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我觉得自己确实与生活的大团体没有多少共同点。
4.我很少接触家人。
5.我与家人相处得不好。
6.我正处于恋爱或婚姻中,我们双方都是诚心诚意地用心维护我们的关系。
7.我与直系亲属中的多数成员关系都不错。
8.我认为当需要时,我不可能向生活在周围的朋友求助。
9.我生活的团体中没有人关心我。
10.我让自己去亲近朋友。
11.从恋人和丈夫那里我很少得到所需要的安全感。
12.我对生活中的团体及街坊有归属感。
13.在我居住的城市中,我没有许多朋友。
14.当我需要时,没有任何邻居会帮我。
15.我从朋友那儿得到许多帮助和支持。
16.我的家人很少真正听我讲话。
17.只有少数朋友以我希望的方式来理解我。
18.当我有麻烦时,我的爱人或配偶能感觉到并鼓励我说出来。
19.我觉得在目前的恋爱或婚姻关系中自己有价值并被重视。
20.我知道团体中谁能理解及分享我的观点和信念。
评析:
如果你的答案和下面的答案相一致就加1分。
友谊测试题:8-是;10-否;13-是;15-否;17-是。
家庭关系测试题:1-否;4-是;5-是;7-否;16-是。
恋爱-婚姻关系测试题:2-否;6-否;11-是;18-否;19-否。
更大群体关系测试题:3-是;9-是;12-否;14-是;20-否。
四类测试题的平均分数通常为5~6分,分数越高表明孤独程度越高。根据各类题的得分,你会发现生活中哪个方面你最孤独。
心理问题63 自我封闭症
■
不想和人说话,流言都是从人群里传出来的
■问题描述
王教授是一个大学老师,收入稳定,学历高,受人尊敬。他在十几年的执教生涯中一直兢兢业业,得到了学生的认可。但是王教授在学校却没有几个要好的同事,即使儿子结婚,也没有几个同事来参加婚礼。这主要是因为王教授平时忙于工作,很少与同事沟通,新来的老师他基本上都不认识,大家背地里都说他只适合做学问。另一方面的原因是,王教授觉得与人过多的接触会带来很多麻烦,流言蜚语往往是在人的交谈中产生的,所以他尽量避免与同事交流,尤其是对工作上的事。
■问题分析
自我封闭是指个人将自己与外界隔绝开来,很少或根本没有社交活动,除了必要的工作、学习、购物以外,大部分时间将自己关在家里,不与他人来往。自我封闭者都很孤独,没有朋友,甚至害怕社交活动。自我封闭的心理现象在各个年龄层次都可能产生。儿童有电视幽闭症;青少年有因羞涩引起的恐人症、社交恐惧心理;中年人有社交厌倦心理;老年人有因“空巢”(指家中无子女居住)和配偶去世而引起的自我封闭心态。同时,在不同的历史年代都可能存在这一现象。
有封闭心态的人不愿与人沟通,很少与人讲话,不是无话可说,而是害怕或讨厌与人交谈,前者属于被动型,后者属于主动型。他们只愿意与自己交谈,如写日记、撰文咏诗,以表志向。自我封闭行为与生活挫折有关,有些人在生活、事业上遭到挫折与打击后,精神上受到压抑,对周围环境逐渐变得敏感,变得不可接受,于是出现回避社交的行为。
自我封闭心理实质上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个人在生活及成长过程中常常可能遇到一些挫折,挫折引起个人的焦虑。有些人抗挫折的能力较差,使得焦虑越积越多,只能以自我封闭的方式来回避环境,降低挫折感。
自我封闭心理与人格发展的某些偏差有因果关系。对儿童来说,如果父母管教太严,儿童便不能建立自信心,宁愿在家看电视,也不愿外出活动。对中青少年来说,同一性危机是产生自我封闭心理的重要原因。该危机是青年企图重新认识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而产生的自我意识的混乱,即指青年人向各种社会角色学习技能与为人处世策略,如果他没有掌握这些技能与策略,就意味着他没有获得生活自信心而进入某种社会角色,他不认识自己是谁、该做些什么、如何与他人相处。于是,他就没有发展出与别人共同劳动和与他人亲近的能力,而退回到自己的小天地里,不与别人有密切的往来,这样就出现了孤单与孤立。对中年人来说,如果一个人不能关心和爱护下一代,为下一代提供物质与精神财富(还应包括整个家庭成员),那他就是一个“自我关注”的人。这种人只关心自己,不与他人来往,或因自我评价低而不愿与人交往。对老年人来说,丧偶丧子的打击,很易使人心灰意懒、精神恍惚、对生活失去信心,常常表现为十分恋家。
自闭的人往往有些孤独。生活中犯过一些“小错误”,由于道德观念太强烈,自己做错了事,就看不起自己,贬低自己,甚至辱骂、讨厌、摒弃自己,总觉得别人在责怪自己,于是深居简出、与世隔绝。有些人十分注重个人形象的好坏,总是觉得自己长得丑。这种自我暗示,使得他们非常注意别人的评价,甚至别人的目光,最后干脆拒绝与人来往。有些人由于幼年时期受到过多的保护或管制,内心比较脆弱,自信心也很弱,只要有人说点什么,就乱对号入座,心里紧张起来。他们最怕到公开场合去,在生人面前常显得束手无策,于是干脆躲在家中不出来。也有些人宁愿独身也不愿成家,大男不成家,大多是不愿意承担起建立家庭、养育子女的责任;大女不出嫁,是在期待出现理想中的“白马王子”。他们或者回避现实,或者期望过高,都将自己封闭起来。
■解决之道
一、学会关心别人
如果你期望被人关心和喜爱,你首先得关心和喜爱别人。关心别人,帮助别人克服困难,不仅可以赢得别人的尊重和喜爱,而且,由于你的关心引起别人的积极反应,也会给你带来满足感,增强你与人交往的自信心。
除了关心别人以外,有了困难你要学会向别人求助,因为别人帮助你克服了困难,你的心理当然就会从紧张转为轻松。这不仅使你懂得了与人交往的重要性,而且由于你诚挚的致谢,别人也会感到愉快,这就实现了相互之间的情感交流。
二、学会正确评价自己
古语说:“人贵有自知之明。”在人际交往中,你对自己的认识越正确,你的行为就越自然,表现也越得体,结果也就越能获得别人肯定的评价,这种评价对于帮助你克服自卑和自傲两种不利于合群的心理障碍是十分有利的。
此外,“知人之明”对于合群也是非常重要的。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指出,人在评价别人时难免带有主观印象,结果常常因此而“失真”。比如,人们常常根据对方的一些个人资料(如籍贯、职业等)来推断此人的性格,一般认为会计总是斤斤计较,小气万分。这种错误的认识,当然使你难以与人和睦相处。因此,只要你能认识到这些偏见并不为之所囿,你就能合群了。
三、学会一些交际技能
如果你在与人交往时总是失败,由此而引起的消极情绪也会影响你的性格。如果你能多学习一点儿交往的艺术,自当有助于交往的成功。例如,多掌握几种文体活动技能,你会发现自己在许多场合都会成为受别人欢迎的人。
四、保持人格的完整性
庄子说:“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与人相处时,当然不应苛求别人,而应当采取随和的态度,但那是有限度的。因为随和不是放弃原则,如果那样,根本就不会得到别人的信任和尊敬,自然无从使自己合群了。
保持人格完整的最好办法,是在平素的待人接物中,把自己的处事原则和态度明确地表现出来,让别人知道你是怎样一个人。这样,别人就会知道你的作风,而不会勉为其难地要你做你不愿做的事,而你也不会因经常需要拒绝别人的要求而影响彼此间的关系了。
五、学会和别人交换意见
合群性格的形成有赖于良好的人际关系,而良好的人际关系开始于相互的了解,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了解又要靠彼此在思想上的沟通。因此,经常找机会与别人谈谈话、聊聊天,讨论某些问题,交换一些意见是十分必要的。
友情是在相互的施与受之中生长的。孟子说得好:“爱人者恒爱之。”你如果能主动伸出善意的手,它马上就会被无数友情的手握住。
■心理测试
人际交谈能力的自我测试
请选择“是”、“有时”或“否”回答下列各题。
1.与他人交谈时,你是否时常发觉自己不能集中注意力,在想一些与谈论话题无关的事情?
2.跟别人交谈时,你是否头脑不清醒、思维混乱,渴望有一段时间可以一个人静静地整理思路?
3.与一大群人在一起时,你是否常常觉得孤寂或失落?
4.看到那些太过于表现自己的人,你是否觉得他们肤浅和不诚恳?
5.你是不是从不轻易吐露自己的心事,除非是对一些经过千挑百选的朋友?
6.和别人交谈,你是否觉得没意思、说多了费口舌?
7.当不太熟悉的人向你倾诉他的生平遭遇时,你是否会觉得不自在?
8.与人交谈或听人讲解、诉说时,你是否觉得很难聚精会神地倾听?
9.你是否会因为怕别人不理解而避免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
评析:
回答“是”为3分、“有时”为2分、“否”为1分,将各题得分相加,算出总分。
9~14分:说明你非常懂得交际,善于鼓励对方多开口,能营造一种热烈的交谈气氛,人际关系和谐。
15~21分:说明你可能比较喜欢交朋友,可交谈能力一般。与陌生人接触时,开始你可能会表现得比较沉默,但沉默不会太久。
22~27分:说明你只有在极需要的情况下才同别人交谈,但不会以交谈来发展友情,交朋友一般比较被动,总想等待别人主动跟你接触。
心理问题64 社交恐惧症
■
好像自己是赤祼祼地上街,恨不能找个地缝钻进去
■问题描述
小王今年35岁,身材高大,平时西装革履,是一个十分潇洒的年轻人。他是一位工程师,大学毕业后就一直活跃在建筑工地上。五年前他开始承包一些大型建筑工程,事业蒸蒸日上。可是三年前,在一次同学聚会后,小王开始变得容易紧张,怕见陌生人,而且在公众场合会害羞,不敢与他人交往,尤其是参加工程洽谈时更是如此。因为说话时面部表情不自然,常感到脸红、心跳加快、表达困难,所以不敢与客户对视,这直接导致失去很多工程项目的承包机会。表面上小王还能支撑着,努力不让别人察觉,但是他内心的紧张、焦虑令自己万分痛苦。后来每遇到这样的场合他就想回避,但大多数情况下又回避不了。因此小王担心是自己的身体出了什么问题。
■问题分析
小王的情况属于典型的社交恐惧症。所谓的社交恐惧症是近几年来在世界范围内研究较多的一种心理疾病。这个名称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最早提出的,目前在世界各国精神疾病的诊断标准中,它已经作为一个独立的疾病单元而存在。小王在日常生活中都戴着墨镜,为的是掩饰自己的紧张。他也做了大量的身体检查,并做了相应的化验,包括心电图、脑电图等,却没有发现任何躯体疾病。小王还专门做过心理学的焦虑、抑郁等量表测试,根据测试的结果,专家告诉他,他患了社交恐惧症,而且症状比较典型。
社交恐惧症本身是一种常见的、能力受损的精神卫生问题,过分害怕别人的凝视是该症一个明显的特征。只要身在社交或公共场合中,患者就出现紧张、焦虑,严重时可出现惊恐发作,并可能会有伴随的躯体症状,比如颤抖、脸红、出汗、心悸、呼吸困难、腹痛等。一般来说,患者会自动回避绝大部分的社交活动,并因此导致自己社交能力减退或者职业功能受损,并继发情绪低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