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雷欣法则】良币在流通中被收藏起来,以致最终被驱逐出流通领域,实际价值低于法定价值的劣币却在市场上泛滥成灾。
【经典诠释】按员工贡献发工资,才能做到真正的公平、公正,才能吸引优秀人才留下来。
格雷欣法则,又被称为劣币驱逐良币法则,最早由英国经济学家格雷欣提出。
金属货币作为主货币有较长的历史,由于直接使用金属作为货币有不便之处,于是人们将金属铸造成便于携带和交易,也便于计算的“钱”。人们铸造的金属货币有了一个“面值”,或称为名义价值。这一变化,使得铸币内在的某种金属含量(如黄金含量)产生了与面值不同的可能性,如面值1克黄金的铸币,实际含金量可能并不是1克,人们可以加入一些其他低价值的金属混合铸制,但它仍然作为1克黄金进入流通领域。
16世纪的英国商业贸易已经很发达,铸造了一些成色不足(即价值不足)的铸币投入流通中。当时的经济学家托马斯·格雷欣发现,当面值相同而实际价值不同的铸币同时进入流通领域时,人们会将足值的货币贮藏起来,或是熔化或是流通到国外,而最后回到英国偿付贸易和流通的,则是那些不足值的劣币。
这就是格雷欣法则,也被称为逆向选择理论。逆向选择不仅仅存在于金融领域,存在于各行各业,以及社会生活的不同层面和每个角落,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也有许多表现。
逆向选择理论的一些现象体现是,高水平的人才找不到工作,而低水平的人却到处耀武扬威;买家以预期价格获得的却是较低质量的产品……
造成逆向选择的原因只有一个,就是信息隐匿。所以要摆脱逆向选择只有一个途径,就是最大限度地挖掘信息,尽量多地掌握有利于自己的信息,做到知己知彼。
A集团的业务蒸蒸日上,但是最近老总陷入烦恼之中。公司准备投资一项新的业务,但是几位高层在事业部总经理的人选上产生了很大的分歧。一派认为应该选择实际工作经验丰富的得力干将小王,而另一派主张选用从外部招聘的熟悉该业务的小李,大家各执己见,谁也不能说服对方,最后还是需要老总来拍板。
就经验而言,本公司的小王显然经验丰富得多,小李到此工作属于空降,而小王更具有本土优势,对业务也十分熟悉;但从人事方面考虑,老总觉得自己公司活力不足,应该填充些新鲜血液,起用小李。最终老总决定用外聘的小李。小李开始正式走马上任,小李的优势很明显,美国著名高校的MBA,完全的洋式经营理念。而小王不过是个中专毕业,从底层一步步熬上来的。老总对小李寄予厚望,小李也很努力,时间一久才发现,小李只知道挑毛病,却没有对公司进行任何实际操作,弄得公司人人自危,怨声载道。老总迫不得已又把小李辞退了,而此时小王因为没有得到老板的重视,已经跳槽去别的单位了。A集团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最终不但没有给公司带来效益,反而使公司发生了危机。
A集团所碰到的就是典型的逆向选择。正是因为彼此的信息是不对称的,老板只看到了小李的海外学历背景,却不知道小李的实际操作能力,结果损害了公司的利益。要解决这种逆向选择问题,其实老板应该给小王和小李每人一段试用期,在试用期内了解他们更多的信息,即实际的工作能力,从而判断谁更适合总经理的职位。
可见隐匿信息在逆向选择中起着关键作用,如果管理者能掌握及时和全面的信息,就能尽可能地防止逆向选择的发生。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如果管理者事先尽可能多地了解了一个人的相关信息,就可以很好地使用这个人了。
宁用“刺头”,不用奴才
在非洲的一片丛林里,生活着各种动物,狮子是这片丛林的王者。
有一年夏天,身为丛林之王的老狮子死了,动物们推举一头年轻的雄狮做了丛林之王。新的狮王规定,任何动物都不得有违背狮王意愿的行为,动物们的一举一动还必须和规定相吻合。
一切都如狮王的意愿发展着,所有动物都对狮王唯唯诺诺,狮王感到十分高兴,一种征服的满足感时时充盈在它的心中。
但是,时间过了半年,狮王就觉得不对劲了,原来生机勃勃的丛林开始变得死气沉沉,动物们的战斗力大大下降。
狮王想知道是哪里出了问题,便到动物中去调查,可是没有一只动物敢发表自己的意见。狮王心有疑虑却束手无策,时间不知不觉又过了一年。有一天,附近两处丛林的动物联合起来,向狮王领导的丛林部落发起了一次规模空前的进攻。在这次战斗中,狮王和它的臣民们全军覆没。
谁造成了狮王和臣民的不幸呢?是狮王。它把臣民约束成“听话”的动物,臣民们不得不压抑自己的创造性。一个缺乏创造性的团队,是没有战斗力的。
一些老板喜欢选择听话的、俯首帖耳的人作为自己的下属,这样的下属往往并没有真本事,即使偶尔有一些创造性的想法,也不会说出来 ,因为怕老板听了不高兴。
相反,那些有真正本事的“刺头”,他们不怕失去工作,敢于直言。只要对团队、集体有益,他们就敢说敢做。
有一天,IBM的总裁小沃森正在办公室里,一位中年人闯了进来,并大声嚷道:“我什么盼头都没有了!干着一份闲差,有什么意思?我不干了!”
这个人就是伯肯斯托克,IBM公司未来需求部的负责人,刚刚去世的公司二把手柯克是他的好朋友。柯克和小沃森是老对头,柯克一死,所有人都认为伯肯斯托克在劫难逃。伯肯斯托克本人也这么认为,因此他破罐破摔,心想与其被小沃森赶跑,不如自己先辞职,这样还能够走得体面些。
小沃森和老沃森一样,是个以脾气暴躁而闻名的人。一个部门经理无礼闯入,还扬言不干了,按常人看来,小沃森一定会拍案而起,立即叫伯肯斯托克滚蛋。
令人意外的是,小沃森并没有发火,反倒笑脸相迎。他知道,伯肯斯托克是一个难得的人才,留下他对公司有百利而无一害。
小沃森对伯肯斯托克说:“如果你真的有本事,不仅在柯克手下能够成功,在我和我父亲手下也照样能够成功,如果你认为我对你不公平,你可以走人;如果不是这样,那你就应该留下来,因为这里需要你,这里有你发展的机遇。”
伯肯斯托克扪心自问,觉得小沃森没有对他不公平的地方,于是留了下来。
事实证明,小沃森留下伯肯斯托克是极其正确的。在促使IBM从事计算机业务方面,小沃森曾受到公司高层的极力反对,响应他的人很少,伯肯斯托克却全力支持他。正是由于小沃森和伯肯斯托克携手努力,IBM最终才渡过难关走向辉煌。小沃森后来在回忆录中说:“挽留伯肯斯托克,是我最出色的行动之一。”
小沃森不仅留下和重用伯肯斯托克,在他执掌IBM帅印期间,还提拔了一大批他不喜欢但是具有真才实学的人。小沃森后来回忆说:“我总是毫不犹豫地提拔我不喜欢的人。那些讨人喜欢的人,可以成为与你一道外出垂钓的好友,但在管理中却帮不了你的忙,甚至会给你设下陷阱;相反,那些爱挑毛病、语言尖刻、令人生厌的人,却精明能干,在工作上对你推心置腹,能够实实在在地帮助你。如果你把这样的人安排在自己身边,经常听取他们的意见,对你是十分有利的。”
一个看不出问题来的“奴才”,不可能给企业带来利益,而看起来锋芒毕露却目光敏锐的人则可能给企业带来利益,这提示用人者,不要在乎所用之人听不听话,而要在乎其是否有用。对一个企业来说,有的时候,“刺头”的努力更管用。
每个企业都是由各色各样的人组成,他们都有自己的看家本领,企业管理者要能做到对下属尤其是哪些“刺头”的特点、能力甚至个人的性格了如指掌,做到唯才适所,使每个人内在的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唯有如此,企业才可能领先于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