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1400000042

第42章 王安石新政的成绩

王安石的新政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呢?不能说都成功了,这一点就不用说了。为什么呢?因为它的效果往往不像他预期的那样好。尽管如此,说它失败了也不应该,为什么呢?因为施行起来难免有相沿而成的弊端,然而,从挽救当时的形势考虑,利还是大于弊的。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王安石曾有一篇《上五事札子》:

皇上即位已经五年了,需要改革的事情有几千几百件,其中已经写成条例,确立法令,而且对国家有利的,真是多得很!在这些法令中,最重要,见效最慢,而议论又最多的,有五件事:一是“和戎”,二是“青苗”,三是“免役”,四是“保甲”,五是“市易”。如今青唐、洮河一带,方圆三千余里,整个戎羌族的百姓大约二十万人,献出他们的土地,归附朝廷,成了我们的“熟户”,可见,和戎政策已经有成效了。过去,贫困的百姓向豪强人家借债付息;今天,贫困的百姓已经向官府借债付息了。官府把利息定得很低,解决了老百姓的困难,看来,“青苗”的法令也开始施行了。只有免役法、保甲法、市易法这三项法令,实际效果这里还不能确定。如果得到可靠的人去推行,就可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如果推行的人有问题,也许会带来很糟糕的效果。逐步推行,可能会收到好的效果,急于求成,就可能带来祸患。《尚书》里说:“办事如果不效法古人,却能长久地办下去,我还没有听说过。

”像这三项法令,可以说是效法古代了,然而,要懂得古代治国的道理,才能实行古代的法令,这就是我所说的尚不能确定的重要因素。免役法来自《周礼》对“府、吏、胥、徒”四种差役的设置,也就是《礼记·王制》篇中所说的“在官府里当差的平民”。然而,全国的老百姓,贫富不均,风俗不同,地位有高有低,这些都不能作为实行免役法的依据。现在一旦要改变这种状况,把免役法推行到各家各户,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权利,国家的所有劳役,都能出钱请人代替,把全国的所有农民都从劳役里解放出来,回到田间从事生产劳动。但如果没有可靠的人去推行,那么,五个等级的划分就不会很公平,而募役的费用也就不能按照财产的多少公平合理地负担了。保甲法起源于夏、商、周三代的“丘甲”制度,管仲在齐国实行过,子产在郑国实行过,商鞅在秦国实行过,仲长统在东汉时也谈论过,并不是今天一定要标新立异。不过,天下的人,像野鸭大雁一样散居四方,没有人管,已经有几千几百年了。

现在一旦要改变这种状况,把他们按照保甲法的规定组织起来,邻里相接,互相监督,既清查了坏人,又保护了百姓,平时,养兵于民;战时,可以打仗。但是,如果没有可靠的人去推行,那么,他们就会用追逼、叱责的手段来骚扰百姓,用强征调派的办法来吓唬百姓,这样,民心就动摇了。市易法来自周朝的“司市”和汉朝的“平准法”。如今,官府拿出百万贯钱拨给“市易务”,作为收购货物的资金,来平衡物价,又借贷给做生意的人,让他们去经商,同时,商户每年要向官府缴纳几万贯钱的利息。但我深知国内的货物、钱币尚未流通起来,特别担心那些急于邀功请赏的人,想在一年半载就迅速地见到成效,这样的话,新法就被毁坏了。所以我说,这三项法令,如果能有可靠的人来逐步推行,就会获得成功;如果没有可靠的人,又急于求成,就有可能失败。实际上,免役法如果能成功地实行,就不会耽误农时,同时,百姓负担的劳役也就公平合理了。保甲法能够实行,内忧外患就会平息,国家就会强大起来。市易法能够实行,货物和钱币就会在全国流通,国家的经费也就充裕了。

孔子说:“欲速则不达。”又说:“这个人还在,他的政令就能够实行;这个人不在了,他的政令也就废止了。”所有的事情都是这样,难道只有这三件事吗?然而,王安石单独举出这三件事来很郑重地谈论它们,是因为这三件事最繁重,而官吏们在文字上做手脚,也比较容易一些。不过,正当各种法令经过草创将要就绪的时候,王安石忽然上了这个札子,难道发现了宋神宗在实施新法的时候,有急于求成,用人太滥的毛病吗?看他的《论馆职札子》,说皇上即位以来提拔使用的那些人,有许多只是有一点小才,而品行却很成问题,就知道他考虑这个问题已经很久了。根据王安石的这个札子,我们知道,“和戎”、“青苗”这两件事是他认为已经有了成效的。“和戎”这件事,它的功劳整个天下都看得见,不必说了。青苗法立意虽然很好,但从道理上讲,不能只有利而没有弊。也许这个法在最初推行的时候找到了十分可靠的人,所以才能见到比较多的成效,而问题暴露出来的很少。

或者王安石的聪明仍然有被遮蔽的地方,没有能够发现。不过,看到反对派当时对青苗法的诋毁,都说它有弊无利,似乎又是不可能的。再看此后元祐(宋哲宗年号,公元1086—1094年)年间想要废除青苗法时,主张不要废除它的人反而很多,这也可以说明问题。免役法改变了数千年来的苛政,为中国历史开辟了一个新纪元。当改革刚开始的时候,虽然一部分人难免会感到有些痛苦,但这些基本都是有钱有势的人。而小小老百姓,没有不得到它的好处的。这可以说是只有利而没有害处的。保甲法内容丰富,思虑精当,是王安石一生最用力的事业,它的警示作用,可以说是有利无害的,它的成效也看得很清楚了。而它的寓兵于农的作用,则由于当时募兵制度还没有完全废除,常备军和后备军的区分还不明确,对百姓生活有些影响,也是意料中的事。但为了使衰弱的宋朝能振作起来,又不能不这样做。

只有市易法,他的用意不能说不好,但万万不能在专制政体的国家中实行,万万不能在标榜自由竞争为根本观念的经济社会中实行,即使奉行者是非常可靠的人,仍然担心国家有可能成了兼并垄断的头子;如果奉行者不是很可靠的人,那么,将为官吏打开以权谋私的大门,小老百姓的生活就会一天比一天过得惨淡。王安石的失策大约没有比这个更厉害的了,而当时见不到什么成效的,就数这个最厉害。当时阻挠新法的人,都说因为实行新法的缘故,导致了百姓的颠簸困苦,而又无处控诉。他们的这些言论被记载在史书中,数也数不清。然而,考察远古的历史,那些执政者十分残暴的政权,没有不招致动乱造成国家颠覆个人身亡的。像秦始皇、隋炀帝这样的人就不说了,又如王莽,固然也托言于《周礼》,进行所谓变革,但是他所实行的政策,没有一项是效法先王意志的,自始至终就没想过要给老百姓带来好处,因而搞得怨声载道,没有几年就天下大乱,四海沸腾了。后世评说王安石的,有人甚至将他比作王莽。

但是,王安石创立新法,没有一个不是以国家得到利益,百姓得到幸福为前提,他的做法与王莽不可同日而语,是不用分辨的。那些学问浅薄、不求根本的人,或者看不到这一点,为什么不将他们的结果作一番比较呢?假如王安石的新法果然有害于百姓,那么,当老百姓不堪忍受,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时候,是一定会铤而走险的,即使王安石有超强的统治能力,难道能够禁止吗?宋朝自真宗、仁宗以来,虽然号称天下太平,但发生在民间的叛乱,仍然此起彼伏,从未间断;杀人抢劫的案件,在乡间更是到处都有。在这之前,固然已经招募强悍之人到军队中服役了,但国内仍然不能确保安定的秩序。只是到了熙宁元丰(宋神宗年号,公元1068—1085年)这二十年间,一切都在变革之中,又因为实行保甲的缘故,不禁止民间携带弓弩,如果政府的改革措施,果然违背了百姓的意愿,那么,一人振臂高呼,万千民众响应,于是酿成大乱是很容易的,但我们却没有听说有这样的事。即使是江湖上的草寇,也比以前有所减少,整个国家和睦和谐,其乐融融,好像忘记了还有皇帝的威严。读当时这些人的诗文集,那种气象是可以想象的。王安石有一首《元丰行示德逢》:

四山翛翛映赤日,田背坼如龟兆出。

湖阴先生坐草室,看踏沟车望秋实。

雷蟠电掣云滔滔,夜半载雨输亭皋。

旱禾秀发埋牛尻,豆死更苏肥荚毛。

倒持龙骨挂屋敖,买酒浇客追前劳。

三年五谷贱如水,今见西成复如此。

元丰圣人与天通,千秋万岁与此同。

先生在野故不穷,击壤至老歌元丰。

又《后元丰行》(一首)云:

歌元丰,十日五日一风雨。麦行千里不见土,连山没云皆种黍。水秧绵绵复多稌,龙骨长乾挂梁梠。鲥鱼出网蔽洲渚,荻笋肥甘胜牛乳。百钱可得酒斗许,虽非社日长闻鼓。吴儿蹋歌女起舞,但道快乐无所苦。老翁堑水西南流,杨柳中间杙小舟。垂兴歌眠过白下。逢人欢笑得无愁。

又《歌元丰绝句》(五首)云:

水满陂塘谷满篝,漫移蔬果亦多收。

神林处处传箫鼓,共赛元丰第二秋。

露积成山百种收,渔梁亦自富。

无羊说梦非真事,岂见元丰第二秋。

湖海元丰岁又登,秬生犹足暗沟塍。

家家露积如山垅,黄发咨嗟见未曾。

放歌扶杖出前林,遥和丰年击壤音。

曾侍土阶知帝力,曲中时有誉尧心。

豚栅鸡埘晻霭间,暮林摇落献南山。

丰年处处人家好,随意飘然得往还。

杜甫(杜工部)的《忆昔》追咏唐朝开元(公元713—741年)年间全盛的时候,其中写道:“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读杜甫的这几句诗,气象仿佛和王安石描写的元丰(公元1078—1085年)年间是非常相似的。不是非常太平年代,怎么会有这样的诗呢?这时,新法已经实行十余年了,而王安石也已经归隐乡间退休了。以此对比司马光曾经讲过的英宗时民间的景况,说是不敢多种一棵桑树,多置一头牛,不敢储存两年的粮食,不敢收藏十匹帛,这种情景和元丰(公元1078—1085年)年间的情景相比,相差得太远了!前后不过二十年的时间,为什么人民生活的富足和困顿,竟有天壤之别呢?难道不是因为最残害人民的差役法已经废除,又有青苗钱已经注入民间,来帮助百姓发展生产吗?而保甲制度已经实行,盗贼都洗手不干了,所以,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盛世,也就不期而至了。如果可以这样说,那么新政的效果,也就可以看出来了。

苏东坡有《与滕达道书》,其中写到(此书不知作于何年,大约写在元丰年间):

我想与你见面谈一谈,我们在刚刚施行新法的时候,大概是抱有偏见的,以至于有了关于同意或不同意的争论,虽说动机是好的,都是忧国忧民,但说的并不对,很少有合情合理的。如今,皇上的德政每天都有新的变化,社会大众的教化也取得了很大成就,回过头来再看以往我们所坚持的意见,更觉得是有疏漏的。如果要我改变自己的志向和操守以求进取,我还不敢这样做,如果还像以前一样吵吵嚷嚷,我也会陷入更深的忧虑。您此行是要表示一种归隐田园的意愿吧,作为一名年纪已老、疾病缠身的旧臣,您也要表达一点心意,想要再见皇上一面,这样,恐怕就要有一番对话。您的来意,没有超出这些吧?

苏轼是以往诋毁新法最用力的人,他的《上神宗书》,被诋毁新法的人视为圣经贤传,说是像悬在天上的太阳、月亮一样,是不能更改的。但他到了晚年在谈论此事的时候却是这种态度,深深感叹于皇上德政的更新和民众教化的有成。那么,熙宁元丰(宋神宗年号,公元1068—1085年)的治理,一定有超越前人,能使大家心悦诚服的地方。新法果然有什么对不起天下人的地方吗?元祐(公元1086—1094年)时的那些人闹闹嚷嚷,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同类推荐
  • 巴顿(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巴顿(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人类五千年的战争史上,曾涌现出许多叱咤风云、功垂青史和富有传奇色彩的优秀军事将领。在他们中间,有一位被誉为“热血与豪胆”的将军,他以其鲜明的个性、敏锐的感觉、娴熟的战法和高超的指挥艺术导演出一幕幕战争活剧,引起人们无尽的遐思和争论。他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军杰出将领、陆军四星上将巴顿。
  • 中国古代才子佳人故事

    中国古代才子佳人故事

    才子与佳人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多见诸中国古代小说,寄托着从古至今中国人的爱情乌托邦。两千年前的《诗经》,在开篇就为我们描述了男女相恋。中国古代最为人称道的爱情故事,莫过于那些才子佳人的相知与相守的感人轶事!其中: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坚守,陆游与唐婉的凄美,无不深深感动着一代代的人!古人读书的最好境遇或许是“红袖添香夜读书”了,而茫茫凡尘能有一位红颜知己可谓人生之幸事!
  • 左宗棠全传

    左宗棠全传

    左宗棠(1812年11月10日-1885年9月5日),汉族,字季高,一字朴存,号湘上农人。晚清重臣,军事家,政治家,著名湘军将领,洋务派首领。左宗棠少时屡试不第,转而留意农事,遍读群书,钻研舆地、兵法。后竞因此成为清朝晚期著名大臣,官至东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封二等恪靖侯。一生经历了湘军平定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镇压陕甘回变和收复新疆等重要历史事件。
  • 斯大林(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斯大林(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从事社会主义宣传,被神学院开除,坐牢、流放,斯大林有一个革命家应该有的典型经历。
  • 居里夫人自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居里夫人自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玛丽·居里原籍波兰,后加入法国国籍,是法国著名物理学家、化学家。与丈夫皮埃尔·居里共同研究发现了天然放射性元素钋和镭,她也因此被称作“镭的母亲”。
热门推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误犯妖孽狐君

    误犯妖孽狐君

    如此美艳的“女鬼”,竟然是个男的,还是一只狐妖!?她不得不承认,他让她动心。但是这“瞎眼”的狐狸,怎么就对那蛇蝎心肠的女人百依百顺呢?再次相见,他搂着坏女人嬉笑,对她还一副冷漠的摆谱:“我不认识你。”她陆小草也算是意志坚强的人了,几次忍耐,终于,她站了起来。岂能让那臭狐狸的奸计得逞?!她势要夺回属于她的东西。
  • 凤棺谜咒

    凤棺谜咒

    本书是从全国著名通俗文学作家叶雪松先生已发表的悬疑故事作品中精心筛选出来的,这20篇故事,有万字左右的中篇,有数千字的短篇,既有怪案奇破,有江湖豪情,也有当代传奇,悬疑惊悚,多角度,多侧面,映射出了人生百态,读之令人爱不释手,欲罢不能,或掩卷深思,或催人泪下,无疑是一道不可多得的精食大餐。
  • 意外的穿越之神偷小祖宗

    意外的穿越之神偷小祖宗

    一场无心的穿越,竟然使石冉认贼为师,做了女飞贼!说起来似乎荒唐可笑,可石冉过的心安理得,甚至乐在其中......本是为盗得宝贝,在江湖上创立名号,却不料,因太过贪玩,或许是太过贪心,竟惹恼了沧虞王朝脾气最为恐怖的王爷......因为玩心大起,戏弄了当朝至高无上的皇帝......因为嚣张狂妄,使得王城第一捕快对其猛追不舍......因为心里最初的爱恋,使得她对自己的师兄不能忘怀......看似剪不断理还乱,石冉无心盗得帅哥芳心,且看她如何一一应对......***************************************************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恶质冷少:坏男请自重

    恶质冷少:坏男请自重

    (正文已完结,番外连载中)他,商界王国的继承人。她,一枚受尽欺辱的私生女。他说;“嫁给我,你就拥有了一切,包括所有遗失的骄傲与自尊,条件是,你不能爱上我。”她说;“放心,我的心早已给了另一个人,绝对不会爱上你!”然而婚后……
  • 热血小子乱三界

    热血小子乱三界

    他从何处而来,无人知道,他想做什么,也无人知道,没有人能懂他,他有的时候让人感到温暖,有的时候却又让人头疼,头疼的时候可以让天界的玉皇大帝和地府的阎王都感到头疼,因为他可以任意穿梭于三界,却又无人能管,凭什么,就凭他是夜慕非。
  • 大明小皇帝

    大明小皇帝

    主角穿越明朝,发现自已居然变成一个熬了三十几年,却只当了三十天皇上的悲催人物!做为一个现代人,信奉的理念是人定胜天!怎能甘当一世炮灰?且看主角在风雨飘摇的明末,死磕皇上爹;智斗郑贵妃;挽留申时行;什么红丸什么梃击什么妖书,明朝三大案疑云重重,我自全身而退。救不世之功臣,灭万世之祸首,一切只为逆天改命!
  • 洪昭光健康新观念

    洪昭光健康新观念

    本书分为“阳光观念”、“四大基石”、“家庭健康”、“男人健康”、“女人健康”、“健康箴言”六个部分,向读者讲授了最新了健康观念、科学的保健方式及最佳的生活方式等普及知识。
  • 骤风

    骤风

    甫跃辉, 1984年生,云南保山施甸县人,复旦大学首届文学写作专业小说方向研究生毕业,师从作家王安忆。在《人民文学》《大家》《花城》《中国作家》《青年文学》《上海文学》《长城》等文学期刊发表中国短篇小说。获得2009年度“中环”杯《上海文学》短篇小说新人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