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5500000019

第19章 中古汉语"是"字判断句 (3)

(133)孟子所去之王,岂前所不朝之王哉?而是,何其前轻之疾而后重之甚也?如非是前王,则不去,而后去之,是后王不肖甚于前。(《刺孟》)

(134)及见他鬼,非是所素知者,他家若草野之中物为之也。(《订鬼》)

稍后的东汉汉译佛经中有了多处用例。如:

(135)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若乃内菩萨使入深。何等为深?空为深,无想无愿,无识无所从生灭,泥洹是为限。"须菩提白佛言:"泥洹是限,非是诸法。"(后汉支娄迦谶译《道行般若经》卷六,8/456a)

(136)父母言:"是故正道,可从是行。"其子言:"非是正道。"(后汉支娄迦谶译《阿阇世王经》卷下,15/403a)

(137)是以父母妻子奴婢儿客,是非我之有,我亦不是有,亦我是不有,我不应是有,以不我是有,今我为彼故,而为作罪恶,但现世是有,非是为后世,是昔之有,非是我当护。(后汉安玄共严佛调译《法镜经》,12/18a)

东汉以后"非是"就更为多见了。如:

(138)比丘闻之,欢喜甚悦,怪此小儿,乃有智慧,非是凡人。(吴康僧会译《六度集经》卷六,3/35c)

(139)夫少单特,养一老妪为母,事甚恭谨,哀儿女,抚视不离,非是轻狡不顾室家者也。(《三国志·魏志·高柔传》)

(140)此人豪富,力势强盛,非是凡品。(《贤愚经》卷一,4/355a)

(141)魅迷人,非是我妇也。(《古小说钩沉·列异传》)

(142)家人及门义共见,非是一人。(《南齐书·王奂传》)

(143)向者亦不道王非是天子儿、叔。(《魏书·于栗传》)

(144)我今非是天也,亦非龙也。(隋阇那崛多译《佛本行集经》卷四十九,3/880c)

"不是"稍后于"非是"产生,汪维辉指出东汉佛经中已经有了用例,转引汪举出的3条例子:

(145)诸比丘,若以弹指间,念此诸想之事,皆为精进行,为奉佛教,不是愚痴食人施也,何况能多行?是故可念行法想。(后汉安世高译《禅行法想经》,15/181c)

(146)其法不是憋魔及魔天之所灭,亦不是天中天弟子所灭。(支娄迦谶译《阿佛国经》卷下,11/761b)

(147)为不是大佑人者,是以若欲往诣佛师友者。(后汉安玄共严佛调译《法镜经》,12/21b)

中古后期的用例:

(148)天中天,不是舍利弗所问,亦不是摩诃目犍连、摩诃迦叶、优为迦叶、迦翼迦叶、那翼迦叶、施罗比利迦私所问。(西晋法炬译《前世三转经》,3/448a)

(149)语使雨宝,亦复不能,又复不是提婆跋提夫人所生,乃至五百诸大太子,于十事中,乃无一事。(《贤愚经》卷九,4/415c)

(150)彼所陈说,非真正义,亦复不是至道之本。(姚秦竺佛念译《出曜经》卷三十,4/775a)

(151)彼常愿欲共我一过交战,我亦不痴,复不是苻坚。(《宋书·索虏传》)

(152)忌按剑至笼曰:"昨杀鸠者,当低头伏罪;不是者可奋翼。"有一鹞俯伏不动。(《古小说钩沉·列异传》)

(153)复有人言:"世间作者,一切皆由自在天作。若自然者,人亦何须勤劬作业?可不是因流转自来,及其去时,还是彼因流转自去?"(隋阇那崛多译《佛本行集经》卷二十一,3/750c)

不过,中古时期,"不是"在世俗文献中使用并不多,大概直到唐代以后世俗作品中"不是"的用例才多起来。

"未是"产生较晚,中古后期才出现,并且出现频率较低,列举数例:

(154)此言儒学拨乱反正、鸣鼓矫俗之大义也,未是夫穷理尽性、陶冶变化之实论也。(《三国志·魏志·常林传》注引《魏略》)

(155)世尊尔时答魔王言:"我今未是般涅盘时......"(刘宋求那跋陀罗译《过去现在因果经》卷四,3/649a)

(156)今直中书为诏,彼必疑谓非真,未是所以速清方难也。(《宋书·蔡廓传》)

(157)高祖曰:"卿为著作,仅名奉职,未是良史也。"(《魏书·韩麒麟传》)

(158)尔时菩萨,虽闻诸仙如是苦行,而眼未见其法极处,心不喜欢,而知此言未是真善。(隋阇那崛多译《佛本行集经》卷二十,3/746b)

(159)菩萨报言:"虽舍恶形,后得妙身,而实未是离有之法。因今苦身,得于后身,然彼后身,亦未离苦......"(隋阇那崛多译《佛本行集经》卷二十,3/746c)

例(154)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用例,裴松之征引自《魏略》,《魏略》的作者鱼豢是三国时人,如果裴注引文可靠,那么"未是"三国时代出现。不过其他用例都是在南朝后出现,此例在三国时代是孤证,不能保证裴松之征引时没有对文句作改动。总之,"未是"主要是南北朝以后才较多使用的。

另外,"未是"使用频率不及"不是",更远不及"非是"。

B.形容词

中古时期形容词也可以修饰系词"是",但用例并不多。我们穷尽调查的六部专书中只有《世说新语》中有1例,作更大范围的检索,发现部分用例,所用形容词主要有"多"、"旧"、"近"、"粗"等。如:

(160)吏对曰:"此等多是建武以来绝无后者。"(《东观汉记·曹褒传》)

(161)凡诸毒,多是假毒以投,无知时宜煮甘草荠苨汁饮之,通除诸毒药。(《金匮要略·果实菜谷禁忌并治第二十五》)

(162)凡小山皆无正神为主,多是木石之精。(《抱朴子·内篇·金丹》)

(163)所卖口味,多是水族。(《洛阳伽蓝记》卷二·城东)

(164)须臾见一寺甚光丽,多是七宝庄严。(《高僧传》卷十)

(165)河畔之民,多是新附。(《宋书·张畅传》)

(166)欣泰通涉雅俗,交结多是名素。(《南齐书·张欣泰传》)

(167)今计彼戍兵,多是胡人。(《魏书·尉元传》)

(168)《庄子·逍遥篇》,旧是难处,诸名贤所可钻味,而不能拔理于郭、向之外。(《世说新语·文学》)

(169)河南旧是宋土,中为彼所侵,今当修复旧境,不关河北。(《宋书·索虏传》)

(170)中堂旧是置兵地,领军宜屯宣阳门为诸军节度。(《南齐书·高帝纪上》)

(171)民有姜洛生、康乞得者,旧是太守郑仲明左右,豪猾例窃,境内为患。(《魏书·辛雄传》)

(172)及检《字林》、《韵集》,乃知猎闾是旧余聚,亢仇旧是亭,悉属上艾。(《颜氏家训·勉学》)

(173)天示二主至如他余锱介之妖,近是门庭小神所为。(《三国志·吴志·华核传》)

(174)婚泰山胡毋氏女,年二十,既有倍年之觉,而姿色清惠,近是上流妇人。(《世说新语·轻诋》注引孙统为柔集叙)

(175)右丞百司之言,粗是其况。(《宋书·王弘传》)

目前发现最早出现形容词修饰系词"是"字是在东汉时代,见例(160)和例(161)。受形容词修饰也是系词"是"在中古时期的新发展。

C.助动词

助动词修饰系词"是"字,是系词"是"的新发展。助动词一般只能修饰动词,"是"字作为系词只有发展得比较成熟,在句中被理解成必不可少的谓语成分时,才可以受助动词修饰,因此何亚南把其看作是系词发展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助动词修饰"是"字这一现象产生的时代,何亚南认为是两晋之交,列举了《三国志注》中的用例,汪维辉揭举《大方便佛报恩经》一处用例,柳士镇举出《搜神记》一处用例。但据我们掌握的材料,这一现象产生的时代还应提前,东汉荀悦《前汉纪》中有了"当是"的用例。如:

(176)此非守宫,当是蜥蜴。(《前汉纪·孝武皇帝纪》)

但是东汉魏晋时期助动词修饰系词"是"的现象还是不多见,直到南北朝时期这种用法才多了起来在我们穷尽调查的六部专书中,前期三部没有用例。后期《世说新语》有"应是"1例,"当是"4例,"可是"1例;《周氏冥通记》有"应是"9例,"当是"21例;《贤愚经》有"应是"1例,"当是"3例,最常用的助动词是"应"和"当",偶尔用"可"、"宜"、"会"等。六朝中土文献中的用例:

(177)臣松之谓张修应是张衡,非《典略》之失,则传写之误。(《三国志·魏志·张鲁传》注)

(178)然每至佳句,辄云:"应是我辈语。"(《世说新语·文学》)

(179)《菩萨地持经》,应是伊波勒菩萨传来此土。(《高僧传》卷二)

(180)又孙权观魏武军,作鼓吹而还,此又应是今之鼓吹。(《宋书·乐志一》)

(181)呼太祖小字曰:"正应是汝耳。"(《南齐书·皇后传》)

(182)臣等谓元日万国贺,应是诸侯旅见之义。(《魏书·礼志二》)

(183)囊有黄题,应是经书。(《周氏冥通记》卷二)

(184)此神正当是狸物耳。(《搜神记》卷十七)

(185)公门置甲兵栏骑,当是致疑于仆也。(《搜神记》卷十八)

(186)长舒答曰:"我了无神,政诵念光世音,当是威灵所佑。诸君但当洗心信向耳。"(《光世音应验记》)

(187)启曰:"今身被枉,当是过去枉他,愿偿债毕,誓不重作。"(《古小说钩沉·旌异记》)

(188)《江表传》之言,当是吴人欲专美之辞。(《三国志·蜀志·先主传》注)

(189)车骑曰:"无所致怪,当是南郡戏耳!"(《世说新语·忿狷》)

(190)谦喜曰:"卿谓可尔,便当是真可尔。"(《宋书·武帝纪上》)

(191)谦之常谓人曰:"兴吾门者,当是此儿。"(《魏书·高崇传》)

(192)翼乃往祇礼,谓众人曰:"当是阿育王像,降我长沙寺焉。"(《高僧传》卷五)

(193)书此一条独委曲者,当是或欲示后人也。(《周氏冥通记》卷四)

(194)人有问太傅:"子敬可是先辈谁比?"(《世说新语·品藻》)

(195)雄鸡断尾,自可是春月。(《宋书·礼志四》)

(196)顺叱之曰:"任城王儿,可是贱也!"(《魏书·任城王云传》)

(197)亦可是焚不可显出者也。(《周氏冥通记》卷一)

(198)纻本吴地所出,宜是吴舞也。(《宋书·乐志一》)

(199)晋则西郊,宜是与籍田对其方也。(《宋书·礼志一》)

(200)尉丞颜灵宝窥见太祖乘马在外,窃谓亲人曰:"今若开内领军,天下会是乱耳。"(《南齐书·王敬则传》)

(201)其瓜会是歧头而生;无歧而花者,皆是浪花,终无瓜矣。(《齐民要术》卷二"种瓜第十四")

汉译佛经中的用例:

(202)伎人剃发,应是比丘。(姚秦鸠摩罗什译《大庄严论经》卷四,4/276c)

(203)树下釜金,应是我有,就用与汝,卿可掘取。(《贤愚经》卷十一,4/429b)

(204)弟复让言:"兄为嫡长,负荷父业,正应是兄。"(《元魏吉迦夜共昙曜译《杂宝藏经》卷一,4/447c)

(205)时彼人辈各相谓言:"此之仙人,应是毗提耶国而出。"(隋阇那崛多译《佛本行集经》卷五十八,3/919b)

(206)此小人者,何敢违逆我意?当是父王教耳。(失译《大方便佛报恩经》卷四,3/143b)

(207)我所怀妊,必当是男。(《贤愚经》卷九,4/410b)

(208)迦叶闻已,心自思惟:此必当是沙门所为。(刘宋求那跋陀罗译《过去现在因果经》卷四,3/646c)

(209)此之神通,必当是彼大沙门作。(隋阇那崛多译《佛本行集经》卷四十二,3/847c)

(210)今此上座可是我家婆罗门,法咒术诸论悉皆诵持。(隋阇那崛多译《佛本行集经》卷三,3/665c)

总之,作为"是"字的修饰成分,副词出现最早(上古已经产生),使用频率最高;其中否定副词修饰"是"字而构成的否定判断形式的出现和使用,是判定系词"是"字成熟与否的一个重要参照。形容词修饰"是"出现于中古前期,使用频率较低。助动词修饰"是"产生于东汉时期,但直到中古晚期用例才较为多见;受助动词修饰是"是"字发展成熟的一个重要表现。

(三)"是"字判断句的语义关系

从根本上说,有系词判断句是对无系词判断句的替换和发展,有系词判断句的语义表达功能优于无系词判断句,而有系词判断句中"是"字句又比"为"字句更具生命力,"是"字句的语义表达功能优于"为"字句。"是"字判断句不仅承继了无系词句和"为"字句的各种语义关系,而且随着系词"是"的不断发展成熟,又有改进和发展。中古时期"是"字判断句可以表示归类、解释说明、解释原因、作出评价、表示存在、表示列举等。

1.归类式"是"字句。主要是表达等同或类属的语义关系,这是最典型的"是"字判断句。如:

(211)余是所嫁妇人之父也。(《论衡·死伪》)

(212)其间白者,此是鱼齿。(《贤愚经》卷六,4/394b)

(213)此是国民。(《中本起经》卷下,4/161c)

(214)诸君皆是劲卒。(《世说新语·简傲》)

同类推荐
  • 难忘又一年

    难忘又一年

    200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2009年是共和国建国60周年。在党与共和国的历史上.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里程碑的“伟大转折”无疑是最为重大的历史事件。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端正了党的指导思想,重新确立了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它在拨乱反正,提出改革开放任务,推动农村改革方面起了伟大的历史作用。围绕这一事件,作者在深入研究后发现,邓小平主持的1975年整顿是历史转折的前奏;1976年粉碎“四人帮”的胜利为历史转折创造了前提;此后的两年为历史转折作了准备。
  • 悦读MOOK(第十一卷)

    悦读MOOK(第十一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 2012,玛雅预言

    2012,玛雅预言

    预言真的会发生吗?如果发生,人类将要如何应对?现在的科学手段,是否能起到足够应对的措施?在预言应验之前,人们应当选择何种姿态面对?在本书中,这些都将一一为读者解答。
  • 刷新世界的100个技术发明(上)(世界历史回眸经典文库)

    刷新世界的100个技术发明(上)(世界历史回眸经典文库)

    技术发明是应用自然规律解决技术领域中特有问题而提出创新性方案、措施的过程和成果。发明的成果或是提供前所未有的人工自然物模型,故而技术发明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看《刷新世界的100个技术发明》,让我们对那些影响深远的技术发明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同时也可以打开我们创新的思维。
  • 悦读MOOK(第七卷)

    悦读MOOK(第七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热门推荐
  • 巨龙倒计时续

    巨龙倒计时续

    巨龙倒计时续篇: 千年前名为巨龙的怪物降临,袭击城镇伤亡无数,四方神殿拥护屠龙骑士崛起套讨伐巨龙。千年后,名叫克里斯蒂的贵族商人出现,遇见山城少女丹妮卡,巨龙袭击山城。之后,埃尔帝国的宫廷也发生一系列的事情,一切都与七把神剑有关,与四方神殿留下的预言有关…… PS:感谢水晶亲自做的封面,大爱啊~~~
  • 偶然草:石评梅作品精选

    偶然草:石评梅作品精选

    本书是感悟文学大师经典,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图书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深度罪恶

    深度罪恶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每一段仇恨的背后,都有一个曲折的故事。105米,是人类徒手潜水的深度极限。然而在内心深处,罪恶的深度,又该如何测量?侦情档案三之深度罪恶,全力奉上!————————————————————小莫的V群:200144356欢迎任意书中主配角名+读者ID+粉丝值来敲门
  • 世界第一纯恋

    世界第一纯恋

    “结婚?”唐译表现出的样子既非欣喜若狂也非大吃一惊,而是一脸茫然地看着陈上,抽出餐巾纸擦去嘴角残留的豆浆沫,这才不疾不徐地说:“如果我没有失忆,你昨天刚过完二十一岁生日。”“这个你不用管。你不是说随便我要什么生日礼物都可以吗?”陈上隔着桌子急切地求证道。“前提是,也要我做得到啊。”唐译漫不经心说着,把油条泡在滚烫的豆浆里,吃得津津有味。她一大早爬起来是来吃早餐的,而不是来听他胡言乱语的。“跟我结婚,难道你做不到?”
  • 代课总裁狠霸气

    代课总裁狠霸气

    缘浅情深?那只是她年少时的一场梦罢了,梦醒了,情也就淡了;此生也就如此,无缘,至少可以回忆。她是这么认为的。真爱难寻?那只是他人生的一个插曲罢了,走过了,心也就宽了;此生必不会如此,缘分,需要自己争取。他是这么认为的。这些年,为了心中所爱,她失了自我。回过头,真爱已等在身后。这些年,为了心中执念,他封闭自我。抬起头,真爱已站在眼前。等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愿意等。从来爱情与时间无关,它只是一种两人间的情愫。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北方风味小吃

    北方风味小吃

    根据家庭的特点,科学系统地介绍了四季营养食谱、南北方风味小吃和烧腊卤熏食谱。该丛书具有经济实用、价格实惠、易学易做等特点。它帮助家庭解决了四季应吃什么、怎么吃、吃多少等科学营养进食和搭配的问题,同时也介绍了南北风味小吃和烧腊卤熏食谱,令餐桌上的菜肴更加丰富。
  • 沙捞越战事

    沙捞越战事

    ,那里活动着英军136部队、华人红色抗日游击队和土著猎头依班人部落等复杂力量。顺利当上了双面间谍,二战时期的沙捞越是日本军队的占领区域,在错综复杂的丛林战争中,本想参加对德作战却因偶然因素被编入英军,参加了东南亚的对日作战。加拿大华裔周天化。一降落便被日军意外俘虏,周天化演绎了自己传奇的一生
  • 神秘事件调查员真实口述

    神秘事件调查员真实口述

    神秘事件调查员亲历诡异事件!骇人秘闻,你打死也不敢相信!这个世界没有永恒的真相,请不要试图去寻找真相!因为真相很可能颠覆你所认知的世界!如果我告诉你,传说中的香巴拉圣地真的存在,你会怎么想?如果我告诉你,世界上并不是仅仅只有七个大洲,你会怎么想?如果我告诉你,这个世界不止一个世界这样的矛盾理论,你会怎么想?如果我再告诉你,现今社会的科技水平也许还不及曾经的远古时代,你又会怎么想?
  • 垛口

    垛口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