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4300000057

第57章 罗钦顺的哲学思想(3)

罗钦顺这类解说在《困知记》中并不少见。但这些说法,只是对宋儒批佛的发挥,如程颢的“圣人本天,释氏本心”、张载的“佛氏不知天命,而以心法起灭天地”、朱熹的“佛家都从头不识,只是认知觉运动作性”。罗钦顺根据这些意思加以发挥,并表彰他们辟佛的功绩。罗钦顺在理论上深入一步的,是他对于佛教一些较深层次的概念的解剖和辨析,以及他对于佛教理论失误之处所做的论证。这些分析和论证比前人更加深刻和全面。

比如,罗钦顺深入分析了佛教的根本概念“觉”。佛之本义,即觉,觉即佛的名号之一,所以“觉”在佛教概念名相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罗钦顺吸取《大乘起信论》的说法,分觉为始觉和本觉。始觉,即人后天由迷得悟,本觉即人心本体,亦即真如。本觉生而具有,非后天

所得。人的修养在由迷到悟,与此真如本体冥合,始觉泯灭,本觉独存。这就是罗钦顺所谓“因始觉而合本觉,所以成佛之道也”(《困知记》第48页)。

罗钦顺也考察了佛教的认识活动。他认为,在佛教的认识活动中,本觉是体,见闻知觉是用;本觉是能知,见闻知觉是所知。没有本觉即无法发生现实的见闻知觉,没有见闻知觉也无以见所谓本觉。能知者是主体的识,所知者是佛教所谓十八界。因此,佛教能知所知皆是识,皆是心。

罗钦顺由此详细考察了“识”这一概念。佛教讲识,最广泛的是“八识”之说。八识中之第八识又名藏识,藏识有本有末,本是智,末是识。“本”如“如来清净智”、“常住”等,“识”如“业相”、“生灭”等。修行的目的在“转识成智”,在“妄想识灭成涅槃”。罗钦顺指出,佛教的这一说法理论上包含着矛盾,这个矛盾在以本体为真,以现象为妄。既然本末体用一如,怎能在其中分真妄。他对这一说法提出责难:

夫识者,人心之神明耳,而可认为性乎?且以其本体为真,末流为妄,既分本末为两截,谓迷则真成妄,悟则妄即真,又混真妄为一途。(《困知记》第53页)

罗钦顺进而站在儒家立场提出,所谓真,即自然不可道者,即天理;所谓妄,即出于情欲之役使,即人欲。真者存之,妄者去之,即存天理去人欲。这是儒家内以治身心,外以治天下国家的根本途径。按佛教以迷悟分真妄的说法,在未悟时,不管合天理与否皆妄,悟则一切皆真,无天理人欲之辨。这样的结果,便是人欲肆而天理灭,这些都是“知觉为性”所发生的后果。

罗钦顺还批评了佛教以“心”为世界本体的说法。禅宗有一首有名的诗:“有物先天地,无形本寂寥,能为万象主,不逐四时凋。”此先天地之物,即“觉”、“心”、“本觉真心”,它是无形无象、湛然常寂的,故“无形本寂寥”。此本觉真心能生万法,所谓“山河大地皆吾妙明真心中一点物相”,故“能为万象主”。此心常住不灭,超绝对待,不随万物的动静而动静,故“不逐四时凋”。也有儒家学者用这四句诗比况《易传》中“太极生两仪”的宇宙生成论,罗钦顺对此做了辨析。他指出,《易传》中“太极生两仪”之说,表面上可以和禅师“有物先天地”类比,但儒家太极,不离阴阳而言,太极是体,阴阳是用。太极虽可说无声无臭,但其神妙作用即表现于阴阳、万物的运动中,非“湛然寂寥”。而太极阴阳所生的万物,皆气象万千、生生不已的实有之物。《易传》所谓“富有之谓大业,生生之谓易”,非妙明真心生出的幻象。也就是说,“有物先天地”之物,不是本觉真心;“能为万象主”之万象,不是本觉真心生起的假象。这是儒佛分界处,不可混淆。

罗钦顺对佛教重要概念的辨析,有些地方较张载、二程、朱熹更为深入、细致,捍卫儒家基本立场免受佛教混滥的苦心也更为深切。但他在对待佛教的态度上,没有同时代的人如王阳明、湛若水等宽容。他没有像王阳明那样,把佛教思想资料作为自己建构哲学体系的有用资养,没有把佛教的丰富思维成果吸收在自己的思想体系中。他的由卫道苦心产生的对佛教的拒斥也妨碍他对佛教理论作进一步的开掘。如果对比王阳明和明末诸大思想家,罗钦顺的这些褊狭之处是显而易见的。

罗钦顺不仅批评佛教,而且对他认为受了佛教影响或说就是变相的佛教的陆九渊、杨简心学进行了严厉的批评。他批评佛学,意在维护儒家道统;批评心学,意在维护儒家正统朱子学。罗钦顺比阳明生年稍早,长于王畿三十多岁,阳明后学中的禅学倾向,尚不在罗钦顺批评的范围内,但他所指斥的理论观点,包含了阳明后学中的某些流弊。罗钦顺曾说:

象山之学,吾见得分明是禅。……佛氏有见于心,无见于性,象山亦然。其所谓至道,皆不出乎灵觉之妙。盖以灵觉为至道,乃其病根,所以异于吾儒者,实在于此。(《困知记》第114页)

罗钦顺主程颐、朱熹“性即理”之说。性是理之赋予人人物物者,此理在天为命,在人为性,心是人的神明,理存于心而心不即是理。这是罗钦顺心性学说的大旨。他认为,孟子所谓心,主要指思维器官,孟子言“心之官则思”,能思者为心,所思者为理。孟子学说的关键在一“思”

字。陆九渊虽自言上承孟子,并以孟子“先立其大”为标榜,但陆九渊所立之大非孟子能思之心。“此心但存,此理自明,当恻隐处自恻隐,当羞恶处自羞恶。”是非在前,此心自能辨之。如此则无所用孟子所谓思。所以罗钦顺批评陆九渊“乃执灵觉以为至道,非禅而何?”(《困知记》第35页)并且说,儒门格物穷理,陆九渊皆反之使向内用功,格此心之物,穷此心之理,与程朱之训不合。程朱之格物,格物理而上达天理,陆九渊之格物,惟自反其心,无求物理之事。此亦与《大学》之教不合。陆九渊之言“心即理”,乃其杜撰。他特别指斥陆九渊“六经皆我注脚”之说,认为儒门遗训,千言万语,无非穷事物之理。学者之事,在熟读精思,将古圣先贤言语,反复体究。陆九渊之说,为世之好高欲速之人所喜从,但求之于身心,将儒家经书看得轻了。甚至以为书可不必读,读亦不必苦苦求解。这样做的恶果便是人皆不以读书为意。“一言而贻后学无穷之祸,象山其罪首哉!”(《困知记》第72页)至于象山之作略,如启弟子杨简“忽省此心之清明,忽省此心之无始末,忽省此心之无所不通”,瞑目静坐而悟;弟子詹阜民安坐瞑目半月,一日下楼,忽觉此心已复澄莹,陆九渊觇之眸子,知他心地已开明,天理已显发之类,皆禅师作略,儒门中无此教法。陆九渊诗“仰首攀南斗,翻

身倚北辰,举头天外望,无我这般人”,更是禅师偈语的套用。罗钦顺批评陆九渊说:

此理在人则谓之性,在天则谓之命。心也者,人之神明,而理之存主处也,岂可谓心即理,而以穷理为穷此心哉。良心发现,乃感应自然之机,所谓天下之至神者,固无待于思也。然欲其一一中节,非思不可。研几工夫正在此处。……若此心粗立,犹未及于知止,感应之际乃一切任其自然,遂以为即此是道,其不至于猖狂妄行者几希!凡象山之为此言,误人多矣,其流祸迄今益甚。(《困知记》第114页)

罗钦顺对陆九渊的批评是很严厉的,他是把陆九渊当作禅学式儒学的典型来批评的。他的批评集中到一点,就是陆九渊“以灵觉为至道”。但陆九渊所谓心,是否如罗钦顺所理解的,只是个灵觉;陆九渊是否如朱熹所说“只认得个昭昭灵灵的”,其中没有性和理的内容,这关系到如何正确理解陆九渊及后来王阳明心学,是需要加以辨析的。

其实,陆九渊的学术宗旨“心即理”义旨至为显豁。“心即理”是说,吾心中本有的恻隐羞恶等,即宇宙理论法则的表现,二者是同一的。恻隐羞恶等是情,但它是性的表现。故可说“心即理”。这个意思王阳明后来提出“良知即天理”统括之。陆九渊从人心中的恻隐羞恶之情与宇宙理论法则的同一着眼,认为人心中的理和宇宙所体现的道德法则根本上是一个,所谓“至当归一,精义无二,此心此理实不容有二”。陆九渊所谓心绝不仅仅是个灵觉,它有伦理内容在其中,心的基本功能如知、情、意等方面是混而为一的,所以“心即理”这一命题涵摄非常广泛。陆九渊所以与人辩驳,是因为他认为世人多不解其“心”之真实意谓。陆九渊绝不是不承认存于宇宙间之理,他明白说:“此理塞宇宙,谁能逃之,顺之则吉,逆之则凶。”(《易说》,《陆九渊集》卷二十一)不过认为宇宙之理与心中之理是同一的。其“皇极之建,伦之叙,反之则非,终古不易,是极是彝,根乎人心,塞乎天地”(《杂说》,《陆九渊集》,卷二十二)正是他的名句“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最清楚的说明。陆九渊“先立其大”,即先尊德性而后道问学,非如罗钦顺所说是置经书于不顾。其“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亦是要把作为伦理主体的自我放在首位,用伦理去统率读书、格物等知识活动。这是他所谓“收拾精神,自作主宰”的真意。他与朱熹的争论只是为学之方的争论。陆九渊所谓心,绝非禅宗所谓心。所以罗钦顺这里对陆九渊的批评,是站在朱学立场对心学的排击。他还以同样的立场批评了心学其他学者,从这个意义上,把他说为“朱学后劲”是恰当的。但他对陆九渊的批评确有许多地方只就文字表面立论,有鲁莽灭裂之病,这一点不能不指出。

至于罗钦顺指出陆九渊所谓“当宽裕温柔自宽裕温柔,当发强刚毅自发强刚毅”,心中所发皆合理,并非人人能如此;不思而得,是“圣人分上事”。这一驳难却是切中要害的。每个能思维的人皆有伦理意识,这是程朱和陆九渊都承认的,但是否心之所发皆与外界吻合,这是不能保证的。动机与效果的符合不是自然的,而是人的认识与意志长期锻炼的结果。罗钦顺指出,陆九渊所谓当如此自如此,其轻重长短实际上都是人择取的结果,绝不会自然合理。后来的王阳明也看到了这一点,他说陆九渊学说“有粗处”,就是指他的学说中没有把道德和知识的吻合看做一个发展过程。他用以弥补此罅漏的是“致良知”:

良知是知,致良知是行,良知在实践过程中不断积累,不断充实调整以达到心与理、动机与效果、道德与知识的统一。良知与天理,是动态合一的过程。这才弥补了陆九渊的自然合一说。罗钦顺虽然看到了陆九渊这方面的疏漏,但他是站在朱子学的立场去批评的。这种批评

未必能真正抓住陆学的弱点。而他对于格物的解释,所达到的深度也不如王阳明。

同类推荐
  • 弗洛姆:有爱才有幸福

    弗洛姆:有爱才有幸福

    本书是新世界出版社本年度之末隆重推出的“思想大师谈人生系列”其一。丛书第一批共四本,主要是听现代西方的思想大师讲人生哲理。本书请弗洛姆出场,宣讲他“有爱才有幸福”的人生哲理,本书是领悟人类情感、获得最优心理的必读书。弗洛姆是现代思想中的“情爱大师”。他对现代人的研究和批判,对现代人心理状况的准确诊断,被称为“综合了弗洛伊德和马克思的学说”,使他成为现代心理学领域最权威的典范。他提出爱是一门实践的艺术,呼吁只有用爱才能拯救人类,使他成为美国最著名、最受欢迎的心理学家。
  • 问道者:周辅成文存

    问道者:周辅成文存

    本书由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散文家、《燃灯者》作者赵越胜先生亲自选编,精选著名哲学家和伦理学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周辅成先生的十三篇文章,并将其分成四个单元,勾勒出周辅成先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问道精神,也体现那一代学者的风骨和学识。
  • 《道德经》意释致用

    《道德经》意释致用

    老子《道德经》问世后注本数千,解读的角度、方法各异,笔者无暇用“小学”、“版本学”对之作出一一甄别。为了使从事实际工作的管理人员尽快把《道德经》的知识转化为操作智慧,笔者以《道德经》方面的权威专家朱谦之先生撰写、中华书局1984年出版的《老子校释》作为底本,用王弼“得意而忘言”的方法对《道德经》进行逐章“意释”,同时根据个人阅历和体悟逐章加写“致用”。
  • 中华蒙学经典大全集

    中华蒙学经典大全集

    中华蒙学经典著作大力宣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字里行间饱含着极其丰富的人生哲理。随口吟诵便能认知历史变迁,明了典故风俗,品味优秀诗歌,体会人文沉淀,知晓礼义廉耻……这些著作将古代文化的精粹浓缩其间,以做人处世的道德教育为核心,读之既能丰富传统文化知识,体会传统文化的精神,又有利于身心的发展、人格的塑造。本书收录了历代蒙学经典著作十六部。既有久负盛名的“三、百、千、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也有影响巨大的《弟子规》、《弟子职》、《增广贤文》、《幼学琼林》、《龙文鞭影》等。
  • 西方哲学简史

    西方哲学简史

    本书是英国哲学家、逻辑学家、数学家伯特兰·罗素的代表作之一,记述了从西方哲学萌芽的古希腊哲学一直到二十世纪早期期西方哲学的发展历程。
热门推荐
  • 中国古代文人传说

    中国古代文人传说

    读文人传说故事可以给我们以美的享受,许多故事本身就如诗如画,令我们读了如临其境,如闻其声;读文人传说故事还可以提升我们的生活品位,使我们的心灵得到美的陶冶。当然读文人传说故事最大的收益是可以使我们增长智慧,特别是那些文人墨客之间的唱和往还,文人墨客与官僚政客之间斗智斗勇,与风尘女子们的恩恩爱爱,与僧侣、道士之间的友谊与纠缠,这些传说故事从多角度、多侧面展现了当时那些时代的丰富生活画卷,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它们比真实的历史更生动,也更全面,比真实历史更能使我们得到教益和收获,也是更能令我们感动的活教材。
  • 愿你归来有星光

    愿你归来有星光

    原书名:《娱乐大亨的秘宠:甜心小呆妻》如果有一天,你遇到这么一个演员:她明明双十年华,气质卓雅,却偏偏打扮的堪比如花,演绎的是老妈。那么请联系封枭,因为——那是他的老婆又偷偷跑出来演戏了。某男邪魅勾唇:“除了我以外,你不能跟任何男人有任何身体上的接触!”“我演的是一个寡妇!”“可你有个儿子。”“……”总而言之,这就是一个外表妖孽内心腹黑的老豺狼,和一只扮猪吃老虎的嫩狐狸,强强联合,在虐渣男渣女,制霸好莱坞的星光大道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偏的故事……【男女主身心干净,1V1,宠文】
  • 似水流年

    似水流年

    有时候我也会想,这一切究竟是为了什么。等到终于要离开这一切的时候,我才发觉,对他的爱早已深入骨髓。如果我们不曾互相伤害,该多好……-------------------如果时光真的可以倒流,请让我遇到你,静止在跨越三百年的凝眸。如果可以相守,我愿陪你走到生命的尽头。只是这似水流年,从不肯为谁而停留……谁来告诉我,该怎样面对这时光的洪流?——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儿闲寻遍,在幽闺自怜。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第二部《清韵:似水流年》←非穿越、《似水流年》姐妹篇《如花美眷》筹划中,敬请期待~】
  • 民航天地(世界科技百科)

    民航天地(世界科技百科)

    本套青少年科普知识读物综合了中外最新科技的研究成果,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知识性、前沿性、可读性和系统性,是青少年了解科技、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高素质、激发探索和启迪智慧的良好科谱读物,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最佳版本。
  • 魂倾仙

    魂倾仙

    烽烟乍起之际,紫荆素衣仗剑,入了万丈红尘.自以为是了结尘缘,却不想为人、为仙、为魔,都躲不开的三世情劫。
  • 工作就要日事日清

    工作就要日事日清

    诠释了日清工作法的真谛,汇集了日清工作法的基本内容,凸显了日清工作法的现实意义,揭示了做不到日事日清带来的危害,探讨了有效执行、日事日清的基本方法。本书旨在通过培养日事日清的意识和习惯,掌握日事日清的工作方法,构建日事日清的企业文化,造日事日清的团队,培养日事日清的员工,并在此基础上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员工工作绩效,实现企业与个人的日清日高、不断发展。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每天学点销售学大全集(超值金版)

    每天学点销售学大全集(超值金版)

    本书给广大销售人员提供了实用的销售方法,有助于销售人员清晰、准确、自信地传达信息:讲述了一系列销售技巧,以提高销售人员的表达能力,使客户能够感受到销售人员给予他们的关注和敬意,使销售人员对产品的介绍引人入胜,让销售人员的诚信深入人心,帮助销售人员与客户建立长期合作的伙伴关系。让销售人员的销售额直线提升。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