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3900000014

第14章 疑问品第三(2)

佛陀在世时,波斯匿王统治此国。据《分别功德论》卷二载,佛陀于舍卫国前后居止二十五年,较住于其他诸国长久。由于此国最妙、多珍奇,人民知义理;而祇园精舍特有之神验,当众僧讲集时,有猕猴数千前来在左右观听,寂静无声,诸飞鸟亦普皆来集;以此国多仁慈,故异类影附。《大智度论》卷三载,舍卫国为佛出生地,为报生地之恩,故多住此。诸经典中,常见其名,且阿含部之诸经、《贤劫经》、《弥勒下生经》、《大宝积经郁伽长者会》等诸会、《阿弥陀佛经》、《文殊般若经》、《金刚般若经》等皆于此处说。佛陀在世时,舍卫国有九亿之家,然至公元5世纪初,法显至此巡礼时,已颇荒废,再经二百年,玄奘经此地时,更为荒芜。如城内原有胜军王所建大法堂、钵逻阇钵底精舍、须达长者故宅、指鬘外道悔改证果之处等遗址;城外则有祇园精舍、佛陀为病比丘看病处、舍利弗目连神通处、外道杀淫女谤佛处、提婆达多陷入地狱大坑、群盗得眼林及城外西北约十八公里处之迦叶佛本生地等遗址,种种圣迹皆成废墟。关于舍卫城之位置,据英国考古学家康林罕推定,近于尼泊尔之奥都(古称沙祇)北方约九十公里处,即拉布提河左岸之沙赫玛赫地方。因近年在该地发掘铭刻有“ s'rvastī”之巨大佛像、《大唐西域记》卷六所说周长约五公里之城壁,及记述布施祇园精舍田地之铜扳等,足资证明此处即舍卫城故址之地。③十恶八邪:十恶,指身口意所行之十种恶行为,又称为十不善业道、十黑业道等。即:杀生、偷盗、邪淫、妄语、两舌(即说离间语、破语)、恶口(即恶语、恶骂)、绮语(即杂秽语、非应语、散语、无义语及从染心所发者)、贪欲、嗔恚、邪见。八邪者,亦称八邪行,指身口意等所犯之八种谬误。即:(1)邪见,指不信因果、功德、父母、圣人等之见解。(2)邪志,又作邪思维,指欲、恚、害等之思维。(3)邪语,指妄语、两舌、恶口、绮语等。(4)邪业,指杀生、不与取(偷盗)、邪淫等。(5)邪命,指不如法之生活。(6)邪方便,亦作邪精进,指为恶事所作之方便精进。(7)邪念,指不如法之观念。(8)邪定,指非正定之禅定。④愆:过。《书·牧誓》:“不愆于六步七步,乃止齐焉。”失误;丧失。《诗·大雅·假乐》:“不愆不忘,率由旧章。”《左传·昭公二十六年》:“王昏不若,用愆厥位。”过失;罪咎。《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诏策亮曰:‘衍亮之役,咎由马谡,而君引愆,深自贬抑。’”在经文中当以罪过之意为是。⑤十善:与十恶相反,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不嗔、不痴。提示《弥陀经》称西方极乐世界离此十万亿佛土,六祖却说成十万八千里,可见佛说或祖师语中的数目字皆非实数,只不过表其多远无量而已,不要在方向或名相上滞着寻求,却没有是处。如果能向自己心性上去参究,深深体会经中奥妙,那么“西方就是自性,里数即是无明”,无明重则离性数万亿土之远,无明息则自性本没有须臾离。所以说“佛法本无两样,人有迷悟不同”,“说远为其下根,说近为其上智”。或远或近的为说不同,只看或迷或悟的根性上下而已。

经文

众皆顶礼云①:“若此处见,何须更愿往生?愿和尚慈悲,便现西方,普令得见。”师曰:“大众!世人自色身是城②,眼耳鼻舌是门。外有五门,内有意门。心是地,性是王;王居心地上。性在王在,性去王无。性在身心存,性去身心坏。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自性迷即是众生,自性觉即是佛。慈悲即是观音③,喜舍名为势至④。能净即释迦⑤,平直即弥陀⑥,人我是须弥⑦,邪心是海水⑧,烦恼是波浪⑨,毒害是恶龙⑩,虚妄是鬼神,尘劳是鱼鳖,贪嗔是地狱,愚痴是畜生。善知识!常行十善,天堂便至;除人我,须弥倒;去邪心,海水竭;烦恼无,波浪灭;毒害忘,鱼龙绝。自心地上觉性如来,放大光明,外照六门,清净能破六欲诸天。自性内照,三毒即除;地狱等罪,一时消灭。内外明彻,不异西方。不作此修,如何到彼?”

注释

①顶礼:即两膝、两肘及头着地,以头顶敬礼;承接所礼者双足。向佛像行礼,舒二掌过额、承空,以示接佛足。亦作头顶礼敬、头面礼足、头面礼。其义同于五体投地、接足礼。乃印度最上之敬礼,以我所高者为顶,彼所卑者为足;以我所尊,敬彼所卑者,即礼之极。②色身:指有形质之身,即肉身。以地,水、火、风之四大及色、声、香、味、触五尘等色法而成身,故名色身。③慈悲即是观音:诸佛菩萨以爱念一切众生之心,曰慈悲。观世音菩萨常本着大慈大悲的精神,听闻到或观察到众生的痛苦,前往救拔;所以自心常存慈悲之念,就等于自身是观音。这是就文义而言,若从修持上说,是要求众生去认识观世音菩萨,以行慈悲法,因慈能予乐,悲能拔苦。行者修慈悲方便,先等心思维总缘一切众生,令心坚固灭除嗔恚而起慈心,为“总观慈无量三昧”。如是犹为嗔恚所缚,当于上亲修别相慈,次于中亲、下亲中人、怨家次第修习九品慈心,渐离嗔恚心生爱念与种种乐,然后于一切众生起法(发)饶盖心,修广大慈、极远慈、无量慈,舍除嗔恚障碍而住仁爱心,随其所应功德普根,一切佛法皆悉与之。有这种慈悲的境界,那就与观世音菩萨无别了。④喜舍名为势至:喜舍,亦名净舍、净施。对一切众生都能平等地欢喜布施叫作喜舍。势至,即大势至菩萨、菩萨之大智至一切处而得名。世人悭贪,偶有布施亦是著相布施,所以非大智之人难行平等喜舍。大势至菩萨常运用他的大智慧,至一切地方,平等施法度化众生;所以自心常存平等喜舍之念,就等于自己是大势至菩萨。从修持角度而言,修行于慈境界,以六思念等诸善功德无量佛法,及自身成就戒定慧一切功德,饶益众生,自乐他乐,自利他利,尽皆与之。见众生得法乐已,其心欢喜,其心欢喜则忧戚灭,忧戚灭已,一向欣悦踊跃欢喜,则有乐相轻微明净成就此相,名为喜无量三昧。舍无量,舍怨亲已等缘中品,此唯是众生而无差别。虽慈悲喜,唯作众生行近境界近相,是故佛陀说“舍”。种种舍各有自相,而舍无量不与彼同,谓平等清净离苦乐相,舍相似相现,是名舍无量三昧。获喜无量三昧、舍无量三昧者,其心胸境界如同大势至菩萨。⑤能净即释迦:据《顿悟入道要门论》卷上:“问:《维摩经》云:欲得净土。当净其心。云何是心?答曰:以毕竟净为净。云何为毕竟净?答:无净无无净,即是毕竟净。云何是无净无无净?答:一切处无心是净,得净之时不得作无净想,即无名净也。得无名净时,亦不作无净想,即是无无净也。”释迦牟尼佛修清净行,圆满功德,成就佛道,所以能够净化自心至毕竟,就等于自身是释迦牟尼佛了。⑥平直即弥陀:《维摩经·佛国品》:“直心是菩萨净土。”《菩萨品》:“直心是道场。”僧肇注:“直心者,谓质直无谄,此心乃万行之本。”鸠摩罗什曰:“直心,城实心也。发心之始,始于诚实。”《楞严经》:“汝今欲研无上菩提,直发明性,应当以直心酬我所问。十方如来,同一道故。出离生死,皆以直心,心言直故。如是乃至终始地位,中间永无诸委曲相。”阿弥陀佛以正直佛心,发四十八愿成就极乐净土,平等摄益众生,所以自心平直也就是自性弥陀的显现,这就等于自身就是阿弥陀佛。⑦人我是须弥:人我,即计著人之实有。又称为人执、我执。以不知人身为五蕴假和合,而固执此中有常一主宰之人我。再者,不明诸法因缘而生,如幻如化,而固执法有实性者称法执或法我,人法二执为五见中萨迦耶见(我见)之所执,起我执而生烦恼,起法执而生所知障。须弥,即须弥山。

佛教之世界观以须弥山为中心,有八海八山回绕周围,并以一日月回转照四天下,名为一国土。人我是须弥,是说世人执人身常有一主宰为实体,自此实体而生出人我之相、人我之见,自此执见,复生出种种之过失,而使人造下如须弥山一样高大的恶业。这都是“人法二执”所促发的,所有的人法二执就是一座障碍正道的须弥山。⑧邪心是海水:邪心歪念在人的心中,前念接后念,犹如海水汹涌翻腾,使人不得安宁,故说邪心是海水。⑨烦恼是波浪:所谓烦恼是使人之身心发生恼、乱、烦、惑、污等精神作用之总称。人类于意识或无意识间,为达到我欲、我执之目的,常沉沦于苦乐之境域,而招致烦恼之束缚。在各种心的作用中,佛教以觉悟为最高目的,实际上凡妨碍实现觉悟之一切精神作用皆称为烦恼,六祖慧能大师欲使凡夫了解烦恼所致之恐怖情形,遂在“邪心是海水”之后,以烦恼是波浪形容之。⑩毒害是恶龙:恶龙,指非法行龙王,不顺法行,行不善法,以恶心起恶云雨,令一切五谷皆悉弊恶。恶龙以旱涝危害人类;如果心中有存在毒害他人之心,那自身就好比恶龙,所以说毒害是恶龙。虚妄是鬼神:障身为鬼,障心为神。鬼神是以虚妄为障的;如果人的心地虚伪,就如同鬼神的虚妄为障,所以说虚妄是鬼神。尘劳是鱼鳖:鳖,就是甲鱼,俗称团鱼。鱼鳖皆水生动物,终日在水中穿游不停,如人在尘劳中奔波一样,故说尘劳是鱼鳖。贪嗔是地狱:贪、嗔皆三毒之一。贪欲心、嗔恚心易使人造不善业,种下了堕地的种子,所以说贪嗔是地狱。愚痴是畜生:愚痴,三毒之一。畜生道智慧不高,人若愚痴不化,就等于没有智慧的畜生一样,所以说愚痴是畜生。六欲诸天:指欲界六天,即:四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乐变化天、他化自在天。因此六天之天人,仍有淫欲,居于欲界,故总称为六欲诸天。提示西方就是本性,本性之中就具有西方三圣的慈悲喜舍及平等直心,故学人需要从自心中返观得自性西方,大放西方三圣慈悲喜舍平等直心的光明,普照一切,不随境不攀缘,便六识出六根门头而于诸外境不染不著。能这样地内外明彻,不就当下便现极乐西方了么?《楞伽宗通》云:“佛子观察世间唯是心量所现,故能起种种身形,所作无碍,种种神力,得大自在。非作意而行之也,由究竟无我得如幻三昧之所成就耳。”六祖于此从“心是地,性是王”讲到“慈悲即是观音”、“人我是须弥”等等,都是在说明自心现量任运起现的现象也即是“妄想缘圆成自性”与“圆成自性”的变化现象。到西方即是见心地,只要外照六门法尔清净,内照自性截断现流,即是自心地上风光,若从自心地上觉性如来任运而现的种种身境,即不为境缚而能无碍自在。《阿弥陀经》明明告说:“持名念佛”目的在“一心不乱”,这就是《楞严经·大势至圆通章》所谓“念佛三昧”,再进而“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但得“念佛三昧”,何须退转而更愿往生?佛说净土法门是不错的,但修行人不肯取法乎上而自安于中下耳。

经文

大众闻说,了然见性。悉皆礼拜,俱叹:“善哉!”唱言:“普愿法界众生,闻者一时悟解。”师言:“善知识!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在家能行,如东方人心善;在寺不修,如西方人心恶。但心清净,即是自性西方。”韦公又问:“在家如何修行?愿为教授。”师言:“吾与大众作无相颂,但依此修,常与吾同处无别。若不作此修,剃发出家,于道何益?”颂曰: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

恩则亲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

谦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

若能钻木出火,淤泥定生红莲①。

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

改过必生智慧,护短心内非贤②。

日用常行饶益③,成道非由施钱。

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④。

听说依此修行,天堂只在目前。

注释

①淤泥:淤,水中沉淀的泥沙。苏轼《将往终南山和子由见寄》诗:“下视官爵如泥淤。”淤泥,一种天然含水量大于流性界限,孔隙比大于1.5的软土。是海湾、湖沼或河湾中水流缓慢的环境中有微生物参与作用的条件下的一种近代沉积物。富含有机物,常呈灰黑色。力学强度低,压缩性强。地基中如有淤泥,则易引起建筑沉陷。②护短:庇护人家的短处。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仲尼不假盖于子夏,护其短也。”假盖,借指雨伞。按《孔子家语·致思》云:“孔子将行,雨而无盖。门人曰:‘商也有之。’孔子曰:‘商之为人也,甚恡(吝)于财,吾闻与人交,推其长者,违其短也,故能久也。’”亦指讳言自己或别人的过失或缺点。《魏书·游雅传》:“性护短,因以为嫌。”③饶益:富裕、丰足之意。于文中之义,是予人法盖之意。《维摩诘经》卷上《佛国品》:“菩萨取于净国,皆为饶盖诸众生。”诸佛教化饶盖众生之法有四种:(1)口说十二部经,令闻者开悟入道。(2)诸佛如来有无量光明相好,众生若系心观察,即能获益,即佛以身业度化众生。(3)佛以无量德用、神通、道力等度化众生。(4)诸佛如来有无量名号,若总若别,若有众生系心称念佛号,皆能除障获益而生于佛前,即佛以名号度化众生。此四种度化饶益众生之法,称之为“四种饶益”。④玄:幽深微妙,高远莫测的义理。《老子·一章》:“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于经典中,多用于精神性的宇宙本体。扬雄《太玄·玄摛》:“玄者,幽摛万娄而不见形者也。”葛洪《抱朴子内篇·畅玄》:“玄者,自然之始祖,而万殊之大宗也。”提示太虚大师曾说:“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修行无非在净化自己的人格而已。净化人格,即不须问时间、处所、身份的区别。就是在日常生活里行、住、坐、卧中,返观自照,体验自性,在在处处无不可成佛,愿东愿西,在家出家,都不是成佛作祖的必要条件。

经文

师复曰:“善知识!总须依偈修行,见取自性,直成佛道!法不相待。众人且散,吾归曹溪。众若有疑,却来相问。”时刺史官僚,在会善男信女,各得开悟,信受奉行。

同类推荐
  • 东晋佛教思想与文学研究

    东晋佛教思想与文学研究

    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先是依附于中国传统思想中的道术、玄学,至东晋时与中国传统文化进一步融合,影响遍及全国。当时,无论在文化或思想上,佛教逐渐地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心灵之中。特别是佛教深入到士大夫阶层,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东晋文人的诗歌和文学创作。东晋的玄言诗、山水诗、佛理诗中都可以见到佛教的宗教理想和佛学理论独特的思维方式。佛经故事丰富的想象力,佛教宣扬的神通变化尤其是当时流行的观音感应故事,为中国古典小说带来了新的生命力,拓展了新的叙事领域,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 中观学概论

    中观学概论

    《唯识学概论》内容简介:《中观学概论》和《唯识学概论》两书的作者弘学居士,本名李英武,重庆南岸人氏。外祖母、母亲都是虔诚的佛教徒。弘学是我汉藏教理院同班同学正果法师的忠实弟子。1993年他写了《佛学概论》,我专门为他写了序,并希望他能“写出中、高两级佛学院校学生阅读的佛学书籍,并作为各级佛学院校的教材或参考资料”。
  • 佛眼看人生

    佛眼看人生

    佛法,就是智慧。生活中处处皆是佛法,只要你用心,就会发现佛法的妙处:如果把“明心见性,本来清净”用在人生上,每个人都能享受天伦之乐;如果把“回归自然,返本还元”用在生活上,遇到挫折我们就能泰然自处……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佛法的妙用,使佛光普照在南赡部洲,让更多的人早日摆脱痛苦的煎熬,也为了继承大德们弘法利生的事业,我们编写了这本《佛眼看人生》。在编写本书的过程中,我们借鉴了大量佛学大师的语录、开示、演讲录、文集等。
  • 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比较研究

    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比较研究

    本书首次系统地对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进行比较研究和当代审视。作者根据比较宗教学、生态伦理学、深层生态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探讨了道教与基督教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伦理道德规范及其实践活动。道教和基督教的生态思想以其神学为基础。本书梳理了不同历史时期道教与基督教的生态思想,重点比较了道教与基督教的生态神学思想、自然生态思想、社会生态思想及环境保护实践,剖析了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的现代价值,并对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异同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通过比较研究,旨在求同存异,探讨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精神实质的一致,看到某种更深层的价值相通。
  • 明清民间宗教思想研究:以神灵观为中心

    明清民间宗教思想研究:以神灵观为中心

    《明清民间宗教思想研究:以神灵观为中心》由于种种原因,在民间宗教的研究领域,对其宗教思想的研究显然滞后于宗教教派演变的研究;而在宗教思想的研究中,对其神灵(学)思想的研究,更是未能得到充分的重视而鲜有人问津。鉴于明清时期是中国社会中民间宗教的高发期和繁盛期,因此,《明清民间宗教思想研究:以神灵观为中心》尝试从现代宗教学的角度,以神灵观为中心,结合明清民间宗教各教派的主要经卷宝卷以及其他相关材料,进行认真解读和仔细分析,分别以神灵谱系、神话理论、救赎观念、伦理思想四个部分依次展开。
热门推荐
  • 懒女逆袭:冷漠上仙也温柔

    懒女逆袭:冷漠上仙也温柔

    前世她是神之女,只因为爱人之死,她散发神力以死相随,灰飞烟灭;得人保留一丝魂魄以至于投胎转世。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满山总粗俗。梨花芳菲间,他白衣胜雪,款款动人的桃花眼微微眯起,唇里轻轻喃道的话语,却不曾想以后她的人生皆为他而倾覆。“你不是她……”风华正茂间他冷淡出声,她撕心裂肺,坠入修罗,万劫不复。“她的三世已过,如果消除不了她的怨念,形神俱灭!”三世已过,是谁成全了谁,抑或痴迷了谁的一生?
  •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

    侦探小说历史“黄金时代”的不朽经典,一百多年来被译成57种文字,风靡全世界,是历史上最受读者推崇,绝对不能错过的侦探小说。在充满雾气的伦敦贝克街上,住着一位富有正义感的侦探福尔摩斯。他和他忠实的医生朋友华生一起经历了无数千奇百怪的案子,他们的故事情节曲折离奇,一波三折,扣人心弦,伴随了一代义一代人的成长。 清瘦的高个子,身披大氅,嘴衔炯斗,鹰钩鼻,目光锐利。在与罪恶与魔鬼的较量中,他运筹帷幄、抽丝剥茧,一步步驱散了笼罩在各种案件上的阴云。最后一刻,我们总是恍然大悟,并惊叹于他敏捷的思维与过人的智慧!打开本书,让我们随着福尔摩斯一起去挖掘隐藏在黑暗中的真正凶手!
  • 婚丧喜庆指南(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婚丧喜庆指南(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本书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的新旧习俗对比来介绍中国的婚丧喜庆文化:结婚、丧葬、寿诞、节日。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请允许我爱你余生

    请允许我爱你余生

    【实体书已上市,出版名《等你来,等我爱》当当天猫都有】她蓄谋算计,惹了帝都第一权少!签下契约,他一声召唤,她随叫随到。契约终止,她勾唇:“我拿钱,你走人,咱们两不相欠。”他是纵横帝都的雅少,白天掌控商业帝国,夜晚他是最强的王者,他看上的女人绝不肯离开她,她是个例外。枪口对准她的心脏,“陪我死,被我爱,你选哪个?”她撇嘴,转身抱着一个小包子塞进他怀里,“喏,答案。”
  • 英文爱藏:打开生命的窗

    英文爱藏:打开生命的窗

    人生于世,不过是匆匆过客。急急流年,滔滔逝水。生命中没有什么恒久不变的风景。我们的理智使我们一次次看透人生,我们的激情又使我们一次次重受蒙蔽。生命原本就是一场得失共存的行走,既然来走了这一遭,那就千山万水,随意行去。透过这一篇篇的哲理故事,打开通向灵魂的窗户,在一花一木中抵达生命的豁然之境。作为双语读物,《打开生命的窗》为中英双语对照版,既是英语学习爱好者、文学爱好者的必备读物,也是忙碌现代人的一片憩息心灵的家园,让读者在欣赏原法原味和凝练生动的英文时,还能多角度、深层次地品读语言特色与艺术之美,再配合文章后附加的多功能、全方位巩固题型,更有助于理解并学习英文。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凤玄星辰

    凤玄星辰

    本是宠冠后宫的风国宸妃,本是名闻天下的神算军事,却流落江湖,六年后,宸妃、风皇再相见,又能否揭开宸妃自焚于凤宸宫的秘密?朝堂局势多变,辰若琳在当上雪皇之后,又成了花国唯一的皇位继承人,夫妻两一人是一国之帝,一人是两国之皇,一统四国已是必然之势,看凤皇宸帝立于凤玄之巅!龙泉风云温柔的弟弟云溪竟是背叛者,在他的阴谋下,玄澈粉身碎骨,辰若琳夫妇和小女儿落入海中。龙泉,另一个大陆,无权无势的他们又将掀起怎样的风浪?云溪又是什么身份?--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玄王冷妃

    玄王冷妃

    本文已完结!!!★水清浅,丞相府胆小如鼠、懦弱无能、任人欺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庶出三小姐。而她,同名同姓,二十一世纪赫赫有名的“铁血杀手兼金牌猎人”,黑白两道通吃,嗜血无情杀人如麻。大婚当日,因不满夫君玄王水清浅自尽而亡,当再次睁开眼已经是另外一个强大冷凛的灵魂。她冷傲、淡漠、绝对不是个好惹的主!她始终记得一句话:“不要去恨,要去报复!”从此,一段新的人生开始了…★千方百计地要他一纸休书,没有想到这个玄王深藏不露根本不是世人所传的那般,相反却是神秘无比!喜欢烟花之地,那就让她们和府中成群的姬妾就都卷铺盖走人!喜欢朝臣之女,那就让他们和玄王关系决裂,自己也好潇洒走人!喜欢身份地位,那就让当初逼迫她下嫁的丞相父亲与她脱离父女关系!这样还不行,究竟怎么样才能给她一纸休书?这个神秘的男人,究竟是一个怎么样的人物?云篆瑶章读者群:185422808(感兴趣的可以加哦!)叩门砖:小说里的任意一人物名字★特别重要申明:男主绝对干净,不是种马!云是完美主义者,坚决不允许男主是花花公子!本文=女强+男也强+爱情(身体一对一)+各种斗+圆满结局------【精彩片段之一】------“你们两个叫什么名字?”水清浅慢步踱步至她们身前问道。“奴婢……”两人同时开口,互相白了一眼,“贱人,我先说!”水清浅一阵好笑,没有想到就连区区婢女都如此嚣张,“行了,你们两个都叫贱人是吧?”水清浅不由地回首望着皇后和鸾妃煞白的脸色嘲笑道:“两位娘娘的婢女名字还真特别啊!”“好了,两位贱人带着你们各自宫中的人好好打一架,谁输了就是谁偷得东西,明白吗?”水清浅不由地一阵历喝,“好了,开始吧!”一挥手,示意她们开始。------【精彩片段之二】------水清浅早就看准了锦鲤池旁的一艘小舟,拿起舟桨飞速地划到鸾妃落水处,大喝几声:“大姐,你身后好多蛇啊!我来救你!”“啪!”一声巨响,水清浅狠狠地将划桨拍在了鸾妃的背上。鸾妃一阵惨叫,也顾不得那么多了直呼“三妹,快救我!”“后面,还有!我打!”水清浅也不管鸾妃的呼叫就不停地朝着鸾妃一阵打,打得鸾妃满地找牙,只死死地抓着小舟的边沿不放。“小心!”水清浅又是一拍,狠狠地打在了鸾妃的巴掌之上,一个血红的桨印刻在鸾妃雪白的脸上。“还有……我再打……”水清浅自然是不会放过这个名正言顺的大好时机……