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4300000058

第58章 罗钦顺的哲学思想(4)

如果说罗钦顺对于陆九渊的批评仍有疏漏的话,他对陆九渊弟子杨简的批评则是抓住了要领。杨简的思想虽来源于陆九渊,但与陆九渊有很大的不同。陆九渊是以心中之理化约宇宙之理,杨简则是用心识包容宇宙。陆九渊侧重于伦理,杨简侧重于认识。罗钦顺批评杨简《己易》类似佛教“以心法起灭天地”,是深有见地的。罗钦顺对于杨简的批评,远比对陆九渊的批评严厉。《困知记续》卷下,大多因《慈湖遗书》而作,对他的批评几乎各条都有。这些批评归结为一点,即“心之精神之谓圣”一句。杨简的心学思想,集中体现于《己易》一篇。罗钦顺指出:慈湖之志于道,不为不笃,然终蔽于所见。直以虚灵知觉为道心,夫安得不谬乎!集中《己易》一篇,乃其最所用意以诱进学徒者。……然徐究其指归,不出乎虚灵知觉而已,于四圣之《易》绝不相干。参之佛氏之书,则真如符节之合。(《困知记》第79页)

罗钦顺指出,《己易》之“忽省此心之清明,忽省此心之无始末,忽省此心之无所不通”,就是释迦牟尼所谓“自觉圣智境界”。“吾性澄然清明而非物,吾性洞然无际而非量。天者,吾性中之象,地者吾性中之形,故曰‘在天成象,在地成形’,皆我所为”,即《楞严经》所谓“山河大地皆吾妙明真心中物”。其“天非大,地非小,昼非明,夜非晦”诸语,即《金刚经》所谓“如来说世界,即非世界”。杨简的出发点在“己”,而此“己”,其根本内容是“心”。心的本质是能生起万象的虚明灵觉。他以人心中的景象必以虚明灵觉的认识能力的参与为根据,将天地万物归之吾心的起造,所以杨简是“以心法起灭天地,又任情牵合,必欲混儒佛于一途”(《困知记》第80页)。罗钦顺指出,杨简所据的“心之精神是谓圣”一语,此“心”有两个方面,能通者为心之神,所通者为理或道。儒释之异,在对理或道的解释不同。儒家所谓理,如天道运行的次序,天地万物上所体现的宇宙法则,社会中善恶的标准,这些都是存在着的。遵循它、完成它,就是尽理尽性。杨简的“其心通者,洞见天地人物,皆在吾性量之中;天地万物之变化,皆吾性之变化”,是以心吞噬实在之物,是佛家的“以心法起灭天地”。他说:“慈湖误矣!藐然数尺之躯,乃欲私造化以为己物,何其不知量哉!”(《困知记》第81页)并且提出,人与天地万物的关系,人的地位与作用,应是《易传》所谓“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即是说,掌握天地之道而后参赞其化育。

杨简之学与罗钦顺属于不同的学术系统。他继承了陆九渊的心即理说,把它推向极端。杨简的学说有一点是可贵的,即他要破除人对外在的道理格式的执著,对世俗成规的拘泥,自信自立,不昧己媚俗,保持心灵的贞操。比如杨简曾说:“近世学者,沉溺于义理之意说,胸中常存一理不能忘舍,舍是则豁然无所凭依,故必置理字于其中,不知圣人胸中,初无如许意度。”(《困知记》第84页)初无意度,即无先入之义理范式,理从心出。这是杨简的本意。而因此意生发出的本体论上的见解“天地万物之变化,皆吾性之变化”,则是以主体吞噬

外在之物。罗钦顺就这方面所作的批评是切中其弊的。

四格物论及与王阳明的争论

格物致知是中国哲学的重要概念,宋明重要的哲学家无不对格物致知有自己的解释,有些思想家所发生的决定性转变,是因为对格物致知的全新解释而起。罗钦顺也有自己的格物致知说,并同他认为背离了儒家根本立场的王阳明、湛若水进行辩论。程颐、朱熹训格物为至物而穷其理,王阳明训格物为“正念头”,宋代理学家吕祖谦释格物为“通彻三极而无间”,罗钦顺认为,比之程朱,吕祖谦的格物说更明白、全面,他说:

吕东莱释“天寿平格”之格,又以为“通彻三极而无间”。愚按,“通彻无间”亦至字之义,然比之至字,其意味犹为明白而深长。试以训“格于上下”曰“通彻上下无间”,其孰曰不然?格物之格,正是“通彻无间”之意。盖工夫至到,则通彻无间,物即我,我即物,浑然一致,虽合字亦不必用矣。(《困知记》第4页)

他认为,“通彻三极而无间”可包括格物诸义,而更有深切的意味。因为程朱陆王对格物的定义,只是说明了它的行为义,没有连带包括行为所产生的效果、达到的目标。没有把物和我连成一有机整体。而“通彻三极而无间”,把格物解作行为及其结果,客体被施以影响同时主体境界得到提升这样一个整体。罗钦顺这里的深意在于,格物应物我兼照,内外俱融,察之于物理与照之于身心融为一体。他说:夫此理之在天下,由一以至万,初匪安排之力;会万而归一,岂容牵合之私?是故察之于身,宜莫先于性情;即有见焉,推之于物而不通,非至理也。察之于物,固无分于鸟兽草木;即有见焉,反之于心而不合,非至理也。必灼热有见乎一致之妙,了无彼此之殊,而其分之殊者自森然其不可乱,斯为格致之极功。然非真积

力久,何以及此。(《困知记》第3页)

这是他对通彻三极而无间的完整解释。三极即天地人,通彻即通贯无滞碍。于所格物理中求与人之性理合,于格人之性理中求与物理合,于物理性理中求与宇宙根本之理合。理一分殊,天人物我,全体莹彻。罗钦顺接过吕祖谦的命题所进行的这一番解说,表明了他贯通《大学》与《中庸》,修正理学纷纷之说,返回儒家合天地人为一、合心与理为一的本来面目的意图。

罗钦顺认为,他的格物之说,包贯始与终、知与行、理与心诸方面,格物即是他的修养功夫的全部,他说:“格物致知,学之始也。克己复礼,学之终也。……物格则无我,惟理之是见;己克则无我,惟理之是由。沛然天理之流行,此其所以为仁也。始终条理,自不容紊。”(《困知记》第10页)格物是始、是物的方面,克己是终、是我的方面。

格物致知是行为的过程,克己复礼是行为的结果,最后达到的境界是物我皆泯,惟有“沛然天理之流行”,而这种境界,正是朱熹所谓“胸次悠然,上下与天理同流”的境界,是仁的境界。得此境界,存养、省察、知言、养气、尽性、知天,所有理学修养功夫,一时完具。这种境界的达到须自具体格物功夫做起,须真积力久。

罗钦顺据自己的格物论,与王阳明致书辩论。王阳明将他新刻的《大学古本》和《朱子晚年定论》寄罗钦顺,罗钦顺在给王阳明的复信中,讨论了格物及《朱子晚年定论》若干篇的年代问题。出于维护朱子学的立场,罗钦顺对王阳明的观点提出了批评。王阳明作《答罗整庵

少宰书》申辩。罗钦顺又作书往复,书未及寄而闻阳明之讣。罗钦顺与王阳明的辩论,涉及理学与心学的根本分歧所在,也涉及明代朱子学的时代特点,有较强的理论意义。

罗钦顺恪守朱熹理一分殊之说,认为天下事物,其理本一,人亦万物中一物,人物之理,浑然一致。《大学》提出格物,目的在于由分殊见理一。格物的最后目的,所获得的境界,是“无彼无此,无欠无余,而实有所统会”(《与王阳明书》,《困知记》第109页)。只有达到“理一”,

才算达到格物致知的极处;孟子所谓大本、达道,才可立可行,《大学》

所谓诚意正心修齐治平才可以一以贯之。但人之资禀不齐,功夫不一,或浅或深,或迟或速,其中必有不同的等差,所谓“阶级较然”。并且所谓格物,必就具体事物而求其理,这是向外的活动。到豁然贯通,才能内外合一,才能三纲八目一时并了。罗钦顺这里奉行的,仍是传统的格物说。

而王阳明则认为:“理无内外,性无内外,故学无内外。”(《答罗整庵少宰书》,《传习录》中)物即“意之所在”,不是单纯的客体,而是主体见之于客体的行为,主要是有伦理意义的行为,如忠君、孝父之类。这类行为必有主体的伦理意志贯彻其中,所以王阳明说:“物者,事也。意在于事亲,即事亲为一物,意在事君,即事君为一物。”(《传习录》上)他所谓“格”,就是改正,“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之谓也”。意思是,格物就是纠正主体的错误意志使之合于天理。而这一过程是推致吾心良知的结果。格物致知同时就是诚意正心。王阳明解释自己的格物说:“夫正心诚意,致知格物皆所以修身,而格物者,其所以用力实可见之地。故格物者,格其心之物也,格其意之物也,格其知之物也。正心者,正其物之心也;诚意者,诚其物之意也;致知者,致其物之知也,此岂有内外彼此之分哉?”(《传习录》中)阳明此说,欲纠正朱熹“支离”之失,立论多就宇宙根本之理处着眼,体现此根本之理的个别概念皆可融通。所以他说:“理一而已,以其理之凝聚而言则谓之性,以其凝聚之主宰而言则谓之心,以其主宰之发动而言则谓之意,以其发动之明觉而言则谓之知,以其明觉之感应而言则谓之物。

故就物而言谓之格,就知而言谓之致,就意而言谓之诚,就心而言谓之正。正者,正此也;诚者,诚此也;致者,致此也;格者,格此也。皆所以穷理以尽性也。”(《传习录》中)阳明以格致诚正为一事,心意知物为一物,具体物上处处体现“理一”,处处有伦理原则贯彻其中,非如朱熹和罗钦顺,“理一”在格物既多的豁然贯通后。罗钦顺的心、意、知、物诸概念各有分界而不可乱。王阳明以心意知物为一事的不同方面,而此事可视为一个不可分的整体。在罗钦顺,格物至修身层次历然。在王阳明,这些步骤无层次可循,《大学》之三纲八目融通为一,功夫亦一时并了。他们之间的分歧,皆由思维方式的不同而起。所以罗钦顺在答书中说王阳明此论“自有《大学》以来,无此议论”。阳明的格物定义,以物为“意之所在”,格物在“正其不正以归于正”;如意在事君事亲之类,其念头可正。而许多意念是自由驰骋,拘执无方的,如鸢飞鱼跃,这类“意所在之物”是不发生价值判断的。这样的“物”无意念可正。

《与阳明书》又说,《大学》之“致知格物”在阳明为“格物在致知”,《大学》之“物格而后知至”在阳明为“知止而后物格”,阳明之论,与圣训不合。此书阳明未及见。但据阳明一贯思想,这两个问题当不难回答。第一个问题,据王阳明的学说,伦理价值可体现在所有格物活动中,不发生价值判断的,经由价值的投射,使之皆具伦理意味。如观鸢飞鱼跃而得宇宙生机盎然,整体和谐和心体活泼无方,物各付物之意,观川水之流而兴“逝者如斯”之叹。任何事物都可以做映现心体美善的工具。第二个问题,指责阳明叛圣训。阳明“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虽其言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传习录》中)。早已对这个问题作了回答。关于《朱子晚年定论》,阳明承认“中间年岁,诚有未考”,但认为此类疵病对于他的学术大旨无伤。阳明还指出,他的格物论并非是内非外,并非专在反观内省上下工夫,遗弃物理。他的格物说包括朱熹格物致知论的全部内容而有提纲挈领、直究道德本体的优点。

罗钦顺的“通彻无间”及“格物为始,克己为终”,仍然走的是“由明致诚,诚明两进”的道路,与王阳明致良知中致知与涵养是一件事的两个方面,诚即明,明即诚,时时统道德与知识为一的途径是不同的。罗钦顺的思维方式倾向于条分缕析一路,功夫论也笃实易行。但由于他笃信朱子学,主张先格物,后诚意,仍然无法避免二者间疏离的可能。所以信守王学的黄宗羲说他的理气心性诸说纵然一字不错,也只是理论上分析得精细,与当下的道德修养无关。因此他一生德性深纯,如璞玉浑金,也只是气禀粹美,非由他自己的学术宗旨而得。这些评论代表了王学对于朱子学的批评,有很强的门户之见。

罗钦顺是明代中期一位重要的思想家,他的理论克服了理气二元论的趋向,上承张载,下开王夫之、戴震。虽说他的心性论与理气论不能归一,但在心性诸概念的准确界定与彼此间关系的清晰分析上,仍有其不可及处。他站在朱子学立场对陆九渊、杨简的批评及与王阳明的辩论,可以看做明代中后期王学逐渐兴起,学术趋向笼统、浑沦的时代风气之下朱子学的一次反击。罗钦顺的思想对他之后倾向于朱子学的学者有一定影响,这在东林学派表现得尤为清楚。

同类推荐
  • 谁是谁的太阳:尼采随笔

    谁是谁的太阳:尼采随笔

    《谁是谁的太阳:尼采随笔》随笔包括了尼采对哲学、科学、生命、自由、偏见、家庭、宗教、伦理等各个方面的见解,充满了心理学的洞见和艺术的奥秘,以振聋发聩的真知灼见和横空出世的警世恒言向世人展示了他的思想和生活。
  • 新国学(第七卷)

    新国学(第七卷)

    本书是第7卷《新国学》,书中具体收录了:《蔡琰的号啕,美杜莎的笑——蔡琰研究的性别反思》、《“儿女情”与“风云气”——论张华文学及其玄儒思想》、《唐代华亭德诚禅师《拨棹歌》所呈现的意涵》、《林希逸诗学思想的特色及其学术基础简论》等研究文章。
  • 智慧书

    智慧书

    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三部智慧奇书之一。本书汇集了300则绝妙的格言警句,论及识人观事、慎断是非、修炼自我、防范邪恶等处世智慧和谋略。自1647年问世以来,深受读者喜爱,历经几百年时光淘洗而不衰。
  • 商人也要懂点哲学

    商人也要懂点哲学

    准确地把握了中国人的价值观由传统到当代的发展演变线索和历程,立足于揭示当代 中国人的价值观概貌,对中国人在生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维度上的价值观内容进行发掘,重点突出当代中国人的“生”、“和”、“礼” 、“义”、“惠”、“进”、“美”的核心价值观,展示中国人的精神风貌和价值追求。
  • 每天一堂哲学课

    每天一堂哲学课

    人生就是完成自己的过程,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哲学,哲学无处不在,其实它并不深奥,越是简单,越有智慧,越有解脱烦恼的力量。以生活为琴,以知识为谱,与哲学大师一起修行。每天一堂哲学课,浸润自己的心灵,丰富自己的情感。
热门推荐
  • 恋上天使面孔恶魔心

    恋上天使面孔恶魔心

    当狐狸遇上狐狸……冷清清,因为遵守狐狸法则而荼毒了一棵漂亮的嫩草,却不知,麻烦就此开始。天使的外表隐藏着魔鬼的邪恶,蓝一泽,一个纯真帅气,又有着执著和倔强的坏脾气,从遇上那一秒开始,就注定了甩不掉。冷清清深感绝望:先是被追踪到工作地,奖金彻底归零。其次被堵在门口,一双可怜兮兮的眼睛使她失去了单身的自由。再次,如影随形,生活犹如恶梦。云霄飞车?!悬崖蹦极?!恐怖鬼屋?!还有!还有!!!左右衡量,罢了!为了漂亮的嫩草,她冷清清霍出去了!不是吧?!晚上也要寻刺激,什么?!居然要带着她这个二十八岁的老大姐去玩飞车?!额的上帝啊!!可是,某一天居然被他发现,天使出现了恶魔的翅膀,这家伙居然是黑道人人闻声破胆的蓝太子!!!“清,给我暖床吧!”某一夜,恶魔带着天使的笑勾引她。哼!她可是狐狸,要主动出击,因为……她爱给嫩草暖床!《暖床系列》之‘狐狸精’凌镜:《我不暖床》瞑月流水:《我暖不暖床》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大神嫁到

    大神嫁到

    传说在情人谷躺尸的人,第一个救起自己的人就是自己的白马王子。钱晨赌注似的在那儿趟了三天三夜,为的是等那个人来救自己,结果谁都没有等来。她不知道这都是有人的蓄意阴谋。强强相遇,不是小白玩家和大神的网游爱情故事,他们一个强一个狠,如果有一个人最先妥协,永远是爱的深的那个,还好,他们彼此相爱。他们的爱情故事虽然没有一帆风顺,但是从来没有过误会的分离,他们的爱情虽然不是王子公主,但是却十分甜蜜,他们的爱情不乏第三者出现,他们总会强力出击,他们的爱情遭遇到阻挠,他们总是锲而不舍。
  • 冰山相公甩不掉:休书无效

    冰山相公甩不掉:休书无效

    第一次他搞大了别人肚子要纳其为小妾,身为妻子她就得忍着,要看着他和小妾拜堂,还要给红包;第二次他带个女人回来,她视而不见,背地躲着明枪暗箭;第三次,他要进她的房间,她直接叫人找了个女人来,“你来我的房间,不过是为了xxoo,喏,这里有个女人,她会让你满足的。”
  • 倾国红妆

    倾国红妆

    本是小山村平凡女子,为保护家人自愿进宫为妃,却不料家人最终难逃一死!失去了唯一的羁绊,她剩下的只有仇恨!主导后宫争斗,引起纷纷战争,只为报仇:“既然不让我爱的人活,那么就用整个周国来陪葬吧!”
  • 狼帝溺爱

    狼帝溺爱

    孟浅夕,本是二十一世纪超级女警花,一朝穿越,变成了尼姑庵的光头小尼姑,却还是地位最卑微的,整日受师叔师姐们欺负的小受气包。本是人民公仆,最嫉恶如仇,惩奸扬善的她怎么可以接受这样的安排?她奋力反抗,拼命崛起,却总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幸好在山中捡到的一只幼狼能为她保驾护航,披荆斩棘。可是谁能告诉她,为什么跟她朝夕相处,日夜相对的狼崽会在一夜之间变成了一个一丝不挂的极品美男?********北宫玄琛,本是天汉王朝至高无上的太子殿下,却因为幼时的一场阴谋,变幻成了一只人人喊打的天狼灾星,此后他便一直是狼身人心地活在这个世上。本是万尊之躯,最高洁傲岸,一枝独秀的他怎么可能向命运低头?他百折不挠,越挫越勇,却还是摆脱不了恶狼的身份。幸好在山中遇到的美丽小尼,还能将他重新带回人世间,给他久违的温暖。可是当狼身褪去,他要如何从人生的最低谷,一路往上攀爬,走到权利的最巅峰,夺回本该属于他的一切?********【庵堂篇】“听说她给那只狼崽取了个名字叫阿狂呢!”尼姑甲说。“听说阿狂昨天把法能师叔给咬了!”尼姑乙说。“听说现在没有人再敢给她气受了!”尼姑丙说。某小尼姑傲娇的抱着手中那只名叫阿狂的狼崽,从一众小光头面前走过,自从有了阿狂,再也不用担心她会被那些光头尼姑欺负啦!阿狂:嗷呜!我们是美尼与野兽组合!【乡村篇】“听说她家男人叫阿狂!”村民甲说。“听说阿狂很厉害呢!发起狠来把村长儿子都扔进河里了!”村民乙说。“听说她现在的头发是假的,是阿狂剪了自己的头发给她呢!”村民丙说。某小村姑傲娇地甩着一头乌黑亮丽的假发,从一众无知村民面前走过,自从有了阿狂给的假发,再也不用担心别人说她是尼姑啦!阿狂:我的小美尼,正在长成倾世美人!【将军篇】“将军!孟姑娘把王大人送来的那十名美人儿都绞了头发,送到庵堂里面去做尼姑啦!”管家慌慌张张地跑进来禀告。某将军不慌不忙地看着从前线传回来的急报,说道:“做得好!下次若还有人往府里送美人儿,都让孟姑娘这么处理!”“啊?”管家惊得下巴都要掉到地上去了。某将军无视管家的惊愕,继续说:“那些女人就该好好送去庵堂修身养性,我的浅夕就是从尼姑庵出来的,你看她多完美!”“啊?”管家的下巴彻底掉到地上。【宫廷篇】“陛下!皇后娘娘不肯接受您的册封,撕了宝册,丢了凤印,说要再度做尼姑去!”小太监惊慌失措地跑过来禀报。
  • 总裁的不完美妻子(全本)

    总裁的不完美妻子(全本)

    本只是一场借腹生子的交易,怎料到,生下孩子后还会嫁入豪门,那高高在上的总裁的每句话,都深刻的印在她的心里,让她无时无刻不再紧张。终有天,她受不了婚姻的压抑,带着儿子转身逃走,却不料,再次相见,竟然是以那种方式。相亲,他们虽分开几年,但是却从没离婚,两个人坐在同一张桌子前,有人终于惊呆了,可那男人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似乎,一切早已料到。她本不愿意出现在相亲这种地方,只是家人一再的恳求,只是,却不想,会发生这种事情。当他再次抓住她想要逃离的身影,那双凌厉的眸子再次让她颤抖,她就不信摆脱不了他,只是,谈何容易?===============================================“怎么,这么快洗好了?”同样的,他就是不会好好说话。“呃,那个,——我,我不做了!”眨巴着眼睛,东望望西看看的,最后才艰难的看了他一眼,仅仅一眼,她马上低头,没有勇气面对这么帅的男人。“不做了?哼,你以为我是再跟你玩家家酒吗?”生气了,开始教训这个不识时务的女人,耍他的后果可是很可怕的。“不是啊先生,我不是这个意思,那个——,那个,我要回家!”自从三年前父母死了之后,她第一次这么渴望回家。那一夜,她曾想过要临阵脱逃,可是,他的门,进不容易,想出去,更是比登天还难。那一夜,她失去的,不止是初吻,初次,还有太多太多........推荐雪的完结文《前任老公不好惹》http://m.pgsk.com/a/133272/好友凤起天下的文《绝世狂妻》http://m.pgsk.com/a/203104/喜欢的要支持哦。集体大么么!飘雪读者群——88120752敲门砖,文中任意一主角。
  • 农民常用维权知识读本

    农民常用维权知识读本

    农民该如何行使自己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农民保护自己的劳动权益有哪些途径?哪些情形可以申请国家赔偿?精神病人杀人要负法律责任吗?“父债子还”这句话对吗?借钱不还怎么办?由赌博引起的债务纠纷受法律保护吗?纳税是怎么回事?农民要交哪些税?我们合伙开了一家公司,他欠的债我要还吗?父母干涉婚姻自由怎么办?…… 本书为“金阳光新农村丛书”之一,分为基本权利、守望家园、外出务工三篇,对农民常用维权知识进行了全面解答。全书新颖实用,简明易懂。
  • 飞贼妈咪太狡猾

    飞贼妈咪太狡猾

    她不仅光明正大地闯入他的车城偷走了一辆名车,还扬言:“你再追我,我就偷走你的儿子!”嚣张的话出现在娱乐周刊的大标题上,一时间大家都好奇这霸气侧漏的女飞贼要怎么偷走大名鼎鼎的CEO的儿子,谁都知道他还没有结婚,更别说有儿子,那么这个女人的意思就再明白不过了,难道是要神不知鬼不觉地把他收服?宝宝语录:“妈妈,我看到那个比点点帅但是妈妈说没有比点点帅的男人了。”“夏点点,你能不能说话简洁一点?”“不能啊,这句话就应该这么复杂。”“不行,必须简洁地说。”“好吧,妈妈,我看到男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