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5500000018

第18章 中古汉语"是"字判断句 (2)

(68)问儿:"谁是汝父?"(《搜神记》卷十六)

例(66)是人称代词作主语,例(67)是指示代词作主语,例(68)是疑问代词作主语。

数词也可以充当"是"字句主语。如:

(69)得经二卷:一是十二因缘经,二是八关斋文。(《贤愚经》卷一,4/354a)

(70)众人咸见阎浮提内有三日现,怪问导师:"今三日出,是何端应?"导师答言:"汝等当知:一是正日,二是鱼眼。......"(《贤愚经》卷六,4/394b)

(71)右十三条八月中事,二条是来,十一条是梦往。(《周氏冥通记》卷四)

例(69)是序数词充当主语,表示列举,序数词"一"、"二"称代"第一卷"、"第二卷"。例(70)是基数词作主语,基数词"一"、"二"后省略了其所修饰的中心语"日","一"、"二"代替了名词性的偏正结构"一日"、"二日"。基数词"一"、"二"在这里不是计数,而是称代,是体词性的。例(71)是数量短语作主语,"二条"、"十一条"称代"二条事"、"十一条事",是体词性主语。

体词性成分中"者"字短语、"所"字短语也可以充当"是"字句主语,各举2例:

(72)时谏师者,舍利弗是也。(《中本起经》卷下,4/163c)

(73)向高坐者,故是凶物。(《世说新语·赏誉》)

(74)君侯所患,正是精进太过所致耳。(《世说新语·术解》)

(75)我所怀妊,必当是男。(《贤愚经》卷九,4/410b)

"之"字短语偶尔也可以充当"是"字句主语。如:

(76)张曰:"王之学华,皆是形骸之外,去之所以更远。"(《世说新语·德行》)

与体词性成分相对的是谓词性成分,充当"是"字句主语的谓词性成分主要是动词及动词短语、形容词及形容词短语和主谓短语,依次各举2例:

(77)赐与参访,实是所希。(《周氏冥通记》卷二)

(78)内教多途,出家自是其一法耳。(《颜氏家训·归心》)

(79)荣位尊豪,快乐如意,皆是前世福德所致。(《中本起经》卷下,4/161c)

(80)重沓是多饶积厚之意,从黑更无义旨。(《颜氏家训·书证》)

(81)故得道者,则当飞上天,亦是其去世也。(《太平经》卷97/160)

(82)甘露降竹柏,乃是瑞气降。(《周氏冥通记》卷一)

中古"是"字句主语的构成上,体词性成分相对于谓词性成分占有绝对的优势。由中古前期到中古后期,体词性主语在各类文献中所占比重上升,相应地谓词性主语所占比重下降。

2.谓语的构成

体词性成分和谓词性成分都可以作"是"字判断句的谓语,体词性成分中最主要的是名词及名词短语。如:

(83)如见大鸟来集,群鸟附之,则是凤皇。(《论衡·讲瑞》)

(84)后受《洞房经》,亦是此君。(《周氏冥通记》卷一)

不仅普通名词可以作"是"字句谓语,中古时期,特别是后期,方位名词和时间名词也可以作"是"字句的谓语。如:

(85)旦闻言已,举头四视,都失向处,乃是地狱中。(《古小说钩沉·冥祥记》)

(86)卿诸人并家在江南,此是长安城北门外,去家万里,而舫乘衣粮,并已逐流去,岂复有求生之计邪!(《宋书·王镇恶传》)

(87)历城既陷,梁邹便是掌中,何烦兵力?(《魏书·刘休宾传》)

(88)天真是两眉之间,眉之角也。(《真诰》卷九)

(89)此乙丑所受,则长史往年书是甲子年中。(《真诰》卷十一)

(90)绍焚身是元嘉二十八年,年二十八。(《高僧传》卷十二)

(91)许长史立山宅应是晋穆帝永和中,至今一百六十七年耳。(《周氏冥通记》卷四)

例(85)~(88)是方位名词短语作谓语,例(89)~(91)是时间名词短语作谓语。

体词性的代词也可以作"是"字句的谓语。如:

(92)指韫形像问曰:"此何人而在舆上?"韫曰:"此正是我。"(《宋书·宗室传·长沙景王道怜》)

(93)人所不及,正是此也。(《太平经》卷98/161)

(94)桓曰:"第一流复是谁?"(《世说新语·品藻》)

例(92)作谓语的是人称代词,例(93)是指示代词,例(94)是疑问代词。

数词及数量短语也可以作"是"字句谓语。如:

(95)陆士衡初入洛,咨张公所宜诣;刘道真是其一。(《世说新语·简傲》)

(96)子业启事陈谢,上又答曰:"书不长进,此是一条耳。闻汝素都懈怠,狷戾日甚,何以顽固乃尔邪!"(《宋书·前废帝纪》)

(97)右一曲,晋淮南王舞歌。六解,前是第一,后是第五。(《南齐书·乐志三》)

例(95)是数词短语作谓语,例(96)是数量短语作谓语,单独的基数词一般不作"是"字判断句谓语。例(97)是序数词作谓语,序数词"第一"、"第五"具有称代作用,指"第一解"、"第五解"。由于"是"字句表示列举也是采用序数词放在句首的形式,因此,同"为"字句一样,"是"字句中单独的序数词作谓语也极为少见。

体词性成分中,"者"字短语、"所"字短语也经常作"是"字句谓语,各举2例:

(98)此上士是尚第一有志者也。(《太平经》卷49/66)

(99)帝曰:"让是杀我侍中者,不可宥!"(《世说新语·政事》)

(100)师曰:"必是佛所为耳。"(《中本起经》卷上,4/151a)

(101)舒风概简正,允作雅人,自多于邃,最是臣少所知拔。(《世说新语·赏誉》)

"之"字短语极少作"是"字句的谓语,目前只在《宋书》中发现1例:

(102)而了不逊愧,又无表疏,文思经正不反,此是天地之不容。(《武帝纪中》)

另外,中古后期作"是"字句谓语的体词性成分有时比较复杂。如:

(103)此符是老君所戴,百鬼及蛇蝮虎狼神印也。(《抱朴子·内篇·入山符》)

(104)四娘问:"此为何声?"答曰:"此是无行众僧,破斋犯戒,获此苦报,呼叫声也。"(《古小说钩沉·冥祥记》)

(105)玉镜台,是公为刘越石长史,北征刘聪所得。(《世说新语·假谲》)

(106)此是其见我伐燕,内已怀惧,自张之辞耳。(《宋书·武帝纪上》)

以上例句谓语中心词都是名词或"所"字结构,但是由于其修饰成分较长,使谓语变得复杂化。

与体词性成分相对的是谓词性成分,作"是"字句谓语的谓词性成分主要是动词及动词短语、形容词及形容词短语和主谓短语,依次各举2例:

(107)卫曰:"形神所不接而梦,岂是想邪?"(《世说新语·文学》)

(108)此当是去期近,密防诸试。(《周氏冥通记》卷二)

(109)而才性殆是渊源崤、函之固,君其慎焉!(《世说新语·文学》)

(110)此人不应是老。(《贤愚经》卷四,4/377a)

(111)便是熊渠、养由基、李广主名不审,无实也。(《论衡·儒增》)

(112)谢曰:"故当是其妙处不传。"(《世说新语·文学》)

中古后期充当"是"字句谓语的主谓短语有时较为复杂,谓语本身或者是个复杂的单句,或者是复句。如:

(113)吞气断谷,可得百日以还,亦不堪久,此是其术至浅可知也。(《抱朴子·内篇·道意》)

(114)此是其所与凡人无异者甚多,而其所以不同者至少矣。(《抱朴子·内篇·辨问》)

(115)故当是丈夫之德,表于事行;妇人之美,非诔不显。(《世说新语·文学》)

(116)子良是其本父乍生便名此,无别小名也。(《周氏冥通记》卷二)

(117)字符和者,是癸巳年十七,于华阳东岭冠,师为作此字,烧香启告以受之。(《周氏冥通记》卷二)

(118)必是象马失此不净,仙人忿恨,便结神咒,令顶生王及其人众,悉住不转。(《贤愚经》卷十三,4/440b)

(119)《风俗通》云:"诸郭皆讳秃。"当是前代人有姓郭而病秃者,滑稽戏调,故后人为其象,呼为郭秃,犹《文康》象庾亮耳。(《颜氏家训·书证》)

(120)昔汉武帝逐夷至于海滨,闻有香气而不见物。令人推求,乃是渔父造鱼肠于坑中,以至土覆之,香气上达。(《齐民要术》卷八"作酱等法第七十")

"是"字判断句体词性谓语对谓词性谓语占有绝对优势,体词性谓语中名词及名词短语又是最主要的构成成分。由前期到后期,世俗文献和佛教文献中,体词性谓语所占比重略有上升,谓词性谓语所占比重略有下降,而道教文献与之相反。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周氏冥通记》多解释性语言,多使用谓词谓语判断句。考虑到这种因素,由中古前期到中古后期,"是"字句谓语的构成上"体升谓降"应该是基本的趋势,这与主语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

总之,中古汉语"是"字判断句谓语的构成上以体词性成分,特别是名词和名词短语为主。由前期到后期有两个显著变化,一是体词性谓语所占比重上升,二是构成成分复杂化。句子容量的扩大必然导致"是"字句语义的复杂化。

3."是"字的修饰成分

中古"是"字判断句中系词"是"的修饰成分主要有副词、形容词和助动词。

A.副词

副词是最常见的系词修饰语,出现在中古六部专书"是"字句中的副词有非、不、审、果、便、故、即、亦、乃、必、但、尽、真、犹、盖、为、特、又、全、的、纯、将、更、悉、自、本、并、定、正、皆、直、岂、则、最、既、且、殆、同、实、偏、复、独、或时、自然、居然、非特、得无等47个,部分实例:

(121)窦太后言于景帝,召见问其故,果是,乃厚赐之。(《论衡·吉验》)

(122)无鸟附从,或时是凤皇;群鸟附从,或时非也。(《论衡·讲瑞》)

(123)人即是六畜之司命神也。(《太平经》卷93/137)

(124)人所不及,正是此也。(《太平经》卷98/161)

(125)本谓龙火,定是佛光。(《中本起经》卷上,4/150b)

(126)只心惟佛,必是至尊。(《中本起经》卷下,4/156c)

(127)仲堪此举,乃是国之亡征。(《世说新语·识鉴》)

(128)康伯少自标置,居然是出群器。(《世说新语·赏誉》)

(129)丞犹是赵丞。(《周氏冥通记》卷二)

(130)朝闻夕殡,亦是所愿。(《周氏冥通记》卷三)

(131)诸小夫人,月满各生,皆是男儿。(《贤愚经》卷二,4/364c)

(132)彼人力壮,又是国亲,难与争胜。(《贤愚经》卷七,4/401a)

系词"是"是由同形的代词虚化来的,"是"作为复指代词出现在判断句中,副词一般位于"是"后,"是"字虚化后,判断句中如果出现副词,那么副词居于"是"前,这样就明确了"是"的系词性质。随着系词"是"字使用频率的增加,出现在"是"字前的修饰副词也会越来越多,因此王力把系词"是"字受副词修饰作为其发展成熟的标志之一。上古晚期"是"前的修饰副词还不多见,到了中古时期,"是"字句中的修饰副词就大大增加了。而表4-6显示的调查结果表明,中古后期与前期相比,"是"字句中副词个数和出现次数都有明显增加。

修饰副词中,否定副词的出现又是系词"是"字发展过程中经历的一个重要阶段,学界一般把"不是"的出现作为系词发展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否定副词在判断句中所起作用不同于一般副词,表达肯定判断时一般副词是可有可无的,而要表达否定判断,否定副词却是必需的,特别是上古汉语无系词判断句中表达否定判断必须借助否定词"非","久而久之,'非'在人们眼里就成了不是判断词的'判断词'"。因此,在系词"是"字产生后的相当长时间里表达否定判断还沿用旧形式,即在判断谓语前面直接加一个"非"字。后来随着"是"字不断发展成熟,系词逐渐在人们观念中被理解成判断句必需的成分,"非"才与"是"结合,构成"非是"这样的否定判断形式,然后再经由词汇替换,"不"取代"非",形成"不是"这种一直沿用到现代汉语的否定判断词组。

中古时期修饰"是"的否定副词除了"非"和"不",还有一个"未","非是"、"不是"、"未是"的出现时代有先后差别。"不"、"未"多否定谓词性成分,"非"多用于否定体词性成分。系词"为"由动词虚化而来,其产生初期仍带有动词的特点,因此可以受"不"、"未"的修饰,"不为"、"未为"早于"非为"出现。与"为"不同,系词"是"是由代词虚化来的,作为代词一般不受"不"、"未"修饰,加上"非"字长期以来一直是表达否定判断必需的副词,因此"非"与"是"比较容易结合,产生"非是"这样的否定判断形式,"不是"、"未是"自然就晚于"非是"而产生。

目前发现最早的"非是"用例见于东汉《论衡》,计有2例:

同类推荐
  • 人口原理

    人口原理

    《人口原理》是学术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也是出版以来社会科学领域争议最多的一部著作,它对世界人口理论以及整个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影响。
  • 悦读MOOK(第二十一卷)

    悦读MOOK(第二十一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 实用商务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商务文书写作大全

    日常商务信是指商业机构、公司、企业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处理的一些有关的事务性书信来往。其作用是维持商业经营的正常运转,处理一些必要的商业事务,作为一些贸易活动中的过渡性、衔接性环节,保证商业活动的正常开展。
  • 中华句源(超值金版)

    中华句源(超值金版)

    本书是对中华民族积淀传承下来的经典之作的深度总结提炼,涉及到修身、养性、学习、处世、心态等诸多方而,在每条经典诗句后均附有出处、释义及延伸阅读,以期在帮助读者了解每一句经典之作的来源及现代解释外,引导读者向更深的层次去探寻、去思考。好的诗句会给人如沐春风之感。《中华句源(超值金版)》能为每一位读者带来缕缕春风,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 教育新视野:中外中小学名校风采

    教育新视野:中外中小学名校风采

    虽然中国的教育经费每年都在增加,但是由于受教育的人口多,人均教育经费并不多,在长期内难以满足需求。而与此同时,社会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却越来越迫切,最明显的表现莫过于众所皆知的“择校”现象。有关调查表明,尽管政府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基本持否定态度,对非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也采取了限制人数、钱数和分数的政策,但由于没有相关具体配套的政策法规来调节、规范择校行为,择校现象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至今越来越盛行。家长热衷于择校,而名校也乐于招收择校生,以至有的学校招收的择校生人数甚至达到学生总数的1/3以上。鉴于此,我们把中外中小学名校加以整理,以为家长和社会提供一个全面的参考。
热门推荐
  • 货币论(全两册)

    货币论(全两册)

    通货膨胀永远是、而且在任何地方都只是一种货币现象。
  • 喂,放开那姑娘!

    喂,放开那姑娘!

    叶初是个好女孩,什么都好,就是有点超重。卫北是个坏男孩,什么都坏,就是长得还行。当好女孩遭遇坏男孩。某忆大喊:“禽兽,放开那姑娘!”
  • 商场经营管理

    商场经营管理

    本丛书内容丰富、完整,分别涉及了商业领域的多个业态的内容,涵盖非常全面。该丛书将每个业态作为一个专题进行展开,用一本书的篇幅对其进行详细的分析:首先从一个业态的概念谈起,然后介绍它的起源、历史、发展、类型以及特征等,进而逐条讲解关于这种业态的具体内容,比如组织形式、管理制度、经营策略以及相关的的法律法规等方面的问题。丛书内容不是脱离实际有空洞说教,而是重点着眼于与企业经营运作过程所密切相关的各种问题;内容相当具体全面,且均是现实运作中将要面对的问题,有着很高的实用价值。编著在理论讲解之后往往恰到好处地穿插进一些生动易懂的案例,使读者对书中所介绍的内容能够有更加感性、深刻的了解。
  • 趣味知识竞赛题库

    趣味知识竞赛题库

    读者实现了这个期待已久的愿望。本书的编辑们耗时几年,在浩如烟海的知识宝库中,犹如海滩拾贝,精心筛选了几千道题,编成了此书。它收录的是那些人们应该懂得而又易于掌握的各门各类知识,向读者展现了一个知识的大千世界,为渴求知识的人们搭起了一座简便、快捷地获取知识的桥梁。
  • 婚宠不好惹:误撞男神101次

    婚宠不好惹:误撞男神101次

    他是权势遮天的商业帝王,惹他的人,非死即残,然而这样可怕的男人,身边却养着一只时刻爱惹事小丫头。“夜哥哥,求安慰!”苏绵绵一脸求安慰的表情。某男人低沉的嗓音,嘴角邪佞的勾了起来,“丫头,你想我怎么安慰你?”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影响人类一生的N个效应

    影响人类一生的N个效应

    一个效应就是一把钥匙,开启你尘封已久的生存智慧;一个效应就是一股不息的力量,帮助你不断地修正从前不正确的观念和做法;一个法则就是一根魔杖,点开你成功人生的洞天,让你窥见其间的奥妙;一个定律就是一条花香小径,让你从此开始梦想的实现之旅……
  • 仓央嘉措诗传

    仓央嘉措诗传

    所谓四大皆空,业已被仓央嘉措的诗歌一句一句地清算完毕。很多人都翻译过仓央嘉措的诗歌,一览无遗之际,译者从未敞开胸襟妄加臧否,只是在融会贯通之后别开生面。对于读者而言,那就仁者智者各随其便了。
  • 汽车江湖

    汽车江湖

    《汽车江湖》收录了来自北京交通广播的《汽车江湖》栏目的经典案例。对于刚刚进入汽车社会的中国来讲,汽车市场还是一个风云莫测、变化多端的地方。同时由于最初的利益追逐,导致一些汽车企业迅速地扩张经销商,从而后备力量不足,致使目前的汽车售后服务市场中还存在着很多的弊端及需要改进的地方。从节目开播到现在,正是因为主持人始终坚持以公正、客观的报道角度,以多方沟通交流的节目播出方式,为广大消费者、汽车厂商和经销商建立起了一个互通的平台,并最终解决了困扰听众的各类问题,所以赢得了极佳的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