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5500000019

第19章 中古汉语"是"字判断句 (3)

(133)孟子所去之王,岂前所不朝之王哉?而是,何其前轻之疾而后重之甚也?如非是前王,则不去,而后去之,是后王不肖甚于前。(《刺孟》)

(134)及见他鬼,非是所素知者,他家若草野之中物为之也。(《订鬼》)

稍后的东汉汉译佛经中有了多处用例。如:

(135)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若乃内菩萨使入深。何等为深?空为深,无想无愿,无识无所从生灭,泥洹是为限。"须菩提白佛言:"泥洹是限,非是诸法。"(后汉支娄迦谶译《道行般若经》卷六,8/456a)

(136)父母言:"是故正道,可从是行。"其子言:"非是正道。"(后汉支娄迦谶译《阿阇世王经》卷下,15/403a)

(137)是以父母妻子奴婢儿客,是非我之有,我亦不是有,亦我是不有,我不应是有,以不我是有,今我为彼故,而为作罪恶,但现世是有,非是为后世,是昔之有,非是我当护。(后汉安玄共严佛调译《法镜经》,12/18a)

东汉以后"非是"就更为多见了。如:

(138)比丘闻之,欢喜甚悦,怪此小儿,乃有智慧,非是凡人。(吴康僧会译《六度集经》卷六,3/35c)

(139)夫少单特,养一老妪为母,事甚恭谨,哀儿女,抚视不离,非是轻狡不顾室家者也。(《三国志·魏志·高柔传》)

(140)此人豪富,力势强盛,非是凡品。(《贤愚经》卷一,4/355a)

(141)魅迷人,非是我妇也。(《古小说钩沉·列异传》)

(142)家人及门义共见,非是一人。(《南齐书·王奂传》)

(143)向者亦不道王非是天子儿、叔。(《魏书·于栗传》)

(144)我今非是天也,亦非龙也。(隋阇那崛多译《佛本行集经》卷四十九,3/880c)

"不是"稍后于"非是"产生,汪维辉指出东汉佛经中已经有了用例,转引汪举出的3条例子:

(145)诸比丘,若以弹指间,念此诸想之事,皆为精进行,为奉佛教,不是愚痴食人施也,何况能多行?是故可念行法想。(后汉安世高译《禅行法想经》,15/181c)

(146)其法不是憋魔及魔天之所灭,亦不是天中天弟子所灭。(支娄迦谶译《阿佛国经》卷下,11/761b)

(147)为不是大佑人者,是以若欲往诣佛师友者。(后汉安玄共严佛调译《法镜经》,12/21b)

中古后期的用例:

(148)天中天,不是舍利弗所问,亦不是摩诃目犍连、摩诃迦叶、优为迦叶、迦翼迦叶、那翼迦叶、施罗比利迦私所问。(西晋法炬译《前世三转经》,3/448a)

(149)语使雨宝,亦复不能,又复不是提婆跋提夫人所生,乃至五百诸大太子,于十事中,乃无一事。(《贤愚经》卷九,4/415c)

(150)彼所陈说,非真正义,亦复不是至道之本。(姚秦竺佛念译《出曜经》卷三十,4/775a)

(151)彼常愿欲共我一过交战,我亦不痴,复不是苻坚。(《宋书·索虏传》)

(152)忌按剑至笼曰:"昨杀鸠者,当低头伏罪;不是者可奋翼。"有一鹞俯伏不动。(《古小说钩沉·列异传》)

(153)复有人言:"世间作者,一切皆由自在天作。若自然者,人亦何须勤劬作业?可不是因流转自来,及其去时,还是彼因流转自去?"(隋阇那崛多译《佛本行集经》卷二十一,3/750c)

不过,中古时期,"不是"在世俗文献中使用并不多,大概直到唐代以后世俗作品中"不是"的用例才多起来。

"未是"产生较晚,中古后期才出现,并且出现频率较低,列举数例:

(154)此言儒学拨乱反正、鸣鼓矫俗之大义也,未是夫穷理尽性、陶冶变化之实论也。(《三国志·魏志·常林传》注引《魏略》)

(155)世尊尔时答魔王言:"我今未是般涅盘时......"(刘宋求那跋陀罗译《过去现在因果经》卷四,3/649a)

(156)今直中书为诏,彼必疑谓非真,未是所以速清方难也。(《宋书·蔡廓传》)

(157)高祖曰:"卿为著作,仅名奉职,未是良史也。"(《魏书·韩麒麟传》)

(158)尔时菩萨,虽闻诸仙如是苦行,而眼未见其法极处,心不喜欢,而知此言未是真善。(隋阇那崛多译《佛本行集经》卷二十,3/746b)

(159)菩萨报言:"虽舍恶形,后得妙身,而实未是离有之法。因今苦身,得于后身,然彼后身,亦未离苦......"(隋阇那崛多译《佛本行集经》卷二十,3/746c)

例(154)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用例,裴松之征引自《魏略》,《魏略》的作者鱼豢是三国时人,如果裴注引文可靠,那么"未是"三国时代出现。不过其他用例都是在南朝后出现,此例在三国时代是孤证,不能保证裴松之征引时没有对文句作改动。总之,"未是"主要是南北朝以后才较多使用的。

另外,"未是"使用频率不及"不是",更远不及"非是"。

B.形容词

中古时期形容词也可以修饰系词"是",但用例并不多。我们穷尽调查的六部专书中只有《世说新语》中有1例,作更大范围的检索,发现部分用例,所用形容词主要有"多"、"旧"、"近"、"粗"等。如:

(160)吏对曰:"此等多是建武以来绝无后者。"(《东观汉记·曹褒传》)

(161)凡诸毒,多是假毒以投,无知时宜煮甘草荠苨汁饮之,通除诸毒药。(《金匮要略·果实菜谷禁忌并治第二十五》)

(162)凡小山皆无正神为主,多是木石之精。(《抱朴子·内篇·金丹》)

(163)所卖口味,多是水族。(《洛阳伽蓝记》卷二·城东)

(164)须臾见一寺甚光丽,多是七宝庄严。(《高僧传》卷十)

(165)河畔之民,多是新附。(《宋书·张畅传》)

(166)欣泰通涉雅俗,交结多是名素。(《南齐书·张欣泰传》)

(167)今计彼戍兵,多是胡人。(《魏书·尉元传》)

(168)《庄子·逍遥篇》,旧是难处,诸名贤所可钻味,而不能拔理于郭、向之外。(《世说新语·文学》)

(169)河南旧是宋土,中为彼所侵,今当修复旧境,不关河北。(《宋书·索虏传》)

(170)中堂旧是置兵地,领军宜屯宣阳门为诸军节度。(《南齐书·高帝纪上》)

(171)民有姜洛生、康乞得者,旧是太守郑仲明左右,豪猾例窃,境内为患。(《魏书·辛雄传》)

(172)及检《字林》、《韵集》,乃知猎闾是旧余聚,亢仇旧是亭,悉属上艾。(《颜氏家训·勉学》)

(173)天示二主至如他余锱介之妖,近是门庭小神所为。(《三国志·吴志·华核传》)

(174)婚泰山胡毋氏女,年二十,既有倍年之觉,而姿色清惠,近是上流妇人。(《世说新语·轻诋》注引孙统为柔集叙)

(175)右丞百司之言,粗是其况。(《宋书·王弘传》)

目前发现最早出现形容词修饰系词"是"字是在东汉时代,见例(160)和例(161)。受形容词修饰也是系词"是"在中古时期的新发展。

C.助动词

助动词修饰系词"是"字,是系词"是"的新发展。助动词一般只能修饰动词,"是"字作为系词只有发展得比较成熟,在句中被理解成必不可少的谓语成分时,才可以受助动词修饰,因此何亚南把其看作是系词发展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助动词修饰"是"字这一现象产生的时代,何亚南认为是两晋之交,列举了《三国志注》中的用例,汪维辉揭举《大方便佛报恩经》一处用例,柳士镇举出《搜神记》一处用例。但据我们掌握的材料,这一现象产生的时代还应提前,东汉荀悦《前汉纪》中有了"当是"的用例。如:

(176)此非守宫,当是蜥蜴。(《前汉纪·孝武皇帝纪》)

但是东汉魏晋时期助动词修饰系词"是"的现象还是不多见,直到南北朝时期这种用法才多了起来在我们穷尽调查的六部专书中,前期三部没有用例。后期《世说新语》有"应是"1例,"当是"4例,"可是"1例;《周氏冥通记》有"应是"9例,"当是"21例;《贤愚经》有"应是"1例,"当是"3例,最常用的助动词是"应"和"当",偶尔用"可"、"宜"、"会"等。六朝中土文献中的用例:

(177)臣松之谓张修应是张衡,非《典略》之失,则传写之误。(《三国志·魏志·张鲁传》注)

(178)然每至佳句,辄云:"应是我辈语。"(《世说新语·文学》)

(179)《菩萨地持经》,应是伊波勒菩萨传来此土。(《高僧传》卷二)

(180)又孙权观魏武军,作鼓吹而还,此又应是今之鼓吹。(《宋书·乐志一》)

(181)呼太祖小字曰:"正应是汝耳。"(《南齐书·皇后传》)

(182)臣等谓元日万国贺,应是诸侯旅见之义。(《魏书·礼志二》)

(183)囊有黄题,应是经书。(《周氏冥通记》卷二)

(184)此神正当是狸物耳。(《搜神记》卷十七)

(185)公门置甲兵栏骑,当是致疑于仆也。(《搜神记》卷十八)

(186)长舒答曰:"我了无神,政诵念光世音,当是威灵所佑。诸君但当洗心信向耳。"(《光世音应验记》)

(187)启曰:"今身被枉,当是过去枉他,愿偿债毕,誓不重作。"(《古小说钩沉·旌异记》)

(188)《江表传》之言,当是吴人欲专美之辞。(《三国志·蜀志·先主传》注)

(189)车骑曰:"无所致怪,当是南郡戏耳!"(《世说新语·忿狷》)

(190)谦喜曰:"卿谓可尔,便当是真可尔。"(《宋书·武帝纪上》)

(191)谦之常谓人曰:"兴吾门者,当是此儿。"(《魏书·高崇传》)

(192)翼乃往祇礼,谓众人曰:"当是阿育王像,降我长沙寺焉。"(《高僧传》卷五)

(193)书此一条独委曲者,当是或欲示后人也。(《周氏冥通记》卷四)

(194)人有问太傅:"子敬可是先辈谁比?"(《世说新语·品藻》)

(195)雄鸡断尾,自可是春月。(《宋书·礼志四》)

(196)顺叱之曰:"任城王儿,可是贱也!"(《魏书·任城王云传》)

(197)亦可是焚不可显出者也。(《周氏冥通记》卷一)

(198)纻本吴地所出,宜是吴舞也。(《宋书·乐志一》)

(199)晋则西郊,宜是与籍田对其方也。(《宋书·礼志一》)

(200)尉丞颜灵宝窥见太祖乘马在外,窃谓亲人曰:"今若开内领军,天下会是乱耳。"(《南齐书·王敬则传》)

(201)其瓜会是歧头而生;无歧而花者,皆是浪花,终无瓜矣。(《齐民要术》卷二"种瓜第十四")

汉译佛经中的用例:

(202)伎人剃发,应是比丘。(姚秦鸠摩罗什译《大庄严论经》卷四,4/276c)

(203)树下釜金,应是我有,就用与汝,卿可掘取。(《贤愚经》卷十一,4/429b)

(204)弟复让言:"兄为嫡长,负荷父业,正应是兄。"(《元魏吉迦夜共昙曜译《杂宝藏经》卷一,4/447c)

(205)时彼人辈各相谓言:"此之仙人,应是毗提耶国而出。"(隋阇那崛多译《佛本行集经》卷五十八,3/919b)

(206)此小人者,何敢违逆我意?当是父王教耳。(失译《大方便佛报恩经》卷四,3/143b)

(207)我所怀妊,必当是男。(《贤愚经》卷九,4/410b)

(208)迦叶闻已,心自思惟:此必当是沙门所为。(刘宋求那跋陀罗译《过去现在因果经》卷四,3/646c)

(209)此之神通,必当是彼大沙门作。(隋阇那崛多译《佛本行集经》卷四十二,3/847c)

(210)今此上座可是我家婆罗门,法咒术诸论悉皆诵持。(隋阇那崛多译《佛本行集经》卷三,3/665c)

总之,作为"是"字的修饰成分,副词出现最早(上古已经产生),使用频率最高;其中否定副词修饰"是"字而构成的否定判断形式的出现和使用,是判定系词"是"字成熟与否的一个重要参照。形容词修饰"是"出现于中古前期,使用频率较低。助动词修饰"是"产生于东汉时期,但直到中古晚期用例才较为多见;受助动词修饰是"是"字发展成熟的一个重要表现。

(三)"是"字判断句的语义关系

从根本上说,有系词判断句是对无系词判断句的替换和发展,有系词判断句的语义表达功能优于无系词判断句,而有系词判断句中"是"字句又比"为"字句更具生命力,"是"字句的语义表达功能优于"为"字句。"是"字判断句不仅承继了无系词句和"为"字句的各种语义关系,而且随着系词"是"的不断发展成熟,又有改进和发展。中古时期"是"字判断句可以表示归类、解释说明、解释原因、作出评价、表示存在、表示列举等。

1.归类式"是"字句。主要是表达等同或类属的语义关系,这是最典型的"是"字判断句。如:

(211)余是所嫁妇人之父也。(《论衡·死伪》)

(212)其间白者,此是鱼齿。(《贤愚经》卷六,4/394b)

(213)此是国民。(《中本起经》卷下,4/161c)

(214)诸君皆是劲卒。(《世说新语·简傲》)

同类推荐
  • 语言理论与实践

    语言理论与实践

    这个集子收录的是个人零散的思维碎片,如果其中存在一种教学思想的话,这种思想可以说属于“工具论”。这种“工具论”是叶圣陶先生语文教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与现在绝大多数国家认识高度统一后推行的语文教学思想与方式(形式训练)高度一致。
  • 影响人类一生的N个效应

    影响人类一生的N个效应

    一个效应就是一把钥匙,开启你尘封已久的生存智慧;一个效应就是一股不息的力量,帮助你不断地修正从前不正确的观念和做法;一个法则就是一根魔杖,点开你成功人生的洞天,让你窥见其间的奥妙;一个定律就是一条花香小径,让你从此开始梦想的实现之旅……
  • 悦读MOOK(第九卷)

    悦读MOOK(第九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 中国人的脸谱

    中国人的脸谱

    本书是美国著名学者亚瑟·亨·史密斯先生的经典著作。
热门推荐
  • 古代诗歌总集:诗经

    古代诗歌总集:诗经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诗歌总集:<诗经>》生动介绍了《诗经》的产生、收集与流传、周民族史诗和怨刺诗、《诗经》中的爱情诗、《诗经》的情感和思想、《诗经》的特色和地位影响等内容。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永夜君王

    永夜君王

    千夜自困苦中崛起,在背叛中坠落。自此一个人,一把枪,行在永夜与黎明之间,却走出一段传奇。若永夜注定是他的命运,那他也要成为主宰的王。
  • 很老很老的老偏方,小病一扫光

    很老很老的老偏方,小病一扫光

    偏方来源:传统经典医药典籍,经过民间千年验证和作者多年医疗实践。撰写原则:既见效,又安全,既管用,又省钱。
  • 三星堆之101个谜

    三星堆之101个谜

    如果有人问,中国最神秘的图书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山海经》。如果有人问,中国最具魅力的青铜文明是谁?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三星堆……三星堆,一座古城,一个迷失的古国,跨进三星堆,就是跨进一座谜的城,一个谜的国度。
  • 朝元

    朝元

    上古年间,荒兽自天域降临,染血亿万禽兽鱼虫,以至禽凶残,兽嗜血,虫诡毒,鱼阴邪。有那怪岭上的千万蛟鼠,所过境土,生灵不存。有那水桶粗的金背蜈蚣,吞吸云雾,爱吃人畜。更有深湖中的如龙巨蟒,张口便吞下一座郡镇。……生在如此世间,小少年为护亲友,为争天命,踏入武道修途。从此争来神秘人书,争来万古传承;更争来那道门小和尚做兄弟,佛门小妖女做媳妇儿;再有活了亿万年的小乌龟喜欢搞一票就跑,贪食的小蚕龙最爱吞一肚子宝…………煌煌一生,终得万仙朝元,一切便从这里开始……
  • 坐拥江山美男:玩转大明之错嫁东风

    坐拥江山美男:玩转大明之错嫁东风

    乌鸦以为自己已经够倒霉了,却没想到闭门家中坐,也能横祸天上来。玩个游戏下个副本,再睁眼就已经六道轮回,重来一遍了,二十六年春秋一笔勾销,只是,她来到的这个地方究竟是哪里?大明朝吗?可是眼前的种种却颠覆着她所知的一切……
  • 新华日报华北版:记敌后办报的光辉历程

    新华日报华北版:记敌后办报的光辉历程

    在我和原《新华日报·华北版》、《晋冀豫日报》(包括其前身《胜利报》)等新闻单位编写报史的老同志接触和阅读他们编写的史料中,有两点感受很深。一是他们认真负责、下笔严谨、亲自动手、善始善终的精神和工作态度。他们不顾年老和多病,亲自查访、回忆、翻阅、考证当时的报道、通讯、文章、社论的来龙去脉,实事求是地评论其影响和作用。二是认真研究和总结每个时期办报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经验。他们编写出来的大量史料可资借鉴之处很多,真如“庾信文章,老年更好”。每读一文,既有置身于当年战争烽火的体验,又有置身于根据地建设的感觉。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突破平凡:改变命运的9项砺炼

    突破平凡:改变命运的9项砺炼

    成为命运的主人,最佳的激励方式,掌握选择的权利,勇于尝试失败,决不接受“不”,坦然面对嘲笑,敢于争取,拥有百折不挠的心,重新塑造自我。做自我竞争的赢家,从内心改变自我,关心自我成长不断修正自我,挖掘自己的金矿,重新改造你的个性,给自己的人生找准定位,以低姿态获大成就,从小处改变自我。
  • 异能小宫女

    异能小宫女

    决然的选择用最笨的方式求以解脱,却没想到再次醒来时已魂穿异世,虽然本尊是个才八岁而且处处受人欺凌的小宫女,在一次女儿受伤、老公背叛的双重打击后,但咱不怕,一个善良的人,拥有了她这个二十八岁的灵魂,扭转乾坤那是不在话下的!什么?竟然还发现了有异能!那更是要风生水起了!!!本文不自虐,她,幸福的小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