单地用"甲是乙"的格式去理解或翻译。

解说式判断句在无系词判断句和有系词判断句中都占有相当高的比例。

3.释因式"是"字句。用判断句的形式解释原因,在无系词判断句较为常见,"为"字判断句没有这种用法,"是"字判断句在系词"是"字产生后,逐渐发展出这种用法。如:

(230)鹰之击鸠雀,鸮之啄鹄雁,未必鹰鸮生于南方而鸠雀、鹄雁产于西方也,自是筋力勇怯相胜服也。(《论衡·物势》)

(231)伯仁曰:"吾无所忧,直是清虚日来,滓秽日去耳。"(《世说新语·言语》)

(232)司马太傅问谢车骑:"惠子其书五车,何以无一言入玄?"谢曰:"故当是其妙处不传。"(《世说新语·文学》)

(233)按说寻此庭坛边诸树略有,唯此对户者独浓,必当是欲显已应有神灵降引之事故也。(《周氏冥通记》卷一)

4.评价式"是"字句。谓语对主语代表的人或事物作出评价,谓语多由谓词性成分充当。如:

(234)是生所闻,是大善。(《太平经》卷110/179)

(235)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世说新语·方正》)

(236)能善用之,即真是俗。(《南齐书·高逸传》)

(237)为人臣不实若此,岂是忠乎?(《魏书·恭宗景穆帝纪》)

(238)顺叱之曰:"任城王儿,可是贱也!"(《魏书·任城王云传》)

(239)白如珂雪,味又绝伦,过饭下酒,极是珍美也。(《齐民要术》卷二"脯腊第七十五")

5.存在式"是"字句。用判断句的形式表示存在,这是现代汉语"是"字句一种非常常见的用法,这种用法在中古时期已经产生。如:

(240)昨夜山上是何火光?(《古小说钩沉·冥祥记》)

(241)妇屋后还,忽举体衣服总是血。(《古小说钩沉·幽明录》)

(242)有两小儿在前,径至帘前,忽便还走,语后众人:"小住小住!屋中总是道人。"(《古小说钩沉·荀氏灵鬼志》)

(243)囊自轮转,径入斋中,缘床脚而上,止于兴膝前,皮即四处卷开,见其中周匝是眼,动瞬甚可憎恶。(《古小说钩沉·述异记》)

(244)楼侧悉是桐梓。(《水经注》卷四十)

(245)牛屋下是何物?(《世说新语·雅量》)

(246)前左右即是许长史旧墓。(《周氏冥通记》卷三)

用判断句的形式表示存在,这是系词"是"字发展到一定程度引申出的用法,出现于中古后期。与归类式相比,存在式是非典型判断句。由于范畴与范畴之间的边界是模糊的,因此非典型的、边缘成员往往游离于两个范畴之间,存在型判断句从存在句的范畴着眼又可称为判断型存在句。

中古时期还出现了存在句和"是"字判断句杂糅在一起的现象。如:

(247)有刘奉林者,是周时人,学道在嵩高山,积四百年,三合神丹,为邪物所败。(《真诰》卷五)

(248)按世有落麦者,秃芒是也。(《齐民要术》卷二"大小麦第十")

例(247)存在句的宾语充当判断句的主语,例(248)也是存在句的宾语充当判断句的主语,不过是"是"字后置式判断句。

6.列举式"是"字句。历数所要列举的事物,以几个单句并用构成复句的形式出现。如:

(249)得经二卷:一是十二因缘经,二是八关斋文。(《贤愚经》卷一,4/354a)

(250)汝等当知:一是正日,二是鱼眼。(《贤愚经》卷六,4/394b)

(251)《汉末名士录》曰:术常于众坐数颙三罪,曰:"王德弥先觉隽老,名德高亮,而伯求疏之,是一罪也。许子远凶淫之人,性行不纯,而伯求亲之,是二罪也。郭、贾寒窭,无他资业,而伯求肥马轻裘,光曜道路,是三罪也。"(《三国志·魏志·荀攸传》注引《汉末名士录》)

(252)但卿有三罪,今令卿知。卿先事武帝,蒙在左右,不能尽节前主,而尽节今主,此是一罪。前岁遣偏师薛真度暂来此,卿遂破伤,此是二罪。武帝之胤悉被诛戮,初无报效,而反为今主尽节,违天害理,此是三罪。(《南齐书·魏虏传》)

中古汉语各语义关系"是"字判断句中归类式和解说式占大多数,其中归类式又占有绝对的优势。释因式、评价式、存在式和列举式出现频率并不高。由中古前期到中古后期,除佛教文献外,其他文献都是归类式所占比重下降,其余各类所占比重上升。佛教文献由于受四言格限制,解释说明性质的"是"字句较少,而归类式"是"字句使用较多,所占百分比较高,在《贤愚经》中尤为突出。而《周氏冥通记》由于注释性的语言较多,因此解说式判断句使用特别多,甚至超过了归类式。由前期到后期,归类式所占比重下降、其他各类所占比重上升的基本发展趋势,说明了"是"字判断句语义表达渐趋丰富、灵活。

二、中古汉语"是"字后置式判断句

中古汉语"A,B是"式"是"字后置式判断句产生于汉代,盛行于中古,消隐于近代,属于汉语史上在某个特定时期产生并在某个特定时期运用的一种语言现象,这种历史语言现象也是汉语史研究者所应该关注的对象。

(一)使用概况

中古汉语"是"字后置式判断句多见于汉译佛经中。如:

(1)佛告诸比丘:"尔时高行梵志,则吾身是也。五百弟子,今若曹是也。时谏师者,舍利弗是也。"(《中本起经》卷下,4/163c)

(2)佛告诸比丘:"时鹿王者,是吾身也。国王者,舍利弗是。"(吴康僧会译《六度集经》卷三,3/13a)

(3)佛告诸比丘:"尔时年尊梵志,今调达是。年少梵志,我身是也。其女者,瞿夷是。"(西晋竺法护译《生经》卷一,3/75b)

(4)佛告阿难:"尔时长者子比丘者,今金地王摩诃劫宾宁是。其诸人民受道化者,今万八千诸王是也。"(《贤愚经》卷七,4/399a)

(5)阿难当知:尔时云童子者,我身是也。祭祀德者,现今檀陀波尼是也。时彼上座婆罗门者,即今提婆达多是也。(隋阇那崛多译《佛本行集经》卷三,3/666b)

在中土文献中也有使用。如:

(6)转号钟山为蒋山,今建康东北蒋山是也。(《搜神记》卷五)

(7)余再拜顿首,求乞一言,神人乃住,告余曰:"汝闻昔有韩众否乎?"答曰:"尝闻有之。"神人曰:"即我是也。"(《神仙传》卷八)

(8)千小儿者,即贤劫千佛是也。(《佛国记》)

(9)三河者,天河、地河、中河是也。(《拾遗记》卷一)

(10)轩辕接万神于明庭,今寒门谷口是也。(《宋书·符瑞志上》)

(11)廓跪辞而归,使人送廓至家而去。廓,今太子洗马是也。(《古小说钩沉·冥祥记》)

(12)"大道筋",从腋下抵股者是。(《齐民要术》卷六"养牛、马、驴、骡第五十六")

(13)既而神识,还为安息王太子,即今时世高身是也。(《高僧传》卷一)

(14)五斗真一,即今《苏传》中分至日所存用者是也。(《真诰》卷十)

(15)冥者,周生是也。(《周氏冥通记》卷二)

这种"是"字后置式判断句主语后可以加语气词"者"提顿,"是"后可以加语气词"也"加强语气。从而形成"A,B是"、"A,B是也"、"A者,B是"、"A者,B是也"等几种变式本章第一节已经对句式作了讨论,如果加上主语省略的情况,"是"字后置式判断句有六种形式。而句中如果出现加强判断的副词,一般放在判断谓语前面,而不是紧贴系词"是",如以上例句中出现的"则吾身是也"、"即今提婆达多是也"、"即贤劫千佛是也"等。有时同样句法环境下,既用常式"是"字句,又用"是"字后置句,如例(2),前句用常式句表达"鹿王是吾身",后句也应该理解成"国王是舍利佛","是"字虽置句末,但应该看作是系词。其余"是"字后置式皆当如此理解。

"A,B是"式判断句的作用似乎主要在于强调凸显判断谓语B。从信息传达的角度来说,新信息一般位于句末,句末成分是句子的自然重音,但是有时为了强调新信息,可以把新信息提前作为语义焦点首先传达给听话人。"是"字后置式判断句多见于汉译佛经,而在佛经中这类句子又多出现于这样的语境中,即佛讲述一个因缘故事,最后揭示故事的寓意,指出故事的主人公就是今天的某个人。运用"是"字后置句似乎主要是揭示人物的身份或事实的真相。所以张华文认为,这种一般出自佛口的判断句是佛运用这种特殊的句式来追求一种独特、庄重而典雅的文语风格,并借此渲染佛与众生有异的宗教气氛向德珍《〈祖堂集〉判断句研究》对张的观点提出了异议,指出有些"是"字后置式判断句并非出自佛口,并非追求某种独特效果,如:其人报曰:"后身家产薄者,此薄是也;今身家产薄,随王所录。"(姚秦竺佛念译《出曜经》卷十二,4/677a)不过需要指出的是,佛经中佛口之外的"是"字后置式判断句实不多见。

关于"是"字后置式判断句的产生,当前学术界主要关注佛经中这类句式的使用,多认为它是在佛经翻译过程中受梵文原典的影响而产生的江蓝生《语言接触与元明时期的特殊判断句》、龙国富《从梵汉对勘看中古汉译佛经中的特殊判断句》都认为来自梵文中的强调式判断句,赞同来自梵文原典的还有张美兰、朱冠明、向德珍等,由汉译佛经扩散到了其他佛教文献和世俗文献。不过我们发现这一句式出现于中土文献的时代,早于其出现于汉译佛经的时代。汉译佛经中最早的用例,见于译成于公元207年的《中本起经》,而中土文献用例更早,目前发现的最早用例见于西汉刘向的《列女传》:

(16)始一日,曰:"大王知国之柱乎?"王曰:"不知也。"逐女曰:"柱,相国是也。......夫屋坚与不坚,在乎柱。国家安与不安,在乎相。今大王既有明知,而国相不可不审也。"(《列女传》卷六)

上例中判断句语义上表示比喻,把"相国"比喻成"柱","柱"承上文话题充当判断句的主语,相国作谓语,主语和谓语是两个名词,系词"是"居于判断谓语后,这无疑是典型的"是"字后置式判断句。

其后东汉《风俗通义》中有较为确定的两处用例:

同类推荐
  • 你所不了解的西方故事

    你所不了解的西方故事

    本书是同名电视纪录片的思想来源,纪录片由英国顶级团队制作,制作人兼主持人戴雨果教授是往来于东西之间的著名新闻学教授和清华大学的访问教授。数十年的观察和积累,横跨东西的独特视野,让戴雨果对中国的思考变得深刻而厚重。他惊叹于中国人的努力和创造力,但对中国人在发展过程中失掉的珍贵之物感到痛心疾首。国人对西方的盲目崇拜,让他觉得自己有责任搭建起东西方透过媒体了解对方的桥梁,这是他在英国创办中国传媒中心的初衷,也是这本书的萌芽。作者主要采用田野调查的方式,通过案例呈现现代西方国家几大社会问题,对问题的分析严肃而犀利,借助受访者之口传达观点,使主题的呈现更加有力。
  • 语言理论与实践

    语言理论与实践

    这个集子收录的是个人零散的思维碎片,如果其中存在一种教学思想的话,这种思想可以说属于“工具论”。这种“工具论”是叶圣陶先生语文教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与现在绝大多数国家认识高度统一后推行的语文教学思想与方式(形式训练)高度一致。
  • 实用企业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企业文书写作大全

    公司章程是记载公司组织和行为的基本规则的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第11条规定:“设立公司必须依本法制定公司章程,公司章程对公司、股东、董事、监事、经理具有约束力。”
  • 王家岭的诉说

    王家岭的诉说

    “这是一起造成38人死亡、115人受伤的极其严重的责任事故”。这是一部直赴灾难现场,用事实的真实追踪描述还原灾难的内情文学报告,是超越了新闻报道的直观表层描述之后的事实和理性思考与追问。《王家岭的诉说》是一部典型的灾难文学作品。赵瑜率队,五作家察访祸灾真相;矿工诉说,众难友揭秘国字煤田。深度解答网民疑团,王家岭上生死实录;严格拷问矿主良知,黄河赤子气贯全书。
  • 千古谚语大观

    千古谚语大观

    谚语是千百年来人类智慧的结晶,同时也富于高明的语言表达技巧。笔者个人认为谚语的妙处可以用四句话来概括: 藏谋略于只言,指迷津于片语,以微言见大义,以前车为后鉴。
热门推荐
  • 亲爱的,让我们谈情说爱

    亲爱的,让我们谈情说爱

    以四个性格迥异的剩女为叙事主线,讲述了她们的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情爱历险”,也茫然,也绝望,但靠着彼此间牢固的友谊,向着理想爱情努力奋进。经过一场葬礼和一场婚礼后,最终让她们明白有车有房只能给人一时的安全感,但唯有真爱才能给人一辈子的幸福感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玛雅封印

    玛雅封印

    在西方,流传着这样一个预言:已经消亡的玛雅文明留下十三个具有特殊能量的神秘物件,里面隐藏着人类一切的智慧和大自然的能量,把它们聚集在一起,既能改变这个世界,也能毁灭这个世界。据说这是与2012年齐名的古老预言,它是那么的神秘,也是那么的可怕!职业为前世催眠师的黑尚莲,好朋友贝拉在一夜之间失踪,为了找回好友,她和贝拉的男友风天扬展开一系列的追查,一段无比曲折且充满艰险的旅程就这样开始了。中国西南边陲的鬼村,加勒比海的海盗岛,另一个时空的玛雅神殿,还有沉睡在亚马逊雨林深处的印加黄金湖……当神秘物件全部集齐,消失千年的玛雅文明重返人间!谁能拯救黑暗笼罩下的这个世界?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成大事必备的非常手段

    成大事必备的非常手段

    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外在因素无非是机遇时势,起决定作用的还是内在因素,内在因素包括自身的修养、学识、能力、阅历、性格等。在内在因素中还有一点不可忽视,那就是与外界的沟通和交往的方法。但这种方法又取决于内在困素的其他方面,也就是说内在因素的其他方面决定了这种方法,而这种与外界沟通交往的方法又是一个人内在因素的体现。其实,这种方法就是;做人办事的手段、方法对了,自然办事效率就高了,事也办得顺利了。
  • 元徵宫词

    元徵宫词

    宫商角徵羽,人生如曲。缘起幻灭,生不知死,不过是贪恋无限。爱与救赎,用一生来解答。大将军奉旨为皇帝广选民间美女,目测其中一只味道不错,经过仔细的烹调之后,十分满意,于是“嗷呜”一口吞下肚中,冷面铁血大将军VS呆萌平民女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极品老婆

    极品老婆

    春天我娶了一个老婆,秋天就收获了很多很多的感动……
  • 绝世独宠妃要休夫

    绝世独宠妃要休夫

    王妃休了王爷?王爷整天以泪洗面,寻死腻活?背对着王府大门,挥挥手终于可以解脱了,更是摆脱了那几个超龄的假儿子,拍拍身后的包裹,有了它哪怕是一辈子游手好闲也能舒舒服服的过自己的小日子了...嫂嫂掉进来钱眼,妹妹刁钻任性,哥哥懦弱无能,还有一个自命风流的混蛋处处闹心。。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终于找到了头顶那缕阳光的时候,天降厄运。什么?丫鬟?给大王爷当丫鬟?刚从那里面逃出来,再回去可能吗?隋翰羽当朝丞相,更是王府的大王爷,有着绝世武功,更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这女人色胆包天,竟然将王府里弄得乌烟瘴气的时候潇洒的一走了之?是不是活的不耐烦了?想走有那么容易吗?经过本王的允许了吗?%%%%%%%%%%%%%%%%%%%%%%%%%%%%%%%%“将军,这是我为你绣的手帕,看看可否喜欢?”“难得呀?这么笨的人竟然也会绣手帕?”大王爷一把抢过来放在鼻间一闻,对着手帕就是一通咳嗽顺手放在怀里,“既然已经脏了,那我只好勉为其难的收下了。”“你喜欢,那就送你好了,反正这也是我刚从茅房里捡来的。”“呕呕呕.....”%%%%%%%%%%%%%%%%%%%%%%%%%%%%%%%%书房里,大王爷看着刚进来的人冷淡的说道,“这是你的卖身契,写上你的名字就可以离开了。”陈佳鑫刷刷的写上名字,转生就想离开。隋翰羽看着手上的婚姻契约书上陈佳鑫这几个大字,心里偷笑‘你是永远走不出这个王府的,王妃,,你以为能跑得了吗?’“大王爷,你我主仆一场,以后再也不会相见相见了,可否写上你的名字让我以后好留作纪念?”处在兴奋中的大王爷浑然不知自己自己在和离书上写上了自己的大名。陈佳鑫走出书房看着里面捧着婚姻契约书兴奋中的大王爷,小样,和姐斗,简直是自不量力。
  • 魏忠贤小说斥奸书

    魏忠贤小说斥奸书

    书叙魏忠贤原名进忠,自幼灵巧乘觉,十三四岁的有相人言其中年必荣贵。万历十五六年间,因家乡灾荒,被债所逼入司礼监为太监。二十余年间,随天启帝由少小至登基,遂成新主近臣,蟒袍玉带矣。此后,魏仰仗权势,掌东厂大印,结党营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