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因英雄末路的悲壮结局,在后世为他赢得了比刘邦更多的同情。
公元前202年,项羽在垓下被围四面楚歌之际,带着800余人跑路,被汉军灌婴率5000骑兵追击。

项羽剧照
项羽一路拼杀至乌江边,发现当年追随过江的八千江东子弟只剩他一人,自觉愧对江东父老不肯渡江,发出"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奈若何?!"之叹后,毅然拔剑自刎而死。
李清照有诗云"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赞他生为人杰死为鬼雄,想必威风凛凛的西楚霸王,也曾从才女闺房的梦里打马走过。
何况还有一部《霸王别姬》戏,为西楚霸王配上色艺双绝的美人虞姬,加上文人墨客的助推,可以说比起胜利者刘邦更有人气。
这个大家都很熟悉的《史记》故事,也给后人留下了诸多猜想:
古人对此,历来有过许多评论。唐代诗人杜牧去池州上任途中,路过乌江亭时也忍不住感慨了一番: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弟子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才子这句"江东弟子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的感叹,更增添了许多关于项羽重振雄风的遐想。
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比如受胯下之辱的韩信,日后拜将封侯;曾国藩湘军和太平军打了败仗,急得两度要投水自尽,胜败乃兵家常事,忍得一时之耻,终有出头之日。
李自成潼关南原大战兵败后,突破孙传廷所率明军十道封锁,最后只剩十八骑人马逃往商洛山中,仅仅六年后就势如破竹,攻进了紫禁城……
他们都从人生低谷的至暗时刻熬了过来,一雪前耻。

王安石剧照
不过与杜牧认为江东子弟能力出众,卷土重来胜负还未可知不同。北宋名相王安石却有不同的看法,认为上百次的征战早已使江东百姓疲惫不堪,士气低落的情况下,楚军失败之势再难挽回。
《叠题乌江亭》: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而今想想26岁的项羽雄姿英发,率几十万诸侯大军攻入咸阳,就有了破敌灭国的成就,怎么可能不骄傲呢?
虽然英雄末路悲壮的结局,但总是令人同情。难道真如《霸王别姬》中的,遭遇四面楚歌的霸王,真的是老天爷要亡他么?

《鸿门宴》剧照
但除去认为项羽少谋,不善用人,刚愎自用等传统观点,认为项羽无力翻盘的的主要理由是:
江东经济和人口,支撑不起项羽的野心。
尽管如上所说,北宋的王安石作为政治家就具有相似的观点,这个说法并不新鲜,但贵在论据的精准。如温伯陵在《一看就懂的史记》一书中,没有从项羽的能力去考量,而是从争霸天下需要的经济和人口基础去讨论,无疑具有新的意义。
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单挑项羽很能打没错,实际上一场战争的胜负,并不完全取决于武力值高低。正如拿破仑那么会打仗,但他却说决定一场战争胜负的,第一是钱,第二是钱,第三还是钱!

拿破仑
在2000年前楚汉相争的冷兵器时代,钱就具体成了粮食和人口。
因秦汉的相关资料很少,温伯陵便以《史记.货殖列传》为参照,得出江南沃野千里,只是生产方式太落后,根本不可与中原的繁荣相比。这就导致江东之地饿不死人,却积累有限,无法支撑持久大规模的战争。
司马迁写《史记》的时间,距项羽死不过七八十年。想想汉初中原经过多年战争,刘邦君臣出行,想找清一色的四匹马来拉车都凑不齐,可见战争对经济的破坏有多大。
再说人口,也始终是项羽割据江东的天花板。
秦朝灭亡前,中国有2000多万人口,经过八年战争摧残,按照“户口减半”的说法,汉初人口保守估计有1000万到1500万。

乌江亭
江东有多少人口呢,乌江亭长都说了有数十万。单从数字来说,几十万人口似乎不少,足够称霸一方,但如果把这个数字放到整个中国,则远远不够用。
如果按有600万人口的秦国,动用兵力的极限是60万,那么“汉承秦制”的汉朝,军队规模不会比秦国小。
这样估算项羽在江东将动员力发挥到极限,大约能招募到10万军队,却有陷入经济断档困境的危险。而刘邦拥有千万人口的基数,不用开足马力,即使留有足够的劳动力去搞农业生产,仍然招募几十万军队没问题。
不同于刘邦每次输得精光之后,萧何都能在关中迅速招募到人,赶紧送到前线补充兵员,让刘邦重新和项羽对阵;项羽兵源补充不上,士兵越来越少,扛不住打消耗战啊。

《鸿门宴》剧照
刘邦正是通过消耗战,活活把项羽给拖死的。
经济决定了政权的下限,人口则决定了它的上限。回顾楚汉战争刘邦能赢,除了用人和手段之外,主要在于他家底厚本钱足。
打个比方说,刘邦创业失败,好比富二代可以卷土重来,穷小子项羽一次拼完老父老母棺材本的家底,没个几十年光景,根本缓不过气来。
三国时期的东吴政权以荆扬为基本盘,就没有和曹操正面对抗的实力,必须和蜀汉结盟勉强维持三足鼎立的局面。
人口不过百万的蜀汉,诸葛亮从来没领过10万以上的大军,北伐曾因缺粮,几度中途无功而返。一个国家没有人口和经济,不论诸葛亮的计谋和政策多么厉害,也无法改变蜀国被吴所灭的命运。
所以,项羽思前想后绝望而死。他要是听了乌江亭长的话,跑回了江东,有生之年并无多少反败为胜的希望。
哪怕东山再起,也只能在刘邦不断围攻下,地盘越来越小,人口越来越少,日子过得一天不如一天。

《鸿门宴》剧照
所以,乌江边的项羽,发出了"时不利兮奈若何"仰天长叹,悲壮地为曾经气盖世的西楚霸王画上一个句号。
有道是:"霸业方看徒手成,何来四面楚歌声?兴衰存亡如儿戏,从此英雄不愿生!"
项羽以一死胜了刘邦。
他的死,甚至赢得刘邦臣子司马迁的同情,在《史记》里,将其写进皇帝才有资格进入的"本纪"中,打破"成王败寇"的评判惯例,在历史好评榜上占了一席之地,也算是实现了逆袭,求仁得仁,死得其所了。
林仙儿比林诗音漂亮,还是武林第一美女,龙啸云为何对她没兴趣?
在《多情剑客无情剑》中,女主角是谁?并非是林诗音,也并不是孙小红,而是林仙儿。一个反派女子,一个心如蛇蝎的女子,居然会是小说的第一女主角?看起来很不可思议,但事实上的确如此,林仙儿的的确确是小说中的女主角。读书号2023-04-19 12:30:240000他是李寻欢最忌惮的对手,李寻欢三次败在他手里,第四次赢了他
小李飞刀成绝响,人间不见楚留香。在古龙塑造的众多经典人物中,李寻欢绝对是最为出彩和知名度最高的一个人。《多情剑客无情剑》的小说创作出来后,被多次改编成影视剧,狄龙、于健、关礼杰、焦恩俊、朱江等人都饰演过李寻欢。读书号2023-04-19 13:34:570000杨过退隐之后无所事事?错,他灭了一魔头,又成就了另外两位魔头
随着杨过带着小龙女在华山之巅和群雄作揖告别,这一部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武侠巨作就此完结。尽管金庸的另一部《倚天屠龙记》标榜为《神雕侠侣》的后续之作,但细看过这部小说的读者会知道,《倚天屠龙记》和《神雕侠侣》并没有太大的关系,金庸只是巧妙地借着黄衫女的那一句“神雕侠侣、绝迹江湖”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全书只字未提杨过、小龙女的去向。读书号2023-05-26 10:47:110000能打败虚竹的高手,除了扫地僧,还有一人
作为《天龙八部》中的“二挂”之一,虚竹的人生运气,绝对不是凡俗之人可以想象的,而虚竹的武功,到了全书的最后,也到了“随心所欲、无往而不利”的程度。那么,这是否就意味着虚竹已经达到了无人能及的境界了呢?是否还有人能打败虚竹呢?【1】虚竹在《天龙八部》中的武功配置如何?读书号2023-05-25 13:06:3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