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5400000019

第19章 苏轼与饮食制作和饮食文化 (4)

苏轼为人真诚、真率,这在他的饮食活动中也充分表现出来。他有酒,有菜,会请朋友来吃喝,有时还亲自下厨为朋友做菜,或送酒送菜给朋友。他的《闻钱道士与钱守穆父饮酒送二壶》诗云:"龙根为脯玉为浆,下界寒醅亦漫尝。一纸鹅经逸少醉,他年《雕赋》谪仙狂。金丹自是留衰鬓,若泪何须点别肠。吴越旧邦遗泽在,定应符竹付诸郎。"他病中不能饮酒,也请朋友来饮酒笑乐,自己看着高兴。他的诗《立春日病中邀安国仍请率禹功同来仆虽不能饮当请成伯主会某当杖策倚几于其间观诸公醉笑以拨滞闷也二首》:"孤灯照影夜漫漫,拈得花枝不忍看。白发欹簪羞彩胜,黄耆煮粥荐春盘。东方烹狗阳初动,南阳争牛卧作团。老子从来兴不浅,向隅谁有满堂欢。""斋居卧病禁烟前,辜负名花已一年。

此日使君不强喜,早春风物为谁妍。春衫公子家千里,白发先生杖百钱。曷不相将来问病,已教呼取散花天。"苏轼有时也向熟人和朋友寻酒喝,或求自己喜欢吃的小食品。他作诗请邻居让他到家喝几杯酒,《成伯家宴造坐无由辄欲效颦而酒已尽入夜不欲烦扰戏作小诗求数酌而已》诗云:"道士令严难继和,僧伽帽小却空回。隔篱不唤邻翁饮,抱雍须防吏部来。"他为赵景贶写东斋榜铭,要赵景贶送酒给他作报酬,《赵景贶以诗求东斋榜铭昨日闻都下寄酒来戏和其韵求分一壶作润笔也》云:"王孙天麒麟,眸子奥而澈。囊空学愈富,屋漏人更杰。我老书亦放,笔落座争掣。欲求东斋铭,要饮西湖雪。长瓶分未到,小砚干欲裂。不似淳于髡,一石要烛灭。"在饮食面前,苏轼仿佛是一个孩子,显得非常天真可爱。

苏轼喜欢饮食后进行创作,作书,作画,作文。最能表现苏轼的饮食文化的,就是这些创作。苏轼醉后作画作书都非常佳妙。黄庭坚《苏李画枯木道士赋》云:"恢诡谲怪,滑稽于秋兔之颖。尤以酒而能神,故其觞次滴沥,醉余颦吟,取诸造物之炉锤,尽用文章之斧斤。"题子瞻画石竹》又云:"东坡老人翰林公,醉时吐出胸中墨。"可见苏轼喜欢醉中作画。苏轼《郭正祥家醉画竹石壁上郭作诗为谢且遗二古铜剑》:"空肠得酒芒角出,肝肺槎芽生竹石。森森欲作不可回,吐向君家雪色壁。平生好诗仍好画,书墙涴壁长遭骂。不嗔不骂喜有余,世间谁复如君者。一双铜剑秋水光,两首新诗争剑芒。剑在床头诗在手,不知谁作蛟龙吼。"苏轼酒后作书,更觉奔放,带醉态。他自己说:"吾酒后乘兴作数十字,觉酒气拂拂,从十指上出去也。"而苏轼饮食之后做的文章,或以饮食为题材的文章,更是饮食文化特出的代表。

他的很多著名作品,都作于饮食之后,不少还直接写到饮食。文如《赤壁赋》云:"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一赋三次写到饮食。《后赤壁赋》也有不少关于饮食的文字(引文已见前)。词如《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欢吟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题目"大醉"即涉及饮食,开头又云"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念奴娇·赤壁怀古》结尾又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诗如《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题目即说到饮食。《新城道中二首》其一:"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芹烧笋饷春耕。"(《诗集》卷九)写到乡村饮食。这些作品生动地说明,饮食使苏轼的创作精力充沛,灵感神来,进入创作的最佳状态,创作出他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毫不夸张地说,没有那些高品位的文化性很浓的饮食活动,苏轼的很多佳作都无法产生。

从内容上说,苏轼饮食题材的作品(或含饮食内容的作品)拓宽了文学的表现题材,丰富了作品的内容,更贴近生活。他的饮食题材的作品表现了广阔的社会生活和人物形象。苏轼贬谪过汤阴市,正值灾荒,和儿子一起吃豌豆大麦粥,教育三儿子要知道生活的艰难,不负百姓。《过汤阴市得豌豆大麦粥示三儿子》:"朔野方赤地,河堧但黄尘。秋霖暗豆荚,夏早臞麦人。逆旅唱晨粥,行疱得时珍。青斑照匕箸,脆响鸣牙龈。玉食谢故吏,风餐便逐臣。漂零竟何适,浩荡寄此身。争劝加餐食,实无负吏民。何当万里客,归及三年新。"苏轼记一些和尚想吃酒肉,把酒称为般若汤,鱼称为木梭花,鸡称为钻篱菜,煞是有趣。《僧自欺》说:"僧谓酒'般若汤',谓鱼'木梭花',谓鸡'钻篱菜',竟无所益,但自欺而已。世常笑之。然人有为不义,而文之以美名者,与此何异哉。俗士自患食肉,欲结卜斋社。长老闻之,欣然曰:'老僧愿与一名。'"《酒隐赋并叙》更写一位隐士以酒为隐,出名后假说名气太大,到仕途混迹。其赋并叙云:"凤山之阳,有逸人焉,以酒自晦。

久之,士大夫知其名,谓之酒隐君,目其居曰酒隐堂,从而歌咏者不可胜纪。隐者患其名之暮也,于是投迹仕途,即以混世,官于合肥郡之舒城。尝与游,因与作赋,归书其堂云。世事悠悠,浮云聚沤。昔日浚壑,今日崇丘。眇万事于一瞬,孰能兼忘而独游。爰有达人,泛观天地。不择山林,而能避世。引壶觞以自娱,期隐于一醉。且曰封侯万里,赐璧一双。从使秦帝,横令楚王。飞鸟已尽,弯弓不藏。至于血刃膏鼎,家夷族亡。与夫洗耳颖尾,食薇首阳。抱信秋溺,徇名立殭。藏谷之异,尚同归于亡羊。于是笑蹑糟丘,摄精立粕。酣羲皇之真味,反太初之至乐。烹混沌以调羹,竟沧溟而反爵。邀同游而无徒,每踌躇而自酌。若乃池边倒载,瓮与高眠,背后持锸,杖头挂钱,遇敌人而腐肋,逢车曲而流涎。暂托物以排意,岂胸中而洞然。使其推虚破梦,则扰扰万绪起矣,乌足以名世而称贤者耶?"赋勾画了一位以酒瘾求名的高士形象。当名声一大,便迫不及待地出仕,以得爵禄。人谁也离不开饮食,而饮食恰似一面镜子,充分表现出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反映出人的精神境界。

苏轼饮食题材的作品也表现了他自己的生活、人生理念以及对社会问题的种种看法。《菜羹赋并叙》表现他晚年的贫困生活和达观态度。赋云:"东坡先生卜居南山之下,服食器用,称家之有无。水陆之味,贫不能致,煮蔓菁、芦菔、苦荠而食之。其法不用醯酱,而有自然之味。盖易具而可常享。乃为之赋。辞曰:嗟余生之褊迫,如脱兔其可因。殷诗肠之转雷,聊御饿而食陈。无刍豢以适口,荷邻蔬之见分。汲幽泉以揉濯,搏露叶与琼根。爨铏锜以膏油,泫融液而流津。汤蒙蒙如松风,投糁豆而谐匀。覆陶瓯之穹崇,谢搅触之烦勤。屏醯酱之厚味,却椒桂之芳辛。水初耗而釜泣,火增壮而力均。滃嘈杂而麋溃,信净美而甘分。登盘盂而荐之,具匕箸而晨飧。助生肥于玉池,与吾鼎其齐珍。鄙易牙之效技,超傅说而策勋。沮彭尸之爽惑,调灶鬼之嫌嗔。嗟丘嫂其自累,以不杀而成仁。窃比予于谁欤?葛天氏之遗民。"《浊醪有妙理赋》虽是赋酒,实际上是表现他做人的思想,处世的理念。"酒勿嫌浊,人当取醇。"就是生活不要太讲究,而做人要高标准,严要求。"得时行道,我则师齐相之饮醇;远害全身,我则学徐公之中圣。"做人的原则,就是得时行道,背时则远害全身。"故我内全其天,外寓于酒。

"就是心合大道,顺应自然,而常饮酒。这篇赋写的是真实的苏轼,真实的苏轼的人生哲学。他的词《临江仙》表现他想摆脱名利和争斗,遁世逍遥的思想。词云:"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僮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交往中有很多饮食活动,苏轼也常通过写饮食来歌颂真挚的友谊。《酒子赋并引》就是歌颂友谊的。其赋并引云:"南方酿酒,未大熟,取其膏液,谓之酒子,率得十一。既熟,则反之醅中。而潮人王介石,泉人许钰,乃以是饷余。

宁其醅之醨,以蕲予一醉。此意岂可忘哉,乃为赋之。米为母,曲为父。蒸羔豚,出髓乳。怜二子,自节口。饷滑甘,辅衰朽。先生醉,二子舞。归瀹其糟饮其友。先生既醉而醒,醒而歌之曰:吾观稚酒之初泫兮,若婴儿之未孩。及其溢流而走空兮,又若时女之方笄。割玉脾于蜂室兮,氄雏鹅之毰毸。味盎盎其春融兮,气凛洌而秋凄。自膰我腹之罂兮,入我凹中之荷杯。暾朝霞于霜谷兮,蒙夜稻于露畦。吾饮少而辄醉兮,与百榼其均齐。游物初而神凝兮,反实际而形开。顾无以酬二子之勤兮,出妙语于琼瑰。归怀璧且握珠兮,挟所有以傲厥妻。遂讽诵以忘食兮,殷空肠之转雷。"

从艺术上说,苏轼饮食题材的作品构思巧妙,手法新颖,别具一格,很有创造性。特别是一些作品用寓言形式,史传笔法,更有趣味。《黄甘陆吉传》用黄甘("黄柑"的谐音)和陆吉("绿桔"的谐音)嫉妬争功,说明"女子好丑,入宫见妬。士无贤不肖,入朝见嫉"是封建社会的普遍现象。《江瑶柱传》则用江瑶柱(一种海鲜,在宋代特别珍贵)本来味美,而一旦离开它生活的地方,则渐变腥,说明士应慎出处。其文云:"生姓江,名瑶柱,字子美。其先南海人也。十四代祖媚川,避合浦之乱,徙家闽越。闽越素多士人,闻媚川之来,甚喜,朝夕相与探讨,又从而镌琢之。媚川深自晦匿,尝喟然谓其孙子曰:'匹夫怀宝,吾知其罪矣。尚子平何人哉!'遂弃其孥,浪迹泥途中。潜德不耀,人莫知其所终。媚川生二子,长曰添丁,次曰马颊。

始来鄞江,今为明州奉化人,瑶桂世孙也。性温平,外悫而内淳。稍长,去襮,颀长而白晳,圆直如柱,无丝发附丽态。父友疱公异之,且曰:'吾阅人多矣,昔人梦资质之美有如玉川者,是儿亦可谓瑶柱矣。'因以名之。生寡欲,然极好滋味合口,不论人是非,人亦甘心焉。独与峨眉洞车公、清溪遐丘子、望湖门章举先生善,出处大略相似,所至一座尽倾。然三人者,亦自下之,以谓不可及也。生亦自养,名声动天下,乡闾尤爱重之。凡当时节序,冠婚庆贺,合亲戚,燕朋友,必延为上客,一不至,则慊然皆云无江生不乐。生颇厌苦之,间或逃避于寂寞之滨。好事者,虽解衣求不惮也。至于中朝达官名人游宦东南者,往往指四明为善地,亦屡属意于江生。唯扶风马太守,不甚礼之。生浸不悦,跳身武林,道感温风,得中干疾。为亲友强起,置酒高会。座中有合氏子,亦江淮间名士也,辄坐生上。

众人赞美之曰:'闻客名旧矣,盖乡曲之誉,不可尽信,韩子所谓面目可憎语言无味者,非客耶?客第归,人且不爱客而弃之海上,遇逐臭之夫,则客归矣,尚何与合氏子争乎!'生不能对,大惭而归,语其友人曰:'吾弃先祖之戒,不能深藏海上,而薄游樽俎间,又无馨德,发闻唯腥,宜见摈于合氏子,而府公贬我,固当从吾子游于水下。苟不得志,虽粉身亦何憾。吾去子矣。'已而果然。其后族人复盛于四明,然声誉稍减云。太史公曰:里谚有云:'果蔬失地则不荣,鱼龙失水则不神。'物故且然,人亦有之。嗟乎瑶柱,诚美士乎!方其为席上之珍,风味蔼然,虽龙肝凤髓,有不及者。一旦出非其时而丧其真,众人且掩鼻而过之。士大夫有识者,亦为品藻而置之下。士之出处不可不慎也!悲夫!"苏轼善用比兴,将士出处不慎比作美味江瑶柱变腐臭,新颖而贴切。这是饮食用于文学创作而开出的奇葩。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同类推荐
  • 山西民间小戏

    山西民间小戏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剌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 古文字学讲义

    古文字学讲义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先生研究古文字学的方法、观点和路径,本书将先生关于治古文字学的数篇论文也一起收录其中,读者可通过这些论文了解先生治学思想的发展和变化(自然,先生关于古文字学方面的观点和看法,当以正式发表者为准)。另外,还收录了先生早年所写的《金文嘏辞释例》及《北狄在前殷文化上的贡献》两篇长文,前者为治金文者不可不读,后者则是先生以文字证史的一篇范文。
  • 人生不可不知的文化常识

    人生不可不知的文化常识

    “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半夜三更”是何时,消防车为什么涂红色,“五粮液”、“女儿红”、“全聚德”这些老字号有什么典故……本书将文化常识化整为零,并回归于日常生活,让你轻松学到知识,领悟文化的真谛。
  • 西方文化与教育史

    西方文化与教育史

    世界各国的文化与教育各有所长,如何汇集国外文化与教育的优势资源,建立符合本国实际的先进的文化与教育体系和模式?《西方文化与教育史》就是致力于这一目的的研究成果。我国文化与教育的深刻变革不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建成,需要经过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需要较长时间坚持不懈的努力。我们要想真正地赶上和超过国际先进文化与教育发展水平,必须要有一个大的跨越,必须对西方几千年来文化与教育发展历程进行整体的梳理,对与孔子齐名的一大批教育思想家及其教育理论进行认真的分析、批判和总结,必须通过对其整体脉络的发展变化的把握来对国人进行思路的创新,才能够最终实现跨越式发展。
  • 山西民间曲艺

    山西民间曲艺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刺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热门推荐
  • 机会是拼出来的:做不可替代的员工

    机会是拼出来的:做不可替代的员工

    对于人的一生而言,职场生涯几乎占据了人生的三分之一甚至更多的时间。从很大程度上来说,每个人在职场中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可以折射出他如何对待自己的人生。职场上的挫折,大约只有10%可以归结为个人不可控制的环境因素,其余的90%都源于我们自身的不足。这些不足归纳起来有两个方面:一是我们抓不住机会,二是我们形成了错误的观念以及不成熟的为人处世之道。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穿越之锦绣还生(全本)

    穿越之锦绣还生(全本)

    一个自称伟大的美女侦探,被暗恋已久的人推下悬崖,重生为天庭十二将之一白虎君的圣媒,身负完成圣星图的使命。一次又一次的穿越时空,追寻深藏在圣星图中的秘密……千回百转,她是身怀无上神力的幽兰仙子……她是阎王两百年的王后……她是白虎君一见钟情的情人……她是玉帝深爱的女子……却又与紫微大帝生出一段孽缘!因爱而触犯天条的天庭神将白虎君被打回原形,圣体与羽翼分离,在爱人的的煎熬中重组神魄。他只能眼睁睁看着她经受一场场磨难,却只有羽翼能守护在她身边……冷面阎王曾经是与她一起生活两百年的夫君,因为她的记忆被封印,又要重新开始……众神敬仰的玉帝深爱着她,却又为何抛弃她与王母在一起……北极大帝,曾经立于身后默默支持守护她,却为何化为一条与她永生见不到面的深潭鲤鱼……一段阴差阳错的孽缘,一段隐世千年的血缘……打开圣星图秘密的穿越之路,重返天庭的锦绣之路,辛酸苦楚的还生之路,与她携手相伴永远的是谁?穿越,穿越,在穿越中邂逅美好,在穿越中颓然暗殇,在穿越中浓烈如墨,让这穿越锦绣如诗……***************兮曦所有的文***************【全本作品】http://m.pgsk.com/a/64999/《穿越之锦绣还生》穿越玄幻唯美言情http://m.pgsk.com/a/87143/《泪奴—沁心媚情》奇幻唯美http://m.pgsk.com/a/81447/《月华公主拈花飞》轻松穿越http://m.pgsk.com/a/89290/《双面艳姬:绮舞夜吟》倾城舞姬,绝美杀手——妖艳大辽王妃————————————————http://m.pgsk.com/a/112857/《胭情殇:夺爱仇美人》【更新中】——————推荐——————【吸血鬼爱情系列】http://m.pgsk.com/a/182217/《吸血鬼:蝶面公爵的情人》【全本】http://m.pgsk.com/a/133042/《吸血鬼:蔷薇男爵之吻》【全本】http://m.pgsk.com/a/192804/《吸血鬼:魅王的约会》【全本】qq群一:47131515qq群二:47450028qq群三:50467996qq群四:73840200qq群五:74828529欢迎穿越迷加入探讨!qq空间精美评论贴图:《锦绣还生》中的帅哥们?funcid=17&groupid=47131515&logid=20963
  • 殿前欢

    殿前欢

    **本文已入半价书库,阅读历史或穿越版,一次性定阅仅需2元左右。**她是前朝的遗孤,她是前朝妃子与当今皇上的偷情孽种。因为貌似已逝的花蕊夫人,皇上喜欢她;因为有着七窍玲珑心,王爷痴爱她;因为红颜绝世倾国倾城,敌国大王痴迷她。她是身份尊贵的郡主,她是皇上疼爱的亲生骨肉——货真价实的公主身哦,可是他,千挑万选嫁的那个他,偏偏不把她放在心上,冷落她侮辱她,还携着大肚子的新欢向她耀武扬威。而她,却不得不屈尊降贵去求他,求他去救她的父皇她的王兄……一段恩怨纠缠跌宕起伏的红颜劫难迫在眉睫,一场帝王无情痴女多恨的历史长卷即将上演,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说明:本文有两个版本,一个为历史正剧版,一个为小白穿越版,喜欢正剧的请看正剧,喜欢小白的请看穿越,不怕药晕的就两个版本一起看。另,VIP会员注意,因为穿越版是历史版的母本,前半部分内容雷同,请花钱看过历史版的亲亲跳过雷同章节,到——第四十七章[死而复生]——这一章开始,你会看到一个不一样的《殿前欢》。。。。汗,某作决对不是为了糊弄人,只是因为两个版本,穿越版后半部分绝对是一点也不一样的作品。不想在别的网站发,又要保护加V的历史版本章节,只能这样。个人读者群:20242393欢迎交流批判指点以及——扔砖敲门砖:《殿前欢》
  • 做最出色的经理人

    做最出色的经理人

    初出茅庐和久经沙场的职业经理必不可少的人生和职场指南。心理学、经济学和法律,这是经理人日常工作中时常涉及的三大领域。掌握了这三大领域的知识,也就等于拥有斩荆披棘的武器。我们只想对你说:请阅读这本书,这样,武器就永远在你手上。
  • 穿越:清城之恋【完结】

    穿越:清城之恋【完结】

    一个存于现代的女子因一根神秘的鸟羽来到了三百年前的大清朝她相信爱上一个封建皇族的皇子历来冷面冷心遇上她之后却欲罢不能在这段情里究竟是谁欠了谁喜欢的朋友别忘了收藏,推荐加投票~感谢~~——————————————————————首先感谢所有看完【清】的亲们,你们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动力……我有在想要不要写续集的问题。因为某些原因,结局有些仓促。如果大家希望有续集的话,请将想法留言给我哦~~呵呵~
  • 察言观色识人术:教你透视人心的132招

    察言观色识人术:教你透视人心的132招

    古人云:“心者,行之端,审心而善恶自见;行者,心之表,观行而福祸自知。”本书旨在引导人们通过感知他人的动作、体态、服饰、目光等“身体语言”隐藏的玄机,达到洞察他人内心之目的。阅读本书,既可防止上当受骗,也可避免误解他人,还能准确领悟他人意图,走进他人内心:事业上会助你一臂之力,商海中会助你一路顺风,日常生活、工作中让你受益无穷。
  • 重生之嫡亲贵女

    重生之嫡亲贵女

    前世的丁紫,是文武双全的嫡亲大公主,惊才绝艳不输男儿,和亲路上被刺而亡。今世的丁紫,身为侍郎府嫡长女,被姨娘设计气死。于是她在一群吵闹谩骂指责中重生而来,她,誓要改变现状!!!姨娘各个心肠狠毒想谋害,她见招拆招,手段更为狠毒高超。庶妹虚荣,挑拨离间中想害她清白,她淡手一扬,反击开始。父亲优柔寡断色心不减,她暗中送人,一个个眼线无声置入府内。祖母心思深沉,她小心经营,植下掩人耳目温顺的种子。本以为今生护好嫡亲的弟弟,让他茁壮成长,便知足了,可谁知他们的出现,改变了她的计划与命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