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与名著《红楼梦》

曹雪芹的《红楼梦》问世不久,曾经以手抄本的形式流传了三十年,被人们视为珍品。“当时好事者每传抄一部,置庙市中,昂其价,得金数十,可谓不胫而走者矣!”(程刻《红楼梦》程伟元序)及用活字印刷出版后,立即流行南北。但这样的一本名著,能顺利流传下来,竟与大名鼎鼎的和珅有关。当时的《红楼梦》还叫《石头记》,根据记载,乾隆四十五年(公元1780年)十月,和珅担任《四库全书》总裁,着手《四库全书》的编纂工作,一次偶然的机会,和大人看到了曹雪芹先生写的《石头记》,一读之下,异常欣喜,认定这是千百年来一等一的小说。“它就像生活和自然那样丰富,复杂,却又浑然天成”。一生自问读书无数的和大人仍旧对这本书爱不释手,只可惜这么好的一部小说却缺少后四十回,一心读书的和大人当即命令下面的人代为寻找,令人遗憾的经过多日的努力,依旧只找到遗存的回目和零散的片段。为之惋惜的和大人生出了找人续写的念头,找来找去,在诸多的才子文人当中,和大人看中了在自己家中给儿子丰绅殷德当家庭教师的落魄才子高鹗,命他续写完成《石头记》的后四十回。与高鹗而言,这是难得的一个翻身的机会,自然一口答应。史书记载,高鹗少年喜冶游,常同“少时酒伴”“趁蝶随风,浪赢两袖香留”,个性比较随意,为人不太尊重礼法。但一身才华是没得说,通晓经史,工于八股文、诗词、小说、戏曲、绘画、金石之学以及书法都颇为精通。高鹗曾从友人处借阅《红楼梦》抄本,但止于八十回,不见后半部,心中也颇为遗憾,他认为《石头记》虽是不登大雅之堂的闲情小说,但总体而言与儒家正统观念并无冲突,因此欣然应允。经过多日的努力,高鹗与他的朋友程伟元完成了《石头记》后面四十回的内容,和大人拿来细读之后,认为写得过于绝望悲凉,就让高鹗重新安排一个较为圆满的结局,同时对前八十回中厌世的文字也做一些修改。高鹗不忍心自己的文字被篡改,奈何胳膊拧不过大腿,只好按照和大人的意见重新修改了《石头记》。 为了与《石头记》区分,他重新取名为《红楼梦》。 等待多时的和大人在看过修改稿后,对结局非常满意,当夜就送给了乾隆,乾隆看了也是赞不绝口。见皇帝高兴,和大人于是请求乾隆解除对《红楼梦》的禁令,刊行天下,乾隆允诺,很快,《红楼梦》出版史、传播史上第一个工程浩大的印本问世了。高鹗对自己参与编辑、整理、出版《红楼梦》的功劳很自负,作《重订红楼梦小说既竣题》诗云:“悟得光明自在禅。”故事的最后,颇有些耐人寻味,一直科考不顺利的高鹗在编完《石头记》的书稿后,迎来了人生的巅峰,一直考不上的进士科,立马就考上了。巧的是这一届的主考官就是和珅。可以说,我们今天能看到《红楼梦》,除了感谢曹雪芹、高鹗的努力外,和珅的努力也也不可忘记。
14年贵州男子1元买下43万房子,开发商后悔拒绝兑房,法院怎么判
文丨孙虎的书房编辑丨孙虎的书房“恭喜你金先生,你中了特等奖,是1元换购一套值40多万元的房子,活动真实有效。”房产公司给金先生打来电话说。1元钱能换购一套价值40多万的房子,你敢相信有这样的好事吗?来自贵州的一位金先生就遇到了这样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可是口口声声说活动真实有效的房产公司,到了兑现承诺的时候却又后悔不想给了。金先生一气之下将房产公司告上法庭,那么,最终结果如何呢?读书号2023-05-25 13:19:150000初中语文文言文《桃花源记》
读书号2023-04-20 16:08:550000杨过,唯一打败3个5绝的高手,却唯独斗不过1人,这人张三丰也打不过
巅峰的杨过,武功究竟怎么样?他可以打败几个五绝?他到底是不是神雕第一高手呢?对于这些问题,杨过粉丝是极为关心的。今天,我们就根据原著,一起来分析一下。【1】很多杨过的拥趸认为,杨过的武功实际上远超其余四人,也就是郭靖、周伯通、一灯大师和黄药师。这是真的吗?不得不说,在双雕时代,金庸先生其实是在有意地平衡五绝高手之间的武功,甚至多次不惜制造矛盾,也要保持五绝之间不胜不败的局面。读书号2023-05-26 10:49:560000让两个皇帝相互残杀的花蕊夫人究竟有多美?
在喧嚣的世界里做一个沉静的读书人主播:雨朦作者:香蕉鱼1后唐时期,中原大乱,中国迎来了五代十国年代。当时,地方实力巨大的官员纷纷称帝,其中就有一个国家叫做后蜀。此时后蜀当朝的皇帝,是孟昶(chǎng)。他继位后,爱护百姓,节约开支,还放了很多宫女归家,老百姓都很喜欢他。总之,一句话:年轻的时候,如何做好皇帝,他很会。可是,就在这时,他的爱妃张太华被雷劈死了。读书号2023-05-23 09:22:050000五千年最高水平唐诗宋词,一览华夏千年繁华风光,归来仍锦瑟年华
五千年来最高水平的古诗词,震撼到心灵,见证了华夏民族五千多年的辉煌历史。轻柔了时光,温香了岁月。从音律到文字,从寓意到内涵,可豪放,可含蓄,读之朗朗上口,意韵无穷。无论是春花秋月、对月思乡、驿站送别、隐居山林,还是欢宴酣饮、风霜边塞、落魄失意、缠绵悱恻……其中的场景和情感,即使隔了千年,仍让人有心有灵犀之感。《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读书号2023-04-23 14:49:4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